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办法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一、设备使用制度:1. 统一使用规定:1. 所有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且不得将证书借给他人使用;2. 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设备转借给他人使用;3. 不得将设备用于违法违规行为;4.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禁止私自修改设备的设置;5.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符合安全要求;6. 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主管。
2. 使用设备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2. 操作设备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3. 使用设备过程中,禁止戴手套、长袖衣物等容易被卷入设备的物品;4. 使用设备时,禁止使用手机或其他干扰注意力的物品;5. 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发生时,禁止擅自进行维修,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6. 在使用设备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工作,并将设备归位。
二、设备维修制度:1. 维修申请程序:1.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填写维修申请表,详细描述故障状况;2. 维修申请表上级主管审核通过后,将其转交给维修部门。
2. 维修部门的职责:1. 接收并核实维修申请表;2. 安排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3. 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4. 完成维修后进行验收,并填写维修记录。
3. 维修注意事项:1. 维修人员必须按照维修标准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换设备零件;2. 维修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所需的防护装备;3. 若维修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复杂或需要更换大部件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主管。
三、设备保养制度:1. 保养周期:1.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设定相应的保养周期;2.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保养项目:1. 清洁设备:- 定期清洁设备外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设备的影响;- 清理设备内部的杂物,防止堵塞和故障的发生。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范文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范文一、设备运行制度:1.设备操作规程1.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结构、技术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严守相关操作规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在启动设备前,操作人员应先检查设备的各项指示灯、控制开关以及仪表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 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控制模式,必要时应事先取得相关管理人员或运行人员的批准。
2.设备运行维护计划2.1 设备的运行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时间和设备特点等因素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2.2 运行维护计划应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保养、故障排除、设备维修等内容,并详细记录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要求。
3.设备操作记录3.1 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3.2 设备操作记录应包括设备的启动时间、运行时间、停机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等内容,并签字确认。
二、设备维修制度:1.维修申请与报修1.1 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上报相关管理人员,并填写维修申请表。
1.2 维修申请表应详细描述设备故障现象、故障发生时间、设备停机时间等相关信息,并签字确认。
2.维修责任与配件管理2.1 维修人员应按照维修计划和维修要求,对设备进行专业的维修工作,并及时完成维修任务。
2.2 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配件和工具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领用和归还,做到合理使用和妥善保管。
3.维修记录与总结3.1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维修的具体情况和所采取的维修措施,并向相关人员进行交接和报告。
3.2 设备维修完成后,应进行维修总结,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维修经验和改进建议,并归档备查。
三、设备保养制度:1.保养计划与周期1.1 设备保养计划应由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并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调整。
1.2 保养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件和不同要求进行区分,并明确保养日期和保养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4篇)

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特种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养维护工作的安全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1.使用许可: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事先取得合法的使用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上的规定使用特种设备。
2.使用人员的资质要求: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操作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3.设备操作规程: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4.设备使用记录:每次使用特种设备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日期、时间、设备状况、使用人员等信息,以备查档。
四、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管理1.维护保养计划:制定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时间和频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维护保养人员的资质要求: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维护保养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特种设备都要做好记录,包括日期、时间、维护保养内容和维护保养人员等信息,以备查档。
4.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责任和处罚1.单位管理责任:使用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个人责任:使用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如有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特种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可以采取口头批评、书面警告、罚款、停止使用等处罚措施。
六、附则本制度经过讨论并得到相关人员的同意后生效,并在单位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以确保人员的全面理解和执行。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范文是指对企业、组织、机构等单位中各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工作效率和安全。
以下是一个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的范例:一、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必须参加过相应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且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2. 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进行未经许可的修改或调试。
3. 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并按照维护计划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4. 设备使用人员应保管设备的配件、工具等,确保完好无损,并按照规定使用和归还。
5. 设备使用人员应按规定进行设备开启、关闭、停机、纠正操作等。
二、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维护工作由专人或专业维修机构负责,负责设备的定期检修、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等工作。
2. 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进修培训,保证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工作,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并做好维修记录和报告。
4. 设备维护人员应保证维修所需的工具、配件和备品备件的库存充足,并做好管理和更新。
5. 设备维护人员应及时反馈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护建议,提供相关数据和报告。
三、设备管理责任1. 企业或单位应设立设备管理部门或职责专人负责设备购置、验收、分配、使用和维护等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定期召开设备管理会议,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工作,提出改进和升级的建议。
3. 设备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时间、维修记录等,并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
4. 设备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和预算,并跟踪执行情况,确保设备维护工作的及时和有效。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范例,企业、组织、机构等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范文(2)一、总则1.1 为了规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护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生产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产,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的规范与措施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证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使用方面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设备设置、参数和工艺流程。
3. 操作人员要保持设备操作区域的整洁和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4. 操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操作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5. 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的开车、停车和关机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设备维护保养方面1. 设备维护保养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等方面的工作,避免因设备积尘、腐蚀等原因造成故障。
3. 定期检查设备运转部件的磨损和老化情况,及时更换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要详细完整,包括维护保养的日期、内容、人员等信息,以备未来参考和查询。
三、设备安全管理方面1.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3. 设备涉及到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电气安全。
4. 设备附近必须配备灭火器和防火设施,以备突发火灾时使用。
5. 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漏电保护、电源线路的绝缘阻抗测试等,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操作规程,以及良好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范本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范本一、设备运行制度1. 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1 设备操作人员应事先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无异常情况。
1.2 设备操作人员应查阅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设备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等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2. 设备操作规范2.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正确使用设备,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2 设备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报告有关人员。
2.3 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才能进行设备操作。
3. 设备运行记录3.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将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的启动时间、停机时间、运行时长等。
3.2 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的异常情况,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3 设备运行记录应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归档,以备将来参考。
二、设备维修制度1. 设备维修职责1.1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处理或报告有关人员。
1.2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组织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向设备使用人员提供设备维修和保养的相关培训和指导。
2. 设备维修流程2.1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及时受理设备故障报修,并进行记录。
2.2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确定维修方案并制定维修计划。
2.3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组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确保设备恢复正常。
2.4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对维修工作进行跟踪和检验,确保维修质量。
2.5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及时向设备使用人员反馈维修情况,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3. 设备维修记录3.1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记录设备维修情况,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3.2 设备维修负责人应将设备维修记录进行归档,以备将来参考。
三、设备保养制度1. 设备保养内容1.1 设备保养应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1设备维修是指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包括各类计划修理和计划外的故障修理及事故修理。
为认真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行定检维制,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延长机械设备周期和使用寿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1.目的为确保检修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在检修工作过程中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检修。
3.工作程序3.1本厂检修工作的组织形式为混和组织形式;具体部门有:生产技术部、机修班、生产班组。
3.1.1检修计划由主管副总批准。
3.1.2设备科负责编制年度检修计划、准备大、中修项目图纸、技术资料并负责进行技术指导。
3.1.3生产调度负责协调安排检修时间,保证检修按计划进行。
3.1.4安保科负责检修现场的安全检查和财产保卫工作。
3.1.5大、中修项目由公司维修班负责,车间配合完成。
小修项目由车间自行组织安排时间,维修班协助完成。
3.2检修计划管理3.2.1车间主管设备主任根据设备定期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资料以及故障计划好检修的具体内容上报生产技术部设备科。
3.2.2生产技术部设备科制定检修技术任务书、工艺文件资料、检修质量标准和检修方案。
3.2.3主管副总落实检修负责人(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安排检修时间。
3.2.4任务单位提出需换件明细表及图纸、专用工检具、研具的图纸和清单。
准备好备品、备件、材料、工用具和检修设备。
3.2.5上述文件和资料交相关部门落实。
计划组织备品、备件、工具、器材、安排检修时间。
上报主管副总审批。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是企业保障员工工作安全和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份针对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的办法,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一、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1.设备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定操作人员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并对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熟悉。
2.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耳塞、防护眼镜等。
3.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得私自增加或减少设备的部件,不得在设备上进行任何修改或修理,如需维修,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4.设备使用过程中,严禁使用无合格检验报告或没有经过验收的设备和工具。
5.设备操作时,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严禁任意操作或超过设备的额定工作范围。
6.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7.设备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要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确保设备操作台面整洁。
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1.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
2.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其中包括设备的定期巡检、润滑油的更换、关键部件的检查等。
3.设备维修过程中,应使用符合标准的配件,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4.设备维修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严禁操作人员随意添加、拆卸和调整设备部件。
5.设备停机维修时,操作人员要及时停用设备,并进行明显标识,确保其他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6.设备长时间闲置时,应及时进行防灰封存,保证设备不受灰尘、潮湿等环境影响。
7.设备维保记录应及时记录,并建立维护保养档案,便于设备保养的追溯和统计。
三、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1.企业要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每台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生产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
3.设备操作员要掌握设备的紧急停车、紧急故障处理和逃生等应急措施,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一、设备使用1.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所有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的工作资格证书。
2.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请认真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3. 使用人员必须确保自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疲劳、酒后或药物影响下操作设备。
4.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等。
5. 机械设备的使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整洁。
6.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严禁离开设备,必须全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7. 发现机械设备有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8. 使用人员不得私自对机械设备进行改装、拆解或修理,如有需要,请向专业人员咨询。
9. 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设备表面和周围的杂物,并将设备停放在指定位置。
二、设备维修保养1.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2. 对于常规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进行。
3.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丝等工作。
4. 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参考。
5. 维修保养期间,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6. 维修保养期间,严禁私自改变设备的设置、参数或部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维修。
7. 在维修保养完成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8. 维修保养完毕后,必须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报告,如维修内容、耗材使用情况等。
9. 对于长期不用的机械设备,应进行防腐、包裹、封存等保养工作,以防止设备的损坏。
10. 设备报废或更换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以上是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提供帮助。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一、使用管理1.1 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设备前,要先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调整。
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有无异常声响;•根据使用要求检查设备的电源、电缆、压力表、温度计等各种设备部件;•根据设备说明书调整设备的参数,包括温度、扭力等;•对于需要加润滑油或其他液体的设备,必须确保液体充足,润滑油质量符合标准;•协商好使用设备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使用前检查相关操作和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2 使用设备的操作规范•操作设备前需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防护鞋、口罩等;•在操作前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中,应及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停机检查;•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必须先关闭设备电源;•如果需要拆卸设备部件,应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不得自行修改或拆卸。
1.3 设备使用后的清理工作•停机前需要先清理使用过的工具和残留材料;•清理时需严格按照各类材料的分类要求,不能混放;•清理过程中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或其他对身体有害的材料;•清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二、维护保养2.1 设备的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确保设备运转稳定的重要措施,一般包括:•清洁设备各个部位和连接线路;•检查设备各个部件状态是否良好;•定期检查设备的加润滑油、冷却液和其他液体;•对于经常使用的设备要定期更换易损件。
2.2 设备的突发问题处理在设备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发问题,这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不要盲目采取处理措施,首先应确定问题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对于小问题可以自行处理,如更换易损件等;•对于大问题,需要联系专业保养人员进行处理;•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理,防止出现隐患。
三、安全管理3.1 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从源头防范,采取适当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加强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例如避免设备超载运转等;•定期进行设备的测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运转安全;•对于一些高危的操作,需要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防范事故的发生。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运行、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一、前言为了保证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设备资产的完好,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流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连续稳定的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全部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设备运行管理3.1 使用授权1.全部设备的使用必需经过授权,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擅自操作设备。
2.设备使用授权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设备管理员需确保授权人员具备合适的技能和资质。
3.授权人员应严格依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超出设备规定的范围和限制。
3.2 设备启动和停机1.设备启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含但不限于电源、供气、供液等是否正常。
2.设备停机时,操作人员应依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安全停机操作,及时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
3.3 设备运行监控1.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应随时通过设备监控系统、仪表等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员。
3.4 设备故障处理1.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刻依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安全。
2.设备管理员应及时派遣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故障排出,并记录故障原因、处理情况和维护和修理结果,并上报相关部门。
3.5 设备巡检1.设备管理员应订立设备巡检计划,并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包含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状态检查、设备润滑、设备密封等。
2.设备巡检记录应认真记录巡检时间、巡检人员、巡检内容、异常情况等,并及时上报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
四、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4.1 维护和修理申请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提交维护和修理申请,包含故障描述、设备型号、故障原因等。
2.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维护和修理申请,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并记录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
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方法

5.2二级保养
5.2.1二级保养每月计划台数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每个单位设备总台数平均下达。
各单位根据各自生产、设备使用情况,由设备主管领导安排实施当月“二保”计划,“二保”台数不得少于设备管理部门下达的计划台数。
5.2.2二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配合,保养工时为4小时。
0.02
主轴回转轴心线对工作台面的不垂直度
a:0.06
b:0.04
试运转
记录
保养人
单位
领导
验收意见
验收人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进行“√”,未进行“×”。
验收情况:合格、不合格项。
表A.3“三保”验收单(5)
单位:类别:加工中心年月日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部位
保养内容及要求
保养情况
验收情况
备注
床身
1.擦拭清洗机床各部及死角。
3. 清洁主轴油池、内圆磨头、加注润滑脂
床头箱
1. 清洗床头箱,更换润滑油
2. 检查轴承、皮带
工作台
1.修理工作台面及沟槽损伤
2.导轨润滑油路畅通
3.修刮滑动导轨面划痕
液 压
润 滑
冷却
1.检查液压系统元件,保证系统压力
2.清洗油池、滤网、过滤油液
3.疏通润滑管路
4. 清理冷却池
电器
擦拭电器箱灰尘油污,检查或者更换易损元件
表A.2设 备 管 理 统 计 表
年月(次月3日前报出)车间
项
目
要紧生产设备
完好台数
要紧生产设备
总台数
实际设备
完好率(%)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1.0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设施的管理水平,对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的职责进行分工、并对设备、设施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设备使用部门的设备管理。
3.0职责分工3.1生产保障部负责按生产要求合理配制设备,并使其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定期组织设备的安全检查。
3.2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好使用设备,并进行日常的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3.3安全保卫部负责定期组织全厂压力容器、电梯运行安全技术管理检查,并对日常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4.0管理要求4.1生产设备使用前均须检定合格,检定不合格的须标记待修或停用标识,未经调整、修复的设备不得使用。
4.2主要生产设备按设备磨损规律定期进行状态精度检测,及时做好调整和规范的书面记录。
4.3对重点设备实行重点管理。
4.3.1生产保障部负责重点设备台帐,实行统一编码,设备员专门管理。
4.3.2重点设备的日常点检由该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详细纪录。
生产保障部会同使用部门分管设备领导共同进行督促检查。
4.3.3重点设备可实行在日常点检和故障诊断基础上的状态维修。
4.3.4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工作由生产保障部组织,使用部门必须认真配合。
5.0设备的使用5.1主要生产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和培训上岗、凭证上岗制度,专用设备谁使用谁保养,公用设备由使用部门指定专人保养。
5.2二班或三班运行的设备必须实行交接班制度,如实填写好设备的运行记录。
5.3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设备发生故障,操作人员不能解决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并填写故障记录。
5.4设备上的仪器、仪表按检定期限由使用部门送质量管理部质量检验科检测并标定有效标识。
6.0设备的维护保养6.1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者认真检查、擦试各部位,加注润滑油,保持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6.2设备的一、二级保养按《设备一、二级保养手册》规定进行,一级保养一般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为辅,由车间设备管理人员验收;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为辅,由生产保障部设备管理人员验收。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一、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使用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操作证书。
2.设备操作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3.设备使用时,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4.设备使用时应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设备上的杂物、油渍等,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1.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人负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位的密封性能、机械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3.设备的润滑工作必须定期进行,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润滑。
4.设备每天的运行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清除设备上的灰尘和油渍。
5.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不得私自拆修设备。
三、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上必须配备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高温警示、电气危险等。
2.设备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3.设备所在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发生火灾等事故。
4.设备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使用安全可靠的电源。
5.设备运行时,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控,及时处理发生的异常情况。
四、紧急情况处理1.设备运行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如漏电、冒烟、起火等),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向上级汇报。
2.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拉响火灾警报,进行紧急扑救,并迅速疏散人员。
3.发生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抢修。
五、人员安全教育1.对使用设备和维护保养设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定期进行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培训,确保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3.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视。
六、定期审查评估1.定期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设立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的考核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范本(四篇)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一、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办法1. 设备使用流程1.1 在使用设备之前,需经过设备管理员或相关人员的检查和确认。
1.2 使用设备时,需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上的指引进行操作。
1.3 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1.4 使用设备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2. 设备维护保养2.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运行指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的积尘和污垢,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2.3 定期加注润滑油和冷却液,确保设备的正常润滑和降温。
2.4 定期检修设备的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3. 设备安全管理3.1 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意识,严禁擅自操作设备。
3.2 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将身体部位或其他物体靠近设备运转部件。
3.3 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随意更改设备设置或进行任何非必要的调节。
3.4 设备运行时,严禁将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放置在设备周围。
3.5 设备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的电源和气源,确保设备的安全。
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办法1. 设备维护保养流程1.1 定期验收设备的使用状况,记录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
1.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和频次。
1.3 严格执行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
1.4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的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2. 设备维护保养要点2.1 定期清洗设备的内外表面,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2.2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和磨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路,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4 定期润滑设备的运转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润滑和降温。
3.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3.1 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日期、内容和执行者。
3.2 记录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以及维修的时间和费用。
3.3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存储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和相关资料。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为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使用:
1. 在正式使用设备之前,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授予操作许可证。
2. 根据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正确的操作。
3. 在使用设备之前,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包括电源、传动部件、控制系统等。
4. 仅授权人员使用设备,并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操作设备。
5. 在使用设备时要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6. 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参数和设置,如果需要更改,应由相关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应记录。
维护保养:
1.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视和维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2. 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保养手册进行定期的润滑、清洁和更换易损件等维护工作。
3.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工作的时间、频次和责任人。
4.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性能测试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安全管理:
1. 制定和实施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其告知所有使用人员。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使用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并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逃生指引。
3. 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并保持清晰可见。
4.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停车按钮、安全防护网等。
5.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6. 固定设备使用记录,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时间、使用人员、维护情况等。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是企业保障生产运行的重要环节。
正确使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以下是生产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1. 设备员工培训: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机制,确保所有使用设备的员工都掌握正确操作设备的方法和流程,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2. 设备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开机、运行、停机等操作程序,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 设备运行记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设备运行情况、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4.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每种设备的保养保养周期、内容和责任人,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1. 维护保养人员培训:企业应对维护保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保养技能,确保能够正确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2. 设备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设备问题及时进行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3. 设备润滑维护:定期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润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因摩擦磨损而导致故障。
4. 设备清洁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确保设备表面清洁,防止积尘、腐蚀等对设备造成损害。
5.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定期盘点设备备件,及时补充和更换损坏的备件,确保设备备件的供应。
三、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安全标识:设备应安装明显的安全标识,如警示标志、操作指引等,提醒使用人员注意设备安全操作。
2. 设备运行安全检查: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异常情况,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3. 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立防护栏杆、安装安全开关等。
4. 设备停电安全措施:设备停电前应进行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停机后不会对操作人员和设备本身造成任何伤害。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一、生产设备使用1.1 设备操作设备操作前必须对设备熟悉,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操作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所有设备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
2.在设备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隔离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
3.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能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喝醉酒或服用药物。
4.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流程,必须将电源关闭后才能进行设备的清洁、维护等操作。
1.2 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保障,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与定期保养,必须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要求,定时、定期进行。
1.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加油、紧固等工作。
在设备操作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和维护。
2.设备定期保养,包括设备的检查、清洁、润滑、维护等工作。
设备定期保养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规定周期进行。
二、设备安全管理2.1 设备安全检查设备安全检查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
针对设备安全问题,开展定期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原因分析。
1.设备启动前,应进行一次检查,核实设备各部位是否安装稳固,各连接件是否牢固,设备是否有毛刺、损坏等问题。
2.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包括设备连接件是否松动、设备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声响、是否有漏电现象等。
3.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并核实处理结果是否彻底。
2.2 设备操作安全设备操作规范化是保证设备安全、减少设备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措施。
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手册规定操作,严禁擅自篡改设备参数。
2.在设备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考试。
3.设备操作人员要掌握应急措施和救援技能,防止发生设备事故时无法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2.3 设备安全培训设备安全培训是对设备运行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培训的一种有效手段。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对于设备的运行、维修和保养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善的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范本,旨在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2. 设备运行管理制度2.1 设备日常运行记录2.1.1 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每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日常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效率、能耗情况等。
记录可以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保存,并定期整理和分析,以便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2.1.2 设备故障记录每位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措施以及故障处理的结果。
通过故障记录的积累和分析,可以总结出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和出现的规律性问题,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供指导。
2.2 设备运行检查与维护2.2.1 设备运行前检查在每次设备运行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设备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检查的内容包括设备的供电、润滑、冷却、电气连线等。
检查记录可以通过检查单或设备运行日志进行记录。
2.2.2 设备定期保养设备的定期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紧固螺栓等。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为每日、每周、每月等不同周期。
2.2.3 设备巡回检查设备巡回检查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预防设备事故的重要手段。
巡回检查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等。
巡回检查的频次和巡查点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可以按照日、周、月、季度等不同时间段进行。
3.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3.1 设备维修申请与报修任何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填写维修申请单,并报修至设备维修人员。
维修申请单应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对运营的影响等详细信息,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和采取维修措施。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一、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领用与归还1.1 在使用设备前,员工必须申请领用,并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
表格包括设备名称、数量、领用人员、领用时间等信息。
1.2 在归还设备时,员工必须在设备归还登记表上填写相关信息,并交由管理员确认。
1.3 确认无误后,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存放在指定位置,并进行清点。
2.设备使用原则2.1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正确使用设备,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参数。
2.2 禁止私自拆卸设备零部件,若有需要维修或更换零部件,需上报设备管理员。
2.3 遵守设备规定的操作流程,严禁违规操作。
3.设备维护保养3.1 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保养工作。
3.2 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程度与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需上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处理。
3.3 设备使用期满后,需交由设备管理员做检验和维护。
4.设备使用登记4.1 为了详细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需要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
4.2 设备使用记录包括设备的领用、归还、使用情况、维护保养等。
二、设备维护管理1.设备保养1.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设备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2.设备维修2.1 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协助维修。
2.2 设备管理员将设备维修情况进行登记,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和维修日期等。
3.设备更新3.1 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后,需由设备管理员提出更换设备申请,并列出更新设备的详细信息和原因。
3.2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设备更新工作。
4.设备维护记录4.1 设备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的保养记录、维修记录、更新记录等。
4.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维护记录的详细记录和整理。
三、设备管理报废1.设备报废申请1.1 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后,需由设备管理员提出设备报废申请。
1.2 设备报废申请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原因和使用寿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设备使用与维
护保养办法
由车间维修班长配合设备主管领导对本车间的设备保养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公布。
5.2二级保养
5.2.1二级保养每月计划台数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每个单位设备总台数平均下达。
各单位根据各自生产、设备使用情况,由设备主管领导安排实施当月“二保”计划,“二保”台数不得少于设备管理部门下达的计划台数。
5.2.2二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配合,保养工时为4小时。
5.2.3二级保养要求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修、换件、换油、调整等项工作,并申报或购置易损件为下次保养换件做好准备。
5.2.4二级保养由车间维修班长组织检查验收,并填写“设备管理统计表”(附录A中表A.2)经车间设备主管领导签字,报设备管理部门存档。
5.3三级保养
5.3.1设备三级保养由设备管理部门于上半年、下半年分别制定计划,分月下达后由各设备使用单位组织落实。
5.3.2三级保养以维修工(机、电)为主,操作工配合。
A类设备保养周期为6个月;B类设备保养周期为12个月;C类设备保养周期为18个月;D类设备自主保养。
5.3.3三级保养要求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修、换件、换油、调整,按工艺要求恢复设备的部分精度和性能,保养工时为8小时。
5.3.4三级保养进行后,由维修人员参照部颁《金属切削设备修理标准》对设备的主要相关精度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记录在设备履历薄上并填“三保验收单”
(附录A中表A.3)上报。
(超差项须进行调整或修复,合格后上报)5.3.5三级保养完成后报请设备管理人员对保养内容按照保养规定进行验收并在验收单上签署验收意见。
5.3.6经验收三级保养中不合格项由保养人重新保养,直至验收合格。
“三保”后经鉴定不能恢复精度的设备,须在设备鉴定卡上做出不完好标识并将设备调整到合适的生产工序降级使用。
5.3.7车间(部门)被列入“三保”计划的设备,因生产和其它原因暂不进行“三保”的,可由设备所在单位于计划当月的前半月书面提出调整申请,设备管理部门据实做出调整计划。
调整最长不超过两个月。
6.设备修理
6.1设备使用单位根据设备实际技术状态、役龄和故障情况填写“设备修理程表”(附录A中表A.4),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批准修理类别。
6.2设备修理类别和主要内容:
设备修理包括设备的大修、项修、维护修理等。
6.2.1大修:要求全部解体,对易损件进行测绘更换,达到规定的修复质量标准,配齐必要的附件和安全装置,并重新油漆。
6.2.2项修(针修):要求部分解体针对性修理,恢复设备某部位精度、功能。
6.2.3维护修理:由车间维修负责修理,恢复设备正常使用。
6.3大修设备电器安装标准
6.3.1机床大修时,电器开关应全部更新。
6.3.2电器箱和配电板排线要整齐美观,端子板引线及导线两端要有线号标记。
6.3.3电器箱、行程开关、照明灯、变压器和电线等如损坏或者达不到大修要
求者必须更换。
6.3.4电动机必须清扫、加油、运转正常、无杂声。
6.3.5电器设备不能缺钉少帽,螺丝要拧紧。
6.4设备修理后验收
6.4.1设备修理后,由修理单位组织使用单位设备主管领导、维修班长、操作工及工艺人员对修理后的质量进行验收,精度及试切符合要求后,由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在“设备修理程序表”中验收单上验收签字。
设备移交后,若在一月内正常使用情况下出现故障,仍由承修单位负责修复。
6.4.2经过两次以上大修或严重损坏、无法修复到出厂标准的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设备可降级使用或申请报废。
降级使用时应在设备鉴定卡中填写“不完好”标识。
6.4.3设备修理程序表归入设备单台档案。
7.附录A(资料性附录)
表A.1设备点检表
表A.2设备管理统计表
表A.3三保验收单(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加工中心、试验、插齿机、动力、硫化、它类设备三保验收单)
表A.4设备修理程序表(设备修理程序表、设备送修申请单、设备修理记录单、设备修理验收单、精度单)
8.附录B(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流程图)
单位:表A.1 线设备点检表年月
说明:1、由线长(班长)按需要点检的设备顺序填写设备名称/编号。
2、每日(白班)开机后由操作工按照点检内容对所操作的设备进行点检。
3、点检结果填于A栏,点检人填B栏,符合点检内容时填“√”,不符点检内容时填某项圈后打“×”(例:③×,⑧×),报相关人员处理,处理后在原“×”处画“△”。
4、操作工点检完后由线长(班长)签字确认。
5、此表由线长(班长)负责更换和收集,月底交维修班长保存。
6、停机填“T”。
表A.2设备管理统计表
年月(次月3日前报出)车间
填报:主管领导:
表A.3“三保”验收单(1) 部门:类别:车床年月日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已进行“√”,未进行“×”。
验收情况:合格或不合格。
表A.3“三保”验收单(2) 单位:类别:铣床年月日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已进行“√”,未进行“×”。
验收情况:合格,不合格项。
表A.3“三保”验收单(3)
单位:类别:磨床年月日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进行“√”,未进行“×”。
验收情况:合格、不合格项。
表A.3
“三保”验收单(4)
单位:类别:钻床年月日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进行“√”,未进行“×”。
验收情况:合格、不合格项。
表A.3“三保”验收单(5)
单位:类别:加工中心年月日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已进行“√”,未进行“×”。
验收情况:合格、不合格项。
表A.3试验设备三级保养验收单(6)
单位:
注:不测项在备注栏说明。
检查人:单位领导:验收人:
表A.3“三保”验收单(7) 部门:类别:插齿机年月日
保养情况:保养内容已进行“√”,未进行“×”;验收情况:合格.不合格项。
表A.3“三保”验收单(8)
单位:类别:动力年月日
表A.3硫化设备三级保养验收单(9) 单位:年月日
表A.3设备保养验收单(完) 单位:年月日
表A.4设备修理程序表(1)
表A.4设备送修申请单(2) 单位:年月日
表A.4设备修理记录单(3)
表A.4设备修理验收单(4)
年月日
表A.4设备修理精度检验单(完)
机床切削纪录
检验:审核:年月日
附录B
感谢阅读
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
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