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第七章 力 7.1 力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7.1 力课时 2 课型新授班级学生姓名学校主备教师备写日期组别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学习重点 1. 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 2. 力的三要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得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器材排球、磁铁、铁钉、气球、拉力器、三角板学习流程:一、课前导学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二、课堂导学导学一:力的概念及单位1. 活动一: 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3.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导学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力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

3、力的作用种类:(1)直接作用:(2)间接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地球吸引地面上的物体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导学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1. 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2. 我的感受: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并且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7.1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7.1力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7.1 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7章第1节“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推、拉、提、压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 讲解力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并解释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如弹簧被拉伸、球被踢飞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讲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如两个人相互推挤、弹簧被压缩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等,让学生解答并讲解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相互性的掌握情况。

7.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设计板书,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等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8. 作业设计: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题目包括:(1)解释力的概念。

(2)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解释力的相互性。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相互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力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力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1节力一、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展示目标1.由以上现象可以发现什么?2.由以上现象可以发现什么?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变化和速度方向的改变,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力的概念⑴力的描述:⑵力的作用效果:⑶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3.力的示意图⑷力的示意图:箭头的方向表示,箭头或箭尾表示。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应用主要涉及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这节课重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例1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解析此题可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抓住“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想有力,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这两者缺一不可.物体在对其它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其它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A、D选项脱离了物体去谈力,故错误.C项则歪曲了力产生的条件,力的产生只要有两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即可,不一定非得接触,故C错.选B。

练习:1.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用速度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称做力.3.力的三要素:力产生的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定的.1.如图1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图1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答案: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形状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形变2.大小方向作用点方向大小作用点3.吸引竖直向下mg4.集中几何中心5.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6.B[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B错误,其余都是正确的.]7.D8.AC[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所受的重力看做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A对,B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球体的质量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故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C对,D错.]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力教案我设计的这节课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的教案。

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力的概念、作用和效果,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了解它们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2. 教学难点: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气球、小车、木板、滑轮组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尺子。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书包,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力的三要素。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如吹气球,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讲解力的相互性:让学生通过实验,如两个气球相互挤压,了解力是相互的。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力的大小,并用尺子测量力的作用点。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2. 活动难点: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课堂上,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建筑、科技等领域。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我希望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力的概念是理解力的一切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存在,理解力的定义是非常关键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1节《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力的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分析力的作用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4. 让学生掌握力的三要素,能够分析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难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力的示意图,讲解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力,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让学生了解各种力的特点。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5. 讲解力的三要素:讲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力的三要素,分析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

7. 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8. 作业设计:(1)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并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三要素,分析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通过讲解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何影响?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力的知识?七、作业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有:提书包、推车、拉窗帘等。

人教版8下物理7.1力教案

人教版8下物理7.1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7.1 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7章第1节“力”。

本节课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表示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表示方法:用符号“F”表示力,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掌握力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2. 重点:力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

2. 学具: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书包,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

2. 新课:讲解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表示方法。

a. 力的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c. 力的表示方法:用符号“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几个有关力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表示方法: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N)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推门时,门对推力的作用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拉紧弹簧时,弹簧对拉力的作用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 题目: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下列现象是否符合题意。

a.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 踢足球时,足球飞出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然后讲解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表示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1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1力

第七章第一节力主备教师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3.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4. 会画出物体在某一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学习重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1)用图7.1-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3)学生看课文图7.1-1甲、乙,交流图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五、。

六、。

(4)点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

由此得出结论:。

1、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6)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结论:。

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体验1N的大小: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导学案

力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成效。

2.知道力的观点和单位。

3.知道力的三因素,能用表示图表示力。

4.知道物体间里的作用是互相的,并能解说有关现象。

学习要点对力的作用成效的理解学习难点经过常有案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成效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 2--3 页的“力”、“力的作用成效”有关内容,达成以下问题:1. 使劲压和拉弹簧,察看弹簧的形状变化。

能够发现力能够改变弹簧的。

由此概括力的作用成效之一是。

2. 磁铁的磁力使小钢球的运动发生改变,守门员对球施加的力使足球由运动变为。

由此概括力的作用成效之二是。

阅读教材第 4 页的内容,达成以下问题:3. 力的三因素是。

这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

4. 力的表示图的画法是在受力物体上沿着画的一条线段,在线段的尾端画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

5.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合作研究(沟通)学点1.力1. 力的观点:;用符号表示。

2. 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概为,即托起两个鸡蛋的大概为。

学点 2.力的作用成效1.看教材第 2 页图 7.1-1 ,物体的形状发生如何的变化?使劲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

使劲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

甲、乙两图的现象说明能改变物体的。

2.用图 7.1-2 所示的器械坐实验。

小铁球在圆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凑近小铁球时,小铁球要么运动发生改变,要么发生变化。

练习 1.以下图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显然形变的是()练习 2.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遇到跳板对他的作使劲,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不一样。

前者主假如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假如改变了运动员的。

学点 3.力的三因素1. 力的、、称为“力的三因素” 。

2.研究:力作用的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 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成效跟有关。

(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当向顺时针方向使劲,假如沿着逆时针方向使劲只好将螺母拧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 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的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

2. 力的表示:用符号“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表示方法和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实例。

3. 让学生理解力的相互作用,能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

难点:力的相互作用的运用,能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力的相互作用演示仪。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

3. 介绍力的表示方法:用符号“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讲解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6. 演示力的相互作用:使用力的相互作用演示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的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实例。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表示:F(牛顿)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的力的知识,分析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力的作用实例。

答案:例如,推门、拉抽屉、提书包、跳绳等。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 重力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  重力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重力导学案1.活动一:①观察上抛、斜抛和水平抛出去的物体最终的下落情况。

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最后总是落到地上?②取一木板,做成一个斜面,让一小车从斜面的顶端释放。

观察小车怎样运动,最后的结果为什么也落到地上?③用细线栓一石块,用力推动,使石块来回摆动起来。

观察最后石块所处的状态,再观察此时细线的位置。

说明什么是重力以及重力的方向。

2.阅读课文。

明确重力的作用点在哪儿?试着画出:①水平桌面上放着的字典受到的重力。

②斜面上滑下的小车受到的重力。

③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的石块受到的拉力和重力。

猜一猜该石块的重力是多大?是怎样得到的呢?3.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查证每个钩码的质量,并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逐一增加钩码后的重力。

填写下列表格:次数 1 2 3 4 5 6质量m/kg重力G/N①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图象。

②说明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③规定:“G/m = g”试求出g值。

与课文中的g值比较一下,想一想,为什么?④查资料:地球上和月球上的g值一样吗?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一样吗?4.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它在月球上重力的6倍,一个质量为72kg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重多少牛?在月球上质量是多少千克?重力为多少牛?(g取10N/kg)变式训练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它的方是的,利用这个性质,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还可以用重锤线来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2、g = 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__上。

4、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作用,质量是4千克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它受到______力的作用,方向是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力的大小是_________牛。

5、2005年10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做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6、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其比值等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案

第七章力第1节力教材解读本节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

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是学好初中力学的基础,对后续课程的理解与吸收有重要作用。

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本节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习力的概念,然后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依次展开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进行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重难点处理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建议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印象,进而以“推门实验”为例引出力的三要素。

难点: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习中,常常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比如光学中的光路图。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作图要领,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

合作探究探究课题:力的作用效果。

器材准备:橡皮泥、小钢球、磁体、弹簧、锯条、铁丝、一张纸等。

探究过程:建议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同时认识到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另外观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的变化。

总结归纳: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学反思在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时,具体过程为:观看踢足球的录像,让学生总结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然后通过放大的录像让学生看到,在力使物体(足球)运动状态改变的同时也使物体(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教案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感受到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以及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如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存在。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力的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引入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力的存在和作用。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会思考如何将力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我对于力的概念的引入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是一个重点。

我希望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存在,并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我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也是一个重点。

力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生活中的实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去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从而加深对力的理解。

另外,我对于活动过程的安排也是一个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导学案

第七章第一节力学习目标:1. 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3.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4. 会画出物体在某一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学习重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导学过程】一、力观察以下图片,根据如图7-1-7所示动作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动词。

图7-1-7问题1: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我们可以说,力是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

问题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__物体。

问题3: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

问题4:两个鸡蛋重为______N 一个初中生重约为:______N二、力的作用效果课本P3“演示”:——按图7.1-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1:①甲中,小钢珠速度变。

②图乙中,小钢珠。

①问题2:在完成教材P3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如图7-1-9所示运动场景。

图7-1-9如图(a)所示,投篮时,运动员对篮球施加力的作用,篮球由______变为________;如图(b)所示,守门员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时,足球由_______变为_________;②如图(c)所示,运动员垫球时,排球的_________发生改变;③如图(d)所示,起跑时,运动员的速度逐渐_________。

④我们把上述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以上事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

⑤如图7-1-8所示,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__ __发生了变化。

用力拉或压弹簧时,弹簧的_ __也发生了变化。

可见,力能改变物体的__ __,使它发生_ ____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 __;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讲义(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讲义(新课标人教版)

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
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
( 接触 ) 作用,如手提水桶, 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
物体之间的间接 ( 不接触 ) 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讲义 (新课标人教版)
1
7.1 《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A
B
C
◆探究点 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观察现象:两个气球都变扁了。
( 分析: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
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
2、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 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
1、万有引力:宇宙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2、重力、(阅读教材 P9-P10 完成下列填空)
(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 2)重力用字母 _____表示,单位是 _____。
!注意:生活中的重量指的是物体质量 物理学中重量指物体受到的重力 ★★★
5.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7.1《力》教学设计

7.1《力》教学设计

《力》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新课程提倡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及情感体验,据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亲身活动,有意识地感知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力的概念,并通过参与活动来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应注重科学、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我尽量选择一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上安排的内容太多,再加上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很重。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必须详略得当,做到在内容完整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4、学情分析: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

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

“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而且生活中学生的有些说法也不够科学,他们有时用“力气”或“劲”表示力,有时甚至把力和“功”混为一谈。

所以,从本节课开始就要给学生逐步建立起“力”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②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③知道力的三要素。

④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观察、实验、图片或视频等,使学生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②通过亲身活动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知力的作用及其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演示、观察和亲身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点:力及力的作用效果五、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启发法七、教学器具:气球、橡皮筋、钉子、泡沫板、弹簧、铁架台、激光笔、镜子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新课引入观看视频,举例生活中力的词语,引出力的课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力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力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1 力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了解力的计量单位;2. 能够描述力的作用效果;3.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搬砖等,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力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介绍力的计量单位,即牛顿(N)。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三、课堂实验(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四、课堂练习(5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力的作用,思考力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重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和力的作用效果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鼓励学生观察力的作用,思考力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下一节课中,继续深入讲解力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7.1 力 教案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7.1 力 教案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力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掌握力的概念及表达方式,力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效果。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示范体会力的作用效果,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作用,并结合生活解释有关现象。

通过拓展问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

【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分析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典范。

本节所学知识是力学的基础,为以后学“弹力”、“重力”、“压强”、“浮力”等打好基础,是所需的预备性知识。

本节内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部分构成。

教科书引导学生经历感知力、描述力和分析力的认识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导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没有运动员的作用,球会自己飞进球门吗继续追问:这反映了物体之间怎样的相互作用?由此引入新课《力》(二)新课讲授1.力的概念及表达形式提出问题(结合实例):我们所说的力是如何作用到足球上的?如果没有运动员去踢球,我们的球还会受到力的作用吗?通过人提水,马拉车的图片让同学们体会人对物体力的作用,物体对物体力的作用,然后让同学回答足球的运动是需要运动员去踢的,两者缺一不可。

教师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教师提问物理上力的表达符号和定量描述的单位是什么引导同学联系单词Force得出表达符号为F,联系力学家牛顿Newton单位为N,并补充托起两个鸡蛋的力量大约为1N2.力的相互作用提出问题(回顾旧知):已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为实力和受力物体,那么实力和受力物体可以相互转换吗?带领同学们做拍手的动作,引导同学思考两只手互为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进一步举例鸡蛋碰石头,提问同学石头有没有受到鸡蛋的力,如果石头也受力了,那么为什么鸡蛋碎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7.1力(综合解决评价单)(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7.1力(综合解决评价单)(教师版)

第七章力编号:7.1力(综合解决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认识力的三要素二.重、难点:1、理解力的概念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3、会画力的示意图三、创设情境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什么是力1. 活动一: 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答:至少要两个物体,要有作用2.我的体验: 力(force)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思考:力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力产生时两个物体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例题一】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了(二)、力的三要素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 。

2、演示:观察用力向下压弹簧和向上拉弹簧有何不同?轻轻拉弹簧与用力拉弹簧有何不同?在门轴处推门和在门把手处推门有何不同?总结: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不同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三)、力的作用效果1.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例题二】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D )A.自行车匀速转弯B.水平路面上加速运动的小轿车C.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D.小车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例题三】跳板跳水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水平居世界前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力7.1 力【学习目标】1.掌握力的概念和单位,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预习】1.下列有关力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力的单位是牛顿C.不相接触的物体间不会产生力的作用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4.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5.“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是:鸡蛋破了,石头完好.那么,下列对于这一现象解释中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力的作用大于石头受到的作用力B.由于鸡蛋在运动,而石头是静止的C.鸡蛋壳与石头承受的作用力一样大,只是蛋壳没石头坚硬D.石头受到的作用力比鸡蛋大,因为是鸡蛋去碰石头6.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7.下列关于力的讨论,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拍桌子,只有桌子受到力的作用B.用手拍桌子,手会觉得痛,因此手受到力,桌子不受力C.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力,桌子也对手施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变化②乒乓球撞击在球拍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树叶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④9.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C.标度可任意选取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的形状改变了,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以上说法均正确【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 ①人推车:对施加了的作用。

②马拉车:对施加了的作用。

③人提水桶:对施加了的作用。

④手压弹簧:对施加了的作用。

⑤磁铁吸引铁钉:对施加了的作用。

2.上面的几个例子中,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受力物体分别是、、、、。

3.力是对的作用。

互学探究探究一:力的概念问题1:同学们,在你身边周围有哪些行为经常出现力?请你举例:在日常生活中在体育活动中在工农业生产中2.思考:这些现象中,有几个物体?哪个物体用了力?哪个物体受了力?归纳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的特点:。

得出结论:力就是对的作用。

3.讨论交流(1)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探究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2.做一做:(1)拍手游戏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学生穿轮滑鞋推墙穿轮滑鞋的学生推墙,观察到的现象是后退了,说明也受到了的推力,此时,学生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归纳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4.讨论交流:游泳的时候,我们向后滑水,为什么反而可以向前进?探究三:力的作用效果1.想一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下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现象呢?即是说力会有怎样的作用效果呢?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1)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弹簧,弹簧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运动员踢足球时,当用脚踢球时,会使足球由变。

当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时最终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地面的摩擦力,会使足球由变。

运动过程中的足球,运动员对其施加的力,会使足球运动的发生改变。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探究四、力的三要素1.大力士能搬起一般人不能搬动的“元宝”,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系。

Aword版初中物理B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3.将盒子竖放,分别在A、B点推动盒子,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现象:力作用在A点会把盒子,力作用在B点会使盒子。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结论:力的、和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习惯上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探究五、力的示意图1.自学课本P42“力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1)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的表示力。

(2)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线段的表示;箭头的方向用来指示力的;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或来表示。

(3) 力的示意图就是要把力的、和表现出来。

2.画示意图的步骤①找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②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③在线段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④标明力的大小。

【跟踪练习】画出小车受到的水平向右的大小为80N的拉力的示意图。

探究六、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用右手拍左手,手掌感到疼吗?左手疼吗?右手疼吗?为什么?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想想议议”1.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

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不动吗?【课后练习】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鸡蛋碰撞碗的边缘,碗没有破,鸡蛋却破了,这说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要大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水桶就被提起来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竖直匀速下落C.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D.在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3.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住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船员向后划水船就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鸡蛋与桌面相碰,蛋壳破裂。

关于鸡蛋与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桌面的力B.桌面对鸡蛋的力小于鸡蛋对桌面的力C.桌面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桌面的力大小相等D.桌面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桌面的力方向相同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物体之间发生作用时,不一定互相接触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马拉车前进,马先拉车,车后拉马6.《论衡.效力篇》中说:“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钓,手能决角引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其中“自举,不能离地”的原因是()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平衡力大小相等D.地球是磁体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

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9.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B.在空中直线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升力与重力平衡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D.1N的力可能比800N的力产生的效果好10.下列运动的物体中,运动状态没发生改变的是()A.自由下落的苹果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C.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的汽车D.减速行驶的汽车11.用船桨向后划水,游船就会获得向前的动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水对船的作用力使船前进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2.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将口夹紧;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13.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_。

14.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容器和水,来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器材的安装:______.word版初中物理操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15.力是一个_________对另一个________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________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________物体,另一个叫________物体.【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C 2.A 3.D 4.D 5.C 6.B 7.C 8.B 9.C 10.AC【课后练习】1.B 2.B 3.A 4.C 5.D 6.A 7.B 8.D 9.D 10.C11.相互运动状态12.右空气相互的运动状态13.力发生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间14.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5.物体物体物体施力受力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