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2、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3、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
4、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5、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临境技术,它汇集了数学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资能、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人体行为学多项关键技术,是对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最高境界。
6、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要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只是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7、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用于检查在活动过程中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
8、量规:一种结构化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从评价目标相关的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由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
二、简答题
1、简述webquest的组成部分及设计要点
Webquest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和总结七个部分,各个部分的设计要点如下:
(1)介绍:对所“探究”问题的简要描述。Webquest简介部分包括两方面目的:第一,让学习者明确将要学习的是什么;第二,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任务:对于学习者要做的事情的描述。
(3)资源:指向网上相关站点的链接。
(4)过程描述:说明要做些什么才能完成指定的任务。
(5)学习建议:指导学习者如何组织信息。
(6)评估:创建量规来展示如何评价最终的结果。
(7)结论:对于将可完成的学习成果或学习过程的简要总结。
2、说出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这是三个相互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
(4)建设丰富而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
(5)创建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各学科教学模式
4、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
(3)根据学习者的特征选择教学模式
(4)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
5、创造性思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发散思维
(2)直觉思维
(3)形象思维
(4)逻辑思维
(5)辩证思维
三、论述题
1、分析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1)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①对技术的抵触与盲目依赖并存
②以课件而不是教学过程设计为核心
③追求高新技术,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
④信息技术使用泛化
(2)错误理解学会的主体地位
①将主体地位绝对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意识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
分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这不但使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势没发挥出来,连教学目标的打成,必要的师生交流都无法保证
②片面的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教师片面的将信息素养理解为信息的搜集和获取,没有安排学生
问题和任务的设计,也没有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评价
③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只顾点击,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
思维的时间空间被挤掉,从而产生认知碎片。无法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思考的能力以及批判的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
④无效的协作教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这种缺乏思想交流,没有观点交锋,无良好的组织总
结,只是为了分组而分组。教师应该给与指导,以防学生协作方向的偏离。
(3)未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①创设教学情景时,过分依赖多媒体
②重活动形式,轻活动内容
③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资源建设和认识上的偏差
①重视硬件资源建设,忽视软件资源的提升
②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③重视助教资源的建设,忽视助学资源的建设
④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和分工协作
2、21世纪对新型人才需求的特点是什么?结合21世纪技能谈谈个人发展规划。
答题要点:
(1)世纪要求新型人才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
(2)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