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篇一: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够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比例的相似性质;3. 掌握比例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比例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相似性质。

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法。

五、教学辅助工具:教学板、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吗?为什么要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展开讨论。

然后,老师给出比例的定义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计算物体的放大缩小比例、解决食谱问题等。

2.探究(4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绘图、列式、图表等方式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3.总结(10分钟)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对比例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并强调比例的相似性质。

同时,老师提供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如比例乘法、比例除法等,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4.拓展(15分钟)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老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应用比例解决。

例如:假设手机屏幕宽度是6cm,现在要将其等比例缩小为4cm,请问缩小后的屏幕高度是多少?5.练习(20分钟)老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订正。

题目可以包括比例计算、应用题等。

6.作业(5分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家进行完成,并鼓励他们多多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篇二:课堂示范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够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比例的相似性质;3. 掌握比例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比例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相似性质。

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法。

五、教学辅助工具:教学板、教学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8=28×10==352.教学例6(1)出示例6情境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指名回答)(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种量?什么是一定的?(总用电量)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每天用电量×天数=总用电量”,所以每天用电量和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3)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

(4)指名板演,全班讲解。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几x天。

25x=100×5x=(100×5)/25x=20回顾与反思: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比例关系解答。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信心。
4.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尤其是涉及多个比例关系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讨比例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讲解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比例尺、购物打折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现打8折,求折后价格”。
3.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比例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基本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能够熟练运用。然而,在比例知识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3.环环相扣,化解难点:
-对于涉及多个比例关系的复杂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列出比例式,并指导学生进行求解。
-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分层教学,关注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强调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比例知识,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比例?好,下面我们就来回忆一下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师:你能准确地判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回合的抢答||比拼:我会判断。

(抢答要求:举手证明你有勇气,你||会做,你没有抢答到但是你的手势判断正确,你仍然是最棒的。

)出示: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探究新知(一)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例5)1、师:(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看样子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那么,学习了正反比例到底有什么用呢||?(学生交流)来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出示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用比例解决问题1(共5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1(共5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1(共5篇)第一篇:用比例解决问题1《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59、60页例5、例6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抓住用正、反比例实际问题关键。

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兴趣,引出新课南湖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树,老师想知道这棵树的高大约有多少米,你们能用什么好办法来帮老师测量出它的高呢?如果测量更高的物体你会测量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入新课: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一)复习导入(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面的题中涉及到哪三个量?(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什么关系?2、先根据条件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等式吗?(1)一台机床4小时加工3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6小时加工54个零件。

(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

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χ小时。

(二)引入新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但每天的用水问题里有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数学问题吗?生:每吨水的价钱、应交的水费、用水的总量师:这3个量之间存在着那些数量关系?他们会构成怎样的比例关系呢?每吨水的价格=应交水费÷用水总量(正比例)应交水费=每吨水的价格×用水总量(反比例)用水总量=应交水费÷每吨水的价格(正比例)看来同学们对两种量构成什么比例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全文5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全文5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师:甘浚镇星光小学吴有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关键: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关键:弄清题中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过程要求: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②判断成什么比例。

③写出关系式。

如: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5 (1)出示课文情境图,描述例题内容。

板书:8吨水10吨水水费12.8元水费?元(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过程要求:①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①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

引导提问:A.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说说变化情况。

B.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C.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②板书: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8X=12.8×10X=X=16答:略 (3)与算术解比较。

①检验答案是否一样。

②比较算理。

算述解答时,关键看什么不变?板书:先算第吨水多少元?12.8÷8=1.6(元) 每吨水价不变,再算10吨多少元。

1.6×10=16(元)(4)即时练习。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明白得。

3.进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关心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1.判定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把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承诺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明白得“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回忆旧知1.师:本节课是我们那个学期最后的一节新课,我们明白最后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期望大伙儿用杰出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伙儿有没有信心!生:齐答:有!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差不多学过的知识吧!(课件出示:)我会判定:判定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成正比例)(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不成比例)(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刻。

(成反比例)(4)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成反比例)2.师: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能够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一定))3. 师: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能够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x×y=k(一定))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专门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揭示课题、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回忆旧知师:从这幅图中你能明白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那个忙吗?(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3、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解比例。

重点难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说我们都学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好,下面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出示:6:2=( ):3你是怎样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师:如果我们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2页,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什么叫解比例。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标注,同时板书意义。

)教学意图: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索取对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活动2【讲授】新授内容教学例2:师:有谁知道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哪些同学去过那你们知道它大概有多高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的高度是320米,在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的比是1:10,同学们想知道这座模型的高是多少米吗出示例 2.那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做,师生共评,指名板演。

分析:题目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模型:实物=1:10)列比例需要四项,未知的项要怎样(设未知数X) 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比例(先试做再小组交流,然后我们求同存异,总结出你们的方法。

指名板演,老师规范格式,对比方法。

两种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等积式;利用求比值方法。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比例的定义及性质1.1 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2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第二章:比例的基本性质2.1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2.2 比例的变形:如果比例的两内项或两外项分别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例仍然成立。

第三章:比例的应用3.1 求解比例问题:已知两个比例相等,求解未知项的问题。

3.2 比例问题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比例与分数的关系4.1 比例与分数的联系:比例可以表示分数的关系。

4.2 比例与分数的转化:如何将比例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以及如何将分数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第五章:比例与方程的关系5.1 比例与方程的联系:比例问题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

5.2 比例问题与方程问题的互化:如何将比例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以及如何将方程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第六章:比例在几何中的应用6.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6.2 比例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利用比例性质证明几何命题。

第七章:比例在物理中的应用7.1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

7.2 比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利用比例关系进行数据分析。

第八章:比例在化学中的应用8.1 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例:反应物和物的摩尔比要保持一定。

8.2 比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利用比例关系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第九章: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1 购物时的比例计算: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商品的折扣和优惠。

9.2 比例在饮食中的应用:营养搭配的比例和食物的热量计算。

第十章: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应用10.1 比例在跨学科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10.2 比例在创新思维中的应用:利用比例关系进行创意设计和创新发明。

第十一章:比例在商业和经济中的应用11.1 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总成本的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构成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和算式的推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实际问题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 讲解比例概念: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比例的练习题目。

5. 总结提升:对比例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2. 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加深对比例解题方法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比例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运用方法。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3.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示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比例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企业专家讲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的价值。

2. 组织学生进行比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推荐学生阅读与比例相关的书籍,丰富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可用归一、归总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

这里主要是学习用正比例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同时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说说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已知 A÷B=C。

当A一定时,B和C()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2)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的关系。

(3)总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提出问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2.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答。

《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设计范文.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设计范文.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设计范文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首先我们通过一组练习来复习一下。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一)、教学例5.师:我们先看看李奶奶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例5)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汇报)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试一试。

①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②指名学生汇报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可能的答案有:28÷8×10=35(元) 10÷8×28=35(元)③教师指出也可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问题。

师: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怎样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呢?请同学们先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第一章:比例的概念1.1 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是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1.2 比例的表示方法讲解比例的表示方法,包括冒号(:)和分数形式,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第二章:比例的性质2.1 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乘法性质解释比例的乘法性质,即两个比例相乘等于第三个比例。

2.2 比例的性质2:比例的除法性质解释比例的除法性质,即两个比例相除等于第三个比例。

第三章:比例的计算3.1 求解比例中的未知数讲解如何利用比例的性质求解比例中的未知数,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3.2 比例的简化讲解如何简化比例,即找到比例中公因数并约分,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第四章:用比例解决问题4.1 单比例问题讲解如何用比例解决单比例问题,例如已知两个物体的速度比,求它们的距离比。

4.2 多比例问题讲解如何用比例解决多比例问题,例如已知三个物体的速度比,求它们的距离比。

第五章:比例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5.1 比例在购物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讲解比例在购物中的应用,如已知商品的原价和折扣价,求折扣率。

5.2 比例在测量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讲解比例在测量中的应用,如已知两个物体的长度比,求第三个物体的长度。

第六章:比例的转换6.1 比例的转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比例转换成其他形式,如分数、小数等,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6.2 比例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通过举例讲解比例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在工程计算中需要将不同单位的长度比例转换成相同单位。

第七章:比例与图形7.1 比例与直线的斜率讲解比例与直线斜率的关系,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7.2 比例与圆的周长和半径讲解比例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第八章:比例与比例尺8.1 比例尺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比例尺的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比例尺(如线性比例尺、面积比例尺)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8.2 比例尺的应用讲解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地图测量和绘制,并让学生进行实例练习。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一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正比例知识和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①判断它们是否成正比例,若成正比例关系,则根据比值相等列出方程解答。
②判断它们是否成反比例,若成反比例关系,则根据乘积相等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反思
列式:28÷8×10=3.5×10=35(元)
(3)用比例知识解答。
①判断比例关系: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②根据正比例知识列出方程解答。
(4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理解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最后一部分知识,也是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后的实践应用。本节课中我力求通过知识迁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尝试、同桌交流、质疑辨析、对比归纳、概括小结拓展延伸中轻松、高效地掌握本课知识。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列等式的,学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简易方程的认识。在教学上为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蕴含抽象概括的思想方法,也为以后中学的理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②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
③单价一定,总价和购买数量成( )比例。
④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 )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比例的定义及性质1.1 比例的定义介绍比例的概念,举例说明比例的组成。

讲解比例的表示方法,如a:b 或3:4。

1.2 比例的性质讲解比例的四个基本性质:同比例、反比例、合比例、分比例。

通过实例演示比例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能够应用。

第二章:比例的计算2.1 比例的计算方法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如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2 比例的化简讲解比例的化简方法,如将比例中的项进行约分。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的化简过程,让学生学会化简比例。

第三章:比例的应用3.1 比例的应用场景介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购物、烹饪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2 比例问题的解决方法讲解如何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两个数的比例关系,求解第三个数。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解决类似问题。

4.1 比例的倒数讲解比例的倒数概念,如比例a:b 的倒数为b:a。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的倒数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倒数的应用。

4.2 比例的乘除法讲解比例的乘除法计算方法,如两个比例相乘或相除的结果为对应项的乘积或商。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的乘除法计算过程,让学生学会应用乘除法解决比例问题。

第五章:比例的综合应用5.1 比例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比例问题,如人口比例、经济比例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5.2 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策略讲解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复杂问题,如通过设定比例关系来解决多变量问题。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策略,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比例与图形6.1 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介绍比例在三角形、矩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

6.2 比例与相似图形讲解比例与相似图形的关系,如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通过例题演示比例在解决相似图形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解决类似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比例的运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2. 学生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及运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PPT、比例尺、实际问题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实际问题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运用。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4. 比例尺讲解:教师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

6.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或合作运用比例解决。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运用方法,反思解题过程。

8.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9.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0.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运用。

11.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3. 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

14.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质量。

15.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教学反思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教案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教案doc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法脿小学李彦美教学内容:六年级(下)数学教材第59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考考大家的判断能力。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

(5)书的总页数一定,书的本数和每本页数。

2、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240千米。

(2)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x包。

大家的都具备了对比例的正确判断能力,都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相信大家也能学得很棒!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1)你能帮李奶奶解决这个问题吗?(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答后汇报交流(3)师:这类题除了用算术方法解答,还有没有其它的解答方法,能不能用学过的比例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4)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探讨: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5)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
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后的一节新课,我们知道最后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
(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成正比例)
(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不成比例)
(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成反比例)
(4)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成反比例)
2.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一定))
3.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x×y=k(一定))
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1.回顾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点明主题,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的学习。


2. 探究解法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课件出示)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一定,所以()和()成()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如果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

(板书解法1)
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12.8︰8=x︰10
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 :8 =χ:10 或12.88 =x10
8χ=12.8×10 8χ= 12.8×10
χ=χ=
χ=16 χ=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师:12.8︰8和x︰10 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
让学生再思考,看看有没有出现其它比例的解法,如果有,教师也要进行评析。

(学生可能通过复习题3的复习,想出不同的解法。


如果列出的比例是8︰12.8=10︰x 可以吗?为什么?(可以,因为8︰12.8 和10︰x 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一定的,板书解法2)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

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能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能给他们自信。

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即时练习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帮李奶奶解决完了问题,能再帮王大爷解决一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5. 提炼方法
师:解决了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
得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
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设计意图:“检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归纳解题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

1. 教材60页的做一做:1题。

2. 教材练习九的第3、5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与生活实践,从中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


四、全课总结。

1.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绝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即:先判断题目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再根据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但在教学用比例知识解答例5时,我虽有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但放手还是不够,似乎还是扶着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式:水费∶吨数=水费∶吨数,因此交流形式还属于走过场,没有很好地突出学生怎样进行思考的过程。

以至于反馈练习情况时,个别学生会出现:数量∶总价=数量∶总价,虽然学生列出的比例式也对,但从中说明这些学生对正比例的意义理解还不够,不能根据题目中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列方程。

因此,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自认为做得还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