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大曝光 龙将战功赫赫的魏延
三国名将魏延是谁
![三国名将魏延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847d2e8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d.png)
三国名将魏延是谁魏延(?-234年),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深受刘备器重。
下面是有三国名将魏延个人资料,欢迎参阅。
三国名将魏延个人资料魏延字文长是河南义阳人。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个天生具有反骨、英勇善战但是却不太安分的人,他的结局给人们的最后的印象就是因为反叛而被斩首的负面形象。
历史上所记载的魏延确实是被马岱所斩杀,但是他到底有没有反叛的心思,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准确而肯定的记载。
而和他有关的最著名的时间一个则是魏延斩了门吏想要把襄阳给刘备,但是最后因为文聘的阻拦没有成功,第二件事则是斩了韩玄又救了黄忠,将长沙的大门给刘备打开,虽然他让刘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长沙,并且成功的掩护住了关羽运送水兵的行为,理论上他应该是立了大功的,可是到底是抵不过那时候已经在蜀汉将领中建立好群众基础的诸葛亮,诸葛亮的一句“天生具有反骨”,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魏延一路上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并且想出了奇险之计“子午谷奇谋”,可惜因为诸葛亮太过谨慎小心而弃之不用,实在是可悲可叹。
魏延诈败而走故事魏延,是刘备的身边非常重要的将领之一,也是东汉末代到三国时期的以英勇善战称著的将领,除此之外,他也几乎是历史上诈败次数最多的将领。
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正义,但是他却是用这一招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曾经魏延用诈败的方式擒住鄂焕,两次诈败捉住祝融,更为出众的是连续诈败十五次终于将兀突骨诱进葫芦谷,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他诈败引诱姜维入冀城、诈败斩王双等等,统计下来,魏延诈败的次数有八次,如果再细细的分一下的话大约有二十四次,这在历史上可是极为少见的。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在曹操的兵出了斜谷的界口时,大将魏延带兵拦截,并且在阵前大骂曹操,曹操便派出庞德迎战,正在打斗的时候,有人禀报马超劫持了曹操的后方,趁着这个机会魏延假装战败逃走,曹操指挥兵将回去和马超作战,正当曹操站在高处看着两军交战的时候,有人大喊一声:“魏延在此!”魏延顺势拿起弓箭,一下射中了曹操的人中,随后庞德过来保护曹操才使得魏延退兵,但是依旧没有伤到魏延分毫,等到曹操回到营寨的时候才发现,魏延的箭射中他的人中并且力道之大让他掉了两颗牙。
名将魏延的简介
![名将魏延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f19fa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9.png)
名将魏延的简介魏延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将领之一,但是为人却心高气傲,脾气暴躁,是蜀汉军事才能十分卓越的。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名将魏延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将魏延的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魏延的生平简介一开始刘备在入川的时候因为魏延有战功看,就任命其为牙门,之后当刘备攻下汉中的时候,想要选拔镇远的时候在张飞和魏延两人中做出了抉择。
当时张飞的名声是比魏延要大很多的,也是镇远强有力的人选,但是刘备赏识魏延的勇气和果断,最终还是选择魏延担任了镇远。
魏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镇守汉中的十五年之内,从没有一个敌军能够进入汉中的。
之后屡次追随诸葛亮进行北伐,屡建战功,成为了一方有名的将领。
但是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是比较大的,诸葛亮一直不重用魏延,导致了魏延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有所不满。
之后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更加的恶化,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诸葛亮在将死的时候嘱咐杨仪等人让魏延进行断后,但是从魏延的角度上面看来,有点大材小用了,之后魏延不甘心受到杨仪等人的摆布,从而违反了之前断后的命令,最终杨仪派马岱追杀了魏延。
所以纵观三国魏延的一生,虽然有勇有谋但是命运对于他也是有所不公的,之后一直受到压制导致了自己最终的结局。
魏延怎么死的公元234年,诸葛亮开始了第五次北伐,魏延被封为前锋。
战前,魏延梦见自己的头上长了角,于是就去找解梦人赵直解梦,赵直说角字头上有一把刀,所以梦到角是大凶之兆。
魏延功过客观评价
![魏延功过客观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1f8a7fe856a561252d36ff3.png)
魏延功过客观评价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
建兴元年,封都亭侯。
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1.魏延的才干和能力究竟如何?魏延身为蜀国大将,我想他的才能是不容忽视的。
他早年随刘备入川,便“数有战功”,后来刘备攻取汉中,需要大将镇守。
当时“众论以为必在张飞”,张飞也“以心自许”,结果刘备选拔的却是魏延。
刘备戎马一生,还是很能识人才的。
他不让张飞守汉中而独任魏延,不排除这其中含有刘备对张飞的不信任与控制,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刘备对张飞的器重。
魏延自然也不辱使命,他长期镇守汉中,保证了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的万无一失。
再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又是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异道会于潼关”的战略方针。
在这里。
我姑且不去讨论该策略的正确与否,但魏延的作战经验与战略眼光还是无庸质疑的。
综上所述,若论才干,称魏延为名将,决无半点过分之处,他的作战才能,已经胜过了张飞,而且也绝不下于关羽。
关羽高傲,所以虽然亲善士兵,可是却因为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害了自己一条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又老了,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所以说,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只有魏延2.诸葛亮生前与魏延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四个问题中,追究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恐怕是最令人费解的一个了。
三国演义之魏延七进七出
![三国演义之魏延七进七出](https://img.taocdn.com/s3/m/8a7d22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2.png)
三国演义之魏延七进七出魏延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一,以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深受部下爱戴的领导风格而闻名。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以他七进七出的豪情壮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魏延的背景和他在七进七出中的战绩,以及对他的评价。
魏延,字文长,原为刘备麾下将领,后随刘备入川担任征西将军,长水校尉。
他身材魁梧,精明强悍,作战勇猛。
他与其他将领一样,深受刘备信任。
魏延多次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决定性的战术。
七进七出是魏延在沓中之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魏延的统帅下,他的部队在战斗中经历了七次突袭和七次撤退,令敌人措手不及,展现出了他的智谋和过人的战术水平。
首次进攻是魏延决定主动出击,配合其他将领的进攻,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然而,敌人的反击迅猛,魏延不得不采取撤退的策略,为下一次更有效的进攻争取时间。
第二次进攻,魏延运用伏击战术,选择在敌人未备的情况下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敌人。
这次胜利证明了魏延的军事才能和对战场的敏锐洞察力。
接下来的几次进攻和撤退,展现了魏延的灵活性和临机应变能力。
他善于利用地形优势,突袭敌军后立即撤退,令敌人束手无策。
这种战术对精确动用军队的力量和资源,增加了战斗的胜算。
最后一次进攻,魏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突袭,成功地击败了敌军,夺得了战斗的胜利。
他的七进七出战术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勇气、策略和战术能力。
魏延的七进七出为他赢得了声誉和敌人的尊重。
他的部下也对他心悦诚服,愿意为他卧薪尝胆。
魏延以其战术水平和领导能力成为刘备的得力干将。
总而言之,魏延的七进七出是三国演义中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通过他的英勇和智慧,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战士和领导者的形象。
他的决心、勇气和战术能力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应该向魏延学习,勇于面对困难,运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一切。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 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 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https://img.taocdn.com/s3/m/8def4c3f5901020207409c4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
导语:历史上的魏延魏延出生年月不详,字文长,是义阳(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中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
曾经在刘备
历史上的魏延
魏延出生年月不详,字文长,是义阳(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中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
曾经在刘备入蜀的时候率领部曲追随而去,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魏延和长史杨仪向来不和,后来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加剧,最后被杨仪所派出的马岱所杀。
魏延像
在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刘备在曹操和孙权的夹缝中求生,他的势力若是想要有所发展和突破就必须要进攻蜀川,魏延这个时候投奔刘备,因为他足智多谋又骁勇善战,多次立了军功深受刘备的信任。
刘备成为汉中王以后还要在汉中留下一员大将镇守,魏延留下待命,那个时候正是蜀汉的政权危机的时刻,正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且战术得当才让曹操不敢妄动。
之后魏延又率军攻入羌中,打破郭淮、费瑶等敌军,经过他的研究和计划,在北伐的战争中,魏延向诸葛亮献计“子午谷奇谋”,但是诸葛亮为人谨慎不想太过冒险,所以断然拒绝了魏延的计谋,因此魏延心中愤懑,认为诸葛亮是过分的打压自己,不想让自己的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越来越深,终因为不愿再受杨仪的摆弄而决定反击,最后才被马岱所杀。
魏延的忠心是日月可鉴的,可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说出“此人天生反骨,日后必定造反”这样的话来,也就是因为这样一句话,
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中死得最冤的猛将简介
![三国中死得最冤的猛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95d5e0a80eb6294dc886c2d.png)
三国中死得最冤的猛将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
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
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
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
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
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
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历史趣谈:大将魏延能争善战为何不能成为蜀汉五虎上将
![历史趣谈:大将魏延能争善战为何不能成为蜀汉五虎上将](https://img.taocdn.com/s3/m/07ab760c5f0e7cd1842536d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将魏延能争善战为何不能成为蜀汉五虎上将
导语: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
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
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
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
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
魏延有多厉害
魏延,蜀汉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
他从早年间便跟随刘备,在刘备支援刘璋抵抗张鲁大军时,魏延因为他的勇武,屡建奇功,遂受到刘备的重视,从一名小小的部曲一跃成为拥有实权的牙门将军。
魏延对于行兵用将等兵法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赢得刘备的赏识,并在刘备的蜀汉大军占领汉中后,被刘备选为镇守汉中的镇远将军,相当于将蜀汉大本营交给魏延看管。
相传刘备在选择镇远将军时,张飞对此职位十分有信心,毕竟张飞的勇武天下皆知。
但刘备放弃选择张飞而是看重魏延,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魏延才智更胜张飞,在册封当场说出抵制曹操等人的妙法,被蜀汉君臣赞赏。
虽然魏延才智勇武过于常人,但他的性格却非常的高傲,不擅长与人交际,或者说不屑迎合他人。
这样的性格建立在他惊才绝艳的天赋基础上,但也是后来魏延身死的重要原因。
像魏延这等名将,蜀汉第一谋士诸葛亮当然也很重视他。
但是魏延在行军方面与诸葛亮产生了多次的摩擦,因为魏延认为他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分兵,最后再与诸葛亮汇合,但诸葛亮因为这个计策十分的冒险,对蜀汉兵将的伤害极大而否决了魏延。
魏延也因此对诸葛亮产生了不满,并时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生活常识分享。
魏延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魏延的性格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3ceaa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0.png)
魏延的性格特点是什么魏延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著名的将领,他的性格特点被广泛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魏延的性格特点主要包括坚毅果断、勇猛无畏、直率豪爽和忠诚敬业。
首先,魏延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坚毅果断。
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能够坚定意志、果断行动。
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政治斗争中,他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坚韧性格和果敢决断。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证明了魏延这一特点,比如他成功地用计谋夺取了益州地区的政权,并在不利的条件下坚持抵抗曹魏的进攻。
其次,魏延的性格特点之二是勇猛无畏。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魏延勇敢且果敢。
他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赤壁之战、合肥之战等重要战役中,魏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带领部队英勇作战,不畏强敌,并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第三,魏延的性格特点之三是直率豪爽。
他性格率真,直言不讳,不喜欢阿谀奉承。
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对下属,魏延都会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一性格特点使得他赢得了众人的敬佩和信任。
他的直率和豪爽也为他的部队赢得了许多忠诚和拥护。
最后,魏延的性格特点之四是忠诚敬业。
他对蜀汉国家的忠诚无比,始终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卫国土。
同时,魏延也一直以身作则,勤奋敬业,在军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终生为蜀汉尽心尽力。
综上所述,魏延的性格特点包括坚毅果断、勇猛无畏、直率豪爽和忠诚敬业。
他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将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他的坚韧精神和忠诚精神,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魏延人物分析——勇猛过人,又性矜高
![魏延人物分析——勇猛过人,又性矜高](https://img.taocdn.com/s3/m/2ab296a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3.png)
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仅次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被称为蜀汉的第六大将。
在刘备入川之战,争夺汉中战中,魏延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在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魏延脱颖而出,成为蜀汉的顶梁柱。
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作为先锋大将,多次歼灭魏军,建功立业。
但是,此时的魏延已经开始骄傲了,看不起别人,与同事、下属不和,犯下了不少错误。
在魏延刚刚归顺刘备集团时,诸葛亮就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作为地方将领,却将土地献出,是不义,乃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迟早会造反的,还不如现在除掉,以绝后患。
如果不是刘备替魏延担保,为其求情,魏延那时候就身首异处了。
诸葛亮虽然饶了魏延,还是再三警告道:“吾今饶汝性命。
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后来,魏延一直尽职尽责,刘备和诸葛亮交代的事情,都能圆满完成。
刘备死后,诸葛亮经过数年整顿,恢复国力后,继续重用魏延北伐。
刚开始,魏延还是非常听话的,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可是人的本性是什么样的,迟早会显露出来的。
在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张嶷yí、陈式、杜琼四将奉诸葛亮军令,带领两万军队从箕谷进攻曹魏。
参谋邓芝善意提醒他们四人,按照丞相诸葛亮的指令,出了箕谷之后,要万分小心,千万别中了曹魏的埋伏。
可是陈式却不以为然道:“丞相也太小心谨慎了吧?下了十几天大雨,魏军的衣甲早已毁坏,肯定想着撤兵回家,怎么会有心思埋伏呢?现在我们急行军,肯定可以获得大胜。
”邓芝道:“丞相算无遗策,你们怎么敢违抗命令?难道忘了马谡的下场了吗?”陈式笑道:“丞相如果足智多谋,也不至于丢了街亭。
”魏延也认为诸葛亮没有采纳自己的“子午谷奇谋”,才导致多次北伐徒劳无功,跟着陈式说:“丞相如果采纳我的奇谋,从子午谷进兵,此时不说长安,就连洛阳也打下来了!丞相让我们进兵,现在又让你来传达停止进兵的命令,如此朝令夕改,号令不明。
【名人故事】三国第一悲剧人物魏延
![【名人故事】三国第一悲剧人物魏延](https://img.taocdn.com/s3/m/1891713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1.png)
【名人故事】三国第一悲剧人物魏延,魏岩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他武功高强,一生游荡。
他保护了三位大师,但他们都不信任他。
刘备对魏衍好了一点,遇到了诸葛亮,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他一辈子都在压制他。
他不会因为他的功绩而得到奖励,也不会采纳他的好主意。
他死后没有忘记处死他。
这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
魏彦斌的性格如何比三姓家奴吕布好,吕布在不好的时候仍然占据一边,最后在激烈的战斗中死去,比失败者魏彦好。
魏延是个有性格、有特点,武艺高超的大将,一生怀才不遇。
先保刘表,只看他在刘表处连入厅议事的资格都没有,可见是个未入流的干部。
其实他对刘备也算忠心,从那时起就想投入刘备麾下。
刘备率兵到荆州,魏延冒着危险开城迎接,却被文聘截住斯杀,刘备说是不忍看刘表自相残杀,领兵他去,魏延杀退文聘,一看已空无一人,只好暂时去投韩玄,一投刘备以失望告终。
韩萱仍然没有重用魏燕。
刘备进攻长沙时,韩萱想杀死老兵黄忠。
魏燕走上前,带领群众杀了韩萱,救了黄忠,并打开大门欢迎刘备。
诸葛亮见魏彦以为功勋有赏,就把酒打碎,把魏彦绑起来斩首。
刘备仍然认为魏燕有功劳,救了他的命。
他必须挨骂。
他说他后脑勺有根骨头,从长远来看他会回来的。
你只允许诚实。
你不能说话或移动。
否则,你将夺走你的狗的生命。
第二次投球的刘备又做了一个沮丧的表情。
事实上,这只是浪费时间。
用目前的科学方法来衡量,所谓的脸算不了什么。
诸葛亮才看出他是反刘表、反韩宣的。
他认为自己是反骨的。
他一辈子都不信任他。
直到他成为四川的头号将领,他仍然只使用它,但不再使用它。
魏延其实是可以和关、张、赵、马、黄并列的大将军,但评定五虎上将却把他排除在外。
入川时黄、魏争功,虽然有点意气用事,但总是说明魏延的工作积极性是很高的,在那种受压抑的环境中,能焕发出这样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笔者认为,魏延其实是智勇双全的,如果充分发挥他的积极性、创造性,也许三国的历史会改写。
刘备在白帝城战败后,五虎凋零,魏彦成为第一将军。
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一魏延
![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一魏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361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6.png)
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一魏延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之一。
他身材高大,威猛勇猛,武艺出众,智勇双全。
他在蜀国历任要职,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被人们尊称为“猛将”。
魏延出身农家,家境贫寒。
他年少时与关羽相识,发誓要效法关羽,成为像他一样的英雄。
后来,魏延加入了刘备的队伍,以其勇猛战胜了不少敌人,获得了刘备的赏识,成为了刘备的亲信将领。
在蜀国建立后,魏延成为了部将,曾参与多次重要战役。
他在定军山的战斗中,以少胜多,击败了关羽的弟弟关兴,以勇武赢得了口碑,被刘备表扬为“猛将”。
魏延还参与了庞统率领的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蜀国的名将。
然而,魏延性格多疑好斗,不善于与人相处。
他曾多次与其他将领发生争吵和冲突,甚至与黄忠发生过激烈的争斗。
这使得他在军中声誉有所折损,被一些将领不满。
在刘备去世后,刘备的继任者刘禅起初任命魏延为大将军,但后来因为他不听命令,与蜀国的重臣法正发生冲突,被贬职为右将军。
魏延因此感到愤怒,他开始策划谋反,企图夺取蜀国的政权。
然而,魏延的密谋被刘备的忠臣诸葛亮所察觉。
诸葛亮及时采取措施,将他拘禁并逼其自杀。
魏延的谋反行动失败了,他的死亡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尽管魏延在后期的行为有所不齿,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三国时期的表现相当出色。
他的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战功累累,为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和忠诚心的将领,可惜他的不善相处性格以及野心作祟导致了他的失败。
总结起来,魏延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蜀国名将,他的勇猛和智勇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赞誉的将领。
然而,他因为性格上的缺陷和谋反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
尽管如此,他的英勇事迹依然为后人所称道,他的名字也因此被铭记于史册。
历史趣谈:蜀汉最有实力的武将 非魏延莫属
![历史趣谈:蜀汉最有实力的武将 非魏延莫属](https://img.taocdn.com/s3/m/249491ee4693daef5ef73d5e.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蜀汉最有实力的武将非魏延莫属
导语:魏延是刘备颇为赏识,并在实践使用中得到肯定的杰出将领,其不仅是一员能上阵厮杀的猛将,更为重要的是一位很有实战谋略的帅才,与关云长风
魏延是刘备颇为赏识,并在实践使用中得到肯定的杰出将领,其不仅是一员能上阵厮杀的猛将,更为重要的是一位很有实战谋略的帅才,与关云长风范颇似,与马谡恰恰相反。
一
当年,魏延只是一名部曲(即从属于某一位将军,地位较低),后屡立战功,是一位靠自己的才能打拼的草根英雄。
刘备为汉中王时,没有任命与自己亲同手足的关羽或张飞,却破格提拔了当时无甚大名的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并兼汉中太守。
此见魏延非同一般,确有过人之处。
二
公元228年,诸葛亮踌躇满志,挥师北上,光复汉室,而上天垂怜,确实给了诸葛亮一个能够一举打败魏国的机会,但这唯一机会,却被“多智而近妖”(鲁迅语)的诸葛亮一手给错过了。
这个机会,就是魏延为诸葛亮所献之计:出奇兵经子午谷,直取长安。
三
而当时的外部形势,对蜀攻魏相当有利。
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明帝曹睿即位不久,魏国政局不稳。
而蜀国与吴国通好,且部队势气方面,诸葛亮携南征得胜之军,势气正盛,魏延、赵云、王平、马岱皆是能征善战之辈。
内部形势,也是一片大好。
先是公元225年秋,诸葛亮率军南征安定后,生产休息,致使政通人和,国力富强。
公元227年,诸葛亮还向后主刘单,呈上了“出师表”,可谓气势如虹,大有。
三国历史魏延
![三国历史魏延](https://img.taocdn.com/s3/m/20d5c4a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9.png)
有人说他是反骨仔,有人说他是好青年;他是战场上无所不能的大将军,他是生活中易受挑拨的粗鲁汉。
在所有的史书记载中,他都是魔鬼与天使的化身,正义与邪恶的代言人,他是谁?————蜀汉都亭侯魏延。
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论行军打仗,仅次于五虎上将,因此在将领匮乏的刘备集团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期的魏延,隶属于刘表统治下一个郡的参赞,也就相当于县公安局副局长,但这对于相当自负的魏延先生来说远远不够。
赤壁大战后,刘老大因业务发展的需要,大量招募年轻才俊,于是魏延投奔之。
初一加入刘备集团,他就被授予了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和老黄头黄忠一起作为先头部队去搞定刘璋。
当然,刘璋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搞定的,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老大对魏延的信任,以及刘备集团军事将领的匮乏。
在征讨刘璋的战役中,魏延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激进青年的无所畏惧,以及一只小菜鸟的稚嫩,屡次孤军深入,掉进陷阱,多亏有老黄头紧急时刻的救助才没被砍。
最终,刘璋被消灭了。
论功行赏,黄忠居首,魏延为他的年轻付出了代价,被诸葛大仙口头警告了一次。
随后,关老二被孙权灭掉,刘老大兴师伐吴,但需一大将驻守汉中抵挡曹操,最后选魏延与马超马鸡血二人同守汉中。
由于五虎大将的压制以及诸葛大仙的不信任,魏延一直没得到施展的机会,但是在刘老大跟孙权的战争结束后,机会来了。
公元221年夷陵之战爆发,战争的结果依然是发动者以失败告终,刘老大也因此一病不起,次年病逝,蜀国正式进入诸葛大仙时期。
起初,诸葛对魏延很不信任,认为他脑后有反骨,因此并未对他委以重任。
但当刘老大在夷陵之战中将蜀国老本赔光后,诸葛不得已将魏延扶上台,正式交给他前辈的枪。
在此后数次对魏的大规模战役中,魏延跟诸葛一武一文,搅得魏国国防部长司马懿鸡犬不宁。
魏延在蜀国的地位也扶摇直上,成为了仅次于国务院总理诸葛的第二号人物,但是,魏延的自大性格在这一时期也充分暴露了出来。
魏延胆识过人三国演义中的刚毅将领形象
![魏延胆识过人三国演义中的刚毅将领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9e167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1.png)
魏延胆识过人三国演义中的刚毅将领形象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以其勇猛无畏、果敢决断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的胆识过人以及稳定坚定的个性,赋予了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的特质。
本文将探讨魏延如何展现出刚毅的将领形象,并分析这个形象对他在三国时期的影响。
一、智勇双全的魏延作为刘备麾下的将领,魏延既勇敢无畏,又机智聪明。
在战场上,他屡次展现出出色的勇猛和军事才能。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他单骑救援马超,击退敌军,展现出自己非凡的个人能力。
与此同时,他也是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将领,他能够准确地判断战局,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冒险精神与果断决断魏延在三国时期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
他勇往直前,对困难和危险从不回避。
在刘备与孙权的第一次联合抗曹的战役中,当双方陷入僵局时,魏延主动提出冒险夜渡长江,突袭曹军,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次危机。
他的果断决策以及胆大心细的表现,使他赢得了刘备的赞赏,并树立了他在刘备军中的威望。
三、坚守信仰与原则魏延以其坚守信仰和原则而闻名。
他曾多次表示对刘备的忠诚,并且在刘备去世后,对刘备的子嗣积极维护。
在关羽去世后,他坚决主张追究曹操的责任,为关羽讨回公道。
他的这种坚持和执着,使他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和赏识。
四、魏延形象对三国时期的影响魏延作为一个刚毅的将领,他的形象对三国时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勇猛无畏、果断决断以及坚守信仰的品质,鼓舞了刘备军队的士气。
在刘备死后,他也起到了稳定和维护刘备子嗣的重要作用。
他的忠诚和坚持,使他成为刘备眼中的得力助手,并赢得了刘备子嗣和其他将领的尊重。
总结起来,魏延在《三国演义》中展现了刚毅将领的形象,他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以及坚守信仰和原则的特质,赋予了他在三国时期的重要角色。
魏延的形象对当时的战局和人物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勇猛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国名将魏延
![三国名将魏延](https://img.taocdn.com/s3/m/01266c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a.png)
三国名将魏延魏延,字文长,世称“魏将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名将之一。
他聪明勇敢,武艺高强,不仅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且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
本文将从魏延的生平、军事才能和政治成就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位三国名将的辉煌。
一、魏延的生平魏延出生于山西河东郡,他的家族世代务农,以及经商为生。
年轻时,魏延展现出卓越的勇敢和机智,很快成为了当地的一名知名军事将领。
不久后,他被刘备选中并招募入己帐下,成为了刘备手下重要的将领之一。
二、魏延的军事才能魏延军事才能出众,尤其擅长骑射和作战策略。
他在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以及定军山之战等重要战役中都表现出色,展现出了统帅才华和高超的指挥能力。
他不仅勇猛精进,而且善于运用兵器,善于把握战机,以及制定有效的战略策略。
他的勇敢和果断决策在战场上赢得了多次胜利,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三、魏延的政治成就除了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魏延在政治上也有出色的成就。
他在刘备政权中担任要职,并负责治理一方的军政。
在他的领导下,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深入了解民情,善于倾听民意,制定了一系列贴合实际的政策,改善民众生活。
此外,魏延还重视军队的训练和兵员的选拔,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为刘备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魏延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才能不仅令他在刘备的统治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也在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他的勇敢和坚韧精神不仅令人钦佩,也是历史的宝贵财富。
他的名字成为了后世儿童学习学识和追求梦想的榜样。
总结起来,魏延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以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他的忠诚、勇敢以及高尚的品德使他成为了三国时期英勇的代表人物。
魏延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让人们欣赏到了真正的英雄风采。
他的事迹将激励和鼓舞着后人在实现自己的梦想途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最受争议的三国人物魏延 魏延的资料简介
![最受争议的三国人物魏延 魏延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63630e3910ef12d2af9e7d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最受争议的三国人物魏延魏延的资料简介导语:三国人物,能让后人记住的实在太多。
文臣武将,云集一时。
要说谁的名气更大些,文则“卧龙凤雏、周郎司马”,武则“吕赵关张、黄马典许”,三国人物,能让后人记住的实在太多。
文臣武将,云集一时。
要说谁的名气更大些,文则“卧龙凤雏、周郎司马”,武则“吕赵关张、黄马典许”,各擅胜场,各有粉丝千千万。
但要说谁的争议比较大些,则非魏延莫属。
这要怪罗贯中,一句“脑后有反骨”让魏延成为永难…三国人物,能让后人记住的实在太多。
文臣武将,云集一时。
要说谁的名气更大些,文则“卧龙凤雏、周郎司马”,武则“吕赵关张、黄马典许”,各擅胜场,各有粉丝千千万。
但要说谁的争议比较大些,则非魏延莫属。
这要怪罗贯中,一句“脑后有反骨”让魏延成为永难翻身的小人,又让他连说三句“谁敢杀我”让他成为目中无人的狂傲之人。
很多人在为魏延喊冤。
但问题就在于这其实是一个搭错线的认识,也就可以说这是一个错觉。
我们不妨问一下,我们是相信小说多一些,还是相信所谓正史多一些。
如果你相信《三国演义》,那么,就没有理由指责诸葛亮的过失,魏延就是有反骨,他就是忌惮诸葛亮才不敢把权力野心表露出来,否则,何必于“星落秋风五丈原”之后,耍大牌耍到极点,把栈道都烧了,要斩杀杨仪。
作为一名军事大员,征西大将军,南郑侯,不以国家大局为重,一味使气任性,摆老资格,公然挑起内战(如果两军碰上的话),在那种形势下,魏延本来就其罪当诛。
所以,就《三国演义》来说,与其说诸葛亮看出魏延有反骨,不如说诸葛亮了解魏延轻易不服人,心高气傲又私心极重的性格弱点,知道自己故去之后,已经告别了“五虎上将”时生活常识分享。
蜀汉第一大冤案“叛将”魏延惨遭三代灭门
![蜀汉第一大冤案“叛将”魏延惨遭三代灭门](https://img.taocdn.com/s3/m/58c1e0b950e2524de4187e47.png)
文 陆弃 图 @叶小梦是大吃货Wei YanAnd the Injustice Fell upon HimH istory人文史记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勇谋双全的蜀汉大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一登场,就被诸葛亮定为“头生反骨”“日后必反”。
而他最后的结局,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识人之能”:魏延背负“谋反”罪名被斩于马下,全家三代也尽被诛灭。
但是,历史上的魏延真有谋反之心吗?曾为诸葛亮左膀右臂的他因何被质疑?他那悲惨的人生结局究竟是什么导致的?现在,请跟随历史的步伐,回到两千年前的风云时代……功名显赫的蜀汉大将,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诸多汗马功劳,却背负“谋反”的罪名而凄惨殒命——这就是名将魏延和蜀汉第一大冤案。
蜀汉第一大冤案“叛将”魏延惨遭三代灭门演义中的“反骨之相”魏延,字文长,河南桐柏人,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中国盘古之乡”。
魏延头生反骨,是罗贯中在演义中所写,史无记载。
书中,诸葛亮说魏延头生反骨,但这“反骨”表现的,却是魏延对刘备的忠诚,具体表现在魏延所做的两件事上:第一,刘备与曹操大战,被追得妻死子失,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意欲到襄阳一避。
但襄阳守将文聘拒不开门,他早就与刘琮投降了曹操。
而此时正在襄阳的魏延久慕刘备仁德大名,因此私开城门,并与文聘大战,打算放刘备进城。
功高莫过救驾,刘备此时并未称帝,且被曹操的虎豹骑兵追得四散而逃,魏延在刘备最落魄时慧眼识主,这份真诚应该是相当值得赞赏的。
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当时刘备并未进城,与魏延失之交臂。
魏延无奈,转而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
赤壁之战后,刘备派关羽进攻长沙,韩玄派部将黄忠迎战。
二人本是敌手,却英雄相见,惺惺相惜。
黄忠马失前蹄,关羽不忍乘人之危杀之;黄忠有百步穿杨的箭术,却为报恩放弃射杀关羽。
对于韩玄来说,黄忠有通敌之嫌,于是被判斩立决。
此时,魏延正在长沙,听说刘备大军前来,想到此乃第二次投效明主的机会,便斩了韩玄,救了黄忠,献城投降。
【三国历史】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征西大将军汉中太守
![【三国历史】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征西大将军汉中太守](https://img.taocdn.com/s3/m/4db1f19da26925c52cc5bfeb.png)
【三国历史】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征西大将军、汉中太守历史魏延(?-234),字文长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河区三里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起初率领部曲随刘备入蜀,因屡立战功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称汉中王后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蜀汉建立后升为镇北将军。
此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曾率军大破魏将郭淮等人,加为征西大将军。
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遭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反对,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诸葛亮死后,魏延因不愿受长史杨仪所约束而于退军途中烧绝栈道,反攻杨仪,却因部属不服而败逃,被杨仪所遣的马岱所斩。
历史魏延官至: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凉州刺史、汉中太守、前军师赐予:假节相貌: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性格:孤傲忠诚勇猛相关人物:刘备、诸葛亮、杨仪、马岱、王双、刘表曾效力过的势力::刘表、韩玄、蜀汉子:魏容、魏昌魏延人物生平初随刘备作战,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奇袭长安“子午谷之策”,但未采纳。
魏延为人孤高,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
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
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而擅自违背诸葛亮撤兵的遗令,率军烧毁栈道、攻击杨仪。
最后被定成谋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惨后果。
史籍记载魏延简明历史传记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
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领大曝光龙将战功赫赫的魏延
将领大曝光龙将战功赫赫的魏延
在《龙将》网页游戏中,魏延是一名不错的将领。
在很多关于三国历史的书中都会提到魏延这个人,他和诸葛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魏延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熟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历史上战功赫赫的魏延大将军。
史书上说魏延这个人善待士卒却性格骄纵,这就不大好了。
这说明他有点骄傲,势必会得罪人,特别是杨仪这类知识分子。
用一句现代的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似乎也注定了他的下场,他的人际关系处的并不是太好,在并不团结的蜀汉集团内部里,无疑,他是牺牲品。
魏延首先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这一点史书和小说都不可否认,从其军功和地位就可以看出,作为出生行伍的军人,这一切都是他一步步挣来的,主要的战斗有入川、攻汉中、平南、北伐,最后的官职是前将军、南郑侯、汉中太守。
人生最出彩的一段是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
三国演义在这一段没有写出来,三国志则描写的颇为精彩:当时刘备刚刚占领东川汉中之地,而根据地则是在西川益州,此时则必须有一名大将守汉中,大家都以为是张飞,因为关羽在守荆州,"飞亦自许",然而刘备却提拔了当时的牙门将魏延来当此重任,"一军皆惊".此外魏延和刘备还有一段
精彩的对话,刘备问:曹操兵马来打汉中怎么办?魏延回答道:若是他的部将带兵来,我能替大王消灭他;若是曹操倾国之力来攻,我为大王守住东川,等待大王来决战。
可见魏延之才能,以刘备之人,没有本领是不会重用提拔的。
从此魏延踏入蜀汉高级军事将领的行列,武将里实际上仅次于关羽和张飞,强于警卫队长赵云、老家伙黄忠和不受信用的马超。
对于魏延的这个"飞兵之计"是否能够改变北伐失败的历史这个问题,史学界仍有争议,但魏延之计的确是奇兵之计。
诸葛亮用兵,最大的毛病是过于谨慎,要求稳扎稳打,他以为稳扎稳打就可以稳操胜券,事实上,从古今中外的战争例子来看,打仗确实要冒一点险。
就拿三国时期的例子来讲,"邓艾偷渡阴平"的"偷渡阴平"之计,就比魏延要冒险一百倍,沿途都是高山峻岭,荒无人烟。
到最后邓艾的军队攀登到了悬崖峭壁,没有办法下山了,于是就想到用毛毯裹住自己的身体,从悬崖峭壁陡坡上面滚下去,神兵天将般地出现在了成都平原上。
蜀国做梦也没有想到,邓艾会从阴平偷渡过来,一下子就被打懵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阿斗束手无策,只能乖乖地献城投降。
总之,邓艾比魏延幸运,同样是这种奇谋,邓艾一试即成,魏延却没这个机会。
魏延的一生和马超一样,都是悲剧的一生,是不完美的。
现在流传的比较多的是什么兵出子午谷的建议未被采纳这些事情,性格决定命运,在那个时代,更加讲出身、讲家庭,他不像诸葛亮、马良那样的才子、士大夫,也不是法正、许靖那样的益州大地主,更不是姜维(后期)、蒋琬、费袆那样的实权派,是个新领导下的老臣子,不受信任,在后期的蜀汉,他是一个悲剧,也是一言堂的悲剧。
《龙将》官方网站:/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