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4-禁忌-1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e55e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5.png)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禁忌情况1. 礼貌用语的差异:中英两种文化中,礼貌用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人在询问别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私人话题时会被认为是不禁忌的;而在英国文化中,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冒犯他人的。
此外,在英国文化中,先的人可以用You来称呼晚的人,但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使用您这个词。
2. 饮食习惯:中英两国的饮食习惯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鸡肉”通常被称为“chicken”,而在中国文化中,“鸡肉”会被称为“live chicken”,这被认为是不禁忌的。
另外,在英国文化中很常见的吃猪肉,但在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教文化中,是严格禁忌的。
3.宗教信仰:中英两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国,谈论宗教话题并没有那么敏感。
然而,在中国,由于个人宗教信仰的问题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所以谈论宗教问题往往被认为是禁忌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的原因1.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导致了禁忌观念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往往是被鼓励的,而在英国文化中,过分关心他人的私人事务会被认为是冒犯的。
2.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中英两种文化中的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中文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吉利的词语,以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尊重。
而在英语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被认为是虚伪的。
三、跨文化交际中解决中英禁忌的方法1.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尽量避免触碰对方的敏感点,展示对对方文化的尊重。
2.学习和批判性思考:不断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和差异,不只是表面地接受和遵循其中一种文化规范,还要批判性地思考,并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是可以变化的。
3.沟通和妥协: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解释自己的意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同时,也要学会妥协,尽量迁就对方的文化规范。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77e71a3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3.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礼仪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开花,那么你们知道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政治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是极少谈论政治的。
曾经有很多美国人问过一位留美教师一个尴尬的问题:“你在你们国家可以随便说话吗?”一个简单的提问却反映出在美国人的眼里中国人很少谈及政治。
事实是否如此呢?当然美国朋友口中的“随便说话”指的应该是言论自由。
中国人当然有言论自由。
但拥有含蓄美的东方人,很多时候把自己对政治的态度隐藏在心底深处。
而中国素来有“沉默是金”的古训,凡事要紧闭口、慢开言,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要适时地“三缄其口”,要学会“守口如瓶”,告诫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勿谈时局、淡漠政治,以免惹火烧身。
虽然在当今的东方,像日本、韩国、印度等多党制国家,媒体在批评政府、曝光领导人贪腐及绯闻等方面与西方并无多大差异,就是在中国,情况也非昔日可比。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1/ 8般人对一些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保持沉默在东方国家确实极为常见。
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政治是和自己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
在美国,很多人直言不讳地批评历届政府发动的战争,认为战争给很多无辜的人带来了灾难。
对于总统大选,美国人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甚至很多报刊也会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选举内幕。
商务谈判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尤其是进行商务谈判(business negotiating)时,讲求以静制动,喜欢保持沉默。
以至于美方代表误认为中方代表缺乏热情,怀疑他们对谈判项目不感兴趣了,甚至抱怨中方代表为什么沉默不语老是只坐在那儿呢(“Why are they just sitting there?”)?相反,中方代表也常常对美国人的大声说话而恼火,有时误认为对方生气发火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认为,说话中间间隔一段沉默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对方思考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更要保持沉默。
跨文化交际ppt各国禁忌及小费
![跨文化交际ppt各国禁忌及小费](https://img.taocdn.com/s3/m/d45efde3f242336c1fb95e02.png)
禁忌
--泰国
泰国人特别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智慧所在, 禁止触摸。与人交谈时双手不能插在袋中。不能 说不敬国王和佛祖的话。购买佛饰不能说“买”, 必须说“求祖”。进寺庙严禁穿背心、短裤或赤 胸露背。睡觉忌头向西方,因日落西方象征死亡。 忌用红笔签名,因人死后用红笔将其姓氏写在棺 木上。在泰国,所有的佛像都是神圣的,未经允 许不准拍照。此外,他们还认为门槛下住着善神, 故绝不可以踩踏门槛,夜间也不能开窗户,否则 恶神会闯入屋内。忌用脚移动英式足球之外的任 何东西。
小费
禁忌
禁忌
--德国
德国人生活中忌用茶色、红色和深蓝 色,服饰和其他商品包装上忌用纳粹标记 符号,忌送玫瑰花。
禁忌
--法国
在法国送花时花的支数不能是双数,并且忌 送菊花和杜鹃花;忌黑桃图案,认为不吉祥;忌 墨绿色,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军服是墨绿 色;法国人视孔雀为恶鸟;忌仙鹤图案,认为仙 鹤是蠢汉和淫妇的代称;忌送香水等化妆品给法 国妇女,因为它有过分亲热或图谋不轨之嫌。如 果初次见面就送礼,法国人会认为你不善交际, 甚至认为粗俗,在商务往来中不喜欢送礼或接受 别人的礼品,尤其不喜欢别人送他有明星广告或 公司标记的礼品。
禁忌
--印度或中东
去印度或中东旅游,吃饭和接拿东西, 只能用右手,绝对不能用左手。因为,这 些国家的人一般是用左手洗澡,上厕所, 左手是不洁净的。所以,用左手接拿食品 是对主人最大的不礼貌。
禁忌
--新加坡
新加坡忌说“恭喜发财”(新加坡人视 此话为挑唆发横财);交谈时忌涉及政治、 宗教等问题;忌双手插腰,用食指指人; 用餐时不得将筷子置于盘碗上或交叉摆放。 在新加坡各民族还有各自的宗教禁忌。
禁忌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 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 倒霉。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 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在社交场合, 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到商店里买 东西不能讨价还价。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4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4](https://img.taocdn.com/s3/m/f7eb597876c66137ee06198a.png)
• 3) One day, out of the blue, a girl rang up and said she was my sister
male, female , she also acceptable male leopard, female panda, she wolf
as Chinese word “干部”.
24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covers all the fields except the ones in the natural science and applied sciences. Same as “the humanities” in English.
• red-letter days
• 蓝皮书(美)刊 载知名人士的书
• 倒霉的星期一 • 善意的谎言 • 新伤,未痊愈的
伤口 • 喜庆的日子
15
Translating the Underlined Part
• 1) He’s just a green recruit fresh from college
----to be careful,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danger
10
II. Detailed Study
1.Culturally Loaded Words
What is loaded words?
Loaded words and phrases are those which have strong emotional overtones (n. 暗示,弦外音,寓意) or connotations (n. 涵义,言外之意), and which evoke strongly positive or negative reactions beyond their literal meaning.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c9291a82482fb4daa48d4b11.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作者:涂心湄熊苏春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年第02期[摘要]作为中国人,和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往或者出境旅游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越过他国的禁忌,中西禁忌差异具体表现在日常社交、公共场合、节日及送礼、拍照,话语及体态语、数字及颜色禁忌等方面,只有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文化和禁忌,才能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理解,跨文化交流才能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禁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法律、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当我们进行跨文化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越过他国的禁忌。
所谓禁忌,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或忌讳人们做某种事情或说某种话,禁忌是无处不在的,在同一种文化中,由于地区和次文化的差异,禁忌有相同之处,却也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国家,禁忌的差异就更大了,人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等来为人处事,因而造成交际失误,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禁忌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一、日常社交禁忌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需事先预约,忌突然造访。
因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他人的生活安排,给他们造成不便。
在预约好后就要准时,不可提前或迟到。
不过在赴宴时,美国人习惯晚5-10分钟,以便主人有足够时间换装接待,迟到超过20分钟以上最好电话告知原委,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的表现。
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无法前往,要提前通知,事后表达歉意,以弥补给主人造成的不便。
在宴会、聚会或其他类似的社交活动,英语国家的人们忌谈政事、公事或本行的事物,也最好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收入、宗教、婚姻状况等等。
聊天的话题最好是比较日常的而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如果你一人高谈阔论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容易令人反感。
去英美家里做客时,通常带束鲜花或葡萄酒;回家后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如facebook,email或MSN发信息再次表达感谢之情。
二、公共场合禁忌在英美国家,人们在邮局、银行等公共场合办事时,在餐馆用餐或者加油站加油时,都严格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人不得加塞儿。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9535d550e2524de5187e9e.png)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在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禁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最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中,禁忌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对人们有着强有力的现实约束力。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模式和文化圈之间的接触,最容易引起误解和引发冲撞的就是禁忌。
在跨文化交流中, 了解和遵守对方的禁忌语习惯, 通常能使交流谈判得以顺利进行。
禁忌语的表现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最众所周知的就是数字禁忌,英汉中的数字禁忌主要源自于宗教。
信奉基督教的国家的人们忌讳“13”和“星期五”,这源于《圣经》中“最后的晚餐”的故事。
据记载,耶稣基督最后的晚餐是和12个门徒共进的。
第13个人就是弟子犹大,他为了银币出卖了耶稣,导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在西方人眼里,“13”是凶数,星期五是凶日。
中国人却与西方人相反,崇偶忌单。
中国有一些地方忌讳数字“7”,按佛教说法,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
因此,“7”便跟死联系在一起,变成了不吉利的数字。
中国人也不喜欢“4”,因为它的发音与“死”相似。
中西方文化中也有共同的禁忌,比如对生老病死的禁忌。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避讳提到“死亡”,如果一定要提,就用委婉说法来代替,汉语如“走了”、“仙逝”等,英语如“go to heaven”、“be with god”等。
所不同的是,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和基督教有密切的联系,而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则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不光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禁忌,非语言禁忌也有很多种,比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穿着打扮等多种表现形式。
比如,美国人在召唤别人的时候,往往手心向上,食指来回勾动,然而在中国却是召唤动物的手势,对人是一种侮辱性的动作。
又如,在中国同性之间手拉手、肩挽肩是友好的表示,而在美国,这被看作是同性恋者公开示爱的动作。
欧美的父母不喜欢他人不时触摸自己的小孩,而在中国这被认为是一种亲近的表示。
《2024年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af30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8.png)
《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中,由于对彼此文化习俗的误解或忽视,常常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文化,分析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产生原因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产生,主要源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习俗、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某些话题、行为、言语等产生敏感和忌讳。
例如,某些文化中可能忌讳谈论死亡、政治等敏感话题,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对这些话题较为开放。
此外,不同文化对个人隐私的尊重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某些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较为开放。
三、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表现形式1. 言语禁忌:不同文化对言语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范和禁忌。
例如,某些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粗俗或侮辱性,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可能被广泛使用。
此外,不同文化对称呼、敬语的使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2. 行为禁忌:不同文化对行为有着不同的规范和期望。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握手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采用拥抱或鞠躬等方式。
此外,对于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某些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较为亲密。
3. 礼仪禁忌:不同文化在礼仪方面有着各自的规范和习俗。
例如,在宴请客人时,某些文化中可能忌讳谈论食物的外观或数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重视食物的摆盘和品味。
此外,对于礼物赠送、社交场合的着装等也有着各自的礼仪规范。
四、应对跨文化交际禁忌的策略1.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是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关键。
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增进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跨文化交际 number 数字禁忌
![跨文化交际 number 数字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f3ece8190912a216147929aa.png)
1.Numbers have been much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Yin and Yang. Yang: The odd numbers ( 奇数)—— The heaven/ male Yin: The even numbers (偶数)——The earth/ female
对于香港人 不能送钟,毯子,白色与红色的 花,这意味着不吉利,礼物数目不能有4,而以8、 6、9为最好。 对于俄罗斯人 送鲜花要送单数,用面包与盐 招待贵客,表示友好和尊敬,最忌讳送钱给别人, 这意味着施舍与侮辱。 对于日本人 接送礼物要双手,不当面打开礼 物,当接受礼物后,再一次见到送礼的人一定会提 及礼物的事并表示感谢,送的礼物忌送梳子,因为 梳子的发音与死相近.礼品包装图案忌讳狐狸(贪 婪),一般人不要送菊花,以为菊花一般是王室专 用花卉。 对于韩国人 到韩国人家里做客,要带一束鲜 花或小礼物,双手奉上,受赠者不宜当面打开礼物, 但不要以外国烟作为礼物相送。
02 Religious Belief P90
Ancient Chinese:
1. Three--- stands for three parts of the univers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Many idiomatice phrases about three: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生有幸: previous life, present life and next life.
01 National psychology P92
4. Gathering auspicious numbers is a way of life. 收集吉祥数字是一种生活方式。 Lucky number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Gift money, red packets, apartment, floor and even street number. 从生日赠送的礼物,春节红包,到给伴娘的红包,再到人 民居住的公寓、楼层甚至是街道号码。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1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1](https://img.taocdn.com/s3/m/289554b1f121dd36a32d82c5.png)
流传千百年,汉语中有很多称赞老年人的成语如:“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等。在中国,“老了”并不等于没有能力了,相反“老”是智慧、权威、学
识的象征,老人们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为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前”“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等俗语都是用来形容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老张”
也是凶日,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都是星期五,因此
这一天被认为是罪恶之日,结婚、旅行、乔迁等都不适宜在这一天进行。
十三,星期五(凶日)
关于生理缺陷的语言禁忌汉语英语中都有。
具有生理缺陷是人的一种不幸,
没有人希望自己有无法改变的缺陷。如果直接跟他们谈论缺陷,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使用。
如nigger, niggruh, negro, boy.毫无疑
问,用“黑鬼、黑奴”这样的称呼语是对别人尊严的践踏,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如“black”与“邪恶”、“罪孽”、“肮脏”等有关,“blackguard”(恶棍)、“black mark”(污点)等等。因此在美国英语中,白人曾一度回避使用“black”这个词,并用“Negro”来代替,
在中国,丧葬和死亡密切相连是有诸多禁忌的,寿衣,
寿材是带有委婉意义的词汇,用来代替人们不愿说出的词语,人们特意加“寿”字以破不祥。有些人忌讳说“棺材”而改称为“寿材”、“寿器”或“长生板”
西方pass away, go to another world, go to sleep forever, return to dust, be with God,expire, decease, perish, cut off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禁忌现象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禁忌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d154ef7c8d376eeaeaa312f.png)
王 、 张 ” , 这 种 表 达 方 式 在 西 方 国 家 却 是 人 们 所 无 法 接 老 等 但 受 的 , 他 们 看 来 “l” “ 老 , 叶 用 ” 在 o 是 衰 d 不 l 的代 名 词 , 时 , 方 同 西 困 家 的 女 性 对 自 己 的年 龄更 是 讳 莫 如 深 。西 方 人 很 注 重 个 人
墨
从 跨 文 化 交 际 角 度 看 中 西 语 言 禁 忌 现 象
雷 难
( 江 大 学 一 年 级 工作 部 , 北 荆 州 长 象 不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 是 一 种 语 还
22 殊 性 。 .特
文 化 现 象 . 同 的 民族 由 于 不 同的 地 理 环 境 和 文 化 发 展 史 , 不 会 有 不 同的 语 言 禁 忌 。 本 文 简单 介 绍 了 中西 语 言禁 忌现 象 的 特 点 ,并 就 / 4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如 何 避 免 使 用 禁 忌语 提 出 了几 ,J -] ' 点建议。 关 键 词 : 文化 交 际 中西 禁 忌语 特 点 跨
1前 言 .
语 言 禁 忌 的特 殊 性 也 就 是 指 它 的个 性 或 民 族 性 。不 同 民 族 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形 成 了 本 民族 所 特 有 的语 言 和 文 化 ,一 个 民族 的文 化 可 以在 其 民 族 的 语 言 中反 映 来 .禁 忌 语 也 不 例
外 , 同 民族 的 禁忌 语 背 后 都 有 着 不 同 的 文 化 背 景 。正 是 由 于 不
隐私 , 他 们 来 说 , 龄 、 钱 、 姻 状 况 、 治 见 解 、 教 信 仰 对 年 金 婚 政 宗 等都 属 于个 人 隐 私 , 人 无 权 过 问 , 问 个 人 隐私 会 被 认 为 是 别 询 没有 礼貌 和教 养 的 行 为 , 而 此 类 禁 忌 在 叶 国 却 并 不 存 在 , 然 l 中 围人 崇 尚相 互 信 任 、 互关 心 , 为 朋 友 的 事 就 是 自己 的 事 , 相 认 等 等 。 即 使 是 在 数 字 方 面 , 汉 两 个 民 族 也 各 有 不 同 的看 法 。 英 例 如 数 字 “ ” 中 国人 眼里 是顺 利 的 象 征 , “ 六 大 顺 ” , 六 在 如 六 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239aa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c.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跨文化交际中禁忌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习惯和文化观念。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及其相关的禁忌,很容易导致误解,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以下是一些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我们可以尽量避免这些禁忌以保证良好的交际氛围。
1. 礼仪方面的禁忌在西方文化中,握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问候方式,但在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人们通常会弯腰行礼。
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人们会用右手来喜欢和献礼,因为左手被认为是不洁之手。
在加强跨文化交际时,我们需要注意对方的习惯,避免做出得罪对方的行为。
另外,穿着也是需要注意的,例如在一些宗教场所,人们需要穿上长袍或者头巾,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在一些国家,食品排列顺序也需要注意,有些国家将沙拉放在主食的旁边,而有些国家将其放在主食上面。
同时,吃饭的姿势也需要注意。
在一些国家,吃饭时要将筷子插在米饭中间是不礼貌的,而在一些国家这样做则没有问题。
此外,清真餐厅和犹太餐厅要分开,并且需要遵循其饮食规定。
宗教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国家,宗教规矩非常严格。
在穆斯林国家,人们需要对鞋子进行特殊处理,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在一些犹太国家,人们需要遵循安息日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工作。
此外,在一些国家,宗教节日也是需要遵循的。
例如在圣诞节期间,不应该在神圣的场所饮酒、吸烟和放音响等行为。
社交也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社交规矩和禁忌。
在一些国家,您不能直接和陌生人握手或者拥抱,而在别的国家,人们很友善,他们很容易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此外,对于男女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特别注意,进行传统的颜色等礼仪。
此外,在一些国家中,涉及政治或者宗教话题也是不可以随意谈论的。
总之,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差异与禁忌。
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对方,才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523c5c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2.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在这种交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触犯不同文化中的禁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文化禁忌:
1. 礼节:不同文化中的礼节不同,例如在韩国拥抱、握手或者吻脸都不合适,而在西班牙和德国,朋友间和男女朋友之间拥抱是一个普遍的习惯。
2. 时间观念:不同国家对时间的看法有所不同,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人们通常喜欢迟到,这被视为一个常见的文化习惯;而在德国、日本等文化中,迟到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3. 饮食习惯:在印度教和穆斯林体系中,一些动物被禁止食用,例如牛肉、猪肉、鸟肉等。
在某些亚洲和非洲国家,使用筷子进餐是常见的,但在西方国家,使用刀、叉、勺子进餐是常见的。
4. 身体接触:不同国家对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亚洲和中东国家,女性和男性之间不应该进行身体接触,而在西方国家,这种联系是常见的。
5. 色彩使用:不同文化中对颜色的看法也不一样,在中国,白色被视为哀悼、死亡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白色是喜庆的颜色。
6. 美德和习惯:不同国家的美德和习惯也不同,在西方国家,尊重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是一种美德,而在亚洲和中东国家,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是一种主要的观念。
7. 宗教信仰: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冒犯,应该避免讨论宗教话题。
避免触犯这些文化禁忌,可以增强跨文化交往的友好性和顺利性。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尽可能地避免碰到不同文化的敏感问题和禁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关键。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512a76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的一些行为、言语或态度,在特定文化中被视为不恰当或冒犯的举止。
这些禁忌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并避免这些禁忌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文化交际禁忌:
1. 礼仪: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节和习惯,因此应该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他人。
在中国,打嗝被视为无礼,而在某些中东国家,打嗝被认为是一种表示满足的信号。
2. 动作和姿势:一些动作和姿势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
用左手触摸物体在一些穆斯林国家被视为不洁的行为,因为左手被认为是用于清洁身体的手。
3. 衣着和仪容:在一些国家,穿着暴露的衣物被认为是不尊重的,而在其他国家,穿着过于保守被视为迂腐。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对于适当的着装和仪容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4. 饮食习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和习惯。
在印度,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因此不吃牛肉是一种普遍的宗教信仰。
5. 宗教信仰:对于宗教的理解和尊重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之一。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仪式和习俗,应该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避免冒犯别人的宗教信仰。
6. 身体触碰:一些文化对于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
在一些国家,身体接触是一种亲密的表达方式,而在其他国家,身体接触被视为私人领域而应该避免。
7. 语言和称谓:使用适当的语言和称谓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方面。
了解什么样的称谓是适当的并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语言是必要的。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禁忌对于建立和谐的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遵循当地文化的规范和习俗,尽量避免冒犯别人,是实现有效沟通和友好合作的关键。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9d95238a32d7375a5178002.png)
Linguistic Taboo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taboos
Address
Pregnant Old Diseases Death
Sex Excretion
Daily life
Swearword Number
Discrimination Privacy
China
According to our customs,good things should be in pairs。So,it is unpleasant to give your girlfriend a piece of flower which is only a symbol of farewell.
多哥——把葬礼办得 像狂欢
马达加斯加岛“翻尸节 ”
Madagascar—“famadihana”
世界各地都有各种纪 念逝去亲人的方式, 像在马达加斯加岛上 ,他们死者与生者的 联系相当密切,每隔 一段时间他们就会举 办“翻尸节”。
Sex
“房事”“同房”“外 遇”“走野路”“发生关 系”“夫妻生活” “云雨”“拈花惹 草”“偷吃禁果” “下体””下身”“羞 处”“阴部”
pass away, go to another world, go to sleep forever, return to dust, be with God, expire, decease, perish, cut off
In Ukraine, if you intent to send flowers, you must ensure that the number of flowers is odd.Because the even number is sent to the funeral. And, do not send yellow flowers or Easter lily, because these kinds of flowers are only prepared for the funeral.
跨文化交际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c59aeb27a0116c175f0e48ef.png)
鹰、孔雀、狗)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过滤
在交际中,我们对外来的文化符号——语言的诠释必然受到自 身文化的过滤。人们会自动对外来的符号加以界定,有时能够 界定准确,但是有时会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界定偏差。因此, 能否界定准确,取决于对对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对“竹”的理解
中国对竹的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常常以竹喻人, 表达坚定、正直、高风亮节等意。如: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三、语用与文化
• 陌生人: Sir; Madam • 不熟悉的女性:Ms. +姓(不考虑年龄、结婚与否) • 西方中小学:Mr. +姓; Ms. +姓; • 大学里:Dr. +姓;Professor. +姓 • 西方称赞语高度格式化: • You are in good spirits today. • I like your scarf. • This is a beautiful house. • 回答感谢欧美是一致原则,中国人遵循谦虚原则。 • 拥挤、打嗝—Excuse me; Sorry • 在西方人看来,请+祈使句,是粗鲁的。
竹子并不长在英国,英语中的竹-bamboo是从其他语 言中借用过来的,在英语中没有任何联想意义,只是 作为一个单纯的植物的符号。
对“西风”的理解
由于中英两国位置的不同,当西风吹来的时候,中国 是深秋隆冬,树木凋零,所以西风在中文中带有消极 的意义,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2dca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0.png)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第四 颜色词2
White
白色所引起的联想有一些是相似的。 Purity洁白,纯洁,innocence清白无辜 在汉译英时,应注意有“白”字的词语。 如;
白菜Chinese cabbage白熊polar bear
白费in vain
白开水boiled water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第二 语言中的文化差异5
Ⅱ.Unique Things of a Certain Culture某种文化所特有 的东西
街道妇女street women 个体户individual household 全民所有owned by the whole people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第五讲 禁忌与委婉语1
Taboos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第五 禁忌与婉语2
In different cultures, some words or expressions are to be avoided. There are verbal taboos. Peopl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do not all agree on what are taboos.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certain areas of agreement on taboos.
B.Ways of Address
《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梳理
第一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3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many Englishspeaking people has been to address others by using the first name tom, Michael, Linda, Jane, etc. Rather than calling the person Mr. Summers, Mrs. Howard or miss Jones.
跨文化交际各国文化禁忌优秀文档
![跨文化交际各国文化禁忌优秀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25987a377232f60dccca127.png)
因为他们认为仙鹤是愚蠢的标志,核桃是不吉利的。
在埃及旅行时不要在你的碗里加盐,因对为于这会法被国看作人是,对厨送师花的侮不辱要。送菊花,杜鹃花以及黄色的花,不要送
带有仙鹤图案的礼物,不要送核桃。因为他们认为仙鹤是愚蠢的
标志,核桃是不吉利的。
颜色
紫色是秘鲁平时禁用的颜色,只有在十月举行宗教 仪式时才开禁。
在巴西,人们则以棕色为凶色,他们认为死人好比黄叶飘落, 所以禁忌棕黄色。
许多国家喜欢绿色,特别是居住在沙漠里的阿拉伯人视绿色 为生命,把绿色当做生命的象征,用于国旗上。但是日本人却 忌讳绿色,认为绿色不吉利。
谢谢观看
碰杯。
印度教徒迎接宾客时,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
孟加拉国人禁忌有人拍打他们的后背,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和不尊重人的表现,
许许多多国 国家家喜喜欢欢绿绿色色,,特特别别是是居居住住在在沙沙对漠漠于里里的的俄阿阿罗拉拉伯伯斯人人人视视绿绿送色色花为为生生要命命送,,把把单绿绿数色色当当,做做用生生命命面的的包象象征征和,,盐用用于 于招国国待旗旗上上贵。。客,表示友好 在埃及旅行时不要在你的碗里加和盐尊,因敬为,这会最被忌看作讳是送对厨钱师给的侮别辱人。 ,这意味着施舍与侮辱。
在巴西,人们则以棕色为凶色,他们认为死人好比黄叶飘落,所以禁忌棕黄色。
跨文化交际各国文化禁忌
许多国家喜欢绿色,特别是居住在沙漠里的阿拉伯人视绿色为生命,把绿色当做生命的象征,用于国旗上。
送花给日本人时,别送白花(象征死亡)印也不度能教把玫徒瑰迎和盆接栽宾送给客病时人。,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
在匈埃牙及 利旅人行敬时酒不时要不在会你碰的杯碗,里因加为盐奥,地因利将为人花这曾会在环被杀套看害作1在3是个客对匈厨牙人师利的的烈侮士脖辱后颈。用碰上杯。庆祝花,环之后的的大150小年要之内视,客没有人任的何一身个份匈牙而利人在敬酒时
小议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小议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92843c2b192e45361066f5a8.png)
一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跨 文 化 交 际
相 当 的 中 国 学 校 的 领 导 , 一 位 未 满 十 八 岁 的 留学 生 直 被
交际是传递 和交流信 息 的过程 , 与交 际双方 如果 参
是来 自同一 种文 化背 景 , 际则按 同一文 化规 约进 行 。 交
民族 的祖先崇拜 中都 有此类 禁 忌。汉族忌 讳提 祖先 、 长 辈 的名字 。比如 , 司马迁写《 记》, 史 冈为 父名为 “ ” 而 谈 , 把“ 赵谈 ” 改成“ 同” 赵 。清朝刘温叟 , 因其 父名为“ 而 岳” 终生不听 “ ” 乐 。众所周 知《 红楼 梦》中的林黛 玉在 写字
腾 虎 跃 、 龙 活 虎 、 龙 戏 珠 、 马 精 神 、 龙 戏 凤 、 龙 生 双 龙 游 乘
的禁忌 , 以提高跨文化交 际能 力。
三 跨 文化 交 际 中 的 禁 忌
快婿、 藏龙卧 虎等等 ; 果里有 “ 眼” “ 龙果 ” 据 不 水 龙 、火 , 完 全统计 , 地名 中有 四十多个带 “ ” 的地方 , : 口 龙 字 如 龙 市 、 门县 、 门山 、 泉市 、 龙 龙 龙 龙海 市 、 九龙 区等 。人 中有
容 易 引 起 误 会 和心 理 冲 突 的 文 化 因 素 , 则 双 方 容 易 出 否 现误会 、 解甚至冲突 。 不
二 禁 忌
的这个 忌讳 , 导致产生误会 。而在学 了一 段时间汉语 , 了 解 了一些中 国文化时 , 他们会很 自觉地避讳这些 。
2 年龄。 .
在西方人眼里 年龄是 sce, 其是 女士 和老年 人。 ert尤 不像 中国人随便 问“ 多大 了? 中 国人 比较 避讳 的年龄 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lture and Taboos
Taboos as a pervasive
/omnipresent social phenomenon, have their obv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oots for their emergence, existence and continuance.
For
some local wedding dinner, the fish head, tail and fish bones are not allowed to be eaten, because people hope that the new couple will remain a devoted couple to the end of their lives (白头偕老),a complete couple(有头有尾).
Culture and Taboos
D)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Westerners avoid talking about privacy which includes age, income, wealth, marriage, love affairs.
Culture and Taboos
Culture and Taboos
B
)People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re expected to avoid talking shop (谈本行,三句不离本 行 C)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Christians regard suicide as sin, so suicide is not an appropriate topic.
Culture and Taboos
During
the dinner, the diners should not belch(打嗝), loosen the belt and go to the toilet. At a Cantonese dinner, the diners should not eat chicken head, wings and tail, but leave them to the seniors in the family.
Culture and Taboos
When
the stalk is hard, the comer is male, if the stalk is soft, it will be a female visitor.
In Japan,for no reason can you insert chopsticks vertically into the food. Because this is an inauspicious sign. Moreover,it is thought to be an impolite behavior when you suck the end of a chopstick.
Culture and Taboos
Tea
water is Chinese’s favorite drink, northern Chinese like jasmine tea (茉莉花茶/花茶),the southern Chinese prefer green tea or black tea.
Culture and Taboos
In
some places, the cooked fish in a dish is not allowed to be turned over or it may imply the ship will capsize (翻船 ). It’s a taboo for fishermen.
Culture and Taboos
2)
Taboo in public situations. “ First come, first served(先来后到)”;
Sneezing
is a normal physiological reaction /phenomenon.
Culture and Taboos 3) taboos about diet
Culture and Taboos Taboo is the self – restriction
of some words and deeds. Perhaps taboos resulted from the fear of mysterious power. Taboo also reflect the experiences people accumulated in their struggles against the nature, and the social customs and habits formed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Taboos
If
two women share the tea in the same pot, that means one of them or someone from either family will give birth to a child by the end of the year. It hints an unexpected guest is to come.
Culture and Taboos
The
British people think, if someone happened to ( 无意中) cover (covered accidentally) a tea-pot, it predicts an unexpected visitor will arrive.
The Chinese almost eat any animal and even the internal organs of animals. But people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ies don’t like fat, and the skin, feet head and internal organs, some animal’s meat such as dog’s meat, snake’ s meat.
Culture and Taboo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dinner, there must be a dish of fish implying “年 年有余”. “鱼”and “余” are homophonic character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Taboos
E) Chinese care about some faults,
bad habits, just 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When you beat somebody, avoid hitting him in the face, when you speak, don’t rake up (重提不愉快之事, 翻旧账)other’s faults”(
Culture and Taboos
(2)
The bride should not see the husband on the morning before the wedding. (在婚礼举行前的早上,新娘 不应见自己的丈夫。)
Culture and Taboos
(3)
The killing of crickets in the house will bring bad luck.
Culture and Taboos
Chay of drinking tea: to sip tea (呷茗)not drink unrestrainedly(牛饮).
Culture and Taboos
It’s
believed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that tea can predict something, though it’s somewhat superstitions if the tea stalks in a cup float/stand upright (erect), the tea drinker will be pleased for it’s a omen that a distinguished guest is coming.
Culture and Taboos
In
English-speaking communities, there are some social taboos: (1) It is unlucky to have a black cat cross the road in front of you. (看见黑猫在你面前横穿马 路是不吉利的。)
Culture and Taboos
They
dislike garlic and vinegar and strange soups. When the mouth is full of food, one should not utter(中国人“食 不言,咽不语”.). Chinese shouldn’t rap the empty bowls with chopsticks for that’s what a beggar does.
Culture and Taboos
For
those who know about sado ( 茶道,tea culture), they won’t like to mix other things like milk, sugar with tea, but would enjoy the pure tea. The tea made the previous day won’t be drunk next day (隔夜茶), it’s harmful to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