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衣食住行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学问题研究9700字》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学问题研究9700字》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学问题研究目录绪论- 1 -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2.研究内容- 1 -3.研究方法- 1 -4.文献综述- 1 -一、汉字文化分析- 2 -(一)汉字中的文化因素- 2 -1.典型汉字中服饰文化因素分析- 2 -2.典型汉字中饮食文化因素分析- 2 -3.典型汉字中建筑文化因素分析- 3 -4.典型汉字中交通文化因素分析- 3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学- 3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3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文化教学的方法- 4 -1.结合“六书”进行汉字文化教学—以四体造字法为例- 4 -2.结合偏旁部首的文化含义进行汉字文化教学—以“日”部字为例 - 6 -3.进行趣味性汉字文化教学- 8 -(三)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文化教学的意义- 8 - 三、汉字文化教学的原则与建议- 9 -(一)汉字文化教学的原则- 9 -1.循序渐进的原则- 9 -2.适度的原则- 10 -3.趣味性原则- 10 -(二)汉字文化教学的建议- 11 - 结论- 11 -绪论1.研究目的与意义汉字是一种记录汉语的独特的书写符号。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有效的汉字教学方法亟待研究。

汉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因为汉字的存在而不断传播发展。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可以见形知义,这就突出了文化因素。

由此,我们便可以根据汉字的表意特征,遵循汉字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讨汉字文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研究内容从诞生在中华土地的汉字入手,从衣食住行方面分析汉字中所包含的服饰文化元素、饮食文化元素、建筑文化元素、交通文化元素,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讨论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深远意义,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文化教学的方法,结合六书进行汉字文化教学、结合偏旁部首进行汉字文化教学以及结合字谜游戏等进行趣味性汉字文教学,并归纳总结出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文化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原则、适度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在汉字文化教学方面的建议。

汉字和汉文化的关系

汉字和汉文化的关系

隐语是流行于某一社会集团内部,对外保密的话语。如买卖人中对数字的代称有:一(旦底)、二(空工)、三(横川)、四(侧目)、五(缺丑)、六(断大)、七(虎底)、八(分头)、九(未丸)、十(田心),等。又如《后汉书 · 五行志(一)》中有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里“千里草”是“董”的析字,“十日卜”为“卓”的析字,意指“董卓即亡”,但鉴于权势,不敢明说,故用此法表达,既是析字,又是隐语。
还有一则较长的字谜是这样的: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它的谜底一共是十个字,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现在的纸是用竹质和木皮等制造的,但是当初造字时纸字为什么从系呢?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在东汉蔡伦没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质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的。
我们从“斩”字的结构看,可以证明古代有一种车裂的酷刑。《说文》云:“斩从车斤,斩法车裂也。”清人段玉裁注:“此说从车之意。盖古用车裂,后人乃法车裂之意而用铁钺,故字亦从车,斤者铁钺之类也。”显然,古代这种“蛮性的遗留”,今人也不必为之讳言的。
在《说文》里有不少从“马”、从“牛”、从“羊”的字,有关于性别的,有关于年龄的,有关于形状的,有关于颜色的,有关于动作品性的,不一而足。如:公马叫“骘”(zhì),红黄色的马叫“骍”(xīng), 长髦牛叫“犛”(máo),被阉过的羊叫“羯”(jié),等等。这些字也只有在畜牧业高度发展后才能出现。同样,随着由畜牧业为主的社会过渡到农业为主的社会,上述这些“字”所代表的事物并未消失,可代表它们的“字”都逐渐消亡了,有的干脆成了“死字”。张世禄先生的《文字上之古代社会观》,就试图用文字来证明“人类社会之演进,大都由渔猎而畜牧,由畜牧而耕稼”的。

《汉字和衣食住行》课件

《汉字和衣食住行》课件
食品的成分和属性。
餐饮业
在餐厅和饭店的招牌、菜单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与食物相关的 汉字,如“烤”、“炸”、“炖 ”等,用于描述菜品的烹饪方式
和口味。
营养学研究
在现代营养学研究中,食物类汉 字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用于描述 食物的成分、营养价值和健康效
益等。
03 汉字与住
汉字中与住所相关的字
宫、室、堂、屋、庐 这些汉字都与住所或建筑相关,代表了人类对居住空间的认知和表达。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走字像一 个人在跑动的样子,本义是跑 。

甲骨文中的步字像两个人在行 走,表示脚步、行走。

甲骨文中的涉字像一个人在水 中行走,表示过河、渡水。
汉字中行走类字的意义演变

从本义道路演变出 行列、行业、德行 等意义。

从本义脚演变出足 以、充足、完备等 意义。

从本义跑演变出行 走、趋走、奔向等 意义。
例如,“故宫博物院”、“总统 府”、“大堂”、“客厅”、“ 卧室”等词汇都体现了住所类汉
字的现代应用。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现 代建筑风格和居住空间也在不断 演变,与住所相关的汉字也因此
不断丰富和发展。
04 汉字与行
汉字中与行走相关的字

甲骨文中的行字像十字路口, 表示行走、道路。

甲骨文中的足字像一只脚,表 示脚或脚的功能。
汉字中衣物类字的意义演变

在古代,衣不仅是衣物,还具有遮羞 、保暖等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衣 的意义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意义上的 上衣。


古代的裙子多为长裙,现代则演变为 短裙、长裙等多种样式。
古代的裤子多为长裤,随着时间的推 移,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短裤、内裤等 不同形式。

《汉字通论》第五章第一节 第一节 衣食住行

《汉字通论》第五章第一节 第一节 衣食住行
要的肉食,所以屠狗就成了一个专门的职业。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聂政 就是个狗屠;另一个刺客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其职业也是狗屠,“击筑” 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刘邦的大将樊哙也“以屠狗为事”。
厌(厭) 本作“猒”,“厭”是“压(壓)”的本字。“猒”就是“吃狗肉”
吃饱了,满足了;吃饱了还想吃就是“贪得无厌”;吃饱了吃腻了 就是“厌恶”。
抗。
髢 ( dí )假发。中国自古就重视妇女头发之美,如果妇女头发长得不理想,
或者天生的秃头,或者头发脱落,就要戴假发来装饰(因为妇女不
戴冠,头发是裸露在外的)。
沐 因为头发很重要,也因为头发长,洗起来很麻烦,所以造了个词来专指
洗头发。
衣食住行:食

下边是器皿装满了食物,两个点表示食物满得要溢出了,上边三
衣食住行:食
炮(páo) 一种烹饪法。将禽畜裹上泥巴,放到火上或火里烧熟。
燔 一种烹饪法。将难熟的肉直接放到明火上烧。 炙 一种烹饪法。将易熟的肉近火烤。 煎 一种烹饪法。把肉酱煎了以后加到米饭上,再用动物油脂浇在上面。 熬 一种烹饪法。用草把牛肉扎起来,洒上桂、姜、盐,烤干,然后捣成粉
末,食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肉松。
衣食住行:衣
亵 贴身穿的上衣,亵衣就是衷衣,又叫“泽”(受汗)。由于亵衣是贴身的,
所以“亵”引申指“轻佻地亲近”、“猥亵”。
裘 皮衣,毛向外。狐、貂、虎、豹、熊、鹿、犬、羊的皮毛都可以做裘衣,
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是达官贵人之服。
袍 有夹层、内有麻和乱丝的低级冬衣。后来的“袍”指居家时穿的贴身长
—— 社 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

是立国之本,所以用“社稷”指代国家。
麦 大麦叫“麰”,小麦叫“來”( )。

《汉字通论》第五章第一节 第一节 衣食住行

《汉字通论》第五章第一节 第一节 衣食住行
因此这种裤子也叫“胫衣”,目的是保护小腿,也起到保暖作用。
—— 纨 纨,细致洁白的薄绸,“纨绔”是富贵人穿的胫衣,后来

指代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
衣食住行:衣
上古无棉花,制衣材料除皮毛之外只有丝和麻。富贵者穿丝织品,庶人穿 麻织品。丝织品统称为“帛”,因此跟衣服有关的汉字大都以“衣”、 “丝”、“帛”作为偏旁。
末,食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肉松。
脍 一种烹饪法。将肉切成细丝,越细越好。
衣食住行:食
醢 肉酱。肉酱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先把肉制成肉干,然后铡碎,在碎肉中加
入酒曲和盐搅拌,再用好酒浸渍,密封在瓶子里,经过一百天才可食用。 工序这样多,做工这样细,其美味可想而知。醢不是单独食用的食物,而 是放在其他肉食中一道食用,所以醢相当于一种调料。
第五章 汉字文化
第一节 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衣
绅 古人上衣外面要系腰带,腰带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延伸下垂,叫做“绅”。
—— 缙 本作“搢绅”,搢者,插也,谓插笏于带,这是古代官员

的装束,因而也作为官员的代称。
常 现代汉语里,人们把衣服称为“衣裳”,但在古代“衣”和“裳”是分
开的,“衣”是上衣,“裳”是下裙。“裳”本作“常”。上衣可袒,
或者天生的秃头,或者头发脱落,就要戴假发来装饰(因为妇女不
戴冠,头发是裸露在外的)。
沐 因为头发很重要,也因为头发长,洗起来很麻烦,所以造了个词来专指
洗头发。
衣食住行:食

下边是器皿装满了食物,两个点表示食物满得要溢出了,上边三
角形是盖子;也有人认为,上边的三角形是人的口,两个点是人
对着食物流下的口水。总之“食”字与食物或吃的动作有关。作
上冠,戴上冠之后要用簪子横插过头发与冠,使其固定。

一年级语文认一认4

一年级语文认一认4

认一认4教材分析:本课共有四组十六个汉字,大部分是基本字,其中有的表示动物名称,有的表示季节的特点,有的表示和人有关系的名称,这些字均有注音,并配有表示字义的图画,便于学生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教学难点: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准备:汉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衣食住行马牛车舟”八个汉字2、理解汉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八个汉字的字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我们每个人身上穿的是什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理解“衣”是什么意思。

2、直观演示。

学生看图,根据拼音,试读。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食住行”4、自主尝试,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5、学习“马牛车舟”根据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3、四人小组交流,理解汉字的意思。

三、交流所学1、你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示范:我认识了“马”,请大家跟我读——马。

2、马可以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剩下的3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理解汉字意思。

四、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2、游戏一:“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3、齐读。

五、小结。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花红草青春种秋收”八个汉字2、理解汉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八个汉字的字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多种形式认读。

2、这些都是表示名称的词。

二、认识汉字。

1、(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间?花坛里的红花开得多美啊!2、认识“花红”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学生看图,根据拼音,试读。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草青”4、自主尝试,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5、学习“春种秋收”根据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汉字与衣、食、住、

汉字与衣、食、住、
“盖此冠系祭祀时用之,非平时所著,故置 之架上以尊阁之也。”(陆宗达《说文解字通 论》)

可以裹头,也可用来擦汗。巾是象形字。 《说文解字》巾部:“巾,佩巾也。从冂, 丨象系也。”
《宋本玉篇·巾部》:“巾,佩巾。本以拭 物,后人著之于头。”
《释名·释首饰》:“巾,谨也。二十成人, 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贵族 戴冠,平民戴巾,巾又叫“帻”。对于平 民来说巾的作用就如同贵族的冠,也是礼 仪制度的象征。可见巾也是不可疏略的。

《说文·火部》“熷,置鱼筩中炙也。从火, 曾声。”段玉裁注:“熷,断竹也。置鱼筩 中而干炙之,事与烝相类”。
竹筩熷鱼,即把鱼放在的一端带有竹节的竹 筒里,用泥封闭后放于火上,火力通过竹筒 转换为热气流把鱼烹熟。
燅、������
燅:同“燖”。《说文·炎部》:“燅,于 汤中爚肉。从炎,从熱省。”徐灏注 笺:“燅,古通作寻,久而遂专其义,又增 火旁作燖。”
与炙不同之处在于,燔是指把成块的肉去 毛后傅于火上烧烤。《礼记》郑玄注: “燔,加于火上也。”

古代把带毛肉用泥巴裹上烧制成熟食的一种手段。 《说文》:“炮,毛炙肉也。从火包声。”段注:
“毛炙肉,谓肉不去毛炙之也。……炮者,以涂 烧之为名也。……炮,裹烧之也。”徐灏注笺: “炮本连毛裹烧之名,故用‘包’为声,引申之 为凡炮炙之偁。” 《广韵·肴韵》:“炮,合毛炙物也,一曰裹物 烧。” 《礼记·内则》:“涂之以墐涂,炮之。”郑玄 注:“炮,裹烧之也。”孙希旦集解:“裹物而 烧之谓之炮。” 这种做法现代人还用。据《辞海》:“今以烂泥 涂毛鸡置火中煨熟。江浙人俗称叫化子鸡。”
与头衣有关的汉字,主要有冠、冕、弁、胄、 皇、帽、巾、帻、陌头、纚、笄等。

汉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汉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汉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本文以汉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为依托,从汉字教学的意义、现状、实施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汉字;教学;意义;现状文字,是人类的精神支柱。

而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汉字,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最有活力的文字。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十足,体现着中华民族审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承载和沉淀着数千年璀璨的文化。

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活化石,它袒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语文的学习,也离不开汉字教学。

在这里,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民族的根。

进行汉字教学,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感情,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学好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保障许慎《说文解字·叙》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从这句对汉字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汉字是汉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的一种产物,它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它是国人精神意义的存在,国人一旦脱离了汉字和汉语,精神便没有了存在的依托。

另外,只有学好了汉字,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献和典籍,才能更好地徜徉在古代先贤的文章里,感受他们的思想,触摸他们的灵魂。

2.学好汉字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便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汉字,它不是冷冰冰的笔画线条组合,而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段艰辛的历程、一部动人的传奇。

汉字被称为东方魔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活跃在文学艺术、经济生活、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

在汉语字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抓住汉字的这一特点,注重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解读,只要我们以汉字为依托、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奥秘,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3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3

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 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 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 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 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 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 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 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 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 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 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 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 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 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 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 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 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云锦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 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 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 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 锦”。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 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 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 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 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 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 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 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 宝”、“中华一绝”。亦是中华民 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之一。
《清明上河图》1
《清明上河图》2
《清明上河图》3
பைடு நூலகம்ND




1. 2. 3. 4. 5. 6. 7.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步行的阵列。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行业:同~。各~各业。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马车

马车是马拉的车子,或载人,或运货。马车 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 漫长。一直到19世纪,马车仍然是城市交通 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喜欢马车的优 雅和诗意,喜欢乘坐马车从容地穿过乡村大 道或古旧的城区街巷去访问朋友。随着火车 和汽车的出现,车轮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至此,马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汉字和衣食住行》课件

《汉字和衣食住行》课件

CHAPTER 02
汉字与食
汉字中与食物相关的字
谷、米、麦、豆、肉、鱼、果、菜等
这些汉字都与食物相关,它们在汉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 食物的重视。
炊、烹、煮、烤、煎、炸等
这些汉字描述了各种烹饪方式,表明了古代中国人对食物烹饪的精细和讲究。
食物的种类与汉字
五谷杂粮
麦、稻、粟、黍、菽等,这些汉 字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主食,反 映了他们对五谷杂粮的依赖。
住所的结构与汉字

在汉字中,“堂”字代表正房、 大房间的意思。例如,“大堂” 指的是正厅、大厅,而“课堂”
则是指教室。

在汉字中,“屋”字代表屋顶覆盖 下的空间。例如,“屋顶”指的是 房屋的顶部,而“屋面”则是指房 屋的外部覆盖。

在汉字中,“楼”字代表多层建筑 。例如,“高楼大厦”指的是高大 的建筑物,而“楼梯”则是指建筑 物的楼梯部分。
《汉字和衣食住行》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汉字与衣 • 汉字与食 • 汉字与住 • 汉字与行
CHAPTER 01
汉字与衣
汉字中与衣服相关的字

代表古代的一种服饰,类似于现代的衬衫 。

长至脚踝的宽松衣服,通常为古代上层阶 级所穿。

表示毛皮制成的衣服。

一种粗糙的麻制或草编衣服,通常作为劳 动人民的服饰。
住所的装饰与汉字

在汉字中,“窗”字代表建筑物 的通风口。例如,“窗户”指的 是房屋的通风口,而“窗帘”则
是指挂在窗户上的布料。

在汉字中,“门”字代表建筑物 的入口。例如,“大门”指的是 建筑物的主要入口,而“门卫”
则是指入口处的保安人员。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衣食住行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衣食住行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衣食住行从《说文解字》看古代的衣食住行摘要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保存了汉字的篆文字形和古音古训,较为全面系统地对汉字进行了辨形、释义、注音,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的重要资料,在我国字典史及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说文》收字所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主要着手于衣食住行这四方面的收字进行分析,通过对选字的分析描述古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制式和文化。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衣、食、住、行,每一个部分中运用传统的训诂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衣食住行方面具有代表性收字字义的同时,探究古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分析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具体为:一、运用形训法、义训法与注释法对选字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通过选字所体现的生活生产方式来分析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说文解字;衣食住行;字义;文化引言一、选题研究意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国学大师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 文字使得语言由听觉转为视觉信息,使瞬间即逝的语言固定下来,使语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又,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发展历程清晰可见,因而文字不仅仅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更是中华文明最重要且鲜活的载体。

《说文解字》分析古文字的字形、说解本义,辨识声读,不仅保存了词的本义、古音资料,并且保存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

二、研究现状汉字学的研究上,对《说文解字》的关注从未消减过,切身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更是投入了颇多经历去探求。

宏观上,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均有发展,但相对“衣”与“食”的研究论文多于“住”与“行”,研究成果更加显著。

微观上来说对衣部、巾部、食部、走部、辵部等收字较多的部研究更为透彻,而分散于各卷的字研究相对较少。

三、选字范围由于《说文》中关于衣食住行收字很多,并且不拘泥于一个部首,所以选字并非集中于一个部首,而是根据收字的意义分类涉及较多的部首,选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收字。

一年级汉字闯关表

一年级汉字闯关表

一年级汉字闯关表第一关: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第二关:水火山石田土虫贝鱼鸟第三关:羊犬龟鹿丝麻毛皮竹禾第四关:谷米日月星光云电风雨第五关:衣食住行父母儿女出入第六关:开关坐卧立走东西南北第七关:前后左右刀戈弓失牛马第八关: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第九关:烟亭台座枝阳钟穿床餐第十关:园绿红花桥洞荡两宝双第十一关:脑会创造国旗割起您敬第十二关:礼采莲荷戏间艘问以没第十三关:派试验家蓝泥种祖就明
第十四关:珠塔踩地像颗秋姑娘信第十五关:摘片朋裹看菊爸妈紫离第十六关:很话更集昆野滩壳港湾第十七关:晚霞雕塑道厦轿海睡闹第十八关:夜觉着那声惊奇它柔嫩第十九关:丹这冬送颜色桐躲都雪第二十关:怀素尚进样名与边能到第二十一关:感谢岸紧得流。

皆字相关的汉字知识

皆字相关的汉字知识

皆字相关的汉字知识皆字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它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与皆字相关的内容。

一、皆字的基本信息皆字是由四部分组成,左右结构,上下各有两个字。

它的拼音是jiē,是一个多音字。

在字形上,皆字的上部分是“ ”,下部分是“世”。

皆字的意思是“都”、“全”、“一切”,是一个表示普遍、全面的概念。

二、皆字在成语中的应用皆字在成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有“皆大欢喜”、“皆因”、“皆因应手”等。

其中,“皆大欢喜”表示大家都喜欢,形容事情圆满成功,使所有人都满意;“皆因”表示每个都是因为,强调多方面的原因;“皆因应手”表示事物处理得当,毫不费力。

三、皆字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在古代文学中,皆字经常被用来表示普遍性的概念。

例如,《庄子》中有一句名言:“皆大欢喜”,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事物都感到非常高兴。

另外,《红楼梦》中也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里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用来描绘皆字的意象,表示普遍存在的美丽景色。

四、皆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皆字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法律中,常用到“皆有责任”、“皆有权利”等表达方式,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和权利;在教育中,常用到“皆可为师,身正则影正”这样的口号,鼓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只要自己身心健康;在科技领域,常用到“皆大欢喜”的概念,表示科技的发展受益于所有人。

五、皆字与其他字的关系皆字与其他字之间也有一些相关的关系。

例如,与“皆”字意思相近的字有“全”、“均”等,它们都表示普遍、全面的概念;与“皆”字形状相近的字有“盖”、“包”等,它们在字形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六、皆字的相关词语除了成语外,皆字还可以构成一些常用的词语。

例如,“皆衣食”表示人们的基本需求,即衣食住行等方面;“皆大欢喜”表示大家都喜欢,形容事情圆满成功,使所有人都满意;“皆因应手”表示事物处理得当,毫不费力;“皆能胜任”表示每个人都能胜任某项工作。

以汉字为话题高一学生作文600字7篇

以汉字为话题高一学生作文600字7篇

以汉字为话题高一学生作文600字7篇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汉字为话题高一学生作文6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汉字为话题高一学生作文600字1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神奇的字体。

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

瞧瞧它们吧,你会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性格。

望见“朝阳”两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晚霞”,你会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看见“崇敬”这个词,你又会感受到一股神圣的力量。

“喜”字使人笑逐颜开,“哀”字一望而皱眉;“哈”字使人脸上浮现出笑容,“呜”字一见就仿佛听见哭泣声;“芬芳”好像散发出花的香味,“无忧无虑”一词出现后,你就如小鸟般快乐,看见“愁眉苦脸”这个词,就会想到一张哭丧的脸……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

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

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个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

它们还有悠长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我们现在的楷书,你说有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的呢?汉字,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

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

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若是碰上什么烦恼,坐下来听一段优美的散文,脑海里似乎跳动着一个个汉字精灵,不停地上下飞舞,在四周萦绕,等他们彻底小诗时烦恼顿释,如释重负。

每个汉字都经历了一段不可猜测的道路,才能流传到现在。

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国民族的光辉荣誉。

汉字使我们中国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当我听到“汉字”这个词时,不禁肃然起敬。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

汉字文化在国学教育中的意义研究关于汉字文化的论文第五篇:国学教育中汉字文化的意义研究摘要:在“国学热”盛行的当下,国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国学教育,汉字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汉字不仅反映古代社会的文化、加速社会的交流进步,更蕴含着古代人民无穷智慧。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文明的瑰宝,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力源泉。

在国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汉字文化教育以及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必不可少。

关键词:汉字;国学;传统文化;引言随着“国学”一词出现的频率日益增高,国学教育也日渐发展。

当下国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忽视了汉字的重要性。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其出现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汉字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更是中华文化的基因,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经济贸易以及异域文化交流等领域,都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

在国学热的当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优秀文化基因和发展汉字文化密不可分。

一、国学热潮兴起,汉字缺乏重视。

国学是我国文化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国学热”的掀起,使得国学教育成为当下教育的一大热点,为了满足社会对国学知识的需要,不仅有面向中小学群体的国学教育机构的出现;还有国内多所高校国学院的设立。

在青少年受教育阶段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国学热”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掀起,如今我们在提倡国学,大力发展国学教育时,往往选择诸子百家名篇以及各类历史文本,纵观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国学教育,都忽视了最初的“小学”,忽视了汉字的重要性。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汉字文化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汉字经过古人的不断摸索和历史沉淀,其形式和种类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形式上,由最初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六国文字、大篆、小篆,再到后来的隶楷阶段,直至今日的简化汉字;在种类上,逐渐形成了以“六书”为代表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以及假借六大类别。

衣的书写要点

衣的书写要点

衣的书写要点
衣的书写要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汉字的正确书写:确保准确无误地书写“衣”字。

记住它的基本笔画顺序和结构,包括先写上面的横折线,然后再写下面的竖线,最后写中间的横线。

2. 部首和偏旁:了解“衣”字的部首和偏旁。

它的部首是“衤”,是一个表示衣服的偏旁部首。

了解部首和偏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字义和形状。

3. 读音和拼音:了解“衣”字的读音和拼音。

它的拼音是“yī”,第一声。

掌握正确的读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字。

4. 字义和词语:了解“衣”字的字义和常见的词语。

它的基本字义是指衣服,也可以引申为覆盖或保护。

一些常见的词语包括“衣物”、“衣柜”、“衣食住行”等。

5. 应用和用法:掌握“衣”字的应用和用法。

了解它在句子和文章中的常见用法和搭配,例如“穿衣”、“衣着”、“衣裳”等,以便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个字。

6. 书写规范和美观:在书写“衣”字时,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保持字形端正、筆劃工整,注意横竖平衡和字间距离的协调,以使字迹整洁美观。

以上是书写“衣”字的一些要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不断练习和积累才能提高书写的水平。

祝你书写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之葬者,厚之以薪,不封不树
弔→吊:悼念死者
上古葬者,衣之以薪,无有棺,常苦禽兽为 害,故弔问者持弓会之,以助弹射
唐·颜师古
唁——慰问生者 唁电 吊电
• 坟 土葬时堆土为坟,堆土很大为陵 • 墓 土葬挖坑穴 不堆土
古者墓而不坟(礼记) •棺 •椁
三、汉字与姓名文化
• 一、姓的起源 起源的大体时间——母系社会 姜姚姒姞姬嬴 产生的原因
→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
3、夫妇有道
夫→象形。像站着的人形(大), 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 根簪,意为成年男子,是为丈夫。 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婦:从女持帚,表示洒扫
4、儿孙满堂
5、光宗耀祖
6、老人三条腿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二、 汉字与丧葬文化
死葬吊唁坟墓棺
天葬→→土葬→→火葬
第八讲 汉字与古人的衣食住行
一、汉字与衣饰文化
(一)衣饰起源
• 衣饰也称服饰,是指人体衣着及其装饰品。 “服饰”二字,最初分别独立运用,古代 文献中较早连用是《周礼·春官》“辨其名物, 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说文·衣部》解释“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段玉裁注:“叠韵为 训。依也,倚也。衣者,人所依以蔽体者也。”《释名·释衣服》亦 云:“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
也。”
• 裙,下裳也。郑玄《仪礼·丧服》注:“凡裳,
前三幅后四幅也。”
• 《诗经·魏风·葛》:“可以缝裳。”笺:“男子 之下服。”
• 裤,袴 绔。
• 连裆的短裤,叫做裈(kūn)。 • (刘)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
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世说新语》
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古代裤子
3、衣料用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姓”?→别婚姻
(二)“婚”“娶”与抢婚
• 婚→ 抢的时间→结婚时间 娶→ 抢个女人做老婆→聘娶 “嫁”“归” → 婚姻文明 之子于归
• (三)“姑”“舅”为何一名三用朱庆馀
《闺意》 王建《新嫁娘》
洞房昨夜停红烛, 三日入厨下,
待晓堂前拜舅姑。 洗手作羹汤。
妆罢低声问夫婿, 未谙姑食性,
四方巾
• ④笄
(汉代以后为簪)
《说文》:“笄,簪也。” 古时用以贯发或 者固定冠、冕等的头饰。 《仪礼·士冠礼》:“皮弁笄,爵弁笄。”郑 玄注:“笄,今之簪。” 《春秋公羊传·僖公九年》:“字而笄之。”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及笄之年 年方及笄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二)与衣裳有关的汉字
• 爵弁(文弁、雀弁)
• 爵弁服 • 皮弁服
2、帽 巾 帻 笄—实用价值的发挥
•帽
• 冃→冒→帽(汉) 用布缝合的圆形软帽
《说文》:“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以羊角为饰,当系古代蛮夷 所 戴之帽,故冃字之音读为帽。”
《说文》:“闩,重覆也,从,门一”。 《说文》“冒,冡而前也,从冃月。”
钱大昕《说文答问疏证》:“冃”字下指出:“冃即冒,俗 作帽。”
林义光《文源》:“冃”字下也指出:“闩冃同字,今字作 帽。”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巾- 帻 -笄
• 巾 象形字
• 古时头巾名。以丝带编成,一般 为青色。
• 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 汉末盛行戴巾 • 羽扇纶巾
宋代流行 戴巾
•帻
• 古代身份低微的人不能戴 冠,只能戴巾帻,起初只 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演变
成帽状——包头布。
• 帻,赜也,下齐眉赜然也。 《释名》
• 发有巾曰帻。 《说文》
•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李白 • 黔首(秦)----戴黑色头巾出门见人 • 苍头(汉)----以青巾裹头的军队 • 黄巾军大起义(东汉末) •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李白 • 红巾军大起义(元末)
陌头、络头、帩头、幞头→乌纱帽
司马相如《美人赋》:“女 乃驰其 服,表其亵衣。”
《诗经·周南·葛覃》:“薄 污我私,薄浣我衣 。”
裘 皮衣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 轻裘——狐裘 貂裘 貉裘 粗裘——鹿裘 羊裘 《晏子春秋·外篇》:“(齐)景公赐晏子狐
白之裘,玄豹之茈,其资千金。” 袍 长袄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 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论语》
③深衣
• 《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 衣者,以余泽肤,上衣下裳不相连, 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 深衣。”
• 《礼记·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 土。 ”
•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 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深衣
④褝 单衣 袷(qia) 夹衣 亵 内衣
《说文》:“亵,私服也。”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 4、注重得体 • 借来的衣装不合体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衣不加寸,鞋不加分 • 时样的裙子还得时样的衫(搭配得体)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 穿衣要适时,吃饭要适量。春服宜情,夏 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春不忙减 衣,秋不忙加冠。
• 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 对雪宜丽服。(适合环境)
• 革 象形字,去了毛的兽皮 • 韦 假借字,去了毛的熟皮 • 丝 象形字,蚕丝 • 绪 丝的头 千头万绪 • 绢 生丝织成的丝织品 • 素 白色的生绢 • 帛 丝织品总称
(三)古代鞋袜用字
屦→履→鞋 • 屦 单底鞋 夏天穿葛屦,冬天穿皮屦 • 履 战国鞋的总称 • 鞋 多为麻鞋 • 屐 木底有齿的防滑防污 • 靴 高筒靴 • 袜(韈襪韤)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 1、看重衣着 •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 衣是人之威,钱是人之胆 • 无衣不成人,无田不成水 • 宁让肚子饿,不要衣服破 • 嘴吃千口无人知,身上无衣被人欺 • 有才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 不瞧吃的,只看穿的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 只认衣冠不认人 • 衣帽取人 • 衣冠禽兽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陈子昂
• ②冕 (免)
• 大夫以上冠也 (帝王 诸侯 大夫) • 《三礼图》:释云:“冕广八寸,长尺六寸,前
圆后方,前下后高,有俯伏之性,故谓之冕。欲 人之位弥高而志弥下,故以名焉。”
冠冕堂皇 无冕之王
③弁——古代贵族男
子穿礼服时所戴的帽子
• 皮弁(武弁、兵弁)
会弁如星
穴居→树居→屋居 住房类型:
宫家室 房— 边室,从户
(单扇门) 屋→幄
傣家竹楼
• 汉字偏旁传达的建筑信息: • 囗——园 圃 囿 囤 溷
国囯國圀 • 宀——宫室家寮寨(不同类型)
宁宸宏宽宇(空间特征) 宅安宋容宿(起居行为) 寝寤寐 牢——
四、汉字与古代交通
汉字与道路——道 (辵) 路 行 街 術 蹊径歧阡陌 递 铺
箸→筷
(禁忌风俗改变汉字)
禮器也。象爵之形, 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四)酒与饮料
上古五饮:水 浆 酒 醴 酏 酒态五种:醉 酣 酗 醒 酲 制 酒:酝酿→封闭使之发酵 • 酣—不醒不醉 酒后不乱 恰到好处 • 醉—卒也 尽兴而不乱 • 酗—以酒为凶谓之酗 最激烈的饮酒过量 • 醒—醉解,睡醒为觉,酒醒为醒
• 饭 蒸熟的谷类食物→吃饭 黄帝始蒸谷为饭 《周礼》
蔬食之字 蔬 粗菜为疏 铺床拂席置羹饭,蔬粝亦足饱我饥
——韩愈《山石》 荤 臭菜也。《说文》 辛菜也。《仓颉篇》 有强烈刺激的菜(嗅觉 味觉)→葱韭蒜薑
荤辛→荤腥
• 出家人不吃葱蒜,有浊气,坏人心性 葱——窻 ——窗
春盘→ 古代风俗,立春日以葱蒜蓼韭蒿等各种辛 菜之嫩者和而食之,用以消食。 后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盘装为食
穿什么衣
中国人的服饰观念
• 3、崇俭尚雅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缕恒念物力维艰 • 住房不在高,穿衣不在绸。吃尽
,有衣莫忘无衣难。 笑破不笑补,穿旧不算丑。
•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家有万担,还要补衣烫饭。
• 要暖粗布衣,要好自小妻。穿着宜素 雅,布衣胜华服。
帝厘下土,方没居方,别生分类—《尚书》 生,姓也。别其姓族,分其类,使相似—孔注
上古“姓”为贵族专利 贵族:孔丘 李耳 孟轲 荀况 嬴政 平民:弈秋 优孟 庖丁 公输班 鲁班
文化内涵
• 1、儒家礼制思想 • (1)上层社会的服饰礼制 • 首先把穿衣方式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君
子之德”是上层社会男子的道德标准。君 子服饰的基本准则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 服。 比如:“帽准 君子以玉比德;冠毋免, 劳毋袒,暑毋褰裳。子路:“君子死而冠 不免 ”
二、汉字与饮食文化
饮食用字 方法:烹 饪 炒 煎 熬 煮 烤 炙 炮 燔 器具:豆 鬲 鼎 斛 甑 爵 尊
头衣 上衣 足衣
(一)头衣
• 1、冠 冕 弁—身份的象征
冠——《说文》:“冠,豢 也。所以豢发,弁冕之总 名也。”
圈+梁+缨
冠的文化含义: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 贵族身份的标志; 男子成年的标志
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班固《西都赋》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礼记》
碗盘箸筷杯盏 饮料:酒 醴 酝 酿 醉 酣 酗 醒
……
(一)食物
• 六畜——牛 羊 豕 鸡 犬 马 • 五牲——牛 羊 豕 鸡 犬 (肉食) • 五谷——麻、黍、稷、麦、菽
稻、黍、稷、麦、菽 (粮食) 肉食之字
牛→牡 牝 特 牲 牺 物 解 牵
专指→泛指
• 羊 六畜主给膳 养羞羡鲜美善祥
• 犬 追踪猎物 猎获狩臭突猝 伏献
汉字与车——转 轮 辐 轴 辖 榜舆轼辕辙
汉字与舟——筏→舟 般篙楫桨橹帆荡蘯
汉字与医疗

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
毉醫针灸砭
第六讲 汉字与民俗文化
一、 汉字与婚姻家庭
(一)从神话及姓的起源看古人的群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