风险评价方法及资料
风险评估方法简介及分析模板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1 评价方法简介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美国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D值越大,表明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2 评分步骤1. 以类比作业条件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
2. 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3 赋分标准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定性表达了事故发生概率。
必然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1,规定对应的分值为10;绝对不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0,而生产作业中不存在绝对不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故规定实际上不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应的分值为0.1;以此为基础规定其他情况相对应的分值,见附表2-3。
表2-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
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分值为10,最小的分值为0.5,分值0表示人员根本不暴露危险环境中的情况没有实际意义。
具体打分的标准见附表2-4。
附表2-4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人员的伤害程度的范围很大,规定把需要治疗的轻伤对应分值为1,许多人同时死亡对应的分值为100,并可依据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应用插分法取值、赋分见附表2-5。
附表2-5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4.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根据经验,规定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为低危险性,比日常骑车上班的危险性略低;在70~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立即整改;大于320时,有异常危险性,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
风险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风险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活动、事物或环境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
评价标准是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衡量风险严重程度的指标和标准。
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是基于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对风险进行描述和分类。
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包括:- 风险矩阵法: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确定风险的级别和优先级。
- 故事法:通过讲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潜在风险和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 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通过团队讨论和集体智慧,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是基于数据和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 敏感性分析:通过改变输入参数的值,评估其对风险结果的影响程度。
- 随机模拟:利用概率分布和随机数生成器,模拟大量可能的风险情景,并计算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 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模拟方法,通过运行大量的试验,得到风险结果的概率分布。
评价标准是根据具体领域和行业的要求,制定的衡量风险严重程度的指标和标准。
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 风险等级划分:将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高、中、低等级,以便确定风险应对措施的优先级。
- 风险影响评估:评估风险对人员、财产、环境等方面的可能影响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 风险概率评估: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风险的频率和概率。
- 风险管控措施评估:评估已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制定,以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并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们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找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观察法:通过观察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现象和状况,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现场布局、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2.调查法:通过询问和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例如,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的看法和意见,调查工作场所的历史记录和事故情况等。
3.检查法:通过检查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文件和记录,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安全标志、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
4.测量法:通过测量和监测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参数,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
5.分析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使用因果图、故障树分析等方法,找出危险源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使用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
例如,采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评价:使用统计分析或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例如,采用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3.层次评价:将风险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组成部分和相对重要性。
例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动态评价法等。
4.多指标评价:考虑多个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风险评估是对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性,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在实践中,有多种理论方法可用于风险评估,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及其应用。
1. 概率论方法:概率论方法采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统计信息的分析,计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常用的概率分布模型有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此方法适用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如金融市场、自然灾害等领域的风险评估。
2. 判断树方法:判断树方法是一种基于判断树(decision tree)的风险评估方法。
它将风险事件划分为不同的节点和分支,通过计算每个节点和分支的概率、损失和收益,最终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此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决策问题,可以量化不同决策选项的风险程度。
3. 多准则决策方法:多准则决策方法将风险评估的目标和标准纳入考虑,通过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权重和重要性,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
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模糊数学方法等。
此方法适用于需要综合多个因素进行决策的场景,如投资决策、项目评估等领域的风险评估。
4. 贝叶斯网络方法:贝叶斯网络方法是建立在贝叶斯定理基础上的风险评估方法。
它通过构建网络结构和概率分布,将不同事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影响程度考虑进去,进行概率推理和风险评估。
此方法适用于对复杂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如信息系统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风险评估。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常规的风险评估通常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依靠模型和统计分析进行量化评估;而在某些领域,由于数据不确定或缺乏,主观判断和专家经验也是重要的评估依据。
此外,风险评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金融、保险、工程、环境、医疗等各个领域。
总之,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
有效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和应对风险,减少潜在损失,保护利益,并在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中做出科学的决策。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JHA (Job Hazard Analysis) 和 SCL (Safety Check List) 都是用于风险评价的方法。
它们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JHA (Job Hazard Analysis) 是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管理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
它的目标是确定每个工作任务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危险。
JHA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按类型或步骤进行分类。
例如,在建筑行业中,可能包括挖掘、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等。
2.识别潜在危险:对于每个工作任务,识别出可能导致伤害或损害的潜在危险。
这些危险可能包括物理危险(如高速旋转的机器)、化学危险(如有毒物质)、生物危险(如病原体)以及人为因素(如不正确操作设备)等。
3.评估危险程度:根据潜在危险的严重性和概率,评估其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这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等来确定。
4.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出的危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这可以包括采用工程控制措施(如改变工作场所的布局),行政控制措施(如培训工作人员)以及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
5.实施和监督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定期监督和评估其有效性。
如果控制措施无效或不足,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SCL (Safety Check List) 是一种简化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通常由一个事先编制好的问题清单组成,用于快速评估特定区域或工作任务的安全状况。
SCL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问题清单:SCL包含一系列有关安全的问题,例如工作区域是否清洁整齐、是否存在摔倒的风险、是否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等。
这些问题通常是根据行业标准、法规要求和最佳实践编制的。
2.快速评估:通过回答问题清单中的问题,可以快速评估工作区域或任务的安全状况。
安全风险评价
由于安全检查的目的、对象不同,检查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因而 应根据需要制定不同的检查表,如日本消防厅的检查表侧重于事故发 生后的消防活动,对安全措施进行检查;而日本劳动省的检查表则侧 重于劳动灾害,对工艺过程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我国原化工部 1990~1992年发布的3个检查表侧重于安全管理;而中国石油、中国石 化安全评价方法中的检查表除包括安全管理的内容外,更多地涉及到 各类生产设备的选型、材质、结构及安全附件等。
一处泄漏扣 2 分
2
各节水封槽保持满水,水槽保持少 量溢流水。
一节不符合扣 5 分
3 导轮、导轨运行正常,油盖有油。 达不到要求不得分
4 各节之间防静电连接完好、可靠。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5
气柜接地线完好无损,电阻不大于 10 欧。
达不到要求不得分
6
配备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定期 校验,保证完好。
一个不好不得分
¤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程序
标准、规范、规程 事故情报等资料
系统(装置)
子系统 (分装置)
部件、组件
构成要素, 功能附加现象
人、机、物、 管理、环境
安全检查表
有关系统 (装置)的资料
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 发生概率、处理方法
※ 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
序号
评价内容标准
评价标准
1 气柜各节及柜顶无泄漏。
安全检查表主要有以下优点: (1)检查项目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
危险的关键因素,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2)可以结合实际,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
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3)安全检查表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
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 教育的作用。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对照表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对照表一、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一)安全检查表方法(SCA)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
(二)危险指数方法(RR)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
当然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目前已有许多种危险指数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公司的蒙德法,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等等。
(三)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2)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同类行业生产中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介绍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介绍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法,风险等级判定选用MES评价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1安全检查表法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编制一套标准的安全检查表,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针对实际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及建议。
选择安全检查表分析的原因:安全检查表方法能够直接将现场勘查结果直接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得出准确结论,评价方法直观、一目了然。
安全检查表法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4)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2工作危害分析法(JHA)JHA法的主要优点为:(1)较细致,将一项作业按步骤分解,识别每一个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并设法消除;(2)简便易行、便于掌握,分析细致。
因此JHA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辨识,辨识每个作业的危害,其目的是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
其主要程序为: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具体步骤和说明见下图工作危害分析/JHA步骤3MES评价法MES法是2002年提出的,已经在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建筑、船舶、煤炭、交通运输行业的很多企业及从事科研、讲师、仓储、物业管理等很多单位得到成功的应用。
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
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一、背景介绍在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方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环境污染以及财产损失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心理的因素,危险源辨识是在施工过程中,确定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对危险源进行评价的过程。
1.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作业环境危险源2.设备设施危险源3.物料危险源4.人员危险源5.天气环境危险源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现场观察法2.典型事故汇报法3.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分析法4.专家咨询法5.工作条件危险分析法三、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之后,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判断其对工程施工造成的风险大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
1.风险评价的步骤科学的风险评价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风险源的辨识2.风险源的分析3.风险评价4.风险控制2.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性风险评价法2.定量风险评价法3.风险图分析法4.故障树分析法5.事件树分析法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以上辨识和评价过程的延续,其目的是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风险进行控制,保障工人的安全,提高工程的质量。
1.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风险隔离2.风险擦除3.风险转移4.风险降低5.风险接受2.风险控制的实施实施风险控制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制定控制方案2.实施控制措施3.监督措施的执行情况4.评估控制效果五、总结本文介绍了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介绍了风险控制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一、风险评价的概念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
二、风险评价的目的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潜在的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评价装备或生产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针对我司储罐区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进一步辨识液体化学品装卸、储存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危害程度,查找事故隐患,控制、消除危险危害和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具体有以下两点:1、辨识分析危险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为我司之后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2、分析安全现状、提出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以提高安全水平。
三、风险评价的范围针对我司储罐区风险评价的范围是我司库区的安全设施、公用辅助工程、周边环境、作业过程、设备以及安全管理等,陆域仓储与码头分界以长江大堤江侧坡顶线为界。
四、风险评价的依据a国家有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b石化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c公司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d公司安全目标中规定的内容;e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f《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xx]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xx]第60号)等法律;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等国务院令;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xx]第1号)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xx]第3号)等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修改)(xx年6月1日施行)2)《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修正版)(xx年7月1日施行)等地方性法规、文件;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xx)2)《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程》(aq3009-xx)等安全标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评价方法
风险分级管控及评价方法LS法安全风险评价判定准则1.风险矩阵法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出存在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二者相乘,得出风险的风险值,确定风险级别,进而决定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数学表达式为:R=L×S,其中,R 代表风险值;L 代表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S 代表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
2.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L)取值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对照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取其最大值作为最终 L 值,即满足若干条件之一时就取对应的 L 值,而无需满足所有条件。
对照过程中,涉及到资料的,要见证到具体名称和条款;涉及到人员的,要具体到所有参与者。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用事件发生的概率表示,取值如下表所示: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L)参考取值表注:当缺少基础资料或者无法取得充分可靠的数据或者分析数据不具有成本效益性时,取值可参照类似性质、规模企业的业内平均水平。
3.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S)取值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二个维度对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以最大值作为最终 S 值,即满足若干条件之一时就取对应的 S 值,而无需满足所有条件。
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S)参考取值表4.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风险等级。
4.1 风险值(R)根据公式 R=L×S 计算出风险的风险值(R),并取最大值作为该风险的最终风险值(R)。
风险矩阵(R)4.2 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值(R)的大小,将风险由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LEC法安全风险评价判定准则表1 可能性(L)基准值表2 暴露率(E)基准值表3 后果(C)基准值表4 风险等级(D=L×E×C)标准。
风险评估方法
附件1: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很多,《发电管理系统》02子系统都有介绍,通常情况下多用危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后果严重程度来表示危险性的大小,按照工作需要,只对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故障模式及影响评估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定性评估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对运行操作、检修作业、生产工艺、设备、实施、装置、运行工况、流程、作业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以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可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四级。
这一评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并且可清楚地表达出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风险状态。
其缺点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评价结果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
对同一评价对象,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需要确定大量的评价依据,因为必须根据已经设定的评价依据,评价人员才能对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给出定性评价结果。
但是,通过这几年的生产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定性地判定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等级的能力已具备,可以做到准确定性。
二、半定量评估风险评估半定量评价法是一种将风险由定性向定量转换的方法。
其做法是:1 将影响风险大小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后果的严重度等可能的各种情形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按照系统方法和企业经验给予这些因素的不同等级赋予一定的量值;2 进行风险分析,确定特定危险源其风险因素的情形和取值;3 采用适当的公式计算出风险值;4 依据风险等级标准评价风险的等级。
本公司采用的半定量评价法为R=PSE法,其中:P——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等级和取值参见附件二;S——事件后果的严重度,其等级和取值参见附件三;E——人员的暴露率,其等级和取值参见附件四;R——风险,其值为P/S/E的乘积,其等级见附件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标准等级 描 述 取值肯定发生 现有条件下,必然发生 0.99极有可能 在任何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触发 0.8可能性大 一个或两个不利因素影响下,可能发生 0.7高于平均几率 三个或以上不利因素影响下,可能发生 0.6可能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可能发生 0.5低于平均几率 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 0.4可能但很小 在相当不利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 0.3极小 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 0.2极不可能 理论上可能,超出想象0.1实际不可能 现有情况下,实际不可能发生 0.01事件后果的严重度(S)标准等级描 述 取值 生产安全型 人身安全型 健康型 环保型 S特别 严重 发生特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 E × C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
2.LEC修正法(MES法)
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R=L·S=MES
将控制措施的状态M、暴露的频繁程度E(E1或E2)、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S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
风险程度R为三者的乘积。
将R亦分为若干等级。
针对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M、E、S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R的级别。
3.作业风险分析法(TRA)
R=L×S
R—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表(企业单位安全隐患排查管理资料)
评估方法
评估目的
适用范围
定性/
定量
可提供的评估结果
事故
原因频率/概率Fra bibliotek事故后果
风险
分级
安全检查表法
危害分析、安全等级
设备设施管理活动
定性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头脑风暴法
危害分析、事故原因
设备设施管理活动
定性
提供
不能
提供
不能
因果分析图法
(鱼刺图法)
危害分析、事故原因
设备设施管理活动
定性
提供
不能
定性
提供
提供
提供
事故后果分级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
偏离原因、后果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复杂工艺系统
定性
提供
提供
提供
事故后果分级
风险矩阵法
风险等级
设备管理及人员管理
半定量
不能
提供
提供
提供
作业活动风险评估法
风险等级
作业活动
半定量
提供
提供
提供
提供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风险等级
作业活动
半定量
不能
提供
提供
提供
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
火灾爆炸、毒性及系统整体风险等级
化工类工艺过程
定量
不能
不能
提供
提供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
事故后果
区域及设施
定量
不能
提供
提供
提供
提供
不能
情景分析法
危害分析、事故原因
设备设施管理活动
定性
提供
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
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评价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保障相关利益的安全和稳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风险评价方法。
首先,定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的性质、特征和影响进行描述和分析,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
在定性分析中,我们可以运用专家经验、案例分析、讨论会等方式,对风险进行描述和评估,以便更好地识别和理解风险的本质和特点。
其次,定量分析是另一种重要的风险评价方法。
与定性分析相比,定量分析更加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和计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概率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
定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的大小和可能的损失,为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此外,敏感性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敏感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影响进行分析,来评估风险的敏感程度和可能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来了解风险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
最后,风险矩阵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矩阵分析主要是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来对风险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通过风险矩阵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风险的等级和分类,为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矩阵分析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
通过科学有效地风险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相关利益的安全和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八大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意义 设计或操作要求的指标和事件完全不发生;如无流量.无催化
剂
同标准值相比,数值偏大;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数值偏高
LESS(减量)
同标准值相比,数值偏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数值偏低
AS WELL AS(伴随)
在完成既定功能的同时,伴随多余事件发生;如物料在输送过 程中发生组分及相变化
PART OF(部分)
只完成既定功能的一部分;如组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无某些组 分
REVERSE(相逆)
出现和设计要求完全相反的事或物;如流体反向流动,加热而 不是冷却,反应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OTHER THAN(异常)出现停和车设、计维要修求、不改相变同操的作事模或式物;如发中异常事件或状态、开
考察图所示的DAP工艺系统 DAP是磷酸氢二铵(Diammonium Phosphate)的英文缩写。DAP由氨水与磷酸反应 生成。生产过程中调节氨水储罐与反应釜之间管线上的阀门A,磷酸储罐与反应釜 之间管线上的阀门B,分别控制进入反应釜的氨和磷酸的速率。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 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 点防范。
预危害性分析(PHA)记录表
区域/工艺过程: 分 析 人 员:
编号: 日 期:
危险 原因
后果
危险等级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建议安全控制措施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简称 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于 1974年开发的,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主要针 对化工设备、装置而开发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4、简化事件树 ---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初始 事件或与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或者其功能关系相互矛盾、不协 调的情况,需用工程知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予以辨别,然后从树 枝中去掉,即构成简化的事件树。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管理资料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管理资料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辩识、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旨在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潜在的伤害和损失。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定是否存在对员工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管理资料:1.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目标:明确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目标,如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风险等。
2.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方法:明确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如调查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观察工作场所、分析工作流程、研究相关文献等。
3.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时间表:制定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时间表,明确评价的周期和频率,保证定期进行评价。
4.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记录:对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发现的危险源、评价的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等,用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5.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责任分工:明确相关人员在危险源辩识和评价过程中的责任和职责,确保每个人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管理资料: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目标:明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目标,如识别潜在的环境污染源,评价对员工健康的影响等。
2.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方法:明确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如采集环境数据、测量环境参数、调查员工的感受等。
3.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时间表:制定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时间表,明确评价的周期和频率,保证定期进行评价。
4.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记录:对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识别的环境因素、评价的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等,用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5.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责任分工:明确相关人员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过程中的责任和职责,确保每个人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总结起来,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风险评价方法及
风险评价资料1.术语与定义1.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1.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1.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2.危害因素辨识2.1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2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资料1.术语与定义1.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1.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1.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2.危害因素辨识2.1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2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2.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3.风险评估方法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进行工艺危害风险分析。
3.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
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内容。
3.1.1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1)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2)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3.1.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1)。
表1 作业活动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 №:(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LEC法参照表2-1,风险矩阵法参照表2-2)。
表2-1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表2-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是否过度?6)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是否存在坠落的危险?9)天气状况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
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以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各方面考虑。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5)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
按照4.3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6)根据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判断是否为可容许风险。
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目的是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出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险、有害因素、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
3.2.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3.2.2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
(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
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构筑物等。
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可以按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或按照部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
(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
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4)检查项目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
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
检查项目应该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
(5)控制措施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
3.2.3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3)。
表3 设备设施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 单元/装置:№: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
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2)确定编制人员。
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工段长、技术员、设备员、安全员等。
(3)熟悉系统。
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4)收集资料。
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5)判别危害因素。
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6)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
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LEC法参照表4-1,风险矩阵法参照表4-2)。
表4-1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区域/工艺过程:装置/设备/设施:№:表4-2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区域/工艺过程:装置/设备/设施:№:(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领导或车间主任;偏差发生频率:从未发生、曾经发生。
)4.风险控制4.1 风险度(危险性)危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
4.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辨识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本指南推荐两种风险度的分析评价方法作为判断风险等级的准则。
4.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本方法的风险度由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及事故事件后果严重性大小决定的。
其风险等级(值)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评价分级(判断准则见附件1)。
该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L—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事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