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假账的危害与防范治理对策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影响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故意通过虚假报表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财务造假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重大风险,还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财务造假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影响1. 经济损失: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虚增资产或利润,进而误导投资者。
当真实情况暴露时,企业的股价和信誉将受到重创,导致股东的投资损失以及整个市场的震荡。
2. 不公平竞争:企业通过虚假财务报告获得不实的信用,可能获取到不应该获得的贷款或投资,从而扭曲市场竞争,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导致市场失灵。
3. 缺乏信任: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的信任基础。
当投资者失去信心时,将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发展前景,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二、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应定期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建立完善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企业应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加强对财务造假的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4. 强化信息披露:企业应及时、真实地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披露财务信息,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5.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执法机制,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6. 增加外部审计透明度:外部审计机构应公开审计结果,并加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监督和披露,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结语财务造假的影响不容小觑,对企业、投资者和市场秩序都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相关各方应加强对财务造假现象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和市场的健康运行。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1. 引言1.1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篡改会计记录、虚构业绩等手段,以达到欺骗投资者、股东和监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目的。
会计造假的危害不仅仅是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和发展造成影响,更可能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投资者利益受损,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会计造假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现象,需要深入分析其定义与表现形式、危害与影响、原因分析、防范措施以及治理机制。
只有全面理解会计造假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治理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深入探讨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问题,为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稳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会计造假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会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目的,通过故意虚增收入、虚报资产、隐匿负债或利润等方式,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造假,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行为。
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资产减值问题:企业可能通过评估资产价值不实来虚增资产,或者故意隐瞒资产贬值的事实,以保持企业资产净值不受损害。
2. 收入与支出操纵: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收入或操纵支出来操纵财务数据,从而掩盖真实业绩。
3. 资产负债表的伪装:企业可能通过调整账户余额或变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使其看起来更有利于企业。
4. 利润的虚增: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交易或调整会计政策来虚增利润,使企业看起来更具竞争力。
5. 现金流量的操纵:企业可能会通过人为干预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现状。
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欺诈。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监管,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会计造假的危害与影响会计造假对企业和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会计造假会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的失真,影响到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
财务造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指企业故意以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股东、投资者、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以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有很大的法律风险,还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市场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经营影响1.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财务造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操作,让企业的全体员工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
这不仅会延误企业的日常经营,更会破坏公司文化,降低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2.损害企业形象和信誉企业的公信力是市场信任企业的重要支撑,而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更会失去投资者和客户的信任。
这对企业的开展有极大的影响,企业的业务也会受到限制。
3.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财务造假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虚假、不稳定。
这不仅会对外部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更会对内部稳定造成极大的隐患,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防范措施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应当明确企业的财务职责、管理程序和审核流程等,同时规范业务操作,加强了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推广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等。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员工认识到财务造假对企业和自己的危害性。
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应该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及时回应并控制风险。
这包括法律及实体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提前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应对风险。
4.推行诚信经营企业应该推行诚信经营,保持企业的公信力和市场信任,对于财务问题要坚决实行透明化管理。
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稳健性的重要保障。
总之,财务造假不仅会对公司内部产生影响,更会对企业的市场声誉带来极大损失。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推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保持诚信经营,才能够真正避免财务造假产生的危害。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是会计领域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它指的是国内外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项目、数据和报告方面的有意篡改或修改,以提高公司财务表现。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造假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
因此,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防范会计造假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稳健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首要的。
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管理程序和流程,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完善制度及流程企业通过完善制度及流程,来规范会计工作。
逐步完善制度流程,厘清会计流程,实行会计凭证的备查制度,建立索引卡片,规范增删改操作等,从而确保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并为其提供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会计准则和内控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强化其职业道德,以避免会计记录的故意失实和误导性。
4. 审核制度企业应建立稳健的财务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安排会计人员的时间,及时发现和纠正记录错误。
1. 强化法律法规宣导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合规意识。
同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
2. 加强审计工作加强审计工作,充分利用财务审计、内部审计、资产评估、律师、会计师等多种资源进行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现和打击能力。
3. 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通过资本市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公开企业财务信息,对可能会导致会计造假的行业进行监督管理,防范全社会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发生。
总之,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对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从上述措施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监管机构赢得信任。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
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与监管对策分析近年来,企业会计数据造假现象频频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会计数据是企业运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对于决策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存在着夸大收入、隐瞒负债、虚构利润等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将从造假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监管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假现象的原因1.1 利益驱动: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一些企业可能通过夸大业绩来取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投资,提高市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1.2 隐瞒负债:一些企业可能通过隐瞒负债的方式,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财务指标的目的。
1.3 绩效考核压力:企业高管由于面临绩效考核等压力,可能会借助造假手段来夸大自己的业绩,以获得奖金或晋升机会。
1.4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为企业的会计数据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造假现象的影响2.1 建立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企业会计数据的造假现象使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受到极大的破坏,破坏了市场的信誉和稳定。
2.2 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法准确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3 金融风险的积累: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还可能掩盖真实的经营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积累,一旦暴露,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三、监管对策3.1 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会计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造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加强信息披露和审计的监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公开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
同时,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造假风险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造假风险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财务造假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声誉和形象,还可能导致投资者损失以及金融市场动荡。
因此,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造假风险变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和应对等方面,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造假风险。
一、预防财务造假的风险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是预防财务造假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例如,采用双录入制度、限制权限分离和人事轮岗制度等方法,从源头上预防财务造假。
2.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评估和监督财务业务运行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核账目、检查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 建立道德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道德激励机制,鼓励员工遵守职业道德和企业伦理规范。
通过制定行为准则、员工教育和培训、奖励制度等方式,引导员工自觉遵守诚信原则,并树立正确的财务估值和报告理念,从而减少财务造假的风险。
二、监测财务造假的风险1. 引入独立第三方监管企业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财务监管,例如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聘请独立董事或独立监事等。
独立第三方的参与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减少造假的可能性。
2. 采用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财务数据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和风险信号,从而降低财务造假的风险。
3. 加强风险提示和报告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提示和报告机制。
一旦发现财务造假的迹象或线索,员工应有相应的途径和渠道进行举报和报告,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从而加强对财务造假风险的监测和处理。
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与治理
2062019年5月 营销界(第3周)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与治理■霍毓龙(哈尔滨华德学院)财务造假是指运用一定的经济或非经济手段伪造财务数据的非规范性财务行为。
财务造假普遍存在于世界上各个国家,部分上市公司受利益驱使,其公司财务造假手段花样百出,造假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财务造假对投资者及中小股民造成巨大伤害,造假的公司及操作人员一旦查实也会付出惨重代价。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稳步发展的基础,投资者对于投资的主要判断是财务数据及报表,因此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对稳定我国证券市场,保护各方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Johnson 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经营压力较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为了完成公司的年度计划采取财务造假手段,或者利用盈余管理干扰上市公司股价。
迫于经营业绩的压力,部分上市企业为保证不退市,会采取财务造假的手段维持企业的运行。
Eliezer 在指出财务监管负责人对财务影响的重要性,财务监管是保证财务真实有效的必要保证。
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相关数据做支撑。
文章还对风险分析、实物期权和资本预算进行了具体阐述,文章最后强调财务负责人必须切实负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防止财务造假。
Joseph 等人在研究重点分析了社会审计监督在财务审计方面的作用,但部分社会审计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在审计过程中不免出现隐瞒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上市公司作为委托人可以更改社会审计监督机构,机构中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迫于企业的压力会向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妥协。
张磊在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一文中提到:目前我国国内附属公司的财务监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具体主要集中于监制机制相对滞后以及会计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作者认为由于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给予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并认为会计秩序的维系应该委派财务总监。
因此保持财务总监的独立性对的会计工作的顺利进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高月春指出建立会计服务制度是加强会计监督的有效举措,虚假的报表无法体现出会计信息中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即相关性与粉饰性。
浅谈防范会计造假的对策与建议
浅谈防范会计造假的对策与建议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会计造假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根本的防范措施。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合法合规。
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明确的权责划分、严格的财务审批程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等,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只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地防范会计造假。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会计人员是负责记录和核算企业各项业务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会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不可轻举妄动。
企业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和监督,确保他们不因为私利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篡改和伪造。
三、加强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手段。
通过财务审计,企业可以发现财务报表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
企业应该严肃对待财务审计,委托专业的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信。
企业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主动提供审计需要的信息和数据,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项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在风险管理中,要特别重视财务风险,对可能导致会计造假的各种因素要有所警惕,加强风险控制的力度。
企业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做到风险管理的全程监控和全员参与,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建立举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对于防范会计造假,举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财务造假行为及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行为及防范措施财务造假行为是指企业在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伪造、隐藏或歪曲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或相关利益相关方的目的。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虚报收入、夸大资产价值、隐瞒负债、操纵成本和利润等等。
财务造假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和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授权、核实和复核程序,确保财务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企业还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报告进行全面和独立的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造假行为。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和报告的核心,必须具备高度的诚信和职业道德。
企业应建立内部培训计划,向财务人员传达诚信、透明和合规的重要性。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企业内部的审计程序、财务报告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第三,企业应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或委员会,对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能够为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独立和中立的评估机制。
监管机构可以定期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核,评估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企业还可以设立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和各利益相关方报告可能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第四,企业应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是财务信息的独立验证和确认,有助于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企业应选择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外部审计人员应遵守专业道德规范,进行全面、独立和客观的审计工作。
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
风险管理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或委员会,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和策略。
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及早发现和预防财务造假的风险。
总之,财务造假行为对企业和市场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公平,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和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外部审计,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账目作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我国,账目作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账目作假的法律后果,旨在提醒广大企业及个人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一、账目作假的法律定义账目作假,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财务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中,虚构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以达到某种非法目的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行为属于账目作假:1. 虚构交易或事项,虚增资产、虚减负债、虚增收入、虚减费用等;2. 隐瞒真实财务状况,虚报或者隐瞒利润;3. 虚列支出,虚减资产、虚增负债、虚减收入、虚增费用等;4. 虚构或者隐瞒其他财务信息。
二、账目作假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发生的账目作假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包括:(1)责令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2)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3)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的财务负责人;(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进行虚假记载,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公司或者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 市场信誉受损账目作假的企业,一旦被查处,其市场信誉将受到严重影响。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还可能导致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5. 社会道德风险账目作假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
财务造假手段和对策分析财务造假是一种会计违规行为,它包括一系列不诚实的手段,如虚增收入,隐瞒负债,夸大资产价值以及伪造公司财务报告等。
这些行为对企业的声誉、信誉和经济状况产生恶劣影响。
因此,采取措施防止财务造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造假手段1.虚增收入:企业经常会虚增营业收入,以使财务报告显示企业盈利。
虚增收入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比如通过压缩营业成本,提高销售价格和数量,以及将其他收入包括在营业收入中等。
2.隐藏负债:企业在出现财务困难时,往往会隐瞒负债和负面信息,用虚假的账面显示企业实际财务状况。
例如企业可能通过拖延账款支付来隐瞒应付账款,将应付的债务转化为长期借款等。
3.夸大资产价值:企业可能通过夸大资产价值来掩盖实际亏损。
例如企业可能收购其他公司并将高估的资产纳入财务报告,或通过虚假会计来估值固定资产和存货等。
4.伪造财务报告:企业为了隐藏实际财务状况,可能会伪造不实的财务报告来符合投资者的预期,如编造收入、盈利等数据,来掩盖企业的亏损状况。
二、防止财务造假的对策1.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稳健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运作,使财务信息真实透明。
例如,应及时核实财务信息,强化现场管理,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2.加强经营管理: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竞争力。
通过经营管理的改善,提高企业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减少虚增收入的可能性,令企业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3.加强会计监管:会计监管是防止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应加强会计审计和监管,规范资产、负债、成本、收益核算的权责,及时发现并纠正财务问题,严格尽职调查和审计程序,防止阴阳合同、利益输送等行为。
4.加强公司治理:企业应加强公司治理,明确权利和责任,健全监督机制。
令高管层行事入法,保证财务信息真实透明,盈利核算正确,这样才能建立可信的商业信誉,吸引更多优秀投资者。
总结:实施以上措施,企业能够增强财务直觉,改善企业的信誉,并保证财务报告真实透明。
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论文范文
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论文近年来,会计造假问题屡屡出现,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也对社会信任体系造成了巨大威胁。
加强会计造假防范和治理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
一、会计造假的原因1、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可能采取一些违规的会计方法,例如虚构应收账款、虚假调整资产负债表等,来掩盖实际营业状况。
2、管理层决策错误或压力过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市场下滑、竞争加剧等,管理层为了避免企业负面效应,会采取一些不正当行为,例如不规范的资本开支、虚构收入等。
3、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容易在会计报表上产生虚报和误导的情况。
二、会计造假防范的方法1、加强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完善财务报表审核流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反腐败法规。
2、认真贯彻会计准则:企业应认真贯彻会计准则,对收入、费用、成本、资产和负债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记录和计量,在会计政策的确定上,应坚持规范、真实和合法的原则,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增强社会监督力度: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到会计监管和风险评估中,提高行业自律和规范性。
三、会计造假治理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治理机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股东和董事会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和有效性。
2、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应加强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快速和准确性,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理会计造假问题。
3、加强外部审计:企业应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实现财务报表查证和内部审计相互独立,避免利益冲突和监管漏洞,提高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能力。
四、结语会计造假问题对企业的经营和社会信任体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风险和影响,加强会计造假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管机制和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企业假账成因及防治对策
的混合结构。因而在市场上 出现多种利益主体 , 彼
此激烈竞争 , 各经济主体 的最大 目标便是 追求利润 最大化。回过头看 , 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速度 我 和效率是 比较高 的, 这直接推动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 与此同时, 企业合并 、 破产 、 资产重组、 股票上市、 资本经营等市场经济 现象 的发生 日益频繁 , 而与此 相关的各种经济法律制度 的建立和完善相 当滞后, 更多地依靠行政手段的干预 , 这不可避免地造成权
业财务会计造假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通过对企业假账的基本含义、 产生原因、 主要手段及社会危 害的分
析探 讨 , 法律 与 道德 层 面提 出了治理 企业会 计造 假 的基 本途 径 和 方法 。 从
关键词:企业假账 ; 法律 ; 道德 ; 对策 中图分类号:F 3 .9 2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 — 1 120 )4— 2 — 3 6 1 18 (0 6 0 0 1 0
D c2 o e .0 6
企 业 假 账 成 因 及 防 治 对 策
廖文军 ,朱文明
(. 1 湖南工程学 院 经 济管理系 , 湖南 湘潭 4 10 ; . 114 2 中南大学 商学 院 , 湖南 长沙 40 8) 103
摘 要:我 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 与经济活动相 关的诸 多领 域存在 法律及 制度缺 陷。 特别是加入 W O后 , T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 生了深刻的 变化。在 企业经营管理领域 , 因利 益驱 动, 企
企业假账行为得不到应有 的良知与道德谴责 。因而
在全国会计职业系统难 以形 成讲道德 、 讲诚信 的良
好行业风尚。 ( ) 三 企业假账的社会危害
规范和标准以及全国性职业道德教育体 系、 与 考核
不做假账是会计诚信的基石
不做假账是会计诚信的基石在当今社会,会计诚信问题备受关注。
诚信是建立在真实、准确、可靠的基础上的,会计诚信则是指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坚守道德规范,真实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行为。
而不做假账作为会计诚信的基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假账的定义及危害假账指故意编造、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以掩盖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假账行为会直接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对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层而言,假账会误导决策,导致错误的经营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假账也会影响企业的股东和投资者利益,破坏市场信心,损害股东权益。
此外,假账还会损害企业声誉,影响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
由此可见,假账对企业和整个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可忽视的威胁。
二、假账的原因和诱因假账的产生往往有其潜在的原因和诱因。
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会为假账提供可乘之机。
例如,缺乏资金流动监控机制、审计管理不到位等都可能使得假账行为难以及时被发现。
另一方面,个人的利益驱动也是假账产生的重要原因。
个人的利益诱因涉及到经济利益、职务权力等多个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或道德约束,会导致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中包括假账的发生。
三、会计诚信的基石就是不做假账。
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应尽的职业责任,也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信任的基础。
首先,不做假账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
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维护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
其次,不做假账是维护会计职业形象的必然要求。
会计人员要始终坚守职业伦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同时,不做假账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
四、加强会计诚信的措施为加强会计诚信,防止假账行为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通过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等手段,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防止假账行为的发生。
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引言:财务造假和财务舞弊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不仅会损害企业声誉和利益,还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市场不稳定。
为了降低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定义、常见形式和造成的影响,并列举出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定义1. 财务造假: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形式和披露进行人为干预,达到误导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目的。
2. 财务舞弊:指企业管理者、员工或第三方蓄意欺骗或操纵财务信息,以达到非法获利或逃避法律责任的目的。
二、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常见形式1. 蓄意误导财务报表:如虚增收入、减少成本、隐瞒负债等,以改变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 成立“空壳”公司:通过设立虚假的子公司或关联公司,来进行资金转移、掩盖损失或隐瞒真实业务情况。
3. 财务数据篡改:将真实财务数据篡改为虚假数据,以欺骗内外部利益相关者。
4. 资金挪用:将企业资金用于其他非法用途,如个人消费、投资其他项目等,造成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5. 虚假销售和采购:虚构交易、虚假开票和虚假支出,以抬高或降低企业财务报表的预期利润额。
三、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影响1. 对企业的影响:a. 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企业的市场信任与竞争力。
b. 降低企业的融资和信贷机会,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
c. 增加管理成本,因为需要更多的审计和检查程序。
d. 导致投资者损失,人们对股票市场的信任降低,进而影响整个经济。
2. 对经济的影响:a. 股市和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b. 增加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国内外投资和经济增长。
c. 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和社会不稳定,影响整体经济发展。
四、财务造假与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a. 设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b. 分离财务职责和权限,建立相互制约的财务部门。
企业财务造假案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企业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
本报告以某知名企业财务造假案为例,深入分析其造假手段、动机、影响及防范措施,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借鉴。
一、案件背景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然而,在2019年,该公司被曝出财务造假,涉及金额巨大。
经调查,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
二、造假手段及动机1. 虚构销售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将应收账款虚增,从而虚增销售收入。
具体操作如下:(1)虚构销售合同:与关联方签订虚假销售合同,将销售收入计入当期,但实际上并未发生实际交易。
(2)虚开发票:与关联方合作,虚开发票,将销售收入计入当期,但实际交易并未发生。
2. 虚增资产该公司通过虚增存货、固定资产等手段,虚增资产总额。
具体操作如下:(1)虚增存货:将已售出的产品计入存货,虚增存货价值。
(2)虚增固定资产:将已报废或处置的固定资产计入固定资产,虚增固定资产价值。
3. 隐瞒负债该公司通过隐瞒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手段,隐瞒负债。
具体操作如下:(1)隐瞒应付账款:将应付款项推迟支付,将应付账款计入下期。
(2)隐瞒短期借款:将短期借款计入长期借款,隐瞒负债。
动机分析:(1)业绩压力:该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面临业绩压力,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高管利益:部分高管为了获得高额奖金,推动公司财务造假。
三、案件影响1. 投资者利益受损:该公司财务造假,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2. 市场秩序混乱:该公司财务造假,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
3. 社会信任度下降:该公司财务造假,损害了社会信任度,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防止财务造假。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隐瞒、误导、篡改或虚构重要的会计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的。
会计造假对企业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探讨会计造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预防会计造假的措施1.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会计造假的第一道防线。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严格执行。
企业还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有效性。
2.加强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是发现会计造假行为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专业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减少审计风险。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是预防会计造假的重要举措。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使员工能够通过诚实守信获得合理的报酬和晋升机会,减少因为财务目标压力而造假的动机。
对于发现和揭露会计造假行为的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鼓励员工主动监督和报告不正当行为。
4.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员工对会计伦理的认识和遵守。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培训机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操守和风险意识。
1.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规范和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信披审核,及时发现和查处会计造假行为。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要依法严厉处理,对于涉嫌会计造假的企业,有关部门应加大调查力度,严肃追责,维护市场秩序。
2.建立举报机制建立健全的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举报会计造假行为。
监管部门应建立热线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举报活动的顺利进行。
对举报线索进行及时查处,严格保密,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树立举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惩治力度对于发现的会计造假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谈虚假会计信息防范
谈虚假会计信息防范虚假会计信息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篡改会计数据、隐瞒会计信息或虚构会计业务,以达到虚拟盈利的目的。
虚假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和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防范虚假会计信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措施。
一、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是公司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第一道防线,准确、透明的内部管理是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保障。
企业应该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账务制度和业务流程。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公司的账务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公司应该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加强对外合作的监管企业与对外合作的商户、供应商等保持紧密联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虚假会计信息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合作伙伴的共享数据信息平台,做好对外合作的风险防范工作,如与供应商签订严格的货款结算及贸易条件等约定,明确风险责任和利益分配等。
同时,对于经常性合作的商户,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并注意监控其财务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三、加强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企业在获得融资、股权投资、上市等方面都会涉及外部监管机构的审查和监管,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监管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企业应该积极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以充分披露财务状况,做到信息透明化。
在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中,企业应该注重规范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误导监管机构。
同时,监管机构也要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虚假会计信息,保障市场的公开透明和公平稳定。
四、加强企业经营风险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另一个来源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企业应该把握市场变化动态,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并灵活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规划,避免由于经营风险导致公司财务数据造假。
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及时识别、评估、监控、控制风险,规避经营风险的影响。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专业论文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会计专业-论文1000字摘要:会计造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对公司的运营和投资者的判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阐述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防范与治理措施,提出加强信息披露、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执法力度以及提高总体的法制水平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理会计造假问题,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会计造假、防范、治理、信息披露、规章制度一、背景及意义会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编造或夸大财务数据、隐瞒或误报资产负债、营业收入、成本等财务信息来达到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目的的行为。
会计造假已成为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造成了财产损失、政治风险和社会不信任等严重后果。
会计造假事件的频发加剧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不信任,更加突出了明确的治理问题。
因此,加强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显得至关重要。
二、原因分析1.缺乏诚信意识缺乏诚信意识是造假行为的根源。
会计人员没有对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形成认知,对公司和投资者都不负任何责任,从而降低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这种情况导致了部分会计人员报表编制过程中,夸大收入和利润,而漏报或隐瞒负债,从而导致了一些虚假和虚构的数据,直接导致了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
2.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监督是导致会计造假事件持续出现的原因之一。
在效力不高、执行难上加难的情况下,企业工作人员很容易采取一些不负责任,甚至不道德的做法来达到企图提高公司绩效的目标,这些会计人员对企业在具体业务中违反规定行为的故意漏洞和故意违反局限等情况的发掘乃至经验的沉淀等方面缺少制度和法律监督,从而形成了一些不规范和不合法的行为。
3.控制不力在大量的内控监管缺失和不规范,使得内部信息交流留下了空子。
会计信息完整度和准确性的不确定性,让管理人员无法掌握重要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提高了会计造假的可能性。
此外,在具体人员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多的奖励制度,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让工作人员对规范性控制缺乏尊重和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会计造假的推波助澜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企业假账的危害与防范治理对策姓名:***班级:会计学院审计学1班学号:************成绩:一、前言在今天,会计行业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行业,会计人员的努力也对经济的发展起来了很积极的作用。
可是,其中也突出地存在了假账的问题。
何为假账,关于假账的解释是在企业、公司等里的单位领导人员、会计人员及其他有关当事人为了达到某些非法目的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故意在账务处理等方面造假,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导致财务会计资料信息失真的一种舞弊行为。
在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会计假账满天飞,做假账是经常可以发现的社会现状。
在有的企业准备了几本帐,给自己看的就是真的,这也就是俗称的‘内账’;但是呢,给上级领导、税务机关检查人员等等看的往往是假的,数字或者夸大或夸小,视为了粉饰成绩还是偷漏税的目的不同而做假账,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外账’。
甚至有些企业的负责人招聘会计或财务人员的标准,就是看他们会不会做假账。
真实的账领导想当然的要掌握清楚,可是,对外的账目差不多就是视领导的心意而随心所欲了。
近年来,因为假账而锒铛入狱的事件屡有发生,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日益严重。
2013年康美药业的‘假账门’事件令社会震惊,最后证监会涉入调查。
而国内第一手机商TCL也爆出了假账丑闻......二、假账的危害会计假账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的损失和消极后果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做假账和假账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很多:1、会计假账导致微观决策失误微观是从具体的小范围个体角度看待做假账: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但是提供的有关会计、统计和业务信息资料却不是真实的、准确的。
这样的话,自然会导致企业同行间的恶性竞争,构成了对那些合法经营者的巨大威胁,加剧了竞争的不公平性。
另外,因为无论是什么企业都不能离开及时、准确、真实的各种会计消息,但可悲的假账的会计信息不真实,而这样企业高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就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的决策,也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这也仅仅就是会计假账导致微观决策失败的主要原因。
2、会计假账形成宏观调控错位宏观角度是大范围的整体角度分析问题:各级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领域的假账活动,会扰乱正常的国家税收秩序。
而经济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密切,做假账导致的危害也极易引发全行业、配套企业甚至到全社会范围的连锁反应,这样会影响到资源的合理分配。
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可能再像从前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单一的财政拨款的行为,而是在向多元化的投资发展。
而会计假账会使国家的宏观调控错位,很可能会扰乱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3、会计假账阻碍市场体制完善会计假账直接会导致的是利税和其他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因此做假账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扰乱正常的、健康的、规范的市场。
所以说会计假账会阻碍市场体制的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4、会计假账削弱国家经济实力会计假账导致的系列恶果反映在国家整体上汇削弱我国的经济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假账使国家流失了大量的利益和资产,直接减少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会计假账大量出现的现行状况,令国家的经济信誉在与国外合作的时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诚信成本才有成功的机会,也可能会使很多利国利民的经济合作不属于我们,令我国的经济获利减少,这也是会计假账削弱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表现。
5、会计假账阻碍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辛勤努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跨世纪现代化。
不幸的是,会计假账、特别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是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到少提折旧......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这些会计假账的发生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的规范越来越相去甚远,阻碍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三、关于假账的防范治理对策面对猖獗的做假账现象,我们需要反假账,而且是行之有效的防范假账与积极的对策。
以下正是我对假账的几点防范措施与对策:(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做假账的惩罚力度完善制度是防范舞弊的根本,也是有效减少做假账机会的主要手段之一。
制度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社会激励机制,不完善的制度为做假账提供了便利。
只有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为防范做假账提供合理的保证。
要防止做假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培养员工的自我控制意识,这里包括培养员工的诚信和良好的道德观、培养工作能力和经营风格之类,而且还要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层与治理层之间、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相互控制的机制,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内部审计程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
有效的会计系统它可以提供审计轨迹,使得做假账的痕迹能被发现或难以掩盖。
有效、及时、完整的会计系统,用以区分有意的做假账和无意的错误。
3、建立适当的控制程序。
适当的控制程序可以减少做假账的机会,主要的控制程序在企业要建立包括可以提供资产的实物控制、恰当明确的授权制度和明晰的职责分工等。
另外,加大惩罚力度是防范做假账的有力保障。
注意要区分不同的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者的责任,明确责任分担的标准与划分区线,对做假账者和相关利益者大加惩处。
明确区分法律法规的适用标准与范围,对与假账的关联者不仅依照《会计法》进行经济处罚,还需依靠法律的力量,该诉诸法律的绝不姑息,该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的绝不手软,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起到‘打击一小撮,教育一大群’的作用。
(二)、建立多元化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1、恰当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
如果国家某些政策、规章制度之间存在摩擦和矛盾,将会使得有些企业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利用政策、规章制度的漏洞巧立名目做假账获取非法利润。
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更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现行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净化法律环境,以法律的震慑力防范做假账的事件。
2、加强独立性的审计职能。
在我国的审计结构是由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组成,而国家审计的重点是对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审计,对企业监督的力度不强;可是民间审计与被审企业间形成的被雇佣与雇佣关系,使得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可能会难以充分利用。
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独立审计职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应引入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能强化独立审计职能的制度,并正确处理好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等的关系。
因为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虽均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职责受制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独立性不强,对企业监督难有明显的成效,往往形同虚设,而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制度的引进可以有助于改变此现状。
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企业的职业服务内容不交叉不重复;切记不应在受聘企业担任有所关联的职务这样子,注册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经济的独立会更好的保证注册会计师的职责独立性。
同时还要加强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相信这样假账查出来的几率相信也会有所提升3、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要建立具备健全的制度体系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高层管理人员控制经营活动,而内部监督的制度可以控制高层管理人员,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约束高层管理人员的不当行为,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对称性与真实性。
更实际的建议是,建立起企业内部人员相互监督机制或设立举报热线,使有企图做假账者时时处在“有人在监视我”的意识中,达到有恐惧意识,起到防范做假账的作用。
(三)、加强诚信理念,树立‘讲诚信,反假账’的社会风气一个事件发生有内外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内因。
要防范假账,我们可以从内因着手,加强诚信理念,书里‘讲诚信,反假账’的社会风气。
工作环境对假账的滋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是这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工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就会为做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培植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壤。
因此:整个社会要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
目前“会计假账满天飞、审计诚信面临质疑、假账与反假账成为日益紧迫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赢得公众的信任,要先从个人做起,每个人要实实在在地做“本分”的工作将可信、诚实贯彻到底并落到实处,以此来建立一个公众信任的环境。
对企业来说,更要加强诚信教育,创造以讲诚信、反假账的工作环境。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在常年累月的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下,这样能使道德发挥积极的效能,减少假账的发生,使企业员工在面临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法律规范两者产生矛盾碰撞时,以自己树立的诚信理念,做出正确的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的选择。
(四)、怀疑假账存在情况下,重点分析企业账目经营的敏感点企业的假账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治理?在怀疑存在假账的情况下,企业账目的敏感点就是关键点。
以关联交易为例,在检查时,我们要仔细寻找关联方及其交易,理顺整个企业的产权关系,仔细严谨的审阅企业的会议记录,有策略地向管理层询问,尤其要关注年末这一重要的时点。
关联交易常常被用来粉饰装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企业提高形象或体现管理层经营能力的做假账的敏感点。
这时候我们更要提高敏感度,还应分析关联方交易价格是否合理、与下属子企业或股东的交易是否正常。
要想识破假账的概率提高,也可以对比更多的同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