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取穴方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常用穴位ppt课件
常用穴位
钟春花
2013年4月10日
可编辑课件PPT
1
手指同身寸的定位法
❖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 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
❖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 为一寸
❖ 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
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
作为3寸
可编辑课件PPT
鼻渊,鼻出血,耳聋,中风,口眼歪斜, 热病,感冒,落枕 ❖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 0.5~0.8寸,
可编辑课件PPT
20
阳陵泉穴
❖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 临床应用 ❖ 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等肝
胆病证。 ❖ 下肢痿痹、膝膑肿痛等下肢、膝关
节疾患。 ❖ 肩痛。
可编辑课件PPT
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
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 疾病很有疗效
可编辑课件PPT
10
天枢穴
❖ 定位-----脐中旁开2寸 ❖ 临床应用 ❖ 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
疾、消化不良等胃肠病 ❖ 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可编辑课件PPT
11
足三里穴(保健要穴)
❖ 定位-----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 一横指处 。
可编辑课件PPT
16
劳宫穴
❖ 定位-----握拳屈指时中指尖 处
❖ 临床应用 ❖ 心痛,心悸 ❖ 中暑昏迷----劳宫、水沟、
十宣
可编辑课件PPT
17
内关穴
❖ 定位----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 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 临床应用 ❖ 孕妇呕吐、晕车(大拇指掐在
内关穴 )、手臂疼痛、头痛、 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 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 逆、腹泻 ❖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钟春花
2013年4月10日
可编辑课件PPT
1
手指同身寸的定位法
❖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 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
❖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 为一寸
❖ 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
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
作为3寸
可编辑课件PPT
鼻渊,鼻出血,耳聋,中风,口眼歪斜, 热病,感冒,落枕 ❖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 0.5~0.8寸,
可编辑课件PPT
20
阳陵泉穴
❖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 临床应用 ❖ 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等肝
胆病证。 ❖ 下肢痿痹、膝膑肿痛等下肢、膝关
节疾患。 ❖ 肩痛。
可编辑课件PPT
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
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 疾病很有疗效
可编辑课件PPT
10
天枢穴
❖ 定位-----脐中旁开2寸 ❖ 临床应用 ❖ 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
疾、消化不良等胃肠病 ❖ 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可编辑课件PPT
11
足三里穴(保健要穴)
❖ 定位-----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 一横指处 。
可编辑课件PPT
16
劳宫穴
❖ 定位-----握拳屈指时中指尖 处
❖ 临床应用 ❖ 心痛,心悸 ❖ 中暑昏迷----劳宫、水沟、
十宣
可编辑课件PPT
17
内关穴
❖ 定位----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 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 临床应用 ❖ 孕妇呕吐、晕车(大拇指掐在
内关穴 )、手臂疼痛、头痛、 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 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 逆、腹泻 ❖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及作用课件
远治作用:不仅治局部病证,还可治本经循行所及的 远隔部位及脏腑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 的作用。如足三里不但能治疗下肢疾病,而且对调整 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 具有很大的积极效益。
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 天枢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合谷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有些腧穴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
) method by anatomical landmark
——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可分为: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 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 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如以腓骨小头 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 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 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 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 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 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咬肌隆起、按之 凹陷处取颊车等。
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一、取穴的基本方法
1 骨度折量定位法 2 解剖标志定位法 3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4 简便取穴法
(一)骨度折量定位法
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 定穴的标准。此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体型的患者。
晕车晕船。高血压。
手少阴心经
1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心动过速。怔忡,健忘,不寐,癫狂,呆痴。掌中热。风湿性关节炎。 快速取穴: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尺侧
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 天枢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合谷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有些腧穴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
) method by anatomical landmark
——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可分为: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 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 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如以腓骨小头 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 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 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 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 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 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咬肌隆起、按之 凹陷处取颊车等。
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一、取穴的基本方法
1 骨度折量定位法 2 解剖标志定位法 3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4 简便取穴法
(一)骨度折量定位法
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 定穴的标准。此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体型的患者。
晕车晕船。高血压。
手少阴心经
1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心动过速。怔忡,健忘,不寐,癫狂,呆痴。掌中热。风湿性关节炎。 快速取穴: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尺侧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缺点
由于人体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不同个体而言,穴位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个体进行适当的调整。
应用
此方法广泛应用于穴位定位中,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精确度较高的穴位定位中。
骨度分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是指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根据患者手指的长度、宽度等尺寸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
定义
应用
优点
缺点
应用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
优点
由于人体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度较高的穴位定位而言,此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缺点
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03
五输穴
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运行规律划分为:井、荥、俞、经、合五个特定穴位。五输穴可主治五脏六腑病症。
骨度分寸法
利用人体表面的自然标志,如乳头、肚脐等,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自然标志法
根据医生的经验和手感,直接触摸病人的身体表面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经验取穴法
常用穴位定位方法
02
定义
骨度分寸法是指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全身各部尺寸的一种方法。
优点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确定穴位的位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xx年xx月xx日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目录
contents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概述常用穴位定位方法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常用穴位配伍方法常用穴位刺激方法常用穴位取穴应用实例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概述
01
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取穴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手法,准确地确定和刺激穴位,以达到调节身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泻南补北法: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以泻南补北的方法调整水火关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心属火,肾属水,心火过旺可以选取肾穴进行泻南补北,以调整水火关系。
由于人体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不同个体而言,穴位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个体进行适当的调整。
应用
此方法广泛应用于穴位定位中,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精确度较高的穴位定位中。
骨度分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是指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根据患者手指的长度、宽度等尺寸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
定义
应用
优点
缺点
应用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
优点
由于人体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度较高的穴位定位而言,此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缺点
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03
五输穴
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运行规律划分为:井、荥、俞、经、合五个特定穴位。五输穴可主治五脏六腑病症。
骨度分寸法
利用人体表面的自然标志,如乳头、肚脐等,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自然标志法
根据医生的经验和手感,直接触摸病人的身体表面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经验取穴法
常用穴位定位方法
02
定义
骨度分寸法是指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全身各部尺寸的一种方法。
优点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确定穴位的位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xx年xx月xx日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目录
contents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概述常用穴位定位方法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常用穴位配伍方法常用穴位刺激方法常用穴位取穴应用实例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概述
01
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取穴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手法,准确地确定和刺激穴位,以达到调节身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泻南补北法: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以泻南补北的方法调整水火关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心属火,肾属水,心火过旺可以选取肾穴进行泻南补北,以调整水火关系。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PPT课件
骨度定穴法-背部
直量:上下距离(直寸)以脊椎棘 突为依据。
横量: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 (单侧为3寸);两骶髂关节之间-3 寸(单侧为1.5寸),以此作为背部横 寸的依据。肩峰至后近中线-8寸。
骨度定穴法-胸腹部
直量:胸部的上下直行距离(直寸)以肋间 隙为依据。
腹部,自胸骨下角(歧骨,剑突上)至脐中 -8寸;
腘横纹-外踝尖 下 肢 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
常用骨度 度量法
用途
12 直度 确认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3
直度 确认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3
直度 确认第7颈椎棘突下-后发际正中距离
9
横度 确认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9
横度 确认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8
横度 确认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12 直度 确认胸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在按摩治疗过程中,准确地选取穴位非常重要。 经穴、奇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位置,在取穴时应 当采取正确的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以下4种。
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指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现 又称“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 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 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 位的方法。即将设定的两骨节点之 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 等分为1寸。常用的骨度分寸以表 说明如下。
常用骨度度量法用途前发际至后发际12确认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眉心至前发际正中确认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后发际正中至第7颈椎棘突下确认第7颈椎棘突下后发际正中距离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横度确认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前额两发角之间横度确认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横度确认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确认胸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胸剑联合中点脐中确认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横度确认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两骼后上棘之间横度确认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腕横纹肘横纹12确认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肘横纹腋横纹股骨大转子腘横纹19确认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腘横纹外踝尖16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确认下肢外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股骨内侧踝下方内髁尖1313体表标志法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压痛法
在体表找到敏感点,轻轻 压迫,寻找产生疼痛的点 即为穴位所在。
捏提法
在肌肉丰厚处捏提肌肤, 寻找产生酸麻胀重感觉的 点即为穴位所在。
特殊取穴方法
解剖标志法
根据人体的解剖标志确定 穴位的位置。
指感法
通过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穴 位的位置,如感觉皮下组 织中的温热、寒凉、酸麻 、胀重等。
针感法
通过针刺产生的感觉来判 断穴位的位置,如酸麻胀 重等感觉。
下关
齿痛、耳聋、口噤
01
巨髎
口眼歪斜、鼻衄
02
03
地仓
口角歪斜、流涎
05
04 颊车
齿痛、口噤不语
足太阴脾经
阴陵泉
腹胀、腹泻、水肿
三阴交
月经不调、带下、遗精
隐白
腹胀、呕吐、便血
太白
腹胀、呕吐、腹泻
公孙
腹胀、腹泻、呕吐
手少阴心经
灵道
心痛、癔症、神经衰弱
阴郄
心悸、怔忡、惊恐
少海
心痛、癔症、神志不清
通里
诊断方面
穴位是脏腑气血在体表的反应点,通过观察穴位可以推断疾 病性质、程度、部位等。
治疗方面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和阴阳平衡,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
穴位的分类
经穴
位于十四经脉上,有具体的名 称和位置,是常用的穴位之一
。
奇穴
位于经脉之外,没有具体的名称 和位置,但具有一定的疗效。
反应点
是指压时感觉到的皮下硬结或疼痛 点,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
太溪
头痛眩晕、失眠
然谷
月经不调、带下
照海
月经不调
04
注意事项
取穴注意事项
准确确定穴位位置
取穴方法(精编课件).ppt
取穴方法
精品课件
一、折量法:又叫骨度法
• 这种方法是不论病人胖瘦高矮,将身体不同部位之间规定一定的尺寸,取穴 时就先按这些尺寸在病人身上划出等分。
• 1·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 2·从大椎至后发际3寸。 • 3·从眉心至前发际3寸。 • 4·从剑突至脐8寸。 • 5·从脐至耻骨上缘5寸。 • 6·腋前横纹至肘横纹9寸。 • 7·肘横纹至脘横纹12寸。 • 8·股骨大粗隆至膝中19寸。 • 9·从横骨至髌骨上缘18寸。 • 10·从臀下皱纹至腘横纹13寸。 • 11·腘横纹至内踝上缘14寸。 • 12·腘横纹至外踝上缘15寸。 • 13·外踝尖至足下3寸。
精品课件
取穴原则
• 1·局部取穴。 • 2·邻近取穴。 • 3·远端取穴。 • 例: • 1·喉病局部取天突,邻近哑门,远端合谷。 • 2·头两侧痛,局部太阳,邻近风池,远端外关。 • 注:以上可三种同时用,亦可用两种或一种。
可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精品课件
配穴法• 1ຫໍສະໝຸດ 前后配穴法:病前针后,病后针前,病在中 间,前后针。
• 例:前胸痛针后背,后头痛针印堂,全头痛针 哑门、印堂。
• 2·左右配穴法:左病针右,右病针左。 • 例:左肘痛针右肘,右膝痛针左膝。 • 3·上下配穴法:上病针下,下病针上。 • 例:头痛针太冲,足跟痛针风池。肘痛针阳陵
泉,膝痛针曲池。
精品课件
适应症
• 1·神经系统病:癔病,癫痫,中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 2·消化系统病:溃疡病,胃下垂,胃痉挛,胃炎,肠炎,消化
症等。 • 7·五官科病:眼病,鼻病,耳病等。 • 8·其它:甲状腺肿,皮肤病,贫血等等。
精品课件
禁忌症
• 1·严重出血性疾病。 • 2·恶性肿瘤的局部。 • 3·孕妇忌针合谷,三阴交,腹部。
精品课件
一、折量法:又叫骨度法
• 这种方法是不论病人胖瘦高矮,将身体不同部位之间规定一定的尺寸,取穴 时就先按这些尺寸在病人身上划出等分。
• 1·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 2·从大椎至后发际3寸。 • 3·从眉心至前发际3寸。 • 4·从剑突至脐8寸。 • 5·从脐至耻骨上缘5寸。 • 6·腋前横纹至肘横纹9寸。 • 7·肘横纹至脘横纹12寸。 • 8·股骨大粗隆至膝中19寸。 • 9·从横骨至髌骨上缘18寸。 • 10·从臀下皱纹至腘横纹13寸。 • 11·腘横纹至内踝上缘14寸。 • 12·腘横纹至外踝上缘15寸。 • 13·外踝尖至足下3寸。
精品课件
取穴原则
• 1·局部取穴。 • 2·邻近取穴。 • 3·远端取穴。 • 例: • 1·喉病局部取天突,邻近哑门,远端合谷。 • 2·头两侧痛,局部太阳,邻近风池,远端外关。 • 注:以上可三种同时用,亦可用两种或一种。
可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精品课件
配穴法• 1ຫໍສະໝຸດ 前后配穴法:病前针后,病后针前,病在中 间,前后针。
• 例:前胸痛针后背,后头痛针印堂,全头痛针 哑门、印堂。
• 2·左右配穴法:左病针右,右病针左。 • 例:左肘痛针右肘,右膝痛针左膝。 • 3·上下配穴法:上病针下,下病针上。 • 例:头痛针太冲,足跟痛针风池。肘痛针阳陵
泉,膝痛针曲池。
精品课件
适应症
• 1·神经系统病:癔病,癫痫,中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 2·消化系统病:溃疡病,胃下垂,胃痉挛,胃炎,肠炎,消化
症等。 • 7·五官科病:眼病,鼻病,耳病等。 • 8·其它:甲状腺肿,皮肤病,贫血等等。
精品课件
禁忌症
• 1·严重出血性疾病。 • 2·恶性肿瘤的局部。 • 3·孕妇忌针合谷,三阴交,腹部。
中医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治PPT课件
快速取穴: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 平齐处。
安眠
•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 【主治】①失眠、头痛、眩晕;②心悸;③癫狂。
印堂
• 【定位】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 处。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睑缘炎,鼻炎,额 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子痫,高血压、 小儿惊风等。
脾俞
•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主治】 ①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 肿等脾胃疾患;②背痛。
胃俞
• 【定位】 • 【主治】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肾俞
•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主治】 ①腰痛;②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带 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耳鸣,耳聋。
八髎穴
• 【定位】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 ,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 以叫做“八髎”。 •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 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上脘
•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 【主治】①胃痛,呕吐,呃逆,腹胀;②癫痫。
①中指同身寸法:中指 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 头之间为1寸。用于四肢 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
②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 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 用于四肢部取穴。
③横指同身寸法:将食、中、 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 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 的横度为3寸。又称“一 夫法”。用于下肢直寸, 背部的横寸
肺俞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常见穴位取穴
03
合谷穴取穴
总结词
合谷穴位于手背,取穴时需找到虎口位置,即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详细描述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发热等 症状。取穴时,将手背朝上,找到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即虎口位置,用手指按压有明显酸胀感 的位置即为合谷穴。
五输穴
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 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 重要穴位,是临床常用穴位。
络穴
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络 脉在身体各部位的联络穴位, 具有调节表里两经的作用。
募穴
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俞 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
取穴方法
02
骨度分寸法
总结词
骨度分寸法是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骨度尺寸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
三阴交穴取穴
总结词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取穴时需找到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 ,即胫骨内侧后缘处。
详细描述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调经止痛 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症状。取穴时 ,找到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即胫骨内侧后缘处,用手指按 压有明显酸胀感的位置即为三阴交穴。
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骨度分寸法是一种常用的取穴方法,它是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骨度尺寸来划分穴位的位置。这种方法将人体分为 若干等分,每一等分代表一定的长度或宽度,从而确定穴位的位置。骨度分寸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因此在针灸学中被广泛采用。
手指同身寸法
要点一
总结词
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测量穴位位置的方 法。
调节内分泌,缓解失眠等症状。
THANKS.
自然标志取穴法
“常见穴位定位方法”PPT课件讲义
3.手指同身寸法பைடு நூலகம்
❖ 手指同身寸法也是一种以比例关系取穴的方 ❖ 法,这里的寸同样也是一种大致的比例关系,这种
方法较简单,但没有骨度法准确。指寸法是以受 ❖ 术者手指的长度和宽度为标准比量取穴的一种方 ❖ 法,又称“指寸法”。如以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横 ❖ 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以拇指关节之间宽度为 ❖ 1寸;以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为3寸。
❖ 关元 ❖ 取穴:腹正中线上,脐下三寸。 ❖ 主治:培补元气(脱证)升阳举陷、利水消肿、痛经。 ❖ 神阙 ❖ 取穴: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 主治:健运脾胃,五更泻、过敏性疾病(拔罐)、闭症。 ❖ 中脘 ❖ 取穴:脐上四寸,腹中线上。 ❖ 主治:六腑病,癫狂。 ❖ 膻中 ❖ 取穴:两乳头之间,胸骨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 主治:咳嗽气喘,通乳,胸痹疼痛。 ❖ 命门 ❖ 取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 主治:温阳补肾。
❖ 以上几种方法,可结合运用。总之,在 实际使用中,除以上方法取穴外,还可根据 自己的经验,熟练自然地取穴,这就要求熟 悉一些显露的体表标志以及对骨骼、肌肉、 肌腱的标志进行观察、揣摩,以便灵活地取 穴。
常用腧穴
❖ 合谷 ❖ 取穴:手背,在第一、第二掌骨间。约当第二掌骨绕侧缘中点取穴。 ❖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 手三里 ❖ 取穴:侧弯曲肘,当曲池和阳溪连线上,曲池下两寸。 ❖ 主治:腹胀、齿痛、手臂麻痛等。特殊作用: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 ❖ 曲池 ❖ 取穴:曲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 主治:热病、皮肤病、五官病、神志病。 ❖ 天枢 ❖ 取穴:脐旁两寸。 ❖ 主治:调理肠胃、除湿、利尿、带下、淋浊。 ❖ 足三里 ❖ 取穴: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 ❖ 三阴交 ❖ 取穴: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取穴。 ❖ 主治:广泛用于生殖系统(妇产科为主)病,镇静安神、除湿、湿疹等、脾胃虚弱、高血
常用穴位的取穴ppt课件
8
(二) “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 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 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 分寸定位法
9
10
11
12
(三)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 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 法”。 1、中指同身寸: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 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2、姆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3、中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 ,将食指、 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关节横纹处 为准,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19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 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 上髁连线中点处。 主治:目赤肿痛、齿痛 、咽喉肿痛、热病、 瘰(luǒ)疬、瘾诊 、腹痛、吐泻、上肢 瘫痪、高血压、癫狂 。
20
天枢 定位:脐旁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 痛、便秘、腹泻、痢 疾、月经不调。
21
犊鼻
定位:髌骨下缘,髌韧 带外侧凹陷中。
列缺 定位:侧掌,桡骨茎 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 主治:咳嗽、气喘、 咽喉肿痛、牙痛、偏 头痛、颈项痛、口眼
17
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 旁开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 、鼻衄、发热、昏迷 、癫狂。
18
合谷
定位:手背一、二掌骨 之间,约平第二掌骨 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 、鼻衄、齿痛、牙关 秘、闭经、滞产。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 、屈伸不利。
22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
主治:胃痛、呕吐、腹 胀、泄泻、痢疾、便 秘、下肢麻痹、水肿 。
23
三阴交 定位:內踝高点上3寸 ,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 、月经不调、带下、 子宫脱垂、不孕、滞 产、遗精、遗尿、阳 痿、失眠、脚气。
常用穴位学习PPT课件
迷、热病 • 2、后溪 • A、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后
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 B、主治:头项强痛、目赤、咽喉肿痛,盗汗
-
14
手太阳小肠经
• 3、腕骨
• A、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 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处。
• B、主治:头项强痛、耳鸣、消渴、黄疸、 热病。
• 4、养老
一骶后孔
-
25
足太阳膀胱经
• 20、膀胱输 • A、定位:在骶部,骶正中脊旁1.5寸,平
第二骶后孔
• B、主治:小便不利、尿频、遗尿泻下 • 21、上髎 • a、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连
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
• 22、次髎
-
26
足太阳膀胱经
• A、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 对第二骶后孔
• B、主治:咳嗽、呕吐
-
36
手厥阴心包经
• 1、天池 • A、定位: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
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 B、主治:胸闷、乳痈、咳嗽 • 2、曲泽 • A、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的尺侧
缘
• B、主治:心痛、热病、胃痛
-
37
手厥阴心包经
• 3、间使 • A、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
上,阴陵泉下3寸。 • B、主治:腹胀、月经不调、痛经、遗精、腰痛。
-
8
足太阴脾经
• 6、阴陵泉
• A、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 陷处。
• B、主治:腹胀、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膝 痛
• 7、血海
• A、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 B、主治:头项强痛、目赤、咽喉肿痛,盗汗
-
14
手太阳小肠经
• 3、腕骨
• A、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 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处。
• B、主治:头项强痛、耳鸣、消渴、黄疸、 热病。
• 4、养老
一骶后孔
-
25
足太阳膀胱经
• 20、膀胱输 • A、定位:在骶部,骶正中脊旁1.5寸,平
第二骶后孔
• B、主治:小便不利、尿频、遗尿泻下 • 21、上髎 • a、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连
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
• 22、次髎
-
26
足太阳膀胱经
• A、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 对第二骶后孔
• B、主治:咳嗽、呕吐
-
36
手厥阴心包经
• 1、天池 • A、定位: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
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 B、主治:胸闷、乳痈、咳嗽 • 2、曲泽 • A、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的尺侧
缘
• B、主治:心痛、热病、胃痛
-
37
手厥阴心包经
• 3、间使 • A、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
上,阴陵泉下3寸。 • B、主治:腹胀、月经不调、痛经、遗精、腰痛。
-
8
足太阴脾经
• 6、阴陵泉
• A、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 陷处。
• B、主治:腹胀、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膝 痛
• 7、血海
• A、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第七章针灸推拿疗法精品PPT课件
”相混
• 淆。
3.手指同身寸法
• 手指同身寸法也是一种以比例关系取穴的方 • 法,这里的寸同样也是一种大致的比例关系,这种
方法较简单,但没有骨度法准确。指寸法是以受
• 术者手指的长度和宽度为标准比量取穴的一种方 • 法,又称“指寸法”。如以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横 • 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以拇指关节之间宽度为 • 1寸;以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为3寸。
•第七章 针灸与推拿疗法
常用穴位定位方法
• 常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 • 身寸法和体表标志法三种。 • 1.体表标志法 • 体表标志法是利用五官、毛发、指甲、乳
头、脐窝、骨关节等处及肌肉隆起等部位作 为取穴标志。
• 因定标志如:两乳头之间为“膻中”。 • 活动标志如:取阳溪穴应将拇指翘起。
毫针结构
针尖--针前端的锋锐部分,
又称”针芒”。
针体--针尖与针柄之间的
部分,又称”针身”。
针根--针体与针柄的连接
部分。
针柄--针体之后,持针着力
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有花柄 、圈柄、平柄、管柄之分。
针尾--针柄的末端。
毫针规格
(三)毫针的检查
➢针尖:端正不偏,光洁度高,尖中带圆,圆而钝,
摇法
轻轻摇动针体,可 以行针。
直立针身而摇,可 以加强针感。
卧倒针身而摇,往 往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 方向传导。
震颤法
持针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抖动,使针 身发生轻微震颤,以加强针感。
得气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 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称为“得 气”。现代称为“针感”。
得气表现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B: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 淆。
3.手指同身寸法
• 手指同身寸法也是一种以比例关系取穴的方 • 法,这里的寸同样也是一种大致的比例关系,这种
方法较简单,但没有骨度法准确。指寸法是以受
• 术者手指的长度和宽度为标准比量取穴的一种方 • 法,又称“指寸法”。如以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横 • 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以拇指关节之间宽度为 • 1寸;以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为3寸。
•第七章 针灸与推拿疗法
常用穴位定位方法
• 常用的穴位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手指同 • 身寸法和体表标志法三种。 • 1.体表标志法 • 体表标志法是利用五官、毛发、指甲、乳
头、脐窝、骨关节等处及肌肉隆起等部位作 为取穴标志。
• 因定标志如:两乳头之间为“膻中”。 • 活动标志如:取阳溪穴应将拇指翘起。
毫针结构
针尖--针前端的锋锐部分,
又称”针芒”。
针体--针尖与针柄之间的
部分,又称”针身”。
针根--针体与针柄的连接
部分。
针柄--针体之后,持针着力
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有花柄 、圈柄、平柄、管柄之分。
针尾--针柄的末端。
毫针规格
(三)毫针的检查
➢针尖:端正不偏,光洁度高,尖中带圆,圆而钝,
摇法
轻轻摇动针体,可 以行针。
直立针身而摇,可 以加强针感。
卧倒针身而摇,往 往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 方向传导。
震颤法
持针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抖动,使针 身发生轻微震颤,以加强针感。
得气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 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称为“得 气”。现代称为“针感”。
得气表现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B: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医学PPT课件
17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体表路线:
起于隐白→内踝前→小腿内侧中间(内踝上 8寸前)→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8寸后)→ 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 寸→止于腋中线第六肋间(大包)。
体内联系:属脾,络胃,并与咽、舌、心联
系。
主治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 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 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治疗呕吐;配胃俞、中脘、章门、 水泉治疗月经不调;配中脘、天枢、
足三里、关元俞治疗泄泻;配肾俞、
足三里治疗五更泄泻;配委中、太 溪治疗腰痛。
三阴交治疗消渴。
36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6.委中Wéizhōng (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 遗尿;④丹毒。 【备注】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治疗腰痛;配长强、 次髎、上巨虚、承山治疗便血。
38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9.至阴 Zhiyin (井穴)
25
五、手少阴心经(9穴)
2.神门 Shénmén(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 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①心病、心烦、惊悸、 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② 高血压;③胸胁痛。 【备注】配内关、心俞治心痛; 配内关、三阴交、大陵治健忘、 失眠。
26
五、手少阴心经(9穴)
3.少冲 Shàochōng(井穴)
体表路线: 起于承泣穴→下颌角前→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 →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 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外侧前缘→止 于厉兑穴。
四、足太阴脾经(21穴)
体表路线:
起于隐白→内踝前→小腿内侧中间(内踝上 8寸前)→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8寸后)→ 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 寸→止于腋中线第六肋间(大包)。
体内联系:属脾,络胃,并与咽、舌、心联
系。
主治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 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 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治疗呕吐;配胃俞、中脘、章门、 水泉治疗月经不调;配中脘、天枢、
足三里、关元俞治疗泄泻;配肾俞、
足三里治疗五更泄泻;配委中、太 溪治疗腰痛。
三阴交治疗消渴。
36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6.委中Wéizhōng (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 遗尿;④丹毒。 【备注】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治疗腰痛;配长强、 次髎、上巨虚、承山治疗便血。
38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9.至阴 Zhiyin (井穴)
25
五、手少阴心经(9穴)
2.神门 Shénmén(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 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 ①心病、心烦、惊悸、 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② 高血压;③胸胁痛。 【备注】配内关、心俞治心痛; 配内关、三阴交、大陵治健忘、 失眠。
26
五、手少阴心经(9穴)
3.少冲 Shàochōng(井穴)
体表路线: 起于承泣穴→下颌角前→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 →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 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外侧前缘→止 于厉兑穴。
常用穴位取穴及中医操作的应用及注意事项.ppt
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之恋月经不调,经痛,崩漏,皮肤瘙 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等。
手少阴心经
• 路线:腋窝(极泉) →上肢内侧后缘→小指桡侧端(少 冲)
• 主治:心痛,咽干,口渴,目黄,手心发热,经脉所过部 位病变。
• 常用穴位: • 极泉:在腋窝定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上肢不遂,心痛,
胸痛,胁肋胀痛,肩臂疼痛,咽干烦渴等。 • 少冲: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主治心悸。
足太阴脾经
• 路线:大趾内侧端(瘾白) →内踝前→下肢内侧前缘→ 腹(开4寸) →胸(开6寸) → 胁(大包)
•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 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经脉所过部位病痛。
• 常用穴位: •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
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黄疸等。 •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
• 常用穴位: •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曲肘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中点,针刺或灸治疗热病、风疹、腹痛吐泻、咽喉肿痛等 症。 • 手三里: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针刺或灸 治疗上肢瘫痪麻木、疼痛,腹痛腹泻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阳明胃经
• 路线:眶下缘上方(承泣) →口角外→①下颌 角前→ 耳前→颊角(头维)。↘②颈缺盆→胸(开4寸)→腹 (开2寸) →下肢外前缘→第二趾外侧端。
• 路线:起于驻地涌泉穴→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 缘→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至 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
• 主治:咳血、喘气,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 便秘结、泄泻,腰痛及静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 常用穴位: •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治疗头痛、
手少阴心经
• 路线:腋窝(极泉) →上肢内侧后缘→小指桡侧端(少 冲)
• 主治:心痛,咽干,口渴,目黄,手心发热,经脉所过部 位病变。
• 常用穴位: • 极泉:在腋窝定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上肢不遂,心痛,
胸痛,胁肋胀痛,肩臂疼痛,咽干烦渴等。 • 少冲: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主治心悸。
足太阴脾经
• 路线:大趾内侧端(瘾白) →内踝前→下肢内侧前缘→ 腹(开4寸) →胸(开6寸) → 胁(大包)
•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 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经脉所过部位病痛。
• 常用穴位: •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
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黄疸等。 •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
• 常用穴位: •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曲肘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中点,针刺或灸治疗热病、风疹、腹痛吐泻、咽喉肿痛等 症。 • 手三里: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针刺或灸 治疗上肢瘫痪麻木、疼痛,腹痛腹泻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阳明胃经
• 路线:眶下缘上方(承泣) →口角外→①下颌 角前→ 耳前→颊角(头维)。↘②颈缺盆→胸(开4寸)→腹 (开2寸) →下肢外前缘→第二趾外侧端。
• 路线:起于驻地涌泉穴→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 缘→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至 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
• 主治:咳血、喘气,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 便秘结、泄泻,腰痛及静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 常用穴位: •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治疗头痛、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准进行测量。
骨度法
03
以骨关节作为标准进行测量,将人体分为若干等份,每一等份
作为1寸。
捏脊法
捏脊方向
自下而上,从骶尾部开始,沿 督脉向上捏至颈部。
捏脊次数
每次捏脊5-10遍,每日一次。
捏脊手法
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 夹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 在前,然后向外捏提起拿肌肤,自 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
THANKS
总结词
大肠经合穴、清热解毒穴
详细描述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可用于热病、 头痛、眩晕、腹痛、吐泻、丹毒等症,具有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的作用。
足三里穴
总结词
强壮穴、胃腑下合穴
详细描述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可用于胃痛、呕吐、噎膈 、腹胀、泄泻、痢疾等胃肠病证,具有强壮保健作用。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基础知识 • 常用取穴方法 • 常用穴位 • 取穴方法的实际运用 • 取穴方法的注意事项
01
基础知识
什么是穴位
穴位是中医特有的学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 特殊部位。
穴位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经络、脏腑、气血等密切相关 。穴位的分类和作用源自05取穴方法的注意事项
注意取穴姿势
常用取穴姿势包括正坐、仰卧、侧卧等,根据需要选择适当 的姿势,以保证穴位定位的准确性和操作的方便性。
在使用按摩、艾灸等中医技法时,要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肌肉 的自然状态,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操作困难或效果不佳。
注意取穴准确性
穴位定位要准确,常用手指同身寸、骨度分寸等取穴法进 行定位。
常用穴位定位与取穴方法PPT课件
4
4.肩髃*(Jiānyú,LI15) 【定位】 在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或向前
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主治】 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颈项拘挛;②瘰疬;③目
疾。 【操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5.迎香*(Yíngxiāng,LI20) 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 ①鼻塞,鼽衄,口歪,面痒;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 及眶下神经。 •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瞤(3-①)动、齿痛、 颊肿、三叉神经痛。 •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
9
3.颊车*(Jiáchē,ST6)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
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 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操作】 直刺0.3~0.5寸,平刺0.5~l寸。可向地仓透刺。 4.头维*(Tóuwéi,ST8) 【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操作】 平刺0.5~l寸。 5.地仓*(Dìcāng,ST4)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瞤(3-①)动。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透刺。
5
6
足阳明胃经
1.承泣*(Chéngqì,ST1) 足阳明经、阳跷、 任脉交会穴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 之间
【主治】 ①眼睑瞤(3-①)动、迎风流泪、目 赤肿痛、夜盲;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操作】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 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 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按压针孔片刻,以防 出血。
4.肩髃*(Jiānyú,LI15) 【定位】 在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或向前
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主治】 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颈项拘挛;②瘰疬;③目
疾。 【操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5.迎香*(Yíngxiāng,LI20) 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 ①鼻塞,鼽衄,口歪,面痒;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 及眶下神经。 •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瞤(3-①)动、齿痛、 颊肿、三叉神经痛。 •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
9
3.颊车*(Jiáchē,ST6)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
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 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操作】 直刺0.3~0.5寸,平刺0.5~l寸。可向地仓透刺。 4.头维*(Tóuwéi,ST8) 【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操作】 平刺0.5~l寸。 5.地仓*(Dìcāng,ST4)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瞤(3-①)动。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透刺。
5
6
足阳明胃经
1.承泣*(Chéngqì,ST1) 足阳明经、阳跷、 任脉交会穴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 之间
【主治】 ①眼睑瞤(3-①)动、迎风流泪、目 赤肿痛、夜盲;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操作】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 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 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按压针孔片刻,以防 出血。
最新常用腧穴定位PPT课件
❖ 四缝
❖ 定位: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 节横纹中点。
❖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思考题
❖ 1.十四经是指哪十四条经脉? ❖ 2.奇经八脉是指——,——,——,——
,——,——,——,——。 ❖ 3什么叫腧穴?
答案
❖ 1、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 阳、足少阳以及任脉、督脉。
❖ 环跳 ❖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
界处。 ❖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 ❖ 操作:直刺1.5-3寸。可灸。 ❖ 阳陵泉 ❖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黄疸、下肢痿痹、小儿惊风。 ❖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十二)足厥阴肝经
❖ 太冲 ❖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陷中。 ❖ 主治:头痛、目疾。 ❖ 操作:直刺或向后斜刺0.3-0.5寸。禁灸。
❖ 落枕穴 ❖ 定位: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 ❖ 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 十宣 ❖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
10穴。 ❖ 主治:昏迷、高热、癫痫、咽喉肿痛。 ❖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热病、瘰疬、胁肋及上肢痹痛。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
❖ 风池 ❖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
热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 ❖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池穴,
深部为延髓,注意角度与深度,可灸。 ❖ 肩井 ❖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 主治:项背强痛、肩背疼痛不举、上肢不遂、乳痈、乳汁少。 ❖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可灸。
针灸常用穴位.ppt
• 10.肩髃
•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 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 下方凹陷处。
•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②瘾疹。 •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
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 11.迎香
•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 主治:①鼻塞、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②胆道蛔虫症。 •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 18.足三里
•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 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 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 19.条口
•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 前缘一横指(中指).
• 12.地仓
•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证。 •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 13.下关
•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 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 主治:①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 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 16.梁丘
•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 缘上2寸。
• 主治:①急性胃病;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 乳痈、乳痛等乳疾。
• 操作:直刺1~1.2寸。
• 17.犊鼻
•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 搡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推荐下载)穴位PPT演示课件
.
主 治 呃逆.咽喉炎.支气管炎 胃痛. 胃痛.腹胀.消化不良 痢疾.腹胀.便秘. 月经不调.白带多.阳萎 小便不通.膀胱炎.血尿 腹痛,本穴有强壮作用. 肾炎.膀胱炎.浮肿 尿频.月经不调.阳痿 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
18
3、上肢常用穴位: 内关、外关、合谷、落枕、后溪、
十宣、曲池。
.
19Leabharlann .20穴位
.
1
•穴位按摩又称经穴按摩或指针疗法,是运用 多种手法刺激穴位, 以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治疗伤病。 •一、取穴方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 •以人体体表的各种人体解剖学标志作为取 穴的依据 。如头部以五官、眉、等, 背部以 棘突等, 胸腹部以乳头、脐、胸骨等为标志。
.
2
•2、指量法 •是以被按摩者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取穴的 方法。如拇指和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 食指 与中指的总宽度为1.5寸, 食指中指无名指 小指的总宽度为3寸。 •二、常用穴位 •人体的穴位约有800多个, 在伤病中的压痛 点, 可作为穴位, 无固定位置, 称为”阿是 穴”或”应天穴” 。
.
9
2、背、腰常用穴位 大椎、肾俞、大肠俞.肩贞.肩井。
.
10
.
11
.
12
肩.背.腰部常用穴位表 穴位 位 置 大椎 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肩贞 腋后皱襞端上1寸 肩井 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肾俞 第2.3腰椎棘突间 旁开1.5寸 大肠俞 第4.5腰椎棘突 间旁开1.5寸
•
主 治 中暑.发热.颈痛 肩周炎.肩背痛 肩背痛.乳腺炎
. 27
.
28
• 冬季干燥皮肤痒,腿上有四个止痒穴 • 1.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缘上2寸,有调节血液循 环,祛风的作用。 • 2.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上约3寸(4指宽)处,有活血通络作用。 • 3.太溪穴: 位于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补水作用。 • 4.行间穴: 位于足背第1- 2趾间,有平肝祛风,止痒作用。 • 每穴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3-5次。 • 冬天多吃养血作用的黑芝麻,有润燥作用的梨、胡萝卜、 藕,对缓解瘙痒有一定作用。
主 治 呃逆.咽喉炎.支气管炎 胃痛. 胃痛.腹胀.消化不良 痢疾.腹胀.便秘. 月经不调.白带多.阳萎 小便不通.膀胱炎.血尿 腹痛,本穴有强壮作用. 肾炎.膀胱炎.浮肿 尿频.月经不调.阳痿 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
18
3、上肢常用穴位: 内关、外关、合谷、落枕、后溪、
十宣、曲池。
.
19Leabharlann .20穴位
.
1
•穴位按摩又称经穴按摩或指针疗法,是运用 多种手法刺激穴位, 以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治疗伤病。 •一、取穴方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 •以人体体表的各种人体解剖学标志作为取 穴的依据 。如头部以五官、眉、等, 背部以 棘突等, 胸腹部以乳头、脐、胸骨等为标志。
.
2
•2、指量法 •是以被按摩者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取穴的 方法。如拇指和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 食指 与中指的总宽度为1.5寸, 食指中指无名指 小指的总宽度为3寸。 •二、常用穴位 •人体的穴位约有800多个, 在伤病中的压痛 点, 可作为穴位, 无固定位置, 称为”阿是 穴”或”应天穴” 。
.
9
2、背、腰常用穴位 大椎、肾俞、大肠俞.肩贞.肩井。
.
10
.
11
.
12
肩.背.腰部常用穴位表 穴位 位 置 大椎 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肩贞 腋后皱襞端上1寸 肩井 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肾俞 第2.3腰椎棘突间 旁开1.5寸 大肠俞 第4.5腰椎棘突 间旁开1.5寸
•
主 治 中暑.发热.颈痛 肩周炎.肩背痛 肩背痛.乳腺炎
. 27
.
28
• 冬季干燥皮肤痒,腿上有四个止痒穴 • 1.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缘上2寸,有调节血液循 环,祛风的作用。 • 2.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上约3寸(4指宽)处,有活血通络作用。 • 3.太溪穴: 位于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补水作用。 • 4.行间穴: 位于足背第1- 2趾间,有平肝祛风,止痒作用。 • 每穴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3-5次。 • 冬天多吃养血作用的黑芝麻,有润燥作用的梨、胡萝卜、 藕,对缓解瘙痒有一定作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
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
位的方法。即将设定的两骨节点之
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
等分为1寸。常用的骨度分寸以表 说明如下。
ppt课件
4
骨度定穴法---头部
直量:前后发际之间折12寸,作为头顶部直寸 的依据。如前发际不明显,则从眉心(印堂)开 堂向上量;后发际不明显者,从枕骨下(风府) 开始向上量,减去1寸;或从第七颈椎棘突(大椎) 开始向上量,加3寸。
在按摩治疗过程中,准确地选取穴位非常重要。 经穴、奇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位置,在取穴时应 当采取正确的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以下4种。
ppt课件
2
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指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ppt课件
3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现 又称“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
12 直度 确认胸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8
直度 确认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5
直度 确认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6
横度 确认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3
横度 确认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12 直度 确认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9
直度 确认上臂经穴的纵向距离
19 直度 确认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16
直度 用于足三阳经腧穴的量取
身寸之分。
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作 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 取穴;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 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将食、中、无名、
小指相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宽度为3
寸,称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多用于下
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横量:两颞骨乳突(完骨)或两发角(头维) 之间折为9寸(单侧为4.5寸),作为头部横寸的 依据。实际取穴,可于乳突或发角至正中线之间 分作三等分,每一等分的长度为1.5寸。
ppt课件
5
骨度定穴法-背部
直量:上下距离(直寸)以脊椎棘 突为依据。
横量: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 (单侧为3寸);两骶髂关节之间-3 寸(单侧为1.5寸),以此作为背部横 寸的依据。肩峰至后近中线-8寸。
据。
ppt课件
7
骨度定穴法-上肢部
上臂,腋纹头至肘横纹-9寸。
前臂,肘横纹(平肘尖)至腕 横纹-12寸,作为上肢内外侧直寸 的依据。
ppt课件
8
骨度定穴法-下肢部
大腿部,股骨大转子上(环跳)至膝中(股 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髁连接处)-19寸;
平耻骨联合上缘至膝髌上缘-18寸,作为 大腿外侧或内侧直寸的依据。
转19, 胫髁踝尖只13。
ppt课件
10
部 位
起止
前发际至后发际
头 眉心至前发际正中 面 后发际正中至第7颈椎棘突下 部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前额两发角之间
两乳头之间 胸 腋平线至季肋(11肋) 腹 部 胸剑联合中点-脐中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腰 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
背 部 两骼后上棘之间
上 腕横纹-肘横纹 肢 肘横纹-腋横纹
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作为取穴 标志而言。如曲池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取阳 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 凹陷中是穴,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 下关应当闭口等。Fra bibliotekppt课件
13
指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量取腧穴的 定位方法,也称“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 比量法”。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
头维之间横9寸, 乳突耳后9寸连。 胸腹胁部看周全,先说8寸两乳间,天突胸剑歧为
9, 5寸脐至耻上缘,腋顶章门取12,8寸胸剑歧 脐间。
背腰唯后正中线,肩胛内缘只横3,另有8寸是哪 里? 后正中线肩峰缘 。
肘腕横纹有12, 肘横9寸腋后前。 下肢(腘)横纹先看, 相约16外踝尖, 臀沟14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简便取穴法
它是临床长期实践摸索得出的一种简 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手虎口自然 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为列缺穴; 垂肩屈肘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 点取百会等等。
取穴方法大致有以上4种,在按摩运用 中,通常以上四种取穴方法相配合, 根据具体情况、部位适当选择。
ppt课件
6
骨度定穴法-胸腹部
直量:胸部的上下直行距离(直寸)以肋间 隙为依据。
腹部,自胸骨下角(歧骨,剑突上)至脐中 -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方-5寸(或脐中至耻骨 联合作6寸),以此作为腹部直寸的依据。
侧面,自腋窝中至季肋(11肋)-12寸。
横量:两乳头或两锁骨中点(缺盆)之间- 8寸(单侧为4寸),以此作为胸腹部横寸的依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
ppt课件
1
穴位
穴位又叫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 的特定部位。腧是转输、输注的意思;穴是孔隙、 聚集的意思。腧穴是按摩重点施术的作用点,传 统记载的361个穴位分别归属于人体主要的14条 经脉,分布在14条经脉上的穴位称为“经穴”; 未列入14经系统的称为“奇穴”;没有一定的名 称和位置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叫“阿是穴”。 穴位具有运输气血,沟通脏腑等作用。
18
直p度pt课件确认下肢外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11
ppt课件
12
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可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以及
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 而言。如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腓 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等。
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
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腘横纹-外踝尖 下 肢 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
常用骨度 度量法
用途
12 直度 确认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3
直度 确认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3
直度 确认第7颈椎棘突下-后发际正中距离
9
横度 确认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9
横度 确认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8
横度 确认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大腿后,臀横纹(承扶)至膕横纹(委中) 可折作14寸。
小腿部,膝中(膝眼、委中)至平外踝高 处(解溪、昆仑)-16寸;胫骨内髁下(阴 陵泉)至平内踝高处(太溪)-13寸,作为 小腿外侧或内侧直寸的依据。
ppt课件
9
骨度分寸歌
针灸骨度分寸歌 头部分寸有何难, 发发12,印发 3, 印大18,大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