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历任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名民革党员担任市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领导职务。
5、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召开民革三大
1956年2月21日至29日,民革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
通过了新的《中共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和“告台湾军政人员书”,
选举了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会,李济深继续当选为主席。
6、支持和平统一台湾
1956年2月民革三大以后,成立了以张治中为主任的和平解放台湾工
二、民革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
民革成立后,积极投入到人民解放战争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
积极贡献。 1、反对独裁,维护和平
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美国当局为了挽回在中国的失
败,曾拉拢冯玉祥,表示支持他回国组建新的政府,条件是不接受共产 党参加,被冯玉祥严词拒绝。
48年3月2日至5月1日,蒋介石一手操纵召开了国民大会,选举出总
党员8万多人,基层组织2800多个。
一、民革的成立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各民主党派与 民主人士反独裁、反内战的呼声一片高涨,国民党先后制造了下关惨案、 李公朴-闻一多血案,变本加厉地镇压和杀害爱国人士;47年10月27日, 又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公开镇压各民主党派及爱国人士。形势的 发展,使各民主党派感到必须加速进行改造国民党的任务,于是开始深 入讨论并着手筹备国民党民主派的大联合工作。 1947年10月,民联、民促双方展开正式成立民革的具体工作,先后 讨论了组织名称、领导人选,起草了组织大纲、成立宣言、行动纲领等 文件。 1947年12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48年1 月1日,举行民革成立大会,选举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届中央执 行委员会,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李济深、何香凝、 冯玉祥为中央常务委员;柳亚子等18人为中央监察委员,柳亚子为中央 监察委员会主任。至此,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新中国各民主党派首任主席生平简介】
【新中国各民主党派首任主席生平简介】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统称。
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及工商联。
这些爱国民主党派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先后响应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1日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成立时间:1948年1月1日★【李济深】(1885年─1959年)原籍江苏,生于广西梧州苍梧。
原名济琛,字任潮。
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
曾留学日本。
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
1926年任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参谋总长、黄埔军校副校长。
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
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
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次年至香港主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与冯玉祥等倡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5年任桂系军政府主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
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成立时间:1941年3月19日★【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
历任领导
国民党历任主席第一任孙中山(1919年10月--1925年3月)国父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
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第二任及第五任蒋介石(1926年5月--1927年3月 1938年4月--1975年4月)蒋介石地位举足轻重评价毁誉参半蒋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英文译名ChiangKai-shek,近代中国政治家、军事家,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卒于台湾;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总统、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等职务。
蒋中正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的位置举足轻重,是个毁誉兼有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化。
第三任代理党主席张静江(1926年5月--1926年7月)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张静江(1877年—1950年9月3日),名人杰、增澄,吴兴(今湖州)南浔人。
早年留学法国,曾于法国经商,在经济上资助孙中山及同盟会。
蒋介石加入中华革命党时,张为监誓人。
是国民党重要人物,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先后任职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
孙中山逝世后,张静江和谢持、邹鲁、张继、居正、戴季陶等在北京西山开会,通电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参与提出“对共党弹劾案”后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
国民党历任主席
国民党历任主席
2009-07-26 19:56:04 来源: 金羊网(广州)
核心提示:马英九曾于2005年7月—2007年2月担任国民党主席。
以下是国民党历任主席介绍。
第1任:孙中山
1919年10月-1923年3月
第2任:蒋介石1926年5月—1927年3月
第3任(代理):张静江1926年5月—1926年7月
第4任:胡汉民1935年12月—1936年5月
第5任:蒋介石1938年4月—1975年4月
第6任:蒋经国1975年4月—1988年1月
第7任:李登辉1988年1月—2000年3月
第8任:连战
2000年3月—2005年7月
第9任:马英九2005年7月—2007年2月
第10任: 吴伯雄
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
核心提示:中国国民党主席换届选举于2009年7月26日结束,马英九以28万5354票当选新任党主席,得票率为92.51%。
当选后马英九发表简短谈话称,参选党主席不是扩权,而是承担责任;希望透过更紧密的党政合作,提升台湾政治运作的效率。
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和部分重要会议简介1(截止至1988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_wqp#vy
中国同盟会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陆续建立的基础上产生的。1905年夏, 孙中山从欧洲到达日本,立即着手筹组政党工作。7月30日,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等70余人,代表各革命团体开会讨论建立统一组织问题。会上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通过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纲领。会议还推举黄兴、陈天华、宋教仁、马君武、汪兆铭等起草章程。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赤坂区灵南日本友人阪本金弥寓所举行成立大会,到会70余人。大会通过中国同盟会总章,宣告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总章规定“设本部于东京,设支部于各地。” “凡国人所立各会党,其宗旨与本会相同,愿联为一体者,概认为同盟会员”。并规定其领导机构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执行、评议、司法3部。大会一致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首任庶务长。庶务长是执行部实际负责人,相当于协理,可代行总理职权。总章还规定同盟会在国内外分设9个支部。国内设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下按省设分会。国外设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下按国别设立分会。大会决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改名为《民报》于11月出版。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涎生。Ch
15[,L+Nc!
一届三中全会1zVIJ3^
1925年5月18日至25日先在北京后移往广州召开。孙中山逝世后,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国民党召开三中全会。会议决定接受孙中山遗嘱,在每次开会前由大会主席诵读。同时,建立总理纪念周制度(每逢周一举行)。会议通过对党、军队、军校的训令;重申二中全会关于容纳共产分子之训令,再次肯定接受共产党的政策。会议还通过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封建军阀的时局宣言。
从1916年至1949年共有27人享受了国葬殊荣
从1916年至1949年,共有27人享受了国葬殊荣。
他们是:1、黄兴(1974—1916),字克强,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辛亥革命元勋之一,与孙中山并称“孙黄”。
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
2、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县人。
曾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北京政府经界局督办。
1915年袁世凯宣布称帝时,蔡锷联络唐继尧、李烈钧等发起护国战争,推翻洪宪帝制,成为“再造共和”的第一功臣。
1917年4月17日国葬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
3、李仲麟(1886—1920),长沙人,湘军第六区司令,1920年被刺身亡。
1928年国葬于岳麓山。
4、林修梅(1880—1921)字浴凡,临澧人,曾任湖南护国军参谋长、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湘西讨桂军总司令、广州军政府顾问、国民议会参议员、总统府代理参军长。
1921年病逝被孙中山大总统发布命令追赠上将军衔。
1928年国葬于岳麓山。
5、程璧光(1859—1918),字恒启,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
海军将领。
曾任北京政府海军总长等职。
1917年率军舰南下护法有功。
安葬地不详。
6、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逸仙。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
辛亥革命领袖,民国缔造者。
1929年6月,国葬于南京紫金山。
7、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字仲恺,广东归善县(今惠阳县)人。
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国民党左派领袖。
国葬于南京中山陵西南的天堡城下。
8、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
湖南茶陵县人。
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
国葬于南京紫金山灵谷寺。
9、卢师谛(1886—1930),字锡卿,四川成都人。
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曾任四川中华革命党司令长官、中华民国军政府四川国民军副司令等职,是孙中山的亲信干部之一。
1930年12月23日病逝于南京。
应四川国民党人的请求,国民政府以国葬礼安葬卢师谛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以之陪侍总理陵寝。
走进蒋介石的盘丝洞(大唐瓦当)
走进蒋介石的盘丝洞文/大唐瓦当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70年前的中国这样把裙带关系演绎的淋漓尽致,虽然汉高祖开基业大封诸刘,刘邦子侄为王侯者如过江之鲫,坊间俚语的一句“朝里有人好做官”也说明此道古来有之,但是从革命党时期的“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到执政党时期的“父传子、家天下”,民国时代能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如此发扬光大,也耍弄的是如此得法酣畅,真是无出其右者。
国民党“CC系“首领,“中统”创办人陈立夫曾亲口说过:“我们可以大致分析一下我们党政军各级机关的人事关系。
关系不外三种:一是政治关系,二是经济关系,三是亲友关系。
第三种关系美其名曰亲友关系,其实是裙带关系。
老婆娘家的人,不止于是小舅子,小舅子的小舅子,姨太太的亲戚,凡是性关系扯得上的人都应当列入这类关系。
我们各机关里如果进行一次这种各种关系的调查,我敢说恐怕要占半数以上。
”(刘恭《我所知道的中统》,载于《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六期,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新政学系首脑之一熊式辉认为:“蒋一切用人行政不外三缘(地缘、血缘、学缘)。
”(注:《张治中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763页。
)革命老人董必武在《大后方的一般概况》一文中也指出:“蒋和他的干部有三种关系”,即“亲戚关系”、“同乡关系”、“同学或部属关系。
”(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下册)军统魔王戴笠也深谙此道,他的五字真言就是“裙、办、师、财、干”,五字真言“裙”字当先。
他说,“中国人玩政治,离不了裙带关系”。
亲门近支,出将拜相;同乡同学,相互提携;换帖结盟,安危共仗。
在密如蛛网的裙带关系中,蒋介石尤为重视血缘关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盘根错节的血缘亲缘关系网,如水银泻地般的渗透到了国民政府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军事的核心部门,他们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提携、同进同退,互为依托、互相倚重,形成了庞大的人际关系网。
我们只能从多如牛毛的实例中,截取有代表性的一些横面,当然首先要从“民国第一家庭”蒋家说起。
1911-1949 中国领导人
1911-1949 中国领导人本表纪录中华民国自1912年开国至今的国家元首。
包含临时大总统、大总统、广州军政府领导、国民政府主席、1948年行宪后及1996年公民直选后之中华民国总统及副总统。
一、临时总统及北洋时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 孙文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至1912年4月1日2 袁世凯北洋军阀1912年3月10日至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大总统1 袁世凯北洋军阀1913年10月10日至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6月6日(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继任黎元洪进步党1916年6月7日至1917年7月1日(1917年张勋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
7月12日此政权遭段祺瑞的“讨逆军”推翻。
)代理冯国璋直系军阀1917年7月6日至1918年10月10日(7月6日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2 徐世昌皖系军阀1918年10月10日至1922年6月2日国务总理署任周自齐交通系1922年6月2日至1922年6月11日复任(1)黎元洪研究系1922年6月11日至1923年6月13日代总理署任高凌霨无党派1923年6月14日至1923年10月10日3 曹锟直系军阀1923年10月10日至1924年11月2日代总理署任黄郛无党派1924年11月2日至1924年11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临时执政段祺瑞皖系军阀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大总统改为虚位,由国务总理摄行。
)代总理署任胡惟德无党派1926年4月20日至1926年5月13日中华民国大总统总理署任颜惠庆无党派1926年5月13日至1926年6月22日代总理署任杜钖圭直系军阀1926年6月22日至1926年10月1日代总理署任顾维钧无党派1926年10月1日至1927年6月16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奉系军阀1927年6月18日至1928年6月3日二、广州军政府时期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第一次护法)1 孙文中华革命党1917年9月10日至1918年5月4日(溥仪复辟后国会被废。
历史趣谈国民党49年撤退台湾前一共封了哪12个一级上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国民党49年撤退台湾前一共封了哪12个一级上
将?
导语:国民党军队内部军衔混乱,收编各地方部队各行其道,授予机构繁多错乱,军衔与职务相比,军衔都普遍偏高,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决定重新评定
国民党军队内部军衔混乱,收编各地方部队各行其道,授予机构繁多错乱,军衔与职务相比,军衔都普遍偏高,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决定重新评定军衔,并仿照德国军衔制度制定新的军官军衔制度,1934年国民政府批准组建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后扩组为部),具体负责依据新颁布《陆海空军官制表》重新评定军衔工作。
所有军官均由铨叙厅(部)报请国民政府授任。
国军授予上将的情况分为9种:
甲、特级上将,
乙、一级上将,首批授予8名,大陆时期共授予12名,逃台后授予24名,共36名
丙、追晋(赠)一级上将,大陆时期共授予5名,逃台后共授予4名,共9名
丁、二级上将,首批授予20名,大陆时期共授予35名,逃台后授予123名,共158名。
戊、陆军(海军)上将,大陆时期共授予16名,逃台后授予1名,共17名。
己、追晋(赠)陆军(海军)上将,大陆时授予29名,逃台后授予12名,共授予41名
庚、中将加上将衔,大陆时期共授予46名,去台后此军衔废止。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述略
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述略(续)文章作者:【原文出处】中学历史(苏州大学) 198706【作者】华文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1月12日至23日在南京召开。
(1931年11月至12月,胡汉民派和汪精卫派也曾分别在广州和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蒋介石为了标榜团结内部、抵御外侮,在开幕词中声称:“党内的团结,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出路”。
会议宣布恢复自二届四中全会以来因政治关系而被开除党籍的汪精卫、李济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312人的党籍;决定设立对日问题专门委员会;通过了《对日寇侵略暴行之决议案》以及《对全世界宣言》,希望国联“迅速予日本侵略行动以有效之制裁”。
四届一中全会1931年12月22日至29日在南京召开。
会议是在蒋介石被迫于12月15日下野后,由宁、沪、粤三方中央执、监委联合举行的,表面上实现了国民党的“统一”。
会议改组了国民政府,选举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
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被选为中央政治会议常务委员。
四届二中全会1932年3月1日至6日在洛阳召开(“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于1932年1月30日迁至洛阳,12月1日迁回南京)。
全会讨论了上海战事,宣言中声称:“方今之急,首曰御侮”,“至于绥靖剿匪……亦不容忽视”。
会议决定“否认由日本武力压迫构成之东北伪政权”;还决定军事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主持其事。
四届三中全会1932年12月15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
全会在宣言中重弹“安内攘外,兼顾两难”的老调,主张继续“剿赤”。
会议决定设立国民参政会作为民意机关;1935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取消省府委员制,改为省长制。
四届四中全会1934年1月20日至25日在南京召开。
会议中心问题是讨论反共剿共,并攻击陈铭枢、李济深等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变。
还讨论了中央与地方均权、“实行钱币革命”等事项。
四届五中全会1934年12月10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简历
马英九简历马英九是台湾最有影响的青年才俊,他以年轻、能才、英俊和极度有涵养而著称。
他于1950年在香港出生,是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叫马鹤凌,早年曾当过蒋介石的侍卫官,后来在蒋经国的“救国团”下面任职,还当过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和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这一点来看,马英九的确是中国国民党的高干子弟。
但是马英九的成名成功,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个人人品质和才干。
在台湾上完中学之后,他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又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并从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尽管学业优秀,成绩突出,马英九并不是一个书呆子。
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正值70年代大陆美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哈佛,马英九积极参预了留美台湾学生主办的刊物“波士顿通讯。
”这是一份与国民党关系很深的外省藉的留学生的刊物,政治性很强,很多目前有名的人物如关中、邵玉铭、丘宏达等都是“波士顿通讯”的活跃人物。
1981年,31岁的马英九回到台湾。
当时蒋经国先生大量起用青年才俊,像马英九这样具有美国博士学位的年轻人自然成了重点提拔的对象。
他很快就成了蒋经国的英文翻译,3年之后国民党要员陈履安调任,年仅34岁的马英九便补任陈履安留下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的高位,一下子成为台湾最年轻有为的政治家。
党部副秘书长主管国民党内政外交的具体事务,权力很大,马英九这样年轻的任命也反映了蒋经国先生不均一格降人才的风泛。
从那之后,马英九一直轻云直上。
蒋经国去世后,他的政治行情继续看涨。
1988年,马英九的主要职务转移到大陆工作委员会,对促进两岸非官方民间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马英九年轻有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具有较深的政治涵养。
他为人诚恳忠诚,温良恭俭让,正因为如此,他在台湾转为全面民主政治之后,成为国民党选举战中的红人。
1994年,民进党的陈水扁选上国民党老巢台北市的市长,给国民党以巨大的振动。
陈水扁执政四年,台北市政建设换然一新,成绩十分显著,但阿扁脾气爆燥,做事喜欢不问青红皂白。
蒋经国先生简历
蒋经国先生简历说明:今年4月13日(农历三月十八)是台湾前领导人蒋经国先生百年冥诞日,那一天台湾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
蒋经国先生一生颇有一些传奇色彩,以普通人和领导人而论,他均非十全十美,功过自有历史评说。
但在台湾期间,蒋经国先生以“勤政廉洁”的作风赢得了台湾民众的好评。
在1949年后的历任台湾领导人中,蒋经国先生是台湾民众最为喜爱的一位。
最近台湾一民调显示,有50%的民众认为蒋经国是对台湾最有贡献的领导人,其他几位领导人所占比例:蒋介石为6%、严家淦为1%、李登辉为11%、陈水扁为5%(略去无意见及未回答的比例)。
去年我应“宁波帮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之请,为蒋经国先生写了一份简历。
现借蒋经国先生百年冥诞之机,将此文放入我的博客之内,也算是对这位“宁波老乡”的一种纪念吧。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
蒋介石之长子。
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
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被开除学籍,同年6月到北京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语,后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的游行而被关押两周。
1925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
1928年在列宁格勒中央军事政治研究院深造。
1930年6月任列宁大学中国留学生辅导员,10月下放到狄拿马电厂当学徒,后在苏联当过矿夫、技师、分厂厂长。
1935年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后改名蒋方良)结婚。
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
次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
1937年3月25日,蒋经国离开莫斯科携妻带子回国。
回国以后,其父蒋介石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乡,读《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
8个民主党派
中文名
八个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主党派
中国民主同盟
民主党派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主党派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党派
中国农工民主党
民主党派
中国致公党
民主党派
九三学社
民主党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党派历史
九三学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成立大会在重庆正式召开。大会发表了《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等文件,选举许德珩等16人为理事,梁希等8人为监事。国共和谈和旧政协期间,九三学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反对独裁。解放战争期间,九三学社严正声明不承认伪“国民大会”,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8]
历任主席
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罗豪才。[7]
成员情况
致公党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党员28000多人。[7] [1]
7
九三学社
编辑
主席
韩启德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党派性质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8]
历任主席
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2]
成员情况
连战
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 连战 (Lien Chan) ,字永平,台湾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193 6年8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其祖父连横为晚清民初一代大儒,早年 加入同盟会,其父连震东历任国民党党政要职,曾任台湾省“建设 厅长”、台湾当局“内政部长”等职。 在西安、重庆就读到小学四年级后,连战于1946年随母赴台, 1953年考入台湾大学政治系,195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 造,1965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 67年在美国任教。1968年,连战返回台湾任教,担任台湾大 学政治系暨政治研究所主任。 1975年,连战步入政坛,出任台驻萨尔瓦多“大使”。随后步 步高升,历任国民党中央青年工作会主任、“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 会主任委员”、“交通部长”、国民党中常委、“行政院副院长”、 “外交部长”、“台湾省政府主席”。1993年,当选国民党副 主席,同年出任“行政院长”。1996年当选“副总统”,并一 度兼任“行政院长”。2000年3月,连战作为国民党候选人参 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败。 国民党下野后,李登辉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之职,连战当选为国民 党主席,2001年连任国民党主席,两次得票率都超过90%。 连战执掌国民党后,对国民党进行了创党以来的第三次党务改造, 同时积极推动与亲民党、新党合作,形成了泛蓝阵营。 在两岸关系上,连战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 两岸关系,致力台海和平。在其任内,国民党倡议并推动了两次台 商春节包机,指派副主席江丙坤率团对大陆进行了参访,并于20 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以国民党主席身份率大陆访问团, 来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2005年8月在中国国民 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荣誉党主席。 连战夫人方瑀出身台湾大学教授之家,两人育有两子两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历任主席
2009-07-26 19:56:04 来源: 金羊网(广州)
核心提示:马英九曾于2005年7月—2007年2月担任国民党主席。
以下是国民党历任主席介绍。
第1任:孙中山
1919年10月-1923年3月
第2任:蒋介石1926年5月—1927年3月
第3任(代理):张静江1926年5月—1926年7月
第4任:胡汉民1935年12月—1936年5月
第5任:蒋介石1938年4月—1975年4月
第6任:蒋经国1975年4月—1988年1月
第7任:李登辉1988年1月—2000年3月
第8任:连战
2000年3月—2005年7月
第9任:马英九2005年7月—2007年2月
第10任: 吴伯雄
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
核心提示:中国国民党主席换届选举于2009年7月26日结束,马英九以28万5354票当选新任党主席,得票率为92.51%。
当选后马英九发表简短谈话称,参选党主席不是扩权,而是承担责任;希望透过更紧密的党政合作,提升台湾政治运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