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中外友好交往。

2.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曾经有一个著名节目《唐人街》,该节目的宗旨是追逐海外华人的足迹,展示华人的风采。

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也都有“唐人街”,(展示各地唐人街图片)如北美的纽约、洛杉矶,澳洲的悉尼、墨尔本,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东京、汉城等地。

“唐人”指哪国人?为什么外国人会将外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又有哪些国家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出示《职贡图》,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学过的唐朝时期人物的着装、样子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请同学们下面的文字。

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周边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要点: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此对周边很多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在对外交往中,唐朝又采取开明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二人的共同之处;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的学习及对鉴真、玄奘的评价,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正确认识鉴真和玄奘的历史贡献,树立正确的国家交往观和民族观,从而能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中外关系。

②唐朝时期,国家间的关系有战有和,但以和平交往为主,和平交往始终是国家间关系的主流,正确认识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及历史作用。

③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在历史的发展中,关键人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的因素,应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要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来分析。

【学习重点】1、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2、唐朝与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视频。

师问: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西游记》(师导入:唐僧的原型是谁?西天是指哪里?取经的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过程】1、(PPT图片:“唐朝对外交往图”)师问:唐朝时,主要与哪些国家交往?生答:(看图回答)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3个国家与唐朝的交往(日本、新罗、天竺)。

2、(PPT出示:学习目标)师: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在中日交往史上有一位杰出的遣唐留学生他是谁呢?)3、(PPT:---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和简介)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中说的是谁?身份?影响?生答:(阿倍仲麻吕;遣唐使留学生;“遣唐使”。

【上好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学设计

【上好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学设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①知道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等基本史实,了解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②知道玄奘西行,学习其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③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意识到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难点:玄奘西行、唐朝对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描写的大明宫。

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宏伟壮阔,当天际洒下第一缕阳光,各个宫殿的大门依次打开,仿佛天宫之门一层层开启。

早已等候的万国使节沿着长长的龙尾道拾级而上,准备朝觐皇帝!整个画面尽显盛唐的威武庄严。

由于唐朝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唐朝在当时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其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学习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

环节二:整体感知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主要有哪几个?其交往的事例是什么?答案提示:天竺、日本、新罗;天竺-玄奘西行、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教师指导:当时的日本,为了能够从大唐身上学习到先进的文化制度,从公元630年第一次派出遣唐使之后,在整个大唐存续的200多年的时间内,日本一共派出了19支遣唐使,这些遣唐使来到大唐之后,流连忘返,他们热衷学习大唐的科举制度、文官制度、城市建筑以及文化习俗等。

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而日本也由此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化革新”,全面学习大唐的各项制度,这也让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遣唐使中最为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入唐后改名朝晁衡。

不久就入了国子监太学,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一举考中进士。

历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

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

753年,仲麻吕归国时,传闻他在海上遇难,李白听了十分悲痛,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的著名诗篇,把仲麻吕比作洁白如碧的明月,把他的死,比作明月沉碧海。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含教学
反思】
本节课将探讨唐朝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和唐与新罗的关系。

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将了解外交开放对唐朝国力强盛的影响,并感知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遣唐使和XXX东渡。

在唐朝时期,日
本天皇派出了十几次遣唐使团到中国,以研究中国的先进文化。

这些使节由2500多人组成,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

同时,XXX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

他对佛经
深有研究,晚年受日僧礼请,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

在传播XXX与盛唐文化上,XXX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XXX
把XXX像定为国宝,这是因为他对日本有着突出的贡献。

其次,我们将探讨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唐朝与新罗是友好邦交,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唐朝对新罗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包括制度、教育、建筑、文字、生活风俗等方面。

唐招提寺就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重要传播中心之一。

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将了解到外交开放对唐朝国力强盛的影响,以及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精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精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让学生介绍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等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

(2)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难点:遣唐使的影响、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日本为2010上海世博会建造的遣唐使船》视频中提到的遣唐使是怎么回事,同一时期,唐朝还与哪些国家或地区有所往来?二、讲授新课(一)遣唐使1.什么是遣唐使?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日本遣唐使为什么要乘船来中国?(规模、目的)次数多、规模大、学习内容广泛。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除遣唐使外中日文化交流还有哪些人物?留学生和留学僧。

3.遣唐使在中国学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制度上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教育上设立大学,完善学制。

建筑方面仿照唐朝长安城建造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今天的奈良);文化方面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唐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日本及玄奘西游取经的史实;•3、思考隋唐时期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往来,尤其是日本,天竺和新罗的频繁往来出现高潮的原因;•4、学习鉴真和玄奘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崇敬为国家往来做出贡献的为人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难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原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1、导入新课。

2.认知学习目标。

3、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解析课4、问题拓展深化。

展示:世博会日本馆的遣唐使船,玄奘和鉴真像引入课题出示目标一让生根据本课的导学提纲自主学习并合作交流本课的基础知识,并构建起知识框架.1 遣唐使背景:目的:概况:影响:2、鉴真东渡背景:过程:贡献:3、唐与新罗的关系概况:表现:文化,贸易,制度,科技与音乐学生观看图片,认识这些使者都与哪些国家有关系认知目标一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并抢答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生抢答此问题。

观看课件,找学生连麦回答,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通过材料知道遣唐使的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5.合作探究6.小结检测4.玄奘西行背景:概况:贡献:三合作探究1.鉴真和玄奘两人的共同点时什么?2.根据以下材料分析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频繁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材料二: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材料三:隋朝统治时期开通了大运河,海陆交通发达。

选择题找学生连麦回答,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连麦回答,其他同学质疑玄奘西行的影响通过学习联系现在想一想: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板书设计(思维导图)课后反思。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
想一想,鉴真东渡为什么会在中国和日本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鉴真和尚在日本生活了10年,最后死在日本。鉴真也把丰富的中国文化,如宗教、建筑、雕刻、医药等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鉴真曾经居住过的奈良唐招提寺里,直到现在,还供奉着鉴真大师在世时就做成的他的塑像。日本政府立法尊奉它为“国宝”。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唐和日本的关系里,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日本遣唐使、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鉴真东渡。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朝时,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包括使节往来、贸易往来,从而使唐朝文化从科举到历法以及政治制度、教育、医学、建筑等各方面给新罗以巨大的影响。
二、玄奘西游
(过渡)鉴真是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在唐朝与天竺交流中同样也有一位杰出使者,他就是玄奘。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1.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2.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出现频繁对外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①日本派遣唐使;②到唐朝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③使团把赠品给唐朝,唐朝回礼给日本使团,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出示幻灯片)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比如京城的建筑,货币的样式,诗歌、独特的茶文化等。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向外界传播的黄金时代。

在唐朝时期,中国积极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吸收了外国的先进文化,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本文将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设计一个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交往。

一、课程概述这个课程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通过这个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的文化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2.了解唐代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形式和内容;3.分析唐代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掌握一些唐代文化交流的具体案例和故事。

三、教学内容1.唐代的文化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2.唐代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3.唐代与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4.唐代与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的文化交流;5.唐代与欧洲的文化交流。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以及唐代的文化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讲解(25分钟):通过讲解幻灯片和文字材料,分别介绍唐代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亚、西亚、东亚国家以及欧洲的文化交流形式和内容。

重点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故事,如玄奘西游取经和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等。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唐代的文化交流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或故事,分析其影响和意义,并向全班展示。

4.角色扮演(2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唐代的文化交流案例或故事,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扮演历史人物、商人、外国使节等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的形式展示唐代的文化交流情景。

5.总结(5分钟):师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展示所扮演的角色和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包括讨论的贡献、角色扮演的表现等。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第一章:唐朝与印度的交流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认识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往来、佛教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法,以玄奘西行取经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唐朝与印度的交流。

第二章:唐朝与日本的交流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文化传入、遣唐使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的历程。

2.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中日关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交流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唐朝与阿拉伯的交流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阿拉伯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唐朝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3.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的贸易往来、科技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传入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阿拉伯数字的传入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唐朝与阿拉伯的交流。

第四章:唐朝与南洋的交流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南洋地区的交流情况,认识唐朝对南洋地区文化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唐朝时期中国与南洋地区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华人移民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唐朝对南洋地区文化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唐朝对南洋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五章:唐朝文化交流的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2 教学内容:总结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评价唐朝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唐朝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案名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特点及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特点及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唐朝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2.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广泛性、深入性、双向性。

3.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a. 科技交流: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的交流。

b. 文化艺术的交流:如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的交流。

c. 宗教文化的交流: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与交流。

d. 外交使节的交流:如各国使节来唐,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六、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2.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使者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使者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使者的具体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他们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教学内容:1. 玄奘:唐朝高僧,西行取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交流。

2. 鉴真:唐朝高僧,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阿倍仲麻吕:日本人,来唐学习,后来成为唐朝官员,促进了中日政治、文化的交流。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使学生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地区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3. 培养学生对唐朝繁荣昌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认知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2.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3. 唐朝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4. 唐朝的文化输出与影响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成果。

2.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事件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成果。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理解深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利用《资治通鉴》、《唐书》等历史文献,为学生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中外文化交流。

二、教学内容1.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和意义a.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与外国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与吐蕃、西域、波斯、阿拉伯等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意义: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推动了科技、艺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2.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a.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介绍唐朝与西域国家的贸易活动,重点介绍进口的丝绸、香料、宝石等商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b.安史之乱后的新文化带入:介绍安史之乱后,大量外国战俘、钟馗道教、两浙风俗等的引进,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c.佛教文化的传入:介绍佛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影响,特别是印度和唐朝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明确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2.讨论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繁荣时期的意义。

2.展示案例:展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如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安史之乱后的新文化带入、佛教文化的传入等,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进行展示。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讨论该案例对唐朝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4.小组讨论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介绍选取的案例、讨论结果,并进行激烈的学术对话。

5.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

6.提问互动:教师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加深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教学方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第一章: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

1.2 教学内容:1.2.1 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1.2.2 唐朝的经济繁荣,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外贸易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

1.2.3 唐朝的文化繁荣,包括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和学者前来交流。

1.3 教学活动:1.3.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或书籍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1.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条件。

1.3.3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流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流情况,包括佛教、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2.2 教学内容:2.2.1 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2.2.2 唐朝与印度的学术交流,包括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传播。

2.2.3 唐朝与印度的艺术交流,如印度的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

2.3 教学活动:2.3.1 组织学生参观佛教寺庙和博物馆,了解佛教艺术和文化。

2.3.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讲解唐朝与印度在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2.3.3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探讨唐朝与印度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情况,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3.2 教学内容:3.2.1 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科举制度等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3.2.2 唐朝的佛教、道教等宗教传入日本,与日本本土的宗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宗教文化。

3.2.3 唐朝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篇1一、牢固树立课标意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一)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研读“课程标准”自然是我展开教学设计的起点。

《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课作出如下规定:“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这是较为典型的以“点”带“线”的呈现方式,指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例——“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它们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量下,我将这两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鉴真东渡”这一重点的处理,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出示《鉴真坐像》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信息并关注“双眼紧闭”的细节,询问学生其中的缘由。

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通过充分提取书本信息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选段,化身为小导游为游客讲解家乡园博园内“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这一景点。

之所以创设这一情境,我主要是为了吸引初一学生的主动参与,将知识点变为“活的”、“可用的”知识,既增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在活动中渗透基本技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最后,我提供了鉴真在日本医药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在传布佛法外,鉴真还传播了中国许多的文化成就,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另一重点“玄奘西行”的处理,我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或观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对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感兴趣,对相关的情节也较为熟悉,只是在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未能作很好的区分。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参考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参考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本课展示西安兴庆公园内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以及旁边刻着的李白《哭晁卿衡》诗。

设问:阿倍仲麻吕是谁?与晁衡是什么关系?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关注身边的建筑,了解当中的历史。

跨学科融合,学会从诗词中发掘历史。

本课讲授一、唐与日本的往来1、遣唐使图片《弘法大师行状绘词》,了解遣唐使。

展示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设问:日本为何派遣唐使来中国?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观看纪录片《大明宫》第四集《盛世荣光》,并结合书本,找出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表现。

3、鉴真东渡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鉴真几次东渡日本,遇到什么状况?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

结合教材,归纳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展示材料,了解长安的国子监中的新罗学生。

突出其中的崔致远。

通过图示,了解唐朝与新罗的经济、文化的双向交流。

三、唐与天竺——玄奘西游聆听音乐,猜歌曲。

设问:《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哪件历史事情?展示地图,展示《大唐西域记》中的材料,设问:玄奘西行,经过哪些地方?会遇到怎样的险阻?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认识什么是遣唐使?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

观看视频,阅读书本,进行归纳。

说出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的表现。

阅读书本,了解鉴真的生平,分析鉴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材料,了解国子监中的留学生众多。

学生进行活动。

结合地图,阅读教材,了解天竺的地理范围。

结合玄奘西行路线图,认识西行所经历的地通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唐朝的状况。

对比日本的情况,认识国家的强大是外交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鉴真的具体事迹,了解其性格特征。

结合唐招提寺的建筑,分析鉴真东渡日本的影响。

通过图示,了解唐朝经济、文化的双向交流。

展示经典的1987版电视剧《西游记》的音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跨学科的融合,结合地理所学的环境变展示玄奘所说的两句话,设问:所体现的玄奘的精神?阅读教材,了解玄奘的贡献以及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认识《大唐西域记》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唐朝外交图,联系盛世,创设情景,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的空前繁盛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2)引入鉴真在桂林讲学弘法的史实,让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定了解,激发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难点:唐朝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授课时间、时数
1课时
教学手段、方法
情景模拟;小组探究;乡土历史感悟
教学教程
1、导入新课
谁能讲述唐僧的故事?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这不仅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周围的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2、讲授新课
⒈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⒉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⒊对图片等内容进行观察、想象,用语言叙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⒋学习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光大。
⒌明确唐文化远播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玄奘西行
盛唐时,中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与外国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与唐朝建立经济文化联系的国家很多,主要有:新罗、日本、天竺、中亚诸国、波斯、大食。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天竺:即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请同学们看书玄奘西行这部分内容考虑以下问题:
⒈玄奘为什么西行?结合“玄奘西行”图,说说西行的经过(请同学讲一个有关玄奘取经的小故事)。
(感到佛教经义众说纷纭,难得定论,决心往西方天竺——佛教的发源地求取真经。)
⒉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携带657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后居长安慈恩司专心译经、讲学。又将其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⒊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为求学问取真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好学不倦等等)
⒋讨论:《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玄奘西行所遭遇的艰险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小说中唐僧取经的路上还收留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有白龙马相伴,遇到困难又有各路神仙相助,化险为夷。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天竺是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走出玉门关,哪热风如火、寒风如刀的茫茫沙漠几乎使他丧生。另外,玄奘西行往返所亲历的110国与传闻的28国的情况都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这部书内容丰富生动,准
确可靠,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历相比毫不逊色。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差别的。)
(二)中日交流
⒈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为取佛经,唐朝时还有一名高僧是东渡日本传播佛学,他就是著名的鉴真和尚。(投影《鉴真坐像》这时供奉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坐像。)让学生看书鉴真东渡一部分内容,结合鉴真东渡图,⑴说说鉴真东渡的经过,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⑵鉴真为什么被称为“天平之甍”?
(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终成大业的志向。
鉴真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想一想: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⒉遣唐使
展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弄清邻国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交通。
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他们往返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与学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
因这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唐朝时来中国的日本人很多很多,日本先后10多次派赴唐使者来到中国学习交流,这批人叫遣唐使。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大家看课本27—28页最后三个自然段。回答: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定等影响了日本。日本的文字、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可见唐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了日本。)
(三)丝绸之路的兴盛
唐朝于显庆六年(66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广州成为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由于广州港外商云集,所以又在广州设蕃坊,专供外商居留。世界各地的商人们通过海路,前来购买中国的丝绸,同时也带来世界各地的商品,从晚唐到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兴盛。
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贸易的通道,所有东西方的商品都可以在此进行交换。在草原丝路时期,青铜、玻璃、羊毛、小麦以及玉石的传播;到沙漠之路时,则是大量的丝绸、黄金、银器、玻璃、美酒;到海上丝路时,各种布匹、香料、瓷器、染料等都在这里得到交换。
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之路,这其中包括科技、艺术、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科技交流方面,自然有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医药、交通等的交流,也有如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的著名技术,丝绸之路的艺术也无处不在,如音乐、舞蹈、壁画、丝绸、金银器、陶瓷、绘画等。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人们都把莫高窟称为甘肃中的一颗明珠。
敦煌壁画形象逼真,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敦,大也;煌,盛也。"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社会安定民风古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
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回答。
思考:唐朝前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取得重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启示?(以下看法供参考)
⒈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⒉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⒊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都要予以充分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