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对抗与雷达对抗侦察情报机载目标识别融合模型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军事信息对抗技术

军事信息对抗技术

(军事信息技术2 生长干部系列教材通信指挥学院)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第一节通信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技术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效能并保护己方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效能的正常发挥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

通信对抗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侦察技术(简称通信对抗侦察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简称通信干扰技术)、反通信侦察/抗干扰技术(简称通信防御技术)3部分。

其技术体系如图6-2所示。

一、通信对抗侦察技术(一)概述1、通信对抗侦察通信对抗侦察是指使用通信侦察设备对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分析识别、监视跟踪以及测向和定位等,以获取信息内容、技术参数、工作特征和辐射源位置等情报的活动。

通信侦察是通信对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信对抗的前提和基础。

2、通信对抗侦察的主要任务通信对抗侦察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3个方面1)侦听侦收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获取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技术参数(如工作频率、调制方式)和工作特征(如联络时间、联络代号)等。

2)测向定位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测定敌方通信信号的来波方位,确定敌方通信电台的地理位置。

3)分析判断通过对敌方通信信号的技术特征参数、工作特征和电台位置参数的分析,查明敌方通信网的组成、指挥关系和通联规律,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类型、数量、部署和变化情况。

从而可进一步判断敌指挥所位置、敌军战斗部署和行动企图等。

3、通信对抗侦察的特点通信侦察的目标是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是多种多样的,敌人在进行通信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希望能顺利进行通信,通信的内容不被对方截获。

而作为侦察者则反之,总是希望能搜索、截获尽量多的敌方通信信号,以便从中分析出多的情报内容,作为干扰或攻击敌人的作战行动的情报依据。

在这种侦察与反侦察的对立斗争中,使得通信对抗侦察有如下特点:1)信号频段宽、数量多通信侦察需要覆盖无线电通信所使用的全部频率范围。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看,这个频率范围人约从几千赫兹到几十吉赫兹。

空地一体化雷达探测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空地一体化雷达探测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空地一体化雷达探测网络体系架构研究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持续深入,为了快速适应信息化战争发展的需要,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信息及防御技术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机构、工业设计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是当今世界强军强国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雷达系统作为战场探测系统的核心装备,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先进的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技术的发展以及雷达截面积极大减小的隐身目标出现,单雷达或者单平台雷达系统受频段、视角、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探测性能受到严重制约,已经很难适应体系作战需求,亟需通过多平台多雷达探测资源整合和重组,弥补单平台单雷达探测能力的不足,实现雷达网络化架构,达到区域整体探测效能最优。

1网络雷达对抗系统的组成(1)网络中心站。

网络中心站是整个系统的指挥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是对各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指挥各站工作。

以防空为例,网络中心站首先对各一体站下达侦察的命令(有的进行有源探测,有的进行无源侦察),通过网络传输获取各站所测量的目标数据与信息,并进一步结合自身侦察所得信息,对数据进行关联并处理信息,从而得到对来袭目标较为完整信息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引导一体站对目标进行干扰压制,达成对重点地段的保护。

网络中心站还将所得数据上报上级指挥部门及友邻单位,更好地辅助指挥与协同作战。

(2)一体站。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雷达与雷达对抗一体化是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体站发射的信号不仅可以对雷达进行干扰,还可以对雷达进行探测。

与传统的雷达对抗系统类似,各站也配有侦察设备,具备一定的侦察能力。

仍以防空为例,一体站在网络中心站的命令下对目标进行侦察,当一部或多部一体站发射探测信号,本站或其他一体站接收信号时为有源侦察,当一体站不发射信号只接收信号时为无源侦察,各站将所得信息汇报与指控站。

当各站得到对目标实施干扰的指令后,发射信号对目标进行干扰,此时侦察设备不接受信号。

2网络的雷达的系统网络设计系统的网络设计采用Client+WebService(客户端+网络服务)和B/S(浏览器端/服务端)两种架构体系来实现。

航空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建设思考

航空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建设思考

航空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建设思考摘要:航空电子对抗是指利用航空器平台装载的电子对抗装备在空中实施的电子对抗军事行动。

随着新型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系统的不断涌现,作战对象和电子对抗装备的种类、结构及功能日趋复杂,电磁环境和体系对抗的复杂度空前提升。

为满足航空电子对抗人才培养需要,军校亟须开展航空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简称作战仿真系统)建设,以支撑学员核心能力培养。

关键词:航空电子;对抗作战1 作战仿真系统建设原则1.1 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立足主战平台兼顾典型电子对抗装备航空电子对抗的平台种类较多,装备类型及组成复杂,涉及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等多个技术领域。

对于聚焦培养学员电子对抗技战术综合能力的作战仿真系统,在设计时应当以航空电子对抗作战任务为牵引,立足主战平台,兼顾典型电子对抗装备。

本文以主战平台的电子对抗系统或装备为出发点,提取不同作战背景和设备体制中各组成部分的共通之处,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的差异,以封装的仿真模型和软件模块的形式在计算机中进行功能再现,以网络接口方式组建完整的电子侦察系统、电子干扰装备数字仿真环境,并进行侦收、干扰效能的评估。

1.2 以侦察为主线模块化建设组合式使用电子对抗侦察是航空电子对抗各类作战的共同基础,作战仿真系统在设计时应以侦察为主线,在侦察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拓展电子干扰等相关功能。

同时,模型设计兼顾通用性和专有性,通过分析不同作战场景和设备体制的异同,使模型在符合工程设计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

模型的搭建符合“模块化建设、组合式使用”,便于用户学习和使用。

显控软件具备一定的通用性,界面美观友好、简洁直观,能够实现典型作战场景的显示控制和对所有模型的状态设置功能,容错性强。

作战仿真系统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在用户需求升级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对部分功能进行更新。

2 作战仿真系统功能架构设计目标群态势生成子系统仿真战场中的目标状态和剧情态势;无源侦察仿真平台仿真我方侦察平台编队的运动状态、ESM信号处理以及无源雷达信息处理功能;情报分析中心包括辐射源识别、平台识别、目标关联、态势评估以及定位跟踪等模块,对情报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1、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型的军事政策决定了其国防为()BA、联盟型国防B、防御型国防C、中立型国防D、独立自主型国防7、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DA、单级格局B、多级格局C、两级格局D、一超多强格局8、军事战略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和()DA、战略目的B、战略方针C、战略手段D、军事力量9、从国际战略环境的角度看,是()战争严重损害了现行国际秩序? CA、阿富汗战争B、两伊战争C、伊拉克战争D、911事件12、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手段主要包括: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

DA、电子防御B、电子对抗侦察C、卫星侦察D、水声对抗13、()是联系军事技术和作战理论的纽带。

BA、通信网络B、军队的组织结构C、武器和装备D、心理空间14、信息时代战争的典型战争形态是()BA、机械化战争B、信息化战争C、冷兵器战争D、热兵器战争15、做好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准备,必须要以()为重点。

BA、军事理论创新B、武器装备建设C、体制编制调整改革D、高素质人才培养22、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BA、战略方针B、军事力量C、战略手段D、战略环境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战略格局是() AA、两级格局B、单级格局C、多级格局D、多元交叉格局24、我国领土总面积应该是()平方公里。

CA、960万B、300万C、1260万D、660万25、航天技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三大部分组成。

AA、地面测控技术B、空间技术C、无人航天器技术D、载人航天器技术27、雷达对抗手段包括雷达侦察、雷达干扰、()。

CA、雷达有源干扰B、光电干扰C、反辐射摧毁D、雷达无源干扰28、人类社会的技术社会形态一共经历了()次转变CA、一B、二C、三D、四29、信息化战场上,()将成为重要的作战方式 DA、线式、接触式B、非线式、接触式 C线式、非接触式 D、非线式、非接触式30、做好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准备,必须要以()为突破口。

信息化国防军事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信息化国防军事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信息化国防军事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信息化国防是指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国防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在信息化国防中,军事目标的识别与跟踪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国防军事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军事目标识别技术军事目标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军事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分类与识别的过程。

目标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阶段的军事行动中,包括预警、侦察、打击等。

现代军事目标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法。

1.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对军事目标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目标的特征信息。

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边缘检测、特征提取、图像增强等。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军事目标的轮廓、颜色、纹理等特征可以被提取出来,为后续的目标识别提供数据支持。

2. 模式识别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目标的特征进行匹配和识别。

常用的模式识别技术包括模式匹配、神经网络、决策树等。

通过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将军事目标与已知的模式进行匹配,快速准确地识别目标。

3. 机器学习技术机器学习技术是指通过训练算法,使计算机具备学习和智能决策的能力。

在军事目标识别中,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训练大量的军事目标样本,使计算机自动学习目标的特征和模式。

常用的机器学习技术包括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

二、军事目标跟踪技术军事目标跟踪技术是指在军事行动中,通过连续观测和分析目标的动态信息,实时跟踪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运动轨迹。

目标跟踪技术对于指挥决策、打击精度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单目标跟踪技术单目标跟踪技术是指针对单个目标进行跟踪的技术。

常用的单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等。

这些方法基于目标的位置和动态信息,通过状态估计和预测,实现对目标的连续跟踪。

2. 多目标跟踪技术多目标跟踪技术是指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的技术。

随着指挥和打击需求的增加,多目标跟踪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综合电子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综合电子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综合电子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章从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综合电子战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基本体系结构,探索了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

标签:电子战;系统功能;体系结构;顶层设计引言电子战装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从任务和功能单一的作战装备,逐步发展成为具备多种功能,可遂行多任务的综合电子战系统。

电子战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拓展,其技术不断创新,其作用和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电磁控制权已经成为战争的制高点,而综合电子战系统是夺取电磁控制重要的手段。

因此,研究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综合电子战的内涵综合电子战系统是由岸、海、空等平台构成的,广泛用于三军协同作战的电子战装备体系,综合电子战是相对于单个电子作战装备而言的概念,其主要特点是多任务、综合电子作战能力和强大作战效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功能多功能融合、作战频段全频段覆盖和作战空间囊括多维空间。

综合电子战系统是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要求而提出的电子作战新概念,它具有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反辐射打击和电磁毁伤等四大功能。

它在信息作战指挥控制中心的同一指挥控制下,通过各种平台的雷达对抗、通信对抗、无线电侦察、反辐射攻击及敌我识别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统一电子信息态势,密切协同各种电子作战力量,夺取局部电磁控制权。

2 综合电子战主要作战功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敌C4ISR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其主要功能通过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电磁攻击等手段实现。

2.1 电子侦察电子侦察是实施电子干扰、电磁攻击等的先决条件,分为电子情报侦察和电子支援侦察。

电子情报侦察是利用电子侦察设备对可能的作战区域长时期进行电子信号的监测、评估和分析处理,确定辐射源的参数、信号体制和变化规律,进而评估其配属的武器系统,为指挥人员评估电子态势和实施电子作战行动提供参考。

电子支援侦察是在作战准备阶段和作战实施过程中,运用各种电子设备截获感兴趣的电子信号,实时确定辐射源的信号特征、参数等,评估辐射源威胁的性质、等级,确定辐射源的方位,为实施电子进攻、电子防御和兵力机动等提供实时情报信息。

电子战装备一体化技术

电子战装备一体化技术

第8卷 第4期信息与电子工程Vo1.8,No.4 2010年8月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ug.,2010 文章编号:1672-2892(2010)04-0397-05电子战装备一体化技术梁百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对抗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71)摘 要:雷达、通信和电子战系统一体化是电子技术发展和现代战争需求的必然结果。

电子战装备一体化,是集中了现代材料学、光子学、微电子学、光电子技术、微机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等各学科成就的高科技系统。

本文分析了一体化电子战系统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综合电子战;雷达与电子战一体化;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N97文献标识码:A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warfare equipmentLIANG Bai-chuan(ECM Research Institute of Xidian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71,China)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the radar/communication and EW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odern war requir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warfareequipment is high-tech system connect ideas for modem material science, photon science, microelectronics,photoelectron technique,micro-machinery technique,especially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as wellas software radio-technology,etc.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features,development trend and some keytechnologies for accomplishing the integration of radar-electronic warfare.Key words:integrated electronic warfare;integration of radar-electronic warfare;development trend;key technologies电子战装备的发展日趋一体化和通用化。

雷达_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雷达_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图1 雷达 - 通信一体化系统框图
C2 , 然后再进行乘性混合, 其形 之前分别加上大直流分量 C1 , 式为: s = ( x + C1 ) ( c + C2 ) 于是 ls = lns = ln[ ( x + C1 ) ( c + C2) ] = ln( x + C1 ) + ln( c + C2 ) ≈k1 x + k2 c 3. 2 修正的盲源分离算法 盲源分离通常处理的模型为 x = As, 通过寻求线性变换 W, 使得估计分量 y = Wx 尽可能统计独立。 这里 x 为已知的 m 维观测向量, s 为未知的 N 维源向量, 且其各分量统计独 立; A 为一个未知的 M × N 线性混合矩阵。 盲源分离算法是针对阵列信号的, 而对单一信号不适 用。而本系统中接收机采用单天线接收, 因此, 要对盲源信 号进行修正, 使其符合阵列信号的要求 。 以雷达信号作为参 考信号, 使接收信号经同态滤波后的信号和雷达信号组合成 为一阵列信号。即: ( 5) ( 4)
H( f) =
{
1, 1 2
{1 + cos [ π( 2Ts
— 1 —
使雷达具有通信功能, 需将通信信号调制到雷达信号 传播,
2
2. 1
雷达 - 通信一体化设计方案
雷达 - 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在原理上都是电磁波的发射和接
形成一体化信号。 中, 假设雷达发射的信号形式为: c( t) = Acos( 2 πf c t + θ( t) ) = c1 ( t) cos( 2 πf c t) ( 1) A 为载波的幅度; f c 为载波频率; θ( t) 为相位调制函数; 其中,
本系统中, 雷达信号采用线性调频( LFM ) 信号, 通信信号调 制方式采用 BPSK 调制方式。

电子对抗侦察情报消息格式化研究

电子对抗侦察情报消息格式化研究
收稿 日期 : 2 0 1 3年 2月 2 5日
对 抗侦 察 、 雷达 、 技侦 等侦 察手 段之 间进行 实 时融
合, 形成“ 大情报” 体系, 获取全面、 可靠 、 高价值的 军事 情报 是 我 军情 报 工 作 的重 要 方 向。因 此 , 要
树立 服务 电子 对抗 与服 务 “ 大情 报 ” 体 系并 重 的思 想, 在制 定 电子对 抗侦察 情 报消 息格 式 的过 程 中 ,
较 之 于普 通 信 息 , 经 过 格式 化 的信 息 具有 规
1 . 1 服 务 电子对 抗作 战与 服务大 情 报并重 电子对 抗侦 察 手 段 多样 , 运 行 平 台 陆 海 空 天

范、 准确、 简明等特点 , 适于在信息 网络 、 信息平 台 之间传输 、 交互 , 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生
t a b l i s h e d . I n t h e e n d ,t h e E C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f o ma r t i s d e s c i r b e d b a s e d o n V MF( v a r i — a b l e m e s s a g e f o ma r t ) .
成 的必然 要 求 。开展 电子 对抗 侦察 情报 消息 的格
式 化研 究 , 是 实 现 电子对 抗 侦 察 情 报数 据 向 电子

体, 具有侦察距离远 、 不主动辐射信号 、 隐蔽性
强 等特 点 , 发挥 “ 目标 指 示 器 ” 作 用 的 越 发 明显 。 伊 拉克 战争 中 , 美 军 先用 一 架 R C一1 3 5型 “ 铆钉” 联 合 电子 战 飞 机 来 确 定 伊 拉 克 地 对 空 导 弹 的位

无线电通信对抗

无线电通信对抗

无线电通信对抗目录电子对抗简介 (2)无线电通信对抗 (3)通信对抗分类 (3)通信侦查 (3)通信干扰 (5)通信防御 (6)反侦察战术措施 (8)附录: (10)电子对抗简介无线电通信对抗为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效能和保护己方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效能的正常发挥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简称通信对抗。

是电子对抗的重要分支。

其实质是敌对双方在通信领域内为争夺无线电频谱控制权而展开的电波斗争。

无线电通信对抗主要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侦察、无线电通信干扰和无线电通信电子防御三个部分。

通信对抗分类1、波长分类: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2、空间位置分类:对潜、地面、对空、卫星。

3、信号分类:模拟、数字通信系统。

4、寻址方式:频分多址、码分多址、时分多址。

通信侦查通信侦察是为了获取通信对抗所需要的情报而进行的电子对抗侦查。

主要是通过对敌人无线电信号搜索、截获、分析和识别敌无线电信号。

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频率、频谱结构、调制方式、功率电平、工作体制、配置位置、以及通信规律、通信网略的性质和组成等。

显示、记录,并对敌发信台进行测向、定位。

通信对抗侦察是获取敌方通信情报的基本手段,是对敌方天线实施天线干扰或情报摧毁的前提条件。

无线电通信侦察包括4项内容:侦收、识别、测向、定位。

侦收,要侦收敌方无线电通信,已方接收就必须在工作频率上和敌方相同,在解调方式上和敌方电台调制方式相适应。

侦收敌方短波电台要使用短波接收机,侦收敌方调频电台要使用调频接收机。

识别,把侦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解密、破译称为对无线电通信信号的识别,只有通过识别,才能了解敌方无线电通信的内容。

测向,用无线电定向接收设备来测定正在工作的无线电发射台的方向,称为测向。

其接收设备为无线电测向机。

当无线电测向机的定向天线对准发射电台时,天线的接收信号最强,从而可以确定无线电发射台的发射方向。

定位,通常一部测向机只能测定发射台的方向,要确定发射台位置,需用两部以上测向机同时进行测向,通过交会才能确定发射台位置。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专业综合(军事学类)考试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考研复试——专业综合(军事学类)考试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基本组成方法和系统结构,系统理解 运筹学、指挥自动化理论与技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 军事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理论基础、框架结构和系统分析 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和有关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计算机网络的 体系结构和各个层次的协议、服务及其核心技术。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及应用实践技能,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指挥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1、指挥自动化系统概述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1)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内涵及作用;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及其称谓的演变过程;地位与作用,人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 关系。 (2)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工作过程;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组成与分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3)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的含义;指挥自动化系统两种常见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我军体系结构及其 特征。 (4)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史;美军 C4I 系统的发展趋势。 2、信息获取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1)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需求 信息获取系统在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类型、信息 容量、信息的非完备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实效性。 (2)实时动态信息获取系统 空间信息获取系统的组成、侦察卫星的特点与分类;空中信息获取系统的组成、特 点和代表设备;地面和水面信息获取系统、地下和水下信息获取系统组成与特点;雷达
第三部分 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引论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操作系统 批处理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分时系统 实时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嵌 入式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服务和结构,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 历史和现状。 (2) 掌握虚拟机和资源管理器这两种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掌握微内核结构的基 本思想。 (3) 理解系统调用的基本含义,理解核心态和用户态两种 CPU 模式的转换。 (4) 掌握批处理系统、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多处理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等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5) 理解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2、进程与线程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并发程序 进程 控制原语 线程 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临界资源和临界区 锁原语 信 号量 经典 IPC 问题(并发算法) 管程 进程调度 作业调度 UNIX 进程系统调用 fork、 exec、wait。

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及模型构建的思考

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及模型构建的思考
信息化作战能力可以描述为“综合运用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以及其它信息技术等手段遂行信息化作战的能力”。具体地说,信息化作战能力包含情报侦察、预警探测、情报信息融合处理、指挥控制、综合通信、火力打击、信息对抗、综合保障等能力。其中,情报侦察、预警探测属于信息获取范畴,情报信息融合处理属于情报处理范畴,三者可以归并成战场感知能力。战场感知和综合通信本都应该属于作战保障的范畴,但由于战场感知和综合通信是信息化战场的核心要素,在信息流导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突出其地位,可把战场感知和综合通信抽提出来作为信息化作战的子能力。所以,我们认为,信息化作战能力包括高效化指挥控制能力、实时精确化战场感知能力、网格化综合通信能力、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整体化信息对抗能力和聚焦式综合保障能力。这“六种能力”是信息化作战的“支柱型”能力,是衡量信息时代军队战斗力水平的新标准。
三、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应以作战行动及武器平台为主体,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体系
信息化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估,需先逐级建立子能力评估模型,之后依靠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得出评估数值,再逐级综合评估出上级能力,最后得到信息化作战能力的综合评判值。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理论和系统分析等方法,以作战行动或武器平台等要素为主线,建立能便于评估和全面评估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4.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模型
评估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主要是衡量信息化武器的毁伤效能。战场信息化武器系统不仅包括陆、海、空、二炮等军兵种所装备的信息化的枪炮、坦克、飞机、军舰等,还包括精确制导武器和空间硬摧毁系统。由此,信息化火力打击能力评估,要建立轻武器、坦克、飞机、军舰、导弹等传统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模型,以及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高新武器的打击能力评估模型。以地-地导弹打击能力评估为例,还要进一步建立可靠性、生存能力、突防能力、毁伤能力等评估子模型。

浅析电子对抗技术应用与发展

浅析电子对抗技术应用与发展

浅析电子对抗技术应用与发展发布时间:2022-07-13T01:17:25.06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月第5期作者:邓爱玲[导读] 电子对抗的实质是对电磁频谱控制权的争夺,贯穿战争的全过程。

邓爱玲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安徽蚌埠 233050摘要:电子对抗的实质是对电磁频谱控制权的争夺,贯穿战争的全过程。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电子战在国际上历次战争和大的冲突中都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失去了制电磁权就变成了“聋子”、“哑巴”、“瞎子”,从而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关键词:定义;应用;发展趋势1电子对抗技术的定义敌对双方进行电子斗争的电子技术设备、器材以及使用这些设备器材的方法和手段,统称为电子对抗技术。

他是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是现代战争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作战手段,又称为电子战、电子斗争。

电子对抗对象是那些在电磁频谱域为获取、传输和利用信息的电子设备和系统,包括各类侦查监视传感器、通信系统、指挥控制中心和信息化武器系统等,涉及雷达、通信、导航、精确制导、遥测遥控、敌我识别、无线电引信等。

2电子对抗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2.1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对抗侦察就是搜集、分析敌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信号,以获取其技术参数、位置以及类型、用途等情报的侦察,是组织实施电子对抗的前提条件。

枪炮未打,电子先行,充分表明电子对抗侦察在现代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海湾战争开战前,多国部队通过各种电子侦察手段,掌握了伊军防空体系电子设备的部署和参数,战前一周对其实施迷惑性压制干扰,效果明显。

俄乌战争开始之前,北约持各型电子侦察机已云集在乌克兰周边区域,据了解,早在去年年底,美军就将E-8C“联合星”电子侦察机部署在德国,并多次进入乌克兰境内执行侦察任务。

而RC-135V侦察机在冲突发生前,多次前往黑海执行侦察任务。

军用指挥系统电子对抗技术

军用指挥系统电子对抗技术
答案:对
对无线电通信的干扰,既可以是有源干扰,也 可以是无源干扰。
答案:错
不定选题
无线电通信反干扰的方法有:
a、增大发射功率 c、提高接受机的灵敏度 b、改变工作频率 d、设置假电台
答案:ab 对付敌电子干扰,无线电通信设备可采用的方法有:
a、采用跳频通信 c、采用无线电静默 b、增大发射功率 d、尽量采用有线电通信
无线电通信干扰
概念:发射干扰信号,使敌方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不能正常工作。是无线电通信对抗的核心。
种类:
• 压制性干扰
瞄准式干扰:针对敌方某个通信网(专向)的工作 频率施放干扰。 阻塞式干扰:能同时干扰一个频段范围内的不同工 作频率的多部电台。 半瞄准式干扰:介于两者之间。
• 欺骗性干扰(无线电冒充)
电子对抗的手段
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隐身与反隐身) (制导与反制导)
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电子欺骗与反欺骗)
火力摧毁与反摧毁
无线电通信对抗
含义:对敌方无线电通信进行电子侦察、干 扰和己方无线电通信设备实施反侦察、反干 扰进行的电磁斗争。 目的:阻碍或削弱 敌方无线电通信, 同时保护己方无线 电通信设备的效能 得到充分发挥。
美国 “首 领” 三位 一体 通信 对抗 系统
EP-3E电子侦察机
中国的“东调232”
判断题
当无线电通信受到干扰时,可通过增大发射功 率的方法反干扰。
答案:对
人工按键发报是无线电通信反侦察的一种手段。
答案:错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无线电静默可以对付敌方的无线电干扰。
答案:错
判断题(续)
采用宽频带通信是对付敌无线电干扰的有效措 施。
卫星的反干扰

浅谈AIS与雷达目标信息融合

浅谈AIS与雷达目标信息融合

浅谈AIS与雷达目标信息融合摘要给出AIS和雷达目标信息融合问题的提出背景及模型的建立后,介绍主要用的信息融合方法即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简单概述粗糙集和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对粗糙集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将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的融合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AIS;雷达;信息融合;粗糙集;神经网络传统的雷达曾是海上监控系统的一个里程碑。

但由于传统雷达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所能提供的是非常小量的信息。

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能提供的信息有很多的优点,足以弥补雷达数据的缺陷。

但就现阶段来说,雷达在航海技术中又是无可替代的。

因此,为给船舶航行提供更精确可靠的信息,我们需要将AIS与雷达结合起来,把他们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取长补短,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和港口对船舶更好的管理提供质量更高的数据。

AIS与雷达系统对目标的监测跟踪相比,AIS具有下列优点:1)信息量大,可提供雷达所不能提供的大量船舶动态信息,节省自动避碰系统的计算时间和存储容量。

2)信息来源可靠,误差小。

3)不间断地提供动态信息。

4)自主运行,无需人工监控。

虽然AIS具有上述优点,但仍有它的局限性,因而它并不能取代雷达系统,这是由于:1)不是所有船舶都安装了AIS,所以雷达系统还是不可或缺的。

2)雷达系统是自主的监测跟踪手段。

在VTS中心,无论船舶上是否装备AIS或雷达,或它们是否正常工作,雷达系统对目标的监测跟踪均不受影响;对一些突发性交通事故的监测、记录,雷达系统更能发挥作用。

3)雷达系统可以得到水域的全景交通图像,除了所有的运动目标,还有静止和固定的目标,如助航设施等。

4)AIS提供的位置数据来自于GPS/DGPS数据,而GPS/DGPS数据是GPS/DGPS 天线所在点的船舶运动数据,恢复成图像时该船只是一个点,而雷达目标回波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目标的大小和形状。

5)虽然目前AIS设备中的船位信息来源于GPS/DGPS设备,精度较高。

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对抗技术简介

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对抗技术简介

控制、通信,就破坏了整个武器系统”。
这一作战效果促使了西方各国对通信对抗的空前重视和快速发展。
二、传统通信对抗中的信号处理
1.1 通信对抗发展
阶段成熟
从 1991 年的海湾战争、 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再到 2001 年的阿富汗战争、 2003年的伊拉光战争。 自战争开始到结束,都使用各种地面、水面、机载、星载的通信侦察、测 向定位和干扰系统,几乎全天候、全天时地对弱小敌方迚行全面监视和全频 段压制,对军用通信甚至包拪民用通信、广播、电视等迚行完全阷断,这种 使得战场信息的绝对优势使得战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分出了胜负。 特别是 2001 年的阿富汗战争、 2003 年的伊拉光战争,这是美国信息战理论 发展基本成熟和美军战场信息网络体系( C4ISR )系统建设已有相当规模和 绝对优势情冴下迚行的,充分展现了现代战争中以信息为主导、网络中心战 思想的信息化战争模式。
一、知己知彼--从通信谈起
1.3 典型通信装备及其性能
以 色 列 未 来 士 兵 系 统 使 用的塔迪兰通信公司“ 500 该电台含电池不到 360 光重,频率范围 410 ~ 450 兆赫,工作距离 800 米,数据率 目前为9.6千比特 /秒,这个频段适用于野 外 、 近 郊 、 市 区 等 不 同 的 场 地 。 PNR-
陆军机载指挥控制系统
海军陆战队战术电台
一、知己知彼--从通信谈起 二、传统通信对抗中的信号处理 三、认知无线电及其信号处理 五、结束语
1.1 通信对抗发展 1.2 通信侦察 1.3 通信测向与定位 1.4 通信干扰
二、传统通信对抗中的信号处理
1.1 通信对抗发展
起源
1901年 9月,美国无线电电报公司利用两部大功率发射机干扰阷塞其它 两家公司的无线电接收机,幵用另一部发射机通报比赛情冴,从而取得了 竞争胜利。 1904年3月,日俄战争中,俄国报务员无意地按下了火花式发报机的按 键,干扰了日军侦察小队的无线电通信电台,使其无法迚行正常联络,这 位报务员有些朦胧的“干扰”意识的意义已经进进超越了战斗本身,跨越 了时空,从此,打开了战争史上电子战之门,开创了通信干扰的"元年"。

军事高技术题库(2013.10.31)

军事高技术题库(2013.10.31)

军事高技术题库一、概念题25、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处于科学技术前沿或尖端地位,应用于军事领域并对增强军事实力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

26、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利用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与跟踪目标,精确导引和控制武器命中目标的技术。

27、隐身技术隐身技术,是指减弱目标自身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探测发现的技术。

又称隐形技术,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

28、侦察监视技术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在全时空内用于发现、区分、识别、定位、监视和跟踪目标所采用的技术。

29、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是指为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装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装备正常发挥效能所采用的技术。

30、指挥控制技术指挥控制技术,是指在军队指挥系统应用的,便于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它行动的指挥,实现快速和优化处理的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统称。

31、航天技术航天技术亦称空间技术,是指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32、电子对抗电子对抗亦称电子战,使用电磁能、定向能和声能等技术手段,控制电磁频谱,削弱、破坏敌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网络及相关武器系统或人员的作战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网络及相关武器系统或人员作战效能正常发挥的作战行动。

33、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指工作原理、毁伤机理和作战运用方式与传统武器有显著不同的各类高技术武器的统称。

包括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等。

二、填空题49、军事高技术通常分为六大技术群:信息技术群、、海洋开发技术群、生物技术群、、。

(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航天技术群)50、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军事高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

(基础技术、应用技术)51、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直接命中概率的武器。

(精确制导技术、较高)52、制导就是按照预定的或根据武器与目标信息,控制和引导武器飞向目标的过程。

浅述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

浅述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
1.2 雷达对抗 ①雷达侦察: 雷达对抗的基础是应用雷达侦察设施获取敌 人雷达的信号并通过研究、解析、测定,最后得到敌人雷达的 信息报告。雷达情报侦察与雷达对抗支援侦察两者相辅相成, 这两个侦察方式也是雷达侦察的主要工作模式。②雷达情报侦 察的工作流程:对敌方雷达进行监测,伺机截取敌人雷达发出 的信号,然后通过对信号的处理来分辨出雷达的种类、作用、 组成和能够操控的武器等等相关的具体报告,最后延展出敌人 整个防护系统结构的报告。③雷达对抗支援侦察的工作流程: 获取了一系列敌人军事基础设备情况后,再次对敌人雷达发出 的信号进行截取,研究辨别能够威胁到我方雷达的所有雷达的 型号、数量、种类等相关信息,为我方指挥小组讨论下达进一 步的指示提供情报基础[1]。 1.3 雷达电子对抗 雷达主要是用来定位敌人的位置,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敌 人据点的环境信息,为我方选择最佳战术提供情报基础。除此 以外,雷达技术还能扰乱敌人的雷达信号,影响雷达电波的输 送,达到对敌人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破坏,阻断敌人雷达电波传 输路径的目的。雷达主要是对电磁波信号有干扰作用,通过干 扰电磁波的传播来扰乱敌人雷达的工作。
3.2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核心要点 为雷达系统的网络连接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有利于提 高系统内部各组件之间的连通性,必须在确定的合适的位置安 装反射内存卡,只有这样才能在光纤互换器和有关传输介质的 帮助下组成具备优秀拓扑结构的雷达内存网,与反射内存卡有 关的相关软件能够做到系统内全部数据的相互交换,这样所有 数据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保证数据的最新性。雷 达在被该系统控制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网络能够让雷达对时 钟数据进行每时每刻的录取,提升不同时刻的数据获取能力, 在这样的系统控制下,高效地处理数据才能够提高雷达定位目 标、跟踪目标的工作能力。 3.3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的运行方式 雷达电子对抗仿真系统要想处在平稳运行的模式,必须在

基于RCS置信度分析的雷达目标识别

基于RCS置信度分析的雷达目标识别

基于RCS置信度分析的雷达目标识别
占洪涛;郭亮;詹武平;郑永煌
【期刊名称】《微型电脑应用》
【年(卷),期】2022(38)7
【摘要】阐述了用于雷达测量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再对这些特征进行置信度分析,然后根据置信区间是否重叠选择恰当的RCS特征值作为目标识别的特征向量。

利用RCS仿真数据来验证以置信度分析为基础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以置信区间不重叠的RCS特征作为目标识别依据的特征向量,能较准确地识别雷达跟踪目标。

【总页数】4页(P35-37)
【作者】占洪涛;郭亮;詹武平;郑永煌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556.6
【相关文献】
1.利用RCS幅度信息进行雷达目标识别
2.基于雷达RCS测量的空间翻滚目标识别研究
3.基于相似度的雷达目标识别灰关联分析算法
4.基于灰关联分析的通信对抗与雷达对抗侦察情报机载目标识别融合
5.基于时频分析的雷达目标识别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年 第 2期
2 01 3, No . 2

子 对

总第 1 4 9 期
S e r i e s No . 1 4 9
EU CⅡ1 0NI C W A R FAR E
通 信对 抗 司 雨 田 达对 抗 侦 察 情 报机 载 目标 识 别 融 合 模 型 构 建 研 究
t e nt ”

“ b e n g c o n s i s t e n t ”i s p u t f o r w a r d.Ba se d o n he t a n ly a s i s o n he t a d v a n t a g e s nd a l i mi t a t i o ns o f
R u a n X i a o l i n S h a h J i e L i u Q i n S a o n g E n j u n ( 1 .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i f n g I n s t i t u t e , H e f e i 2 3 0 0 3 7 , C h i n a ; 2 . U n i t 7 3 6 7 8 , X i a me n 3 6 1 0 0 9 , C h i n a )
h t e d a a t l e v e l f u s i o n , f e a t u e r l e v e l f u s i o n a n d d e c i s i o n l e v e l f u s i o n , t h r e e s t a n d a r d s ( n a m e l y t i m e l i — B e s s ,a c c u ac r y nd a a n t i — i n t e r f e en r c e a b i l i t y ) t o c o n s t uc r t a n i a r b o ne r t a r g e t r e c o g n i t i o n f u s i o n m de o l

通信 对抗 侦察情 报
情报 融合 目标识 别
Re s e a r c h o n Mo d e l Bu i l d i n g o f Re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阮潇琳 单 洁 刘 乾’ 宋恩军2
( 1 . 电子 工程 学院 , 合肥 2 3 0 0 3 7 ; 2 . 7 3 6 7 8 部队, 厦 门3 6 1 0 0 9 ) 摘 要 在 多源 、 异 类传 感 器 应 用 日趋 广 泛 的今 天 , 构 建 异 类传 感 器 信 号 的信 息融 合模 型, 以 实现 战 时机 载 目标的识 别 , 是 电子 对抗 情报 分析 , 特 别 是 目标 分析 所 面 临的 重要 而 紧迫 的课题 。 文章 以通 信对抗 侦察 情报 和 雷达 对抗侦 察情报 为基 础 , 提 出了“ 平 台类 型一
A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wi d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mu l t i p l e s o u r c e ,h e t e og r e n e o u s s e n s o r t o — d a y,t o c o n s t r u c t t h e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s e n s o r s i g n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f u s i o n mo d e l ,wh i c h i n o r d e r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wa r t i me a i r b o r n e t a r g e t r e c o g n i t i o n, i s a n i mp o r t a nt nd a u r g e n t t a s k f a c e d b y t h e i fo n r ma t i o n na a ly s i s ,e s pe c i a l l y he t t a r g e t na a l y s i s.Ba se d o n he t s c o ut i n g i n t e l l i g e n t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c o nt u e r — me a s u r e nd a r a d a r c o nt u e r me su a r e, t he f u s i o n b a s i s o f“ p l a t f o r m t y p e a g r e e me n t ",“t i me c o n s i s —
致” 、 “ 时 间一 致” 、 “ 方位 一致” 的融合依 据 , 在 分 析数 据 级 融合 、 特 征级 融 合 和 决策 级 融合 各 自优 势与 局 限性 的基 础上 , 提 出构建机 载 目标 识 别 融合 模 型 的三 项标 准 , 即时效 性 、 准 确性 和抗 干扰 能力 。以决 策级 的融合模 型 为基 础 , 构 建 了一 种 可 以满足 战 时情 报 支援 需 要 的机 载 目标识 别融合模 型 。这部 分工作 对 于其 它异 类传 感器信 号 的信 息 融合 研 究具 有
Ai r b o r n e Ta r g e t o f S c o u t i n g I n t e l l i g e n t o f Co mmu ic n a t i o n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a n d Ra d a r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