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附件1:某风电开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结合公司系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风电场,本规定所称“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第三条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维护、试验必须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保证安全工器具性能良好、符合规定。

第四条本规定规范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购臵、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各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均应熟悉本规定,并在购臵、验收、试验、使用、保管等工作中贯彻执行。

第五条本公司常用的安全工器具有:验电器、绝缘棒、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罩、绝缘挡板、绝缘垫、接地线、脚扣、安全围栏(网)和标示牌、安全帽、安全带、防坠器、安全系绳、护目眼镜、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梯子等。

第六条安全生产部是公司安全工器具监督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其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各风电场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工器具使用、维护、保管、试验及其定期送检工作。

第二章日常管理第七条部门管理(一)各风电场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工器具管理工作。

具体负责安全工器具保管、备品添臵、定期校验,更换损坏工器具等工作。

风场安全员每季度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对部门、公司等检查做好记录。

检查格式见附表1。

(二)部门安全员负责统一管理并建立本部门安全工器具台帐,做到安全工器具台帐与实物相符并且按清册分类。

台帐包括安全工器具清册、定期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

台帐格式见附表2(三)安全工器具由部门统一进行编号。

编号应分类,同一类型的安全工器具编号不能重复。

编号时不应因刻印号码等降低绝缘、刚性和使用安全。

需统一编号的安全工器具有:接地线、接地棒、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器、绝缘棒、绝缘罩、绝缘挡板、安全帽、安全带、防坠器、安全系绳、梯子等。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电气安全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规范电气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根据国家及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系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所称“电气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3.本规定规范了电气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4.公司有关部门及专业人员均应熟悉本规定,并在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等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管理职责
(一)公司机电动力部、安全监察部负责安全工器具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仪表车间管理职责
1.制定安全工器具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标准。

2.车间安全员是管理安全工器具的兼责人,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安全工器具的定期试验、保管、使用等工作;督促指导班组开展关于安全工器具的培训工作。

3.车间应建立安全工器具台帐。

4.车间每个季度对所辖班组安全工器具检查一次,所有。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90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90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9019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过滤式防毒面具(以下简称面具)。

本标准不适用于缺氧环境中使用的呼吸器。

2 引用标准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检查)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检查)GB2891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GB2892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GB5891 防冲击眼护具试验方法3 术语3.1 全面罩 full-facepiece与头部密合能遮盖住眼、面、鼻和口的罩体。

3.2 半面罩 halfs-facepiece仅能密合遮盖住鼻和口的罩体。

亦称口鼻罩。

3.3 防毒时间 protective time在规定条件下,毒剂混合气通入滤毒罐至透过毒剂浓度达到限定值时的时间。

4 分类面具分类见表1。

300~900g;大型滤毒罐质量900~1400g。

5 技术要求5.1 基本部件性能 5.1.1 面罩5.1.1.1 按规定选配的面罩,应与人体面部密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面罩的固定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部件应易更换。

5.1.1.2 面罩的漏气系数、实际死腔和视野,应符合表2规定。

5.1.1.3 面罩的装配气密性 1min 内压降不大于50Pa 。

5.1.1.4 面罩呼气阀气密性 呼气阀动作气密性良好,当减压至-1180 Pa 时,全面罩呼气阀于45 s 内负压值下降不大于590 Pa 半面罩呼气阀恢复常压的时间大于20 s 。

5.1.1.5 面罩对空气流的阻力,应符合表3规定。

5.1.1.6 面罩观察眼窗 视物真实且有保明设施;镜片的透光率(透光比)应大于85%;在规定条件下试验,镜片不能破碎。

5.1.1.7 头罩式全面罩罩体材料,应符合表4规定。

5.1.1.8 呼气阀老化性在规定条件下试验,应不发粘和变形,气密性符合5.1.1.4规定。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及相关过滤件使用说明书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及相关过滤件使用说明书
提供整个面部、口鼻和下颌的防护。适合毒气浓度 较高,对面部、皮肤有腐蚀性的作业环境。新增双侧滤 盒卡口设计,滤罐滤盒可通用,方便更多选择。进口高 透聚碳酸酯球型面屏,大视野开阔清晰;双气阀设计, 有效降低吸气阻力,口鼻罩采用硅胶或 TPE ,呵护脸部 皮肤;人性化语音振膜,沟通清晰方便。
提供整个面部、口鼻和下颌的防护。适合毒气浓度 较高,对面部、皮肤有腐蚀性的作业环境。经典柱形面 屏,适宜佩戴安全帽进行作业,佩戴轻便舒适;PC 材质 (聚碳酸酯)面屏,抗冲击,抗刮擦,透光率极高,防 腐蚀、防氧化、防刮擦、并设有防雾涂层;低呼吸阻力 设计,防毒性能好,价位适中,极高的性价比。配备语 音振膜,确保佩戴面具时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
D2
一级
ABS
-------
滤毒盒
二级 ABS 滤毒罐
-------
二级 氧化铝 滤毒罐
三级 ABS 滤 毒罐
-------
4
防颗粒物过滤件
搭 配 一 级 滤 P2100
毒盒
(KP100)
2 系梯形颗
粒物滤棉
P2195 (KP95)
P2190 (KP90)
N2100
N2195
N2190 梯形滤棉盖
内部所装填防毒材料为海固研发高级颗粒状椰壳活性炭滤毒药剂 ,是以椰壳为原料,经高温活化、碳
化处理而成的一种新型优质活性炭,在此活性炭基础上涂覆化学药剂实现高效净化毒气。比表面积大,孔
隙结构发达,防护时间长,吸附速率更快,对毒气吸附能力比普通活性炭高 5 倍至以上。具有高强度,杂
质少、阻力低等显著优点。
3
表2
海固过滤件
海固防毒过滤件均按照 GB 2890-200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标准生产、包装、标色、检验,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29951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29951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安监〔2005〕516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有关直属单位:为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公司在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规程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现予印发。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二OO五年八月九日主题词:电力安全管理规定通知抄送:内蒙古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2005年8月9日印发附件: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管理职责1第三章购置及验收4第四章试验及检验5第五章检查及使用7第六章保管及存放15第七章报废17第八章附则17附件一: 参考标准18附件二: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分类20附件脚扣验收参考标准24三:附件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25四:附件五: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26附件六: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30附件七: 变电站安全工器具配置参考表31附件八: 班组安全工器具配置参考表3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根据国家及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系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第四条各单位有关部门及专业人员均应熟悉本规定,并在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等工作中贯彻执行。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及管理生产性企业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其它企业参照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负责公司系统安全工器具的监督管理工作。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Microsoft Word 文档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Microsoft Word 文档
6.2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按照GB2892方法进行。
6.3面具观察窗镜片性能试验按照GB5891中1.1.1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质量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1.1型式检验
产品的型式检验按GB2829规定的正常检查二次抽样方案,有下述情况之一时进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
70
4.2(0.3)
20
4

防氨、
硫化氢
氨、硫化氢
氨(NH3)
7.1(1.0)
60
3.6(0.5)
60
2.1(0.3)
25
硫化氢(H2S)
14.1(1.0)
60
7.1(0.5)
80
4.2(0.3)
25
5

防一氧
化碳
一氧化碳
—氧化碳
(CO)
5.8(0.5)
200
5.8(0.5)
110
5.8(0.5)
30
7

防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SO2)
2.0
(0.075)
30
注:6号盒在生产厂可不作防毒时间检验。
表7滤毒罐(盒)的油雾透过系数%
滤毒罐透过系数

滤毒盒透过系数
<



0.01
0.01
1
5
5.1.2.4滤毒罐的致密性在规定条件下试验,1 min内不逸出气泡;滤毒盒应有密封包装。
5.1.3导气管
5.1.3.1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弯曲成180°时应保证气流通畅;气密好。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佩戴漏气系数、实际死腔、视野、装配气密性、呼气阀气密性、呼气阀对空气阻力、镜片透光率(透光比)及面罩吸气阻力等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下简称面罩)性能的测试和评价,其他有关产品亦可参照。

2 引用标准GB/T 528 橡胶抗张强度试验方法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 2426 中国成年人头型系列3 技术内容3.1 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油雾法)3.1.1 原理人员佩戴面具后,经面罩密合框、呼气阀及面罩零件装配部位漏入面罩内有害物质浓度c与外部浓度c0之比,称为面罩的漏气系数,用百分数(%)表示。

3.1.2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系统见图1。

图1 漏气系数试验装置图1―油雾发生器;2―粗油雾沉降器;3―玻璃或塑料油雾室;4―戴面罩的受试者;5―油雾仪;6―缓冲瓶3.1.2.1 油雾发生装置:使用30号或22号透平油能发生流量为30~60L/min的气溶胶状油雾,附带有大粒径油雾分离器以及控制工作条件的各种组成部分。

3.1.2.2 油雾室:有玻璃壁的密室,其大小应容许受试人员完成规定动作,有油雾入口和溢出口,并容许取样管路通出,和受试人员吸气流从外部通入。

油雾室亦可用木材、塑料等制成。

3.1.2.3 油雾浊度计:YW-4590型或其他型号油雾浊度计,测量精度应小于10-6。

3.1.2.4 取样装置:主要有抽气泵、缓冲瓶、调节阀等管路系统组成,与油雾浊度计配用的取样气流为4~10L/min。

3.1.3 试验条件3.1.3.1 每种面罩按其适配范围抽选头、面部尺寸符合的人员10名进行配戴试验。

受试者应将胡须刮干净。

3.1.3.2 面罩佩戴应以受试者感觉合适为度,头带调节不应过紧或过松。

3.1.3.3 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按指令完成下列动作:a.平静状态最少1min;b.头部上下、左右摆动最少1min;c.讲话和深呼吸约1min。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1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根据国网公司颁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河南省电力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所称“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防止人员触电、灼伤、坠落、摔伤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工具、器具和用品。

1.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1.4本规定规范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1.5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管各有关单位,多经企业可参照执行。

2.管理职责2.1公司安监部的管理职责2.1.1安监部是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归口管理部门,安监部设安全工器具管理专责人(或兼职)。

2.1.2负责制定公司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2.1.3负责编制公司的安全工器具购置计划,并付诸实施。

2.1.4负责公司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和督促指导工区安全工器具的培训工作。

2.1.5负责本公司所用安全工器具的选型、选厂(在省公司公布的名单内选择)。

2.1.6负责监督检查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和报废工作。

2.1.7每半年对公司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抽查,检查均要做好记录。

2.2工区管理职责2.2.1各生产性部门应制订安全工器具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标准。

2.2.2负责制定、申报本部门安全工器具的订购、配置、报废计划;2.2.3负责对安全工器具的领用、发放建立记录。

2.2.4工区级安全员是管理安全工器具的兼责人,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安全工器具的定期试验、保管、使用等工作;督促指导班组开展安全工器具有关培训工作。

2.2.5各生产性部门应建立安全工器具台帐(台帐式样详见附件2),并于每年3月、9月安全工器具试验后报安全监察科。

2.2.6各生产性部门每季对所辖班组、变电站、所安全工器具检查一次,所有检查均要做好记录。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目录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目录

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目录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目录2002-07-02 17:00:10GB16483-20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范围2000-11-1GB 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2000-9-1GA57-93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2000-1-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1999-11-1GB/T 3723-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1999-6-8 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1999-4-1GB 17264-1988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1998-10-1GB 17265-1998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1998-10-1GB 17269-1998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998-10-1GB 12265.3-1997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1998-2-1GB 16910-1997 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1998-1-1SY/T 6276-1997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1997-6-1GB 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1997-4-1GB 16483-1996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1997-1-1GB/T 15663.8-1995 煤矿科技术语煤矿安全1996-4-1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1996-2-1GB 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1996-1-1GB 5144-94(代替GB5144-85)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1995-10-1GB 15219-94 放射性物质运输包装质量保证1995-8-1GB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1995-7-1GB/T 3609.1-94 焊接眼面防护具1995-7-1GB/T 15259-94 矿山安全术语1995-6-1GB 5204-94 核电厂安全系统定期试验与监测1995-5-1GB 1559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1995-2-12GB 15146.7-9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1995-1-1GB/T 13869-92 用电安全导则1994-11-24GB/T 15236-94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1994-10-1GB 15081-94 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安全技术规程1994-5-1GB 4208-84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1994-2-1GB/T 14570-93 辐射防护技术人员资格基本要求1993-8-1GB 53-93 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1993-7-1GB 14544-93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1993-7-1GB 14444-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1993-6-10GB 14317-93 热电厂辐射防护规定1993-4-20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992-11-1GB 13746-92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1992-11-1LD 35-92 制革安全卫生规程1992-10-20GB 13733-92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1992-10-7GB 13691-92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1992-9-28GB 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1992-9-1GB/T 13629-92 核电厂安全系统准则1992-8-29GB 13486-92 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1992-6-9GB 13348-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1992-1-12LD 28-92 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1992-1-1LD 34.5-92 防X线手套1992-1-1GB 13318-91 铸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1991-12-13GB 13284-91 核电厂安全系统设计基准1991-11-1GB 13285-91 核电厂安全重要系统和部件的实体防护1991-11-1GB 12434-90 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1991-7-1GB 12942-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991-5-29GB 12942-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991-5-1GB 13011-91 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1991-5-1GB 12801-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1991-4-26GB 12799-91 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性能要求1991-4-1GB 12710-91 焦化安全规程1991-1-1GB 12641-90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维护与操作的安全要求1990-12-1GB/T 2501-90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1990-11-1GB 12358-90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1990-10-11GB 12475-90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1990-9-1GB 12434-90 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1990-7-21GB 11725-89 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1990-7-1GB 12367-9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1990-6-18GB 12350-90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1990-6-13GB 11655-89 氨丁橡胶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90-6-1GB 11658-89 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90-6-1GB 11650-89 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90-6-1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990-5-1GB 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1990-5-1GB 12299-90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1990-4-3GB 12331-90 有毒作业分级1990-4-1GB 12266-90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1990-2-10GB 11524-89 车间空气中氨乙醇卫生标准1990-2-1GB 11924-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1990-1-1GB 7691-8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1990-1-1GB 12158-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1990-1-1GB 7692-87 UDC 658.314:667.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1990-1-1 GB 4968-85 ISO 3941-1977 火灾分类1990-1-1GB 3805-83 安全电压1990-1-1GB 2892.1--2892.12-82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编制说明1990-1-1 GB 6830-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1990-1-1GB 11174-89 液化石油气1990-1-1GB 2891.1-2891.6.82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编制说明1990-1-1GB 11519-89 车间空气中间苯二酚卫生标准1990-1-1GB 12137-89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1989-12-29GB 12014-89 防静电工作服1989-12-1GB 11984-89 氯气安全规程1989-12-1GB 11850-89 反应堆退役辐射防护规定1989-10-1GB 10329-89 车间空气中皮毛粉尘卫生标准1989-9-1GB 10330-89 车间空气中炭黑粉尘卫生标准1989-9-1GB 11657-89 铜冶炼厂(密闭鼓风炉型)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24GB 11660-89 炼铁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65-89 普通过磷酸钙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66-89 小型氮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55-89 氯丁橡胶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58-89 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59-89 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61-89 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62-89 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63-89 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64-89 钙镁磷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656-89 黄磷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989-7-1GB 11527-89 车间空气中碳化硅粉尘卫生标准1989-6-20GB 11526-89 车间空气中砂轮磨尘卫生标准1989-6-20GB 11530-89 车间空气中三甲苯磷酸酯卫生标准1989-6-1GB 11532-89 车间空气中抽余油(50-220℃)卫生标准1989-6-1GB 11719-89 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1989-6-1GB 11375-89 热喷涂操作安全1989-6-1GB 11524-89 车间空气中氯乙醇卫生标准1989-6-1GB 11525-89 车间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1989-6-1GB 11526-89 车间空气中百菌清卫生标准1989-6-1GB 11529-89 车间空气中钴及其氧化物卫生标准1989-6-1GB 11531-89 车间空气中铜尘(烟)卫生标准1989-6-1GB 12015-89 低压绝缘胶鞋1989-5-1GB 11523-89 手传振动测量规范1989-3-29GB 11522-89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钛粉尘卫生标准1989-3-29GB 11521-89 车间空气中蛭石粉尘卫生标准1989-3-29GB 11021-89 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1989-3-21GB 11518-89 车间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卫生标准1989-3-1GB 11520-89 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卫生标准1989-3-1GB 11516-89 车间空气中三氯化磷卫生标准1989-3-1GB 10332-89 UDC 628.511:679.867 车间空气中云母粉尘卫生标准1989-2-27GB 10333-89 UDC 628.511:661.183.2 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1989-2-27GB 10328-89 UDC 628.511:661.666 车间空气中石墨粉尘卫生标准1989-2-27GB 10329-89 UDC 628.511:675.03 车间空气中皮毛粉尘卫生标准1989-2-27GB 10331-89 UDC 628.511:549.623.6 车间空气中珍珠岩粉尘卫生标准1989-2-27GB 10438-89 UDC 628.55:622.41 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卫生标准1989-2-24GB 10439-89 UDC 628.511 车间空气中萤石混合性粉尘卫生标准1989-2-24GB 10437-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1989-2-24GB 10436-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1989-2-24GB 10435-89 UDC 614.875:628.518 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1989-2-1GB 1.8-86 UDC 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编写规定1989-2-1GB 12016-89 绝缘鞋(靴)绝缘性能试验方法1989-1-1GB 2811-89 安全帽1989-1-1GB 11725-89 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1988-12-30GB 11723-89 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1988-12-30GB 10070-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1988-12-10GB 11721-89 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1988-12-1GB 11720-89 车间空气中敌百虫卫生标准1988-12-1GB 10055-88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1988-9-15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1988-8-11GB 10080-88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1988-7-16GB 9O78-88 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1988-6-1GB 9079-88 工业炉窑烟尘测试方法1988-6-1GB 8965-88 UDC 614.89 阻燃防护服1988-4-2GB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1988-4-1GB 8877-88 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1988-3-1ZBY 09001-88 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1988-3-1ZBY 22009-88 保温瓶喷漆车间安全技术规程1988-3-1GB 8958-88 UDC614.8:628.55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1988-3-1GB 8779-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氢化锂卫生标准1988-2-1GB 8777-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1988-2-1GB 8773-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1988-2-1GB 8774-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1988-2-1 GB 8775-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氯丙烯卫生标准1988-2-1GB 8776-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卫生标准1988-2-1 GB 8778-88 UDC661.92.013.8:628.512 车间空气中磷胺卫生标准1988-2-1GB 7694-87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1987-12-1GB 8159-87 UDC 614.894-001.4:622.86 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1987-8-14GB 7947-87 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1987-6-1GB 7946-87 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安装和安全运用1987-6-1GB 7945-87 弧焊设备、焊接电缆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1987-5-2GB 7693-87 UDC 658.314.667.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通风净化1987-4-1 GB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1986-12-7GB 6995.1-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1部分:一般规定1986-11-20GB 672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1986-8-22GB 6514-86 UDC 658.314:667.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1986-6-1GB 6389-86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1986-5-14GB 6224.2-86 UDC 614.894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过滤效率的试验方法1986-4-9GB 6224.4-86 UDC 614.894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对空气流呼吸阻力的试验方法1986-4-9 GB 6224.1-86 UDC 614.894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1986-4-9GB 5959.1-86 电热设备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的要求1986-4-1GB 5893.3-86 UDC 614.89:534.61 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1986-2-28GB 5833-86 橡胶加工配炼车间防尘规程1986-2-27GB 5891-86 UDC 614.893.001.4 防冲击眼护具试验方法1986-2-24GB 5893.1-86 UDC 614.89 护耳器--耳塞1986-2-1GB 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1986-1-1GB 5306-8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1985-8-1GB 6077-85 UDC 621.965:65.08 剪切机械安全规程1985-6-6GB 6223-86 UDC 614.894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1985-4-9GB 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985-4-1GB 4962-85 UDC 614.83.661.96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985-3-1GB 4942.1-85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1985-2-9GB 4793-84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1984-12-1GB 4776-84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1984-11-1GB 4655-84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1984-8-1GB 4386-84 UDC 685.314∶614.89∶621.317.33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电阻值测量方法1984-5-14GB 4385-84 UDC685.314:614.89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1984-5-14GB 4053.4-8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1983-12-1GB 4064-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1983-12-1GB 4015-83 UDC 614.891/.893:666.94.041 炉窑护目镜和面罩1983-12-1GB 3787-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1983-6-1GB 3723-83=ISO 3165-1976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1983-6-1GB 3608-83 高处作业分级1983-4-15GB 3609.1-83 焊接护目镜面罩1983-1-1GB 3096-8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982-4-6GB 2891.3-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吸气阻力的试验方法1982-2-3GB 2891.6-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1982-2-3GB 2892.12-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口颈排尘的试验方法1982-2-3GB 2891.5-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实际有害空间的试验方法1982-2-1GB 2892.2-82 UDC 614.894:620.1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对苯蒸气防毒时间的试验方法1982-2-1GB 2892.4-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对氯气防毒时间的试验方法1982-2-1GB 2892.5-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对氨气防毒时间的试验方法1982-2-1GB 2892.6-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对硫化氢防毒时间的试验方法1982-2-1GB 2892.7-82 UDC 614.894:620.1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对二氧化硫防毒时间的试验方法1982-2-1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目录012002-06-27 16:59:4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15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2001-11-2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2001-8-2北京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6-3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4-28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11-1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200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9-9-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999-7-12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999-5-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1999-4-18火灾事故调查规定1999-3-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1998-1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9-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1998-2-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1998-2-5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1-7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1997-12-31北京市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管理办法1997-11-25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1997-1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11-1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1997-9-4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1997-9-4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1997-3-1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检验机构资格认证办法1997-1-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7-1-1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1997-1-1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12-20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员认证管理办法1996-12-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10-30北京市消防条例1996-9-6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6-8-22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1996-4-2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1995-12-27北京市城镇居民住宅防火安全管理规定1995-11-16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1995-11-8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1995-8-22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员管理暂行办法1995-6-20尾矿设施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1995-4-21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4-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1995-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行政处罚办法1994-12-30北京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4-12-30北京市职业病报告办法1994-12-30北京市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1994-12-30北京市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监测管理办法1994-12-30北京市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4-12-30矿山安全监察员管理办法1994-12-14北京市室内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994-11-16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1994-10-1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1994-6-30北京市消防产品生产、销售、维修监督管理规定1994-2-2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993-12-31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试行) 1993-12-6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3-11-28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1993-11-26北京市化学危险物品道路运输管理办法1993-10-1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3-9-29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1993-6-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卫生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试行)1992-11-30劳动安全监察车管理办法1992-6-3锅炉运行状态检验规则(试行)1992-1-22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1992-1-13 劳动保护专项措施经费管理办法1991-8-7油船、油码头防油气中毒规定1991-5-9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监察规定1991-4-1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991-4-5北京市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场、停车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1991-4-5 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1991-3-30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1991-3-2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3-1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规定1990-10-5北京市防火安全责任制暂行规定1990-9-20北京市宾馆防火安全管理规定1990-9-19北京市宾馆防火安全管理规定1990-9-17北京市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办法1990-9-17北京市建设工程防火设计管理暂行规定1990-8-23北京市防止非正常死亡事故目标管理办法1990-8-1北京市体育馆(场)防火安全管理规定1990-7-19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乡镇煤矿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实施办法1990-6-8劳动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990-6-6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1990-6-1兵工弹药企业外部安全距离规定1990-6-1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管理办法1990-5-16《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1990-3-20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0-1-18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钢印管理规则(试行)1990-1-12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1989-12-21北京市特种作业人员劳动安全管理办法1989-12-21低压锅炉化学清洗规则1989-12-7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1989-8-15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1989-8-12矿山企业粉尘浓度和尘肺病统计暂行办法1989-7-29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1989-7-18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1989-7-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补充规定1989-5-29县级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工作规则1989-5-18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3-29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989-3-22北京市电影、电视、广播节目摄制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989-3-6 乡镇矿山矿长安全资格审查暂行规定1989-1-17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1988-10-14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1988-10-5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1988-8-1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1988-7-28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7-21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组织管理办法1988-4-21北京市违反劳动保护法规处罚实施办法1988-4-2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3-9乡镇露天矿场安全生产规定1988-1-27森林防火条例1988-1-1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988-1-5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1988-1-3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1988-1-3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11-5北京市建筑物构筑物拆除爆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987-10-27 关于统配煤矿安全生产奖惩的暂行规定1987-5-2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1987-5-4乡镇煤矿安全规程1987-4-30乡镇煤矿设计若干暂行规定1987-4-30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规定1987-4-24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1987-3-23锅炉使用登记办法1987-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1986-12-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1986-10-29北京市化学易燃物品防火安全管理办法1986-10-22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试行规定1986-8-25关于加强回采工作面事故多发地点技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1986-7-26 北京市影剧院、礼堂防火安全管理规定1986-7-14北京市展览、展销活动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1986-6-26关于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的几项暂行规定1986-3-25铁路道口管理暂行条例1986-3-2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3-19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1986-2-7地方国营煤矿设计若干规定1985-12-11乡镇煤矿管理办法1985-10-25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1985-6-6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章程(试行)1985-4-11劳动部门参加矿山工程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暂行规定1985-2-28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1985-1-18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条例1985-1-18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1985-1-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984-1-6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试行)1983-8-5冶金矿山安全规程1983-4-26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管理办法1982-9-29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1982-8-7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1982-7-16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1982-2-6颁布煤矿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1982-1-1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办法1981-3-16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1980-9-13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管理办法(草案)1963-9-28剧毒物品管理暂行办法1963-7-20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1963-7-15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3-30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1960-7-1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1958-3-19橡胶业汽油中毒预防暂行办法1957-8-9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试行办法1956-10-5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56-5-25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5-25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956-5-25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1956-1-31关于搬运危险性物品的几项办法1951-10-19。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 标准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  标准
(压力表/1 级)
检测方法 量具/精度 其它工具 GB 2890--2009 第 6.12
判定 分类
11
秒表/0.1s
测试头模
A
12
头带强度
GB 2890--2009 第 5.1.11
重物/1g 秒表/0.1s
——
GB 2890--2009 第 6.13
B
13
导气管
GB 2890--2009 第 5.1.12 GB 2890--2009 第9 安全标志标识
5
面罩泄漏率
劳 种 特
用品 护 微压计/1Pa) 动防
泄漏性检测系统 (光度计/1%)
心 中 理 —— —— 管 志 标 全 安
秒表/0.1s —— —— —— 电风扇 储气钢瓶 测试头模 测试头模
GB 2890--2009 第 6.5
A
GB 2890--2009 第 6.6 GB 2890--2009 第 6.7 GB 2890--2009 第 6.8 GB 2890--2009 第 6.9
品 用 护 防 动
1. 取样 配的导气管。 2. 预处理
管 志 标 全 安
心 中 理——源自随机取 3 个未作任何处理的面罩,1 个面罩及与之相匹配的过滤件/1 根与之相匹
将每个面罩按照下列条件顺序,依次进行处理: a)在温度为(703)℃,相对湿度小于20 %的高温试验箱中放置(723)h; b)在温度为(703)℃,相对湿度(95~100)%的湿热试验箱中放置(723)h; c)在温度为(-303)℃的低温试验箱中放置(241)h。 样品温度恢复至室温至少 4 h 后再进行测试。 3. 检测步骤 检查并记录每个面罩的外观有无明显变形,同时,通过将过滤件(或导气管)与 面罩连接的方式,观察连接情况,记录不符合项。 ——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实际有害空间的试验方法g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实际有害空间的试验方法g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实际有害空间地实验方法 GB 2891.5-82 UDC 614.894:620.1Test method of efficient harmful space offacepiece for respirator国家标准总局1982-02-03发布1982-10-01实施本方法用于测试面罩戴在标准头型上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地实际有害空间大小,以评价面罩设计地质量.1 原理用标准头型佩戴面罩,以机械肺按规定地条件作模拟呼吸.使呼出气为高浓度a地CO2气体,其一部分被阻留于有害空间和“呼吸道死腔”中,吸气时被经滤毒罐吸入地空气(设其CO2浓度为c)所稀释,成为浓度为b地气体进入机械肺.因此,可推算出实际有害空间大小为:P=((b-c)V)/(a-c)-K (1)式中:V--为1次吸气量,ml;K--为“呼吸道死腔”容积(ml)可预先用灌水、灌沙法或计算求出.2 实验条件2.1 面罩戴在实验用地标准头型上,密合框地气密应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可采取辅助密封措施.2.2 实验在通风良好地环境中进行,使呼出地高浓度CO2能被即时排走.面具周围空气中CO2浓度应低于1%.2.3 机械肺地呼吸频率为21~24次/分,呼吸气量为24±1升/分.3 设备3.1 取样装置见下图.主要组成部分有:3.1.1 标准头型:应符合GB2428-81《中国成年人头型系列》.头型上装有呼吸导管,可接上机械肺.3.1.2 机械肺:为双缸同步活塞式,有灵活可靠地同步异向阀门.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可调节到符合2.3条地要求.3.1.3 储气袋3个,每个储气容量大于30升,1个用于高浓度CO2气储存,2个轮换储存吸入气样.3.1.4 储气钢瓶,装CO2浓度不小于95%.3.1.5 辅助设备:秒表、电扇等.3.2 二氧化碳分析仪器:可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或红外CO2分析仪,气相层析仪均可.精度不低于0.1%.4 实验步骤4.1 准备4.1.1 按图安装好取样装置,将CO2钢瓶连接上储气袋进气口.4.1.2 调校机械肺地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使其符合要求.4.1.3 测出或计算出实验系统地“呼吸道死腔”地容积K0.4.1.4 按照所选用地CO2分析仪器地说明书,使仪器处于可工作状态.4.1.5 开动通风设备,保持室内CO2浓度不大于1%.4.2 实验(取样)4.2.1 拧开CO2钢瓶,向储气袋A充气约3~5升,后排掉.如此冲洗 2次.然后使A袋充满约3/4容积,放慢充气速度.4.2.2 将受试面罩戴在标准头型上,注意佩戴端正,松、紧合适,密合框气密.4.2.3 开动机械肺呼吸约半分钟,然后取下储气袋B排气,如此2次,此时气袋和机械肺取样系统浓度达稳定平衡.4.2.4 正式呼吸取样1分钟后停止机械肺运转,脱下受试面罩.4.2.5 从储气袋B供给CO2分析仪气样浓度,1次取样气袋分析3次,取平均结果.4.3 复试和处理:4.3.1 每种面罩按4.2.2~4.2.5款步骤,重复3~4次.4.3.2 实验过程中,从面具附近环境中取样分析CO2浓度,得到c,若c不大于0.5%则在按式(1)计算P时,c可忽略.4.3.3 每种面罩由所得到地4~5个P值算出平均数和标准误差.。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以下简称滤毒罐)的防毒性能、物理性能等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检测及评价:其他有关产品亦可参照。

2 引用标准GB 2890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 7702.10 煤质颗粒活性炭有效防护时间测定总方法3 技术内容3.1 滤毒罐防毒时间试验的总方法3.1.1 仪器a.DX-1型动态吸附气体分析装置见图1:图1 DX-1 型动态吸附分析装置图1―空气净化器;2―调湿装置;3―湿度计;4―干燥管;5―气体流量计;6―蒸发器或舟型瓶(图2);7―水浴;8―混合器;9―毒剂钢瓶;10―孔板流量计;11―滤毒罐;12―指示瓶(图3);13―废气吸收罐;14―吸收瓶(图4)图2 蒸发器图3 指示瓶图4 吸收瓶b.天平:精度0.01g;c.秒表:分度值0.1s。

3.1.2 试验条件a.试验温度:17~30℃;b.空气相对湿度:50%±3%;c.通过滤毒罐的气体流量:30±0.3L/min;d.混合气体中毒剂蒸气的浓度,详见GB 2890表5、表6规定。

3.1.3 试验步骤3.1.3.1 试验准备a.气体流量计每3个月校正1次,每月校正使用点1次;b.DX-1型试验装置按图1所示的流程,将各零部件垂直安装在仪器板上,零件之间用优质胶管联接;c.对安装好的仪器装置应进行气密性检查。

检查时,使仪器内造成13kPa的压力,在1min内其压力下降不大于270Pa时即为气密;d.用湿度表控制气体的湿度,其计算方法按GB 7702.10附录C进行;e.根据流量计校正曲线控制气体流量;f.根据湿度计中干球的温度控制试验温度。

3.1.3.2 试验操作打开压缩空气(或负压抽气)活塞,用活塞(K1)调节总的空气流量;用活塞(K2和K3)调节空气流的湿度;用活塞(K9)调节滤毒罐的气体流量。

关于编制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2)2.5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3)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消防过滤式防毒面具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办法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3.总则4.购置5.配置6.试验及检验7.使用与管理8.安全帽9.安全带10. 脚扣11. 绝缘手套12. 绝缘杆13. 绝缘隔板和绝缘罩14.电容型验电器15.核相器16.绝缘靴17.绝缘胶店18.接地线19.梯子20. 过滤式防毒面具(简称“防毒面具”)21. SF6气体检漏仪22.带电作业用具的使用管理23.奖惩24.附则附录一安全工具配置表附录二标示牌配置表附录三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表附录四登高、起重工具试验标准表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办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安全用具的购置、试验、使用管理规定。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1.3 各级领导生产、电气、线路、调度、检修、运行、维护、施工及管理人员都应熟悉、掌握,并认真执行本办法。

2.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11—89安全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6095—85安全带》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农电事故调查统计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鲁电集团安【2001】119号文《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反违章管理办法》3.总则安全用具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基本的工具,使用管理情况将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为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安全用具的购置、配备、保管、试验、使用报废等各环节加强管理是避免人身事故的有效手段。

4.购置4.1 安全用具由公司安监部负责考察、确定厂家,物质公司购置,严禁质量低劣产品进入我公司。

4.2 安全用具的选型、选厂,必须在电力工业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公布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生产厂家检验合格的产品名单中,采取招标的方式采购,新购产品必须具有以下证件,否则不与定货。

①生产许可证和编号;②出厂试验合格证;③鉴定证书;④使用说明书。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前言谈到面罩的物理性能,包括的范围应该说还要多一些,比如力学性能方面,还有面罩的硬度、强度、对头部的压力;光学性能除镜片的透光率、视野等外,还有影响观察的保明能力和成像质量方面的问题;声学有通话效能方面的问题,等等。

但这些问题,一方面,国内有关各单位尚无成熟的基础,就是从国外一些国家有关的标准看,也都没有很全面的借鉴。

为适应工业防护面具的急需,只能以我国现有的经验为基础,参考一些国外资料,对一些主要性能规定它们的试验方法。

其他方面,待将来条件成熟再作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

这里所编入的,有呼气阀(活门)的气密性和阻力、面罩吸气阻力、面罩的实际有害空间、佩戴面具后的视野以及漏气系数等6项试验方法。

这些试验方法中,对试验设备的要求总的精神是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就行,没有做太具体的规定。

因呼气阀的阻力和面罩的吸气阻力的测量都很简单,这里不再予以说明。

一、关于呼气阀气密性试验方法佩戴面具吸气时,呼气阀应能保证从开始吸气至面罩内处于最大负压时都具有可靠的气密程度,这就要求阀门动作灵敏,在小流量吸气时即能关闭,在所经受的负压内漏气速率不大。

标准GB2891.1-82中规定活门装接在定容腔体上试验,用≤500ml/min的流速抽气至腔体负压达到125mmH2O时关闭抽气阀,从负压120mmH2O起观测压力恢复到常压时所用的时间,作为气密程度的衡量标准。

这里包括了两方面,用≤500ml/mi n流速抽气首先就检验了阀动作的灵敏性,若不能使腔体内造成指定的负压,则活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是明显的。

因为不论在多高的负压时,这么大的漏气流速是不能容许的。

这个规定比日本标准(1L/min)要求高,但是这个要求是能达到的;根据对一些国内活门测试的情况看,只要呼气阀的气密性合格,只要很小的流速(例如:200ml/min)很快就能达到120mmH2O的负压。

120mmH2O是从事中、上等体力劳动时面罩内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压值,也是呼吸阀所应承受负压水平,这个水平与日本标准一致。

74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GB 2891.6-82

74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GB 2891.6-82

74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GB 2891Test method of wearing leakage coefficientof facepiece for respirator (oil mist method)国家标准总局1982-02-03公布1982-10-01实施本方法用于测试佩戴防毒面具后,面罩和人员头、面部之间的漏气系数,以评判面罩密合框设计制造质量。

1原理人员佩戴面具后,由于面罩体和人员头、面部之间的密合缺陷而使外部毒剂漏入造成的浓度c,与外部浓度c0之比,称为面罩密合框的漏气系数,简称面罩的漏气系数。

用百分数表示。

用30号(或22号)透平油发生的油雾,送入油雾室内,使室内浓度为c0。

人员佩戴面具进入油雾室内并进行规定的动作,从面罩内抽取气流样,用油雾浊度计测定其浓度c,可算出漏气系数。

由于试验系统自身存在着本底,当c的数量级与本底系数数量级相近时,必须从其中将本底扣出。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系统见下图。

2.1油雾发生装置:使用30号或22号透平油能发生流量为30~60升/分的气溶胶状油雾,附带有大粒径油雾分离器以及操纵工作条件的各种组成部件。

2.2油雾室:有玻璃壁的密室,其大小应容许受试人员完成规定的动作,有油雾入口和溢出口,并容许取样管路通出,和受试人员吸气流从外部通入。

油雾室亦可用木材、塑料等制成。

2.3油雾浊度计:使用YW-4590型或其他型号油雾浊度计,量程范畴应不小于10^(-6)。

2.4取样装置:要紧由抽气泵、缓冲瓶、调剂阀等管路系统组成,与油雾浊度计配用的取样气流为4~10升/分。

3受试人员和试验条件3.1对每种面罩,按其适配范畴抽选头、面部尺寸符合的人员10名进行佩戴试验。

受试者应将胡须刮洁净。

3.2面罩佩戴应以受试者感受合适为度,头带调剂不应过紧或过松。

3.3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按指令完成下列动作:3.3.1安静状态最少1分钟。

3.3.2头部上下、左右摆动最少1分钟。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Microsoft-Word-文档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Microsoft-Word-文档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90—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6—28 1996—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过滤式防毒面具(以下简称面具)。

本标准不适用于缺氧环境中使用的呼吸器。

2 引用标准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检查)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检查)GB2891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GB2892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GB5891 防冲击眼护具试验方法3 术语3.1 全面罩full-facepiece与头部密合能遮盖住眼、面、鼻和口的罩体。

3.2 半面罩halfs-facepiece仅能密合遮盖住鼻和口的罩体。

亦称口鼻罩。

3.3 防毒时间protective time在规定条件下,毒剂混合气通入滤毒罐至透过毒剂浓度达到限定值时的时间。

4 分类面具分类见表1。

~900g;大型滤毒罐质量900~1400g。

5 技术要求5.1 基本部件性能5.1.1 面罩5.1.1.1 按规定选配的面罩,应与人体面部密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面罩的固定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弹性;部件应易更换。

5.1.1.2 面罩的漏气系数、实际死腔和视野,应符合表2规定。

5.1.1.3 面罩的装配气密性1min内压降不大于50Pa。

5.1.1.4 面罩呼气阀气密性呼气阀动作气密性良好,当减压至-1180 Pa时,全面罩呼气阀于45 s内负压值下降不大于590 Pa半面罩呼气阀恢复常压的时间大于20 s。

5.1.1.5 面罩对空气流的阻力,应符合表3规定。

5.1.1.6 面罩观察眼窗视物真实且有保明设施;镜片的透光率(透光比)应大于85%;在规定条件下试验,镜片不能破碎。

5.1.1.7 头罩式全面罩罩体材料,应符合表4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编制说明发布时间:1990-1-1前言谈到面罩的物理性能,包括的范围应该说还要多一些,比如力学性能方面,还有面罩的硬度、强度、对头部的压力;光学性能除镜片的透光率、视野等外,还有影响观察的保明能力和成像质量方面的问题;声学有通话效能方面的问题,等等。

但这些问题,一方面,国内有关各单位尚无成熟的基础,就是从国外一些国家有关的标准看,也都没有很全面的借鉴。

为适应工业防护面具的急需,只能以我国现有的经验为基础,参考一些国外资料,对一些主要性能规定它们的试验方法。

其他方面,待将来条件成熟再作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

这里所编入的,有呼气阀(活门)的气密性和阻力、面罩吸气阻力、面罩的实际有害空间、佩戴面具后的视野以及漏气系数等6项试验方法。

这些试验方法中,对试验设备的要求总的精神是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就行,没有做太具体的规定。

因呼气阀的阻力和面罩的吸气阻力的测量都很简单,这里不再予以说明。

一、关于呼气阀气密性试验方法佩戴面具吸气时,呼气阀应能保证从开始吸气至面罩内处于最大负压时都具有可靠的气密程度,这就要求阀门动作灵敏,在小流量吸气时即能关闭,在所经受的负压内漏气速率不大。

标准GB2891.1-82中规定活门装接在定容腔体上试验,用≤500ml/min 的流速抽气至腔体负压达到125mmH2O时关闭抽气阀,从负压120mmH2O 起观测压力恢复到常压时所用的时间,作为气密程度的衡量标准。

这里包括了两方面,用≤500ml/min流速抽气首先就检验了阀动作的灵敏性,若不能使腔体内造成指定的负压,则活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是明显的。

因为不论在多高的负压时,这么大的漏气流速是不能容许的。

这个规定比日本标准(1L/min)要求高,但是这个要求是能达到的;根据对一些国内活门测试的情况看,只要呼气阀的气密性合格,只要很小的流速(例如:200ml/min)很快就能达到120mmH2O的负压。

120mmH2O是从事中、上等体力劳动时面罩内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压值,也是呼吸阀所应承受负压水平,这个水平与日本标准一致。

气密程度的衡量参量,各国所采用的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选取在某种负压情况下来测定恒压差下的漏气速率;这种方法为英、美和一些欧洲国家所采用。

这种方法在概念上,容易和允许漏入的有毒浓度相联系,测量时与仪器的内容积和压力计无关;但一般说,不同负压下漏气速率不同,而且测试方法上稍微费事些。

另一种是在与阀门相连的定容腔体内造成负压,用漏气引起负压变化的快慢来衡量;这种方法为日本、苏联及我国所采用。

形式又有两种:要求高的指定1min内容许负压变化的最大量;要求稍低的,则规定恢复到常压至少需要的时间。

在试验过程中与阀门相通的内容积相对变化很小,我们就可把这容积看作恒定的气室,定容气室压力变化情况可用下式描述:(dp)/(dt)=(RT)/V2(dm)/(dt) (1)式中:(dp)/(dt)--为压力的变化速度,N/s;(dm)/(dt)--容积内气体量变化速率,mol/s;V--容积,m3;T--温度,K;R--气体常数。

可以看出:压力变化的快慢和漏气速率、温度成正比,和容积成反比,由于绝对温度的相对变化小,我们把它和容积一样看成是恒定的。

容积规定50±5ml容许相差约10%,温度在293±20K内相差还不到10%。

水柱压力指示管的内径规定为3~4mm,太细会产生毛细管现象,使用不便。

内径3mm时,压力从150mmH2O降到0,引起的内腔容积变化约为1ml,可以不计。

对半面罩,我们量取的是负压从120mmH2O降至0的时间,这实际是(dp)/(dt)倒数的积分量,在标准中规定它不得少于20s,相当于平均的漏气速率不得超过2.2ml/min。

标准推荐的两种测试仪器,同等有效,只是在有抽气泵的仪器中调控抽气流较容易,靠水位降落的吸引瓶设备中抽气流不好掌握些。

二、关于面具视野的试验方法定义:人员头、眼不动,直视前方所能观察到的全部空间称为视野,两眼视野的空间总和称总视野;双眼都能观察到的空间称双目视野。

视野某方位边界线与眼的水平视轴所夹的角称为该方位的视野宽度(或方位视野)。

佩戴面具后的视野对我国成年人平均视野(亦称为生理视野)的百分比,称为该面具的视野保存率(亦可简称为该面具的视野)。

所以视野的表征量应是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视野宽度以度或弧度为单位,而面具视野保存率则用“%”表示。

在面具标准GB2890-82中已经提到了两种视野的表征方法:就是按整个能观察到的立体角相对值表示法和按各个方位视野宽度表示法。

前种表示法的意义比较完整,总视野、双目视野和单目视野都用一个数据概括范围,但不直接反映方位的结构情况;方位视野值表示,可以按着工作需要,突出对面具的某些方向。

而且可在测得的视野图上直接读出而不必经过计算。

“面具标准”采取了兼容的规定,理由见该“标准”的编制说明。

虽然国外有不同的表示法和要求,但试验方法和基本设备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在佩戴面具的人和头型面前,造成某一半径的半球面,而在半球面上设置表明方位角的刻度线和视野宽度刻度线以及视标。

半球面的半径有的较大,有的较小,很多视野仪采用有刻度弧弓,旋转弧弓就可以得到半球面。

对于用人佩戴来作测试的方法大的弧弓半径(球面半径)较方便一些。

用受试人作试验。

要求有较多的受试者,得到统计的结果,变差一般较大。

我国已有人头模型的标准。

采取用头型测量的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测试时间和缩小测试的变差。

标准GB2891.4-82中规定分别使左、右眼处于弧弓旋转球面的球心处,而不是像“日本标准”那样,把两眼中点放在球心处。

这样能更好地反映立体角,特别当弧弓半径不大的时候更好些。

计算总视野或双目视野的保存率,应该先分别算未戴面具时和戴上面具后视野图上所代表的立体角Ω(单位:球面度)然后算出百分数表示的保存率。

2πθ=∫(1-cosφ)(dθ) (2)计算工作可在计算器上进行。

假若视野图是标绘在sin(φ/2) 成比例的同心圆视野网图上,则用求积仪在图纸上量得的视野图面积就正比于立体角。

(见图)总之视野保存率=Ω面具/Ω正常3100% (3)目前,我们采用的一般医用视野计,其所记录的视野网图是等距同心圆的;在视野图上量取面积之比不能代表立体角之比,必须给予修正。

根据我国成年人平均视野情况所作的一次近似修正值γ,可从给出的曲线查到。

若以Si表示面具视野面积,S表示正常人视野,则视野保存率=γ2Si/S3100% (4)下面再谈谈“下方视野”的规定。

当人从某方位观察时,他看到的总是或大或小的扇面角的一部分,如图中阴影部。

假若取一个规定的扇面角内的最大值或平均值来表示,意义可能实际些。

但这可能要计算,较繁。

若规定死按某方位角(例270°处)来取,则测量时佩戴稍歪,取得的值变差很大。

故试验方法应规定以左右眼视野图的下方交叉点为准,比较明确。

用标准头型测量,变差的主要来源是面具佩戴正确与否,戴松戴紧,倾斜不正,都会影响测试,所以要求操作者多加注意,使用与面具相应的头型号码,戴测3次,以平均结果表示。

三、关于面罩实际有害空间的试验方法分几点作说明:1. 基本概念戴着面具时,面罩与人的头面部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有害空间(也称死腔、几何死腔、几何有害空间或形态有害空间等)。

面罩在标准头型上的有害空间,可以用灌水,灌沙等方法测出来。

有害空间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它阻留一部分呼出气,而这部分气在吸气时又首先被吸入肺部,使肺泡通气量减小,影响呼吸中的气体交换。

但有害空间并非全部腔体都起阻留作用,某些角落或“停滞区”,可能不参与这一阻留过程。

我们把实际起作用的部分称为实际有害空间。

2 测试原理将面具(罩)戴在标准头型上,排除密合框的漏气(必要时可采取贴封之类的辅助措施),用人工肺(或称机械肺)做模拟呼吸。

以高浓度为a的二氧化碳作试验气,供给头型呼吸气,测得吸气时吸入头型后的二氧化碳浓度为b,若设被吸的环境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浓度为c,通气量为V,呼吸道死腔容积为K,可以建立下面等式;b2V=a(P+K)+c[V-(P+K)](5)式中:P--实际有害空间,可以得出:P=[(b-c)V]/(a-c)-K (6)实验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吸入后的气体,分析其浓度b。

K是头型的仪器的定数,可预先用灌水,灌沙或几何计算得到,因而P可以容易算出,若能保证c≤1%,上式可简化为:P=(1/a)V-K (7)3 影响测试的条件(1) 呼吸的条件(流速和周期)显然会影响有害空间有效部分的大小。

温经以某面具为样做过考察,实验证实呼吸量增加会引起P增大。

所以“试验方法”规定机械肺的呼吸气量为24±1L/min,呼吸频率为21~24次/min,这相当于中等劳动时的呼吸。

(2) 环境条件:面具进口周围的环境空气若不注意,其浓度c变化无从知道,必须采取通风措施及时把呼出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排离进气口周围,否则式(6)中c值实际可能变大,不能忽视。

(3) 器材设备条件:带有呼气阀的面具,其吸气阀在呼气时严重漏气或失效,也会使结果变大,应予清除。

密合框漏气当然造成结果偏高。

所以这部分漏气应尽量排除。

四、关于佩戴面具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1. 受试人问题防毒面具要有效地达到防护目的,一是靠滤毒器(罐)的滤毒能力,再是靠面具结构严密,阀门性能良好。

这些都是与使用者无关的器材因素。

面罩体密合框设计得好不好,适应使用者各种头面型以保持气密的能力如何,则是关系到发挥器材作用的前提,而这个因素,却是个变异很大的因素。

对这个问题,国外有不同的试验方法,英、美国家,采用人受试。

日本以标准头型测试,苏联以前以人受试为主,以模型人头和人工肺测试为补充,77年的标准,则只规定了用标准头型的检验。

人受试测试,情况近实,能信服地说明问题。

但由于人的因素变异大,有一个基本的抽样人数问题,要很好解决。

英国标准以10人的平均漏气系数来鉴定(不大于0.25%),我国军用面具的鉴定要求较严,密合适佩率采取了较大的受试子样(注:受试体的任一被试部分均称子样)。

标准头型加人工肺的测试,变异性小,测试明确简单,但目前我国尚无可作为标准的气密试验用人头模型,所以试验方法规定每种面具选10名人员佩戴试验。

这里除受试子样大小可讨论,还有判别标准亦要斟酌。

2. 判别标准根据有关单位的经验,在随机征集的一批受试者中,总有个别的所谓“特殊头型”出现,他们对面具密合框的设计质量要求特别高,常常难以得到&lt;0.01%的漏气系数。

所以作为面具设计制造的鉴定参数,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按受试子样的密合适佩率鉴定;二是按受试子样的平均漏气系数判定。

英国的标准是按第二种进行的,而且平均漏气系数只要求&lt;0.25%,似乎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