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案例一: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第4章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12
第4章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一、实现经济外向化国家技术活动的前沿 从历史经验看, 从历史经验看,走依靠技术进口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大多都属于经济比较落 后的国家或地区,例如韩国、巴西、日本, 后的国家或地区,例如韩国、巴西、日本, 都是战后从落后的经济中发展起来的。 都是战后从落后的经济中发展起来的。
9
第4章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三、优化、增值功能 优化、
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有利于优化产业结 构。一定的产业结构是一国技术经济长期发展的结 果。技术经济的发展,一靠本国的技术力量,二靠 技术进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因素在生产 力体系中的作用逐渐增大,进口的技术通过消化吸 收,不但改变着产业结构的基础技术结构,为产业 结构的转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且通过进一步的 改造创新影响竞争能力格局的转变,促进新兴产业 的兴起、夕阳产业的淘汰,使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 高度化、经济外向化发展。
19
第4章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
进口方式。技术进口方式包括许可证贸易、 (3)进口方式。技术进口方式包括许可证贸易、技 术咨询、成套设备、单项机组、吸收国外直接投资、 术咨询、成套设备、单项机组、吸收国外直接投资、 交钥匙工程” 实践证明,在进口过程中, “交钥匙工程”等,实践证明,在进口过程中,软 硬兼顾,逐步过渡到以软件为主, 硬兼顾,逐步过渡到以软件为主,最有利于进口后 的创新开发; 的创新开发; (4)技术水平和技术进口来源。选择进口技术时, 技术水平和技术进口来源。选择进口技术时, 对技术水平的选择一般都遵循先进适用的原则。 对技术水平的选择一般都遵循先进适用的原则。技 术进口来源的选择主要是比较进口方和输出方的综 合背景及输出方的限制条件。 合背景及输出方的限制条件。背景选择应尽量选择 文化社会传统风俗较为相近的国家和技术, 文化社会传统风俗较为相近的国家和技术,这样进 口技术以后容易在进口方形成共鸣效应,也就容易 口技术以后容易在进口方形成共鸣效应, 被接受,对消化吸收和创新都有利。 被接受,对消化吸收和创新都有利。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工程课程代码:英文名称:Systems Engineering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2学分/36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机电学院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运筹学、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等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尤凤翔大纲执笔人:尤凤翔大纲审核人:杨红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系统工程是以实际应用作为目的和特点的一门学科。
它以各类系统为研究对象,为各类系统提供分析、评价、优化及总体运筹的方法和手段,是一门跨越各专业领域从横向方面把它们组织起来的边缘性科学。
它为人们提供了思想方法论和工作方法论。
《系统工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介绍一系列实用的系统工程方法,使学生理解系统工程解决复杂大系统的理论及方法。
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具备系统的观点,自觉利用系统的观点与思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结合行业特点及生产管理实际,使学生树立系统观念,熟练掌握有关系统分析方法、建模、评价及决策方法,为今后解决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系统工程方法论,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并且掌握系统工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预测、系统评价、系统决策与系统网络计划等系统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和掌握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等重要的基本概念及其子概念;2.重点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3.掌握系统工程常用模型和技术的功能、原理、使用条件及初步应用;4.掌握系统评价与决策的原理和典型方法;5.具有初步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分析本学科(专业)领域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6.掌握战略研究与管理思想和方法,了解现代系统工程应用实例,并能初步运用系统工程的常用模型方法,对某些工程和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
系统工程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实践案例分享
系统工程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实践案例分享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管理方法,在生产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规划、设计、运营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提高生产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个关于系统工程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实践案例。
案例分享: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决定引入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下面是该企业在实践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和经验。
该企业在产品规划和设计阶段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将产品生命周期全面纳入考虑。
他们建立了一个产品开发管理平台,集成了各个环节的信息和数据,实现了产品设计、零部件选型、生产过程规划等全面协同。
通过这个平台,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产品的整体情况,充分利用资源,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生产过程中,该企业运用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线进行了优化和改造。
他们通过对生产线的布局和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改进了物料运输和生产节拍,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他们还使用了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这些改进措施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大大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进一步,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该企业也运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与供应商进行了深度合作。
他们利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全面考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
通过与供应商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他们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化补充和及时配送,缩短了供应周期,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在质量管理方面,该企业运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他们通过全面分析和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风险,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
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实现了质量问题的及时预警和处理。
这些措施使得该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困境及消解对策
分不开 ,这不仅要依靠本 国人 民的发明创造 ,而且 还有赖 于
从 国外 引进 适 合 本 国 国 情 的先 进 技 术 ,通 过 技 术 引 进 ,可 以 在较短时 间内、以较少代 价掌握 和赶 超世界 先进 水平。历史 表 明,技术引进是不发达 国家缩短 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 ,赶超
发达 国家的重要途 径。当前 ,不仅发展 中国家引进 技术设备 , 即使是先进的发达国家也大量 地引进技 术或设备 。当前我国 大部分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 于国际先进水平 2 —3 O O年 ,我国 要在不太长的时期 内缩 小这一 差距的重要 途径 ,就是必 须把 技 术 引进 作 为经 济 发 展 战略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然 而 ,仅靠技术引进 而不注意 引进 技术 的消化吸 收 ,只 满足于停 留在引进技术 的水 平上而没有 进一步提 高和 自主创
核 心 专 利技 术 。
关 键 词 :技 术 引进 ; 企业 ; 自主 创 新 ;消 化 吸 收 中 图分 类 号 : o 4 多 年 来 ,我 国 大 规 模 引 进 国 外 先 进 技 术 ,有 力 地 推 动 了 产 业 技 术 更 新换 代 和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 企业 的 技 术 引 进 要 以增 强 自主 研究 开发 和 创 新 能 力 为 核 心 , 以企 业 基 于 市 场 需 文 献 标 识 码 :A 扩 大 生 产 能 力 ,提 高 市 场 竞 争 力 ,最 终 为 企 业 取 得 一 定 的经 济 效 益 。但 是 ,在 如 今 技 术 进 步 突 飞 猛 进 的 形 势 F ,如 果 技 术 引 进 后 仅 限 消 化 和 吸 收 ,那 么技 术 、经 济 的 发 展 很 难 持 续 下 去 。 消 化 、吸 收 是 自主 创 新 的 初 级 阶 段 ,对 引 进 技 术 的 消
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及对策
姚秀花;卢立峰
【期刊名称】《科技成果纵横》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自建国起,辽宁就是全国技术引进的前沿阵地。
初始,根据中苏援助协议,辽宁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建立或改造了阜新立井、抚顺铝厂、鞍山钢铁公司、中科院沈阳计算所等一大批企业和研究所,为国防和工业体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资源枯竭和体制性矛盾的日益突出,辽宁以制造业和重化工工业为龙头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缺少核心技术和创新乏力,面临严峻挑战。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辽宁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要求。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姚秀花;卢立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思政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效、问题与对策
2.机械装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的动态演进研究—基于福建省金天梭制造企业的案例分析3.积极合理
引进技术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浙江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况调查4.基
于PA-LV方法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内部系统关系的实证研究5.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分阶段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基于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工程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系统工程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初识系统工程在阐释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之前,我想,有必要说一说系统和系统工程的相关内容。
“系统”这个概念应该说是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系统概念,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其概念也相应的不断变化。
在网上各种百科辞典中搜索“系统”和“系统工程”,虽然各种解释可能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所有的解释中都会提到“有组织”,“有规律”,“整体”,“综合体”等这些词语,因此可以给系统下一个更便于理解的定义: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之间既有有机联系的,游戏多要素或者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从这个定义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似乎都属于系统的范畴,这是因为系统的概念本身就来自于多生活中事物规律的提炼和总结。
从“系统”的定义就可以归纳出其具有的共同特性:一、层次性;二、整体性;三、集合性;四、相关性;五、目的性;六、环境适应性。
这些特性根据“系统”的定义很容易理解,这也不是论文重心,不再赘述。
系统工程就是利用系统的概念和一些特殊的方法对被分析的对象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由此可以给“系统工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的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以实现目标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虽然说系统的概念自古就有,但是利用系统工程去解决显示问题却出现的很晚,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利用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早的典型例子,这个例子也是本文需要援用的实例。
系统分析简介系统分析技术是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完成系统工程问题的中心环节,广义上认为系统分析即为系统工程,狭义上认为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项优化技术。
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系统分析的解释如下:系统分析是研究相互影响的因素的组成和运用情况,其特点是完成的而不是零星的处理问题;它要求人们考虑各种主要的变化因素及其相互的影响,并要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研究与应用。
基于系统观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第2 期
( o 2月) 2 8年 0
中 国 科 技 论 坛
基 于系统观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林 晓强 , 朱 斌
( 州 大 学软 科 学研 究所 , 建 福 州 福 福
摘
要 :本文首先在总结 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了企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系统模型 ,然后据此分析 了我 国企业引进 消化
吸收再 创新 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 , 最后 , 对于如何完善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刨新系统 、 提升系统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系统 ; 企业 ;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 图分 类 号 :2 6 4 文 献标 识 码 : F7.4 A
l 系统 的概 述
自从奥 地 利生物 学家 贝塔 朗菲 (uwgynBr L d i o et
化 吸 收和 创新之 间是 相互 影响相 互作 用的关 系 ,必 须系统 地认 识和 组织 。 其次 , 传统 的技术 经济 分析往
络 。因此每一个单元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单元变化 往 孤立 地 、被动 地从 单纯 技术观 点 出发 研究 企业 引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忽视了技术的动态发展和市场
any提出“ lf) a 系统 ” 概念之 后 , 们 的思维 方式 便发 人
之 中 ,而且 系统 本身对 未 来的发展 变化 有一 定 的预
测能 力 。
2 企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 创新系统模型
企业 引进消 化吸 收再 创新 系统 是 指企业 与技术
生 了革命性 转 变 , 系统 分析 的方法 , 用 用联 系 与发展 的 眼光从整 体 与动态 的 角度研 究与分 析 问题 ,逐渐 成 为趋势 。 目前 国 内科学 界都 普遍认 为 系统是 由一 些相 互关联 、 互作 用 、 互制 约 的组 成部 分构 成 的 相 相 具有 某种功 能 的整 体 。 这些组 成 部分就 是 系统结 构 , 组成 部分本 身也 可能 是个 系统 , 是原 系统 的子 系统 , 子 系统之 间可进 行物 质 、 量和信 息 的交换 , 能 同时 系 统 还 经常 与外 部 环 境 进 行 物 质 、能 量 和 信 息 的交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案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案第1章智能制造技术概述 (3)1.1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背景 (3)1.2 国内外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3)1.3 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前景 (4)第2章技术引进策略 (4)2.1 技术引进的目标与原则 (4)2.1.1 目标 (4)2.1.2 原则 (5)2.2 技术引进的途径与方式 (5)2.2.1 途径 (5)2.2.2 方式 (5)2.3 技术引进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6)2.3.1 风险评估 (6)2.3.2 应对措施 (6)第3章技术消化吸收机制 (6)3.1 技术消化吸收的概念与意义 (6)3.2 技术消化吸收的步骤与方法 (7)3.3 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与管理 (7)第4章关键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8)4.1 数控系统与智能制造装备 (8)4.1.1 数控系统引进 (8)4.1.2 智能制造装备消化吸收 (8)4.2 工业与自动化生产线 (8)4.2.1 工业引进 (8)4.2.2 自动化生产线消化吸收 (8)4.3 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8)4.3.1 工业互联网引进 (8)4.3.2 大数据技术消化吸收 (9)第5章系统集成与优化 (9)5.1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策略 (9)5.1.1 系统集成概述 (9)5.1.2 系统集成原则 (9)5.1.3 系统集成步骤 (9)5.2 智能制造系统优化方法 (9)5.2.1 系统优化概述 (9)5.2.2 数据分析与挖掘 (9)5.2.3 模型优化与仿真 (10)5.2.4 智能优化算法 (10)5.2.5 设备与工艺改进 (10)5.3.1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优化 (10)5.3.2 案例二:某家电企业智能制造系统优化实践 (10)5.3.3 案例三:某机械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优化 (10)第6章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10)6.1 国内外智能制造标准现状 (10)6.1.1 国际智能制造标准发展概况 (10)6.1.2 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发展现状 (10)6.2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11)6.2.1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11)6.2.2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 (11)6.2.3 智能制造应用标准 (11)6.3 智能制造标准实施与推广 (11)6.3.1 智能制造标准的宣贯与培训 (11)6.3.2 智能制造标准试点与示范 (11)6.3.3 智能制造标准实施的政策支持 (11)6.3.4 智能制造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11)第7章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11)7.1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 (11)7.1.1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12)7.1.2 设立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及课程 (12)7.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2)7.1.4 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 (12)7.2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建设 (12)7.2.1 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2)7.2.2 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2)7.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2)7.3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12)7.3.1 深化产学研合作 (12)7.3.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3)7.3.3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13)第8章: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13)8.1 政策支持体系分析 (13)8.1.1 国家政策引导 (13)8.1.2 地方配套政策 (13)8.1.3 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3)8.2 产业环境优化策略 (13)8.2.1 完善产业链条 (14)8.2.2 建设产业创新平台 (14)8.2.3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4)8.2.4 培育人才队伍 (14)8.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4)8.3.1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4)8.3.2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14)8.3.4 培育国际品牌 (14)第9章项目实施与评价 (14)9.1 项目实施流程与管理 (14)9.1.1 项目策划 (15)9.1.2 技术引进 (15)9.1.3 消化吸收 (15)9.1.4 设备改造 (15)9.1.5 系统集成 (15)9.1.6 运行调试 (15)9.1.7 后期维护 (15)9.2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15)9.2.1 技术水平 (15)9.2.2 生产效率 (15)9.2.3 产品质量 (16)9.2.4 经济效益 (16)9.2.5 环境效益 (16)9.2.6 员工素质 (16)9.3 项目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6)9.3.1 项目效果评估 (16)9.3.2 持续改进 (16)9.3.3 信息化管理 (16)9.3.4 培训与交流 (16)第10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6)10.2 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前景 (17)10.3 持续创新与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17)第1章智能制造技术概述1.1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背景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浅析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因素——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探讨
成本 贬值会相对快些 ,我们花 费资金进 行 相应 技术创新 ,来稳 定其价 值并 不太 难 ,
皮 鞋 、 子 。用什 么来 造呢 ?设 备 。或者 更 袜 准确地说是装备。中国的制造 业更全面的
吸收, 导致在创新时 , 多的是凭空的、生 更 硬 的 创新 , 引进 的 技 术 无法 带 来 任 何 附 加 效用。从公式 ()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只 4 有指数 b 0 , > 时 技术才能带来附加创新值; 而b0 = 时, 不会有任何的增加。19 年 , 9 1 我 国技 术 引进和 技术 消化 的投人 比 例为 1 :1 7 ,
模 型的 变 化 ,会变 为 创新 指数 函数 bt, i 而 ) F创新 模型 项 也 不 一定 拘泥 丁指 数 函数 形 1 . 式 ,也可以是组合对数 函数或其他函数的 形式 。这 里 强调 bt一定 是 “ 术 ” 创新 。 i ) 技
下的 几 方 面 人手 : 的形式 : d / t: (【 M) ( — 2 + x d o / × X M/ )
企 业、 产业 和 宏 观 经 济 效果 恐 怕 就 是 另一
最适于稳定住新技术的单位成本 ,创造最 大效 益 。三 峡 工程 就 是 技 术 引进 消 化 吸收 再创新的成功范例 ,从 引进之 初就重视 消 化吸收再创新。国内技术受让方的哈电和
东 电向国外 合作伙伴派 出了最强技 术力 量 , 全过 程 参 加 机 组 的 设 计、 制 造 、安 装 和 调 试 ,在 国外 先 进 技 术 的高 起 点 上 ,
而 在 日本 这一 比 例高 达 1 1。 日本 , 引 一 :0 在 每 进 1 技 术 ,通过 改进 和 创新 可以生 出 5 项 到 6 条相关应用干商品化的新技术 , 而在中国
企业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探析
风险增大 ,通常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所 初期,往往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来获得 进技术, 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使
集团经济研究 2 0 ・1 t 0 71 目 - 旬刊 第 2 7 4 期)
_
维普资讯
我国的产业要素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
2技术引进 的结构 、
引进 技术 的消化 吸收属于模 仿 l 生技 薄 弱。
术创新 ,而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的 问题关系极大。 从技术创新方面来讲 , 知
在 我 国大部 分引进合 同 中,成套设 这 包括 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应用 、企 业内
0 而 部的接收、 管理信 息 和组织机构安排等 , 识产权保护了创新者的经济利益 ,从而 备等硬件 占了合同总额的 9 %以上 , 有力地激励 了创新活动的深入;从技术 技术费用仅占合同总额的 7 %一8 %。技 以充分、 有效地占有和利用科技、 市场信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扩散方面来讲,知识产权则保证了扩散 术费用在引进合同中比冽过低是制约引 息 , 的有序进行。 因此 , 有无较为完善的知识 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对引进技 展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完 化吸收,而不是对其机器设备等硬技术
以诱使 企 业进行 消化吸收 。 2知 识产权保护 、
的技术创新机构。创新企业的研发机构 时地收集、整理和利用科技信 息是保证
是企 业技术创 新 的组 织保证 。 目前 我国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合理化所不等主要方面不利因 素的影响和限制 ,企业要注意建立接收 和处理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
维普资讯
芷技弓 的化U析 业 木 随后 消 吸5 i [ 搽
文 /王志伟
我们的许多企业都很注重技术引 得的成果易被他人侵权。 进,有的企业甚至动辄耗费巨资从国外 成套引进生产设备。技术引进无疑是非 3消化吸收的资金 、 先进技术的, 但是, 设备的进 口并不等同 于技术引进 ; 口的机器设备再先进 , 进 也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通常被认为是技 只能 使生产力 的单纯增 长 ,却不能促进 常重要的, 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术引进企业各自的事情,社会各界及当 甚至不利于其消化吸收水平整体和整体
2016年系统工程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故意破坏艺 术品及天然美学行为
ABC地 区 谋杀案
• •
ABC地区青少年 的吸毒癖好
• •
ABC地区的 较大偷窃案
青少年 神经失常
•
ABC地区成年人 • 吸毒癖好
•
家庭破 裂
• •
ABC地区 重新犯罪机 会
• •
城市中 私人 拥有手 枪
• •
有利于小偷 作案的场所•源自•ABC地区缺 乏足够的 娱乐场所
机动车交通需求多——出租车定位问题 诱发交通需求多——城市用地规划问题
道路设施供给不够
道路规模与网络结构;干线-支线比例、协调——路网规划问题 交通设施不健全; 停车场;标志、信号等——交通工程问题: 道路通行能力利用率低——交通控制与管理; 发展小汽车工业与经济增长——就业问题;问题层次、大小; 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地铁、综合运输; 公交优先——资源配置;
导致的因素
ABC地区青少年的吸毒癖好 ABC地区重新犯罪机会 ABC地区成年人的吸毒癖好 ABC地区较大的偷窃案 ABC地区的谋杀案 青少年故意破坏艺术品及天然美学的 行为 有利于小偷作案的场所 城市中成年人就业困难
•
ABC地 区市民 不安全 感
如何解“复杂决技术问题”的; 复杂大系统的“运营与管理问题”
1 系统工程方法 内容准则和程序以及基本思路;
方法论
– 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 在某一门学科体系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 的综合。
系统工程方法论框架
– 系统思想 – 程序体系 – 系统分析 – 最优化方法
案例分析
推进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推进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是当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推进,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引进先进技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然而,仅仅引进技术并不足以确保企业长期发展,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将其转化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引进的必要性技术引进是企业获取外部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要实现创新与发展,必须不断引进最新的技术。
通过技术引进,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外部先进技术,避免自主研发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技术消化吸收的意义技术引进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只有将引进的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转化与创新。
技术消化吸收包括技术收纳、技术理解、技术融合和技术创新等环节,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将引进的技术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挑战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并与技术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技术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在技术消化吸收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储备,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推进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对策为了推进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计划,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引进方式和合作模式。
同时,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
五、结论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并将其有效消化吸收,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
“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理 论 的一个 拓展 和 应用 。在 科恩 和莱 温特关 于 组织
消化 吸收 能力 的详尽 论述 中 ,他们 还研 究 了组 织消
化 吸 收能 力 的路 径 依赖性 ,消化 吸收 能力对 技 术机
包括 提 高 企业 识 别 、吸 收 、应 用 外 部 知识 的 能 力 ,
展 过程 ;还 有 一 小 部 分 是 研 究 技 术 吸 收 的决 定 因 素 。而将技 术 引 进 和 消 化 吸 收结 合 起 来 的文 献 很 少 ,尤 其是 同 时解释 “ 引进 ” 轻 吸收 ”文献 更 重 、“
动 。企业 的技术 消化 吸 收不 同于创 新 ,创 新 可 以拓
展 世界 的技 术边 界 ,而 消化 吸收是 在世 界既 定 的技 术 存 量下 ,拓 展企业 的技 术边 界 ;企业 的 消化 吸收
也 不 同于 消化 吸收 能力 ,消化 吸 收能力 是企 业静 态
[ 收稿 日 2 1 一O —1 期] 01 6 5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 科 基 金 重 大招 标 项 目 “ 于 自主创 新 能 力增 进 的产 学研 合作 创 新研 究” 基 (0 D80 O ;江 苏省 高校 哲学 社会 科 学研 究重 大 项 目 (9Z 1Z L2 ) 20 DAX 0 ) 南京 大 学 M07 ; 人文社会科学 “ 8 工程” 改革型项 目 ( J 9 5 w0) 95 N U 8F 1 [ 作者简介] 千慧雄 (90 ,男,河南焦作人 ,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 究生。 18~)
感谢 匿名评审人提 出的修改建议 ,笔 者已做了相应修改 ,本文文责 自负 。
5 6
经 济 理论 与经 济管 理
“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的企业文化根源与对策研究
S i n e a d T c n lg n g me tRe e rh c e c n e科技管理研究 n s a c h o o y Ma a e
2 1 o7 0 0N .
文章编号 :10 7 9 (00 7— 10— 3 0 0— 65 2 1 )0 0 2 0
现象。
毫无疑 问 ,政府 的政策 、政府 干预 和支持等外 部因素是 造 成企业 “ 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 收”产 生的重要原 因 ,但 是外 因是事物变化 的条件 ,内因是 事物变化 的根据 ,外因通 过 内因而起作用 ,因此 ,分析和解决企 业存在 的 “ 重技术引 进 、轻消化吸收” 现象 ,不 能 只是把 注意 力放 在企 业外部 , 即政府 的支持不足等问题 上 ,应该 更多地从 企业 内部 进行分 析 。而企业内部的因素都是可 控的至少 是部分可 控的。仔 细 分析这些内部因素我们就会发 现 ,这些 因素 直接造成 了企业 的 “ 重技术 引进 、轻 消化吸收” 现象 ,但不是 问题的根源。 首先 ,在众 多导致 “ 重技术引进 、轻 消化吸 收”现象 的 因素中 ,人们讨论 的最 多的是 消化吸收 资金 不足 。根据 国家 统计局的资料 ,在 我国,即使在技术创 新工作做 得好 的大 中 型工业企业 中,企业消化 吸收经费 支出与技术 引进经费 的比 例一 直处 于很低 的水平 ,从 2 0 0 2年到 20 0 7年的统计 资料可 以看 出,这一 比值的平均水 平只有 O 17倍 ,虽然 20 .6 0 7年 已 经 比 20 0 2年提 高 了 3倍 多 ,但 即使 是 比值最 高 的 20 0 6年 , 也只有 02 5 ( 1 ,远远落后于发达 国家 3—1 .5 表 ) 0倍的水平 。 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 收再 创新 的资金投入不 足 ,一 是 企业 自身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 ,二是政府没有 进行必要 的资 金支持。这是 客观事实 ,改革开 放后 ,当企业开 始成 为 自主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课件
复杂系统研究与挑战
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 的系统工程方法难以满足需求,需要 深入研究复杂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以 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复杂系统研究的挑战
复杂系统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 能,同时需要解决如何建立有效的模 型和算法,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 到实际系统中等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网络化、协同性、高效性
详细描述
物流系统工程项目涉及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需要运用网络化思维和协 同管理方法进行优化。该案例重点介绍了物流系统工程的网络化、协同性和高效 性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系统工程方法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和降低成本。
案例四:医疗系统工程
总结词
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
详细描述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 的结果,对系统进行整体 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架构 设计、模块设计、接口设 计、数据结构设计等方面 。
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系 统的功能、性能、可扩展 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 方面的要求。
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中至 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 到系统的实现和运行效果 。
特点
系统性、跨学科性、工程实践性、系统思考与优化。
系统工程的重要性
01 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系统工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用于解 决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复杂系统问题,如交通、能 源、环境等。
02 提高组织效率
通过系统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工 作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03 促进技术创新
系统工程在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课 件
目录
系统工程—案例一: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略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续2) )
组 示意图 织 形 式 中 C 心 开 发 I1(1)(2) Di(1)(2) 式 科 研 实 现 I1(2) 式 含义 主要背景 典 型 项 目
由有较强研究、 由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生产能 力、在本行业有重要影响的企 业集团(联合企业 ,或其它形 业集团 联合企业), 联合企业 式的行业开发中心引进,并在 式的行业开发中心引进, Uk 使用中推广,以提高全行业的 使用中推广, 技术水平及装备能力。 技术水平及装备能力。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引进及其
消化吸收与国产化的系统分析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内容提要
• • • • • • 分析目的介绍 系统分析的总体框架 初步分析 规范分析 方案评价 冲突分析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
组 织 形 式 自 主 消 化 式 组 织 联 合 式 示意图 含义 引进企业基本依靠自己 的力量, 的力量,对引进技术进 行消化吸收, 行消化吸收,但对个别 疑难问题和某些外协要 求,希望以合同等方式 委托其他单位帮助解决 在组织协调方有相当的 能力、 能力、持久性和对下属 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把 有关的科研与生产, 有关的科研与生产,或 生产与生产单位组织起 来,联合引进和消化吸 收对行业或部门有较大 影响的国外先进技术。 影响的国外先进技术。 主要背景 典 型 项 目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 吸收组织形式的选择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 组织行为的冲突分析
系统工程学课件 (5)
国际技 术经济 超系统
技术实现分系统
技术 技术 技术 选择 学习 发展 子系统 子系统 子系统
决策支持分系统
技术研究子系统 经济分析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
技术引进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国 化新 型技 术成
果
国内外 国家技
国 内 现 技 术 发 术政策
有 技 术 展趋势
技术提
水平
供者情
国内教育 水平及其 构成
技术 环境
况 国内外技术
产品的市场
需求
企业素质及 组织结构
现行经济和 管理体制
产业结 构及政 策
基础结 构环境
技术引进 系统
经济 环境
社会政 治环境
自然 环境
国家 法律 制度
社会文 化传统
国际 政治 关系
生态 环境
现有工业基础 的配套能力
资金保 障制度
现行经 济政策
自然 资源
环境因素示意图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增强自主技术能力、提高国民经济装备水平(T)
提高技术水平 改善经济效果
(O1)
(O2)
提高装备能力 提高企业素质
(O3)
(O4)
使技 提高 提高 增强 提高 改善 替代 加 提高 提
术结
新技 国内
机电
产品
产品 进口 快 企业
高
构合
术的 工业
产品
质量
结构 节约 企 经营
职
理化 整体 生产 出口 和性 增加 外汇 业 管理 工
合高 级化
吸收 和开 发能
地在本行业推广应用, 储备型技术;行业研
或作为国内技术储备。 究院(所)有较强的开发
能力。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现行经济政策 现行经济政策
13.协作单位的积极性 协作单位的积极性 14.国产化产品的市场需求 国产化产品的市场需求 15.重复引进和产品进口程度 重复引进和产品进口程度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示意图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引进单位消化吸收的积极性 协作单位的积极性
消化吸收所需经费 技术的选择与论证
国产化产品的市场需 求 重复引进和产品进口的程 度 宏观管理水 平和协调能 力 现行 管理 体制 现有工 业基础 配套能 力 现行经 济政策 整体科 技水平 及发展 战略
工艺和测试 水平 职工素 质
企业技术经济 基础 企业运营管理 水平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影响因素结构图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变量说明
Ii——技术引进方 技术引进方(i=1,2,…,p); 技术引进方 ; Dj——消化吸收协作方 消化吸收协作方 (j=1,2,…,q); ; Uk——(技术 TK)或产品 成 技术(U 或产品 或产品)成 技术 果使用方(k=1,2,…,r); 果使用方 ; C——组织协调方; 组织协调方; 组织协调方 上标(1)——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 上标 生产企业 (2)——科研单位 科研单位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续1) )
组 织 形 式 国 内 配 套 式 示意图 含义 主要背景 典 型 项 目
C I1(1) D1(1) Uk
在引进单项技术的同时, 引进项目技术前景好, 在引进单项技术的同时, 引进项目技术前景好, 安排国内外制造商或科 国内有经过组织的配 套能力; 研单位消化和开发配套 套能力;引进技术分 技术设备研制项目 散性较大; 散性较大;引进企业 略 的外汇“供给”不足。 的外汇“供给”不足。
某集团公司( 某集团公司(XDC) )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XDC优先序和稳定性分析过程及结果 Preference for XDC 优先序和稳定性分析过程及结果
(O11) ( O12 (O21) O22) ( O23 ( O31 (O32) O41 O42 O43) ) ) ( ) ) ( ( ( ) ) ) ) ) )
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目标结构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A A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A (V) V V V (V) V A A V V X V A (A A A (A) V A A X A A A A A (A) A (V) (V) V (V V A V V V V A V V X (A) 1.引进企业消化 引进企业消化 吸收的积极性 (V) X 2.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V 3.职工素质 职工素质 A (A )
略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续2) )
组 示意图 织 形 式 中 C 心 开 发 I1(1)(2) Di(1)(2) 式 科 研 实 现 I1(2) 式 含义 主要背景 典 型 项 目
由有较强研究、 由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生产能 力、在本行业有重要影响的企 业集团(联合企业 ,或其它形 业集团 联合企业), 联合企业 式的行业开发中心引进,并在 式的行业开发中心引进, Uk 使用中推广,以提高全行业的 使用中推广, 技术水平及装备能力。 技术水平及装备能力。
引进单位一般为新型企业集 团或其它形式的技术经济联 合体, 合体,在同行业具有明显的 技术优势;引进项目规模和 技术优势; 影响、消化吸收难度, 影响、消化吸收难度,以及 市场潜力大,技术前景好。 市场潜力大,技术前景好。
略
C Di(2) U kT
由有研究和开发实力的 行业重点科研院(所 , 行业重点科研院 所), 以许可证贸易、 以许可证贸易、技术合 作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 技术,经消化后有组织 地在本行业推广应用, 地在本行业推广应用, 或作为国内技术储备。 或作为国内技术储备。
宏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宏观管理水平 有待提高 存 在不必要的重复引进, 在不必要的重复引进 , 引 进效率低, 进效率低,效益不够理想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 收不良
对技术引进 缺乏系统认 识和战略考 虑 , 指导思 有时不够 想 有时 不够 明确
在引进项 目的决策 与评价中 缺乏综合 与长远效 益观念
企业缺乏应 有的活力, 有的活力, 技术吸收和 创新缺乏良 好的组织保 证体系
2、增加科技投 加大技改投入 , 推行支持高科技 、 加大技改投入, 入(Invest) 政策等 ) 将行业检测中心从企业化研究所 3、调整行业所 、 剥离, 剥离,调整研究所原有行业技术 职能( 职能(Regulate) ) 管理职能 4 、 鼓 励 联 盟 鼓励厂、所结成技术和生产联盟, 鼓励厂、所结成技术和生产联盟, 提高开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Ally) ) 5、支持合并 (Combine) ) 通过合并,形成行业龙头老大的 通过合并, 地位
基础结 构环境
技术引进 系统 社会政 治环境
经济 环境 自然 环境
产 业 结 构 及 政 策 国家 法律 国际 制度 社 会 文 政治 化传统 关系
生态 环境
环境因素示意图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引进、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增强自主技术能力、 增强自主技术能力、提高国民经济装备水平 (T) 提高技术水平 (O1) ) 使技 术结 构合 理化 合高 级化 提高 新技 术的 整体 吸收 和开 发能 力 改善经济效果 (O2) ) 提高 国内 工业 生产 的经 济效 益 增强 机电 产品 出口 创汇 能力 提高 产品 质量 和性 能 提高装备能力 (O3) ) 改善 产品 结构 增加 品种 提高 成套 能力 替代 进口 节约 外汇 支出 提高企业素质 (O4) ) 加 快 企 业 技 术 改 造 提高 企业 经营 管理 水平 提 高 职 工 素 质
导引信息 反馈信息 技术信息 人、财、物 实施保障分系统 资金 物资 资源 人力 技术 供给 供给 保障 保障 服务 子系统子系统子系统子系统 子系统
战略 目标 分系统
协调控制分系统
经济调节子系统 信息指导子系统 法律监督子系统
技术实现分系统 国际技 术经济 超系统
技术 技术 技术 选择 学习 发展 子系统 子系统 子系统
0.644
0.460
0.736
0.508
组织效能 排序
5
3
2
6
1
4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协调过程实证分析的局中人及行动
Players Options 1、解除产业保 、 护(Remove) ) 经济及行业主管部 门(Responsible Institute,R.I.) ) 说明 “引进”国际竞争对手,允许同类 引进”国际竞争对手, 引进 产品进口等
4.企业技术经济基础 企业技术经济基础
5.企业工艺和测试水平 企业工艺和测试水平
6.技术的选择与论证 技术的选择与论证
A 7.消化吸收所需经费 消化吸收所需经费 8.整体科技水平及发展战略 整体科技水平及发展战略
(V) 9.现有工业基础配套能力 现有工业基础配套能力 10.宏观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 宏观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 11.现行管理体制 现行管理体制
决策支持分系统
技术研究子系统 经济分析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
本国 化新 型技 术成 果
技术引进系统结构示意图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国 内 外 国 家 技 国 内 现 技 术 发 术政策 技 术 提 有 技 术 展趋势 供 者 情 水平 况 国内教育 国内外技术 技术 水平及其 产品的市场 环境 构成 需求 企业素质及 组织结构 现行经济和 管理体制 现有工业基础 的配套能力 资 金 保 障制度 现 行 经 济政策 自然 资源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引进及其
消化吸收与国产化的系统分析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内容提要
• • • • • • 分析目的介绍 系统分析的总体框架 初步分析 规范分析 方案评价 冲突分析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C I1(1) I1(1) Dj(j≠1 ≠1) ≠1 C Ii Dj Uk I1(1)
引进企业营运条件较 好,主观上希望独享 技术成果; 技术成果;消化吸收 难度不算太大市场状 略 况好; 况好;客观上可能受 到某些合同条款的限 制。 引进项目在全行业影 响深远、规模较大、 响深远、规模较大、 技术分散性较小; 技术分散性较小;引 进企业条件较好, 进企业条件较好,同 行科研单位力量较强, 行科研单位力量较强, 略 行业管理比较严密、 行业管理比较严密、 有效。 有效。
案例: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
组 织 形 式 自 主 消 化 式 组 织 联 合 式 示意图 含义 引进企业基本依靠自己 的力量, 的力量,对引进技术进 行消化吸收, 行消化吸收,但对个别 疑难问题和某些外协要 求,希望以合同等方式 委托其他单位帮助解决 在组织协调方有相当的 能力、 能力、持久性和对下属 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把 有关的科研与生产, 有关的科研与生产,或 生产与生产单位组织起 来,联合引进和消化吸 收对行业或部门有较大 影响的国外先进技术。 影响的国外先进技术。 主要背景 典 型 项 目
系
组 织 效 能
I I
D D U的 的
I消化吸收的 消化吸收的 技术 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