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报素材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文字范文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文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55134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7b.png)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文字范文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文字(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
《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意思,后因“五”、“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节,又名重五、重午。
因“五”为阳数,又名端阳。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
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则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端午习俗活动发端于南宋时期,至明清时达到鼎盛。
据《嘉兴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重游烟雨楼,龙舟竞渡掀起高潮。
除了南湖群龙飞百舸争流的龙舟竞渡外,民间还流行插“健符”、祭嫘祖、悬钟馗、跳钟馗舞、关帝画像、写“王”字、送百虫、吃粽子等,丰富多彩民俗活动形成嘉兴端午节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端午节识字小报
![端午节识字小报](https://img.taocdn.com/s3/m/ff6043894431b90d6d85c716.png)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100字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584aeb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c.png)
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100字 端午节到了,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可以准备⼿抄报哦,增添节⽇的氛围,来了解⼀下吧。
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100字”,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端午节简介 农历5⽉初5端午节,是中华⺠族的传统节⽇。
每当到了这⼀天,⼈们都要包粽⼦、赛⻰⾈。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夫,他⾮常爱⺠,深受⽼百姓的拥护。
那个时候,秦国的实⼒⾮常强⼤,屈原想联合各个国家⼀起对抗秦国。
可是却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
屈原⻅秦国的队伍已经快要撞开楚国城⻔。
⼼想: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在农历5⽉初5这⼀天投江。
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把⽤辽叶包好的粽⼦投向⽔⾥,怕⽔中的猛兽吃了屈原。
为了惊动⻥⼉不让它们吃屈原的⼫体,好寻找打捞屈原的⼫体,⼈们还制造了⼀种叫⻰⾈的⻓船。
每到端午节,⼈们就赛⻰⾈。
⼀直到现在,我们依旧过着端午节。
端午节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按规定放假⼀天。
现在过端午节不再局限于吃粽⼦和赛⻰⾈,有条件的可以去外地旅游,没条件的也可以在家乡郊游。
⾄今⼈们仍没忘记屈原这位爱国诗⼈。
我们⼀定要继承先辈的志愿,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
端午节的来历 1.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南朝梁代吴均《续⻬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初五⾃投汨罗江,死后为蛟⻰所困,世⼈哀之,每于此⽇投五⾊丝粽⼦于⽔中,以驱蚊⻰。
⼜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上划船捞救,千直⾏⾄洞庭湖,终不⻅屈原的⼫体。
那时,恰逢⾬天,湖⾯上的⼩⾈⼀起汇集在岸边的亭⼦旁。
当⼈们得知是打捞贤⾂屈⼤夫时,再次冒⾬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们荡⾈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赛⻰⾈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 2.迎涛神说 此说出⾃东汉《曹娥碑》。
端午节英语小报内容
![端午节英语小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4f5d8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a.png)
端午节英语小报内容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uanwu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ime for people to pay tribute to Qu Yuan, a patriotic poet and minister in ancient China, and to commemorate the legend of the dragon boat races.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ustom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eating of zongzi,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made of glutinous rice stuffed with different fillings and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Zongzi can be sweet or savory, and they are often enjoyed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during the festival. The shape and flavor of zongzi can vary from region to region, adding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festival's celebrations.Another iconic feature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dragon boat races. These races are held in rivers and lakes across China, as well a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with Chinese communities. The boats, which are typically decorated with dragon heads and tails, are manned by teams of rowers who paddle to the beat of a drum. The races are not only a thrilling spectacle, but also a symbol of teamwork, perseverance, and the spirit of unity.In addition to zongzi and dragon boat races, the festival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other traditions and activities. One of these is the hanging of aromatic herbs such as mugwort and calamus on doors and window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diseas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ragrance of these herbs can purify the air and protect people from harm. Another tradition is the wearing of colorful silk threads, which are believed to bring good luck and ward off evi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not only a time for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activities, but also a time for families to come together and bond. It is a time for people to show their love and respect for their elders, and for children to learn about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the sharing of zongzi, the excitement of dragon boat races, and the warmth of family gatherings, the festival fosters a sense of unity and belonging among people.In recent year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as gained popularity beyond China and has become a celebrated even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t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and it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ntinue to b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In conclusi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ime-honored tradition that holds great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a time for people to remember their history, to celebrate their heritage,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bonds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Whether through the enjoyment of zongzi, the excitement of dragon boat races, or the sharing of traditions, the festival brings people together in a spirit of joy and unity.。
2024年手抄报作文四篇
![2024年手抄报作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daf4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0.png)
2024年手抄报作文四篇手抄报作文篇1农历5月初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当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
屈原,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非常爱民,深受老百姓的拥护。
那个时候,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屈原想联合各个国家一起对抗秦国。
可是却是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
屈原见秦国的军的队已经快要撞开楚国城门。
心想: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在农历5月初5这一天投江自杀。
屈原死后,老百姓纷纷把用辽叶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怕水中的猛兽吃了屈原。
为了惊动鱼儿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好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还制造了一种叫“龙舟”的长船。
每到端午节,人们就赛龙舟。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旧过着端午节。
端午节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按规定放假一天。
现在过端午节不再局限于吃粽子和赛龙舟,有条件的可以去外地旅游,没条件的也可以在家乡郊游。
至今人们仍没忘记屈原这位“爱国诗人”。
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的志愿,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
手抄报作文篇2住在济南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你应该感觉很骄傲吧?我们是很骄傲。
可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雾霾非常严重,空气中总是飘浮着一大片灰蒙蒙的脏兮兮的东西,像刚从烟囱里冒出来的一样。
很多人因为雾霾天气得了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大街上很多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防霾口罩;新闻上说雾霾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比以前多了好多。
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取消了每天课间跑操和其他户外活动,体育课都主要在教室里上,就连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也不得不取消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可恶的雾霾造成的。
那么雾霾又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啊,主要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比如工厂排放的废气、车辆排出的尾气……;从每个人来看,随手乱扔垃圾、大量燃放鞭炮,这些都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又加重了雾霾。
国家已经开始治理雾霾保护环境了。
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少开私家车,距离近的话可以走路,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距离远的话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做到绿色出行;不要乱扔垃圾,如果你看到垃圾,请你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尽量少放或不放鞭炮(可以从网上找电子鞭炮代替呀)……总之,保护环境,赶走雾霾,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手抄报作文篇3今天是暑假里的第一次校外补习,爸爸帮我退了原先的“学而思奥数”,报了一门新课程。
端午节小报简笔画一等奖好看20岁
![端午节小报简笔画一等奖好看20岁](https://img.taocdn.com/s3/m/0bbb92ab3968011ca2009121.png)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校园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读书小报:端午节(46)-A3
![校园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读书小报:端午节(46)-A3](https://img.taocdn.com/s3/m/bfebb191fe4733687f21aad7.png)
端午节来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 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谚语1、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2、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3、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
制作手抄报技巧提起手抄报,真是压在孩子、家长心头的一块不轻不重的绊脚石,每个寒暑假、小长假,学校都会布置各种主题的手抄报作业,绕不开、躲不过,人手一张,不算复杂,但是总也做不出彩。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看着别人家孩子交上去的亮眼睛的作业,看着老师在班级群里晒图时,真是恨不得自己是学设计出身!别着急,这小小手抄板其实大有名堂,只要你get到技巧,做出一份震惊小伙伴的作业绝非难事! 准备工作制作手抄板通常需要下面这些材料:纸张(一般学校要求A3、A4大小的白纸)、尺子、铅笔(用于打草稿)、签字笔(用于抄写文章)、各种彩笔以及各种绘画模板等。
端午节英文小报手抄报图片
![端午节英文小报手抄报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beb767faf5335a8103d22031.png)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识字小报一年级
![端午节识字小报一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b2bd852bed5b9f3f90f1c86.png)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小报手抄报WordA4横版
![端午节小报手抄报WordA4横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bd65afb9f3f90f77c61b32.png)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风俗习惯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
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于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
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米包
着肉、花生、蛋黄及其它材料,再以竹叶包裹。
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于汨罗江边的渔夫,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希望他们不要将屈原吃掉。
纪念屈原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数学小报内容(一)
![端午数学小报内容(一)](https://img.taocdn.com/s3/m/74d32b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3.png)
端午数学小报内容(一)端午数学小报内容引言•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其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粽子的形状和数量•粽子的形状是一个四面体,即四个平面的面積相等且作为基础的一个底面和一条侧边围成的空间形状。
•端午节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数量的粽子传统,比较有名的是五个粽子一串的粽子串。
数学谜题:粽子换算•假设一个大粽子的体积为V,小粽子的体积为v,则用n个小粽子可以换成多少个大粽子呢?•解答:设需要换成的大粽子个数为x,则有Vx = nv,即x = nv/V。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需要多少个大粽子。
数学问题: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活动,它需要团队合作和精确的计时等技巧。
•在一次龙舟比赛中,队伍A和队伍B进行对抗。
队伍A的龙舟速度为v1米/秒,队伍B的龙舟速度为v2米/秒。
如果队伍A在比赛中一直领先队伍B 5秒,那么比赛多久后队伍A能够超过队伍B?•解答:设比赛进行了t秒后,队伍A超过队伍B。
根据题意,有v1t - v2(t-5) = 0,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t的值。
数学推理:数列与端午食物•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数列问题与食物有关,数列的规律是:第1项是1,第2项是2,第3项是1+2=3,第4项是2+3=5,以此类推。
•这个数列与粽子的层数有一定的关系,你能推导出这个关系吗?结语•端午节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还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希望通过这份小报内容,能让大家在欢度端午节的同时,也能够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注意:本文中的数据和问题仅为示例,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为准。
端午节小报内容30字
![端午节小报内容3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9a583208bd63186bdebbc43.png)
端午节小报内容30字端午节小报内容30 字人加了工作量。
我坐上了公交车,准备回家,上车座位已满,重心不稳的我,只好紧紧抓住扶手,生怕一个转弯我就倒在车上,过了一站又一站,上来了一位刚买完菜正准备回家的老婆婆,当时车上也就我一个人站着,我环顾四周,没有人主动起身让座,公交车前面的黄色凳子应该是,老弱病残孕专座,当时却被年轻的人霸占了,我尽量相信他们是没有看到这位老婆婆,或者是他们今天很累想坐着休息。
妈妈每次带我乘坐公交车,即便只有黄凳子空着,妈妈都不准我座。
我懂妈妈的意思,并且新闻里也播过,有一个城市的市民,年轻的人从来不座黄凳子,有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真不希望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72ad5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6.png)
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也是我国的重要文化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敲鼓舞狮等。
端午节手抄报是学习和庆祝端午节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的主题和构成。
一、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其由来也是庆祝屈原的节日,许多文学作品都以屈原为主题。
制作端午节手抄报时,应在上部用大篇幅的图案或文字介绍端午节的由来,配上相关的图片,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背景和意义。
二、粽子和饮食相信很多人最喜欢端午节的就是吃粽子了。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经历了千年的文化沉淀,成为了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端午节手抄报中,应该详细地介绍粽子的制作方法、种类、历史渊源和粽子文化,而在四周可以添加一些端午节的其他传统食物,如艾叶、雄黄酒、馄饨等,让人们对端午饮食文化有更深刻地了解。
三、龙舟竞渡在端午节活动中,龙舟竞渡永远是最为热闹的部分。
龙舟竞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形式和规则,但普遍的是,人们会在水上比赛划龙舟,以庆祝端午节。
制作端午节手抄报时,应配上精美的龙舟图片,介绍龙舟赛的历史渊源、规则和流程,让读者领略到龙舟竞渡的独特魅力。
四、屈原文化屈原是端午节的重要人物,他是古代楚国的大臣、爱国诗人和伟大的文化人,广受尊敬。
在端午节手抄报中,应该添加一些屈原的诗作、画像和相关介绍,让读者更加了解屈原的事迹和成就,从而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传承。
五、艾草和驱邪艾草是在端午节时经常用到的草药,人们相信它有驱邪、祛病的作用。
在端午节手抄报中,可以以艾草、菖蒲等植物为素材,介绍端午节时人们的传统服饰、佩戴品以及相关习俗。
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去邪驱瘟的传统神话故事,让读者领略端午节的神秘感。
总之,端午节手抄报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化,并且充满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识字小报图片
![端午节识字小报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d95e8fe527284b73f3425015.png)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古诗小报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古诗小报](https://img.taocdn.com/s3/m/084b12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9.png)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古诗小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方式,例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等。
同时,也有很多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诗句。
古诗小报一、“浴兰汤”,李白此诗描写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赛龙舟。
诗中提到了浴兰汤,这是一种经过烹制的汤料,是赛龙舟时的必备品。
五月到端午,烟波浩渺,流光溢彩。
近来,我看到了有诗情美丽的句子浮现:浴兰汤,泛承明之盛意。
这是李白的一首诗,描写了端午节的赛龙舟,浴兰汤,是一种倍添庆典之气的美酒。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赛龙舟,表达了对龙的崇敬之情。
二、“暑律”,苏轼“暑律”是一首以端午时节为主题的诗歌,它反映了端午节时的屈原故事,同时也描绘了人们在端午节大力习俗的情景。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领结煞费吹,曲到梅花依旧笑。
月盈杯中,清苦长嗟。
迥临杜陵,梦绕阊门。
青天不老,他向飞黄腾达,烟霞如画,一生飘蓬。
这是苏轼的《暑律》,表述了端午时节屈原在自杀前,感受到的祖辈庇益,酸甜苦辣,而且在此后,人们便根据这个节日,世代相承着各种传统活动,如放艾叶枝,挂色带,放鞭炮等,留下了黄金溯洄的文化瑰宝。
三、“忆江南”,柳永柳永的词《忆江南》中有一句“似是故人来”,形容芒种时节,是一种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芒种时节雨纤细,南楼听雨初酥醉。
相思枕上梦不成,梦随风去,落花深处。
诗意悠远,极富历史感,人们在端午佳节欣赏这首词,不由思来去往,梦断归雁,不能愁的悲伤,荡气回肠,悠韵悠悠,回荡在耳际。
四、“渡汉江”,宋之问宋之问的这首《渡汉江》描写了屈原投江后的船帆隐没,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诗中有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端午节的一个典故——屈原投江后,江中的蒹葭便随之摇曳,颤抖着,人们便把这个节日称之为“蒹葭节”。
岸芷汀兰, 雨淋轻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 后六宫粉黛。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边框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边框](https://img.taocdn.com/s3/m/4de951d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3.png)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边框端午节手抄报素材边框黄掩盖不住那摘菜似得干净,大概是有一年,我的父亲提到我喜欢吃香蕉吧。
大伯很少来我家,虽说是父亲的亲哥哥,但也总是每逢清明、腊月、和正月才来串门,顺便去爷爷的坟头烧些纸钱。
爷爷死得早,听奶奶讲起我爷爷年轻时是国军的干事,具体是不是国民党我已无从考证。
自从解放战争后,我爷爷挨了批斗,做了牢。
我的奶奶就撑起了这个家,每天都辛苦的种地干活缝补衣物,但有时也会去看望我的爷爷。
大伯没上几年学,就跟着下了地,也撑起了一片天地。
姑姑比大伯小,也不比大伯少干活,这样一晃就是大概二十年。
俄国佬撤了经济支柱,男女老少都挨了饿,这可苦了我的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
羹”。
《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
“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但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民间活动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 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 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 “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 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 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 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
腾祭祀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