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终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断舍离》,断舍离是一种以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山下英子,他是一名杂物管理师。那么什么是杂物管理师呢,杂物管理是就是建议、协助客户重新审视堆满了整个住所的物品,通过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最后,住所收拾干净了:客户也能自己内心中的垃圾说再见

通过对物品的整理,达到对内心的整理

通过对物品(外在)取舍的方式,增强对内心(内在)的认知,达到内外平和的状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断舍离的涵义,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这样的状态:

离=脱癟对物品的执念,

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那些行为是没能做到断舍离

房间杂乱,却不知如何下手

居住的空间太多无用的东西塞满,东西总找不到,无法收拾,不愿收拾,

冲动购物,买回来有闲置一边

总是无法完成计划,陷入沮丧死循环

选择困难拖延症囤物癖

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处理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出了问题

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物品呢,断舍离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思考维度

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物品与当下的自已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以自我为出发点,判断物品是否符合当下的需求;

断舍离并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吹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种想法就是拿物品当主角。“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

你是否在电脑里下载了几十集的公开课或几十G的各种学习资料,但你却从来没有看完过?(对物的占有来缓解这种不安)

你是否会因为在商场促销或电商网站促销疯狂买买买,一番剁手后却发现所购之物只是堆满房间而几乎用处?

某样东西,总觉着迟早有一天能派上用场,但那一天直到今天还是没到来;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就是一直放在那不想扔,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关系轴或时间轴错位的产物,即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些东西时,我们把轴线错位在了物品与他人、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上。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样的人无法做到断舍离:三种丢不掉东西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

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执着过去型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1 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这类人的特点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

实际上,这三种人身上所体现的出来的是他们在物品身上所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焦虑和担忧,他们把本该于聚焦于现在的情绪和能量留在过去,强化这些东西所包含的回忆和能量,给自己造成牵挂或者负担:或者把事情推迟到未来,让未来去处理,也就我们常说的拖延症。

囤积癖本身是一种心理焦虑的补偿行为,但是实际上这种补偿的方法本身是无法解除焦虑的,就算屯爆也没用,实际上反而会习惯性加深焦虑。只有从焦虑本身入手,而舍断离就是这种解除焦虑的仪式的一部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你逐渐会认清,原来在你的生活里竟然充斥着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与此同时,你就会只关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懂得拒绝那些非必需品了。而断舍离的含义就是,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想丢又舍不得,来来回回狠不下心,只会让自己对自己失去信任感,反反复复消耗个人能量。最终丢了还好;没丢只会让自己拖拖拉拉,麻木不仁,缺乏行动力

不断出现在你世界的杂物,实际上是消耗了你的精力,让你变得焦躁

些东西一直躺在房间里,躺在心中,散发着暗能量,让你看不见仍心怀牵挂,这种似是而非让人感觉无法掌控确定,于是焦虑不可察觉地在潜意识弥漫,像一个不安定因素,让人无法坚守。它们束缚了身心,让人总感觉不自由,无法放开手。

人的欲望是无穷大的。如果房间里充斥的是不需要的东西,会不会也有一种自己也不被需要的感觉。

自我的形象,就会从日常使用的物品中浮现出来,所谓的“个人形象”,是随自己的意愿来塑造的。

•把(自己当下不需要)物品送给需要的人,物尽其用。

•如何对待物品,体现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其他一切事物。

•筛选物品是自我认知、磨砺内心的过程,一步步慢慢来,最后才能达到想要的状态

我们的行为是可以影响我们的状态的

断舍离不仅是对物品的断、舍、离,还有心灵的断舍离。

我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大家在对待物品或者选择上有不一样的角度或者一些新的想法,运用这个理论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