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上下》教案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上下 2word版
要给学生充
分的交流时间。
找出图中所有的景物。
师: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谁愿意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2.提出看图讲故事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丽乡村夜景的图。
多请几个学生讲故事。
师:谁愿意描述这美丽乡村夜景图呢?
多请几个学生讲故事。
对能够应用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来描述的,教师予以表扬。
3.提出用上、下描述景物位置的要求,鼓励学生用上、下描述自己看到的景物。
通过月亮、小桥和小河的位置,使学生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你们能用上、下、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景物的位置吗?
学生可能会说:
●小桥的下面有小河,还有小船。
●小男孩在桥上走;桥下面有一条船。
●小朋友们在大树下玩游戏。
师:谁能说一说月亮、小桥、和小船的位置?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回答,只要位置说对就可以。
如:
●月亮在小桥上面,小船在小桥下面。
●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中间,小船在下面。
●月亮和小桥比,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下面;小桥和小船比,小桥在上面,小船在下面。
最后一种说法,学生说不出,教师可以启发:如果把它们两个两个地比较呢?
三、拓展练习
提出观察情境图,用前、后、
师:说得很好!现在观察这幅图,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前、后、左、右描述图中的其他事。
一年级下册数学《上下》第一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上下》第一课教案是教授小学生数学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授小学生如何理解“上下”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概念进行计算。
本文将深入分析该教案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从教授学生思考能力、启迪学生兴趣、巩固学生基础等方面对该教案进行评价和分析。
教案核心内容《上下》第一课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小学生如何理解和应用“上下”的概念进行计算。
在该课中,老师将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上下,如何使用上下进行加减和比较大小,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些概念进行计算。
该教学内容可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1. 理解上下的概念在本节课中,老师将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上下,如何将物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通过示例及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上下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来进行计算。
2. 认识上下的形象符号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下的概念,本节课还会向学生介绍上下的形象符号,并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熟悉这些符号。
3. 使用上下进行加减通过示例和练习,教师将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上下符号进行加减。
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下符号的应用,并从中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4. 比较大小除了加减,上下符号也可用于比较大小。
在本节课中,老师将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上下符号进行比较大小,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些概念。
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上下》第一课的核心概念,老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和应用这些概念。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1. 实物教学使用实物教学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形象地理解上下的概念。
教师可以带来各种物品,如书、笔、球等,并让学生将它们分为上下两部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上下的概念。
2. 互动教学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问答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认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小组讨论,借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冀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教案-1.3上下
3 上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认识上下并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物体的位置。
3、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重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视频,看图讲故事。
学生准备:数学教科书、语文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边听边想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一首美妙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歌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探究新知1、放“夜景”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景物。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找出图中所有的景物。
师: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谁愿意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对能够应用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来描述的,教师予以表扬。
设计意图:欣赏动画课件,直观感受歌词中与画面的景物。
为讲故事和认识上、下做准备。
2、提出看图讲故事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乡村的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上、下。
3、鼓励学生用上、下描述景物位置,通过图中事物的位置,使学生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同学们讲的真好,你们能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景物的位置吗?学生可能会说:小桥的下面有小河,还有小船;小男孩在桥上走,桥下面有一条船;小朋友们在大树下玩游戏。
师:谁能说一说月亮、小桥和小船的位置?学生会有不同回答,比如:月亮在小桥上面,小船在小桥下面;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中间,小船在下面;月亮和小桥比,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下面,小桥和小船比,小桥在上面,小船在下面。
最后一种说法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3 上下的认识 冀教版
1.上下是相对的,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不能孤立存在。
2.同一个物体,相对不同的物体而言,它的上下位置也可能不同。
板
书
设
计
(位置) 上下
上下相对变化
课
后
反
思
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位置(上下)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成 员
一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生活空间某个物体的位置;
3.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三、生活中的上与下(学练结合)
1.出示课本上的三层书柜示意图
观察后说一说:柜中有什么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2.有上下或左右描述树、玩具、食品的位置。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6页(练一练)
2、用前后、左右描述自己周围的同学。
3、从我们身边的事物找出存在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的物体进行描述,并感受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前后、左右、山下等描述空间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法
教学准备
歌曲《弯弯的月亮》录音、生活中的上下图片。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项目
预设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学过来自程教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书上的情景图:认真观察,图上有哪些人、物?他们的位置怎样?(议一议、说一说)
二、学习上、下
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景物的上、下位置关系。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位置上下冀教版(6)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位置上下冀教版(6)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在详细的活动中,让先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才干目的:培育先生复杂的空间推理才干。
情感目的:初步开展先生的空间观念,并培育先生按一定顺序停止观察的习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上、下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进程:【导入】应用情境图和歌曲导入创设情境教员应用媒体播放动画:〝悠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参看〝优秀课件——美丽的夏夜〞〕随着入耳的音乐出示主题图〔参看〝图片集锦——弯弯的小河〞〕。
【讲授】正确表述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1.看图说话。
〔1〕先引导先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上都有一些什么呢?生:这是一幅夜晚的美景,我看到了弯弯的月亮……(教员多让一些先生说一说,从大体上先熟习一下画面。
)〔2〕结合各物体的位置说一说。
师引导先生有序地观察: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什么呢?生1:有一个小冤家,还有一座拱桥。
生2:月亮下面有一条小河,小河上还有一条小船。
师:这位同窗说得十分棒,他用了〝上下〞描画出小河和小船的位置。
大家能学学他,也用〝上下〞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位置吗?(教员适机板书出:上下。
)想好后;同桌先相互说一说。
先生同桌交流后团体反应。
生1:小冤家们在大树下捉迷藏。
生2:大树下还有一口水井。
生3:河的下面有一座桥。
(先生各抒己见,只需先生能用上下正确描画出物体的位置就应给予一定。
) 2.说一说,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1〕应用投影出示玩具摆放图,并指点先生看图〔参看〝图片集锦——玩具摆放图〞〕。
师:大家从下到上观察,说说每一栏都摆放着什么?生1:第一栏摆着糖果、牛奶……生2:第二栏放着许多的玩具。
生3:第三栏放着一些书还有地球仪,闹钟。
师:从摆放的物品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吃的东西都放在一块,玩的东西也放在一块。
师:对了,这个橱子里的物品分类放在一同,这样归类摆放可以使物品摆放得很划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位置第3课时上下∣冀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位置第3课时上下∣冀教版2.提出“说一说柜中物品摆放位置”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鼓励学生用上下描述柜中物品的位置。
师:观察柜中物品,说一说是怎样摆放的,你能说出某件物品在柜中的位置吗?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物品是分类摆放的,那么老师应加以肯定和表扬,然后可以引导说:“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你能按位置说一说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来源:ZXXK]师:亮亮的物品柜里的物品摆放得真整齐,小朋友们也要像亮亮一样养成整整齐齐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四、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铅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
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明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3.教材第6页练一练1,2,3题。
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进一步理解物品的位置关系。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板书设计】上下上下摆一摆找一找【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给学生播放优美的音乐《弯弯的月亮》,让学生从优美的音乐中观察图中的信息,找出上下关系的事物,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柜子中书、玩具、食品的摆放情况,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同时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找一找,亲身体验,加深印象。
[不足之处]学生在说出物体上下位置关系的时候,语言表达不完整,没有着重强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使学生容易混淆相对的物体。
[再教设计]再次教学时,要加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树立数学语言准确性的观念。
2017年春季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1.3、上下教案3
“上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上下的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欣赏、交流等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上、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准备挂图一、创设情景学生听歌曲生: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生:小河上面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学生兴致盎然的观察,并向大家分别汇报:小河的上面有一条小船;小船的上面有一条小桥;小桥的上面有一个小朋友;小桥的左面有房子;房子的前面有一口井;……(就看图自由发言)教师投影播放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弯弯的月亮》。
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歌曲中都有什么画面?对发言不能要求过高,能说就是最好了。
歌词中的情景究竟什么样,老师也想像了一翻,大家看。
(出示看图说话挂图)请小朋友观察后说情景中都有什么?教师认真倾听,不要对学生的发言多加限制,只要语句简练,就要给予肯定,当然最好能应用,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生活中除左右前后应用广泛,“上下”也是必不可少的。
板书:上下,通过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 让他们在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中感受上下。
二、体验感悟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书在玩具的上面;玩具在书的下面;食品也在书的下面;钟表在书的右面;(这样说也可以)它们是分类摆放的;……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同学之间互相检察,摆放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橱子上的物体的摆放情况,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不要刻意要求用位置关系来描述,说分类摆放也可以。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的描述自己的发现。
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1设计说明1.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境。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设计了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的游戏,在巩固阶段设计了排队游戏。
这些都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了强化作用。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技能,同时也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新知部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文具的位置,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初步感知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励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爱国情感。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上、下、前、后”的时候,出示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情境图,告诉学生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书文具等教学过程⊙游戏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比一比,看谁做的动作最准确。
2.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向上跳,向下蹲,向前走两步,向后退一步。
3.引入新课: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刚才这个游戏中就蕴涵了一些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教学情境,体会方位1.观察主题图,体会“上、下”的含义。
一年级数学下册上下教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上下教案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数数、识数、写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数数,认识100以内的数,会写100以内的数。
2. 能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进行准确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数数练习:让学生从1数到100,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2. 识数练习:出示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并说出数的大小。
3. 写数练习:让学生练习书写100以内的数,注意笔顺和规范。
4. 加减法运算: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加减法运算,如:“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几个?”让学生用加法计算。
5. 总结与评价: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作业布置1. 数数练习:从1数到100,要求每数一次进步一个数。
2. 识数练习:出示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并说出数的大小。
3. 写数练习:练习书写100以内的数,要求字迹工整。
4. 加减法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题的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提高数学素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九、课后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100以内的数,如:家里的人数、物品的数量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十、教学进度安排本章教学内容安排2课时完成。
六、第五单元:比较大小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学习使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掌握比较的基本技巧。
上、下的认识-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上、下的认识-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上下概念,认识上下的相对位置。
2.能够用上下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3.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上下概念,如:坐上下铺,走楼梯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等。
2.引入上下概念,问学生:“上下是什么?”
3.引导学生动手举起手来,问“你的手在上面还是下面?”让学生感受一下上下的概念。
讲解
1.利用课件或教具,让学生观察物体的上下位置,如:物体在桌子上,瓶子在杯子下等。
2.让学生自己想象和发现更多的上下情景。
3.引导学生用上下描述更多的实际场景,如:坐上下铺,走楼梯等。
实践
1.引导学生到操场上,让他们做一些上下运动,如:跳绳、爬绳子等。
2.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自己在运动中的上下变化,如:跳绳时身体在上面,爬绳子时身体在下面等。
3.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想象和描述一个上下运动的情境,如:在上下铺上睡觉,站在高楼上等。
总结
1.回顾本课所学习的上下概念,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给学生一些小练习或课后作业,以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上下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用上下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应用上下概念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上下词汇量不够丰富,还需要继续巩固和练习。
因此,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我将增加一些词汇量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相关词汇。
一年级数学下册上下教案冀教版
一、教案:认识数字1-10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10的认识。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2. 教学内容(1)数字1-10的认识。
(2)数字1-10的书写。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难点:数字1-10的书写顺序和规范。
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字0-9。
(2)新课:介绍数字1-10的认识,让学生观察、模仿,讲解书写顺序和规范。
(3)练习:让学生自主书写数字1-10,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4)巩固:开展数字接龙游戏,加深学生对数字1-10的认识。
6. 课后作业(1)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练习书写数字1-10,注意书写顺序和规范。
(2)家长引导孩子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字1-10,如数数、购物等。
二、教案:20以内的加减法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20以内的加法运算。
(2)20以内的减法运算。
(3)加减法的应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加减法的应用。
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小动物找家游戏,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数字。
(2)新课:讲解20以内的加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辅助等方式理解。
(3)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20以内的加法运算,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4)巩固:开展20以内的减法运算,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1)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2)家长引导孩子日常生活中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值的货币。
上、下的认识-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上、下的认识-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背景本课是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第九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上、下概念,并能正确地使用上、下的词语,并能将上下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单元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2.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理解上、下的概念;2.能够用上、下的词语形容身体的位置;3.能够用上、下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4.能够根据图片判断相应物体是在上方还是下方;5.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活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掌握上、下的基本概念;2.能够正确认识上、下的词语。
3.2 教学难点1.用上、下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2.根据图片判断相应物体是在上方还是下方。
4. 教学内容及流程4.1 教学内容1.上、下的概念;2.上、下的基本词语;3.使用上、下的词语描述身体位置;4.使用上、下的词语描述物体位置;5.对一组图片进行简单的排序活动。
4.2 教学流程4.2.1 教师引导1.教师出示两个不同高度的物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2.教师出示自己的身体,并用上、下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上下位置;3.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到的前后、左右概念,以与上下概念作比较。
4.2.2 教学输入1.通过图片和实物教具,引导学生了解上下的概念;2.播放相关视频或进行图片展示等方式,介绍一些与上下有关的常识;4.2.3 教学输出1.让学生互相描述身体,使用上下的词语;2.让学生在手中拿着小物体,用上下的词语形容物体的位置;3.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相应的物体是在上方还是下方;4.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排序活动。
5. 教学评价及反思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上、下的概念,正确地使用上、下的词语,进而能描述身体和物体的相对位置,判断物体在上下方的位置,具备基本的排序能力。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017—2018年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上下》教学设计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位置》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班里有个别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教学重点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媒体播放动画:“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参看“优秀课件——美丽的夏夜”)随着动听的音乐出示主题图(参看“图片集锦——弯弯的小河”)。
新授1.看图说话。
(1)先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上都有一些什么呢?生:这是一幅夜晚的美景,我看到了弯弯的月亮……(教师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从大体上先熟悉一下画面。
)(2)结合各物体的位置说一说。
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什么呢?生1:有一个小朋友,还有一座拱桥。
生2:月亮下面有一条小河,小河上还有一条小船。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他用了“上下”描述出小河和小船的位置。
大家能学学他,也用“上下”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位置吗?(教师适机板书出:上下。
)想好后;同桌先相互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后集体反馈。
生1:小朋友们在大树下捉迷藏。
生2:大树下还有一口水井。
生3:河的上面有一座桥。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学生能用上下正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就应给予肯定。
)2.说一说,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1)利用投影出示玩具摆放图,并指导学生看图(参看“图片集锦——玩具摆放图”)。
师:大家从下到上观察,说说每一栏都摆放着什么?生1:第一栏摆着糖果、牛奶……生2:第二栏放着许多的玩具。
一年级数学上下-优秀教案
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开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
小兔在小鸟的_____面
松鼠在小兔的_____面
松鼠在小鸟的_____面
上下位置是相对的
游戏激趣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提问引入
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有好多小动物来给学大树爷爷庆祝生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
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呢?
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上下〞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上下)
二、新授
1、说一说,最上面是谁?最下面是谁?
〔课件出示情境图〕
课 题
上下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
3、猜一猜,它是谁?
我说你猜。
邀请大家当大侦探,猜猜,它是谁?它在小兔的上面。
她不在最上面。
你能像我这样和同桌玩玩大侦探游戏吗?
4、摆一摆。
上下还想和大家玩一玩我说你摆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先示范,在学生明晰规则后,同桌两人进行活动。
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稳固练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
第一单元第三课上下(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上下》教案课题上下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看图说话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找一找,学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重点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能分清上、下,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它是美丽的象征,它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曾经有这样一首美妙的歌,我们一起去聆听好吗?播放《弯弯的月亮》学生聆听,并想想歌词中描绘的画面。
以歌曲导入,将学生引导歌词中,初步感受各个景物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看图讲故事师:从歌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结合通过看图讲故事,有机的将师:根据小朋友的描述,老师找到了这样的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引导说一说都有什么景物。
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
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一条小河,小河的上面有一条小船,小桥的上面有一个小男孩,大树的前面有一群小孩正在做游戏,大树的右边有一口古井。
师:刚才小朋友在描述各个物体的位置时,不仅用上了我们以前学习的左右、前后,还用上了上下,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离不开上与下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上下的位置关系好吗?板书课题:上下师:现在,请同桌之间相互用“上下”说一说图中各物体的位置好吗?二、看图说话师:在这美妙的月夜下面,定然有着更美妙的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课件出示:整理后的书柜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美妙的景色吗?图面与歌词自由说一说,其余的学生可以适时补充。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交流反馈。
学生自由猜一猜。
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同桌交流。
学生自由上下、左右、前后结合在了一起,同时让学生明确了上与下存在的必要性与实用性。
3 上下_教案
上下教 材: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单 元:一 位置课 题:上下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在看图讲故事、看图说话的过程中,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谈话引入新课课件出示第一屏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什么?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地方,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刚才同学们也发现了有物体在上面,也有物体在下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
二、讲授新课(一)看图讲故事出示情景图,并放《弯弯的月亮》这首歌曲,让学生边听边想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上下这一位置关系。
师:看着这幅图,并听着动听的歌声,你能讲讲故事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能说说歌词中所描写的景物的位置吗?师:同学们真棒!认识了上下的位置关系,那能不能再用上下描述自己在图上看到的事物或者我们身边的事物。
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再自由发言。
(二)看图说话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然后说一说柜中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用上下、左右充分描述书、玩具和食品的位置。
用图上的上下位置关系来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
师: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 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生:书在玩具的上面。
生:玩具在书的下面。
生:食品也在书的下面。
……三、巩固练习(一)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卧室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然后让学生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说出地球仪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5篇通过详细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造就学生视察、分析、概括的实力及想象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今日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5篇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上下》教案5篇1教学目标:1、在详细情境中,让学生理解“上下”的位置与依次,进一步造就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依次,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踊跃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依次,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初步造就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必须依次进展视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此环节要慢一点,气氛活泼一点)1、小挚友,你们喜爱玩嬉戏吗?此时此刻教师就跟大家玩一个抢答的小嬉戏,好吗?细致听嬉戏规那么:教师说一个字,请你说出一个与它相反的字,并加上你的动作。
(老师用形象的动作边说边比画。
)大—小,多-----少,长---短,胖----瘦,下-----上,上—下,上----下同学们说得真好!动作作得也特别棒!你知道吗?上下啊在我们的数学里还表示位置关系。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上下”的数学学问。
板书课题:上下(设计意图:由生动活泼的嬉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小挚友,大森林里的松树爷爷可好客啦,小动物们都特别喜爱它。
瞧!今日,谁来了?1、出示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
(1)那谁能说一说小鸟和小兔这两个小动物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看这两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吗?出示课本中前两个问题。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2)引入松鼠。
小挚友,还有个小动物也来了。
快看看,是谁?哎,小松鼠来了(出示小松鼠)那小鸟和小松鼠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谁来说说?小松鼠和小兔又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那三个小动物中,谁在最上面?它的下面都有谁?那谁在最下面?它的上面都有谁?小挚友,教师这儿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看谁听得最细致了!细致视察,小松鼠与小鸟和小兔比,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指名学生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5~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书架、书、学习用品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参看“优秀课件——美丽的夏夜”)随着动听的音乐出示主题图(参看“图片集锦——弯弯的小河”)。
二、新课探讨
1.看图说话。
(1)先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上都有一些什么呢?
生:这是一幅夜晚的美景,我看到了弯弯的月亮……
(教师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从大体上先熟悉一下画面。
)(2)结合各物体的位置说一说。
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弯弯的月亮下面有什么呢?
生1:有一个小朋友,还有一座拱桥。
生2:月亮下面有一条小河,小河上还有一条小船。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他用了“上下”描述出小河和小船的位置。
大家能学学他,也用“上下”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位置吗?
(教师板书出:上下。
)
想好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后集体反馈。
生1:小朋友们在大树下捉迷藏。
生2:大树下还有一口水井。
生3:河的上面有一座桥。
……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学生能用上下正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就应给予肯定。
)
2.说一说,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1)利用投影出示玩具摆放图,并指导学生看图(参看“图片集锦——玩具摆放图”)。
师:大家从下到上观察,说说每一栏都摆放着什么?
生1:第一栏摆着糖果、牛奶……
生2:第二栏放着许多的玩具。
生3:第三栏放着一些书。
师:从摆放的物品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吃的东西都放在一块儿,玩的东西也放在一块儿。
师:对了,这个柜子里的物品分类放在一起,这样归类摆放可以使物品摆放得很整齐。
(2)体会相对性。
师:书在玩具的什么位置?
生:书在玩具的上面。
师:那玩具在书的什么位置?
生:玩具在书的下面。
师:对了,书在玩具的上面,反过来说玩具就在书的下面,还有什么?
生:食品也在书的下面。
师:食品在书的下面,换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书在食品的上面。
(教师可以多请几名同学描述相对性,3种物品的相对位置。
从而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
师:如果说玩具在下面,对吗?
生:不对,玩具是在书的下面,但在食品的上面。
师:也就是说,表达正确位置时应该说清在某种物品的上面或下面。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联系身边例子说一说。
师:观察咱们的教室,看看哪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今天
学的“上下”来描述,学生自由观察。
生1:五星红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五星红旗的下面。
生2:我们坐在椅子的上面。
生3:书本摆在桌面上。
(只要学生说的符合教室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
2.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
(1)活动准备:每人准备一本数学书,一本练习本,一个文具盒。
(2)教师下口令,学生摆放好物品。
师:把数学书本放在中间,把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本子放在数学书的上面。
……
(学生根据老师下的口令要求去摆放学习用品,同桌之间互相查看。
)
3.整理书架。
(1)活动准备:每个小组一个书架,一些书和学习用品。
(2)活动要求:小组内先商量如何摆放这些物品,然后动手一起摆。
在摆的过程中说出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
(3)活动反馈:各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是如何摆放的。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合作,从而评价各个组的合作情况。
四、练习巩固
1.说出地球仪的位置。
师: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兔博士的家。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
(参看“图片集锦——兔博士的家”)师:你能介绍一下兔博士的家吗?
学生看图说一说。
师:认真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仪的位置。
生1:地球仪在桌子的上面。
生2:地球仪在闹钟的右边,小熊的左边。
……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说出地球仪的位置。
)
2.说出各种水果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
(参看“图片集锦——好吃的水果”)
集体交流
师:选择一种你最爱吃的水果,说一说它的位置。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教师注意引导全班学生倾听评价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学生说对了,教师都应给予表扬。
3.给小动物分房子。
教师引导看图,弄懂题意,请学生介绍各种小动物。
(参看“图片集锦——给动物分房间”)
师:图中有一座4层楼的新房,有4只小动物正准备搬进新房,它们到底是谁呢?
生:有小狗、小白兔、小熊、大公鸡。
师:它们分别住在几层楼呢?大家给小动物们分一分。
学生独立思考。
集体交流时只要学生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
法,并且能正确描述它们的相对位置即可。
五、总结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上下)大家会用上下来说明物品的相对位置吗?(会)今天回到家,观察自己的房间,看看各个物品摆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