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知识点1.点的位置向量:在空间中,取一定点O 作为基点,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P 的位置就可以用向量OP 来表示,我们把向量OP称为点P 的位置向量.2.直线的方向向量:空间中任意一条直线l的位置可以由l上一个定点A 以及一个定方向确定.★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共线)的向量,显然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有无数个.3.平面的法向量:若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4. 平面的法向量的求解步骤:首先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 x,y,z =(1)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222a a ,b ,c ,b a ,b ,c== ; (2)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 的方程组n a 0n b 0⎧⋅=⎪⎨⋅=⎪⎩(3)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组解,即得法向量.5.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夹角等问题;(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题型一:用向量方法解决平行问题例1、已知111ABC A B C -是正三棱柱,D 是AC 的中点,求证:1AB ∥平面1DBC .例2、已知正方体1AC 的棱长为1,E F G ,,分别为1AB AD AA ,,的中点,求证:平面EFG ∥平面11B CD .题型二:用向量方法解决垂直问题例3、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中点.求证:AB 1⊥面A 1BD.例4、如图,在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A 1B 1C 1D 1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DD 1⊥平面A 1B 1C 1D 1,DD 1⊥平面ABCD ,DD 1=2.(Ⅰ)求证:11C A 与AC 共面,11D B 与BD 共面; (Ⅱ)求证:.1111BDD B ACC A 平面平面⊥∴.B 1C 1D 1 A 1 A BC D题型三:用向量方法求空间中的角例5、正四面体A BCD -边长均为1,E 、F 分别为AD 和BC 中点,求异面直线AF 和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例6、求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 1B 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的大小.例7、如图,四边形PCBM 是直角梯形,∠PCB =90°,PM ∥BC ,PM =1,BC =2,又AC =1,∠A C B =120°,AB ⊥PC ,直线AM 与直线PC 所成的角为60°.(Ⅰ)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 (Ⅱ)求二面角B AC M --的余弦值.B C A DF E题型四:用向量方法求距离例8、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1,M 是底面BC 边上的中点,N 是侧棱CC 1上的点,且CN =2C 1N . (Ⅰ)求二面角B 1-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Ⅱ)求点B 1到平面AMN 的距离。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讨论: 设A是空间任一点, n为空间任一非零向
α//β(或重合) n 1//n2 α⊥β ⊥n2 · 2=0 n1 n1 n
量,适合条件AM· n=0. 的点M 构成什么样的图形? AM· n=0. 我们用上式表述通过空间一点并且与一个向量 垂直的平面.通常称为一个平面的向量表示. 设n1,n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容易得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练习:
已知二面角 -A B - 为1200,AC ,BD , 且AC AB,BD AB,A B =A C =B D =1.
(1)求CD的长.
(2)CD与AB
所成的角.
5.练习: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 为DD1的中 点,O1,O2,O3分别是平面A1B1C1D1,平面 BB1C1C,平面ABCD的中心. z (1)求证:B1O3⊥PA. D1 O1 C1 A1 B1 P O2 D Cy O3 A B x
1.利用向量判断位置关系
利用向量可证明四点共面、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等问题,
其方法是通过向量的运算来判断,这是数
形结合的典型问题.
例1 在正方体AC1中,E,F分别是BB1,CD 的中点,求证:平面AED⊥平面A1FD1.
D1 A1 D A x F z C1 B1
E
C y
B
评述:
n
M1
M
M2
A
例3 已知点A(a,0,0),B(0,b,0),C(0,0,c), 求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解: 由已知得AB=OB-OA=(-a,b,0) AC=OC-OA=(-a,0,c) z 设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 C n n=(x,y,z),则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位置关系)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位置关系)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一、直线的方向向量
把直线 l 上的向量 e 以及与 e 共线的 向量叫做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二、平面的法向量:
如果表示向量 n 的线段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
,记作 n

.
如果 n ,那么向量 n 叫平面 的法向量. 一个平面有无数个法向量,它们都是共线向量
练习:如图 ABCD是直角梯形 ABC 90, 1 SA AB BC 1,AD . 2 求平面 SCD与平面 ABA的法向量.
z
S
y
1 B 则D( , 0, 0)C( 1, 1, 0), S( 0, 0, 1) 21 CD ( , 1, 0), SC ( 1, 1, 1) 2 A
1. 已知正三棱柱 ABC A1 B1C 1 D1的各棱长都为 1,M 是底面上 1 BC 边的中点, N 是侧棱 CC 1 上的点,且 CN CC 1 . 4 求证: AB1 MN .
A1 B1 A B M C1
N C
2. 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1 B1C 1 D1中, P 为底面 对角线 BD 上一点,且 BP 3 PD ,Q 为棱 DD1 的中点, 求证: PQ 平面 A1QC 1 .
练习:如图 ABCD是直角梯形 ABC 90, 1 SA AB BC 1,AD . 2 求平面 SCD与平面 ABA的法向量.
解: AD、AB、AS是三条两两垂直的线段 以A为原点, AD、 AB、 AS的方向为 x、y、z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A xyz. 设平面 SCD的法向量为 n (x,y,z)
三、法向量的求法
例. 已知平面 经过三点A( 1, 2, 3),B( 2, 0, 1) , C( 3, 2, 0) ,求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法向量)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法向量)
2x+2y=0 ∴ x+2z=0,
y=-x ∴ 1 z=- x. 2
令 x=2 得 y=-2,z=-1. ∴n=(2,-2,1)即为平面 BDEF 的一个法向量.
【解】 设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2, 则 D(0,0,0), B(2,2,0),A(2,0,0),C(0,2,0),E(1,0,2) → =(-2,2,0)为平 (1)连 AC,因为 AC⊥平面 BDD1B1,所以AC 面 BDD1B1 的一个法向量.
→ =(2,2,0),DE → =(1,0,2). (2)DB 设平面 B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 =0 n· DB ∴ → n · DE =0,
【自主解答】
以点 A 为原点,AD、AB、AS 所在的直线分
别为 x 轴、 y 轴、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 A(0,0,0), B(0,1,0),
1 C(1,1,0),D2,0,0,S(0,0,1).
→ =(0,0,1)是平面 ABCD 的一个法 (1)∵SA⊥平面 ABCD, ∴AS 向量. ∵AD⊥AB,AD⊥SA,∴AD⊥平面 SAB,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点的位置向量
在空间中,我们取一定 点O作为基点, 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 P的位置就可以用 向量OP来表示。我们把向量 OP称为 点P的位置向量。
P
A
2、直线的方向向量
空间中任意一条直线 l的位置可以由 l上 一个定点A以及一个定方向确定。
P
a
B
A
AP t AB
x 2 y 4z 0 2 x 4 y 3z 0
依题意,有 n AB 0且n AC 0 ,即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43张PPT)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43张PPT)

,即14x+ 43y+12z=0

令 y=2,则 z=- 3,∴n=(0,2,- 3).
∵ PD =0,23 3,-1,显然 PD =
3 3 n.
26
∵ PD ∥n,∴ PD ⊥平面 ABE,即 PD⊥平面 ABE.
探究提高 证明线面平行和垂直问题,可以用 几何法,也可以用向量法,用向量法的关键在 于构造向量,再用共线向量定理或共面向量定 理及两向量垂直的判定定理。若能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其证法较为灵活方便.
7
r 平面的法向量:如果表示向量 n的有向线段所在
直线垂直于r平面 ,则称r这个向量垂直于平r
面 ,记作 n⊥ ,如果 n⊥ ,那 么 向 量n
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
r
l
给定一点Ar 和一个向量 n,那么 过点A,以向量 n 为法向量的平面是
r 完全确定的.
n
几点注意:
1.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
17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 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N 分别是 C1C、B1C1 的中点.求证: MN∥平面 A1BD.
18
证明 方法一 如图所示,以 D 为原点,DA、DC、DD1 所在
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
1,得
x
1 2
y 1
r n
(
1
,
1,1),
2
10
思考2:
因为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可以确定直线和平面的 位置,所以我们应该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 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 夹角等位置关系.你能用直线的方向向量表示空间两 直线平行、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吗? 你能用平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两平面平行、垂直的 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二面角的大小吗?

1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向量是几何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空间中的方向和大小。

在立体几何中,向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问题,例如计算向量的模、方向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包括向量的基本概念、加减乘除、数量积、向量积等内容。

一、向量的基本概念在立体几何中,我们通常用箭头表示一个向量,表示向量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两个向量相等意味着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大小,一般用,AB,表示,表示点A到点B的距离,也表示向量的大小。

二、向量的加减乘除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即将一个向量的起点与另一个向量的终点相连,新向量的起点为第一个向量的起点,终点为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用数学表示为A+B=C,C的起点为A的起点,终点为B的终点。

2.向量的减法:向量的减法等价于将减去的向量取反再进行加法,即A-B=A+(-B)。

其中,-B表示B的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向量。

3. 向量的数量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向量的模的乘积与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即A·B=,A,B,cosθ。

其中,θ为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4. 向量的向量积:两个向量的向量积等于一个新的向量,其方向垂直于原来两个向量所在的平面,大小等于两个向量的模的乘积与夹角的正弦值的乘积,即A×B=,A,B,sinθn。

其中,n为右手定则确定的垂直于平面的方向。

三、应用实例1.计算向量的模:给定一个向量A=(-3,4,5),可以计算其模为,A,=√((-3)^2+4^2+5^2)=√50。

2. 计算向量的方向角:给定一个向量A=(-3,4,5),可以计算其方向角为α=arccos(-3/√50),β=arccos(4/√50),γ=arccos(5/√50)。

3.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给定一点P(x,y,z)和一直线l,可以通过向量的方法计算点P到直线l的距离。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2)1. 掌握利用向量运算解几何题的方法,并能解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105107,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已知1a b ∙= ,1,2a b == ,且2m a b =+ ,求m.复习2:什么叫二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如何度量?二面角的范围是什么?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探究任务一:用向量求空间线段的长度问题:如何用向量方法求空间线段的长度?新知: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线段,然后利用公式a = 求出线段长度.试试:在长方体''''ABC D A B C D -中,已知'1,2,1AB BC CC ===,求'AC 的长.反思:用向量方法求线段的长度,关键在于把未知量用已知条件中的向量表示. ※ 典型例题例1 如图,一个结晶体的形状为平行六面体,其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相等,且它们彼此的夹角都是60°,那么以这个顶点为端点的晶体的对角线的长与棱长有什么关系?变式1:上题中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1BD 的长与棱长有什么关系?变式2:如果一个平行六面体的各条棱长都相等,并且以某一顶点为端点的各棱间的夹角都等于α, 那么由这个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的长可以确定棱长吗?探究任务二:用向量求空间图形中的角度例2如图,甲站在水库底面上的点A处,乙站在水坝斜面上的点B处.从A,B到直线l(库底与水坝的交线)的距离,A CB D分别为,a b,C D的长为c,AB的长为d.求库底与水坝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变式: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 B两点,直线,A CB 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求C D的长.A B已知4,6,8AB AC BD※动手试试练1. 如图,已知线段AB在平面α内,线段A Cα⊥,D Dα⊥,线段BD⊥AB,线段'∠= ,如果AB=a,AC=BD=b,求C、D间的距离.DBD'30练2. 如图,M 、N 分别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的棱'BB 、''B 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MN 与'C D 所成的角.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1.求出空间线段的长度:用空间向量表示空间线段,然后利用公式a = ;2. 空间的二面角或异面直线的夹角,都可以转化为 利用公式cos ,a b a b a b ⋅=⋅ 求解.※ 知识拓展解空间图形问题时,可以分为三步完成:(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还常建立坐标系来辅助);(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已知()()1,02,1,1,3A B -,则AB = .2. 已知1cos ,2a b =- ,则,a b的夹角为 . 3. 若M 、N 分别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的棱''',A B BB 的中点,那么直线,AM C N 所成的角的余弦为( ) A.2 10 C.35 D.25 4. 将锐角为60︒边长为a 的菱形ABC D 沿较短的对角线折成60︒的二面角,则,A C B D 间的距离是( )A.32a 2 C.34a 45.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棱长为a ,'13AM AC =,N 是'B B 的中点,则M N 为( )A.66631.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ABC D A B C DM N分别是''',BB B C的中点,求:,⑴'MN CD所成角的大小;,⑵,M N AD所成角的大小;⑶A N的长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3)1. 进一步熟练求平面法向量的方法;2. 掌握向量运算在几何中如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和两异面直线间距离的计算方法;3. 熟练掌握向量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复习1:已知)()1,1,2C,试求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A B()1,2,0,0,1,1,复习2:什么是点到平面的距离?什么是两个平面间距离?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探究任务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 问题:如图A ,α∈空间一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且AP 与n 不共线,能否用AP 与n 表示d ?分析:过P 作PO ⊥α于O ,连结OA ,则 d =|PO |=||cos .PA APO ⋅∠∵PO ⊥α,,n α⊥ ∴PO ∥n . ∴cos ∠APO=|cos ,PA n 〈〉 | ∴D. =|PA ||cos ,PA n 〈〉 | =|||||cos ,|||PA n PA n n ⋅⋅〈〉 =||||PA n n ⋅新知:用向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设A ,α∈空间一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则 D. =||||PA n n ∙试试: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求点'C 到平面''A BCD 的距离.反思:当点到平面的距离不能直接求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法向量的方法求解.※ 典型例题例1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GC ⊥平面ABCD ,且GC =2,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变式:如图,ABC D 是矩形,PD ⊥平面A B C D ,PD D C a ==,AD =,M N 、分别是A D P B、的中点,求点A 到平面M N C 的距离.小结: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步骤: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坐标;⑵ 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的坐标;⑶ 找出平面外的点与平面内任意一点连接向量的坐标;⑷ 代入公式求出距离.探究任务二: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的求法例 2 如图,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在直线,a b 上分别取点',A E 和,A F ,使得'A A a ⊥,且 'AA b ⊥.已知',,A E m AF n EF l ===,求公垂线'A A 的长.变式:已知直三棱柱111A B C A B C ─的侧棱14AA =,底面ABC △中, 2AC BC ==,且90BC A ∠= ,E 是A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C E 与1AB 的距离.A PD C BM N小结:用向量方法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可以先找到它们的公垂线方向的一个向量n ,再在两条直线上分别取一点,A B ,则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n AB d n∙=求解.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1.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知识拓展用向量法求距离的方法是立体几何中常用的方法.※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平面''A B B A 的一个法向量为 ;2.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A B 和'CB 所成角是 ;3.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是 ;4.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A B 和'CB 间的距离是 ;5.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 D A B C D -中,点O 是底面''''A B C D 中心,则点O 到平面''A CDB 的距离是 .1. 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点M 是棱1AA 中点,点O 是1BD 中点,求证:O M 是异面直线1AA 与1BD 的公垂线,并求O M 的长.2. 如图,空间四边形O ABC各边以及,O A BC的中点,A CB O的长都是1,点,D E分别是边,连结D E.⑴计算D E的长;⑵求点O到平面ABC的距离.。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及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及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非零向量作为它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a ,b 是平面α两不共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n ·a =0,n ·b =0.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v 1∥v 2.(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 1和v 2,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x ,y ,使v =x v 1+y v 2.(3)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或l ⊂α⇔v ⊥u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u 2,则α∥β⇔u 1 ∥u 2.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v 1⊥v 2⇔v 1·v 2=0.(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v ∥u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和u 2,则α⊥β⇔u 1⊥u 2⇔u 1·u 2=0.【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5)若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 )(6)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1.下列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 )A .a =(1,2,-2),b =(-2,-4,4)B .c =(1,0,0),d =(-3,0,0)C .e =(2,3,0),f =(0,0,0)D .g =(-2,3,5),h =(16,24,40)2.已知平面α有一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的是( )A .P (2,3,3)B .P (-2,0,1)C .P (-4,4,0)D .P (3,-3,4)3.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x ,y ,z 分别为______________.4.若A (0,2,198),B (1,-1,58),C (-2,1,58)是平面α的三点,设平面α的法向量n =(x ,y ,z ),则x ∶y ∶z =________.题型一 证明平行问题例1 (2013·改编)如图,在四面体A -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 =3QC .证明:PQ ∥平面BCD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N分别是棱AB,AD,A1B1,A1D1的中点,点P,Q分别在棱DD1,BB1上移动,且DP=BQ=λ(0<λ<2).(1)当λ=1时,证明:直线BC1∥平面EFPQ;(2)是否存在λ,使平面EFPQ与平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题型二证明垂直问题例2如图所示,正三棱柱(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的中点.求证:AB1⊥平面A1BD.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PC =2,在四边形ABCD中,∠B=∠C=90°,AB=4,CD=1,点M在PB上,PB=4PM,PB与平面ABCD成30°角.(1)求证:CM∥平面PAD;(2)求证:平面PAB⊥平面PAD.题型三解决探索性问题例3 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和∠A1AC均为60°,平面AA1C1C⊥平面ABCD.(1)求证:BD⊥AA1;(2)求二面角D-A1A-C的余弦值;(3)在直线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若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图所示,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2倍,P为侧棱SD上的点.(1)求证:AC⊥SD.(2)若SD⊥平面PAC,则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利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典例: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3,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A 组 专项基础训练1.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 )A .l ∥αB .l ⊥αC .l ⊂αD .l 与α相交2.若AB →=λCD →+μCE →,则直线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在平面D .平行或在平面3.已知A (4,1,3),B (2,-5,1),C (3,7,-5),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D 的坐标是( )A .(2,4,-1)B .(2,3,1)C .(-3,1,5)D .(5,13,-3)4.已知a =(2,-1,3),b =(-1,4,-2),c =(7,5,λ),若a ,b ,c 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A.627B.637C.607D.6575.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AA 1=3,AD =22,P 为C 1D 1的中点,M 为BC 的中点.则AM 与PM 所成的角为( )A .60°B .45°C .90°D .以上都不正确6.已知平面α的三点A (0,0,1),B (0,1,0),C (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 =(-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7.设点C (2a +1,a +1,2)在点P (2,0,0)、A (1,-3,2)、B (8,-1,4)确定的平面上,则a =________.8.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 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12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10.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E ,F 分别是PC ,PD 的中点,PA =AB =1,BC =2.(1)求证:EF ∥平面PAB ;(2)求证:平面PAD ⊥平面PDC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11.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在EF 上,且AM ∥平面BDE ,则M 点的坐标为( )A .(1,1,1)B .(23,23,1)C .(22,22,1) D .(24,24,1) 12.设u =(-2,2,t ),v =(6,-4,4)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若α⊥β,则t 等于( )A .3B .4C .5D .61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上的动点,O 为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N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Q 为平面ABCD 一点,线段D 1Q 与OP 互相平分,则满足MQ →=λMN →的实数λ有________个.14.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AB =AA 1,D 、E 、F 分别为B 1A 、C 1C 、BC的中点.求证:(1)DE ∥平面ABC ;(2)B 1F ⊥平面AEF .15.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PD=DC,E、F分别是AB、PB的中点.(1)求证:EF⊥CD;(2)在平面PAD求一点G,使GF⊥平面PCB,并证明你的结论.。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直线的方向向量:我们把直线l 上的向量a 以及与a 共线的向量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如果表示向量a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a ,如果α⊥a ,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给定一个点,以向量为法向量的平面是完全确定的.3.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到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4.用向量研究空间线面关系,设空间两条直线21,l 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21,e e ,两个平面21,αα的法向量分别为21,n n ,则有如下结论5.用向量法求线线角:A B 与C D 的夹角和AB与CD 的夹角相等或互补.公式为cos ,||||AB C DAB C D AB C D ⋅<>=. 6.法向量求线面角:设平面β的斜线l 与平面β所成的角为α1,斜线l 与平面β的法向量所成角α2,则α1与α2互余或与α2的补角互余.求出斜线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后,即可求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公式为cos ,||||AB nAB n AB n ⋅<>=. 7.法向量求面面角: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α1与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α2相等或互补.求出两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后,即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公式为121212cos ,||||n n n n n n ⋅<>=.8.向量法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设分别以这两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为a ,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向量为n ,则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a 在n 方向上的正射影向量的模.公式为d =9.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设分别以平面外一点P 与平面内一点M 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为a ,平面的法向量为n ,则P 到平面的距离d 等于a 在n 方向上正射影向量的模.公式为d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 CBC A A ==,D 是棱1A A 的中点,1D C BD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一种应用向量的数学工具和技巧来研究和解决与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的方法。

向量方法可以使得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推导立体几何中的性质和结论,并且可以解决许多传统几何方法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并且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其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在立体几何中,我们通常使用三维空间中的向量来描述和表示几何体。

一个向量可以被表示成一个有方向和长度的箭头,其中方向表示向量指向的方向,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在数学上,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如表示为一个三维向量(a,b,c),其中a,b,c分别表示向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

利用向量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基本的立体几何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向量的平行和垂直性质来判断线段、直线和平面的关系。

如果两个向量平行,则它们所表示的线段或直线也是平行的。

如果两个向量垂直,则它们所表示的线段或直线也是垂直的。

另外,向量的加法和减法也是我们在立体几何中常常使用的运算。

如果我们想要求两个向量之和,则可以将它们的对应分量相加得到新的向量。

同样地,如果我们想要求两个向量的差,则可以将它们的对应分量相减得到新的向量。

这些运算对于求解几何体的位置、长度和角度等问题非常有用。

进一步地,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是在立体几何中经常应用的运算。

数量积(也称为点积)可以用来求解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如果两个向量A和B的数量积为0,则它们是垂直的;如果数量积为正,则它们是锐角;如果数量积为负,则它们是钝角。

向量积(也称为叉积)可以用来求解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以及计算平面的面积和体积。

具体地,向量积的大小等于该平面的面积的二倍,而向量积的方向与该平面垂直,并且遵循右手定则。

除了上述的基本运算和性质,向量方法还可以应用于解决许多具体的立体几何问题。

例如,通过向量法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可以推导出梅涅劳斯定理(即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利用直线方向向量
直线a的方向向量a , 直线b的方向向量b a b a // b a // b
证明平行问题
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
利用线线平行 若 a , b , a // b,则 a //
利用面面平行
若 a // , a , 则a // .
利用向量共面充要条件
点到直线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一点到它在一直线上的射影的距 离叫做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定义法:作出距离线段(常利用三垂线定理作出), 解三角形求之 A 向量法:
1.取斜线AB上的向量BA, 取直线方向向量l 2.计算 BA在l方向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即 BO ) ( BO BA cos BA, l BA l l 3.利用勾股定理求 AO (点到线的距离 )
小结
画出下列空间几何体,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 正方体、长方体 正三棱锥、正四棱锥 正三棱柱、直三棱柱 …… 注意:要建立右手系:x→y→z按逆时针顺序转. 用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步骤: 建系(必须用文字表述,并在图中标出) 写点坐标 写向量坐标 计算…… 回归到立体几何结论
向量方法与传统立体几何方法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空间角的计算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平移法:平移其中一条,或者利用中位线平移,或者 利用补形平移,用余弦定理求角 向量法:取两直线的方向向量a , b,cos a , b a b ab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cos a , b cos
小结论: 三面角余弦公式
证明平行问题
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
利用平行公理 若a // b, b // c , 则a // c.
利用线面平行 若 a // , a , b, 则a // b.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复习引入
1.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
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 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 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夹角问题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对应的几何意 义。
2.向量的相关知识: (1)两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且OS=OC=BC=1,OA=2.
z
求:(3)二面角B-AS-O的余弦值.
S
解:由(2)知平面SAB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2),
O
又由OC 平面SAO知OC是平面SAO的法向量
A
且OC (0,1,0)
x
cos n,OC 0 1 0 6 6 1 6
所以二面角B-AS-O的余弦值为 6 6
2
CD (1, 1 , 0), SD (0, 1 , 1)
2
2
S B
xA D
设平面 SCD的法向量n2 (x, y, z), 由n2 CD, n2 SD,得:
x2y 2yz
0 0
x
z
y 2 y 2
任取n2 (1, 2,1)
cos
n1, n2
|
n1 n2 n1 || n2
|
可得PA 2EG PA // EG。因为PA与EG不共线,所以PA // EG
又PA 平面EDB,EG 平面EDBPA // 平面EDB
(2)求EB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解:因为PD 平面ABCD,所以PD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
由(1)知D(0,0,0),P(0,0,1),
z P
两直线 l, m 所成的角为 ( 0 ≤ ≤ ), cos a b ;

第八章第六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18张PPT

第八章第六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18张PPT

A.-
10 10
B.-210
C.210
D.
10 10
D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设 DA=1,A(1,0,0),C(0,1,0),E(0,12 ,1),
则A→C =(-1,1,0),D→E =(0,12 ,1),
设异面直线 DE 与 AC 所成的角为 θ,
则 cos θ=|cos〈A→C
(2)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所示,已知 AB 为平面 α 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则 B 到平面 α 的距离为|B→O |=|A→B|n·| n| .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方向向量:l 是空间一直线,A,B 是直线 l 上任意两点,则称A→B 为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与A→B 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D→E
〉|=
10 10
.]
4.(选修 2-1P113 习题 T9 改编)如图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一 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ABCD-A′B′C′D′,A′C 的中点 E 与 AB 的中点 F 的 距离为________.
解析: 由图易知 A(a,0,0),B(a,a,0),C(0,a,0),A′(a,0, a),所以 F(a,a2 ,0),E(a2 ,a2 ,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4) 两 异 面 直 线 夹 角 的 范 围 是 0,π2 , 直 线 与 平 面 所 成 角 的 范 围 是
0,π2 ,二面角的范围是[0,π].(
)
答案: (1)× (2)× (3)× (4)√
2.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m=(0,1,0),n=(0,1,1),则两平面
所以 EF= (a-a2)2+(a2-a2)2+(0-a2)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及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及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确实定(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非零向量作为它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a ,b 是平面α两不共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n ·a =0,n ·b =0.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v 1∥v 2.(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 1和v 2,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y ,使v =*v 1+y v 2.(3)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或l ⊂α⇔v ⊥u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u 2,则α∥β⇔u 1∥u 2.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v 1⊥v 2⇔v 1·v 2=0.(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v ∥u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和u 2,则α⊥β⇔u 1⊥u 2⇔u 1·u 2=0.【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3)假设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4)假设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5)假设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6)假设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1.以下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A .a =(1,2,-2),b =(-2,-4,4)B .c =(1,0,0),d =(-3,0,0)C .e =(2,3,0),f =(0,0,0)D .g =(-2,3,5),h =(16,24,40)2.平面α有一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以下点P 中,在平面α的是()A .P (2,3,3)B .P (-2,0,1)C .P (-4,4,0)D .P (3,-3,4)3.AB →=(1,5,-2),BC →=(3,1,z ),假设AB →⊥BC →,BP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y ,z 分别为______________.4.假设A (0,2,198),B (1,-1,58),C (-2,1,58)是平面α的三点,设平面α的法向量n =(*,y ,z ),则*∶y ∶z =________.题型一 证明平行问题例1(2013·改编)如图,在四面体A -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 =3QC .证明:PQ ∥平面BCD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M ,N 分别是棱AB ,AD ,A 1B 1,A 1D 1的中点,点P ,Q 分别在棱DD 1,BB 1上移动,且DP =BQ =λ(0<λ<2).(1)当λ=1时,证明:直线BC 1∥平面EFPQ ;(2)是否存在λ,使平面EFPQ 与平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假设存在,求出λ的值;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题型二 证明垂直问题例2 如下图,正三棱柱(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A 1BD .如下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平面ABCD ,PC =2,在四边形ABCD 中,∠B =∠C =90°,AB =4,CD =1,点M 在PB 上,PB =4PM ,PB 与平面ABCD 成30°角.(1)求证:CM ∥平面PAD ;(2)求证:平面PAB ⊥平面PAD .题型三 解决探索性问题例3 如图,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和∠A1AC均为60°,平面AA1C1C⊥平面ABCD.(1)求证:BD⊥AA1;(2)求二面角D-A1A-C的余弦值;(3)在直线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假设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下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2倍,P为侧棱SD上的点.(1)求证:AC⊥SD.(2)假设SD⊥平面PAC,则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假设存在,求SE∶EC的值;假设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利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典例: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3,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A组专项根底训练1.假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0,-4),则()A.l∥αB.l⊥αC.l⊂αD.l与α相交2.假设AB→=λCD→+μCE→,则直线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在平面D.平行或在平面3.A(4,1,3),B(2,-5,1),C(3,7,-5),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D的坐标是() A.(2,4,-1) B.(2,3,1)C.(-3,1,5) D.(5,13,-3)4.a=(2,-1,3),b=(-1,4,-2),c=(7,5,λ),假设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A.627B.637C.607D.6575.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AA 1=3,AD =22,P 为C 1D 1的中点,M 为BC 的中点.则AM 与PM 所成的角为()A .60°B .45°C .90°D .以上都不正确6.平面α的三点A (0,0,1),B (0,1,0),C (1,0,0),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n =(-1,-1,-1),则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7.设点C (2a +1,a +1,2)在点P (2,0,0)、A (1,-3,2)、B (8,-1,4)确定的平面上,则a =________.8.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 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12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 10.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E ,F 分别是PC ,PD 的中点,PA =AB =1,BC =2.(1)求证:EF ∥平面PAB ;(2)求证:平面PAD ⊥平面PDC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11.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AC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在EF 上,且AM ∥平面BDE ,则M 点的坐标为()A .(1,1,1)B .(23,23,1) C .(22,22,1) D .(24,24,1)12.设u =(-2,2,t ),v =(6,-4,4)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假设α⊥β,则t 等于()A .3B .4C .5D .61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上的动点,O 为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N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点Q 为平面ABCD 一点,线段D 1Q 与OP 互相平分,则满足MQ →=λMN→的实数λ有________个.14.如下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AB =AA 1,D 、E 、F 分别为B 1A 、C 1C 、BC 的中点.求证:(1)DE ∥平面ABC ;(2)B 1F ⊥平面AEF .15.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DC ,E 、F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1)求证:EF ⊥CD ;(2)在平面PAD 求一点G ,使GF ⊥平面PCB ,并证明你的结论.。

立体几何 向量法

立体几何 向量法

立体几何向量法
在立体几何中,向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问题和证明定理的方法。

通过引入向量概念,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从而简化推导过程。

在向量法中,我们将空间中的点表示为位置向量,线段或向量则表示为起点到终点的差向量。

利用向量的性质,可以进行向量加法、减法、数量乘法等运算,从而得到几何对象之间的关系。

对于平面几何,向量法可以用来证明和推导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共线关系等。

例如,两条平行线可以表示为它们的方向向量相等,两条垂直线可以表示为它们的方向向量互为内积为零。

在空间几何中,向量法可以用来证明和推导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平面的交角等。

例如,两个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向量的模长得到,两个平面的交角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法向量之间的夹角得到。

此外,向量法还可以应用于立体图形的计算和分析。

例如,利用向量法可以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四面体的体积,以及判断点是否在多面体内部等。

总之,向量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重要的分析和解题方法,通过引入向量概念和运算,可以简化问题的推导过程,提高几何问题的求解效率。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与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与距离问题)
的方向和速度 大小,研究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速度和加速度的研究
加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通过向量表示加速度,研究其合成与分 解。
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物理问题
向量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决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和振动等问题。
工程问题
在机械、航空、航海和建筑等领域,向量方法用于解决各种实际工 程问题。
数学建模
向量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用于描述和分析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添加副标题
平行线间的距离
定义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向量表示 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两条平行线方向向量 的模长差。
求解方法 利用向量模长的性质,通过向量的模长运算求解。
04
1
向量方法的应用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通过向量加法,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合力,计算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力的分解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通过向量分解确定分力的方向和大小。
点到平面的距离可以表示为点与平面内任意一点向量的模长。
求解方法
利用向量投影和模长的关系,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点积运算求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一个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 最短距离。
向量表示
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表示为点与直线上一动点向 量的模长。
求解方法
利用向量投影和模长的关系,通过向量的数量积 和点积运算求解。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添 加 副 标 题
CONTENTS
目录
CON TEN
TS
WORKREVIEW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全)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全)

数量积的性质 a·b = b·a(交换律)。 (a + b)·c = a·c + b·c(分配律)。
03
立体几何中常见问
题及解决方法
平行与垂直问题
判断两直线平行
通过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即方向向量的对应 分量成比例。
判断两平面平行
通过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法向量的对应分量 成比例。
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
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数量积为零。即若向量a与向量b垂直,则 a·b=0;反之,若a·b=0,则向量a与向量b垂直。
02
空间向量及其坐标
表示
空间向量基本概念
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 零向量,记作0。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 同的向量叫做相等 向量。
向量的定义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的量叫做向量。
向量表示方法
向量可以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 也可以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 和终点字母表示,如向量AB、向量 CD等。
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加法
向量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即两个向量相加,等于以这两个 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表示这两个向量的和。
向量的减法
通过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方 向向量与法向量的点积为零。
角度与距离问题
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
通过找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利用向量的夹 角公式计算夹角。
计算二面角
通过找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 角公式计算夹角。
计算线面角
通过找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夹角。
,导致计算过程繁琐或结果错 误
纠正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完整版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完整版
(1)u (2,2,5),v (6,4,4)
垂直
(2)u (1,2,2),v (2,4,4) 平行
(3)u (2,3,5),v (3,1,4) 相交
巩固性训练3
1、设平面 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 的法
向量为(-2,-4,k/)/ ,若
,则


4y 2z

0 0
取 x 4,则 n (4, 3, 6)




y z

3 4 3 2
x x
∴ n (4, 3, 6) 是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
11
平面向量 推广到 空间向量
立体几何问题
思考2:
因为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可以确定直线和平 面的位置,所以我们应该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 与平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 直、夹角等位置关系.你能用直线的方向向量表示空 间两直线平行、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夹 角吗?你能用平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两平面平行、 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二面角的大小吗?
过点A,以向量 n 为法向量的平面是
完全确定的.
平面的法向量:
l
注意:
1.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
2.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都
n
互相平行;

例1:已知A(0, 2,3), B (2, 0, -1),C(3,-4,0) 求平面ABC的法向量.
求法向量的步骤:
(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五、垂直关系:
设直线 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b ,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则
线线垂直 l ⊥ m a ⊥ b a b 0 ; 线面垂直 l ⊥ a ∥ u a ku ; 面面垂直 ⊥ u ⊥ v u v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1.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1)设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m 1,m 2,则l 1与l 2所成的角θ满足cos θ=|cos 〈m 1,m 2〉|.(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为m ,n ,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θ满足sin θ=|cos 〈m ,n 〉|. (3)求二面角的大小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2°如图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或-cos 〈n 1,n 2〉. 2. 点面距的求法如图,设AB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 到 平面α的距离d =|AB →·n ||n |.1.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 )(2)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4)两异面直线夹角的围是(0,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围是[0,π2],二面角的围是[0,π].( √ )(5)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夹角为120°,则l 和α所成角为30°.( √ )(6)若二面角α-a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 1,n 2所成角为θ,则二面角α-a -β的大小是π-θ.( × )2. 已知二面角α-l -β的大小是π3,m ,n 是异面直线,且m ⊥α,n ⊥β,则m ,n 所成的角为( )A.2π3 B.π3C.π2D.π6答案 B解析 ∵m ⊥α,n ⊥β,∴异面直线m ,n 所成的角的补角与二面角α-l -β互补. 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围为(0,π2],∴m ,n 所成的角为π3.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平面O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1),已知点P (-1,3,2),则点P 到平面OAB 的距离d 等于( )A .4B .2C .3D .1答案 B解析 P 点到平面OAB 的距离为d =|OP →·n||n |=|-2-6+2|9=2,故选B.4. 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4,1,1),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 =(-2,-3,3),则l与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 答案41133解析 ∵n ·a =-8-3+3=-8,|n |=16+1+1=32, |a |=4+9+9=22,∴cos 〈n ,a 〉=n ·a |n|·|a |=-832×22=-41133.又l 与α所成角记为θ,即sin θ=|cos 〈n ,a 〉|=41133.5. P 是二面角α-AB -β棱上的一点,分别在平面α、β上引射线PM 、PN ,如果∠BPM =∠BPN =45°,∠MPN =60°,那么二面角α-AB -β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90°解析 不妨设PM =a ,PN =b ,如图, 作ME ⊥AB 于E ,NF ⊥AB 于F , ∵∠EPM =∠FPN =45°, ∴PE =22a ,PF =22b , ∴EM →·FN →=(PM →-PE →)·(PN →-PF →) =PM →·PN →-PM →·PF →-PE →·PN →+PE →·PF → =ab cos 60°-a ×22b cos 45°-22ab cos 45°+22a ×22b =ab 2-ab 2-ab 2+ab2=0,∴EM →⊥FN →,∴二面角α-AB -β的大小为90°.题型一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A 1=2,AD =1,E 为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010B.3010C.21510D.31010思维启迪 本题可以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BC 1→、AE →所成的角来求. 答案 B解析 建立坐标系如图,则A (1,0,0),E (0,2,1),B (1,2,0),C 1(0,2,2).BC 1→=(-1,0,2),AE →=(-1,2,1),cos 〈BC 1→,AE →〉=BC 1→·AE→|BC 1→|·|AE →|=3010.所以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010. 思维升华 用向量方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过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来求解,而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围是θ∈⎝ ⎛⎦⎥⎤0,π2,两向量的夹角α的围是[0,π],所以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应有cos θ=|cos α|.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AA 1=2AB ,E 为AA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010B.15C.31010D.35答案 C解析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A 1=2AB =2,则B (1,1,0),E (1,0,1),C (0,1,0),D 1(0,0,2), ∴BE →=(0,-1,1),CD 1→=(0,-1,2),∴cos 〈BE →,CD 1→〉=1+22·5=31010.题型二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2 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 ,AC ⊥BD ,垂足为H ,PH 是四棱锥的高,E 为AD 的中点. (1)证明:PE ⊥BC ;(2)若∠APB =∠ADB =60°,求直线PA 与平面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思维启迪 平面的法向量是利用向量方法解决位置关系或夹角的关键,本题可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平面PEH 的法向量.(1)证明 以H 为原点,HA ,HB ,H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线段HA 的长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A (1,0,0),B (0,1,0).设C (m,0,0),P (0,0,n ) (m <0,n >0),则D (0,m,0),E ⎝ ⎛⎭⎪⎫12,m 2,0.可得PE →=⎝ ⎛⎭⎪⎫12,m2,-n ,BC →=(m ,-1,0).因为PE →·BC →=m 2-m2+0=0,所以PE ⊥BC .(2)解 由已知条件可得m =-33,n =1, 故C ⎝⎛⎭⎪⎫-33,0,0,D ⎝ ⎛⎭⎪⎫0,-33,0,E ⎝ ⎛⎭⎪⎫12,-36,0, P (0,0,1).设n =(x ,y ,z )为平面PEH 的法向量, 则⎩⎪⎨⎪⎧n ·HE →=0,n ·HP →=0,即⎩⎨⎧12x -36y =0,z =0.因此可以取n =(1,3,0).又PA →=(1,0,-1), 所以|cos 〈PA →,n 〉|=24.所以直线PA 与平面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4. 思维升华 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2013·)如图,在直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D ∥BC ,∠BAD =90°,AC ⊥BD ,BC =1,AD =AA 1=3.(1)证明:AC⊥B1D;(2)求直线B1C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一(1)证明如图,因为BB1⊥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AC⊥BB1.又AC⊥BD,所以AC⊥平面BB1D,而B1D⊂平面BB1D,所以AC⊥B1D.(2)解因为B1C1∥AD,所以直线B1C1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等于直线AD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记为θ).如图,连接A1D,因为棱柱ABCD-A1B1C1D1是直棱柱,且∠B1A1D1=∠BAD=90°,所以A1B1⊥平面ADD1A1,从而A1B1⊥AD1.又AD=AA1=3,所以四边形ADD1A1是正方形.于是A1D⊥AD1,故AD1⊥平面A1B1D,于是AD1⊥B1D.由(1)知,AC⊥B1D,所以B1D⊥平面ACD1.故∠ADB1=90°-θ,在直角梯形ABCD中,因为AC⊥BD,所以∠BAC=∠ADB.从而Rt△ABC∽Rt△DAB,故ABDA=BC AB,即AB=DA·BC= 3.连接AB1,易知△AB1D是直角三角形,且B1D2=BB21+BD2=BB21+AB2+AD2=21,即B1D=21.在Rt△AB1D中,cos∠ADB1=ADB1D=321=217,即cos(90°-θ)=217.从而sin θ=217. 即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17. 方法二 (1)证明 易知,AB ,AD ,AA 1两两垂直.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 ,AD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t ,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 (0,0,0),B (t,0,0),B 1(t,0,3),C (t,1,0),C 1(t,1,3),D (0,3,0),D 1(0,3,3).从而B 1D →=(-t,3,-3),AC →=(t,1,0),BD →=(-t,3,0). 因为AC ⊥BD ,所以AC →·BD →=-t 2+3+0=0, 解得t =3或t =-3(舍去).于是B 1D →=(-3,3,-3),AC →=(3,1,0), 因为AC →·B 1D →=-3+3+0=0, 所以AC →⊥B 1D →,即AC ⊥B 1D .(2)解 由(1)知,AD 1→=(0,3,3),AC →=(3,1,0),B 1C 1→=(0,1,0).设n =(x ,y ,z )是平面ACD 1的一个法向量, 则⎩⎪⎨⎪⎧n ·AC →=0,n ·AD 1→=0,即⎩⎨⎧3x +y =0,3y +3z =0,令x =1,则n =(1,-3,3). 设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B 1C 1→〉|=⎪⎪⎪⎪⎪⎪⎪⎪n ·B 1C 1→|n |·|B 1C 1→|=37=217. 即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17. 题型三 求二面角例3 (2013·课标全国Ⅱ)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AA 1=AC =CB =22AB . (1)证明:BC 1∥平面A 1CD ;(2)求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思维启迪 根据题意知∠ACB =90°,故CA 、CB 、CC 1两两垂直,可以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二面角.(1)证明 连接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的中点. 又D 是AB 的中点,连接DF ,则BC 1∥DF . 因为DF ⊂平面A 1CD ,BC 1⊄平面A 1CD , 所以BC 1∥平面A 1CD . (2)解 由AC =CB =22AB 得,AC ⊥BC . 以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CB →的方向为y 轴正方向,CC 1→的方向为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设CA =2,则D (1,1,0),E (0,2,1),A 1(2,0,2),CD →=(1,1,0),CE →=(0,2,1),CA 1→=(2,0,2).设n =(x 1,y 1,z 1)是平面A 1CD 的法向量,则⎩⎪⎨⎪⎧n ·CD →=0,n ·CA 1→=0,即⎩⎨⎧x 1+y 1=0,2x 1+2z 1=0.可取n =(1,-1,-1).同理,设m 是平面A 1CE 的法向量, 则⎩⎪⎨⎪⎧m ·CE →=0,m ·CA 1→=0.可取m =(2,1,-2).从而cos 〈n ,m 〉=n ·m |n ||m |=33,故sin 〈n ,m 〉=63.即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为63. 思维升华 求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如图,在圆锥PO 中,已知PO =2,⊙O 的直径AB =2,C 是的中点,D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POD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B -PA -C 的余弦值.(1)证明 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1,0,0),B (1,0,0),C (0,1,0),P (0,0,2),D (-12,12,0).设n 1=(x 1,y 1,z 1)是平面POD 的一个法向量, 则由n 1·OD →=0,n 1·OP →=0, 得⎩⎨⎧-12x 1+12y 1=0,2z 1=0.所以z 1=0,x 1=y 1,取y 1=1,得n 1=(1,1,0). 设n 2=(x 2,y 2,z 2)是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 则由n 2·PA →=0,n 2·PC →=0,得⎩⎨⎧-x 2-2z 2=0,y 2-2z 2=0.所以x 2=-2z 2,y 2=2z 2. 取z 2=1,得n 2=(-2,2,1). 因为n 1·n 2=(1,1,0)·(-2,2,1)=0, 所以n 1⊥n 2.从而平面POD ⊥平面PAC . (2)解 因为y 轴⊥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0,1,0).由(1)知,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2,1). 设向量n 2和n 3的夹角为θ,则cos θ=n 2·n 3|n 2|·|n 3|=25=105.由图可知,二面角B -PA -C 的平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B -PA -C 的余弦值为105. 题型四 求空间距离例4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G ⊥平面ABCD ,CG =2,E ,F 分别是AB ,AD的中点,则点C 到平面GEF 的距离为________.思维启迪 所求距离可以看作CG 在平面GEF 的法向量的投影. 答案61111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CG →=(0,0,2),由题意易得平面G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3),所以点C 到平面GEF 的距离为d =|n ·CG →||n |=61111.思维升华 求点面距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①作点到面的垂线,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②等体积法;③向量法.其中向量法在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规则图形中较简便.(2012·大纲全国改编)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AB =2,CC 1=22,E 为CC 1的中点,则点A 到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3 C. 2D .1答案 D解析 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D (0,0,0),A (2,0,0),B (2,2,0),C (0,2,0),C 1(0,2,22),E (0,2,2).设n =(x ,y ,z )是平面BDE 的法向量. 则⎩⎪⎨⎪⎧n ·BD →=2x +2y =0n ·DE →=2y +2z =0.取y =1,则n =(-1,1,-2)为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 又DA →=(2,0,0),∴点A 到平面BDE 的距离是 d =|n ·DA →||n |=|-1×2+0+0|-12+12+-22=1.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典例:(15分)(201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E 为BD 的中点,G为PD 的中点,△DAB ≌△DCB ,EA =EB =AB =1,PA =32,连接CE 并延长交AD 于F .(1)求证:AD ⊥平面CFG ;(2)求平面BCP 与平面DCP 的夹角的余弦值. 思维启迪 (1)可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2)利用AD 、AP 、AB 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夹角求两个平面BCP 、DCP 夹角的余弦值. 规解答(1)证明 在△ABD 中,因为E 为BD 的中点, 所以EA =EB =ED =AB =1,故∠BAD =π2,∠ABE =∠AEB =π3.因为△DAB ≌△DCB ,所以△EAB ≌△ECB , 从而有∠FED =∠BEC =∠AEB =π3,所以∠FED =∠FEA .[3分]故EF ⊥AD ,AF =FD ,又因为PG =GD ,所以FG ∥PA . 又PA ⊥平面ABCD ,[5分] 所以GF ⊥AD ,故AD ⊥平面CFG .[7分](2)解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A (0,0,0),B (1,0,0),C ⎝ ⎛⎭⎪⎫32,32,0,D (0,3,0), P ⎝⎛⎭⎪⎫0,0,32,故BC →=⎝ ⎛⎭⎪⎫12,32,0,CP →=⎝ ⎛⎭⎪⎫-32,-32,32, CD →=⎝ ⎛⎭⎪⎫-32,32,0.[9分]设平面BCP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 则⎩⎪⎨⎪⎧n 1·CP →=0n 1·BC →=0即⎩⎪⎨⎪⎧-32x 1-32y 1+32z 1=012x 1+32y 1=0令y 1=-3,则x 1=3,z 1=2,n 1=(3,-3,2). [11分] 同理求得面DCP 的法向量为n 2=(1,3,2),[13分]从而平面BCP 与平面DCP 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 cos θ=|cos 〈n 1,n 2〉|=|n 1·n 2||n 1||n 2|=44×22=24. [15分]利用向量求空间角的步骤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步:确定点的坐标.第三步:求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坐标.第四步:计算向量的夹角(或函数值).第五步:将向量夹角转化为所求的空间角.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温馨提醒(1)利用向量求角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每年必考,主要是突出向量的工具性作用.(2)本题易错点是在建立坐标系时不能明确指出坐标原点和坐标轴,导致建系不规.(3)将向量的夹角转化成空间角时,要注意根据角的概念和图形特征进行转化,否则易错.方法与技巧1.用向量来求空间角,各类角都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夹角来计算.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若用向量知识,则离不开以该点为端点的平面的斜线段.失误与防1.利用向量求角,一定要注意将向量夹角转化为各空间角.因为向量夹角与各空间角的定义、围不同.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有时利用等体积法求解可能更方便.3.求二面角要根据图形确定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如图所示,则直线B 1D 和CD 1所成的角为( )A .60°B .45°C .30°D .90°答案 D解析 以A 为原点,AB 、AD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1,则射线CD 1、B 1D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CD 1→=(-1,0,1),B 1D →=(-1,1, -1),cos 〈CD 1→,B 1D →〉=1+0-12×3=0,∴直线B 1D 和CD 1所成的角为90°.2. 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SD ⊥底面ABC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C ⊥SB B .AB ∥平面SCDC .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 D .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SA 所成的角 答案 D解析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BD . 又∵SD ⊥底面ABCD ,∴SD ⊥AC .其中SD ∩BD =D ,∴AC ⊥平面SDB ,从而AC ⊥SB . 故A 正确;易知B 正确;设AC 与DB 交于O 点,连接SO .则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为∠ASO ,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为∠CSO , 又OA =OC ,SA =SC ,∴∠ASO =∠CSO . 故C 正确;由排除法可知选D.3. (2013·)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 A.5π12B.π3C.π4D.π6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S ABC =12×3×3×sin 60°=334.∴VABC -A 1B 1C 1=S ABC ×OP =334×OP =94,∴OP = 3.又OA =32×3×23=1,∴tan ∠OAP =OPOA=3, 又0<∠OAP <π2,∴∠OAP =π3.4.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BB 1的中点,则平面A 1E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A.12B.23C.33D.22答案 B解析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棱长为1, 则A 1(0,0,1),E ⎝ ⎛⎭⎪⎫1,0,12,D (0,1,0),∴A 1D →=(0,1,-1),A 1E →=⎝ ⎛⎭⎪⎫1,0,-12,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y ,z ),则⎩⎪⎨⎪⎧y -z =0,1-12z =0, ∴⎩⎨⎧y =2,z =2.∴n 1=(1,2,2).∵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0,1),∴cos 〈n 1,n 2〉=23×1=23. 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5. 在四面体P -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设PA =PB =PC =a ,则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 )A.63B.33a C.a3D.6a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Pxyz ,则P (0,0,0),A (a,0,0),B (0,a,0),C (0,0,a ).过点P 作PH ⊥平面ABC ,交平面ABC 于点H ,则PH 的长即为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PA =PB =PC ,∴H 为△ABC 的外心. 又∵△ABC 为正三角形,∴H 为△ABC 的重心, 可得H 点的坐标为⎝ ⎛⎭⎪⎫a 3,a 3,a 3.∴PH =⎝ ⎛⎭⎪⎫a 3-02+⎝ ⎛⎭⎪⎫a 3-02+⎝ ⎛⎭⎪⎫a 3-02=33a . ∴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33a . 二、填空题6. 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 =(0,1,0),n =(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π4或3π4解析 cos 〈m ,n 〉=m ·n |m ||n |=22,∴〈m ,n 〉=π4.∴两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4或3π4.7.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B =BC =AA 1,∠ABC =90°,点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则直线EF 和BC 1 所成的角是________. 答案 60°解析 以BC 为x 轴,BA 为y 轴,BB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BC =AA 1=2,则C 1(2,0,2),E (0,1,0),F (0,0,1), 则EF →=(0,-1,1),BC 1→=(2,0,2), ∴EF →·BC 1→=2, ∴cos 〈EF →,BC 1→〉=22×22=12,∴EF 和BC 1所成的角为60°.8.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为BB 1、CD 的中点,则点F 到平面A 1D 1E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 3510解析 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1(0,0,1),E (1,0,12),F (12,1,0),D 1(0,1,1).∴A 1E →=(1,0,-12),A 1D 1→=(0,1,0).设平面A 1D 1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 1E →=0,n ·A 1D 1→=0,即⎩⎪⎨⎪⎧x -12z =0,y =0.令z =2,则x =1.∴n =(1,0,2). 又A 1F →=(12,1,-1),∴点F 到平面A 1D 1E 的距离为 d =|A 1F →·n ||n |=|12-2|5=3510.三、解答题9.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PA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为60°,在四边形ABCD 中,∠ADC =∠DAB =90°,AB =4,CD =1,AD =2.(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点B ,P 的坐标; (2)求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 (1)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DC =∠DAB =90°,AB =4,CD =1,AD =2, ∴A (2,0,0),C (0,1,0),B (2,4,0).由PD ⊥平面ABCD ,得∠PAD 为P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PAD =60°.在Rt △PAD 中,由AD =2, 得PD =23,∴P (0,0,23).(2)∵PA →=(2,0,-23),BC →=(-2,-3,0), ∴cos 〈PA →,BC →〉 =2×-2+0×-3+-23×0413=-1313,∴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313. 10.(2013·天津)如图,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侧棱A 1A ⊥底面ABCD ,AB ∥DC ,AB ⊥AD ,AD =CD =1,AA 1=AB =2,E 为棱 AA 1的中点.(1)证明:B 1C 1⊥CE ;(2)求二面角B 1-CE -C 1的正弦值;(3)设点M 在线段C 1E 上,且直线AM 与平面ADD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6,求线段AM 的长.方法一 如图,以点A 为原点,以AD ,AA 1,AB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 (0,0,0),B (0,0,2),C (1,0,1),B 1(0,2,2),C 1(1,2,1),E (0,1,0).(1)证明 易得B 1C 1→=(1,0,-1),CE →=(-1,1,-1),于是B 1C 1→·CE →= 0,所以B 1C 1⊥CE .(2)解 B 1C →=(1,-2,-1).设平面B 1CE 的法向量m =(x ,y ,z ),则⎩⎪⎨⎪⎧m ·B 1C →=0,m ·CE →=0,即⎩⎨⎧x -2y -z =0,-x +y -z =0.消去x ,得y +2z =0,不妨令z =1,可得一个法向量为m =(-3,-2,1).由(1)知,B 1C 1⊥CE ,又CC 1⊥B 1C 1,可得B 1C 1⊥平面CEC 1,故B 1C 1→=(1,0,-1)为平面CEC 1的一个法向量. 于是cos 〈m ,B 1C 1→〉=m ·B 1C 1→|m |·|B 1C 1→|=-414×2=-277,从而sin 〈m ,B 1C 1→〉=217, 所以二面角B 1-CE -C 1的正弦值为217. (3)解 AE →=(0,1,0),EC 1→=(1,1,1),设EM →=λEC 1→=(λ,λ,λ),0≤λ≤1,有AM →=AE →+EM →=(λ,λ+1,λ).可取AB →=(0,0,2)为平面ADD 1A 1的一个法向量. 设θ为直线AM 与平面ADD 1A 1所成的角,则 sin θ=|cos 〈AM →,AB →〉|=|AM →·AB →||AM →|·|AB →|=2λλ2+λ+12+λ2×2=λ3λ2+2λ+1,于是λ3λ2+2λ+1=26,解得λ=13(负值舍去),所以AM = 2.方法二 (1)证明 因为侧棱CC 1⊥底面A 1B 1C 1D 1,B 1C 1⊂平面A 1B 1C 1D 1,所以CC 1⊥B 1C 1.经计算可得B 1E =5,B 1C 1=2,EC 1=3,从而B 1E 2=B 1C 21+EC 21,所以在△B 1EC 1中,B 1C 1⊥C 1E ,又CC 1,C 1E ⊂平面CC 1E ,CC 1∩C 1E =C 1, 所以B 1C 1⊥平面CC 1E ,又CE ⊂平面CC 1E ,故B 1C 1⊥CE .(2)解 过B 1作B 1G ⊥CE 于点G ,连接C 1G .由(1)知,B 1C 1⊥CE ,故CE ⊥平面B 1C 1G ,得CE ⊥C 1G ,所以∠B 1GC 1为二面角B 1-CE -C 1的平面角.在△CC 1E 中,由CE =C 1E =3,CC 1=2,可得C 1G =263.在Rt △B 1C 1G 中,B 1G =423,所以sin ∠B 1GC 1=217, 即二面角B 1-CE -C 1的正弦值为217. (3)解 连接D 1E ,过点M 作MH ⊥ED 1于点H ,可得MH ⊥平面ADD 1A 1,连接AH ,AM ,则∠MAH 为直线AM 与平面ADD 1A 1所成的角.设AM =x ,从而在Rt △AHM 中,有MH =26x ,AH =346x . 在Rt △C 1D 1E 中,C 1D 1=1,ED 1=2, 得EH =2MH =13x .在△AEH 中,∠AEH =135°,AE =1, 由AH 2=AE 2+EH 2-2AE ·EH cos 135°, 得1718x 2=1+19x 2+23x , 整理得5x 2-22x -6=0,解得x =2(负值舍去). 所以线段AM 的长为 2.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30分钟)1.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线段PA ⊥平面ABCD ,若AB =PA ,则平面ABP 与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为( )A .30°B .45°C .60°D .90°答案 B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PA =1,知A (0,0,0),B (1,0,0),D (0,1,0),C (1,1,0),P (0,0,1) 由题意得,AD ⊥平面ABP ,设E 为PD 的中点, 连接AE ,则AE ⊥PD ,又∵CD ⊥平面PAD ,∴AE ⊥CD , 又PD ∩CD =D ,∴AE ⊥平面CDP .∴AD →=(0,1,0),AE →=(0,12,12)分别是平面ABP 、平面CDP 的法向量,而〈AD →,AE →〉=45°,∴平面ABP 与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为45°.2.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点,E ,F 分别是CC 1,AD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 和FD 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答案155解析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F (1,0,0),D 1(0,0,2),O (1,1,0),E (0,2,1), ∴FD 1→=(-1,0,2),OE →=(-1,1,1),∴cos 〈FD 1→,OE →〉=1+25·3=155.3. 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则点D 1到平面A 1BD 的距离是________.答案233解析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1(0,0,2),A 1(2,0,2),D (0,0,0),B (2,2,0), ∴D 1A 1→=(2,0,0),DA 1→=(2,0,2),DB →=(2,2,0),设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则⎩⎪⎨⎪⎧n ·DA 1→=2x +2z =0n ·DB →=2x +2y =0.令x =1,则n =(1,-1,-1),∴点D 1到平面A 1BD 的距离 d =|D 1A 1→·n ||n |=23=233.4. 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BC=90°,PA ⊥平面ABCD ,PA =3,AD =2,AB =23,BC =6. (1)求证:BD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1)证明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23,0,0),C (23,6,0),D (0,2,0),P (0,0,3),∴AP →=(0,0,3),AC →=(23,6,0),BD →=(-23,2,0). ∴BD →·AP →=0,BD →·AC →=0.∴BD ⊥AP ,BD ⊥AC . 又∵PA ∩AC =A ,∴BD ⊥平面PAC . (2)解 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m =(0,0,1), 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D →=0,n ·BP →=0.∵BP →=(-23,0,3),∴⎩⎨⎧-23x +2y =0,-23x +3z =0,解得⎩⎨⎧y =3x ,z =233x .令x =3,则n =(3,3,2),∴cos 〈m ,n 〉=m ·n |m||n |=12.∴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为60°.5. (2013·)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B =3,BC =5. (1)求证:AA 1⊥平面ABC ; (2)求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3)证明: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并求BDBC 1的值.(1)证明 在正方形AA 1C 1C 中,A 1A ⊥AC .又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且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C , ∴AA 1⊥平面ABC .(2)解 在△ABC 中,AC =4,AB =3,BC =5, ∴BC 2=AC 2+AB 2,AB ⊥AC∴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A 1(0,0,4),B (0,3,0),C 1(4,0,4),B 1(0,3,4),A 1C 1→=(4,0,0),A 1B →=(0,3,-4),B 1C 1→=(4,-3,0),BB 1→=(0,0,4).设平面A 1BC 1的法向量n 1=(x 1,y 1,z 1),平面B 1BC 1的法向量n 2=(x 2,y 2,z 2). ∴⎩⎪⎨⎪⎧A 1C 1→·n 1=0,A 1B →·n 1=0⇒⎩⎨⎧4x 1=03y 1-4z 1=0∴取向量n 1=(0,4,3)由⎩⎪⎨⎪⎧B 1C 1→·n 2=0,BB 1→·n 2=0⇒⎩⎨⎧4x 2-3y 2=0,4z 2=0.取向量n 2=(3,4,0)∴cos 〈n 1,n 2〉=n 1·n 2|n 1|·|n 2|=165×5=1625.由题意知二面角A 1-BC 1-B 1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为1625.(3)证明 设D (x ,y ,z )是直线BC 1上一点,且BD →=λBC 1→. ∴(x ,y -3,z )=λ(4,-3,4), 解得x =4λ,y =3-3λ,z =4λ. ∴AD →=(4λ,3-3λ,4λ)又AD ⊥A 1B ,∴0+3(3-3λ)-16λ=0 则λ=925,因此BD BC 1=925.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一、选择题1.两平行平面α,β分别经过坐标原点O 和点A (2,1,1),且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n =(-1,0,1),则两平面间的距离是( )A.32B.22 C.3 D .3 2 解析 两平面的一个单位法向量n 0=⎝⎛⎭⎪⎫-22,0,22,故两平面间的距离d =|OA →·n 0|=22.答案 B2.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 〈m ,n 〉=-1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解析 设l 与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m ,n 〉|=12,∴θ=30°.答案 A3.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A 1=2,AD =1,E 为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010B.3010C.21510D.31010解析 建立坐标系如图,则A (1,0,0),E (0,2,1),B (1,2,0),C 1(0,2,2). BC 1→=(-1,0,2),AE →=(-1,2,1),cos 〈BC 1→,AE →〉=BC 1→·AE→|BC 1→||AE →|=3010. 所以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010. 答案 B4.已知直二面角α­l ­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点B ∈β,BD ⊥l ,D 为垂足,若AB =2,AC =BD =1,则CD =( ).A .2 B. 3 C. 2 D .1解析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D ­xyz ,由已 知条件B (0,0,1),A (1,t,0)(t >0), 由AB =2解得t = 2. 答案 C5.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B =1,AD =23,BC =3,CD =2.∠ABC =∠DCB =π2,则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 ). A.π6B.π3C.5π3D.5π6解析 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等于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AD →=AB→+BC →+CD →.而AD →2=AB →2+CD →2+BC →2-2|AB →|·|CD →|·cos 〈AB →,CD →〉,即12=1+4+9-2×2cos 〈AB →,CD →〉,∴cos 〈AB →,CD →〉=12,∴AB 与CD 所成角为π3,即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π3.故选B.答案 B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2AC =AA 1=BC =2.若二面角B 1-DC -C 1的大小为60°,则AD 的长为( )A. 2B. 3 C .2D.22解析 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CC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1,0,0),B 1(0,2,2),C 1(0,0,2),D (1,0,1) 设AD =a ,则D 点坐标为(1,0,a ),CD =(1,0,a ),1CB =(0,2,2),设平面B 1C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1CB =0m ·CD =0⇒⎩⎨⎧2y +2z =0x +az =0,令z =-1,得m =(a,1,-1),又平面C 1D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1,0),则由cos60°=m ·n |m ||n |,得1a 2+2=12,即a =2, 故AD = 2. 答案 A 二、填空题7.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4,1,1),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 =(-2,-3,3),则l 与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解析 cos 〈n ,a 〉=n ·a |n ||a |=-832×22=-41133.又l 与α所成角记为θ,即sin θ=|cos 〈n ,a 〉|=41133.答案41133. 8.若向量a =(1,λ,2),b =(2,-1,2)且a 与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89,则λ=________.解析 由已知得89=a ·b |a ||b |=2-λ+45+λ2·9,∴85+λ2=3(6-λ),解得λ=-2或λ=255.答案 -2或2559.已知点E 、F 分别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BB 1,CC 1上,且B 1E =2EB ,CF =2FC 1,则面AEF 与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解析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 =1由已知条件A (1,0,0),E ⎝⎛⎭⎪⎫1,1,13,F ⎝⎛⎭⎪⎫0,1,23,AE →=⎝ ⎛⎭⎪⎫0,1,13,AF →=⎝ ⎛⎭⎪⎫-1,1,23,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面AEF 与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为θ, 由⎩⎪⎨⎪⎧n ·AE →=0,n ·AF →=0得⎩⎪⎨⎪⎧y +13z =0,-x +y +23z =0.令y =1,z =-3,x =-1,则n =(-1,1,-3) 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0,0,-1) cos θ=cos 〈n ,m 〉=31111,tan θ=23.答案2310.在三棱锥O -ABC 中,三条棱OA ,OB ,OC 两两垂直,且OA =OB =OC ,M 是AB 边的中点,则OM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________.解析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OA =OB =OC =1,则A (1,0,0),B (0,1,0),C (0,0,1),M ⎝ ⎛⎭⎪⎫12,12,0,故AB →=(-1,1,0),AC →=(-1,0,1),OM →=⎝ ⎛⎭⎪⎫12,12,0.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由⎩⎪⎨⎪⎧n ⊥AB →,n ⊥AC →,得⎩⎨⎧-x +y =0,-x +z =0,令x =1,得n =(1,1,1).故cos 〈n ,OM →〉=13×22=63, 所以OM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其正切值为 2. 答案 2三、解答题11.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 、BC 、BD 两两垂直,AB =BC =BD =4,E 、F 分别为棱BC 、AD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B 与EF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E 到平面ACD 的距离;(3)求EF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 如图,分别以直线BC 、BD 、BA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相关点的坐标为A (0,0,4)、C (4,0,0)、D (0,4,0),E (2,0,0)、F (0,2,2).(1)∵AB →=(0,0,-4),EF →=(-2,2,2), ∴|cos 〈AB →,EF →〉|=⎪⎪⎪⎪⎪⎪-84×23=33,∴异面直线AB 与E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 (2)设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1), 则⎩⎪⎨⎪⎧n ·AC →=0,n ·CD →=0,∵AC →=(4,0,-4),CD →=(-4,4,0),∴⎩⎨⎧4x -4=0,-4x +4y =0,∴x =y =1,∴n =(1,1,1,). ∵F ∈平面ACD ,EF →=(-2,2,2),∴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d =|n ·EF →||n |=23=233.(3)EF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os 〈n ,EF →〉|=23×23=1312.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BC =90°,PA ⊥平面ABCD ,PA =3,AD =2,AB =23,BC =6. (1)求证:BD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1)证明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0,0,0),B (23,0,0),C (23,6,0),D (0,2,0),P (0,0,3),∴AP →=(0,0,3),AC →=(23,6,0),BD →=(-23,2,0).∴BD →·AP →=0,BD →·AC →=0.∴BD ⊥AP ,BD ⊥AC . 又∵PA ∩AC =A ,∴BD ⊥面PAC .(2)解 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m =(0,0,1), 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D →=0,n ·BP →=0.∵BP →=(-23,0,3),∴⎩⎨⎧-23x +2y =0,-23x +3z =0解得⎩⎨⎧y =3x ,z =233x .令x =3,则n =(3,3,2),∴cos 〈m ,n 〉=m ·n |m||n |=12.∴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为60°.13.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B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DC 1⊥BD .(1)证明:DC 1⊥BC .(2)求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1)证明 由题设知,三棱柱的侧面为矩形.由于D 为AA 1的中点, 故DC =DC 1.又AC =12AA 1,可得DC 21+DC 2=CC 21,所以DC 1⊥DC . 而DC 1⊥BD ,DC ∩BD =D ,所以DC 1⊥平面BCD . 因为BC ⊂平面BCD ,所以DC 1⊥BC .(2)解 由(1)知BC ⊥DC 1,且BC ⊥CC 1,则BC ⊥平面ACC 1A 1,所以CA ,CB ,CC 1两两相互垂直.以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CA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C -xyz .由题意知A 1(1,0,2),B (0,1,0),D (1,0,1),C 1(0,0,2). 则A 1D →=(0,0,-1),BD →=(1,-1,1),DC 1→=(-1,0,1). 设n =(x ,y ,z )是平面A 1B 1BD 的法向量,则 ⎩⎪⎨⎪⎧n ·BD →=0,n ·A 1D →=0,即⎩⎨⎧x -y +z =0,z =0,可取n =(1,1,0). 同理,设m =(x ,y ,z )是平面C 1BD 的法向量,则 ⎩⎪⎨⎪⎧m ·BD →=0,m ·DC 1→=0,即⎩⎨⎧x -y +z =0,-x +z =0,可取m =(1,2,1).从而cos 〈n ,m 〉=n ·m |n |·|m |=32.故二面角A 1-BD -C 1的大小为30°.14.如图,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DE =2AB ,F 为CD 的中点.(1)求证:AF ∥平面BCE ; (2)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3)求直线BF 和平面BC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 方法一:(1)证法一:取CE 的中点G ,连接FG 、BG . ∵F 为CD 的中点,∴GF ∥DE 且GF =12DE ,∵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B ∥DE ,∴GF ∥AB .又AB =12DE ,∴GF =AB .又DE =2AB ,∴四边形GFAB 为平行四边形,则AF ∥BG .∵AF ⊄平面BCE ,BG ⊂平面BCE ,∴AF ∥平面BCE .证法二:取DE 的中点M ,连接AM 、FM ,∵F 为CD 的中点,∴FM ∥CE .∵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DE ∥AB .又AB =12DE =ME ,∴四边形ABEM 为平行四边形,则AM ∥BE .∵FM 、AM ⊄平面BCE ,CE 、BE ⊂平面BCE ,∴FM ∥平面BCE ,AM ∥平面BCE .又FM ∩AM =M ,∴平面AFM ∥平面BCE .∵AF ⊂平面AFM ,∴AF ∥平面BCE .(2)证明:∵△ACD 为等边三角形,F 为CD 的中点,∴AF ⊥CD .∵DE ⊥平面ACD ,AF ⊂平面ACD ,∴DE ⊥AF .又CD ∩DE =D ,故AF ⊥平面CDE .∵BG ∥AF ,∴BG ⊥平面CDE .∵BG ⊂平面BCE ,∴平面BCE ⊥平面CDE .(3)在平面CDE ,过F 作FH ⊥CE 于H ,连接BH ,∵平面BCE ⊥平面CDE ,∴FH ⊥平面BCE .∴∠FBH 为BF 和平面BCE 所成的角.设AD =DE =2AB =2a ,则FH =CF sin45°=22a ,BF =AB 2+AF 2=a 2+3a 2=2a , 在Rt △FHB 中,sin ∠FBH =FH BF =24. ∴直线BF 和平面B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4. 方法二:设AD =DE =2AB =2a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 -xyz ,则A (0,0,0),C (2a,0,0),B (0,0,a ),D (a ,3a,0),E (a ,3a,2a ).∵F 为CD 的中点,∴F ⎝ ⎛⎭⎪⎫32a ,32a ,0.(1)证明:AF →=⎝ ⎛⎭⎪⎫32a ,32a ,0,BE →=(a ,3a ,a ),BC →=(2a,0,-a ),∵AF →=12(BE →+BC →),AF ⊄平面BCE ,∴AF ∥平面BCE .(2)证明:∵AF →=⎝ ⎛⎭⎪⎫32a ,32a ,0,CD →=(-a ,3a,0),ED →=(0,0,-2a ),∴AF →·CD →=0,AF →·ED →=0,∴AF →⊥CD →,AF →⊥ED →.∴AF →⊥平面CDE ,又AF ∥平面BCE ,∴平面BCE ⊥平面CDE .(3)设平面B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BE →=0,n ·BC →=0可得x +3y +z =0,2x -z =0,取n =(1,-3,2).又BF →=⎝ ⎛⎭⎪⎫32a ,32a ,-a ,设BF 和平面BCE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BF →·n ||BF →|·|n |=2a2a ·22=24.∴直线BF 和平面B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