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同时,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教学难点: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情景图片或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相关的音乐、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现代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引入情境1.同学们,宋代潘阆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中,这样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易错字指导:“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潮汐的概念,了解潮汐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2.学会观察、思考、阅读,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潮汐的概念以及潮汐对生活的影响。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讨论。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特别是地理名词和科普性词语。

2.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找寻答案。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学生课本、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入潮汐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潮汐的兴趣。

2. 学习与讨论1.讲解潮汐的概念,与学生讨论潮汐对生活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观测潮汐的情景。

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潮汐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潮汐对渔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我们生活的其他影响。

2.可以邀请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加深对潮汐的认识。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潮汐的概念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潮汐的形成原因。

2.练习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重点词汇:潮汐、观察、影响•本课重点:学会观察、思考,理解潮汐的概念。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潮汐的概念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培养出观察、思考和阅读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海洋地理和自然科学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主题。

3.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能力目标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领会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表达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抽象含义。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分段解释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寓意。

3.讲解生字词和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

3. 拓展课文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

2.设计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总结
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强化重点,澄清疑惑。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是本文档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的全集内容,希最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子,使学生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决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关于环境问题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讨论环境问题。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环境问题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难点:用英语讨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环境保护的宣传海报,用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用于播放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录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展示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所看到的。

b.学生分享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经历。

2.呈现(10分钟)a.教师播放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录音材料,让学生听后发表意见。

b.学生讨论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a.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英语讨论环境问题。

b.学生表演他们的讨论,其他学生做评委,评价他们的表现。

4.巩固(5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环境问题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b.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编写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解了关于身边昆虫和植物的知识,通过学习和阅读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关于昆虫和植物的基础知识。

–了解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表达。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昆虫和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昆虫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完整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1.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需要引导理解。

2.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

2. 学习1.阅读故事《昆虫的语言》,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昆虫的情感表达,展示合作成果。

3. 操作1.带领学生一起实地探索,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昆虫和植物。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或植物的文章。

2.收集昆虫或植物的图片,写出感想或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地观察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蜻蜓》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含义。

3.学习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语。

4.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引导其进行情感、抒情性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读懂《蜻蜓》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内容。

3.学习掌握生字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理念和思想。

2.掌握较为复杂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蜻蜓》蜻蜓是夏日常见的昆虫,身体修长,双翅轻快。

《蜻蜓》一文生动描绘了蜻蜓在夏日飞翔的场景,通过对蜻蜓的描写,引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语言亲切自然,适合学生阅读,并能引发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2. 生字词语•蜻蜓•翩翩•蜻蜓点水•空旷五、教学步骤1.开场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蜻蜓的了解和感觉,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感悟和思考,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见解。

5.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以蜻蜓为主题,进行情感表达和抒发。

6.总结回顾: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六、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鼓励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七、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蜻蜓》。

2.思考蜻蜓对你生活的启发,写一篇短文。

3.完成相关的生字词语习题。

八、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小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和课本以上内容为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基本框架,希望教师们能根据具体班级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字。

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摘抄描写小天鹅离开水面飞向天空的句子,并认真抄写下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天鹅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天鹅不畏艰难,追逐同伴的动人场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将抽象语言还原成画面,感受体会句子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字。

注意读准多音字“结、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句子,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大家在动物园见过天鹅,天鹅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它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天鹅的课文。

2、看看在小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勾画有关词句,了解小天鹅当时飞行的情景。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小天鹅当时是怎样飞行的?相机引导品味词句抓住“飞得最慢、支持不住、拼命鼓动、下降、收拢翅膀、摇摇摆摆、飘荡”等词、指名读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指导4、出示:“那一群天鹅则像一条白线似的,在皎洁的月色下若隐若现。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再现句子描写的情景。

5、小结四、学习生字1、本课生字中,翅,触是翘舌音,膀,拢是后鼻音。

2、翅字注意支字旁的捺画要舒展,以便能托住里面的“羽”。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385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感受自然之美”的主题展开。

它主要由四个文本组成:观潮、行月、两首现代诗和星星。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如此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自发地热爱大自然。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壮观的大潮和诗意的散文《月行》充满了幸福、快乐、温暖和甜蜜。

通过阅读,你可以在两首现代诗中感受到深秋的美和小花的可爱。

星星,充满童心和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风景带来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1观潮教学要点本课讲述钱塘大潮的壮丽。

重点是感受钱塘江涨潮的壮观气势。

第2课教学建议1通过初读、学习和熟悉阅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验钱塘江大潮的奇观。

2.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在月球上行走这节课描述了我母亲用我的小手在月光下行走的美丽场景。

重点是在月光下感受美丽的景色,体验我和母亲之间牢固的家庭关系。

3两首现代诗本课描述了深秋的美丽和小花牛的可爱。

重点是通过情感阅读体验文本。

作者2/3852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想象图片。

2.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一边轻柔而自由地阅读。

1.通过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诗歌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4*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口语交际:我们与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环境“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重点是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观潮》•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课文中的感受2. 教学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复述•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个人看法和感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三、教学准备•课文《观潮》的复印件•板书•单词卡片•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海浪、海浪声等概念,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学习新词•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分段翻译,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并汇报给全班。

5.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就自己对海浪、大海的感受进行描述,可以用画面感言或情感表达。

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文《观潮》•完成生字生词的拼写练习•回家写一篇关于海浪的短文,可以描述一个海浪冲击礁石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为全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有所收获,对《观潮》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1.《观潮》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385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

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抓住人物与动4/385事。

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日积月累》是一篇讲述付出和收获的故事,通过小猫捉老鼠的经历,表现了日积月累的力量。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用行动去积累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理解付出和收获的关系。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真诚待人、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生字:月积、累计、目标、较量2. 词语:日积月累3. 阅读:《日积月累》4. 累的用法五、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画,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老鼠不怕猫?”引导学生思考老鼠和猫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地引入主题。

2.教授新单词(10分钟)教师出示新词汇卡片,带领学生认读、记忆和理解新单词的含义。

并举例反复使用这些单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词汇。

3.快速阅读文章(15分钟)教师告诉学生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让学生先快速阅读一遍《日积月累》。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20分钟)教师将故事进行分段式解读,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内涵,并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式问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意义。

5.以“日积月累”的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做好一件事,应该怎样做?通过提问和举例,让学生明白“日积月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累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和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这个思想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6.课后小结,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习的知识内容,强化记忆。

并布置作业:回家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挑选一件事情,运用“日积月累”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实现目标。

六、教学要点1.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2.新单词要重复使用,帮助学生掌握单词;3.教师要把握节奏,让学生不断适应教学的变化;4.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并背诵相关诗歌和小品文。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语文课程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相关诗歌小品文,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能够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能准确地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掌握并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黑板、粉笔4.教学视频或音频辅助材料5.各种语文学习工具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出示本单元教学计划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内容1.背诵课文中的相关诗歌。

2.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段理解和讨论。

3.学习并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其意义。

4.进行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做相关引导。

2.引导学生展示课外拓展内容,如相关读物、手工作品等。

二、学习内容1.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3.学习并练习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等。

三、课堂练习1.完成写作练习,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进行课文的问答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了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本课文内容,并能够正确朗读。

2.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3.能够运用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段落书写。

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古诗词进行欣赏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诗经》中的相关篇目。

2.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出示本课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并谈论相关背景知识。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分组合作,阅读课文,互相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内容。

第三步:独立学习学生独立进行课文朗读和理解,教师巡视指导,并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

第四步:语言运用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句子造作。

2.学生将生字词应用于造句,并进行展示讨论。

第五步:诗词欣赏学生欣赏课文中的古诗词,详细讲解其中的意境和内涵,并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散文化解读。

六、课堂练习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词,加深印象。

2.学生自主进行古诗词创作,并进行分享交流。

七、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八、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查找一些与本课古诗词相关的资料,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教案一:第一单元认读和拼写声母b、p课时一:认读声母b教学目标: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

2.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已学的声母m,并出示卡片m, b,让学生快速认读声母m和声母b。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声母b的发音特点,并辅助动作展示发音方法。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t、bed、box 等相关单词让学生快速识读,教师可适时复习m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帮助学生矫正错误书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m和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课堂小结,并邀请学生展示声母b的书写方法。

课时二:拼写声母b教学目标: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

2.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出示图片或卡片,学生快速认读相关单词。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并辅助动作展示。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g、big、bed,让学生辅助声母b的拼写来识读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用声母b拼写的字,帮助学生矫正错误拼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辅助学生用声母b拼写相关单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声母b的发音特点和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能够用声母b拼写相关的字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展开,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就一些简单的话题进行交流。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有紧张、害羞的情绪,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鼓励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观点和实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观点和实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2.相关环境问题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3.教学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环境相关的一些现象或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导语】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以“感受自然之美”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写景的美文,从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美丽的风姿。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知道“覆盖、人声沸腾、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壮、壮观,激发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奇妙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画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写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知道“覆盖、人声沸腾、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课件出示3)2.交换自学字词的情形。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课件出示4)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用五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用五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用五篇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1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修改*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

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的成果。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2教学目标1.会认2个汉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体会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作用。

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运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及理由。

2.教师多媒体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

今天我们一起学*艾青的《绿》。

二、检查预*情况,学*生字词1.指名说对作者艾青的介绍,教师相机补充。

(见达标检测第2题)2.按预*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字、正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引入情境1.同学们,宋代潘阆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中,这样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易错字指导:“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4.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

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

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

隐:藏起来,看不见。

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

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

“裂”是裂开。

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

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

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5.朗读全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自主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用铅笔做批注。

四、展示资料,理清顺序1.同学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各个小组展示交流,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2.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满天卷地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说说这一段说了什么意思。

生: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也是这篇文章的总起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段。

2.思考:观潮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农历八月十八是观察的日子。

生:观潮的人人山人海,人们昂首东王,等着,盼着。

学习第3~5自然段。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学生边默读,边做批注。

3.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全班汇报交流。

5.课件出示,并体会以下的内容: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风平浪静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描写了浪潮的形态。

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体会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教师引导: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小结: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

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

思考:大潮过后还能成为奇观吗?生:当然得成为奇观,因为潮过后,还是漫天涓滴、封号狼吼,还是很壮观。

二、扮演导游,拓展延伸教师: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略钱江潮的“天下奇观”,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

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组织语言的方法。

组长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

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板书设计】观潮【教学反思】1.《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

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本节课缺少课堂练笔的机会,语文应该是习得的,这样的机会在课堂不应缺失。

2 走月亮【教学目标】1.学会认“鹅、卵、俗、跃、穗”5个生字,正确书写“牵、鹅、卵”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背诵课文第4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4. 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1.学会认“鹅、卵、俗、跃、穗”5个生字,正确书写“牵、鹅、卵”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背诵课文第4段。

【教学难点】1.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2.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穗: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huì”;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出示会写字:牵鹅卵哦填庄稼俗跃葡萄重点指导生字:鹅:“鹅”“哦”都是单韵母音节,有相同部件“我”;卵:“卵”和“卯”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ǎo”;葡萄:在词语中“táo”读轻声;填:读二声,不要读成一声;跃:“跃”和“跨”是形近字,不要读成“kuà”;“哦、填、稼、俗、跃”都属于“左窄右宽”;“牵、葡、萄”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小下大;“庄”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鹅、卵”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月亮船》这首歌曲,引出课文。

2.听完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走月亮》)二、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