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B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B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他们全逃散了。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是而荒谬.的画面。(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ò。

(4)公输盘之功械尽,子墨子之守yù有余。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睿智绽放拮据天伦之乐

B、崛起真挚困惑并列不悖

C、酝酿震憾暇想别出心裁

D、真谛琐屑惋惜津津乐道

3、修改下列病句。(4分)

(1)看到老师们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地劳动 ,使我很受教育。

(2)本届武术节既是郑州也是河南承办的规模最大,对内对外影响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国际赛事。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

....,热闹非常。

B、全兴队这场比赛,虽未取胜,但队员在场上表现还差强人意

....。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D、电影中有几处看似闲笔,实际上都是匠心独运

....,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5、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老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队名单中的学生特别厚爱。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2)一个偏远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6、(1)诗言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充满了对友人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表现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表达了舍身取义的决心。(6分)

(2)月常常入诗。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4分)

7、看下面漫画,完成后面两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2)看上面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分)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涉及到《三国演义》中的两个人物:、。(2分)

二、阅读理解(52分)

( 一)读下面短文,回答9—15题。(14分)

心灯如月

⑴晚饭后散步回来,我、儿子和妻子一如既往地达成默契:我写作、儿看书、妻弹琴。我们各自关严了门,沉浸在各自所钟情的天地里。电就是这个时候停的,房间里顿时漆黑如罩,琴声嘎然而止。也不过片刻,妻摸索出了那只陈旧的蜡烛,“擦”的一声响,客厅里先亮起一束毛笔尖似的烛光。

⑵蜡烛燃烧的静极了,火苗儿文思不动,柔柔的光款款的投向四壁,屋里多起隐隐约约的黑影来。妻和独生子不习惯这样的暗淡,轻掩房门到院中纳凉去了。我无奈地搁下笔,借此点了枝烟,静坐桌前目光落在烛焰上。屋里是少有的静,烛光下青翠文竹和墙上的字画条幅被罩上了一层朦胧;烛光的芳香淡淡弥漫。烛,营造出满屋的馨香和温情。

⑶我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静如处子的烛焰。凝望它,它就幻成了一盏油灯,蓦地点燃凝固于我心头已有数十个年头的思绪。油灯对于我老说记忆尤为深刻。抑或,我所有智慧的开启,无不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⑷大约是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因为要升初中,我们晚上开始自习课。那时,故乡偏僻尚未通电,30多位同学端着油灯汇集到教室里来,一起点燃亮光如柱,立即四壁生辉。第一次处在几十盏灯同时点燃的辉泽里,我们原本就十分活泼的童心越发地激动不安,素来宁静的教室搬桌挪椅,呼应嬉笑,难得安宁。有调皮者趁人不备,扑地吹灭同桌亮着的灯,那正在看书的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就要动手揪人,揪不着便扑地也将对方的灯吹灭……

⑸这个晚上正值隆冬,有米粒大的雪花飘然摇落。间或就有一股北风透过窗棂缺了玻璃的豁口吹进教室来,齐刷刷一片的火苗儿先是被吹得卷缩了身子倾向一边,陡然变暗,未待挺直恢复先前的亮,便纷纷地熄灭,大家就又一阵惊呼。惟角落里剩下一二盏孤灯,成了“火源”。众人一窝蜂拥去,争着要先点亮自己这盏,接着就听到油灯坠地的脆响。整个冬季,每晚自习总会有十几、二十分钟这样的嬉戏,简陋窄小的教室里温馨平添,多了份浪漫,少了份凝重,我们负重的童心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

( 6)初中大家都考上了,或许是年长了,或许是课程骤然增多,或许是有了两年之后要考

高中的压力,我们从入学这天起便开始上晚自习。灯还是过去的灯,人还是过去的人,而教室里却再也看不到先前众人笑闹的情景了,个个面孔紧绷,神无旁及,火苗儿袅袅而燃。肃穆的教室里更加沉寂,心里泯灭已久的那种压抑和负重感又悄悄地萌发……

⑺上高中是在十几里地外的公社,没有想到晚上会是在电灯下看书的。虽然吊在屋梁上的只是普通的白炽灯,但与过去的油灯相比,那就是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了。电是校办工厂发的,尽管一到夜晚柴油发电机的响声会打破校园的宁静,却丝毫不会使人觉得吵杂,仿佛那突突的响声是夜的伴奏曲,夜因为有这样节奏分明的轰响而变得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⑻不过,油灯是未敢抛弃的,那时柴油供不应求,学校常因缺油而停电,所以,从初中带来的油灯始终在抽屉里占有它的位置。而1978年的夏天,晚上的自习我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油灯下熬过的。

⑼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初夏,数以百计的补习生、插班生涌入校园,同我们应届生一起迎接高考。教室里异常闷热,静下心来复习是不可能的事。每到夜晚,所有的课桌都被我们各自搬到教师旁一溜儿排开的几个篮球场上,或三五合并,或独处一隅,然后点亮油灯。这是一个庞大的灯阵,数百盏油灯,灿然的火焰,在夜的空间跳动,星点相连,忽闪摇曳,若星河般绚烂,星火降临般壮丽……

⑽晶亮的月升起来,能够看到月光下油灯淡蓝色的烟雾随夜的气息飘逸缭绕,翻动书页的声响窸窸窣窣,笔尖与纸的摩擦声寒寒牢牢,隐伏着繁忙与竞争。桌左前方那盏油灯是在我的目光里跳动数次之后熄灭的,接着听到灯下传出无奈的叹息声。我注视着那片暗淡,久久地,那盏灯却是再也没有亮起来。我忍不住走过去。

⑾“没油了,买不起油,我用的是爹娘吃的棉籽油,他们一个多月没吃油了。”那是个补习生,他说。

⑿我知道他是初中毕业后因父母双双患病而辍学的,恢复高考,他被浇灭的继续求学的希望得以复苏。他曾是全公社所有初中生中的尖子,所以他想创造初中考大学的奇迹。我把我的油灯连同桌子移过去,我知道他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缺少点燃智慧的光亮。他瞪着惊奇的眼睛盯着我,嘴唇翕动不语。感激是不需要语言的。月升到了中天的位置,清辉如许,月光下油灯的火焰更妩媚、洒脱,灵光鼓荡。

⒀这年秋天,他创造了想要的奇迹,而我却落榜了。他在大学里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月放清辉的晚上,你是我心中的灯。”我回信说:“你也是我心中的灯。你创造的奇迹,使我们这些以黄土为生的人看到了希望。”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

9、文章开头先写停电,对此,妻和儿子有怎样的感觉?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分)

10、文章第⑶段中写到:“我所有的智慧的开启,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分)

11、第⑷段作者写道了正值隆冬的某个晚上,自己和同学们上晚自习的情景,如果是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你会怎样想怎样做?请联系实际谈一谈。(2分)

12、在文中找出描写恢复高考第一年,莘莘学子们秉烛夜读的壮观场面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感受。(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