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软考《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是国家职业资格国际化认证考试之一,旨在测评考生在网络工程师领域的专业能力。
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
以下是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OSI七层模型2. TCP/IP协议及其应用3. IP地址及子网划分4.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5. VLAN和子网划分技术6. 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应用(星型、环型、总线型等)7. 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等)和传输方式(半双工、全双工等)二、网络互联技术1. 网络服务(WWW、FTP、SMTP等)2. DNS服务器原理及配置3. DHCP服务器原理及配置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5. VPN技术及其应用6. 无线网络技术(WLAN)三、网络安全技术1. 防火墙原理及配置2. VPN技术及其应用3. IDS/IPS技术原理及配置4.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5. 病毒防治技术6. 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四、网络性能优化与故障处理1. 网络性能评估方法及工具2. 网络故障排除方法与技巧3. 网络负载均衡技术4. QoS技术及其应用五、网络规划与管理1. 网络规划与设计原则2. LAN和WAN的规划与实施3. 网络资源管理与监控4. 综合布线和机房设计六、IPv6技术1. IPv6地址2. IPv6路由原理及配置3. IPv6与IPv4的互联技术(双栈、隧道)七、网络标准与协议1. IEEE802.3以太网标准2.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3. TCP/IP协议族4. 网络管理标准(SNMP、RMON等)以上是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考生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原理、应用和配置。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还需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练习,增加对网络工程师实际工作的熟悉度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关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环境。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 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 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 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汇总
目录第1章计算机系统知识 (4)1.1硬件知识 (4)1.1.1计算机结构 (4)1.1.1.1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原码、反码、补码) (4)1.1.1.2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SIC、RISC) (8)1.1.1.3多处理器(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11)1.1.2存储器 (12)1.1.2.1存储介质 (12)1.1.3输入输出(I/O)系统 (14)1.2操作系统 (14)第2章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 (16)2.1软件的分类 (16)2.2软件生存周期 (16)2.3软件开发模型 (16)2.4软件测试 (17)2.5软件项目管理 (17)第3章网络技术 (19)3.1网络体系结构 (19)3.1.1网络分类 (19)3.2参考模型 (20)3.3数据通信 (21)3.3.1传输介质 (22)3.3.2编码和传输 (23)3.4传输技术 (24)3.5差错控制技术 (24)第4章局域网与城域网 (25)4.1IEEE802项目体系结构 (25)4.2802.3和以太网 (25)4.4网桥 (27)4.5虚拟局域网VLAN (27)第5章广域网与接入网 (29)第6章TCP/IP协议族 (31)6.1概述 (31)6.2网络层协议 (31)6.2.1ARP地址解析协议 (31)6.2.2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32)6.3IP协议 (32)6.3.1进制转换的基础知识 (32)6.3.2IP地址 (33)6.3.3关于IP的计算 (35)6.3.4IP协议 (38)6.3.5ICMP (40)6.4传输层协议 (40)6.4.1UDP协议 (40)6.4.2TCP协议 (41)6.5应用层协议 (44)第7章交换和路由 (45)7.1交换机 (45)7.1.1交换机工作原理 (45)7.1.2交换机交换方式 (45)7.1.2.1交换机配置 (46)7.2路由 (47)7.2.1路由基础 (47)7.2.2常见路由协议 (48)7.2.2.1路由信息协议RIP (48)7.2.2.2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EIGRP (48)7.2.2.3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48)7.3.1综合案例 (49)7.3.2OSPF的基本配置 (57)第8章网络操作系统NOS (58)8.1Windows操作系统 (58)8.1.1域 (58)8.1.2活动目录的组成 (58)8.2Linux系统 (59)8.2.1Linux磁盘管理 (59)8.2.2文件系统 (60)8.2.3常用命令及常见配置文件格式 (60)8.2.4文件类型与权限 (61)第9章应用层协议及网络服务实现 (62)9.1DNS (62)9.1.1基础知识 (62)9.1.2LINUX实现DNS (63)9.1.3Windows实现DNS (64)9.2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4)9.2.1DHCP基础知识 (64)9.2.2LINUX下DHCP配置 (65)9.2.3windows下配置DHCP (66)9.3电子邮件 (67)9.4文件传输协议FTP (67)计算机系统知识硬件知识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原码、反码、补码)⏹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 知识点总结 1. 计算机硬件基础 1.4 寻址方式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知识点总结1. 计算机硬件基础1.4 寻址方式
内容体系
•数据的表示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
•存储系统
•可靠性
4.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就是处理器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地址信息来寻找有效地址的方式,是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寻找操作数,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会把程序转化成一条一条的指令)。
指令有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
操作码是执行了怎么样的操作,比如说加、减、乘、除。
地址码是指对怎么样的一个地址操作。
常见的寻址方式:(1)立即寻址(2)变址寻址(3)直接寻址(4)间接寻址(5)寄存器寻址(6)寄存器间接寻址
(2)、(3)、(4)为内存寻址。
(5)、(6)为寄存器寻址。
立即寻址:在指令中直接夹杂操作数。
不通过内存和寄存器。
精度和数值大小不是很高。
直接寻址:一次访存才取得操作数。
间接寻址:两次、两次以上访存才取得操作数。
变址寻址:设置一个变址寄存器,用变址寄存器里面的地址加上地址码中的地址找到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中。
寄存器间接寻址:要找的操作数在内存中,在寄存器中找到操作数在内存中的地址,再在内存中找到操作数。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 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8、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2016年下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中级1-15章)
2016年下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中级1-15章)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 (00)[-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汇总全)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汇总全)————————————————————————————————作者:————————————————————————————————日期: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强烈推荐】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结合历年来真题内容总结)-预习必备
软考网络工程师历年知识点总结IP 寻址一、IP地址概念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它由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份组成,用来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的一台计算机。
网络ID用来标识计算机所处的网段;主机ID用来标识计算机在网段中的位置。
IP地址通常用4组3位十进制数表示,中间用“.”分隔。
比如,192.168.0.1。
补充[IPv6]:前面所讲的32位IP地址称之为IPv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Pv4可用IP地址数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要,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每个人至少需要10个IP地址,比如:计算机、笔记本、手机和智能化冰箱等。
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IPv6规范,IPv6用128位表示IP地址,其表示为8组4位16进制数,中间为“:”分隔。
比如,AB32:33ea:89dc:cc47:abcd:ef12:abcd:ef12。
二、IP地址分类为了方便IP寻址将IP地址划分为A、B、C、D和E五类,每类IP地址对各个IP地址中用来表示网络ID和主机ID的位数作了明确的规定。
当主机ID的位数确定之后,一个网络中是多能够包含的计算机数目也就确定,用户可根据企业需要灵活选择一类IP地址构建网络结构。
A类A类地址用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24位表示主机ID。
A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第一位必须以0开始,其他7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7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0;当其他7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即为127。
网络ID不能为0,它有特殊的用途,用来表示所有网段,所以网络ID最小为1;网络ID也不能为127;127用来作为网络回路测试用。
所以A类网络网络ID的有效范围是1-126共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包含224-2台主机。
B类B类地址用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ID,用IP地址后16位表示主机ID。
B类地址用来表示网络ID的前两位必须以10开始,其他14位可以是任意值,当其他14位全为0是网络ID最小,即为128;当其他14位全为1时网络ID最大,第一个字节数最大,即为191。
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归纳考点重点汇总打印版_2免费范文精选
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归纳考点重点汇总打印版1.(1)、HFC的基本结构:电视头端(接受各种信源的电视频道)、长距离干线(高质量的同轴电缆)、放大器、馈线与下引线(普通的CATV同轴电缆)组成。
传统有线电视网络重的放大器是单向地从头端传输到用户的模拟信号。
经双向传输改造,双向传输服务成为可能。
光纤结点通过同轴电缆下引线可以为500-2000个用户服务。
HFC改善了信号质量,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线路可以使用的带宽甚至高达1GHz电话拨号上网的速率一般是36.6-56.6kbps;本地电话公司提供的ISDN的速率是128Kbps;使用ADSL专线上网的速率是1.8Mbps,传输距离不超过5km,使用Cable Modem,通过有线电视宽带接入Internet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36Mbps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的优点是频带宽、速度快,主要的缺点是存在回传信道干扰,多用户对有限带宽的争用影响接入速率、建设和双向改造的造价高。
(2)、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的分类: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是一种专门利用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设计的,它把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将双向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带宽为200Kbps-10M)和下行信道(带宽最高可达36Mbps)。
分类:从传输方式上分为双向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对称式速率为2-4Mbps,最高为10Mbps,非对称式速率为下行30Mbps,上行为500kbps-2.56Mbps.从数据传输方向上可以分为双向和单向。
从同步方式上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交换两类。
同步类似于Ethernet网,异步交换类似于ATM技术。
从接入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Cable Modem和宽带多用户Cable Modem(具有网桥功能,可以将一个计算机局域网接入)。
从接口的角度分为外置式(缺:通过网卡连接计算机)、内置式和交互式机顶盒三种。
2.802.11定义了使用红外、调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或2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2016年软考网络工程师(非常重点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1.(1)HFC的基本结构:电视头端(接受各种信源的电视频道)、长距离干线(高质量的同轴电缆)、放大器、馈线与下引线(普通的CATV同轴电缆)组成。
传统有线电视网络重的放大器是单向地从头端传输到用户的模拟信号。
经双向传输改造,双向传输服务成为可能。
光纤结点通过同轴电缆下引线可以为500-2000个用户服务。
HFC改善了信号质量,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线路可以使用的带宽甚至高达1GHz 电话拨号上网的速率一般是36.6-56.6kbps;本地电话公司提供的ISDN的速率是128Kbps;使用ADSL专线上网的速率是1.8Mbps,传输距离不超过5km,使用Cable Modem,通过有线电视宽带接入Internet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36Mbps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的优点是频带宽、速度快,主要的缺点是存在回传信道干扰,多用户对有限带宽的争用影响接入速率、建设和双向改造的造价高。
(2)、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的分类: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是一种专门利用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设计的,它把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将双向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带宽为200Kbps-10M)和下行信道(带宽最高可达36Mbps)。
分类:从传输方式上分为双向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对称式速率为2-4Mbps,最高为10Mbps,非对称式速率为下行30Mbps,上行为500kbps-2.56Mbps.从数据传输方向上可以分为双向和单向。
从同步方式上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交换两类。
同步类似于Ethernet网,异步交换类似于ATM技术。
从接入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Cable Modem和宽带多用户Cable Modem(具有网桥功能,可以将一个计算机局域网接入)。
从接口的角度分为外置式(缺:通过网卡连接计算机)、内置式和交互式机顶盒三种。
2.802.11定义了使用红外、调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或2Mbps 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背知识点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背知识点
一、网络概念
1、网络: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物理媒体(网线、无线、光缆等)相
互连接而形成的统一的广域网络及其上的应用服务;
2、主机:可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在网络中的主机也可以叫做站
点或节点,主机由CPU、内存、存储器、网络接口卡等组成;
3、用户:主机上的每一个有用户账号的用户,都可以称为网络用户;
4、物理媒体: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网络设备,如网线、无线、光纤等;
5、网络通信:在网络中,主机可以通过物理媒体来传送和接收数据,进而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6、网络服务:用来实现网络通信的服务,如FTP服务、Telnet服务、SMTP服务、DNS服务、DHCP服务等;
7、路由:网络设备之间通信时,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
一个网络的设备,称为路由器;
8、环回:将一个节点发出的报文在网络环中传播,并最终由同一节
点接收的过程,称为环回;
9、子网:将网络按照IP地址划分成若干个子网,一个子网也可以称
为一个网段,同一个子网中的节点可以直接互相通信;
二、组网技术
1、OSI/RM: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种标准的网络参考模型,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所使用到的一种结构化方法。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超全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超全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超全版)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网络协议与标准3.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4.数据链路层的实现和功能5.网络层的实现和功能6.传输层的实现和功能7.应用层的实现和功能8.局域网的实现和功能9.域名系统(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0.网络设备的构成和功能,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二、网络传输与交换技术1.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3.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4.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方式5.虚拟专用网(VPN)的实现和应用6.路由协议和路由器的配置7.VLAN和广域网接入技术三、网络安全技术1.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防火墙的原理和实现方式3.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4.网络访问控制技术5. 互联网安全协议(IPSec)的实现和应用6.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保护技术7.网络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四、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1.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网络故障诊断和恢复技术3.网络负载均衡技术4.网络容错和冗余技术5.网络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6.网络性能评估和优化的工具及技术五、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云计算的架构与部署模式3.云计算服务和应用的实现和管理4.大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技术5.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的平台和工具6.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关联与应用综上所述,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传输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汇总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汇总一、计算机硬件。
(1)处理机主要由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组成。
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2)指令的操作信号由CPU产生,并由CPU运送到相应的部件。
(3)pc程序计数器(指令计数器),属于专用寄存器,主要用于计数和存储信息。
(4)CPU指令集:CISC、RISC。
(5)CISC复杂指令集,程序的各条指令及指令中的操作都是按顺序执行。
优点:控制简单。
缺点:对计算机各部分利用率低,执行速度慢。
(6)RISC精简指令集:是在CISC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精简了指令系统,采用了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强了并行处理能力。
更适合采用硬布线逻辑执行指令。
优点:处理速度高。
缺点:指令格式统一、种类少,寻址方式简单。
(7)寄存器的作用:地址寄存器: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累加器:专门存放算数和逻辑运算的一个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可进行加减、读出、移位、循环移位、求补等操作。
算术逻辑单元:中央处理器的执行单元,所有中央处理器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与门”和“或门”构成。
主要功能是进行二位元的算术运算,加减乘。
(8)直接寻址:指令所要的执行的操作都放在内存中,在指令中直接给出该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9)程序员可以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程序技术器(pc)。
程序寄存器(PC):存储指令。
指令寄存器(IR):暂存内存取出的指令。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和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暂存内存数据。
(10)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
一般分析执行一条指令时,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
(11)计算机中主存储器主要由存储体、控制线路、地址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和地址译码电路组成。
(12)获取操作最快的寻址方式是立即寻址。
立即寻址再取出指令时,连同操作数也一同取出。
(13)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是相连存储器。
(14)主机和外设进行信息交换的方式:程序控制输入/输出:计算机程序完全控制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 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的分散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
遵从一定的
协议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硬件、软件、协议三部分。
3.协议分为国际标准OSI/RM和公认标准TCP/IP。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①按分布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②按拓扑结构:分为星型、环型、树型等。
③其他分类:公用网与专用网;通信网ISP与信息网ICP;校园网与企业网;骨干网
与接入网;有线网与无线网等。
5.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7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6.TCP/IP(因特网传输协议)4层
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物理层)
7.OSI/RM与TCP/IP协议对比
8.7层协议实现功能
9.网络数据传输整个过程——数据封装
每一层加一个那一层的首部。
数据链路层的首部和尾部表示这一段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10.网络传输过程(数据)
①数据封装
②数据解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级软考《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帧中继交换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1、ATM信元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
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能是:信元的网络路由。
2、ATM采用了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ATDM,ATDM采用排队机制,属于不同源的各个信元在发送到介质上之前,都要被分隔并存入队列中,这样就需要速率的匹配和信元的定界。
3、应用独立:主要表现在时间独立和语义独立两方面。
时间独立即应用时钟和网络时钟之间没有关联。
语义独立即在信元结构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之间无关联,所有与应用有关的数据都在信元的信息域中。
4、ATM信元标识ATM采用虚拟通道模式,通信通道用一个逻辑号标识。
对于给定的多路复用器,该标识是本地的,并在任何交换部件处改变。
通道的标识基于两种标识符,即虚拟通路标识VPI和虚拟通道标识VCI。
一个虚拟通路VP包含有若干个虚拟通道VC5、ATM网络结构虚拟通道VC:用于描述ATM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都与一个惟一的标识值-虚拟通道标识符VCI相联系。
虚拟通路VP:用于描述属于虚拟通路的ATM信元的单向传输的一个概念,虚拟通路都与一个标识值-虚拟通路标识符相联系。
虚拟通道和虚拟通路者用来描述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
每个虚拟通路可以用复用方式容纳多达65535个虚拟通道,属于同一虚拟通道的信元群,拥用相同虚拟通道标识VCI,它是信元头一部分。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1、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
2、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3、语法: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4、语义:包括用于协议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5、定时: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
2、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4、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5、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6、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7、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8、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9、表示层: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10、应用层:提供OSI用户服务,例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TCP/IP的分层1、TCP/IP的分层模型Internet采用了TCP/IP协议,如同OSI参考模型,TCP/IP也是一种分层模型。
它是基于硬件层次上的四个概念性层次构成,即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也称数据链路层,这是TCP/IP最底层。
功能: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发送至选定的网络。
IP层:IP层处理机器之间的通信。
功能:它接收来自传输层的请求,将带有目的地址的分组发送出去。
将分组封装到数据报中,填入数据报头,使用路由算法以决定是直接将数据报传送至目的主机还是传给路由器,然后把数据报送至相应的网络接口来传送。
传输层:是提供应用层之间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
功能:管理信息流,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以确保数据无差错的地按序到达。
2、TCP/IP模型的分界线协议地址分界线:以区分高层和低层的寻址,高层寻址使用IP地址,低层寻址使用物理地址。
应用程序IP层之上的协议软件只使用IP地址,而网络接口层处理物理地址。
操作系统分界线:以区分系统与应用程序。
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
3、复用与分解发送报文时,发送方在报文中加和了报文类型、选用协议等附加信息。
所有的报文以帧的形式在网络中复用传送,形成一个分组流。
在接收方收到分组时,参考附加信息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分解。
IP协议1、Internet体系结构一个TCP/IP互联网提供了三组服务。
最底层提供无连接的传送服务为其他层的服务提供了基础。
第二层一个可靠的传送服务为应用层提供了一个高层平台。
最高层是应用层服务。
2、IP协议:这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送机制称为internet协议。
3、IP协议三个定义:(1)IP定义了在TCP/IP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2)IP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
(3)IP包含了一组不可靠分组传送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德育的规则。
4、IP数据报:联网的基本传送单元是IP数据报,包括数据报头和数据区部分。
5、IP数据报封装:物理网络将包括数据报报头的整个数据报作为数据封装在一个帧中。
6、MTU网络最大传送单元:不同类型的物理网对一个物理帧可传送的数据量规定不同的上界。
7、IP数据报的重组:一是在通过一个网络重组;二是到达目的主机后重组。
后者较好,它允许对每个数据报段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且不要求路由器对分段存储或重组。
8、生存时间:IP数据报格式中设有一个生存时间字段,用来设置该数据报在联网中允许存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如果其值为0,就把它从互联网上删除,并向源站点发回一个出错消息。
9、IP数据报选项:IP数据报选项字段主要是用于网络测试或调试。
包括:记录路由选项、源路由选项、时间戳选项等。
路由和时间戳选项提供了一种监视或控制互联网路由器路由数据报的方法。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UDP协议功能为了在给定的主机上能识别多个目的地址,同时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台主机上工作并能独立地进行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设计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使用UDP协议包括:TFTP、SNMP、NFS、DNSUDP使用底层的互联网协议来传送报文,同IP一样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服务。
它不提供报文到达确认、排序、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2、UDP的报报文格式每个UDP报文分UDP报头和UDP数据区两部分。
报头由四个16位长(8字节)字段组成,分别说明该报文的源端口、目的端口、报文长度以及校验和。
3、UDP协议的分层与封装在TCP/IP协议层次模型中,UDP位于IP层之上。
应用程序访问UDP层然后使用IP层传送数据报。
IP层的报头指明了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地址,而UDP层的报头指明了主机上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4、UDP的复用、分解与端口UDP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复用与分解都要通过端口机制来实现。
每个应用程序在发送数据报之前必须与操作系统协商以获得协议端口和相应的端口号。
UDP分解操作:从IP层接收了数据报之后,根据UDP的目的端口号进行分解操作。
UDP端口号指定有两种方式:由管理机构指定的为著名端口和动态绑定的方式。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TCP1、TCP/IP的可靠传输服务五个特征:面向数据流、虚电路连接、有缓冲的传输、无结构的数据流、全双工的连接。
2、TCP采用了具有重传功能的肯定确认技术作为可靠数据流传输服务的基础。
3、为了提高数据流传输过程的效率,在上述基础上引入滑动窗口协议,它允许发送方在等待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多个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