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上)笔记10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的社会科学,其原理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广泛的应用。

最近读了相关的经济学著作,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书中提到了“机会成本”这个重要的概念。

简单来说,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比如,我选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那么这一个小时我就不能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运动或者与朋友聚会。

而在这些被放弃的选择中,价值最高的那个就是我读书的机会成本。

这个概念让我们明白,在做决策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因为这个选择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性。

“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原理。

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就像我们吃第一个蛋糕时觉得非常美味,带来的满足感很强,但吃到第五个的时候,可能就觉得没有那么好吃了,甚至有些腻,这时候蛋糕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

这个原理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启示。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合理安排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导致边际效用过低;对于企业来说,则要考虑到产品的边际效用变化,合理规划生产和定价策略。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则会上升。

例如,在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的供给大量增加,如果需求没有相应大幅增加,水果的价格就会下降。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导致水果减产,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或增加,水果价格就会上涨。

供求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也影响着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运行。

书中还谈到了“弹性”这个概念。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别反映了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对于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如高档化妆品,价格的小幅下降可能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如食盐,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的读书笔记,因为正好学了《管理经济学》,再基本读完这本书,很想趁着现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写下来,要不就真的是,考试考完那一瞬间,就忘完了。

前面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就提到过,非常喜欢曼昆这本书,也推荐给好几个朋友阅读。

这是去年一年读的书,太少,工具书还占了一部分,最大最厚的就是这本《经济学原理》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分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册。

因为上课的原因,学的就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准备今年花时间读完。

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分为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就是考察对象研究方法,一般规律和原理,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是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具体情景,比如我们学的管理经济学,主要学习的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再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如果要深入研究就一定要看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些我觉得太难了,入门就是曼昆这本足够。

写这篇读书笔记更多是想记录下学习心得,因为我们的老师滕颖教授讲得非常的棒。

滕老师的第一节课就已经深深把大家吸引住了,晚上十点才下课,大家都意犹未尽。

之所以对这门课很感兴趣,很大原因也是滕老师的课堂就非常精彩,即使花费了本该休息的周末和晚上,都觉得很想去听课。

因为,经济学真的太有意思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

而且会让你发现很多平时感觉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背后有一个逻辑,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

”世界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当你习惯的时候,失去了对一切的好奇,才觉得这些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昨晚和好久未见的小伙伴约饭,除了聊工作聊生活聊八卦,我们俩聊得最投机的居然是哲学和心理学。

怪不得我俩都喜欢这本《经济学原理》,因为我们都很喜欢去探讨事物的本质,才觉得阅读起来很有意思。

这类不算太学术的学科类书籍,有时候比小说更有意思。

毕竟小说很多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对人生对世界的一些认知,要真正理解还挺难的。

比如我最近正在读的《被掩埋的巨人》,感觉和《百年孤独》挺像的,虽然还没读完,但感觉要真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那个东西,还是不那么容易。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书籍,让我对经济这个看似复杂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涵盖了诸多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通过阅读,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思维世界的大门。

首先,书中强调了供求关系的重要性。

供求关系就像是经济运行的基石,它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因为生产者为了出售商品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反之,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消费者愿意为稀缺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一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在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的价格通常会比较低,而在冬季,某些反季节水果的价格就会偏高。

其次,书中还谈到了边际效益这个概念。

边际效益简单来说,就是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在很多情况下,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益会逐渐递减。

比如,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面包会觉得非常满足,但是当吃到第五个、第六个面包时,带来的满足感就会大大降低。

这个概念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非常重要,因为企业需要考虑在什么程度上增加生产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弹性也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学概念。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反映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价格的小幅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例如,药品对于患者来说通常是缺乏弹性的,即使价格上涨,患者也很难减少购买量;而对于一些非必需品,如高档服装,价格的变动可能会对购买意愿产生较大影响。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做决策时,我们往往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比如,一个人选择上大学,他所付出的不仅是学费和时间,还包括如果他选择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这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做出选择,权衡各种可能性。

在生产和成本方面,书中介绍了不同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歇尔的这本著作,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着我在经济学的广袤领域里漫步。

他用清晰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看似复杂的经济概念和原理,一点点地剖析开来,让我这个经济学的“小白”也能看得明白。

书中对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马歇尔说,需求和供给就像是天平的两端,价格就是那个平衡的砝码。

比如说,咱们平常买水果,夏天的时候西瓜大量上市,供给增加,价格往往就会下降,买的人也就更多了;而到了冬天,西瓜少了,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买的人可能就会少一些。

这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需求和供给的微妙关系。

还有关于边际效用的部分,也特别有意思。

马歇尔举了一个吃饭的例子,当你饿的时候,吃第一口饭那感觉简直是人间美味,效用最大;随着你吃得越来越多,每多吃一口,带来的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吃零食的时候,刚开始吃那几口觉得特别香,可是吃多了就觉得没那么好吃了。

在讲到生产要素的时候,马歇尔提到了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这让我联想到了身边的一些小生意。

比如说,小区门口的那家理发店,理发师的手艺就是劳动要素,店里的那些理发工具和设备就是资本要素,店面的租金就是土地要素,而老板的经营管理能力就是企业家才能。

这几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这家理发店正常运转,为顾客提供服务。

马歇尔还强调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他说,经济现象的变化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时间来逐渐调整和适应。

这就好比我们种庄稼,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另外,书中对于市场结构的讨论也让我深受启发。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每种市场结构都有其特点和规律。

就拿我们日常用的手机来说,市场上有很多品牌,这就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

各个品牌都在努力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竞争相当激烈。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一: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这个学期以来,我们一直在上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导读课,在莫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阅读了由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我在读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思考,这本书难道就像西方有些学者认为的那么完美吗?所以我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读完这本书,当然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也有不完全赞同,或者说其中还是有一些缺陷。

马歇尔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

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

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

其所著《经济学原理》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由于初次阅读经济著作和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我对书中的观点理解的并不透彻。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1。

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提示:(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符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盲,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

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民收人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

简要说明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压,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

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

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4。

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那些内客理论的表述方式有些提示:(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0章外部性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

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所示的市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

如图10-1的Q市场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2.负的外部性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

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

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市场。

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市场)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

在市场均衡时,边际消费者对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五篇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五篇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五篇《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1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

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

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

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

《微观经济学分册》中,*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

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

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

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目录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 (1)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五、几种价格弹性与商品关系 (2)六、需求价格弹性 (2)七、政府限价对市场的影响 (3)八、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3)九、曼昆的市场有效(EFFICIENT) (3)十、税收的代价 (4)十一、国际贸易与关税 (4)十二、公共部门——外部性 (5)十三、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7)十四、市场结构 (7)十五、寡头与古诺模型 (8)十六、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8)十七、减少贫困的政策 (8)十八、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 (9)十九、博弈论 (10)二十、微观经济学前沿 (11)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所放弃的东西。

(也就是机会成本)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选择)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能使每个人都获得好处。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时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力量)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企业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

例子:(实证分析)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规范分析)政府应提高最低工资。

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案例:假设中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烧饼或4件毛衣;英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烧饼或2件毛衣。

烧饼毛衣名称产量机会成本产量机会成本中国50 0.08 4 12.5英国40 0.05 2 20数量价格 ●有弹性 无弹性单位弹性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在生产烧饼和毛衣上都有绝对优势。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经济学习笔记第10章外部性一、重要名词解释外部性:也称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又称庇谷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价格)的作用。

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

原因主要有: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获取某种产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如产品价格、使用性和耐久性等;交易双方进行谈判的成本;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由于买者与卖者在决定其需求量或供给量时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

外部性的影响如果是对旁观者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2.如果生产铝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由于该过程会产生负外部性,生产铝对于社会的成本大于对于铝生产者的成本,因此考虑社会成本的铝的供给曲线应当左移(或者说上移)收缩,这就会导致铝的均衡数量大于社会的最优量。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的科学。

他将经济学分为正统经济学和非正统经济学两个部分,强调了经济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本章介绍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需求、供给、价格、成本等。

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价格的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他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消费者每次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时,其边际效用会递减。

第三章:价格和价值本章探讨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马歇尔认为,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而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

他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并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市场均衡价格。

第四章:生产成本本章主要讨论了生产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马歇尔将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他提出了边际成本递增原理,即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会递增。

第五章:经济增长和分配本章讨论了经济增长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马歇尔认为,经济增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实现的。

他强调了正义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认为资源应该按照贡献原则进行分配。

第六章:货币和银行本章介绍了货币的作用和银行的功能。

马歇尔认为,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方便了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

他提出了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

第七章:国际贸易本章主要讨论了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马歇尔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通过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即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取其他产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完整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

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

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第二章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υ 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经济学读书笔记1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经济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学读书笔记1最近,我阅读了《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一书,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于经济学的知识,深感此书是一本好书,特此与大家,。

本书的优点一是在于其语言的朴实易懂,能把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以通俗的语言转化,或是以简单的事例来解释给读者。

二是将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一个一个小节,每小节的篇幅都不长,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经济来写经济,这使他不像其他经济金融类那样冗长又枯燥。

所以,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生来说,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也可以是学习经济的入门书。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名叫《未来不是预测出来的》的那一节。

当今,时常会有报道:“xx研究所声称经济将在xx年赶超xx国家”此类言论屡见不鲜。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预测是的。

将这种行为戏称为“画今天的饼,充明天的饥”。

长远的未来充满随机变量,经济发展的快慢随着这些随机变量而。

天灾人祸,不可抗力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于是在这种未知的状态下,对未来的任何长远预测都是不负的。

作者提到,比长远未来预测好的多的是短期预测,或者说是短期。

有了短期的规划和目标,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得稳。

老老实实做今天的饼,总比不着边际地画明天的饼好的多。

所以我认为,国家若想要经济发展,高喊“xx年超过xx国家”这样的口号是无意义,规划和目标不会把国家经济向前推动分毫。

而是应该清醒地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儿,该怎样扬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诚然,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引导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序运行,我们有个大目标固然重要,作为研究机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和力气在刀刃上,用他们的去指引经济发展,他们这些研究机构应该去探索和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能够从根本的机制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征税=社会成本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

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以前觉得经济学离自己特别遥远,都是那些西装革履、在高楼大厦里忙碌的专业人士才懂的东西。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经济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书里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叫“机会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比如说,周末的时候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家睡大觉,另一个是出门和朋友逛街。

如果我选择了睡大觉,那我放弃的和朋友一起逛街的快乐时光,就是我睡大觉的机会成本。

反过来,如果我选择了逛街,那我失去的在家休息的舒适,就是我逛街的机会成本。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之前找工作的经历。

那时候我同时收到了两份offer,一份工作离家近,工资一般,但是比较轻松;另一份工作在市中心,工资高一些,但是每天通勤时间很长,工作压力也大。

我纠结了好久,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选择第一份工作,我可能会享受到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舒适的生活节奏,但放弃了更高的收入和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选择第二份工作,我能拿到更多的钱,也可能有更好的职业前景,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第二份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特别累。

每天早上要很早起床去挤地铁,晚上回到家都已经七八点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客户,工资也涨了不少。

现在想想,当初的选择虽然辛苦,但从长远来看,也许是更有价值的。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概念是“边际效益递减”。

就好比说我特别喜欢吃巧克力,第一天吃一块的时候,感觉特别满足,特别幸福。

第二天再吃一块,还是很开心,但那种幸福感可能就没有第一天那么强烈了。

等到第三天、第四天还一直吃,可能不仅不会觉得开心,反而会觉得腻了。

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啊。

比如说买衣服,刚买了一件新衣服的时候,特别兴奋,恨不得天天穿。

但是买多了之后,每一件新衣服带来的快乐就没有那么多了。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总觉得经济学离自己很远,都是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大佬们操心的事儿。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经济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书里讲了很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如供求关系、边际效益、机会成本等等。

一开始,这些名词听得我是云里雾里的,但随着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再加上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我慢慢就搞明白了。

就拿供求关系来说吧,这可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作者举了个卖水果的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假设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水果店。

夏天到了,西瓜特别受欢迎。

刚开始的时候,店里进的西瓜数量不多,而想买西瓜的人却很多。

这时候,西瓜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顾客们为了能买到西瓜,愿意出更高的价格。

于是,水果店老板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想办法多进一些西瓜来卖,因为能赚更多的钱嘛。

随着老板进的西瓜越来越多,而买西瓜的人还是那么多,甚至因为价格高了,有些人决定不买或者少买了。

这时候,西瓜就变成供大于求了。

为了把西瓜尽快卖出去,老板不得不降低价格。

这个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供求关系是怎么影响价格的。

而且我还想到了我们小区门口的早餐摊。

每天早上,那个卖煎饼果子的阿姨生意都特别好。

有时候去晚了还得排队。

这也是因为在那个时间段,大家都需要吃早餐,而煎饼果子的供应相对有限,所以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再来说说边际效益。

书里讲的一个关于吃冰淇淋的例子,真是太有趣了!假设你特别喜欢吃冰淇淋,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你走进一家冰淇淋店。

你买了第一个冰淇淋,咬上一口,那冰爽甜蜜的感觉简直让你陶醉,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这时候,你的边际效益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个冰淇淋给你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然后你又买了第二个冰淇淋,吃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但那种满足感好像没有第一个那么强烈了。

接着你买了第三个、第四个……随着你吃的冰淇淋越来越多,每多吃一个给你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就越来越少。

经济学原理10-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经济学原理10-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MPC = △C △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 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边际消费倾向MPC举例
每增加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金额的变化。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α+βY MPC=△C/△Y=β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 =(94-80)/(120-100) =0.7
∵ ∴ y = C + S y S C = y + y y ∵ ∴ y = C + S S y = C + y y y
即: APC + APS = 1
即: MPC + MPS = 1

不消费即储蓄。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消费倾向MPC = 0.7 边际储蓄倾向MPS = 0.3 MPC + MPS = 0.7 +0.3 = 1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一、假设
均衡产出
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 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 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 变动。
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 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则 GNP=NNP=NI=PI。
消费(C)函数 4、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 C y
C=y时,APC=1;
C>y时,APC>1;
C<y时(即存在S),APC<1;

大一上册经济学基本原理课程学习笔记

大一上册经济学基本原理课程学习笔记

大一上册经济学基本原理课程学习笔记经济学基本原理是经济学的入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性循序推理的论点以及实践导向的结论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

一、具体操作方法1.系统学习课本内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课本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资料,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本,并理解其中的概念、原理和模型。

可以在阅读时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荧光笔标记重点内容,帮助记忆和理解。

2.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讲解课堂讨论和小组讲解是理解经济学原理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或者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3.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课程中通常会布置一些作业和实践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时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尽量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4.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除了课本之外,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来扩展知识面。

可以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经济学著作,深入研究其中的理论和案例,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分析性循序推理的论点1.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核心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也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核心。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而影响到市场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学习供求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市场机制和经济调节的原理。

2.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经济学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也适用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政府政策制定还是个人理财规划,都离不开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

通过学习经济学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现象和问题。

3.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影响力持久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中许多理论和模型至今仍然适用。

经济学家们通过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经济学原理,这些原理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标题: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其以详尽的实证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从而深化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实际经济现象为主体,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

他的分析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强调经济学研究应该以实际经济现象为主体,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

这种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应该是一个内部均衡体系,即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应该保持平衡。

同时,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外部均衡体系,即国家的国际收支应该保持平衡。

这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深化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对于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马歇尔还提出了“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

他认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

这种供求定律的分析方法对于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独特魅力。

他的实证分析方法、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概念以及供求定律的分析方法都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这些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认识到了这些理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报告书名:《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作者:AlfredMarshall阅读时间:2023年2月20日至2023年3月5日阅读方式:在线阅读一、背景介绍《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负外部性、正外部性。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一)福利经济学:回顾
(二)负的外部性
●以铝举例:铝的均衡数量大于社会的最适量。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
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

在市场均衡时,边际消费者对
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

这就是说,在均衡数量时,需求曲
线位于社会成本曲线之下。

因此,若将铝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减低到均
衡水平之下,就会增加社会的总经济福利。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三)正的外部性(?)
【综上】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案例研究】技术溢出、产业政策、专利保护
二、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就做出反应: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出激励,以促使私人决策者自己来解决问题。

(一)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要禁止所有污染的活动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不是要完全消除污染,
而是要权衡成本与利益,以便决定允许哪种污染以及允许多少污染。

(二)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三)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四)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经济学家认为,一些环保积极分子由于没有根据经济学思考问题而损
害了自己的目标。

清洁的环境和其他物品相类似,与所以正常物品一
样,它有正的收入弹性:富国在经济上比穷国更有能力维持更清洁的
环境,因此通常也有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此外,像大多数其它物
品一样,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也服从需求定理:环境保护的价格越
低,公众就越想要保护环境。

污染许可证和矫正税的经济手段降低了
环境保护的成本,因此它增加了公众对清洁环境的需求。

三、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一)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1、有时候外部性问题可以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

2、慈善行为,许多慈善行为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的。

3、私人市场往往可以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立即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时这种解决方法采用了把不同类型的经营整合在一起的形式。

(如苹果
园主和养蜂人)
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二)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总结】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

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三)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只要当礼仪各方可以顺利达成和实施协议时,科斯定理才适用。

但协
商的方式也并不总是奏效。

●当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就尤其困难,因为协调每
个人的代价过于高昂。

●当人们不能用私人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时,政府往往就会介入。

四、结论
内容提要:
●当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交易间接影响第三方时,这种影响成为外部性。

如果一
项活动产生了负外部性,例如污染,市场的社会最适量将小于均衡量。

如果一项活动产生了正外部性,例如技术溢出效应,社会最适量将大于均衡量。

●政府用各种政策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无效率。

有时政府通过管制来防止从社
会来看无效率的活动。

还有的时候,政府通过矫正税来使外部性内部化。

还有一种公共政策是发放许可证。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数量有限的污染许可量来保护环境。

这种政策的结果与对污染者征收矫正税的结果大致相同。

●收外部性影响的人优势可以用私人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当一个企业给另一
个企业带来了外部性时,两个企业可以通过合并把外部性内在化。

此外,利益各方也可通过签订合约来解决问题。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人们能够无成本地谈判,那么,他们总可以达成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协议。

但在许多情况下,在许多利益各方间达成协议是很困难的,从而科斯定理并不适用。

关键概念:
外部性、外部性内在化、矫正税、科斯定理、交易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