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发表时间:2018-04-02T11:46:16.2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作者:和福梅[导读]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关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和福梅怒江州兰坪县金顶中学 671400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关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见,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学好地理,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且对于外出游玩,野外求生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带领我们认识这个深不可测,变化万象的世界。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没有专门开设地理这门课程的,所以对于刚刚踏入初中门槛的他们来说,地理基础近乎为零。
因此,初中阶段是一个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好初中生的地理这门学科毋庸置疑。
关键词:地理教学;准备工作;生活实际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192-01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且,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
要教好地理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开拓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注重教法,教学方式多样、灵活。
应努力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法改革与学法发展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章节之间的关系,探索“愉快教育”的新方法,摸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新路子。
关于地理的意思和造句

关于地理的意思和造句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
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谓之理。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一、他常爱望文生义地理解经典文章。
二、他能透彻地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
三、长江三峡的地理形势十分险要。
四、为了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大家通过表演的形式创设了当时的情景。
五、在我国有很多地理学家,但专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却寥若晨星。
六、爸爸见多识广,摆下天文地理世间万物对我的问题作答。
七、十七岁时为僧,博学多才,天文、地理、律历皆精通。
八、《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一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有经天纬地之才。
九、他涉猎的范围很广,经史诗文以外,天文、地理、医药、占卜等书,也看得津津有味。
十、学习古诗要逐字逐句地理解。
十一、在中国,博通经典,兼晓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学的文人每朝每代都数以百计。
十二、这部百科全书,真是古今中外,兼容并包,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历史地理等知识应有尽有。
十三、张华和他的小组同学不耻下问、群策群力,终于弄懂了百炼成钢的意思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了相关成语。
一、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去爱,坚强地去宽容,大度地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明智地理解身边充满爱意,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别的生物所不能取得的成就。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导语】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然现象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仅供⼤家参考。
【篇⼀】 海陆变迁 1、当炽热的岩浆沿地裂⼝冲出地表,叫做⽕⼭喷发,岩层在运动中,引起地⾯的震动,叫做地震。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较窄的⽔道。
2、地球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量和外部⼒量共同作⽤的结果。
海陆变迁:1.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2.海陆变迁的原因:①地壳的变动。
②海平⾯的升降。
③⼈类活动。
3.海陆变迁的实例:①喜马拉雅⼭岩⽯中含有海洋⽣物化⽯:过去的海洋变成现在的陆地。
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遗迹: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解析:喜马拉雅⼭发现海洋⽣物化⽯是由于地壳的变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遗迹是由于海平⾯的升降;荷兰围海造陆说明⼈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20世纪初德国魏格纳提出⼤陆漂移假说(从⾮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开始研究⼤陆漂移说的)。
板块构造学说所说的六⼤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乎全部是海洋。
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包括海洋。
4、⼀般来说,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较活跃,最容易发⽣⽕⼭和地震。
★解释下列现象: 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将会消失——亚欧板块与⾮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在不断增⾼——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③红海将成为新的⼤洋----印度洋板块与⾮洲板块继续张裂分离运动. ④东⾮⼤裂⾕形成,不断扩⼤将会形成海洋---印度洋板块与⾮洲板块继续张裂分离运动 【例】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请运⽤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 地下煤层是古代森林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多年以后形成的。
八年级地理新课堂答案

八年级地理新课堂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你会整理八年级地理新课堂的答案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地理新课堂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新课堂答案篇1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53ºN~4ºN ,135ºE~73ºW.(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二)中国的疆域:{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四支点{最南:曾母暗沙。
(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西:帕米尔高原。
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
(三)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海陆兼备):(1)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海峡:台湾岛、琼州海峡。
(3)内海:琼州海峡、渤海。
(4)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陆上邻国: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与克什米尔相邻,但克什米尔属于巴基斯坦归管)、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
(6)海上邻国:日本、韩国、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
八年级地理新课堂答案篇2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 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1)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省县乡(镇)三级 {(直辖市、自治区、 (自治县、{ 特别行政区} 县级市)(2)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
(3)特别行政区(2个),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二)(1)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2)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三)(1)黄河沿岸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理学名词谜语大全及答案

地理学名词谜语⼤全及答案地理学名词谜语⼤全及答案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然现象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有关的测量⽅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描述。
以下是⼩编整理的地理学名词谜语⼤全及答案,欢迎阅读! 谜⾯:⽥间耕作(打⼀学科名) 谜底:地理 解析:“地理”别解为处理⽥地。
谜⾯:长⼤当农民·卷帘格(打⼀地理词语) 谜底:地理图志 谜⾯:清河遇兄南柯⾥(打⼀地理词语) 谜底:云梦平原 谜⾯:早晚有间断⾬(打⼀地理词语) 谜底:潮汐 谜⾯:江边渡头观⽇出(打⼀地理词语) 谜底:涨潮 谜⾯:主⼈考虑再三(打⼀地理词语) 谜底:东经六度 谜⾯:顶峰(打⼀地理词语) 谜底:绝对⾼度 谜⾯:落红满径(打⼀地理词语) 谜底:⾚道 谜⾯:台湾北京(打⼀地理词语) 谜底:回归线 谜⾯:⼤洋洲·卷帘格(打⼀地理词语) 谜底:地中海 谜⾯:信⼝雌黄·徐妃格(打⼀地理词语) 谜底:湖泊 谜⾯:返航之路(打⼆字地理名词) 解析:回归的路线。
谜⾯:三两⽊⽿(打⼀地理词语) 谜底:森林 谜⾯:早晚双飞池边来(打⼀地理词语) 谜底:潮汐 谜⾯:岩下⽣新⽵(打⼀地理词语) 谜底:⽯笋 谜⾯:⼀条界破青⼭⾊·上楼格(打⼀地理词语) 谜底:分⽔岭 谜⾯:⾎战孟良崮(打⼀地理词语) 谜底:⾓峰 谜⾯:⼤河向东流(打⼀地理词语) 谜底:下游 谜⾯:归来泪沾⼱(打⼀地理词语) 谜底:回流 谜⾯:沉沉⼀线穿南北(打⼀地理词语) 谜底:地轴 谜⾯:引⼈⼊胜·卷帘格(打⼀地理词语) 谜底:景观带 谜⾯:次⼤陆(打⼀地理词语) 谜底:亚洲 谜⾯:⼋⼩时之外·徐妃格(打⼀地理词语) 谜底:江涂 谜⾯:春风许得春⼏许(打⼀地理词语) 谜底:落差 谜⾯:⽕线(打⼀地理词语) 谜底:热带 谜⾯:⼋⼝⼈(打⼀地理词语) 谜底:裂⾕ 谜⾯:⼩孩放风筝·素⼼格(打⼀地理词语) 谜⾯:伪劣商品惹祸殃(打⼀地理词语) 谜底:次⽣灾害 谜⾯:经营电扇(打⼀地理词语) 谜底:贸易风 谜⾯:未敢翻⾝已碰头(打⼀地理词语) 谜底:⽺背⽯ 谜⾯:都说价格上涨(打四字地理名词) 谜底:云贵⾼原 解析:“云”字义为“说”,“⾼原”别解为“物价⾼过原来”。
生活中的地理视野

生活中的地理视野【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古人有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由此可见,地理相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好特别是应用好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尤其重要。
【关键词】地理视野方向风水风俗国旗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古人有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由此可见地理相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好特别是应用好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尤其重要。
视野一:地理与方向人们时常会出行,地理方向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出行的安全与顺畅,当然地理方向的识别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利用指北针辨别。
把指北针放平,看磁针N 极所指的方向,来直接断定北方的方位。
其次,立竿见影识方向。
有太阳的时候,将一木棍垂直立于地上,在木棍影子的顶点放一个石子,等五分钟后,再在影子顶点处放一个石子。
把两个石子连成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作一垂直平分线,这条平分线就是南北方向,背向太阳的就是北方。
再次,夜晚利用星星识别方向。
利用北极星识别,通常根据北斗七星或3宇星寻找,它们位于北极星两边,不断绕北极星旋转。
北斗七星是比较亮的星,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勺头甲乙两星连一直线并向勺口外方向延长约5倍处,有一个稍微暗一些的星,这就是北极星,即是北方所在。
最后利用太阳定位。
如找不着可靠的地理特征,可利用太阳分辨方向,以决定朝哪个方向走。
正午时,北半球太阳在天顶靠南,南半球则在天顶靠北。
如太阳被云层挡住拿小刀刃或指甲锉缘竖放在塑料信用卡或拇指指甲之类有光泽的平面上,从平面上找出淡淡的阴影。
太阳就在与阴影相反的方向。
【教育资料】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学习专用

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接下来我们一起练习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卷Ⅰ(选择题,共70 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读图表1:亚洲大陆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图表 11、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A 西部高,东部低B 中间高,东西两侧低C 东西低,南北高D 四周高,中部低2、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3、图中C 处的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A 伊朗高原B 青藏高原C 蒙古高原D 中西伯利亚高原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4~5题。
4、读图表2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A 亚洲的东部,南部B 亚洲的北部,东部C 亚洲的南部,西部D 亚洲的东部,西部5 图中M点人口稀疏,原因是A 该地区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B 该地区位于气候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C 该地区位于极度严寒的高纬度地区D 该地区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6、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B、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C、温和湿润,气候带纵列分布D、炎热干燥,气候带南北对称欧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世界各领域水平最高的大洲之一,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位于欧洲,回答7~10题。
7、关于欧洲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B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山脉分布较广C 海岸线较为平直,海峡,海湾,半岛,岛屿较少D 东西部地区多为山地,南北部多平原分布8、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显著的特征是A 大陆性特征显著B 气温年较差大C 海洋性特征显著D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9、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特点为A 流程较短B 水流湍急C 水量丰富D 河网稠密10、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 湄公河B 伏尔加河C 莱茵河D 多瑙河11、拉丁美洲是指A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B 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C 巴拿马以南的美洲地区D 整个南美洲读图表3:“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回答12—14题12、图中数字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是A.①代表的是干冷风B.②代表的是温和湿润的西风C.③代表的是夏季风D.④代表的是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13、③④能够纵贯南北的原因是A.西部纵列的高大山脉B.北美洲中部地势低平C.东北是低矮的平原D.地势西高东低14、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A.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D.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5、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A.南美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16、美洲的原有居民绝大部分是A 白色人种B 黑色人种C 混血人种D 印第安人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战略转移,东南亚越发成为世界备受关注的地区,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地理手抄报内容材料(3篇)

地理手抄报内容材料(3篇)我们生活地球,各地的地形和气候都是不一样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地理手抄报内容材料(较新3篇),欢迎借鉴。
初中地理手抄报篇一地理学知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中国地理: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 位,第四位为美国。
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领土的四端为:较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多),较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跨经度60 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 千米,较南端在曾母暗沙(4° N)、较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多,南北跨纬度约50 度,南北相距约5500 千米。
地区划分:华北: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四盟市)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东: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上海市东南:福建省、台湾省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人文旅游景观:(1)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安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郑州)、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有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
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高中地理论文1000字范文

高中地理论文1000字范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那你对高中地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地理1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中地理论文1000字篇1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程及趋势分析【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人文地;自然 ; 区域; 趋势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城市、人口、部落、、社会、文化、、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
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
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① 研究的主要内容[2]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中地理 高一开学第一课 谈天说地说地理

What: 地理学什么?
How: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课
Why: 为什么学地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什么时候,双胞胎出生的时候,哥哥出生的早,但是,生日 却比弟弟的小呢?
为什么日本多使用木质建筑材料? 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
贵阳为什么叫贵阳呢?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为什么水龙头会自动出水?
这些笑话你能看懂几条……
1.新加坡要迁都,元芳你怎么看? 2.智利总统宣布,本国将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 3.瑙鲁再次宣布:我国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4.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有意申办第25届冬奥会
5.蒙古誓死捍卫国家海洋主权,为此七名海军 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培养地理思维
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 利用图表分析问题,增强生活技能
地理学什么?
综合分析
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解释自然现象,利用自然资源,防治自然灾害
为什么学地理?
1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湖南人不怕辣、 贵州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江苏淮扬菜--口味清鲜
平和,咸甜浓淡适中
西亚 沙特阿拉伯 贝都因人 北回归线
因地制宜 可持续发展
赤道
加里
地 理 是 一 门 好 玩 的 、 有 趣 的 、 有 用 的 学 科
GPS 全球定位系统
车载GPS
GIS 地理信息系统
RS
RS 遥感
卫 星 云 图
地理是一门充满诗情画意的学科
人天间无四三月日芳晴菲,尽地,无山三寺尺平
地理的分类

地理的分类
地理的分类
大家都知道地理这门学科,不过大家知道地理这门知识里其实还有很多分类的吗,不知道不要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地理的分类,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送大家跟小编一起了解。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外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学科分支
1、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岩层学、矿物学、气象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化学地理学、医学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物候学、火山学、地震学;
2、人文地理学: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宗教地理学、语言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3、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公司地理学(企业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3、环境地理学:灾害管理、环境管理、可持续性及生态政治学;
4、地理资讯学:空间分析,例如地图学、地理资讯系统、
遥感探测及全球定位系统;
5、区域地理学
5、其他分支学科:地名学、方志学、理论地理学。
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 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第二章2.1认识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2.2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四大洋:1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3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学会看地图2.4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第三章3.1世界的人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2世界的人种人中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混血人种:三大人种通婚§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世界的宗教:基督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伊斯兰教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第四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中国地理文学常识

中国地理文学常识中国地理文学常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地理文学常识,欢迎阅读!中国地理文学常识篇1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中国地理文学常识篇2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知识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8)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高中地理的复习技巧一、抓住一轮复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
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导语: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欢迎阅读!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知识整理第五篇人口1、人口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2、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指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5、老龄化的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7%严重老龄化的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10% 6、中国的人口国情:当前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②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③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④人口流动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7、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人口密度8、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南亚、东亚、西欧、北美东部9、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温带、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自然地形:平原和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有利于生产、发展经济条件水资源:生产生活离不开水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10、中国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其东南人口稠密,其西北人口稀疏。
11、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人才迁移或头脑外流)12、我国民工潮的成因:①人口多耕地少,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14、世界人口分布和迁移的趋势:向沿海集中、向平原集中、向城市集中15、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影响因素)、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负相关)第六篇城市1、城市的基本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2、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结构:由里至外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3、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①离市中心的距离远近、②交通的便捷程度4、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主要因素:①地价②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56、导致各个城市存在空间结构差异的原因:城市规模(小、中、大、特大、超大)、城市职能(综合性城市、性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河流、海陆位置)7、形成城市群的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②社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③(水、陆、空)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8、世界六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纽约)、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芝加哥)、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心城市巴黎)、英国城市群(中心城市伦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东京)、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上海)9、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0、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③出现城市群;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的家在北京,北京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与中纬西风带之间,冬天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东北信风带从高纬度向较低纬度流动,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气候干燥。
而夏天受中纬西风带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动,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降水多,气候湿润。
午后为对流雨,有时为锋面雨。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
夏季6点半出门时,天已经大亮了,晚上六点回来时天依旧是亮的,而冬天六点半出门时天还没亮,回家时天仍是黑的。
这是因为夏季时阳光直射点照到北回归线附近,夏至就要到了,所以夏季白天长黑天短,而冬天呢,阳光直射点照到南回归线附近冬至就到了,所以冬季白天短黑天长。
而且冬天傍晚比早上要暖和,因为冬天早上留在大地的太阳辐射比傍晚时少,所以早上比傍晚冷。
我喜欢在冬季午后打篮球,因为这时气温高,身体不易受伤。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天炎热多雨,冬天寒冷干旱,在冬季时,我会多喝水,开加湿器,保持室内及体内水分充足。
我家居住的是楼房,在二层,是南北贯通式的。
我的房间在北边,冬天这里刮西北风,于是我爸爸就在窗户外加护了一层玻璃,以减少冷空气进入房间,提高室内温度。
听爸爸妈妈说我家住的房屋是76年到80年间建造的,非常结实。
这是因为唐山大地震后新建的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大了。
但是北京地区很少地震,原因是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较远,北京在两条地震带之间,这也是历代皇帝都将北京定为都城的原因之一。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在高山峡谷中,人们用峡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骆驼成为“沙漠之舟”。
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的时间或交通方式。
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飞机,可选择乘坐火车;易发泥石流的地方,适逢雨季,就不能到这样的地区去旅游。
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

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整个地理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而地理教师则是地理教学的主导,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的技能与素养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要具备高超的教师职业技能和综合性的地理素养,并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首先,从地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中看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划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
地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必须与地理科学素养相结合。
在地理科学知识方面,地理教师要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术语、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空间分布、地理过程、地理因果关系、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科学史等内容。
除此之外,地理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在地理科学能力方面,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做到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活动默契;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要重视对学生与教师学习效果的研究,评价一节课,除了看教师投入了多少情感,融入了多少课外知识外还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花了多少精力,产生了多少兴趣等。
在地理科学方法方面,地理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
教师能否有效地驾驭课堂,对课堂地理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现代地理教学评价中,首先注意看“主体参与”情况,把学生当作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评价一节课,应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这需要教师不断改善地理教学技能。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梳理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梳理编辑短评学习地理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好地理有助于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点,下面提供高一地理复习资料梳理给教师和学生,仅供学习参考。
前言下载提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Download tips:Geograph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various natural and human phenomena i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Geography is a comprehensive basic subject.2021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1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2021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2一、地球内部1、地壳(1)分层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2)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2、地幔3、地核二、岩石圈1、范围2、组成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三、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2021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3(第一章)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学好地理还是有很多知识需要去记忆的,下面有八种记忆的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
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
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
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
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
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
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
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
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
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