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胰岛素.ppt

合集下载

胰岛素PPT课件

胰岛素PPT课件
●又名常规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 ●制剂中不含鱼精蛋白,外观澄清透明 ●可供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作用高峰时间1~3h,效力持续时间5~7h ●品种有胰岛素注射液、中性可溶性胰岛素注
射液、诺和灵R(Novolin R)、优泌林R(R umuli n R) 、Actrapid HM等
短效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RI)
有关保存
胰岛素用完最好贮存在4~8℃冰箱内
4u), 厂家配备1ml注射器(0.1ml含1u)
●使用中效及长效胰岛素前,应将药瓶横放在两手掌间
滚动,切忌剧烈摇动药瓶,混匀胰岛素呈白色混悬液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先抽短效,再抽中效或长效 ●不同厂家的胰岛素不可混用 ,混合后的胰岛素必须马
上注射
●为防止差错,禁忌从胰岛素笔芯抽取药液后注射
有关注射
中 性 可 溶 有 性 胰 岛 素
短效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RI)
胰 岛 素 注 射 液
短效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RI)
短效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RI)
短效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RI)
短效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 RI)
中效胰岛素 (Isophane Insulin)
中效胰岛素 (Isophane Insulin)
中效胰岛素 (Isophane Insulin)
中效胰岛素 (Isophane Insulin)
长效胰岛素 (Protamine Zinc Insulin, PZI )
●为精蛋白锌胰岛素 ●制剂含过量鱼精蛋白,外观不透明 ●只能做皮下注射 ●作用高峰时间10~16h,效力持续时间28~36h ●品种有精蛋白锌胰岛素、Ultratard HM、诺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④ 磷酸化级联反应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相应激活几种核转录因子,诱导参与细胞生长和中间代 谢的基因表达。
⑤包括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合成并 增加其活性,从而加速葡萄糖的转运。
⑥ 胰岛素长时程作用主要由Ras信号复合物介导。
临床应用
1. 对各型糖尿病有效。
⑤ 抑制糖异生。
2.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合成;抑 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3.蛋白质代谢 促进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质的合成 (包括mRNA的转录及翻译);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和 肝脏的氨基酸氧化。
4.促进K+进入细胞,故有降血K+作用。
5.长时间作用 作用。
通过促进或抑制一些酶的合成起长程
的数目和亲和力。
临床应用
1.糖尿病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
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者可减少 胰岛素的用量。 2.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的分泌,可治疗尿崩症。
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反应 ;大剂量氯磺丙脲还可引起中枢症状; 2. 少数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胆汁郁积性黄疸及肝损害; 3. 严重者持久低血糖症,氯磺丙脲尤甚。故老人及肝、
第32章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糖尿病概述
概念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 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疾病。
表现与危害 血糖↗ 、尿糖↗,多饮;后期常合并 心、肾、眼底的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感染、结核动 脉粥样硬化等。
分类
I型 (胰岛素依赖型):须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 药无效;
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吸收快。 代谢快,t1/2为9~10Min。主要在肝、肾灭活,肝肾功

胰岛素简介PPT课件

胰岛素简介PPT课件

如何监测血糖及处理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
•血糖的监测 •对于绝大多数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每1-2h监测1次血糖。(证据质量:很低) •大多数便携式血糖仪是准确的,但是对于静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作为常规血糖测 定并不理想。临床医师必须意识到在贫血、缺氧及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它的准确性受 影响。(证据质量:很低) •建议对于休克、应用升压药、严重外周组织水肿和长期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选 用动脉或静脉的全血标本而不是指尖毛细血管的标本检测血糖。(证据质量:中等)
•成人ICU患者应当如何停止静脉输注胰岛素? •建议ICU内稳定的患者在停止胰岛素输注前过渡到按照既定方案给予基础量/单次量的 治疗,避免血糖控制的严重不足。(证据质量:很低) •建议根据患者静脉输注胰岛素的病史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计算基础和单次使用胰 岛素的需要量。(证据质量:很低)
•对于接受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的成人ICU患者,该如何考虑营养治疗? •建议计算胰岛素用量时应考虑碳水化合物的量和时间。 •建议血糖控制方案应当包括非计划中止各种形式的碳水化合物输注时的指导方案。(证 据质量:低)
人胰岛素类似 物
速效 赖脯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5-15min 5-15min 5-15min
30-90min 30-120min 30-90min
3-5h 3.5-4.75h 3-5h
餐前0-15min或餐后15min内注射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2-5h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
第32页/共13页
预混胰岛素
注射(每日1次即可); 极少吃零食
餐后高血糖主要依赖口
每日饮食不规律;能够
服药
使用注射器或注射笔
期望更严格的血糖控制;准确计算碳水化合物的
愿意接受多次胰岛素注 量;具有糖尿病知识;

胰岛素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胰岛素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Ⅰ型:
胰岛素依赖型。
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 缺乏。
Ⅱ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
β细胞功能低下,胰 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 利用障碍。
糖尿病治疗方法:
Ⅰ型糖尿病: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饮食控制
口服降糖 药
胰岛素
第一节 胰岛素
一种小分子量蛋白质, 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人胰岛素分子量为 6000。
口服无效,被消化 酶破坏,必须注射给药。
第 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胰腺: 外分泌腺+内分泌 腺
胰岛 胰腺腺 泡
胰岛:
分散在胰腺腺泡之 间的细胞团,占胰腺总体 积的1-2%。
胰岛细胞分类: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细胞(分泌胰岛素)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糖尿病:
全世界发病率和 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糖尿病分类:
Ⅰ型(胰岛素依赖型) 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胰岛素缺乏时,血中 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储存和利 用,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 肾糖阈时,则出现糖尿。
胰岛素缺乏时不仅 引起糖尿病,而且引起脂 肪代谢紊乱,出现血脂升 高,动脉硬化等病变。
3 促进蛋白质合成
合成增加,分解减少。
临床应用
▪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及口服 降糖药未能控制者 ▪出现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等) ▪出现合并症(感染,创伤等)
不良反应
低血糖反应 过敏反应 胰岛素抵抗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磺酰脲类 ▪双胍类 ▪其他
一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
二 磺酰脲类 甲苯磺丁脲
促进内源性胰岛素释放
三 双胍类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3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
❖ 急性抵抗性:应激原因→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或因
酮症酸中毒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存在妨碍葡萄糖的摄 取和利用。
❖ 治疗上主要是消除诱因,短期内加大Ins 的用量。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慢性抵抗性指每日应用200u以上的胰岛素而无并发症 。原因有三:①受体前异常:可能与体内产生的Ins抗 体有关,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症状;②受体水平变化:胰 岛素受体数目减少;③受体后异常: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
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第三代药物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还可刺激 纤溶酶原的生成,恢复纤溶活性。对预防或减 轻糖尿病人微血管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临床用途】
2型糖尿病: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Ⅱ 型糖尿病; 尿崩症:氯磺丙脲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 3、肝损伤: 4、持久的低血糖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三、双胍类
常用药物有:
甲福明(二甲双胍)、苯乙福明(苯乙双胍)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药理作用】
特点:对正常人血糖无影响,而对胰岛功能正常或
丧失的糖尿病患者可明显降低血糖。
原理:
➢ 促进骨骼肌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 ➢ 降低葡萄糖在肠内的吸收,降低糖原的异生; ➢ 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 阻碍食物的吸收。
2、 高血钾 :GS +Ins 3、细胞内缺钾(GIK)
GS +Ins+Kcl可促进血液中钾进入细胞内。
药理学第32章胰岛素
单组分胰岛素(McI):为高药纯理学度第32胰章胰岛岛素素。
【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100 第一时相
80
第二时相 60
40
20
0
0
30
60
90
T时im间e ((m分in钟s))
34
胰岛素应用的适应症:
需终身使用的患者: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未达标者。
• 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或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需暂时使用的患者:
• 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早期患 者。
a.m.
p.m.
33
时间
胰岛素分泌的正常生理状态
胰岛素的分泌时相
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
β细胞接受静脉注射 葡萄糖刺激, 在0.51 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 快 速分泌峰,持续5-10 分 钟后减弱。
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
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 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
血浆胰岛素 mU/L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白色混悬液 •只用于皮下注射
起始作用时间:0.5小时 最大作用时间:2至8小时 作用维持时间:24小时
24
• 诺和锐® 30 商品名:诺和锐® 30 成份:双时相门冬胰岛素,包含30%可溶性门冬 胰岛素及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
25
优必林70/30
名称
起效时间 (小时)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
•白色混悬液
起始作用时间:0.5小时
•只用于皮下注射
最大作用时间:2至8小时
特充、笔芯、瓶装
作用维持时间:24小时
22
• 诺和灵® 50R
商品名:诺和灵® 50R 成份: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包含50% 可溶性中性人胰岛素及50%低精蛋白锌人胰 岛素混悬液。

有关胰岛素 您了解多少ppt(共30张PPT)

有关胰岛素 您了解多少ppt(共30张PPT)
)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 态。
❖ 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它主
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 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 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 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胰岛素治疗的机
45
50
40
血糖 Mmlo/L
胰岛素分泌几乎成一直线,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或高糖抑制
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异常的胰岛素释放曲线
(h)

1
2
3
胰岛素
(mIU/Ml)
8
9
10
8
7
血糖 Mmlo/L
胰岛素分泌几乎成一直线,胰岛功能严重受损
升糖激素有哪些?
❖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分泌,与胰岛素相对抗 ❖生长激素:凌晨时分泌最多,后逐渐减少,醒
❖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 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 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前期的胰岛素分泌
❖ 糖尿病前期包括两种情况: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 低减。
❖ 只要病人发展到糖尿病前期,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已经不正常了。为了对抗胰 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的量往往要比正常多,叫 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 作用障碍,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多 种代谢性紊乱的疾病。
❖也可以说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分泌 不足。
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 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 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 素。

胰岛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④臀部的皮下
部位不同,吸收速度不同: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注射部位注意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 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
尽量避免在2周内重复使用同 一注射点
所有非澄清胰岛
生。
胰岛素治疗的常识和误区(二)
2型糖尿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应立即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 上,如HbA1C≧7%则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以下5种情况:①空腹血糖水平大于13.9mmol/L;②HbA1C≧10%; ③存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④有口渴、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 状;⑤血糖>16.5 mmol/L,中任一情况时,就可能是1型糖尿病,或是 胰岛素严重缺乏的2型糖尿病,宜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
0.5~1 2~4 4~6
0.5~1 0.5~1
2~3 6~10 10~16
3~6 10~16 18~20
双峰 双峰
10~16 10~16
6~8 14~18 20~24
14~18 14~18
各类胰岛素药代动力学
基础+餐时方案
预混方案
常用胰岛素注射时间
诺和灵家族
诺和锐家族
诺和平
优 泌 林 家 族
托运行李中,要随身携带
01
注射装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诺和笔
优伴笔
特充胰岛素及来得时
胰岛素泵
BD
胰 岛 素 注 射 针 头
BD胰岛素注射针头
BD胰岛素注射器

《药理学》胰岛素 ppt课件

《药理学》胰岛素  ppt课件

Type 3 diabetes mellitus 1、胰岛B细胞功能基因异常 2、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 3、胰腺外分泌疾病所致继发性糖尿病 4、药物和化学制剂诱导的糖尿病 5、内分泌疾病 6、感染 7、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8、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PPT课件 7
Type 4 diabetes mellitus 怀孕前并无糖尿病病史,妊娠时发现或 者发生的糖尿病。 怀孕前已有糖尿病史者,称为糖尿病合 并妊娠。
PPT课件
39
二、双胍类
苯乙双胍 (phenformin 苯乙福明,降糖灵)
二甲双胍 (metformin 甲福明,降糖片)
PPT课件
40
【药理作用】
对正常人无效,对胰岛功能无要求
1. 2. 3. 4. 5. 抑制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 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肌肉无氧酵解;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抑制糖异生; 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抑制胰岛素拮抗 物的作用; 6. 降低血浆LDL和VLDL的水平
PPT课件 35
2.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受体数目和结合力) 3. 减少胰岛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减慢肝的消除; 4. 促进生长抑素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PPT课件
36
【临床应用】
用于单用饮食治疗不能控制,且胰岛功 能尚存的 NIDDM ;与胰岛素合用用于胰岛素 耐受的病人,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氯磺丙脲可用于尿崩症与氢氯噻嗪合用可 增强疗效。
PPT课件
8
Diabetes Mellitus
【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综合症:胰岛素→高血糖→ 多饮,多食,多尿, 体重减轻; 2、急性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酮症酸中毒;
PPT课件

胰岛素ppt课件

胰岛素ppt课件
增强杀伤细胞的活性,在调节免疫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用于治疗一些免疫功能不全以及癌症的综合治疗, 另IL-2对创伤修复也有一定的作用。
17
18
1、IL-2结构与性质 ① 人IL-2前体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分泌出细胞时,
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被切除,产生成熟的IL-2分子。 ② IL-2分子质量为15420,不同来源的IL-2分子不均一。 ③ 在人IL-2的第58、105、125位是Cys,其中第58、105形
14
1、结构和性质 ① 人的生长素是由一条19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所构成的蛋
白质,分子中有两个二硫键,相对分子量21700.等电点 4.9. ② 胰岛素N端的1-134氨基酸肽链段位活性所必需,C端的 一段可能起保护作用,使生长素在血液循环中不致被酶 所破坏。 ③ 人生长激素分子相对稳定,冰冻下活性可保持数年。 2、生产工艺
5、酶促半合成人胰岛素
11
6、重组DNA技术
12
另一种方法是用分泌型载体表达胰岛素原,再用 酶法转化为人胰岛素。 • 蛋白质工程 ① 胰岛素分子中取代一个氨基酸残基,防止单体二 聚化,由此合成的新型胰岛素在药物浓度下基本 上保持单体,注射后吸收速度比正常胰岛素快23倍。 ② 胰岛素B链第10位His变为Asp,受体结合能力和 离体生物活力分别为猪胰岛素的262%和235%。
胰岛素
1
(三)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胰脏中,正常人的 胰脏约含有200万个胰岛,胰岛由α-、β-和δ-三种细胞 组成,其中β-细胞制造胰岛素,α-细胞制造胰高血糖 素和胰抗脂肝素,δ-细胞制造生长激素抑制因子。胰 岛素在β-细胞中开始时是以活性很弱的前体胰岛素原 存在的,进而分解为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

胰岛素基本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基本知识ppt课件
*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CHO代谢 A.增加葡萄糖利用 1.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2.增加葡萄糖磷酸化 3.增加糖酵解 B.减低糖异生 C.增加糖原储存 1.增加肝、肌糖原合成 2.降低糖原分解 二、脂肪代谢 A.增加脂肪合成 B.减少脂肪分解 C.降低酮体生成
三、蛋白代谢 A.增加蛋白合成 1.增加AA摄取 2.增加蛋白合成 B.降低蛋白分解 四、核酸代谢 A.增加核酸合成 1.提高核酸摄取 2.提高DNA合成 3.提高RNA合成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某些方面的分化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细胞功能明显受损 2.各种应激情况:严重感染、手术、创伤、 心梗、中风等 3.妊娠、分娩、哺乳 4.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5.无法耐受OHA或肝肾功能受损
*
胰岛素治疗
汇报日期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胰岛素发展历史
*
1921年5月,Banting和Best:发现胰腺组 织中提取物具降糖作用 1922年1月,多伦多总医院 给一名14岁患严重糖尿病患者 注射动物胰提取液的治疗获得 成功。
*
胰岛素研究进展 1922 提取胰岛素 ,治疗第一位病人 1936 鱼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 1946 NPH胰岛素 1951 胰岛素锌混悬液(Lente)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Nobel 获得者 Banting , Macleod 1923 生理医学 发现胰岛素 Cori 1947 生理医学 糖原酶促转化 Houssay 1947 生理医学 垂体激素与糖代谢 Sanger 1958 化 学 氨基酸序列 Leloir 1970 化 学 糖原形成机制 Sutherland 1971 生理医学 发现cAMP及其 在糖代 谢的作用 Yalow 1977 生理医学 放射免疫测定 Rodbell 1994 生理医学 发现G蛋白及其 与胰岛素细胞内级 联反应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