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人口迁移》PPT精品课件

地理《人口迁移》PPT精品课件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也是影 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农业社会为寻找土地而迁移。
④自然灾害
引起饥荒和生态环境恶化,被迫迁移。
⑤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例如:大庆石油
2.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就业 机会多,经济收入 高,迁入率就高, 这是人口迁移的基 本动因。
好的地区
逐水草而居, 逃避战争、自 然灾害、移民
支边。
由东部迁 往东北和 西北
开发工业基地、 垦荒、支援边 疆建设。
中西部迁 往东部
务工、经商 追求更好的就 业机会和更高 的经济收入。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力(消极/排斥力):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 地的因素
拉力(积极/吸引力):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 地的因素
时期 特点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迁出地
旧大陆(欧、亚、非)
二战后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 人口增多
拉美、亚、非
迁入地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原因 意义
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②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的开发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很
少一部分,如大多数进城民工的“户籍”仍是原籍。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 逐年上升趋势
方 向
总特点 主要迁出地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 市和工矿区

人口迁移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出门求学 外出打工 旅游出行 春运回乡
人 口 迁 移 ?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条件
前提条件 空间移动 时间限度
(1)居住地变更 (2)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3)长期或永久性(一年以上)
其中任一条件 不足都称之为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2.分类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 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率
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 净迁移率。
(3)军事战争
2、人文因素
(4)宗教(文化)
2、人文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探究
“闯关东”
光绪六年(1880年),朝廷以放荒、免税、补助奖
励移垦东北。自此,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
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乃至云贵、江南、湖北都有移
民迁往东北,其中以鲁、直、豫为主要构成,仅鲁人就
占了移民整体的80﹪。
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 移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矿产资源、 水资源、自然灾害
政策、婚姻、文化 教育、经济水平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民族大熔炉是如何炼成的?
北美大陆的原住民是印第 安人,但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多人 种国家,有白种人、黄种人、黑 种人等,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肤 色不同的人以及他们的祖先来自 哪里,是怎么来到美国的呢?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

人口迁移
城 市 化
人口过 于集中
乡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劳动力老化

农业投资少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差(推力)
互动探究区 材料二 1978 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山东省高 2/3,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闯关 东”,可到 1985 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 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 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1979 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 2 万人口的小镇,1980 年设 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 长,到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深圳市总人口达 700.9 万。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源头丹江口库区的居民,部分 迁出了世代居住的家乡。
互动探究区
材料三 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大 学、随军军嫂、我国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引发了 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往往会引发人口大 迁徙。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①住所变更 ②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 ③时间较长(1年以上)
【巩固练习】下图中箭头哪些可能属于人口迁移?
A
B
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
A2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C
A1
B1

《人口迁移》课件PPT新最新

《人口迁移》课件PPT新最新

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 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PART TWO
国际人口迁移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由于人口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而国际
人口迁移往往反映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阶段一:20世纪以前 阶段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阶段三:二战之后
人口流动
人口在地区直间所做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
人口迁移的两种属性
1
时间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 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2 空间属性
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 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界线为依据,这就排除了在同一行政 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流动行为。
人口移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练一练
1.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
是D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外来人口已超过了本国人口,其
阅读 Reading
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 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 年代也发生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导向 为主。如50-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国家“三线”建设,60-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这一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东部向 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①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人口迁移》ppt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PPPT

《人口迁移》ppt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PPPT

原因
以 集团性 、 旧大陆→新大陆,欧洲 → 地理大发现与
19世纪以前 大规模的移民 美洲、大洋洲,非洲→
新航路的开辟,
为主
美洲 、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19世纪到20 世纪上半叶

欧洲 →美洲、大洋洲 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
人 国 国 逐 人 要口家家渐口形从流,成迁式外发向为移籍展发国的工中达际主人、人人区来北欧欧口口;,非洲洲人由净净的由、口于迁迁大人西主战入入量口亚要乱区区难净和流等变民,迁北拉向原为迁出非丁因净往区 。美北,迁欧西变近洲美出洲亚为年由和、、迁石入油地资经源济的发开达发,
(1)关于2005—2010年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江西迁出率最高
B.安徽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广东迁入率比天津高
D.福建迁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比较两图可知
()
A.我国人口迁移总量减少 B.北京人口迁入率增加
C.上海人口迁入量减少
D.广东人口迁入量始终最多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 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机械增长。 是指由 人口迁移 造成的人口数量变化。当人口机械增长率 为正时,为人口净 迁入 ;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 净 迁出 。 (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案: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
北京人口迁入率增加
答案:(1)C (2)B
人口迁移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辛未”应为辛亥(此书乃林觉民作于黄花岗起义前三天的1911年4月24日,即农历辛亥年三月

人口迁移人口完美版课件

人口迁移人口完美版课件
答案 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南部、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1
2
3
4
5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几次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A.战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C.环境质量的改善D.环境难民的影响(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迁出地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 有利: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不利: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跟踪训练
下图为“人口迁移的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解析 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①③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②⑤ B.⑥⑦ C.②④ D.④⑤
解析 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需跨越行政区界线,故⑥⑦不属于人口迁移。
战争
收入
资源
经济
1
2
人口迁移受迁移障碍,如语言、移民法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PANDUAN
判断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人口迁移PPT课件上课用24

人口迁移PPT课件上课用24
【提示】 “住校生”属于人口流动,因短期离开 原居住地且没改变户籍;小王姐姐去外地上学属于人口 迁移,因为她长期改变了居住地且户籍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_经__济_发__展__水_平______的差别。 2.其他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 政策、文化背景等。
2.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 “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的格局
影响农业生产 土壤 进而影响人口
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 肥沃的土壤而迁移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 发能吸引大量 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2)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因素
经济 发展
交通 和
通信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一 般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 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 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 量人口迁移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 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 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答案】 (1)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 经 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
(2)森林资源的减少,水土流失加剧;黑土肥力下 降;湿地减少。
[图表展示] 教材 P12 图 1-2-5 人口迁移的“推力”与
“拉力”
[解图精要] 由图可知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及影响人口迁
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力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2)我国“民工流”的影响
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
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
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1.2.1 人口迁移 课件(29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1.2.1 人口迁移 课件(29张PPT)

生活必需电器,未婚人士每月可以领取 352欧元的补贴,适龄子女免费教育,并 且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署2013年公布
叙利亚难民长途跋涉迁往德国的原因是什 么?请列举其影响因素。
战争 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难民是因为亲
友关系而选择来德国避难的。
经济
政策
教育 文化
投亲 靠友
主要
主要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
经济
个人 情感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8、深圳外来建设者排行榜TOP5
交通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宗教
9、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案例探究
请按下暂停键,仔细研读
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德国成为叙利亚难民的“希望之地”。 有媒体指出,若无移民,每年德国人口将减少 20 万人以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5年预计,可收容80万名难民,德国民众亦采取欢迎态度。这些难民在允许的范围
深圳人口流动实时图
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①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三大标准: ②居住地改变1年以上
③移动范围跨越行政区边界或国界
深圳常住人口: 1980年约30万 ~ 2020年1343万
(一个国家或地区)
人口 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
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人向“阳光地带”迁移境;

1.2人口迁移(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2人口迁移(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978-2018年,全国总人口增长1.5倍,而城镇人口增 长4.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 59.58%,平均每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
根据图片和资料,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 改革开放后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内地前往沿海;山区前往平 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地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 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是人口迁入区?
迁出地:旧大陆(亚非欧) 迁入地:新大陆(美洲和大洋洲)
2.二战后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其中最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以外籍工人为主 原因:经济因素、资源(石油)和战争 等,其中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最主要 的因素。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国内人口迁移——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例
(1)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资料:①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后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 建设我国先后成立了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生产建 设兵团大量来自东部省区和城市的知识青年和农民等 先后加入,总人数近300万人;
②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 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 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 建设。大概投入了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 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 校。
③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 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 制。

地理 《人口迁移 》PPT精品课件

地理 《人口迁移 》PPT精品课件

提示:①否(时间太短) ②是 ③是 ④是
一、人口迁移 分类: 按照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国际迁移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
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 难民等。
国内迁移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
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一、人口迁移
练一练(活动P11)
2.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人文 因素
经济: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城市化、工程建设 政治: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社会文化: 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历史、科技
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练一练(活动2 P12)
(1)19 世纪,德国北部农业地区与南部农业地区相比,人口迁出 率较高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 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工作并定居。
提示:① ② ④国内迁移; ③国际迁移
二、国际人口迁移
自主阅读(P13)
回答: 1.以时间为线索,二战及发生前,国际间的人口迁移有几次?分别是什么? 原因又是什么? 2.结合右图,回答:二战后 人口迁移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3.思考一下人口迁移对于 迁入国和迁出国分别有何 影响?
②改革开放后: 中部
东部
西南、西北
东部
(P15)
特点: 人口流动活跃; 自发性迁移为主; 组织性迁移比重下 降
二、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力因素
Push factor
拉力因素
Pull factor
推拉
因素
Push pull factor
•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为 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
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
•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 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 口迁人的拉力因素
• 然而,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 往往考虑不同的因素
推拉理论
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 由迁出地的推力( 排斥力) 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Push-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迁出地
Area of origin
迁入地
Immigrant areas
迁移障碍 拉力因素 推力因素
距离 语言
迫使人们迁出 一种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
永久变动,所以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 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 有的人口移动具有永久性质 • 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
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人口的机械增长
Mechanical of population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净迁入区
Net migration area
Potato famine and immigration in Ireland
• 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历过“成也土豆,败 也土豆”的时期。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 植。到18世纪末,土豆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进了人 口增加。1841年,爱尔兰人口高达650多万。但 是,从1845年起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教收, 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 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人口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点)
• 2019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 共发送旅客约29.8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 人口大规模移动。
• 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 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自然生态
01 环境因素 Natural factors
1. 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2.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
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3. 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
人口净迁出区
Net migration area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
人口机械增长率
Population machinery growth rate
•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净迁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 计算公式为 人口机械增长率
• 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 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
2019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ility
• 有的人口移动只是暂时性的 • 我国春运期间的人口移动,不涉
2019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01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目录
CONTENTS
02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PART1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 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特点
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长期性或永久性(大约一年以上) 居住地改变
= 年内迁人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 X 100%
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
Mechanical growth and natural growth of population
人口自然增长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地区人口变化
R-population change
人口机械增长
聚居在叙 利亚难民 营的伊拉 克难民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国内迁移 ②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国内迁移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国际迁移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国际迁移
• 2019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 共发送旅客约29.8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 人口大规模移动。
02
经济
因素
Humanistic factors
人口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分类: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永久性移民 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
②按迁移方向分 农村向城市 城市向农村
农村向农村 城市向城市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外出度假 旅游, 上街购物
张成高中 毕业考取 大学去异 地读书

王艳从甲 县A中学转 到乙县B中 学读书
促使人们迁入 一种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李 ( Everett 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 口迁移理推拉理论”。他认为,在 每个区域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 “拉カ”,留住已经在这里生活的 人和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 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推カ”, 促使原居民离开。此外,原居住地 和目的地之间还可能存在着难以逾 越的中间障碍,如限制移民的法律 法规等。人口迁移也会受个人因素 的影响,如个人的意愿、知识水平 以及对原居住地和目的地的接触与 评价,都会影响迁移的发生。
Mechanical of population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主要原因?
PART2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 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呢?
Why do people 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