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消费者特征及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以下是汽车行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有数千万辆汽车被销售。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技术革新: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互联网车联网等。
这些新技术将重塑汽车行业的格局。
3.环境压力: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汽车行业持续面临着减少尾气排放的压力。
政府对于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竞争加剧: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
同时,科技公司如谷歌、特斯拉等也进入了汽车行业,提升了竞争的强度。
5.供应链改革:汽车制造商正寻求改变传统供应链模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他们正在探索合作模式,加强与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
二、行业趋势1.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以及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2.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
随着技术的成熟,有望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升交通安全性和便捷性。
3.车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已逐渐渗透到汽车行业。
车联网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实时导航、信息娱乐等。
4.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
共享汽车的兴起减少了对于个人汽车的需求,推动了汽车使用模式的转变。
5.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引擎。
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发展策略在面临如此多的变革和挑战之下,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并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
我国汽车价格趋势极其消费特点

•
2001~2004年,国内汽车价格每年降幅接近8%,持续的 降价使汽车产品在2003年前后开始快速步入普通百姓家庭。2004 ~2005年由于产销基数不断扩大,市场增速由前期的35%降至 15%以内,车价经过连年下行,单车利润已有所减少,降幅开始放 缓。 2006~2009年,汽车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14%、 2.86%、1.42%、0.37%,累计比2006年下降4.30%,降幅 均已低于5%。乘用车价格2006~2009年分别比上年下降 4.11%、3.61%、1.74%、2.84%,累计比2006年下降 7.98%。不难看出,竞争最为激烈的乘用车价格也较入世之初降幅 明显放缓。
kylin
谢谢观赏
Logo
• 2小排量车已成为我国轿车消费主流
根据我国的消费水平,人口、资源和道路情况,轿车进入家庭必然是以小型轿车为主。在 我国各大城市中,普遍存在著行车难和停车难的现象。由于我国近年来机动车发展迅速, 而城市道路建设却相对滞后,交通堵塞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而我国的大中城市 ,由于城市规划的原因,交通状况的根本改变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体积小,车身短 ,转弯灵活,停靠方便的小排量车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
• •
•
•
购车因素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特点
• 1我国轿车的人均保有量低
《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预测21汽车保有量达到55万辆,根据国家统计 局数据,截止2009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6281万辆,我国同比增长23.16%,但 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汽车保有总量仅相当 于德国的三分之二,美国的五分之一;2009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47辆,而美国 为1056辆/千人,日本为617辆/千人,我国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
汽车后市场调研报告——消费者行为与市场机会

汽车后市场调研报告——消费者行为与市场机会一、引言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之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维修、保养、美容、配件、用品等。
据统计,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超过万亿,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因此,对汽车后市场进行深入的消费者行为与市场机会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1. 消费群体分析: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个人消费者和商业消费者。
个人消费者主要包括私家车主和少量职业司机,他们关注维修保养的价格和质量。
商业消费者主要是各类企业,如物流公司、出租车公司等,他们更关注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
2. 消费习惯分析:消费者在选择汽车后市场服务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质量、价格、口碑和便利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预约服务,这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
3. 消费趋势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汽车后市场的服务也在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三、市场机会分析1. 服务品质提升:随着消费者对服务品质要求的提高,提供高品质服务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需要企业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2. 个性化服务需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例如,提供定制的汽车美容、改装等服务。
3.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服务: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相关的维修保养服务需求将大幅增加。
企业应关注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及时布局相关服务。
4. 线上服务平台建设:线上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预约方式,提高服务的便利性。
建设线上服务平台将成为汽车后市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5. 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市场调研中国汽车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市场调研中国汽车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市场趋势和消费决策的基本驱动因素。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汽车行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为市场策略和产品开发提供指导。
1. 市场概况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
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销售量超过3000万辆。
然而,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消费者行为千差万别,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2. 消费者特征中国汽车消费者具有以下特征:2.1 年龄结构: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在汽车选择上存在差异。
年轻一代更加注重时尚和科技感,愿意尝试新的品牌和车型;而中年和老年消费者则更加稳健,更看重品牌信誉和安全性能。
2.2 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购车能力和购车需求。
高收入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豪华品牌,而低收入消费者更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
2.3 地域差异:中国的汽车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一线城市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和豪华感,而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则更看重性价比和功能性。
3. 购车决策影响因素消费者购车决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3.1 品牌声誉: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更加关注汽车品牌的声誉和口碑。
知名品牌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3.2 产品特性:汽车的品质、性能、外观和配置等产品特性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有重要影响。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最适合的车型。
3.3 价格因素: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
对于中低收入消费者来说,价格一直是购车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3.4 推荐和口碑:消费者往往会通过亲友和媒体的推荐来获取购车信息和决策参考。
积极的口碑和好评能够对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
4. 消费者购车行为变化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车行为呈现以下变化趋势:4.1 电动汽车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电动汽车。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202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下面是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详细分析。
一、总体情况:2024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883.2万辆,同比增长了32.37%,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了1868.0万辆,同比增长了32.44%。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
二、销售结构:2024年,乘用车销售量达到了1372.1万辆,同比增长了33.17%。
其中,轿车销售量为1147.1万辆,同比增长了36.23%;SUV销售量为170.6万辆,同比增长了47.90%;MPV销售量为54.4万辆,同比增长了19.60%。
与此同时,商用车销售量达到了511.1万辆,同比增长了29.56%。
三、品牌竞争: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竞争激烈。
中国自主品牌继续保持了市场主导地位,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中,上海汽车、一汽、广汽等品牌表现突出,销售量均超过了百万辆。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大众、丰田等品牌销售量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四、政策影响:2024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汽车消费。
首先,取消了购车限制政策,进一步放开了汽车销售市场。
其次,实施了补贴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了一定的补贴。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汽车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五、市场变化: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首先,消费者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品牌和质量好的汽车更加青睐。
其次,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
此外,互联网购车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六、未来发展: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发展也充满了希望。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引言概述: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向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规模1.1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最初的小众市场逐渐扩大到大众市场。
- 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为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 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1.3 市场细分和消费者需求- 中国汽车市场的细分越来越细,消费者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 SUV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快速增长,成为市场的热点。
二、消费者需求2.1 消费者购车动机- 中国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动机包括提升生活品质、满足个性化需求、追求时尚和享受驾驶乐趣等。
-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
2.2 消费者购车偏好- 根据调研数据,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注重品牌、性价比和安全性。
- 消费者对智能化、互联网功能和车联网技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3 消费者购车行为- 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的购车体验,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预约试驾和完成购车流程。
- 消费者对售后服务和品牌形象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三、竞争格局3.1 国内汽车品牌的崛起- 随着技术进步和品牌实力的提升,中国自主品牌在汽车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 一些国内品牌在细分市场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合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竞争。
3.2 合资品牌的优势-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
- 一些合资品牌通过技术引进和本土化生产,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3.3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 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竞争的新焦点,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
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汽车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
我们不禁要问,汽车行业的现状如何?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汽车行业的现状。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销量居全球首位。
特别是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个人购买力的提升带动了汽车市场的飞速增长。
同时,国家政策的推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出台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动。
但是,随着汽车市场的饱和度不断提高,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汽车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面临了科技创新的压力。
今天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驾驶安全性能。
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产业链已经逐渐成熟。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继续下降,价格更加亲民化,这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尤其是在大城市,由于拥堵和尾气排放等问题,政府更加倾向于推广新能源汽车。
因此,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
其次,智能化与互联网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了行业的热点。
今天的消费者更看重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例如智能导航、语音控制和远程遥控等功能。
同时,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加速了汽车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
传统汽车制造商开始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智能汽车产品。
这种合作模式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此外,共享出行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共享出行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新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汽车消费群体报告

汽车消费群体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汽车消费者群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了解这个庞大的群体。
首先,中国的汽车消费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这一点可以从新消费态势得以印证,目前的90、95后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汽车消费主力军。
这些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正在逐渐增长,也逐渐影响着对汽车品牌的选择。
对于这些年轻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汽车的需求集中在舒适性、时尚性、个性化及智能控制等方面,而同样的,他们对于价格的高低也有着更高的敏感度。
其次,女性消费者也逐渐成为了汽车消费的重要群体。
这一方面可以从近年来一些汽车厂商的营销策略得以印证。
为吸引更多的女性消费者,《她的汽车》等女性杂志上的汽车广告铺天盖地,同时还推出了诸如mini、smart之类的“小巧可爱”品牌。
此外,在汽车车型的设计、外观等方面也更加注重女性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此外,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中国的汽车消费群体也逐渐迈入智能时代。
智能化的汽车功能如导航、自动驾驶、车联网信息服务、车辆定位、智能语音识别等将成为汽车消费的热点话题。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自主品牌的智能化技术也正在逐渐跟进甚至超越国外品牌,洛阳(LYNK&CO)就是一个例子。
通过自主品牌的智能化技术,汽车消费者除了获得更好的智能驾驶和车联网信息服务,还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圈中宣传自己购买的车型,以此实现个性化的社交效益。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的是,中国汽车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汽车的排放问题,反对高排放、高污染的汽车种类,更倾向于选择低排量、低油耗、低污染、新能源汽车等绿色环保型的汽车。
从这一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势不可挡。
总结起来,中国的汽车消费群体呈现出年轻化、女性化、智能化、环保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延续,汽车厂商需要及时了解这些变化趋势,通过不断创新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浅谈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浅谈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在中国,汽车产业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本文将对中国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浅谈,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规模和技术。
首先是规模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中产阶层,这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量连续多年超过了200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额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中国的汽车市场还展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是技术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转型,中国正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使得电动车销量飞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
同时,汽车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发展,无人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部分汽车型号上。
中国汽车企业也在积极争取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首先是电动化。
根据中国政府提出的“碳中和”目标,电动车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政府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电动车的推广,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政策扶持。
同时,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也将推动电动车的市场普及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内电动车的销量还会持续增长。
其次是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会减少交通事故,并提高驾驶效率。
同时,智能互联技术的进步也将使得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实时通信成为可能。
智能化技术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也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与消费者需求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与消费者需求分析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消费者需求,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逐年攀升,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已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除了基本的出行需求外,一些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舒适性、智能化和环保性能等方面。
他们选择汽车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品牌和价格,而更关注汽车的技术配置和性能表现。
三、环保汽车的兴起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环保意识在中国的根深蒂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的环保性能。
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热点,特别是电动汽车的销量节节攀升。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如购车补贴和减少尾气排放等,促进了环保汽车的发展。
四、智能化技术的追求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汽车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
消费者对于车载导航、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辆互联等功能有着更高的需求。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五、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崛起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个性化定制有着强烈的需求。
消费者希望能够通过汽车的外观设计、内饰风格、配色搭配等方面来体现个人品味和独特性。
许多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推出了个性化定制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六、金融服务的创新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也在不断创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汽车分期付款、汽车租赁等灵活的支付方式,以降低购车的经济压力。
同时,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也推出了汽车金融产品,使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汽车。
七、二手车市场的崛起随着汽车拥有率的提高,中国二手车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许多消费者选择购买二手车作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中国汽车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汽车消费习惯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成为许多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为了解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购买习惯的变化,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汽车购买决策因素1. 价格:调查显示,汽车的价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首先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确定购买预算,然后再选择适合的汽车。
2. 品牌声誉:品牌声誉在购车决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约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知名、信赖的汽车品牌,毕竟购买一辆汽车是一项长期投资。
3. 外观和内饰:中国消费者非常注重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
约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购车时会优先考虑汽车的外观和内饰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和舒适需求。
4. 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中国的交通拥堵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较好的汽车。
二、购买渠道选择1. 汽车展览会和经销商: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在购买汽车时,他们会选择参加汽车展览会或者到汽车经销商进行实地考察。
这样他们可以亲自体验汽车,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2. 网络平台:近年来,网络平台在汽车购买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加。
约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讯、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并在网络上选择购买。
3. 口碑和推荐:约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主要通过口碑和推荐来选择购买汽车。
这些消费者相信朋友、家人以及其他车主的建议和评价,认为这是一种可靠的购车途径。
三、汽车使用习惯1. 日常使用: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将汽车用于日常代步和家庭使用。
无论是上下班、购物还是接送孩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自驾游和旅行: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休闲观念的改变,自驾游和旅行已经成为中国家庭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活动。
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市场发展策略

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市场发展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根据2019年全球汽车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华为汽车销量达到265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8.9%。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市场发展策略则成为了汽车企业的重要课题。
一、消费者行为分析1.消费者行为特点中国的消费者行为与其它国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
首先,在汽车购买决策上,中国消费者具有比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习惯了先看价格,再选择品牌的购车模式。
其次,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除了基本的出行功能外,更注重未来的品牌价值、售后服务及附加价值产品。
最后,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逐渐加强,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倾向于选择高品质、高性价比以及实用性强的车型。
2.消费者行为因素什么因素会影响中国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做出的决策呢?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价格因素:消费者购车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价格,平均而言,消费者对车辆价格的期望值为90,000元至120,000元之间,这也是目前最受青睐的价格区间。
品牌因素:品牌的影响力在消费者购车时非常重要。
由于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对品牌的可能性更加注重,他们习惯于在购车时将汽车品牌作为第一选择标准。
评价因素:在购车过程中,消费者也会在朋友、家人及互联网上寻求汽车信息,评价因素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3.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市场策略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特征,汽车企业应采取一些合适的市场策略,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在价格上,企业可以将价格调整到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范围内,同时也要在品牌和车型上做足文章。
优质的售后服务和附加价值产品也是企业应该重视的方面,也是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网络营销方面,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官网以及社交媒体上,提供有关车型、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构建出完整的信息链。
汽车行业的市场与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的市场与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出行的一部分。
汽车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市场和趋势变化对于整个经济体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汽车行业的市场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其市场规模一直都是庞大的。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汽车销售额在过去几年内都保持了稳定增长。
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汽车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中,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汽车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二、竞争格局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一直都是激烈的。
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在争夺市场份额,竞相推出具有创新技术和卓越性能的汽车产品。
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也面临转型和适应新趋势的挑战。
因此,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会越来越激烈。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电动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受到环保意识的影响以及新能源政策的推动,电动车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其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智能驾驶、车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再者,共享经济的兴起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共享汽车的概念日益普及,让车辆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此外,汽车制造商还需要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以个性化、定制化为导向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庞大而又重要的行业,其市场和趋势分析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对企业制定战略和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都具有指导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汽车行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适应变革并持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的消费偏好

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的消费偏好文章标题:探讨中国消费者在汽车时的消费偏好一、引言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消费者在汽车时的消费偏好对于汽车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探讨他们在汽车时的消费偏好。
二、中国消费者购车时的消费偏好概述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的消费偏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城乡差异等。
消费者在购车时的消费偏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型偏好中国消费者对于车型的偏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SUV车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新能源汽车、豪华车型、跨界车型等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2. 品牌偏好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对于品牌有着较为明确的偏好。
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3. 功能偏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安全性、智能化、舒适性等功能成为消费者在购车时的一大考量因素。
4. 价格偏好价格是消费者在购车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尤其是在近年来,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消费者更加趋向于理性消费,对汽车的价位有着更为明确的考量。
三、深入探讨中国消费者在汽车时的消费偏好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的消费偏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1. 文化背景对消费偏好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汽车消费中也有所体现。
家庭需求的增加使得大型SUV车型备受青睐;又如,对于汽车品牌的选择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2. 经济水平对消费偏好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分化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高端消费市场逐渐成熟,中低端产品也依然备受关注。
对于汽车品牌、车型的选择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3. 城乡差异对消费偏好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差异对于汽车消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消费者更加看重汽车的功能、品牌,而农村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实用性和价格的考量。
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报告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汽车已成为中国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并且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和进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分析,帮助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更好地理解市场,并制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营销策略。
一、经济实用型需求中国汽车市场中最常见的消费需求之一是经济实用型需求。
由于中国消费者普遍注重性价比,对价格敏感,经济实用型汽车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适中、油耗较低、保养维修成本相对较低的汽车。
此类需求在二三线城市尤为显著,因为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普遍收入较低,购买力不如一线城市强劲。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来说,提供经济实用型汽车,并在宣传中强调其性价比优势,将有助于吸引这一消费群体。
二、环保节能型需求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环保节能型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和汽车限购政策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的环保性能。
因此,制造商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供更多可行的替代燃料车型,并通过宣传环保节能理念,吸引并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三、智能科技型需求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兴起,消费者对智能科技型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消费者期望汽车拥有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无线联网功能以及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等方面的科技应用。
制造商应关注研发和整合最新科技成果,为消费者提供智能科技型汽车,并通过智能化体验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四、豪华品质型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中国消费者也开始流露对豪华品质型汽车的需求。
这些消费者在购车时注重汽车的品牌、内饰材质、豪华特色以及驾驶体验等方面。
为了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应注重提升汽车的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舒适度和驾驶性能等方面的品质,同时推出高级配置的车型,以吸引并留住这部分消费者。
汽车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分析

汽车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汽车市场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汽车市场的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
1.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兴起。
消费者对于环保性能和节能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也在增加,给予消费者购车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2. 智能化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智能化汽车是当前汽车市场的一个热点,消费者对于智能化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化汽车具备自动驾驶、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功能,为消费者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消费者对于安全性能和互联网功能的要求也在提高,智能化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3. 多样化的车型选择消费者对于车型选择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轿车、SUV和MPV仍然是主流车型,但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向更具个性化的车型转变。
例如,小型SUV和跨界车等新型车型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满足消费者对于独特外观和良好操控性能的需求。
4. 绿色出行的兴起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消费者对于绿色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
以共享单车和电动滑板车为代表的新型出行工具迅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和低排放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成为了汽车市场的趋势。
5. 定制化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于汽车个性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需求定制汽车。
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配置和外观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6. 消费者对品牌和质量的关注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更加关注品牌和质量。
知名品牌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更强,消费者更愿意信赖这些品牌。
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会更加关注。
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及其特征分析

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及其特征分析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汽车消费市场自然也非常活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出一些特征:首先,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过去,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品牌和配置上,而现在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品牌、配置、安全性、燃油经济性等方面。
消费者对汽车的选择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年轻人更加喜欢时尚、小型的车型,而家庭用户则更加关注汽车的空间和舒适性。
因此,市场上各种类型的汽车品牌都能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
其次,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化趋势。
一方面,高端豪华车市场日益繁荣,不少消费者通过购买高端品牌的车型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这部分消费者通常更加注重汽车的品质和驾驶体验,他们对汽车的要求更高,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另一方面,低端经济车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以实现环保和节能的目标。
再次,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品牌的关注度相对较高。
由于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入驻上海,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各种不同品牌的汽车。
在消费者选择汽车时,品牌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他们往往更加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车型,认为这样能够获得更好的品质和售后服务保障。
最后,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亦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城市交通的拥堵和停车位的有限,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需求相对较为谨慎。
许多家庭更倾向于购买小型车或者多功能MPV车型,以适应城市狭小的道路和停车场的情况。
此外,上海的消费者对汽车的用途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许多家庭购车更多是出于代步和家庭出行的需要,而少有追求驾驶乐趣和速度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两极化、品牌关注度高和特殊性的特点。
这些特征为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同时也要求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供适合上海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和服务。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正文:一、市场现状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一个综合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销售表现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表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以2018年为例,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824.2万辆,同比增长2.8%。
其中,轿车销量为1444.9万辆,同比下降4.2%;SUV销量为1257.2万辆,同比增长11.7%;MPV销量为121.8万辆,同比下降35.7%。
在各个细分市场中,SUV表现最为亮眼,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2、市场结构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五个主要特征。
第一,轿车和SUV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第二,国产和合资车型的市场份额趋于平衡。
第三,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第四,汽车消费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第五,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3、品牌表现中国汽车市场品牌格局经历了较大变化。
按照2018年汽车销售份额排名,在前十名的品牌中,有五个为外资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3.6%;中国自主品牌品牌销售份额达到了42.5%,其中前五名自主品牌分别是吉利、长城、上汽、比亚迪和奇瑞。
二、未来趋势随着汽车行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力受到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预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25年有望超过5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汽车智能化趋势明显未来的汽车将越来越智能化,包括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服务等方面。
随着5G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将带来更多便捷和安全性。
3、车联网将逐渐普及车联网将实现车辆和智能设备、互联网的实时连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智能化、安全性和舒适度。
目前,一些车企已开始布局车联网,未来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4、共享出行市场前景广阔以共享汽车为代表的新型出行模式已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
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分析

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分析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汽车作为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趋势。
二、市场概况2019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总量达到了2495.58万辆。
汽车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消费者的汽车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消费者市场已经进入了高端化趋势。
消费者被更多的品牌和更加高端的汽车所吸引,对汽车的品质、性能和品牌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消费者需求分析1. 品质和性能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消费者在购车前会考虑诸多因素,例如油耗、舒适性、安全性等。
消费品质量的高低和使用性能的好坏是他们决定购买的关键。
此外,消费者对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近7万人,这也加剧了消费者的安全需求。
2. 物联网和智能化的需求增加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智能化技术的需求增加。
例如,车辆导航系统、远程启动、智能驾驶、车载娱乐系统等。
消费者购车时,会优先选择智能化程度高的车型。
3.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产业,也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一个重要选择。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达到了141.6万辆。
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注重环保和经济性,这也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4. 品牌形象的影响消费者在购车时也会考虑品牌形象的偏好。
许多消费者会考虑汽车品牌的历史、声誉和知名度。
因此,不同汽车品牌的发展新方向、战略和产品,也在不断地受到关注和讨论。
四、市场分析1. 车型我国汽车市场以小型轿车和中型轿车为主,其销量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
截至2019年底,小型轿车的销量占据了我国整个汽车市场的66.94%,中型轿车销售量占据了14.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2007年中国汽车销量
汽车销量 乘用车销量 汽车增长率 乘用车增长率
单位:万辆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77.7 236.4 125.1 342.8 215.1 248.7 439.3 311.6 575.8 507.1 421.5 721.6
厂商 股比 产品
一汽大众 (1991) 大众: 30%, 奥迪:10%,一汽: 60% 捷达、A6/A4、宝来、高尔(330,000)
厂商 股比 产品
天津丰田 (2002) 丰田公司: 50%, 一汽集团: 50% 威驰、Corolla (30,000/ 2nd plant 80,000)
厂商 股比 产品
吉利汽车 (2000) 吉利: 100% 吉利、美日 (180,000) 东南汽车 (1999) 中华: 50%, 福汽: 50% 菱帅、富利卡、得利卡 (100,000)
厂商
上海通用 (1999) 通用: 50%, 上汽集团: 50% 君威、GL8、凯越 (100,000) 上海大众 (1985) 大众: 50%, 上汽集团: 50% 桑塔纳、桑塔纳2000、帕萨特、波罗、高尔 (450,000)
100% 5.7% 4.10% 13.0% 80% 17.1% 21.6% 60% 14.8% 16.9% 18.3%
中系 美系
日系 韩系
德系 法系
27.8% 27.2%
200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车型日益丰富 市场细分竞争加剧
Before 2000 2000~2005 Since 2005
Santana
Accord
A4
Camry
206
Grace
Hover
Excelle Jetta
C
B 60% 65.8% 59.4% 54.9% 40% A0 20% 25.7% 24.4% 21.8% 49.9% 48.5% 46.4% 44.7% 46.6% 42.1% 45.3% A
18.6% 8.0%
18.7% 9.0% 1999
15.6% 8.7% 2000
19.1% 6.1% 2001
中国汽车销量结构变化
100%
32.9%
2007年乘用车销量组成结构
36.5% 49.0% 49.1% 54.1% 58.4% 60.4%
80%
SUV 6.7%
乘用车
MPV 4.3%
60%
轿车 89.0%
67.1% 63.5% 51.0% 50.9% 45.9% 41.6%
40% 商用车
39.6%
20%
CAGR 汽 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5% 乘用车:37.8%
80.0% 879.2 70.0% 60.0% 531.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0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乘用车销量占60.4%,成为市场主力
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从卡车开始的,发展到今天,乘用车销量已经超过商用车,成为市场主力。
2007年 § 2007年汽 8800万 § 2007年汽 车产销量 车产销量 均突破 均突破 880万 880万 辆,产量 辆,产量 § 2002年中国 居世界第 居世界第 § 2002年中国 三,销量 汽车产量超 三,销量 汽车产量超 世界第 过韩国,进 世界第 过韩国,进 二。 § 2000年中国汽 入世界5大 2004年 二。 § 2000年中国汽 入世界5大 车产量首次超 汽车强国行 500万 车产量首次超 汽车强国行 过200万辆。 列。 § 1992年到 过200万辆。 § 1992年到 跻身世界汽车 列。 2002年,中 跻身世界汽车 2002年,中 § 1984年,首家 国汽车工业 十强之列。 § 1984年,首家 国汽车工业 十强之列。 中外合资汽车 平均年增长 中外合资汽车 平均年增长 企业——中美 15%,是同 企业——中美 15%,是同 合资北京吉普 期世界汽车 合资北京吉普 期世界汽车 § 1980年全国 汽车有限公司 年均增长率 汽车有限公司 年均增长率 § 1980年全国 开业。中国汽 的10倍。 2000年 § 1975年7月1 民用汽车保 车工业自此全 的10倍。 民用汽车保 开业。中国汽 § 1975年7月1 有量169万 200万 车工业自此全 § 1966年以前,汽车工 日,第二汽 有量169万 § 1966年以前,汽车工 日,第二汽 辆,其中: 面开放,合资 面开放,合资 业共投资11亿元,形 车制造厂正 辆,其中: 企业开始成为 业共投资11亿元,形 车制造厂正 载货汽车 1992年 企业开始成为 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 式投产。 载货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 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 148万辆。 式投产。 100万 中国汽车工业 148万辆。 的重要组成部 制造厂,年生产能力 制造厂,年生产能力 1988年 的重要组成部 近6万辆、9个车型品 分。 近6万辆、9个车型品 50万 分。 种 1971年 种 10万
华晨宝马 (2003) 宝马: 50%,华晨集团: 50% 宝马3系、5系 (30,000)
上海通用东岳 (2002) 通用: 25%,上海通用: 25%,上汽集团: 25% 赛欧 (100,000) 东风悦达起亚 (1999) 现代: 50%,悦达: 25%,东风: 25% 千里马、悦达 (50,000)
中国汽车消费特征及趋势分析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高级副总裁 刘维东 2008年5月
目录
1 2 3 4
中国汽车汽车市场发展及趋势
中国汽车消费特征及趋势
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变化趋势
附录:新华信介绍
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 从1953年新中国的第一个汽车企业奠基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 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进入了快车道,2007年汽车产量突破880万辆,预计2008年渴望突 破1000万辆
SUV
A级车是市场主力 B级车增长显著
• • A级车一直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车型 近年的消费升级带动B级车增长显著
100% 7.3% 12.6%
3.1% 17.6%
4.2% 20.6%
3.2% 16.9%
2.9% 22.9%
2.2% 18.6%
3.5% 16.8%
4.4% 23.2%
4.8%
80%
24.4%
Dongfangzhizi
LaCrosse
Focus HB
CV11
Tiggo
Elantra
Sonata
300C
POLO
Touran
Tucson
Ford Modeo Citroen
Buick Regal
Pentium
Tiida
CR-V
Mazda M6
数据来源:新华信整理
CIVIC
Benni
NB
HB
MPV
数据来源:新华信整理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全球主要乘用车企业都已经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德国大众是最早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之一,曾占据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发展到今天,大众在市场上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各国产品的 市场份额趋于平均,争夺十分激烈。
乘用车合资品牌情况
50% 45% 39.7% 40% 35% 30% 25% 22.8% 20% 15% 10% 5% 0% 14.8% 8.1% 6.8% 0.8% 16.5% 9.1% 6.8% 2.0% 4.8% 3.0% 10.6% 12.5% 25.2% 25.0% 23.0% 32.4% 26.7% 26.2% 22.7% 16.3% 12.9% 10.8% 7.6% 3.6% 4.5% 4.8% 17.2% 13.0% 9.7% 5.9% 4.3% 14.0% 27.9% 27.1% 29.1% 26.2% 20.0% 46.7%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国际品牌布局中国 汽车整车生产厂家共计124家
厂商 股比 产品 厂商 股比 产品 北京奔驰 (2004) 奔驰公司: 50%, 北汽集团: 50% 奔驰 C系、奔驰 E系 (50,000) 北京现代 (2002) 韩国现代: 50%, 北汽集团: 50% 索纳塔、依兰特 (100,000) 厂商 股比 产品 哈飞汽车 (1988) 哈飞: 100%, 引进铃木技术 路宝、赛马、中意(150,000) 厂商 股比 产品 一汽轿车 (1996) 一汽: 63.6%, 国有:36.4% 马自达6、红旗(60000)
24.9%
22.9%
18.4% 7.1% 2007
A00
0% 1998
数据来源:新华信整理
6.4% 2002
6.6% 2003
7.1% 2004
8.6% 2005
8.6% 2006
1.3~1.6L为主流排量 小排量份额明显下滑
• • • 1.3升(不含~1.6升为主流排量,占到40%以上的份额 2.0升(不含)~2.4升排量所占的比重有明显增长 1.3升及以下排量份额明显下滑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单位:万辆
§ 1956年国产第一 § 1956年国产第一 辆解放牌载货汽 辆解放牌载货汽 车驶下线,从此 车驶下线,从此 100 结束了中国自己 结束了中国自己 不能制造汽车的 不能制造汽车的 历史 历史 0
200 1955年 1959年
一汽丰越 (2003) 一汽: 50%, 丰田:50% 陆地巡洋舰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