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位和区别特征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

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

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

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

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

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

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

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

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成分。

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

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

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

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

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

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

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

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

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

也叫爆破音。

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

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

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

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

在单数、复数、双数等。

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答案要点:1.单位明晰性2.任意性3.结构二层性4.开放性5.传授性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和过程。

最新音位和区别特征

最新音位和区别特征
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 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位:
由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由调
位变体组成。
调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重要特点,成为区别形位、
词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标志。一个音节调位不同,语音
1、音位含义和特点 含义: 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
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特点: 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 音环境中且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不同的音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 音位和区别特征
一、音位和音位分析 二、普通话音位区分的几个问题 三、区别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音位和音位分析
(一)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二)音位变体 (三)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四)音位归纳的多种可能性
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
在区别意义的前提下,是最小的,不可以再切分的。
“度/tu51/、兔/t’u51/、怒/nu51/、路/lu51/”的/t t’ n l/; “巴/pA55/、逼/pi55/、逋/pu55/、拨/po55/”的/A I u o/。
普通话“听/t’iŋ/”与“灯/təŋ/”韵母不同,元音 不同,还可以再切分→所以音位应该是/i/、/ə/,而不 是/iŋ/、/ əŋ /
(4)普通话一般没___有____时____位___。____元____音___长___ 短差异表现在个别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语音四要素:音高(声波基频频率的快慢)、音强(声波振幅的大小)、音长(声波持续的时间)、音质(声波中陪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2.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3.音位:是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位。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5.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6.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7.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8.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

(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

(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9.音步:是有若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表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等时出现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体现。

10.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根的语音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中man表示单数,表示复数不是通常的那样加s,而是改变内部的音素,变为men。

)11.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

修饰名词的形容词、数词也有相应的格的变化。

)12.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

(有的语言中的名词分为阴性和阳性,而有的语言中的名词分为阴性、阳性和中性。

)13.屈折词缀:是指加在词干的后边,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的词缀。

生成音系学讲义-区别特征

生成音系学讲义-区别特征
想想:这些音能否在音节的相同位置替换?
能否在词法中相互交替?
能否在语流音变或历史演变中一起变化?
分类好坏取决于应用目的,音系学的目的是用于
规则20的20/3/描21 写,是揭示音系格局!
17
关于音系格局
结构主义音系学主要讲音位 音位的发现程序 音位组合规则、聚合系统
生成音系学主要讲区别特征、音系格局 音系格局= 单位的组合规则 聚合系统(类聚关联) 交替规则
主动发音器官受控于不同的肌肉,可同时使用, 不是非此即彼。
被动发音器官是相互排斥的: 舌尖放在齿龈桥前就不能同时放在齿龈桥后。
发音方法是相互排斥的: 把发音通道堵住就不能同时放开, 声带振动就不能同时不振动。
从生理上看,主动发音器官不是偶分的,
2020/3/21
被动发音器官和发音方法是偶分的。
27
2.4 非线性特征几何说
语 音 分 析 初 探 —— 区 别 特 征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
《国外语言学》1981第3、4期,王力译(Jakobson、Fant、 Halle, 1952)。
《论语言发声》孔江平,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对国际音标及其译名的理解,黄笑山,《浙江大学
学报》2006第5期
2020/3/21
更重要的是前面所说的,设立区别特征的目的
判断标准: 对音系格局的描写是否有用?
SPE的偶值特征,不少在音系规则中还是从来用不上,如 [-舌冠] :a o e k g N S Z [-后](舌背) :i e p b m f v t d n s z P D
想想:这些音能否在音节的相同位置替换? 否 能否在词法中相互交替? 否 能否在语流音变或历史演变中一起变化?否
2020/3/21

最新《语言学纲要》33音位的聚合和组合1

最新《语言学纲要》33音位的聚合和组合1

12对区别性特征: (1)元音/非元音 (2)辅音/非辅音 (3)突发性/延续性 (4)急煞性/
非急煞性
(5)粗糙性/柔润性 (6)浊音/清音 (7)集聚/分散 (8)沉钝/尖锐 (9)降音/平音 (10)升音/平音 (11)紧张/松弛 (12)口音/鼻音
音位的组合
一、音位为什么要组合?
(二)语流音变的主要情况
常见的语流音变情况有:同化、 异化、弱化、脱落等。
1.同化 同化:言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语音
变化,指两个不同或不相近的音 连读,受影响而变得相同或相近。
普通话"难免" [nan mian] →[nam mian] 广州话“一元” [jat man] →[jam man] 福州话:“新妇” [siŋ pou] →[sim mou] “皇帝” [xuoŋ ta] → [xuom na]
汉语音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声母和“四 呼”的配合很有规律性,这是音位互补关 系的体现。如舌尖前音声母z.c.s,舌尖后 音声母zh.ch.sh,舌根音声母g,k,h可以和开 口呼、合口呼组合成音节,而不能和齐齿 呼、撮口呼组合。舌面前音j,q.x可以和齐 齿呼、撮口呼组合,而不能和开口呼、合 口呼组合。
在一连串语音中相邻音节之间一 般都有明显的间隔。
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 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在由音位 的组合构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就 是音节。
普通话音节最少有?个音素,最 多有?个音素。
(二)音节的发音过程
发音器官由松到紧再恢复到松。 弱→强→弱的形式,多音节相连 就是松紧不断更替。
②从组合关系看,/η/、/m/、/n/ 三个音位虽同属鼻音,但/η/只 能出现在元音之后(不能做声 母);/m/、/n/都可以出现在元 音之前(能做声母),其中/n/ 还能出现在元音之后做韵尾, 而/m/不能。三个音位在组合关 系上既不平行,也不对称。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语言迁移: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叫语言迁移。

2.音位: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3.书面语:书面语是文字产生以后才出现的语言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4.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音标,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1.元辅音分析法: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3.义项: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

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4.外语教学的听说法: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

1.语言获得:主要是指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

2.双语现象:指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3.借词:是指音和义都是借自外语词,又叫外来词。

4.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1.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言特征叫区别特征。

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音位的辩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

音位和区别特征

音位和区别特征

声调特征
指语言中用来区分意义的声音高低特征,即 声调。
重音特征
指语言中用来区分意义的声音强弱特征,即 重音。
区别特征的应用
语音合成
通过应用区别特征,可以将文本转化为自然的语 音输出。
方言研究
通过对比不同方言中音位的区别特征,可以研究 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
ABCD
语音识别
通过分析语音信号中的区别特征,可以将语音转 化为相应的文本输出。
05 音位和区别特征的未来研 究展望
跨语言研究
跨语言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音位和区别特征, 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有 助于揭示语言演化的规律和人类语言 的本质。
语言接触与演变
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演变过程, 可以揭示音位和区别特征的变化机制, 进一步深化对语言演化的理解。
语音技术的发展对音位和区别特征研究的影响
功能音位是指有区别意 义的作用的音位,而自 由音位则没有这种作用。
音位的性质
区别性
音位的最基本性质,是能够区 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普遍性
在各种语言中都存在音位,是 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组合性
在语言的语音结构中,不同的 音位可以组合在一起构成语音 序列。
对立性
在同一语音系统中,不同的音 位之间存在对立关系,即它们
对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影响
01
音位和区别特征是语言理解和 生成的基础,对于听者和说者 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02
了解音位和区别特征能够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 避免因发音不准确而引起的歧 义或误解。
03
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领 域,对音位和区别特征的理解 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提高机 器对语言的识别准确率。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1。

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

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4。

索绪尔:5。

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

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

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

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

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

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张度说:12。

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13。

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语言学纲要综合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综合名词解释

第三章语音语音: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从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

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塞音:又叫闭塞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就产生塞音。

如[p,t,k,p',t',k',b,d,g]这些音都是塞音擦音:口腔通道缩小,气流从中挤出而发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s,sh 等,英语中的[f],[v],等。

塞擦音:由塞音和擦音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种辅音。

发音时,最初形成阻碍的部分完全闭塞,随后渐渐打开闭塞部位,让气流从间隙中摩擦而出。

如普通话音的z,c,zh,ch,j,q。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具体见书P67)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单位。

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第四章语法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语法单位。

词:词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组: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文学]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语法二

[文学]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语法二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23
3.5.4语流音变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3.5.4.3弱化 弱化指的是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 弱。 A、辅音弱化→发音阻力减弱(清→浊; 塞→擦):大的[ta tə]→[ta də];哥哥 [kγ kγ]→[kγ gə] B、元音弱化:前、后元音→央元音 李家[li tCiA]→[li tCiə]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26
3.5.4语流音变
3.5.4.4脱落 B、为了连读方便,儿化音节里韵尾-i -n常脱落。 ([i][n]韵尾与儿化的卷舌不协调,所以先减音 再儿化)如锅盖儿[kuo kaiə]→[kuo kɑə];小孩 儿[Ciɑu xai]→[Ciɑu xar];茶缸儿[tş’A kɑŋ]→[tş’A kăə](只留鼻化的痕迹) 英语音节的连读或语速加快时,常出现脱落现象。 如let us ――let’s, I am----I’m ,I shall– I’ll, I have – I’ve。
(1)开音节:是以元音结尾的音节。如: lai(来)、bao(包)。 (2)闭音节:是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如: kan(看)、dang(当)。
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12
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 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 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 韵尾三个部分。韵腹是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 起来最响亮的那个元音,它是韵母的核心。韵 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 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但可以没有韵头和 韵尾。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 变化。最简单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韵头 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示例文章篇一:《说说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有趣的东西——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你们可能会想,这听起来好复杂呀,辅音音位是啥呀?其实没那么难的,就像我们玩的拼图一样,每个小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些辅音音位也是呢。

那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辅音。

你们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有些音是那种很清脆,而且气流受到阻碍发出来的音呀?对啦,那就是辅音。

比如说“b”这个音,你发的时候,嘴唇是不是要先闭上,挡住气流,然后再让气流冲出来呀?这就是辅音的特点,气流受到阻碍。

现在咱们进入正题,讲讲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这就像给不同的小宠物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一样。

首先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你们试试发“p”和“b”这两个音。

发“p”的时候,是不是有一股很强的气喷出来呀?就像吹蜡烛一样,呼的一下。

而发“b”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强的气。

这就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啦。

那在音位上,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特征呢。

这就好比是两只小兔子,一只蹦得特别高(送气的音),一只蹦得比较矮(不送气的音)。

再来说说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

像“f”这个音,发的时候,声带是不振动的,这就是清辅音。

那像“v”(虽然普通话里没有单独的这个音,但在很多语言里有类似的概念),发的时候声带振动,那就是浊辅音。

这就像两个小铃铛,一个摇起来没声音(清辅音,因为声带不振动就像铃铛没响),一个摇起来叮当响(浊辅音,声带振动就像铃铛响了)。

你们说是不是很有趣呀?还有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的区别呢。

塞音就像“b”“p”“d”“t”“g”“k”,发这些音的时候,气流是突然被堵住然后再放开的。

就像我们把水龙头一下子拧紧,然后再突然打开一样。

擦音呢,像“f”“h”“x”“s”“sh”“r”,气流是从窄缝里挤出来的,就像小水流从很小的缝隙里慢慢流出来。

塞擦音就是结合了塞音和擦音的特点,像“z”“c”“zh”“ch”“j”“q”。

语言学概论精点

语言学概论精点

二)语言与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可以从说话中找语言。

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着。

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语言对言语活动有制约和指导作用。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1、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运用同一语言,言语不一定相同。

2、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两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3、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社会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有共同性和社会性;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是个人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和个人意志对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的选择。

4、从产生的情况看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5、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6、从稳定程度看语言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第二节语言的主要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适应人类需要→语言产生→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反之亦然:社会存在→人类交往→语言重要(2)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代码(现实的编码体系)交际:编码→发出→传送→接收→解码(3)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三)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2、语言离不开思维[总之,两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 第三节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的性质)1,任意性,2线条性,3系统性,4社会性,5文化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的具体表现:第一,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音位和区别特征

音位和区别特征

音位的聚合关系根据音位之间共同和不同的特 征,把音位的聚合成不同的类型。以下北京话的辅 音音位属于同一类型的对立关系:
不送 送气 气/p/ / 来自’// t / / t’ /
送气和不送气这一单项 特征,形成一种平行性 的对立。一种语言的音 位系统的特点在单项平 行对立中表现的最为名 显。
分析音位的聚合有助了解语音的历史演变,如单 项平行对立的音位发生演变时,往往是集体的。
W
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在同样的环境里可无条件的变换,如:兰州话的[n] 和 [ l ]可以任意变读,属于完全自由变体。
或受地区、文化教养等外在条件制约。如:北京话音位/ u /处在音节 开头时,读[V ] 或 [v],但远郊地区的人读成[w] ,这就是自由变体受 地区条件的制约。
3.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② 受语流音变的影响而产生的变体。例如:北京话里辅音 [k]接合口 呼韵母时读成圆唇化的[ k ]
5. W
b.受语流音变的影响而产生的变体。例如:北京话里辅音 [k]接合口呼
韵母时读成圆唇化的
[ k ],和接开口的呼韵母的[k]同是音为 /
k /的W变体 , [ k ]的出现条件是合口呼韵母之前。
等是区别特征,
而对于/m/,/n/,/l/等则不 是区别特征
而对于另外一些音位,则可 能不是区别特征.
属于特定的音位
因为在后一组音位中,无论发音时 是否送气,都不能区别不同的音位.
3.区别特征的描写
一般从发音的角度 采用二分法来对某个语言区别特征.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p/描写为 “+有阻,+唇,+塞,-送气”.
[ ɕ]组 [ ʂ ]组或[ s ]组是成套的塞擦音和擦音
[ ɕ]组的一部分是由[k ]组演变出来(团音),另一部分是从[

07-1区别特征

07-1区别特征
舌根
[±鼻]
部位
舌背
[±后] [±高]
舌冠
[±面状]

[±圆]
[±ATR]
[±(齿龈桥)前] [±低]
26
特征理论的发展三
从SPE到特征几何,为什么把部分偶值特征改为单值?是不是倒退? 改为单值的为什么只有主动发音器官而不是传统上所有的“部位”?
主动发音器官受控于不同的肌肉,可同时使用, 不是非此即彼。
具体差别:
IPA Jakobson SPE 特征几何 发音学 → 声学 → 发音学 = 发音学 多分 → 偶分 = 偶分 → 有单有偶 人类语言 人类语言 可分辨的 → 所需的 音值区别 最少对立
2017/3/30
同前
同前
9
2
特征理论发展史
为什么会有发音/声学/发音的回复、多分/偶分/部分偶分的变化
关于音系格局
结构主义音系学主要讲音位 音位的发现程序 音位组合规则、聚合系统 生成音系学主要讲区别特征、音系格局 音系格局= 单位的组合规则 聚合系统(类聚关联) 交替规则 组合、聚合、交替都与区别特征的自然类 有关
2017/3/30 18
组合 如各个语言音节结构的限制 音节有几个组合位置 各位置上可替换的成员 再如语流音变的组合条件与变化成分 历史音变的组合条件与变化成分 聚合 可在音节相同位置上替换的成员 构成组合音变条件的成员 组合音变中变化前、变化后成分 历史音变的类聚……
2017/3/30 31
3.1 时间格、音根与根特征
特征理论进展的总线索:
区别特征的分类能否反映音系格局, 是否有助于 组合规则、交替规则描写的简明化
2017/3/30
10
2.1 IPA发音特征 国内通行IPA辅音表 唇 唇 齿 齿 间 p b m M f T B v D 舌尖 前 后 t d n s z r R } l L 舌 叶 舌面 前 中 C C 后 k g N x 小 舌 q G X { 喉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

二、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
2、聚合群与音位系统性:根据不同的区别 特征可以将音位排列成一个行列式的矩 阵,例如:
汉语部分元音区别特征矩阵表
音位 区别特征
i + + + +
u + +
y + + +
e + + + -
a + + +
元音性/辅音性 前音性/后音性 展唇音/圆唇音 高音/中音 低音/中音
C /p‘/ /t‘/
D /m/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 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 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 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 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
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1行、2行和A列、B列、C列 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 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 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 /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音位系统中也还有一部分音位,它只和某些 部位的音位聚合,而在发音方法上离群索居, 说明它只有单向聚合,例如D列的/l/。
实际上,只要我们联系其他的方言,对这种 不对称的现象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不对 称现象的出现是有原因的。 它是语言演变处于某个阶段的表现。

在古代(隋唐时期),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是 平行、对称的。 /m/、/ŋ/和/n/一样,既可以出现在元音之前, 也可以出现在元音之后。


由于语言的发展,元音之后的/m/和元音之后 的/n/合并,例如古代收/-m/尾的“南”、 “参”、“感”、“粘”、“今”等现在都 以/-n/收尾;今天的广州话这些字的读音还完 整地保留着/-m/尾。

第四节音位的组合和聚合

第四节音位的组合和聚合

5、增音
• 在语流里连续发音时,有时加进原来 没有的音素,这叫增音。 汉语普通话中“啊”的音变: i y o ɛ ɣ A + A — iA u+A— uA n + A — nA ŋ+A — ŋA ʅ ɚ +A— ʐ A ɿ +A—zA 英语中: a book an eye
试判断下列情况的语流音变类型
浊 擦音
t t‘
k k‘
n
x
l 舌尖中
舌根 边音
普通话中的/ ʐ // l /处在单向聚合群中
(三)聚合群与语音演变
一般说来,处于单向聚合中的音位的变 化一般不会波及其他音位。
汉语中/ ʐ // l /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其他音位。
而处于双向聚合群中的某一音位发生演变, 一般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的演变
k
在中古汉语以前,没有[tɕ tɕ‘ ɕ ]组声母, [k k‘ x ]和[ ts ts‘ s]声母开、合、齐、撮 都可以拼合。中古以后,发生分化: k (开合) k‘ (开合) x (开合)
tɕ (齐撮) ts(开合) tɕ (齐撮)
k‘
tɕ‘ (齐撮) ts‘ (开合) tɕ‘ (齐撮)
x
ɕ (齐撮) s (开合) ɕ (齐撮)
• 2、复辅音
• 音节内部处在同一个紧张增强阶段或紧张 减弱阶段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hand[ hand ] star[ sta: ]
• 复辅音必须处于同一个音节中 。 *rendition [ ren’diʃǝn ] shambles[’ʃæmbl]
(三)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 zhuang liou( liu ) •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在音节中,元音可以多至三个,并且须连续出现 iao iou uai uei •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 开头或末尾,没有复辅音。 • 4、声调和韵腹必不可少。 • 5、声母和四呼的配合有很强的规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音位和区别特征
1
一.音位和音位分析
1.归纳音位的原则
为了便于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可以把 元音和辅音统称为“音素”。纵然不同学派 所用的原则和方法都不同,但归纳的结果 是同多于异的。这里将介绍普遍采用的三 条原则:
2
(1)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在相同的语言环境里出现,互 相替换之后会产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 素就是对立的。
例如:北京话的辅音[k]和[p]分别放在 [ __an51]的语言环境里,变成[kan51](干) 和 [pan51](办),这里涉及一个音素差别 的对立体,称作最小对立体。凡是不能作 为最小对立体与其他音素构成对立的音, 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位。
3
(2)互补原则
两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 里,而它们的分布条件是互相补充的, 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一个音位内所包 括的不同音素叫作“音位变体”,各个 变体都用同一个音位符号标写,变体的 不同读音又不同的语言环境决定。
另外,如果考虑到之前所说的分布标准及语音 同一性的标准,音位总数又会有所变化。故音位分 不强求一致,不同的结论适合于不同的目的,不宜 单一的标准去评定。
11
二 普通话音位区分的几个问题
➢ 由于音位归纳本身全有多重可能性,普通话音位 归纳也存在着四个不同的问题。
1. [ ]、[ ]、[ ]的音位分合(详细说明)
8
分析音位的聚合有助了解语音的历史演变, 如单项平行对立的音位发生演变时,往往是集 体的。
音位系统的特点还可以从音位关系的结合中, 看出不同语言独特的音位组合规律。例如:汉 语允许元音音位在一个音节内组和成复元音, 但俄语和法语就不能,而汉语则不允许有复辅 音。
9
4.音位归纳的多种可能性
由于个各学派对归纳音位的理解不同,产生出 不同的结果,使音位归纳具有多种的可能性。简要 举个例子说明:
(2)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在同样的环境里可 无条件的变换,如:兰州话的[n]和 [ l ]可以 任意变读,属于完全自由变体。
或受地区、文化教养等外在条件制约。如: 北京话音位/ u /处在音节开头时,读[V ] 或 [v],但远郊地区的人读成[w] ,这就是自由变 体受地区条件的制约。
7
Hale Waihona Puke 3.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原因: ➢[ 、 ]和[ ]在语音上不近似
➢ 归纳音位是语音共时分析,不宜强调语音发展的历史。
➢[ 、 ]和[ ] 在韵母四呼系统中地位不同,儿化
时变化方式也不同。若归纳在一起,一个音要对应两 条儿化规则,会乱了四呼关系。
返回
15
[e]、[E]、[ə]、[F]、[o]的音位分合问

➢[e]、[E]、[ə]、[F]、[o]形成了互补关系
➢第一种说法:三个元音应该归并在一起 ➢原因:
➢[ ]、[ ]、[ ]三个在分布上是互补的,在
语音上也是近似的。 ➢音位原则以小为贵,若归纳在一起,可使元音
音位更经济。
➢[ ]、[ ]本来就是由[ ]韵里发展分化出来
的。
14
[ ]、[ ]、[ ]的音位分合问题
➢ 第二种说法: [ 、 ]和[ ]区分为/ ï/和/ /
音位的聚合关系根据音位之间共同和不同的特征,
把音位的聚合成不同的类型。以下北京话的辅音音 位属于同一类型的对立关系:
不送气 送气
/ p / / p’/ / t / / t’ / / k / / k’ / / ɕ/ / ɕh/ / ʂ / / ʂh /
送气和不送气这一单项 特征,形成一种平行性 的对立。一种语言的音 位系统的特点在单项平 行对立中表现的最为名 显。
➢ [ ]只能出现在舌尖前音[ s sh s]之后 ➢ [ ]只能出现在舌尖后音[ ʂ ʂh ʂ r]之后 ➢ [ ]不会出现在以上两组辅音之后
因此在归音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1. 三个元音应该归并在一起
2. [ 、 ]和[ ]区分为/ ï/和/ /
13
[ ]、[ ]、[ ]的音位分合问题
2. [e]、[E]、[ə]、[F]、[o]的音位分合(详细说明) 3. 辅音多重互补的问题(详细说明) 4. 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音位(详细说明)
12
[ ]、[ ]、[ ] 的音位分合问题
➢ [ ]、[ ]、[ ] 在语音性质上独具特色,在语
音系统里的位置也相当特殊。
➢ [ ]、[ ]不能和其他元音组合
例如:北京话的[A]只出现在[-N]和[-u] 之前, [Q]只出现在[-i]之前, [a]则不出 现在以上的三个语言环境。 [A] [Q] [a]形 成了互补分布关系,可以归纳并为一个 音位 /a/, [A] [Q] [a]都是它的音位变体。
4
(3)语音相似原则
除了互补分布,还要注意各个变体在 语音上是否近似,至少听起来也是比较相 似的,否则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 一个音位。
例如:北京话的[F]也不能处在[-N][-u][-i]之 前,和[A][Q] 也可说是形成互补关系,但 语音太不相似,故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5
2.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通常分为两类。
(1)条件变体:由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受一 定语音条件的限制,称为条件变体,也可以叫作 语境变体。
a.由于音位所在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变体。例如: 北京话的音位 /e/ 处在[ i ]之前读[e](韵母[ei]), 处在[ i ]之后读[E](韵母[ I ]),[e]和[E]就是 /e/ 音位的两个变体。
b.受语流音变的影响而产生的变体。例如:北京 话里辅音 [k]接合口呼韵母时读成圆唇化的[ k ]
W
6
b.受语流音变的影响而产生的变体。例如:北
京话里辅音 [k]接合口呼韵母时读成圆唇化的
[ k ],和接开口的呼韵母的[k]同是音为 / k /
的W变体 , [ k ]的出现条件是合口呼韵母之
前。
W
音位和语言的最小音段并不一定重合的,如塞擦 音是先塞后擦的,严格地说是由两个最小的音段组成 ,但在音位分析中归纳成是个音位,然而又把应是单 元音的卷舌元音分拆成两个音位。
10
音位分析的目的是要把一种语言里繁复的语音归 纳成有系统的、有概括性的音位。这样音位总数自 然越少越好,但同时要注意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然而两者总是成反比的,所以归纳音位的侧重点 不同,所归纳出的音位总数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