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之石 可以攻高考之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作文素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作文素材导读:本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每一个人都有朋友,有亲人,头顶着太阳,脚踏着大地,呼吸着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没有一个人是能够完全独立地存活在这世上的。
这先天的规则说明我们应该与周围的一切,包括人、自然之物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巧借外力来完成任务也是实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诗经•小雅》里有一句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为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用来雕琢玉器。
这里的“借”,便是借助了外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达成最终的目标,这种巧取的方法既需要有合理的判断能力,也需要有承认自己不足的勇气。
王安石在登褒禅山时便写下了褒禅山上有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色撩人,而那儿偏偏又是险远之地,常人难至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而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最后,“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抵达成功辉煌的高峰,自己的意志、实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固然重要,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要“有物相之”,即需要借助外物的帮助。
庄子在《逍遥游》里则是这么写的,“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鹏之所以能飞九万里,是因为风在它身下,凭借着风力才能背负青天无所阻挡,倘若聚集的风不够强大,那么连负载一双巨大的翅膀也没有力量了,又怎么能谈得上助鹏飞翔?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那么则必须汇聚更多的“风力”,并且巧借于它,顺风而起。
树苗得以参天借助于阳光的充裕,庄稼得以丰收借助于土壤的肥沃,小舟得以前行借助于河流的助澜。
我们人也一样。
巧借并不是指完全依靠和依赖于他人,而是在自己信念足够坚定、努力足够充足之余,再借助必要的外物之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如锦上添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们都在善“借”中让自己的人生之玉大放异彩。
初中自读课本名句(不是语文书上的)
初中自读课本名句(不是语文书上的)第一册1、多行不义,必自毖2、行百里者半九十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9、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1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2、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13、安不忘危,盛必虑衰1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0、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第二册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第三册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5、言必行,行必果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2、凝为玉碎,不为瓦全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业精于勤,荒于嬉15、芳林新也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四册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独学而无夜,则孤陋而寡闻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12、近水楼台先得月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14、 ___,可以攻玉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6、前车覆,后车戒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第五册1、胜人者力,自胜者强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6、树得务滋,除恶务本7、得不孤,必有邻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8、不以一眚掩大德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第六册1、义无返顾,计不旋踵2、见微以知荫,见端以知末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8、冒天下之大不韪9、末大必折,尾大不掉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12、上有所好,下必其焉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14、轻诺必寡言,多易必多难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6、民以食为天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1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0、咬定青山不放松追问大哥,不全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一、创新教学理念的主要表现1.强化思想教育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中历史学科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因此很多学生把历史归为次要学科,不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到时候背一背就可以了。
考虑到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责任感。
对当今社会具有一定认识,明白今日发生之事就是明日历史,这是初中历史学习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结合具体案例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增强思维分析能力和事物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单纯依靠传统的说教模式不能有效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多媒体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主要应用于理科类的教学,需要把抽象的概念知识具体化,而历史这种文学性强的学科,运用多媒体则会浪费精力及时间。
其实不然,大脑对于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最容易理解和记忆,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重点难点,有利于打造形象生动、具有活力的历史课堂。
3.创新教学模式讲述式的历史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呆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
创新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善于改变这种模式,增强课堂互动,营造生动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程学习前,可以先让学生讲解一段故事。
例如在学习南北朝时期时,先让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或文化名人,如统一北方的拓跋鲜卑皇帝拓跋、吟诵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著名才女谢道韫、亡国的陈后主等,在史实故事中引起学生兴趣。
同时重视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事先搜集相关资料,掌握课程大纲;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程结束后师生都要进行反思,查漏补缺,使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全面。
4.改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传统的师生之间呈对立关系,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甚至怀有抵触情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高中政治是一门陶冶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发展。
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政治课堂上将教学实现最优化,让政治理论与内涵向外延伸,渗透发展,是摆着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由此,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尝试“借力使力”,以生活常识、课本案例、情景模拟为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动机。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在教学中,与其死守教材,不如引用“他山之石”,如生活常识、生活情境、活化课本案例、创设实践模拟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与个性发展要求,从而实现“攻玉”或“天然去雕饰”的教学实效。
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尝试抛砖引玉、借力使力、他山之石的教学策略,活化政治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地调整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从而使课堂焕发活力,充满激情。
一、抛砖引玉,以生活常识提高课堂引入效率《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教学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笔者在教学中就在思考,不妨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常识为纽带,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共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知识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促使学生形成用政治知识武装自己,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时,笔者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消费经验,价格变动及其产生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只是认识层面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笔者以生活常识为契机,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1.价格的变动是否对你的消费产生影响?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的处理方法。
2.常言道: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
你对这种反季节消费有何看法?通过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在讨论后进行组间交流,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引发学生的热烈探讨。
2019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作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生物学巨人达尔文,在发表《物种起源》前就遇到重重阻挠。先是当时神创论的固不可彻,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达尔文不知听过多少亲朋好友的劝诫,遭到多少世人的质疑。再是后来父母亲的坚决反对,苦口婆心也没能规劝儿子走上正路的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儿子思想不正,父亲骂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胡思乱想”。但“坚持己见”的达尔文并没有放弃,即使这条道路看上去实在渺茫,即使遭到所有人的讽刺和谩骂,即使他自己都犹豫在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研究路上取证。
希望在前方,在西区插上翅膀,我们飞向大海,追寻人生的蔚蓝。
青春的我们不再迷茫;青春的我们,不再彷徨。因为在实外西区的这片沃土上,总有这样的一种声音---我要飞翔!这如麦田拔节的声音的欢歌,让我们在学习旅途上激情万丈,信心满怀。
他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可以攻玉高中素材
【篇一】
每一个人都有朋友,有亲人,头顶着太阳,脚踏着大地,呼吸着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没有一个人是能够完全独立地存活在这世上的。这先天的规则说明我们应该与周围的一切,包括人、自然之物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巧借外力来完成任务也是实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借他山之石 攻待琢之玉
借他山之石攻待琢之玉摘要: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个人认为:教师要以教材为基本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突破口,本着循序渐进、夯实双基、围绕重点的原则,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保证高三复习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高考教材基础一、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命题以基础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特别关注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高考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侧重知识点的立体组合,加大对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力度,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托,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考查内容、试题类型、难易比例以及对能力层次的要求等等。
严格控制教学超纲与提高复习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减负增效。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往届高考试题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是大纲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复习备课时,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研究全国的高考试题,发现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的变化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决战高考。
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要切中高考脉搏,把握复习方向。
3.合理使用教辅资料教师只有拥有大量资料,才能多角度获取各种有效信息,优化复习试题资源库,以免错误信息干扰学生复习、浪费时间。
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外,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也是获得高考有效信息的途径。
取课文之石,攻作文之玉论文
取课文之石,攻作文之玉“又要写作文了!”每逢作文课,总能听到学生们这无奈的叹息。
作文课为何让学生们如此“痛苦”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阅读和作文的脱节。
要实现阅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关键是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作为作文教学例子的作用,用课文架起阅读和作文的桥梁,把课文里的“米”煮到作文这“锅”里去,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法可写”的问题。
下面笔者从两个角度来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课文这一例子的。
一、仿写——搭建课文通向作文的桥梁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摹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利用课文这一范例,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就一篇课文而言,值得仿写之处较多,教师要为学生选好仿写点,使仿写训练有针对性。
1、仿语言——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语言是作文的存在形式,选择语言片段进行仿写训练是仿写的基本做法,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对“不必说……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进行了仿写训练。
学了《背影》后,“望父买橘”的一串动词,准确而生动使人如临其境,以此可以设计出动作仿写片断。
仿写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给人以美感;仿写富于变化、讲究搭配的词组,语言精练,深化词组意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肯定会受益匪浅。
2、仿内容——提供写作素材的源泉内容是作文的血肉,学习课文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是极其有效的,如学了《闲情记趣》后,可以引导学生对童年生活进行美好回忆,写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学了《背影》可以勾起学生体恤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波澜,写写自己心中的“父亲”。
学了《大自然的语言》可以唤起他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写写“我与自然”的故事。
仿内容的写法,使课文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使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源泉,激发了写作的欲望。
从而发挥了“例子”的作用。
3、仿写法——学习精妙的写作技巧作为例子的课文,它提供的写作技巧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借鉴其中的精妙之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意思
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源自中国古代。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利用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打磨、雕琢本地的玉石。
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智慧或者方法,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深入探讨这句话的内涵。
在古代,玉石的加工需要用到其他石头作为工具。
玉石虽然宝贵,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很难被打磨至完美的状态。
而其他山上的石头,由于其独特的质地和形状,可以被用来作为工具来打磨玉石。
通过这种方式,玉石得以展现其天然的美。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智慧和方法来提升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取长补短。
他人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让我们少走弯路;他人的智慧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他人的方法可以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然而,“他山之石”虽然可以用来“攻玉”,但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适合打磨玉石。
我们需要有辨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石头。
同样地,我们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人。
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的经验、智慧和方法进行筛选和改良,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
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谚语启示我们,要开放心态,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跟从他人。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点高中获奖作文素材精编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点高中获奖作文素材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作文素材【篇一】每一个人都有朋友,有亲人,头顶着太阳,脚踏着大地,呼吸着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没有一个人是能够完全独立地存活在这世上的。
这先天的规则说明我们应该与周围的一切,包括人、自然之物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巧借外力来完成任务也是实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诗经•小雅》里有一句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为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用来雕琢玉器。
这里的“借”,便是借助了外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达成最终的目标,这种巧取的方法既需要有合理的判断能力,也需要有承认自己不足的勇气。
王安石在登褒禅山时便写下了褒禅山上有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色撩人,而那儿偏偏又是险远之地,常人难至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而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最后,“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抵达成功辉煌的高峰,自己的意志、实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固然重要,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要“有物相之”,即需要借助外物的帮助。
庄子在《逍遥游》里则是这么写的,“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鹏之所以能飞九万里,是因为风在它身下,凭借着风力才能背负青天无所阻挡,倘若聚集的风不够强大,那么连负载一双巨大的翅膀也没有力量了,又怎么能谈得上助鹏飞翔?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那么则必须汇聚更多的“风力”,并且巧借于它,顺风而起。
树苗得以参天借助于阳光的充裕,庄稼得以丰收借助于土壤的肥沃,小舟得以前行借助于河流的助澜。
我们人也一样。
巧借并不是指完全依靠和依赖于他人,而是在自己信念足够坚定、努力足够充足之余,再借助必要的外物之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如锦上添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如何读懂古诗
T e a c h i n g e  ̄ s a y
潮粼黧■
镙岁 { I 语丈
他 山之石
— —
可以攻玉
浅谈如何读懂古诗
竹 黎
(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芦山中学,四川 雅安 6 2 5 6 0 0 ) 【 摘要 】 读懂古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等特点看,我便从基础出发 ,紧扣教材, 从 已学的诗歌入手,构建知识框架,用于课外。用教材之玉,攻高考之山。 【 关键 词 】 回 归 ;教 材 ;读懂 ;古诗 【 中图分类号 】G 6 3 2 【 文献标识码 】 A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 ,也是老师和同学很头痛的题。学生 古咏史诗可以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为例,托物言志诗可以陆游的 《卜 算子 ・ 咏梅》为例 ,送别怀人诗可以 《 雨霖铃》为例 ,羁旅思 何教到举一反三。其实,不管从诗歌哪个方面人手出题,学生要能 乡诗 可 以马致远 的 《 秋 思》为例 ,即事抒 怀诗 可 以 《 定风波 》为例 。 回答准确 ,前提 一定 是读懂 古诗 。否 则 ,一切 的方法 技巧 都是 免谈 。 现 将 以怀古 咏史诗 为例 ,进行 解说 。 读懂古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 念 奴娇 ・ 赤壁 怀 古 性 不高 、 阅读 能力不 强等 特点 ,我 便从 基础 出 发 ,紧扣教 材 ,从 已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 学的诗歌人手, 构建知识框架, 用于课外。 用教材之玉 , 攻高考之山。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 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 ,要从三个方面人手 :一抓住古诗的体裁 、语 少豪杰 。 言特征 , 二是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 , 三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从体裁 方面读懂古诗 樯橹 灰 飞烟 灭 。故 国神 游 , 多情 应 笑我 ,早 生华发 。人 生如 梦 。一 高 考诗 歌题 多 以短小 为主 。所 以从体 裁 的角度 重点 了解 诗和 词 尊还 酹 江 月。 的特 点 。 对于咏诗怀古诗歌 ,高三学生明白会写古人、古事、古迹 。 ( 一 ) 回 归教材 了解 诗和 词的 特点 古 人 :周瑜 诗分古 体 诗和近 体诗 。 对 于学生 而言 , 能 分清 两者 的区别 即可 。 古 事 :小乔 出嫁 ,谈笑 间 、樯 橹灰 飞烟 灭 以必修三的 《 蜀道难》和 《 杜甫诗三首》为例,让学生感知两者的 古 迹 :赤壁 区别 。用 眼睛很容 易感 受 到前者 不规 则 ,灵活 自由。后者 规则 整齐 , 诗人 写周 瑜 的 目的 :1 . 对 其 赞扬 、缅 怀 。2 . 与 自 己形成 对 比 对 仗工 整 。对 词 的把 握 ,重在 了解 词牌 名 和题 目。以 《 沁 园春 ・ 长 来抒发人生悲情。这是反衬 ,也有正衬的。如 《 永遇乐 ・ 京 口北固 沙》 和 ( ( 望海 潮 》为 例 ,明确 与诗 歌 的 内容 有 关的是 题 目,切 记 不 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廉颇来 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要去 翻译 词牌 名 。知道 一首 词可 以没有 题 目,但 一定 要用 词牌名 。 写古事的 目的 :1 . 通过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周瑜年轻有 ( 二)以 《 登高 》为 例 ,了解 “ 起 承转合 ” 的写作 思路 为的形象 。2 . 以古谏今。如杜甫的 咏怀古迹 ( 其三 )》,诗人 登 高 用造成王昭君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来讽谏 自己所处的社会。 杜 甫 写古 迹 的 目的 :1 . 通 过景 来 侧 面刻 画人 物 。2 . 通 过 古迹 的变 风 急天 高猿 啸哀 渚清 沙 白鸟飞 回 化来 感 叹历 史的兴 衰 。李 白的 “ 吴 宫花草 埋幽 径 ,晋代 衣冠 成古丘 ” 无 边 落木 萧 萧下 不尽 长江滚 滚 来 感 叹六 朝繁华 一去 不复 返。 万里 悲秋 常作 客 百年 多病独 登 台 这类诗歌是如何抒发情感的:1 . 通过古人、古事・2 . 把古人、 艰难 苦恨 繁 霜鬓 潦倒新 停 浊酒杯 古事与今人、今事联系起来,形成对 比,3 . 借古讽今。 “ 起 ”句 就是 开 头 ,即 首联 ,渲 染 辽 阔而 寂寥 的 氛 围 ,侧 面 烘 兰,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托 出 悲情 。在 此 总 结 , “ 起 ” 的 作 用 主要 有 两 种 :1 . 点 明题 旨 , 学生要快速、高效地答对诗歌 ,就必修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 统领 全诗 ,奠 定情 感基 础 。2 . 托 物起 兴 ,烘托铺 垫 ,渲染 映衬 。 ( 一) 看标题 “ 承 ”句 与 “ 起 ”句 自然衔 接 。 即颔 联 ,承 接 上句 继 续写 景 , 标 题是 诗歌 内容和 形 式等信 息的 丰富载 体 。如 《 咏素蝶 诗》 交 意境 辽 阔而萧 条 ,为抒 悲情作 铺 垫。 以此总 结 “ 承” 的作用 :1 . 承 代 了:1 . 诗歌 的类 别托 物言 志诗, 2 . 暗示 了写 作手法 ; 3 . 写 作对象 。
巧借他山之石 妙攻难文之玉
巧借他山之石妙攻难文之玉作者:胡宏枚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08期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难课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中必须安排的难度层次比较高的课文,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中的《好的故事》一文;一类是教材的编者认为符合该学段学生理解水平且容易教会的,但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难以领会的课文,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抒情散文《白鹭》。
一、难课文教什么只有确定了教什么,才能考虑如何教。
难课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既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又要遵循文本自身的特征。
1. 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双线”包括“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内容的主线,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
因此,语文要素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方向标。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也是一篇难课文。
如果单从文本字面的内容去设计教学活动,教学难度不太大;但如果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去解读文本,去探究作者寄予的政治见解,对于刚入读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但回看单元首页,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导向,很快就能敲定《白鹭》的教学内容:借助关键语段,感受白鹭的外形美及画面美;借助朗读,体会作者对白鹭的情感;品味重点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白鹭抒发感情的方法。
2. 突破课文难点。
对于难课文来说,课文的难点就是整节课教学的支点。
只要扣准难点,以难点作为支点来构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用难点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我们就能实现“难文巧教、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
鲁迅的散文诗《好的故事》被编入了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对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
笔者在备课时,首先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文本,发现“好的故事”就是鲁迅梦境中希望看到的故事。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班队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题班会课[教学准备]:叫几位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准备学法发言稿;搜集科学记忆的好方法;搜集有针对性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一、寓言故事引入:“方法不对,事陪功半”1、两只刺猬……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2、老虎的孤独……作为森林王国的统治者,老虎几乎饱尝了管理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全部艰辛和痛苦。
它终于承认,原来老虎也有软弱的一面。
它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动物一样,享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能在犯错误时得到哥们儿的提醒和忠告。
它问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吗?”猴子满脸堆笑着回答:“当然,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朋友”。
“既然如此,”老虎说,“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作为您的属下,我可能对您有一种盲目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错误。
也许您应该去问一问狐狸。
”老虎又去问狐狸。
狐狸眼珠转了一转,讨好地说:“猴子说得对,您那么伟大,有谁能够看出您的错误呢?”3、河边的苹果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这一天,他吩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南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
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
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下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
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才是智者的智慧。
4、纪昌学箭……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能眨动,纪昌花了两年,练到即使椎子向眼角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功夫。
借他山之石,以攻当下之玉---浅谈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
回答和总结 ,学生对英语知识就有 了更加深入和
具 体 的理 解 。 2 . 任务 教 学法 在 一 个 新 单 元 学 习 前 , 由老 师 精 心 设 定 本 单元 的教学任务 ,并把这些教学任务以问题的方 式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 ,让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 协作的方式分工合作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督导、 检 查 、纠 错 、指 导 、评 价 的作 用 。 3 . 辩 论 教 学 法
的 理 论 。 这 一 理 论 成 为 人 本 主 义心 理 学 教 育 观 的核 心 和基 础 。
他 冲破 了传 统教育模 式,把尊 重人 、理解 人、相 信人提 到了 教育 的首位。突出学 生学习主 体的地 位与作用 ,提倡 学会适 应 变 化 和 学 会 学 习 的思 想 ,弘
【 关键词 l大学英语 ;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 究型 教 学 模 式 的理 论 基 础 研 究 型 教 学 模 式 ,具 有 其 内在 理 论 基 础 。
一
、
这 种 有效 的教学 模 式 。 1 . 提 问 式教 学 法 教 师 根 据 教 学 内容 ,在 教 学 的过 程 中 向学 生提问。这样一来 ,不仅有助于了解 自己的授课 效 果 ,及 时 发现 并 纠正 教 学 过程 中存 在 的偏 差 , 还能启发学生积极对有关 内容进行思考 ,加深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也 可 以就所学内容 向教师提问。通过提问 、思考 、
誊 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来实现研 能 ,注 意创造力 的培养 ,建立 究型教学的目的。在辩论中学生如果遇到语法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荀子《劝学》为例谈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荀子《劝学》为例谈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曾经多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作文整体质量确实不敢恭维。
如若看见有考生引用了某个诗人的名句,居然会有心中一喜之感。
而这个被引用的名句,其实就在高中语文的必修课本里。
事实上,很多高分作文猛然一看,考生似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挺有才华的,可是阅卷者只要在大脑里稍微过滤,便会发现其才华都是移植于课本。
尽管如此,这类作文依然能够拿到一个很高的分数。
高中课本原本就是一个富有的宝藏,关键是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有可能挖掘到属于自己的珍宝。
譬如荀子的《劝学》一文,就几乎囊括了高考议论文的所有论证方法,如果考生琢磨透了,那高分作文可能就是囊中之物了。
1引用论证所谓引用论证,就是在高考议论中引用名言、谚语、诗文等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即“引”;二是要对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主旨充分联系起来,即“证”。
许多考生对于“引”是颇费心机的,但对于“证”则往往不够重视;只“引”不“证”,就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需要予以克服矫正。
1﹒1例文展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在文章开篇,即引用君子之言“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这是“引”。
之后,荀子例举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等点例,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是“证”。
文章有“引”有“证”,“引”“证”结合,显得逻辑严密,颇具说服力。
1﹒2佳作分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来铺就语文素养大厦的华盖,此第三境也。
社会实践能将众多积累的知识沉淀下来,在反复的揣摩与思索中,在切实的理解与运用中,融会贯通,更上高层,受益终生。
司马迁壮游九州,故能多知放佚之事,采以入笔,便为独绝佳作;唐玄藏西行万里,方获得无边智慧,诸法空相,终成一代高僧;孔仲尼东游列国同弟子辩理,《论语》开创儒学大境;苏东坡被贬黄州与赤壁结缘,前后赤壁赋尽显其时代风流。
2024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自我努力诚可贵,他山之石价更高
2024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11---自我努力诚可贵,他山之石价更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材料二:《红楼梦》中薛宝钗咏柳时说:“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说过:“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是必须把握好的一对重要关系。
”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也是这样的,既要依靠自身内力,往往也要借助外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摘自《劝学》和《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材料一“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说明要到达远方或渡河需要外物相助;《红楼梦》中薛宝钗借咏柳寄寓了善借外力,成就自我。
本次作文的写作方向及写作内容,意在引导考生对学习、为人、成事、人生经历等的思考: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既要依靠自身因素,又要借助其他外物。
在写作提示语中,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又在强调说明“用好外力与激发内力的关系”。
考生可根据自己人生经历、人生理想等进行立意,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借助外力、外物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
可以是他人(老师、父母、朋友等人)的帮助,借助他人的智慧、经验、资源;也可以机遇、平台、时代国家的大背景、大环境等,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升。
写作思路:将借助外物、外力与自身努力构成二元思辨关系进行论证。
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辩证分析:①从借助外力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努力,只依靠外力而没有自身的努力,最终也无法实现自我提升;②从需要自身努力外还要选择借助正确的外力。
借他山之石 琢己身之玉意思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意思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意思是用别的山上的石头,来琢磨自己的玉器。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这句话表面的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延伸为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
邵雍是北宋鸿儒,一代易学大师。
他认为在修身处世方面同样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玉是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石来互相琢磨,肯定磨不成美玉。
必须得用粗糙的砺石,这样才能磨出美玉。
他把遇到的侵犯欺凌比作砺石,把品行高尚的人比作美玉。
因为要成就美玉必然需要经过砺石的琢磨才行,以此看来,所谓的侵犯欺凌就成为了使自己磨炼成为“美玉”的好事。
四字成语什么山什么可以玉什么成语
四字成语什么山什么可以玉什么成语玉开头的成语:玉不琢,不成器玉惨花愁玉成其美玉成其事玉尺量才玉除彤庭玉成之恩玉殿嫦娥玉骨冰肌玉关人老玉圭金臬玉毁椟中玉减香消玉减香销玉阶彤庭玉洁冰清玉洁松贞玉昆金友玉立亭亭玉粒桂薪玉楼赴召玉楼金殿玉楼金阁玉楼金阙玉楼受诏玉楼银海玉漏犹滴玉律金科玉马朝周玉貌花容玉女金童玉佩琼琚玉砌雕阑玉清冰洁玉人吹箫玉汝于成玉软花柔玉软香梅玉润冰清玉润珠圆玉山将崩玉山飞溅玉山倾颓玉山自倒玉石不分玉石混淆玉石俱摧玉石俱烬玉石俱碎玉石难分玉石同沉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碎玉石相揉玉石杂糅玉食锦衣玉树临风玉树琼枝玉树盈阶玉树芝兰玉碎花销玉碎瓦全玉碎香残玉碎香消玉碎香销玉碎珠沉玉堂金马玉堂金门玉堂人物玉兔银蟾玉匣珠襦玉想琼思玉箫金管玉箫金琯玉燕投怀玉叶金柯玉叶金枝玉液金波玉液金浆玉液琼浆玉翼婵娟玉友金昆玉宇琼楼玉殒香消玉葬香掩埋玉振金声玉卮无当玉枝金叶玉质金相玉烛调和玉柱擎天玉琢成器玉走金飞以上,供参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拼音】:tāshānzhīshí,kěyǐgōngyù【表述】:攻打:揣摩。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用以揣摩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够协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示例】:感公虚己下问,且自念~。
★清·海瑞《兴熊镜湖军门》【近义词】:他山攻玉【语法】:并作主语、宾语;指可以先进经验的东西没有玉玉什么的四字成语,玉开头的成语如下:玉不琢,不成器金玉:雕。
玉石不经打磨,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到教育、不自学就无法存有成就。
玉尺量才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
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玉毁椟中比喻因主管人员渎职而导致重大损失。
玉洁冰清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
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例如吉通常忠贞。
形容品德高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今的高考,对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转换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题目越来越灵活。
其中,“压面弯曲”这一知识点因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获取、加工、转换信息的能力,已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
但在各版本的地理课本中,等压面弯曲的有关内容涉及很少(只在热力环流的图中有涉及),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
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一、理论基础1. 等压线是指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压面是气压相等的点形成的平面或曲面。
2.气压垂直变化规律: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例1:如果下图中每个等压面气压的数值相差10 hpa,那么a、b的数值应为多少?高空 b1010 hpa地面 a【解析】根据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位于近地面,气压应更比1010 hpa高;b位于高空,气压应比1010 hpa低。
所以,a的数值为1020,b的数值为1000。
【答案】a的数值为1020,b的数值为1000。
3.地表状况均匀时,等压面是水平分布的。
4.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大小发生变化。
例2:如果下图的曲线表示等压面,等压面的数值为1010(hpa),请问A、B、C三点的气压由大到小如何排序?【解析】A、B、C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海拔高度相等,但由于等压面是弯曲的,所以气压大小并不相等。
B点位于等压面上,所以气压为1010 hpa;A点在等压面的上方,气压应比1010 hpa更小;而C点在等压面的下方,气压应比1010 hpa更大。
所以A、B、C三点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序为:C>B>A。
【答案】C>B>A。
二、等压面弯曲的原因1.用数值法解释当甲、乙、丙三地地表处于温度相同状况时,等压面是水平分布的,如下图所示:高空10001000近地面1020(hpa)甲乙丙但当甲、乙、丙三地地表的温度发生变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们假设乙地温度升高,甲地和丙地的温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之石可以攻高考之玉
发表时间:2012-01-13T15:53:31.780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王杏利
[导读] 其实也就是这个理,任何事情的成功就是一个“熬”的过程,如果你能“熬”过去,将会拥有自己的艳阳天。
——文言文学习方法总结
河南安阳市汤阴县一中北校王杏利
很多同学,对于文言文学习,一直不得其法,我自学生时代偏爱语文,又授课5年
有余,颇有一些心得,就拿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文言文学习,首先要重视课本。
语文2011年新课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具体的考察内容是:一是文言实词和虚词,主要是考察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二是文言句式,主要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三是断句和翻译;四是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查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全都依赖于我们的课本。
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高中教材的编者们精心挑选的文言文中的精华。
这些文章语言之规范,句式之多变,涵盖文言知识之广,是绝无仅有的。
学好了这样的文章,培养了相应的语感,再去读其它的文章、做题,就容易多了。
而《考试说明》中所考察的文言知识的用法,也大都是课本上所学过的。
比如一次考试,文言文选的是《汉书.朱云传》,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发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
比如“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中“幸”,和《鸿门宴》第一段中“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中的“幸”解释是一样的;“朱云摄衣登堂”和课本上《后赤壁赋》中“予乃摄衣而上”中“摄”意思一样;而要求翻译的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句子中,考察了两个点,一是“上、下”的用法,属词类活用中方位名词做状语,这样的词在课本中出现过多次,如《项脊轩志》“雨泽下注”“使不上漏”“前辟四窗”“东犬西吠”中的“下、上、前、西”等。
二是“亡以”的解释,首先需要知道“亡”通“无”,然后就是“无以”的翻译,而“无以”在课本中也曾多次出现,比如《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要不要说学习语文课本没用,先埋下头来,学习一段,你就会心服口服。
二、文言文学习,要重视积累,善于总结
每复习过一课,要把重要的知识点按模块总结到一块。
比如常考的实词可以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分类归纳。
而常考的虚词一般都有多种意义,可以按一词多义总结。
常考的特殊句式就按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和省略句总结。
三、文言文学习,要学会联想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
课本复习完,知识也积累到了一定量了,这时候就可以做题练习了。
做题时看到课本中出现过的重要字词语句,一定要联系到一块去理解。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大多在课本中出现过,可联系课文对应文句相应迁移。
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本的同学马上就能联想到苏洵《六国论》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
再如2010年江西卷中“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一句,如果知道《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中“薄”解释为“迫近”,就能由此推断其含义为“靠近”“接近”等。
一定要养成结合课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习惯,否则,学过的知识将永远是死的,永远没有用。
四、文言文学习,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做题,再积累
不要偷懒,不要坚持几天就中途放弃。
这样坚持几个月,你将会有全新的收获。
有段话说的非常好:“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有才华;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
”其实也就是这个理,任何事情的成功就是一个“熬”的过程,如果你能“熬”过去,将会拥有自己的艳阳天。
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文言文、教文言文的过程。
其他教师听我讲文言文试题评讲课,都震撼于我竟能从课本中随口拈来那么多文言字词来对应试卷中的字词。
其实,无它,熟悉课本、善于运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