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的测定
血清afp、ana及ln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

细胞粘附检测丨Cell Biolabs细胞粘附分析试剂盒解决方案

细胞粘附检测丨Cell Biolabs细胞粘附分析试剂盒解决方案细胞粘附即细胞与细胞外机制分子之间的相关作用,其在肿瘤细胞转移、浸润、胚胎发生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知道肿瘤细胞的一大特点是易转移,这主要就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组织细胞粘附力低的原因,目前,细胞粘附机制也已成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研究的热点之一。
细胞粘附实验通常分为两类,即细胞-细胞粘附(cell-cell adhesion)和细胞-基质(cell-ECM adhesion)粘附。
其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质中的大分子物质,在细胞之间或细胞表面组装成网络状的高度水合的凝胶结构,ECM按照组成可分为三大类:1.结构蛋白:胶原(Collagen)和弹性蛋白(Elastin),其中,胶原是ECM中最主要的水不溶性纤维蛋白,目前已发现的胶原类型有20多种,I~Ⅲ型胶原含量最丰富。
2.粘着蛋白:包括: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FN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可将细胞连接到细胞外基质上,LN也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是基膜的重要成分,是胚胎发育中出现最早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3.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与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它们能够形成水性的胶状物,在这种胶状物中包埋有许多其它的基质成分。
Cell BioLabs针对于细胞粘附,提供全套细胞分析检测方案,除了细胞与ECM大分子粘附分析方案外,还有针对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还有白细胞与上皮细胞之间、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分析试剂盒提供。
如CytoSelect 48孔板细胞粘附分析试剂盒(纤连蛋白,比色法)#CBA-050——定量评估细胞粘附。
48孔板预先涂有纤连蛋白。
细胞与ECM大分子粘附分析结果图:将来自三种不同细胞系的血清细胞以100,000个细胞/孔的速度附着到包被有ECM分子的板上1小时,结果如上图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分析流程图:文章来源:艾美捷科技。
血清层粘连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层粘连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为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我们检测了各类肝病及肿瘤患者的血清层粘连蛋白,其结果肿瘤患者较肝病患者高,肝病患者较健康者高,有显著差异(P<0.01)我们认为: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肿瘤;层粘连蛋白;检测The dinical use value of the serum laminin proteinBao Xiusheng Bao Jiangping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 Han oil Field,Qianjiang 433124 To study the diagnosis value of laminin protein for 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or melignant neoplasm.The laminin protein of all willing men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in Jiang Hang oil Field had been examed by us.The result was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and th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disease or the healthy men (P<0.01).We consider that there is important value to check the serum laminin protei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henign or malignant neoplasm.Key words:Heoplasm;laminin protein;check层粘连蛋白(Lamin,LN)是细胞外间质中非胶原糖蛋白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与IV型胶原结合形成基底膜的骨架参与细胞代谢。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意义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A ,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1)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
2)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3)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4)反映肝细胞功能,肝脏纤维化形成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性病变。
5)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
6)肝硬化时,有些病人HA却不升高,与其肝脏合成功能有关LN ,Laminin (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
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1)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可诊断酒精肝是否存在门脉高压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
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
PCIII ,Procollagen Ⅲ(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
1)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
2)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层粘连蛋白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综述doi:10.3969/j.issn.1009-0002.2010.01.029层粘连蛋白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赵晓芳1,2,孟程程1,2,李招发1,21.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福建泉州362021;2.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泉州362021[摘要]层粘连蛋白(lanminin,LN)是由3条多肽链组成的异源三聚体,是基膜的主要成分,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它可识别细胞表面受体从而使基膜与细胞紧密结合。
LN参与基膜的构建及细胞的黏附、生长、增殖、迁移和分化,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LN的不正常表达常常与肿瘤以及皮肤、神经-骨骼肌、肝、肾等组织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深入探讨LN与疾病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有望为相关疾病及肿瘤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基膜;层粘连蛋白;疾病;肿瘤[中图分类号]Q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002(2010)01-0116-05Progr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aminins andTheir Related DiseasesZHAO Xiao-Fang1,2,MENG Cheng-Cheng1,2,LI Zhao-Fa1,21.Institue of Molecular Medicine,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362021;2.Molecular Medicin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Quanzhou362021;China[Abstract]The members of the laminin(LN)family composed of three different polypeptide chains are major basement membrane proteins.They are present in almost all organs.The LN bind to cell surface receptors and thereby tightly connect the basement membrane to the adjacent cell layer.LN i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ement membrane and cell adhesion,growth,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so it is essential to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Abnormal expression of L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tumors as well as skin,neuromuscular,liver,kidney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diseases.Thoroughly stud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can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tumor.[Key words]basement membrane;laminin;disease;cancer基膜(basement membrane,BM)是由多种纤维蛋白构成的复杂的膜状结构,它不仅对组织细胞起支持连接作用,同时具有渗透性屏障的作用,并调节多种分子及细胞的活动。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β3在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及意义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整合素β3在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及意义骆婕;荆永萍;郭妹;廖凤儿;陶莹【摘要】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及其受体整合素β3(integrin-β3)在子宫腺肌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共40例为病例组,因CIN Ⅲ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两组EMI组织中LN 和integrin-β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病例组子宫腺肌病病灶( adenomyosis lesion,AL)组织中LN和integrin-β3蛋白的表达.结果 LN 和 integrin-β3在病例组 EMI 组织中的表达为( 8. 22 ± 2.76)PU和(17.79±5.11)PU,LN在病例组EMI 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ntegrin-β3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N和integrin-β3在病例组AL组织中的表达为(5.12±0.88) PU和(13.58±4.08)PU,两者均明显低于病例组EMI组织中的表达(P<0.05). LN和integrin-β3在病例组EMI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N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而LN和integrin-β3还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病灶增大扩散有关,影响子宫腺肌病的病程发展.%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laminin ( LN ) and its receptor integrin-β3in the 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 ( EMI) of adenomyosi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ectomy for adenomy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20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due to CIN Ⅲ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age analysi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LN and intrigrin-β3in EMI, and the expression ofLN and intrigrin-β3protein in the adenomyosis lesion ( AL) tissue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LN and intrigrin-β3in E MI tissue of the case group was ( 8.22+2.76) PU and ( 17.79+5.11) PU. LN expression in EMI of the c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but the expression of intrigrin-β3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LN and intrigrin-β3in AL tissues of the case group was ( 5.12+0.88) PU and ( 13.58+4.08) PU, both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MI tissues ( P<0.05)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LN and intrigrin-β3in EMI tissues of the case group. Conclusion LN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denomyosis. LN and intrigrin-β3may also be related to the enlargement and proliferation of adenomyosis,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enomyosis.【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3【总页数】4页(P376-379)【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层粘连蛋白;整合素β3;子宫腺肌病病灶【作者】骆婕;荆永萍;郭妹;廖凤儿;陶莹【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生长,常引起痛经、月经过多等临床表现[1]。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

肝脏纤维化检测方法及应用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后果,在肝细胞性功能障碍和门静脉性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直接作用。
同时,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具有可逆性已成为共识。
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对于肝穿刺,利用血清学指标评价肝纤维化具有无创、无风险、可多次测定降低偶然误差等优点。
目前血清学指标包括间接指标,如临床最常应用的血常规、肝功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直接指标,如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及其裂解物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等。
综合多项有价值的无创指标构建诊断模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本节主要介绍直接指标的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直接指标检测法均是基于免疫学技术,包括单抗原抗体包被和酶标记抗体的三步法、双表位抗体酶免一步法、时间分辨和放免法等方法。
由于环境的污染和辐射损伤,放免法基本被淘汰;时间分辨方法需专门的仪器;酶免多步法由于采用单表位抗体包被与标记,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双抗原表位抗体的一步法没有优势,并且操作步骤复杂,故本文只介绍酶免一步法。
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一)原理用纯化的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制备抗血清,包被反应板,在加入样本后,样本中PCⅢ与抗血清结合,洗板后加入指示酶,通过与标准品比对显色深浅程度,测定血清中PCⅢ浓度。
(二)试剂组成PCⅢ包被板;PCⅢ标准品(2000ng/ml)及其稀释液;PCⅢ酶结合物;洗涤缓冲液10ml,使用前用蒸馏水20倍稀释;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缓冲液;反应终止液。
(三)操作步骤1.试剂准备按样本数量需求,提前半小时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平衡至室温使用。
2.标准品在酶标板孔中按A1~A8或A1~H1的顺序加入标准品稀释液100μl,取100μl标准品,按照酶标仪定量格式要求自高到低依次进行倍比稀释。
肝硬化

肝硬化一、定义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
它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我国城市50~60岁年龄男性组肝硬化年死亡率为112/10万。
二、临床表现在我国本病患者以20~50岁男性多见,青壮年患者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有关。
肝硬化的起病和病程一般缓慢,可能隐伏数年至十数年之久(平均3~5年)。
起病时可无症状,病情逐渐发展,到后期出现两大类主要症状,即肝功能衰退和门静脉高压症。
此时可出现黄疸、腹水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临床分类也以是否出现上述表现将肝硬化划分为代偿和失代偿期。
(一)代偿期肝硬化无上述临床表现。
无症状者占30%~40%,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行剖腹术时,甚至尸体解剖时才被发现。
其他一部分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如低热、乏力、恶心、体重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下,在求诊时怀疑此诊断。
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行肝活检时诊断此病。
(二)失代偿期肝硬化1.一般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乏力和体重减轻。
前者常伴恶心呕吐,多由于胃肠瘀阻性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
腹水形成、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更加重此症。
由于进食、吸收消化功能障碍引起体重减轻。
有时由于腹水和水肿,体重减轻并不明显,但可见患者有明显的肌肉萎缩。
乏力常与肝病活动程度一致,除由于摄入热量不足外还与肝功能损害导致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以及乳酸转化为肝糖原过程障碍,肌肉活动时乳酸蓄积有关。
2.腹水患者主诉腹胀,少量腹水常由超声或CT诊断,中等以上腹水在临床检查时可发现,后者常伴下肢水肿。
5%~l0%腹水者可出现肝性胸水,见于右侧,但也有双侧甚至仅为左侧胸水者。
这是由于胸腔负压导致腹水经过隔肌缺损处进入胸腔有关。
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检测对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实用医药杂志 2011 年 02 月 第 28 卷 第 02 期 Prac J Med & Pharm. Vol 28, 2011-02 No.02
·107·
胞的通透性使其毛细血管化, 并使门脉压升高,故 可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和汇管区纤维化 。 [4,5] LN 为 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 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可以反映肝纤维化 的进展与严重程度[6]。
光法测定 92 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 70 名健康献血者血清 LN 水平, 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
清层粘连蛋白水平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血清 LN 水平在中度慢性肝炎患者明显升高,以肝
硬化者为最高,4 组患者与 对 照 组 比 较 ,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P<0.05),其 升 高 程 度 与 肝 纤 维 化 及 肝 病 严 重 程 度 呈 正 相
30~60 岁较多见,男女比例 2∶1。 病灶多单发,亦可多发。 60%
发生于四肢长管状 骨 ,其 中 股 骨 18%,胫 骨 23%,肱 骨 13%,
也有发生于颅骨、脊椎、骨盆、下颌骨等的报道。 血管肉瘤也
可在原有疾病的骨骼上(如慢性骨髓炎、骨坏死、其它骨肿瘤
或金属内固定部位)产生。 临床无特殊表现,多数患者以局部
水平在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 以肝硬化者为最高,
四 组 患 者 与 健 康 对 照 组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P<
0.05),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
相关。
表 1 肝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清 LN 水平(x±s)
组别
n
LN(ng/ml)
健康对照组
70
105.7±45.8
肾脏纤维化检查正常值

标本采集:空腹安静状态采血单独一管(促凝管)4ml-5ml参考值:1.血清β2-MG(β2微球蛋白)0-3mg/L(0.8-2.0)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较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血流量降低,则血清β2-MG升高。
尿液β2-MG(β2微球蛋白)↑1、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性的指标;2、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β2-MG明显增高,而下尿路感染则正常。
2.血清hsCRP(C反应蛋白(CRP))0-3mg/L是反应炎症的敏感指标3.血清Cys C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检测、监测化疗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诊断肾脏纤维化判断纤维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14岁0.51-0.95mg/L14-50岁男0.63-1.25mg/L女0.54-1.15mg/L50岁以上0.60-1.55mg/L4.血清HA (血清透明质酸)0-110ng/ml血清HA浓度的变化,对鉴别急、慢性肾病及对肾病综合征与单部位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反映肾脏的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对肾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血清LN(层粘连蛋白)0-95ng/ml肝纤维化、肿瘤转移的最新指标6.血清PCⅢ(血清Ⅲ型前胶原)0-90ng/ml联合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元(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项指标升高与肝纤维组织增生呈同步性,显示出良好的正相关(P<0.01)结论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极大增加临床诊断7.血清C-Ⅳ(血清Ⅳ型胶原)0-85 ng/ml8.血清TIMP-1(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53-153pg/ml血清TIMP-1水平反映了慢性肝病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的一些重要特征,在目前情况下是一种较好的肝脏纤维化无创诊断和随访指标。
肾小管三项,包括尿β2-MG、尿NAG、尿GGT/尿Cr肾纤维化标记物至少包括ECM成分及其裂解物、ECM代谢相关的酶、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和其他相关检测等四大类。
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

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一直备受关注。
层粘连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其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大家揭示细胞间相互作用与组织结构的奥秘。
一、层粘连蛋白的基本概述层粘连蛋白(Laminin)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细胞分泌并沉积在细胞表面。
层粘连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形态、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参与细胞迁移等。
在生物体内,层粘连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器官,如皮肤、肌肉、神经组织和血管等。
二、层粘连蛋白染色原理及方法层粘连蛋白染色是一种实验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组织内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和分布。
目前,常用的层粘连蛋白染色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轭荧光染色等。
这些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层粘连蛋白结合,从而揭示层粘连蛋白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布和功能。
三、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的生物学意义1.细胞间相互作用:层粘连蛋白在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层粘连蛋白可以促进细胞黏附、细胞聚集和细胞间连接的形成。
此外,层粘连蛋白还能调控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细胞生物学行为。
2.组织结构与功能: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可揭示组织中层粘连蛋白的分布和表达模式,从而反映组织结构和功能。
例如,在神经组织中,层粘连蛋白参与轴突和髓鞘的生成;在心血管系统中,层粘连蛋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密切相关。
3.疾病诊断与治疗: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许多研究表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肿瘤、炎症和纤维化等。
因此,通过检测层粘连蛋白染色结果,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四、未来展望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层粘连蛋白染色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血清层粘连蛋白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临床意义

血清层粘连蛋白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了解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含量水平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分析ln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0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n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血清ln水平在慢性肝炎患者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4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测定血清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 肝纤维化; 诊断【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68-01层粘连蛋白主要存在于基膜(basal lamina)结构中,是基膜所特有的非胶原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820kda, 含13-15%的糖,有三个亚单位, 即重链(α链, 400kda)和β1(215kda)、β2(205kda)两条轻链。
层粘连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1-3]。
我们对120例肝病患者和110例正常人血清ln进行了检测,目的在于探讨血清ln在诊断肝病患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肝病组为2005年5月-2010年5月间于305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8. 7岁。
按2001年1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肝炎(轻度) 35例,慢性肝炎(中度) 27例,慢性肝炎(重度) 30例,肝硬化28例。
正常对照组110例,为健康体检人员。
1.2 测定方法: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备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仪器使用北京核仪器厂ft-646 a 测量仪。
糖尿病患者层粘连蛋白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研究

糖尿病患者层粘连蛋白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研究周遵伟;郑增毅;黄涛【期刊名称】《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05)00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尿液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dtration rate,GFR)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75例糖尿病患者和42例正常人血清及尿液中LN的水平,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进行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
结果 (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尿液LN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及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无肾病组血清、尿液L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GFR明显低于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及对照组(P<0.01);总糖尿病组血清、尿液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GFR低于对照组(P<0.05)。
(2)病程<1年者其GFR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者低于对照组(P<0.05);(3)糖尿病患者血清、尿液LN水平与GFR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52(P<0.01)。
结论 LN可能促进GFR的改变,在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总页数】3页(P3-5)【作者】周遵伟;郑增毅;黄涛【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平里店分院,山东莱州264000;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相关文献】1.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J], 冯凤英;张俊丽;郎银枝;杜群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肾小球滤过率等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J], 史哲;张丽娟;葛力;尤红3.1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研究 [J], 余洁;许岭翎;李玉秀;刘艺文;马明磊;吕璐;马池发;杨娜;李伟;平凡;张化冰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J], 杨娟;闵汇刚;康煜;冯鹏程;程凌燕;王晶5.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胰岛功能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李会芳;刘玉金;苗霞;朱昭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层粘连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

层粘连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王培晓;黄丽虹;张力;陈虹;张庆【摘要】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virus,HBV) 感染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 方法选取2003-01至2013-05在武警总医院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手术的215例HBV相关性HCC伴肝硬化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N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30例正常肝组织和良性肝病组作为对照. 结果LN主要定位于HBV相关性肝癌组织肝窦窦壁,其次为癌旁间质血管与新生血管及细胞膜/浆. LN在肝癌组织中肝窦窦壁和新生血管的阳性表达率为70 .23%( 151/215 ) ,在癌旁组织和良性肝病中肝窦窦壁和新生血管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20%(123/215)和13.33%(3/30),L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及良性肝病中的表达(P=0.000),L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微卫星灶(P=0.026)、肿瘤数量(P=0.053)、血管侵犯(P=0.005)、TNM分期( P=0.029)显著相关. 结论 LN的过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Objectiv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gene in hepatitis B induced-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 , both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expression .Method Objects were 215 patients of HBV induced-HCCwith cirrhosis in our hospital who had been in the liver transplantation operation from 2003/1 to 2013/5.W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in 215 cases of HCC and adjacent tissue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s the normal controls were normal liver tissue and benign liver disease .Results Lo-calization of laminin o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 SEC) and neovascularization of the stromal tissue and membrane /plasma. Theexpression of the laminin postive o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and neovascularization of the HCC tissues was 70.23%(151/215), with57.20%(123/215) in cancer adjacent tissues,with 13.33%(3/30)in benign liver diseases tissues.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protein in tumou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ancer adjacent tissues and benign liver diseases tissues ( P=0.000).By clinicopathologic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 the expression of laminin was associated with tumour microsatellite focal (P=0.026) ,tumor number(P=0.053) , vascular invasion(P=0.005)andTNM(P=0.029).Conclusion laminin expression at the protein levels was also observed in association with developing and metastasisof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5(026)012【总页数】5页(P1248-1252)【关键词】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病毒;LN;免疫组化【作者】王培晓;黄丽虹;张力;陈虹;张庆【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科;453003,新乡医学院;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研究生办;710054 西安,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普通外科;453003,新乡医学院;453003,新乡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31肝癌是世界上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肝癌,是近10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位于因癌症死亡疾病的第3位[1]。
肝纤维化的检测

血清学肝纤维化四项诊断的应用价值
血清PⅢNP可评估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活动 性肝炎纤维化过程,其临床判断预后价值已被公认, 但总体敏感性、特异性不高。有报道,血清PⅢNP 含量判别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6%和 71%。但PⅢNP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已经存在 但正在缓慢进展中的纤维化。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年幼的儿童,生长导 致全身间质胶原的更新可使血清PⅢNP水平明显升 高,故对儿童肝纤维化没有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Part2.影像学检查
现代影像学手段如B型超声、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 发现肝纤维化的某些征象,如肝 脏轮廓、大小、及肝实质信号强 弱的改变,肝脏血管内径及血流 方向、速度的改变,脾脏大小的 改变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 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以测定肝脏动 脉和门脉的血流量及功能性门体 分流情况。但是,目前这些影像 学检查尚不能对纤维化做出确诊 和鉴别诊断,更难于准确判断肝 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故只能作为 一种辅助诊断。
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仍 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 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 物疗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一 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 是,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 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 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 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 活检标本至少15 mm,并 包含6个以上汇管区。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其 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Part5.小结
肝纤维化综述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各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都可继发肝纤维 化形成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肝纤维化可完全恢复,肝硬化则 不易复原。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胶原蛋白测定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胶原蛋白测定对特发性肺
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作者:
夏熙郑
作者单位:ຫໍສະໝຸດ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450003
刊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年,卷(期):
2003,23(2)
被引用次数:
% 结果 两组 ?*、@A 和! $ D 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
表 ! 两组血清中 ?*、@A 和! $ D 含量的比较(!" # $ )
组别 例数 ?*("C K @)
@A("C K @) ! $ D("C K @)
观察组 ’! !GFEGF I (ME&M!) !!’E%F I (ME"&%) M’E’% I ’FE!#()
参考文献
’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试行方案)( 中华 结核 和呼 吸杂
志,’))*,’(+ ’):, - ./01 2",!3445467/89 :.( #346 54;</==/>5?4 /41 ;5@0?A5A( "= B
C9AD50 &05> &/09 E91,’)),,’F+:A ’-G % ’-) G 马跃文,王宏达,李振华,等 (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透明质酸和氧
10次
参考文献(3条) 1.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与治疗方案 1994(01) 2.Ward PA;Hunninghake GW Lung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外文期刊] 1998 3.马跃文;王宏达;李振华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透明质酸和氧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 1995(01)
科研用层粘连蛋白说明

层粘连蛋白(laminin, L N)产品编号 品名 规 格 库存GTO321 层粘连蛋白 1mg,5mg 现货特殊规格请询货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一般分为,人源和鼠源两种。
层粘连蛋白描述:层粘连蛋白是基膜主要的糖蛋白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850KD。
小鼠层粘连蛋白是从EHS(Engelbreth-Holm-Swarm)小鼠肉瘤中提取,并且浓度为0.5-2.0mg⁄m l。
层粘连蛋白主要功能包括:•调节细胞粘着、细胞传播、细胞生长和运动•将自身附着于其它基质化合物•促进上皮细胞分化•改变白细胞的功能•刺激神经轴突生长本产品以Tris-HCL 缓冲盐溶液(Tris-HCL,pH 7.4, 0.15 M NaCl 溶液)的形式提供,浓度为1mg/50mM。
性能鉴定(细胞粘着):37°C: ≤ 20 ug⁄m l 细胞浓度条件下,半数MG63 细胞发生粘着。
层粘连蛋白(fibronectin)系在动物细胞表面、结缔组织以及血液中存在的亚单位分子量20—25 万的糖蛋白。
粘连蛋白又称纤维连接蛋白、纤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英文缩写FN)是1974年国外开始研究发现的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层粘连蛋白主要存在于基膜(basal lamina)结构中,是基膜所特有的非胶原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820kDa, 含13-15%的糖,有三个亚单位, 即重链(α链,400kDa)和β1(215kDa)、β2(205kDa)两条轻链。
层粘连蛋白(结构上呈现不对称的十字形,由一条长臂和三条相似的短臂构成。
这四个臂均有棒状节段和球状的末端域。
β1 和β2 短臂上有两个球形结构域, α链上的短臂有三个球形结构域,其中有一个结构域同Ⅳ型胶原结合,第二个结构域同肝素结合,还有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结构域。
正是这些独立的结合位点使LN 作为一个桥梁分子,介导细胞同基膜结合。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史功;赵东杰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1997(012)018
【摘要】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是细胞外间质中非胶原糖蛋白的主要成分,它广泛分布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与Ⅳ型胶原结合,形成基底膜的骨架,参与影响并调节细胞的粘附、运动、生长和分化。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LN含量较低,在肿瘤或慢性疾
病等因素刺激下,出现基底膜的破损改变或机体合成加强,使血清中含量明显上升。
为此,我们对我院一年来收治的8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血清LN的检测,以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852-853)
【作者】史功;赵东杰
【作者单位】解放军一三五医院;解放军一三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3
【相关文献】
1.三种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与层粘连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李庆;马云宝
2.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Hcy测定的临床意义 [J], 诸培妹
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Ⅰ类MHC链相关蛋白A测定及意义 [J], 谭菌;黄颖烽;杨劭宇;罗宏图;周泰成
4.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vWF、TM和血清FN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强;卢国元;张海涛;张淑华;沈艳萍
5.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水层粘连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J], 赵君利;王淑玉;郑漪霖;张静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脏纤维化检查正常值

标本采集:空腹安静状态采血单独一管(促凝管)4ml-5ml参考值:1.血清β2-MG(β2微球蛋白)0-3mg/L(0.8-2.0)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较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血流量降低,则血清β2-MG升高。
尿液β2-MG(β2微球蛋白)↑1、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性的指标;2、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β2-MG明显增高,而下尿路感染则正常。
2.血清hsCRP(C反应蛋白(CRP))0-3mg/L是反应炎症的敏感指标3.血清Cys C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检测、监测化疗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诊断肾脏纤维化判断纤维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14岁0.51-0.95mg/L14-50岁男0.63-1.25mg/L女0.54-1.15mg/L50岁以上0.60-1.55mg/L4.血清HA (血清透明质酸)0-110ng/ml血清HA浓度的变化,对鉴别急、慢性肾病及对肾病综合征与单部位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反映肾脏的病情变化有重要意义,对肾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血清LN(层粘连蛋白)0-95ng/ml肝纤维化、肿瘤转移的最新指标6.血清PCⅢ(血清Ⅲ型前胶原)0-90ng/ml联合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元(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项指标升高与肝纤维组织增生呈同步性,显示出良好的正相关(P<0.01)结论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极大增加临床诊断7.血清C-Ⅳ(血清Ⅳ型胶原)0-85 ng/ml8.血清TIMP-1(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53-153pg/ml血清TIMP-1水平反映了慢性肝病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的一些重要特征,在目前情况下是一种较好的肝脏纤维化无创诊断和随访指标。
肾小管三项,包括尿β2-MG、尿NAG、尿GGT/尿Cr肾纤维化标记物至少包括ECM成分及其裂解物、ECM代谢相关的酶、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和其他相关检测等四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的测定
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其分子量为805kD ,由一个400kD 的α链和两条200kD 左右的β链组成。
它是构成细胞间质的一种非胶原糖,在肝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合成,与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成分。
其生物功能是细胞粘着于基质的介质,并与多种基底膜成分结合,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
参考值:
<115.7 ±17.3ng/ml
(二)临床意义
血清LN 水平常于Ⅳ型胶原、H A 等相平行,在肝纤维化尤其门脉高压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另外还发现L N 与肿瘤浸润转移、糖尿病等有关。
慢性肝炎(中度)>140ng/ml ,肝硬化>160ng/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