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学期课程标准)
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 课程基本信息表 4-14.2 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品德)4.3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一、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行为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了解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运动兴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表现出对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关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体育运动项目本标准设置了必修和选修的运动项目,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武术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运动项目进行。
2. 健康教育本标准设置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急救知识等。
学生可通过课程,提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体育与健康实践本标准设置了体育与健康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健康监测等。
学生可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模仿、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 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校内外的体育与健康资源,如场地、设备、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保障1. 组织与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机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职责,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024年体育新课程标准
2024年体育新课程标准一、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24年体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惯,提高体育素养。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
3.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特质。
5.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历史、体育伦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2. 运动技能:田径、球类、体操、游泳、射击、武术等。
3. 体育健康:健康饮食、运动损伤预防、运动生理周期等。
4. 体育竞赛:比赛规则、竞技策略、运动裁判等。
5. 体育与文化:体育节日、体育名人、体育旅游等。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体育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组织能力。
4. 比赛教学:激发学生竞技热情,提高运动技能和裁判能力。
5. 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与反馈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课程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出勤、态度、参与度等。
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身在体育课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4. 教师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与提高。
六、实施建议1. 体育课程应与课外活动、校队训练等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体育教育体系。
2.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 增加体育设施投入,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程类别:公共课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4年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课程性质: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 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并分学段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4.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5. 课程实施: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三个方面,提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6. 课程评价: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原则和实施要求。
7. 课程管理:从地方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管理要求。
8.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强调体育与健康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教师培训和自主专业发展途径,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
总之,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整版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4.2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体育课程标准对本学年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对本学年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年的要求是不同的。
对于本学年,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知识技能:学生需要掌握本学年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包括各种运
动项目的规则、技巧和战术等。
2.身体素质: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和运动
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等。
3.健康行为: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如保持合理的饮食、规律
作息、适量运动等,以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4.体育品德:学生需要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尊重裁判、对手和观众,积极进
取、顽强拼搏,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风尚。
5.参与和兴趣: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
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体育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科学、系统的体育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规范标准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规范标准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包括健康基础理论课和体育运动技术课)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合用专业:全院各系学时:50(健康基础理论:14 体育运动技术:36)学分:3一、序言1、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经过健康教育和科学的运动锻炼,以此建立“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理念,增强体质与健康,促使身心和睦的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和体育技术与修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行素质教育和培育全面发展人材的重要门路。
健康基础理论课经过对健康、人体构成与机能、运动对生理心理的影响、运动养生、职业身体素质需求、运动损害防治等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认知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规范,建立起“健康第一”的思想。
经过运动技术课,起码学习并娴熟掌握一种运动项目的技术技术,经过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锻炼,增强参加运动的主动性、踊跃性,提升参加运动的参加度,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
2、先修、后续课程及关系本课程健康基础理论部分是认识健康、认知运动对健康有何影响的课程,是先修课程;体育运动技术课主假如经过运动技术的学习和锻炼,实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属于后续课程。
二、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及课程整体目标本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和目标:以实现“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目标为设计基础,以体育运动对“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均衡”健康四大基石的影响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成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模式,学会检测健康、拟订健康规划和运动处方,特别是相对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需求拟订科学、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
三、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1、健康基础理论课序号教材内容(学时分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实践项目1、认识健康的真实含义1 2 3 第一章健康概括1、健康定义2、影响健康要素3、自我检测健康标准4、养成健康生活习惯2学时(理1.5+实)第二章人体结构及生理机能1、细胞、组织、器官2、人体八大系统3、基本生命特色、身体调理方式2学时(理1.5+实)第三章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1、运动对生理健康的影响2、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运动中团队精神、社会适应2学时(理1.5+实)第四章运动营养、养生与体质监控1、运动营养需求量计算2、合理饮食、营养习惯1、健康自测自评2、健康的重要性,建立1、自我健“健康第一”的思想2、列举生活中不健康情况监3、认识不健康的原由康的行为测4、健康生活规范3、健康的生活习惯2、个人健怎样养成康规划1、人体结构功能的基础:1、认知身体是怎样1、内分泌细胞构成的2、人体八大系统工作机2、清楚运动、呼吸、失调的应对理循环、生殖等是如2、运动补3、机体内环境均衡稳固何实现的水的意义1、人的基自己体素质1、学习增强身体素1、运动前2、运动能量代谢的方式质的方法热身的必及影响2、怎样经过运动调要性3、体育运动影响个体心节自己情绪2、运动中理基础的塑造与建立3、怎样在运动中体情绪的控4、体育运动对个体个性现与锻炼智商与情制特色的形成与影响商1、营养、营养素及生理1、认知各样营养素需求量的作用2、食品营养素、能量计2、科学合理饮食、算饮食习惯的控制与1、拟订个3、养生的发源与发展调整人营养饮3、运动养生4、体质监控的指标系统2学时(理1.5+实)4、运动养生的种类和方3、学习一套运动养食计划式生的动作2、怎样应5、体质测试的项目与意4、依照体质监控指对熬夜义标系统自我检测体质并评论序号教材内容知识目标1、运动损害定义2、损害分类第五章常有运动损害的防3、损害的办理治、运动处4、损害产生的原由及预1、运动损害定义防2、损害分类5、运动处方的定义、内5 3、损害的办理容4、损害产生的原由及预防5、运动处方的定义、内容2学时(理1.5+实)第六章职业身体素质1、学生专业对应将来就1、学生专业对应将来就业岗业岗位剖析位剖析2、将来就业岗位所需求6 2、将来就业岗位所需求身体身体素质剖析素质剖析3、职业身体素质的训练3、职业身体素质的训练2学时(理1+实1)第七章艺术类职业常有职业1、岗位职业疾病病的种类与防治2、应付策略1、学生专业对应将来就业岗位职业疾病剖析2、职业疾病的应付策略2学时(理1+实1)能力目标1、学会较轻运动损伤的办理方法(擦伤、扭伤、包扎)2、认识运动中暑、溺水、骨折、休克等较严重损害的救治方法3、治疗运动损害的手段(冷、热、电、磁、针、灸、推拿按摩)4、拟订个人运动处方1、将来就业方向分析(职业规划)2、经过训练使身体具备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1、职业身体素质与职业疾病2、科学的身体训练避撤职业疾病出现实践项目、脚踝扭伤的办理、止血带包扎、溺水及休克的救治、拟订个人运动处方职业身体素质训练计划职业健康规划共计14学时(理8+实6)2、体育运动技术课序号教材内容(学时分派)篮球136学时(理4+实32)羽毛球36学时(理4+实32)健美操336学时(理4+实32)知识目标1、篮球基础理论2、篮球专项身体素质3、篮球基本技术4、篮球基本攻防战术5、篮球竞赛实战1、羽毛球运动发源发展、文化等介绍2、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3、羽毛球基本技术4、羽毛球竞赛实战1、健美操运动的发源发显现状,艺术性2、专项身体素质3、初级个人操、啦啦操、表演性集体操能力目标1、篮球项目特色、发源与发展2、世界大赛、nba等联赛职业化3、弹跳、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训练4、投篮、运球、传球防守等基本技术5、挡拆、传切、过人、联防等战术6、团队配合竞赛1、熟习三大杯赛2、羽毛球敏捷性、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训练3、羽毛球步伐训练4、发球、搓放、劈吊、扣杀、平抽、高远等技术5、简略单双打技战术配合1、健美操的健身成效2、协调性、柔韧性、敏捷性等素质的训练3、大众3级健美操套路4、多人广场操5、篮球或其余竞赛表演啦啦操实践项目1、1分钟罚球竞赛2、三分球定点投篮竞赛3、5对5全场竞赛4、3对3半场竞赛5、技巧挑战赛1、颠球过杆竞赛2、3对3比赛1、啦啦操比赛2、个人健美操技术艺术表演3、运动会广场集体表演操序号4567 教材内容(学时分派)知识目标1、世界自由搏击与中国散打散打2、散打技击特色36学时(理4+实32)3、散打基本技术4、散打攻防1、防身术与传统擒拿2、身体要害部位3、防身擒拿基本功女子防身术4、防身擒拿基本动作36学时(理4+实32)1、瑜伽运动的发源发展及现状,瑜伽的哲学理念,瑜伽的养生功能2、柔韧性及对身体肌瑜伽肉骨骼的控制36学时(理4+实32)3、瑜伽体位动作及功效4、瑜伽呼吸、冥想5、瑜伽的生活方式与修行1、普拉提的发源发展及现状,普拉提的健身普拉提特色36学时(理4+实32)2、身体中心的控制3、普拉提动作及功能4、普拉提呼吸能力目标实践项目1、认知拳击、自由搏击、散打等的异同2、散打专项力量、速度训1、散打双人练攻防操练3、散打拳法、腿法、抱摔4、实战技战术应用1、认知女子防身的必需和防身术的特色2、女子防身的心理3、怎样有效击打身体要害1、防身攻防部位操练4、拳、掌、腿、膝、肘、优等的基本技击方法5、30个防身擒拿动作1、瑜伽的指引功能,瑜伽1、瑜伽健康的哲学思想,瑜伽的内涵生活方式的2、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规划3、呼吸控制,情绪控制,2、每天十遍肌肉张弛控制,均衡协调控拜日式制3、瑜伽体位4、哈他瑜伽、简略流瑜伽动作组合表体位动作演5、宏图冥想4、户外瑜伽1、种类、组合形式2、普拉提胸式呼吸3、普拉提组合动作1、组合动作4、有氧燃脂、细化肌肉的表演训练序号教材内容(学时分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实践项目1、太极拳的发展1、认知太极拳的运动特色2、太极拳运动的特色及精神内涵与养生2、以气运力、柔中带刚的1、24式太极太极养生3、太极拳的派别与大身体废弛与控制8 36学时(理4+实32)拳广场表演众太极拳3、24式太极拳全套4、24式太极拳5、太极扇、太极剑、太极推手、太极柔力球四、教与学实行建议1、教材编写依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表现高职高专的特色,适应艺术类学生使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其健康行为的课程。
以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些课程标准:
1. 培养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针对不同水平的目标,设计相应内容。
例如,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
2. 关注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关注健康教育,包括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
3. 强调体育品德:体育与健康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包括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奋勇拼搏的精神,以及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
4. 体现时代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5.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修订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
同时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
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体育课程标准 1
体育课程标准 1体育课程标准1体育课程标准(1)松田职业学院体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类型(一)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寓推动身心人与自然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融合的教育过程;就是实行素质教育和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虽同属高等教育,但在培养模式与规格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高职体育教育在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掌握管理、与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增强健康层面)。
同时,高职体育课程还须利用体育锻炼的手段和体育载体,有针对性发展本专业今后从业和胜任工作岗位所需的身心素质,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服务专业层面)。
形成以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工作过程身心需求)为依据的高职体育职业体能课程体系。
(二)课程类型:公共基础类必修课,在各专业一年级开办。
二、课程能力标准制订背景、依据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改良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表示“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充斥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猛烈,体育的地位就越关键,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直面日益竞争的现代社会,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就是生理的,同时也彰显在对学生较好的人格刻画与身心健康个性的构成上。
本课程能力标准基于上述背景,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今后从业、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当具备的身体素质与有关职业素养的培育,全面落实国家提倡的“每天锻炼身体一小时,身心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二、课程能力标准构建思路与依据本课程能力标准的构筑就是以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纲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大学生体育与身心健康课程》为指导思想,融合学院专业培育方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内容,构筑了为学生掌控体育运动技能为目的的学生自我管理、推动身心健康能力标准和以健全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的职业体力能力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完整版)体育课程标准
(完整版)体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
体育课程旨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精神,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5.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理论、体育法规、体育道德等。
2. 体育技能: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
3. 体育活动:包括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旅游等。
4. 体育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比赛法、情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行为、体育参与等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评价: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课程评价: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价,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体系。
六、课程发展1. 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体育课程内容。
2. 课程研究:加强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提高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课程推广:加强体育课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七、课程资源1. 教学设施:提供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满足体育课程的教学需求。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21000104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得得必修公共课程,就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得重要途径。
它就是对原有得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得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得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得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得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得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得健康意识、锻炼习惯与卫生习惯得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得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得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得意识学校体育就是终身体育得基础,运动兴趣与习惯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坚持终身锻炼得前提。
无论就是教学内容得选择还就是教学方法得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得运动兴趣,只有激发与保持学生得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得运动兴趣就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与价值得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得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得核心就是满足学生得需要与重视学生得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新人得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得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得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得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得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与运动技能等方面得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得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得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得需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引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个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将获得身体健康、人际交往、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本文将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旨在帮助学校和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一、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是将学生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全面发展相结合。
通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获得运动技能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社交能力的增强。
二、课程目标经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游戏规则; 2.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关注个人健康和身体发展; 3. 培养团队合作、协调和沟通能力; 4. 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品格; 5.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 ### 1. 运动技能学生将学习并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包括但不限于: - 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 田径运动(如跑步、跳远、投掷等); - 游泳和水上运动; - 格斗运动(如柔道、拳击、跆拳道等)。
通过学习这些运动技能,学生将具备进行各类体育活动的能力。
2. 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教授学生关于健康、营养和生活习惯方面的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身体构造与功能; - 锻炼与运动的重要性; -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防病与预防措施。
3. 体育游戏学生将参与各种体育游戏,以提高协作、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游戏将有助于学生培养友谊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4. 活动和比赛体育与健康课程将组织各种活动和比赛,包括校际比赛、校内比赛和社交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评估与考核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估与考核将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技能水平和参与程度为基础。
评估方法将采用以下方式: 1.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包括出勤率和积极参与程度; 2. 运动技能的测试和评估; 3. 书面测试和项目作业; 4. 活动和比赛的表现评估。
大学体育课程设计
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力学等,与课本知识紧密相连。
2. 学生能够了解并熟悉各类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和技巧,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具备一定的体育项目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两种以上的体育技能,如快速跑、跳远、投篮等,并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如速度、力量、柔韧性等,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形成积极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2.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尊重对手、勇于拼搏,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竞技精神。
3. 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品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大学体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学生特点分析:大学生生理、心理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体育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通过明确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 运动生理学:介绍人体运动时的生理变化,如心率、呼吸、能量代谢等。
- 运动营养学:讲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指导学生合理搭配饮食。
- 运动力学:分析运动中力学原理,如投掷、跳跃等动作的力学基础。
2. 体育技能- 田径项目:快速跑、跳远、跳高、投掷等基本技能训练。
- 球类项目: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技巧、战术训练。
- 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武术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
3. 体育锻炼与评价- 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根据学生体质、兴趣,指导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
- 体育锻炼: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编码:X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学时:84学时开课学期:第1、2、3、4学期一、课程的性质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知识目标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3、素质目标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健康体质测试标准合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表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一)教材选用或编写要求1.使用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程》2.参考教材:《武术》、《田径》、《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等。
(二)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1.教学建议第一学期常规教学班组织教学,第二、三、四学期男女生分班组织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在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初期采常用语言法、讲解与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观摩法让学生了解和观察运动技术的构成、结构和基本要领;教学手段以组织学生练习为主,示范、讲解为辅。
技术要领讲解和实践密切联系,融知识传授、运动锻炼和素质教育于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以传授式教学为主,大胆引进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视听手段教学。
(三)考核评价要求1.评价理念教师了解教学成果,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节教学活动。
学生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及时强化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和鼓舞作用。
2.评价体制考查科目,学期成绩为平时成绩30%加期末成绩70%。
期末成绩为技术评定与达标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要求1.教学设备条件400米标准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馆,室外篮球场,室内篮球场,单、双杠练习场,室内健身房等。
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通过制定一套全面的教学标准,旨在提高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惯;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性、柔韧性等;3. 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惯,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素养;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素质;5. 深化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健康素养。
教学内容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运动技能的研究和训练,包括球类运动、田径、游泳等;2. 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包括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等;3. 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策略研究,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竞技能力;4. 体育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发展,增加学生对体育的文化理解和欣赏能力;5.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2.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4.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活动;5.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教学评价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评价,包括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应用能力、动作能力等;2.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3. 实践项目评价,包括学生的运动技能表现、教学设计能力等;4. 个人反思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和成长进行反思和总结;5. 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自我认知。
结语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oc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建筑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事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电脑艺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室内设计技术、软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等专业。
课程类型:理论 +实践学时数:60 课时(其中实践教学52 课时,占总课时86 %)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2、技能目标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 1—2 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思路1、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和未来发展目标,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体育学科的特殊要求。
3、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
体育理论基本知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形体与健美、网球。
4、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一年半(三个学期)。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6、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二)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1、具备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社会专业工作需要;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各年级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大专一年级理论部分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与方法的基本知识,明确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和体育教学基本原则,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初步掌握发展身体素质和制订锻炼计划的方法,并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培养组织体育活动能力,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终生体育意义,树立人生观,陶冶美的情操,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大学体育发展史与科学依据。
(2)运动人体三维科学基础。
(3)大学体育教育新理念(4)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实践部分(一)田径1、跑教学要求: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各项跑的技术,增强耐力跑练习,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和熟悉跑的各项练习方法。
教学内容:(1)快速、变速跑的基本内容、各种跑的练习,如各种方法的快速跑、变速跑、短距离100米、中长距离、快速、变速跑。
(2)接力跑的基本内容的各种接棒方法练习,短距离传接棒练习:4×60米、4×100米接力。
(3)在障碍跑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种障碍跑技术水平。
考核项目: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2、跳跃教学要求:以立定跳远为主,并结合其他跳跃辅助方法,提高身体控制和集中用力能力,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精神。
教学内容:立定跳远或各种方法的自然跳练习。
考核项目:立定跳远(二)球类1、篮球(第一层次)教学要求:通过复习和学习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训练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各种防守能力,并通过篮球教学比赛,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技术、战术,增强攻与防意识。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运动器官功能,增强体质。
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1)提高及巩固移动、传接球、运球(急起急停)和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为基本练习的单个动作综合练习。
(2)提高断球、抢篮板球及综合练习。
(3)战术、全场紧逼练习、传切配合及其综合运用。
(4)介绍篮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5)教学比赛:掌握单项技术、综合性练习或对抗赛。
考核项目:全场往返运球上篮2、排球(第一层次)教学要求:巩固、提高以前学过的基本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场上比赛的简单战术配合,了解排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进一步提高所学战术的能力,掌握好练习方法。
增强人体的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发展爆发性的力量和速度,提高弹跳力和弹跳耐力,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1)以移动(交叉步、跑步)、发球(正面上手)、传垫球(正传、背垫)、4号位扣球、2号扣球、拦网等基本练习为综合技术运用。
(2)巩固、提高攻防技术“中一二”的防守位置、单人、双人移动拦网和补位及其综合运用。
(3)排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4)教学比赛:结合已学过技术、战术,分组进行对抗性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长场上应变能力。
考核项目:正面上手发球、双人或对墙双手上下传球3、足球(第一层次)教学要求:巩固、提高已学过的技术、战术和不同脚法、各种传接球基本技术,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综合运用技术、战术,增强攻、防意识,提高人的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功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以及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1)巩固和提高移动、脚背正面传接球、脚内侧传接球、个人快速运球射门、顶球(正额)为基本内容的单个动作和综合运用。
(2)战术练习运球过人、二过一及其运用。
(3)足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4)教学比赛:所学单项和综合技术与战术比赛。
(5)足球游戏:在教学内容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
考核项目:脚背正面、外侧直线或曲线运球和传球4、乒乓球(第一层次)教学要求: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了解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提高视觉的敏锐性和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改善人的心血管、脑血管系统功能,使人的反应加快,身手敏捷,动作协调,四肢灵活、柔韧,形体健美;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培养机智果断、勇敢顽强、勇于进取和敢于拼搏的优良品质与作风。
教学内容:(1)巩固和提高发球、推挡球、攻球、搓球、弧圈球等各种基本技术。
(2)熟悉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3)教学比赛:单打比赛、双打比赛5、羽毛球(第一层次)教学要求: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了解羽毛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提高大脑的机能,增强反应力,改善视觉对远近距离判断的能力,改善两眼眼肌的协调活动,消除眼睛的疲劳和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教学内容:(1)巩固和提高步法、发球、击球的各种基本技术。
(2)熟悉羽毛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3)教学比赛:单打比赛、双打比赛大专二年级一、理论部分教学要求:通过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要求学生要初步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全面明确日常生活方式和健康关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内容:(1)体育保健卫生(2)体育医务监督(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二、实践部分1、篮球(第二层次)教学要求:在巩固与提高篮球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培养学生比赛中应变能力及个人意识,掌握好篮球规则。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运动器官功能,增强体质。
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1)移动防守各种基本步法。
(2)提高断球、抢篮板、快速反击综合练习。
(3)教学比赛各项技术综合运用。
(4)规则: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考核项目:一分钟跳投2、排球(第二层次)教学要求:巩固、提高以前学过的基本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场上比赛的简单战术配合,了解排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进一步提高所学战术的能力,掌握好练习方法。
增强人体的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发展爆发性的力量和速度,提高弹跳力和弹跳耐力,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1)同大专一年级已学过教学内容,掌握好各种练习方法。
(2)排球基本规则及裁判法。
(3)以游戏方式巩固上手、下手传垫球技术。
考核项目:传、垫、扣球3、足球(第二层次)教学要求:以足球各项基本内容为单位综合性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以及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热爱集体等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1)同大专一年级已学过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