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史的地震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回顾与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回顾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69a8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3.png)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回顾与分析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起重大地震事件,这些地震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件进行回顾与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地震的特点、原因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唐山大地震(1976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中国北方的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了一次里氏7.8级的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据统计,唐山大地震造成了超过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无数家庭破碎,经济损失巨大。
唐山大地震的爆发导致了地表的严重抬升和断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严重受损。
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最强震感范围覆盖了北京、天津等地,破坏程度之大令人震惊。
唐山大地震是一次浅源地震,地震波能量传播距离较近,导致灾害损失更加惨重。
二、汶川地震(2008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一次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是中国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事件。
汶川地震造成了超过8.7万人死亡、37.6万人受伤,近5000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地震中遇难。
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震中距离省会成都约90公里。
这次地震导致了大范围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
特别是汶川县城的抗震设防程度较低,加上县城人口密集,导致了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地震的比较分析尽管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生,但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
在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方面,唐山大地震略胜一筹,但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更多。
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的共同点是都是浅源地震、破坏性巨大,震中地区抗震设防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而在救援和灾后重建方面,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四、中国历史上其他重大地震事件除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中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其他多起重大地震事件,如嘉定地震、张家口地震、泰兴地震等。
1976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六级以上大地震时间地点统计如下
![1976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六级以上大地震时间地点统计如下](https://img.taocdn.com/s3/m/516a1cc7be1e650e52ea99ea.png)
1918年南澳地震:1918年2月13日14时07分13秒,广东南澳(北纬23度30分,东经117度13分)发生级大地震。
地震使南澳县城遭到严重破坏,该县四万人伤亡十之八九,死亡万余人.这是20世纪中国惟一的一次地震海啸.福建泉州至广东汕头一带,海啸波高达7米,持续14小时,福建《同安县志》记载有:“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鱼船多遭沉没”.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北纬度,东经度)发生级地震。
此次地震,中外闻名,中外近百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能量巨大的地震。
据当时的《中国民报》记载:“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
”地震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234117人。
死亡在万人以上的有6个县。
其中以震中海原县最严重,达7万人,占县总人数的—半以上。
地震造成的山崩滑坡掩埋了村庄。
海原县房屋和窑洞倒塌近6万间。
会宁县房屋倒塌达8万间。
海原地震的滑坡数量多,规模大。
海原、固原和西吉县滑坡数量大到无法统计的地步。
1925年云南大理地震火灾:1925年3月16日,在云南苍山洱海(震中北纬度,东经度)之间发生了一次7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5800余人死亡,近万人受伤,洱海沿岸数万间房屋倒塌.地震后大理、凤仪、宾川、邓川起火。
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庙宇,同时倾圮。
火起多处,风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毁店铺数百家。
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烧毁。
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绣衣街、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
宾川县城灾情稍轻,仅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共烧毁瓦草房86所。
这次地震是大理有历史记载以来造成伤亡最大的一次。
1927年甘肃古浪地震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北纬度,东经度)发生8级地震。
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万余人。
武威、塔儿庄、张义堡、黑松驿、黄羊川等地破坏极为严重。
古浪县城受到严重破坏,据古浪县志记载:”全城房屋,颓倒无遗。
中国历年部分大地震
![中国历年部分大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f810793f050876323012129d.png)
中国历年部分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
截止14日18时00分,灾区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606次,其中4.0级以上4次。
截至4月17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1484人,失踪312人,受伤12088人,其中重伤1394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8.0级)遇难:69226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6.4级)死亡人数3人290余人受伤2005年4月8日西藏仲巴县发生6.5级地震。
受灾人数达131613人,死28人,伤865人2004年5月4日青海省德令哈地区发生(5.5级)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发生6.8级地震。
地震中有268人死亡,2058人重伤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发生7.2级地震。
2002年5月15日台湾以东海中发生6.5级,5月29日6.2级地震。
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级大地震2001年11月14日青海昆仑山地区(8.1级)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县发生6.0级地震。
2001年6月14日台湾以东海中发生6.4级地震。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6.5级地震。
1999年9月21日台湾花莲西南地震(7.6级)至当晚22时造成1674人死亡。
1998年11月19日云南宁蒗地区发生6.2级地震。
1998年8月27日新疆伽师地区发生6.6级地震。
1998年5月29日新疆皮山县发生6.2级地震。
1998年1月10日河北尚义地震(6.2级)有49人死亡,重伤362人。
1997年1月21日新疆伽师地区发生6.4级地震。
1996年5月3号内蒙古包头市地震(6.4级)死亡26人,重伤60人。
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师-阿图什地区发生6.9级地震。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7.0级)309人丧生,3925人重伤。
地震大事记
![地震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0a57a1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8.png)
地震大事记地震是一种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和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地震通常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这种运动会导致地壳上的断层破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地震事件中,人们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瞬间。
以下是地震的一些重要里程碑事件。
1. 1556年:中国汉中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致命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武威地震”或“益州大地震”。
据估计,这次地震导致了约830,000人死亡。
它震动了整个华北平原,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2. 1755年:葡萄牙的里斯本地震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致命的地震之一。
地震的震中位于里斯本附近,估计有8.7至9.0级的强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约10万至15万人死亡,并且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19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地震是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
地震的震级为7.9级,造成了约3,0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这次地震导致了约4.8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几乎摧毁了整个旧金山市区。
4. 1960年:位于智利的瓦尔迪维亚地震是已知记录中最强的地震。
地震的震级达到了9.5级,造成了约5,700人死亡。
这次地震引发了一系列的海啸,影响了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
5. 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致命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8级,导致了约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
这次地震几乎完全摧毁了唐山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 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地震的震级为6.8级,造成了约6,400人死亡,26万人受伤。
这次地震导致了大规模的建筑物崩塌和火灾,并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7.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也被称为“亚洲海啸”,是有记录以来最为致命的地震之一。
地震的震级达到了9.1至9.3级,触发了一系列的海啸。
这次地震和海啸造成了约22万人死亡,影响了数十个国家。
8. 2010年:海地地震是卡里布海地区历史上最为破坏性的地震之一。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2427d743323968001c92bc.png)
在事发地附近紧急搭建的帐篷中
泥石流的特征
特 点: 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等 多发地区: 半干旱山区或者高原冰川区 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 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 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 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 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 时间上:泥石流大都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物质积累阶段) ,出现多雨或暴雨强度大的年份及冰雪强烈消融的年份;就季节 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期和冰川积雪强消融期的6— —9月;就日际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午后至夜晚。
前山体滑坡面积大,且有两栋居民楼岌岌可危,现场铁皮房七零八落,有3 名群众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撤离卡车已变成与地形条件 直接相关,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和丘陵区为 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势能条件 。
二、山区中各类松散沉积物在一定诱发因素 影响下,易沿下覆基岩接触面形成滑动;软 弱岩层遇水软化,是岩体中的薄弱环节,易 形成层面滑动,松散土层多产生以坠落和剥 落为主的崩塌。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 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 诱发因素。
1、采掘矿产资源不 规范,预留矿柱少, 造成采空坍塌,山体 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开挖边坡:指修建 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 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 ,造成滑坡。 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 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 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 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 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 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8b79e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5.png)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中国历史地震的背景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素有“天下第一震”之称。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地震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历史地震的记录和相关情况。
地震记录的起源地震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人们对地震的记录主要体现在文献和史书中。
《左传》记载了公元前685年发生的“闾丘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次有确切记载的地震事件。
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地震记录日益完善。
明清时期的地震记录明清时期是中国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地震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地质学家李时中的地震著作《河图洛书疑解》。
此外,明清时期的史书和官方文献中也有大量的地震记录,为我们研究历史地震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明代地震记录明代的地震记录较为丰富。
根据文献记载,明代共发生了约200多次地震,其中包括一些重大的地震事件,比如明穆宗时期的浙江舟山地震和明神宗时期的嘉靖大地震等。
这些地震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灾难。
清代地震记录清代的地震记录同样非常丰富。
清代政府将地震记录作为重要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地震观测机构。
清代的地震记录主要包括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基本信息,为研究历史地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近现代地震记录与古代相比,近现代地震记录更加系统、准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和记录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地震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地震测量技术的进步近现代地震记录的关键在于地震测量技术的进步。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地震测量仪器,这极大地提高了地震观测和记录的准确性。
到了20世纪中叶,中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地震观测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近现代地震事件的特点近现代地震事件相对于古代来说更加频繁,也更加严重。
深圳地震统计报告
![深圳地震统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6093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a.png)
深圳地震统计报告引言本文档旨在对近年来深圳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地震的频率、强度和分布情况,为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本次统计报告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为中国地震局提供的地震目录数据库。
根据数据时间范围及地震级别的不同,我们将对深圳地区地震进行分析。
地震频率分析根据数据,自20XX年以来,深圳地区共发生了X次地震,其中地震级别大于等于3级的地震共有Y次。
图表1:深圳地区地震发生频率分析地震级别地震次数3级X14级X25级X36级及以上X4针对这些地震事件的频率分布,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趋势:•地震频率随时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更为显著。
•较大地震(5级及以上)的发生频率较低,但随时间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地震强度分析深圳地区发生的地震强度一般较小,主要集中在3-4级之间。
以下是根据数据统计得出的地震强度分布情况。
图表2:深圳地区地震强度分布强度级别地震次数1级Y12级Y23级Y34级Y45级及以上Y5我们可以发现:•2级以下地震占大多数,表明深圳地区地震活动主要以微震为主。
•3级地震也有一定数量,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4级及以上地震较少发生,但仍需关注防范。
地震分布分析深圳地区的地震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区域。
根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图表3:深圳地区地震分布情况区域地震次数区域1 Z1区域2 Z2区域3 Z3其他区域Z4通过对地震分布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区域1、区域2和区域3是深圳地区地震活动频率较高的区域,需要加强监测和应急预防措施。
•其他区域的地震发生次数较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继续关注地震监测。
结论综上所述,深圳地区地震发生频率逐年增加,地震强度以微震为主,地震分布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区域。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建议:1.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3.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深圳市地质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深圳市地质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9381e6e009581b6bd9ebe4.png)
加剧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 沿海地质环境更加恶化。
9 8 4年完成的《 深 全新世以来活动进一步减弱, 据1 圳区域稳定性评价》 , 得出深圳不具备发生 Ms ≥5 级的地震条件。迄今深圳市区尚未有发生过 3级以 5 6 7年 上地震的历史记载( 仅在其外围的宝安南头 1 。仅在沙头角和南头两地各 发生过 1次 3级地震) 发生过 1次 3<Ms< 4级地震。由此可见, 深圳地 区的地震记载引证了其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好。 虽然断裂活动不会引起强烈地震, 但是断裂的 活动会对城市建筑设施造成危害。作为区域主导构 造的北东向断裂, 连续性较好且穿越市区。断层现 处于缓慢释放应力蠕动状态, 并且沿一个方向滑动, 如黄贝 岭 F . 1 7~0 . 3 5 8断 层 趋 向 性 蠕 动 速 率 为 0
1 9 9 5年以来广大的乡村地区 城市化进程互动发展, 基本上进入了城市化成熟阶段。近年来城乡一体化 和都市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使仅有 7 6 0 k m 的可 建设用地上, 5 0 0多平方公里已是高楼林立。 城市化进程是人口聚集、 产业聚集、 经济增长的 过程, 也是大规模资源消耗、 空间聚集、 自然地貌格 局破坏和人工地貌形成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一方面 要受到城市区域地质环境因素的约束; 另一方面高 聚居的社会或工程因素不可避免地引发地质环境问 题, 如大规模工程建设盲目的采石取土, 造成深圳水 土流失面积约 1 6 9 k m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G e o l o g y 工程地质学报 1 0 0 4- 9 6 6 5 / 2 0 0 6 / 1 4 ( S u p p l . ) 0 0 3 3 0 5
深圳市地质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地震与历史:记载中的大地震事件
![地震与历史:记载中的大地震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feff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a.png)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地壳中断层发生滑移或断裂而引起的振动。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在瞬间摧毁城市和村庄,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历史上,世界各地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大地震事件,这些事件被广泛记录在历史文件中,成为了人们对地震认识的重要来源。
一、历史上的大地震事件1. 1556年汶川大地震1556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其震级达到了8.0级以上。
这次地震造成了约830,000人死亡,几乎摧毁了整个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的城市和村庄。
这次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其震级达到了8.7级以上。
这次地震摧毁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大部分城市和建筑物,造成了约10万人死亡。
这次地震不仅对葡萄牙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引发了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争端。
3.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其震级达到了7.8级以上。
这次地震摧毁了旧金山市的大部分城市和建筑物,造成了约3,000人死亡。
这场地震也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成为了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
4. 1960年智利大地震1960年智利大地震是世界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之一,其震级达到了9.5级。
这次地震摧毁了智利南部的大部分城市和村庄,造成了约5,700人死亡。
这次地震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地震研究和应对行动,成为了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
二、历史记录对地震认识的重要性历史记录对地震认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地震发生规律通过历史记录,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发生的大地震事件,从而总结出一些地震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这些规律和趋势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地震,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2. 研究地震影响历史记录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震惊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事件
![震惊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d231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3.png)
震惊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事件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发生过一些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地震事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震惊。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事件。
1. 1556年汶川大地震(中国)1556年1月23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
这次地震被称为“汶川大地震”或“黄河断裂带地震”,震中位于当时的明朝首都北京以西约1,200公里处。
据记载,这次地震持续时间长达10天,破坏范围广泛,造成了估计有80万至200万人死亡的惨重人员伤亡。
这次地震也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2.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美国)1906年4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发生了一场被记录为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震级达到7.8级,造成了数千人死亡,约有28,000个建筑物被摧毁或严重损坏。
这场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火灾,火势蔓延迅速,烧毁了大部分城市。
旧金山地震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对当时全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1960年智利大地震(智利)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一场被记录为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之一。
这场地震的震级达到了9.5级,是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之一。
地震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据估计,这次地震导致了大约5,700人死亡,数以十万计的人受伤,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摧毁或严重受损。
智利大地震也引发了海啸,波及到智利以及其他太平洋沿岸的国家,造成了更多的破坏和伤亡。
4.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印度尼西亚)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印度洋发生了一场被记录为有史以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的震级达到了9.1至9.3级,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以上。
地震引发了一系列巨大的海啸,波及到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历史的地震资料
![深圳历史的地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e0a5e69b89680203d8257e.png)
深圳历史的地震资料如下:据史料记载,对我市影响最大的强震要数1918年2月13日发生在汕头南澳的7.3级地震,当时我市福田有掉瓦现象发生,地震烈度应该为6度。
对本市影响较大的其他地震有:1067年11月6日潮安发生的6.8级地震、1600年9月29日汕头南澳发生的7级地震、1605年7月13日琼山发生的7.5级地震、1874年6月23日担杆岛发生的5.8级地震、1905年8月11日澳门发生的5.5级地震和1962年3月19日河源发生的6.1级地震。
深圳哪里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莲花山公园、大沙河公园、荔枝公园,市民可以看到一类标识:蓝底白色的箭头、奔跑的小人图案、写着中英文“应急避难场所”字样。
一旦发生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这3个公园就会改变“身份”,成为一个可容纳35万人的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从市应急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利用学校、福利设施、社区(街道)中心等室内设施,共设置了各类避险场所数百处。
我市从2007年开始进行户外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目前莲花山公园、大沙河公园、荔枝公园3个户外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今年起对这3处避难场所进行配套工程和设施建设,使灾民进入避难场所后能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看病处。
那么,这3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将如何为危险中的人们提供生存保障呢?届时,公园内的应急区域,只需根据应急避难的要求,利用公园的绿地、广场等现有资源,按事先计划的功能划分或简单改造就可以实现。
比如:公园内的水和喷灌花草的水经过净化后将成为人们避难时的饮用水;各个大块空地、草地将成为棚宿区,用于安置简易住房或帐篷。
根据《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09-2020)》,我市将共设置1111个避难场所,包括452处室外避难场所和659处室内避难场所。
室外避难场所适用于地震及其他需要室外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主要为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学校操场、停车场、空地等室外场地;室内避难场所适用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核设施事故及其他需要室内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主要利用现有的体育馆、学校、社区(街道)中心、福利设施、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
深圳泥石流具体地点
![深圳泥石流具体地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0a4ef6aaea998fcd220eaf.png)
深圳泥石流具体地点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在2015年12月20日广东深圳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那深圳泥石流具体地点在哪里呢?
12月20日11时40分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
根据现场指挥部21日上午9时发布的最新消息,目前失联91人,其中59名男性,32名女性。
发生滑坡的是一座渣土山,在工业园区之外,离园区大概一公里多。
当地人说,土山很高,高得可以越过一栋楼看到。
一名工人说,山高达数十米。
事故发生地点原是一个老采石场,后作为余泥渣土受纳场使用。
虽然事故当天有一点点降雨,但理论上并不足以诱发山体滑坡,初步判断主要原因还是废弃堆土堆得过多过高,时间又久,且没有防护措施对堆土进行支护。
事发原因初步断定是临时余泥渣土受纳场违
规作业,受纳泥浆漫溢,冲出山体,冲进靠近山体的工业园。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在现场展开调查,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区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有山体没有滑动。
人工堆土垮塌的地点属于淤泥渣土受纳场,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
由于堆积量大、堆积坡度过陡,导致失稳垮塌,造成多栋楼房垮塌。
今天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历史大震资料
![中国历史大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ab684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2.png)
中国历史大震资料甘肃临洮地震公元前47年4月17日(汉元帝初元二年),陇西郡(即今甘肃省临洮县)发生地震。
据《汉书》卷九《元帝纪》记述:“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
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天惟降灾,震惊朕。
治有大亏,咎至于斯。
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
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
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
赦天下,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奏毋有所讳。
山西应县地震公元512年5月23日(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应县发生地震。
据记载,受灾范围为魏京(今洛阳)、并州(今太原)、朔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相州(今河北临漳)、冀州(今河北冀县)、定州(今河北定县)、灜州(今河北河间)等地有强烈震感,繁峙(今山西应县)、桑乾郡(今山西山阴)、灵反郡(今山西灵丘)、秀容郡(今山西原平)、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肆州(今山西忻州)以及恒州(今山西大同)等地“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
”山西忻县一带灾情也很严重,地面裂陷,死伤甚多。
地震后又瘟疫流行。
当时宣武帝下沼书,遣太医前往救护,发给药物,并且减去租赋,救济灾民。
甘肃天水地震公元734年3月23日,即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秦州(即今天水)发生地震。
强烈地震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
地震使秦州全城的房屋及建筑几乎无一幸存,压死官吏和百姓4000多人。
当朝皇帝唐玄宗命尚书右丞相萧蒿前去祭山川,并派遣使者前去救济,对有压死者的人家给予救济一年,一家有三人以上死者给予救济二年。
山西代州地震宋真宗祥符二年三月(1009年),山西代州发生地震。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8年)十二月甲申日,忻代并三州地震,坏庐舍,覆压黎民。
忻州死者19742人,伤者5655人,畜扰死者5万余;代州死者759人;并州死者1890人。
此后,自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辛亥日,太原、忻州、朔环州、代州等地又发生十余次地震,城壁屋宇多损坏,人畜多死伤,并多伴有地声。
2月份地震历史记录
![2月份地震历史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d6598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e.png)
2月份地震历史记录地震是地球活跃的地壳运动表现之一,有时候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害。
在地震历史记录中,2月份也不乏发生地震的案例。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2月份地震的一些历史记录。
1. 1906年2月7日,厄瓜多尔地震(Ecuador Earthquake)1906年2月7日,厄瓜多尔发生了一场里氏规模为7.8的大地震。
这场地震导致3500人死亡,同时还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
尤其是首都基多市的地标性建筑圣方济各教堂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2. 1931年2月10日,新西兰震荡(New Zealand Tremor)1931年2月10日,新西兰北岛东北部发生了一次里氏规模为7.8的地震。
地震造成了256人死亡,并给该地区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破坏。
尤其是震中附近的城市纳皮尔和黑兹廷斯,几乎全城被夷为平地。
3. 1975年2月4日,中国昆明地震(Kunming Earthquake, China)1975年2月4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发生了一次里氏规模为6.8的地震。
地震造成了曾经因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而著名的昆明市,以及附近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受到了严重破坏。
估计有1,404人丧生,数千人受伤。
这场地震还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
4. 2004年2月24日,摩洛哥地震(Morocco Earthquake)2004年2月24日,摩洛哥发生了一场里氏规模为6.3的地震。
地震主要影响了摩洛哥北部的一些城市和城镇,导致570人死亡,破坏了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尽管这次地震规模较小,但由于该地区的建筑结构较为脆弱,因此伤亡和破坏仍然相当严重。
5. 2024年2月27日,智利地震(Chile Earthquake)2024年2月27日,智利发生了一次里氏规模为8.8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一系列海啸,并导致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据报道,地震和海啸造成了525人丧生,25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达到了巨大的数十亿美元。
这被认为是近年来世界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尽管这些地震在2月份发生,但它们都给人们敲响了地震警钟。
关于深圳发展的历史小故事
![关于深圳发展的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093325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9.png)
关于深圳发展的历史小故事深圳这座城市,在短短的30余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
然而,在这个城市发展的历史中,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记录了深圳发展的点点滴滴,更让我们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1. 深圳建城的那场大火1982年,深圳刚刚获准设立特区,面对着破败不堪的城市面貌,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进行城市建设。
于是,在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苏联浅层地热井和热力发电厂的支持下,深圳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
然而,在建设初期,深圳曾经遭遇过一场严重的火灾。
那场火灾发生在1983年7月的一天,起火地点是当时的深圳市区,当时这里的建筑松散且危险,火势瞬间便迅速蔓延开来。
当时深圳还没有消防队,只能依靠当地居民自发扑火。
这场火灾带来了可怕的后果,大量建筑烧毁,人员受伤、失踪和死亡。
这场火灾之后,深圳市政府下令加快消防队的建设,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
因此,深圳消防队被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国内最优秀的消防队伍之一。
2. 大浪淘沙:深圳90年代的拆迁大战90年代,深圳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拆迁浪潮。
当时,城市发展迅速,许多旧城区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了土地制约城市发展的累赘,需要进行拆迁。
因此,大批的居民被迫搬迁,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家园,生活变得艰难。
这场拆迁行动在深圳期间,被称之为“大浪淘沙”。
此时,深圳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政府却要求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此时城市精神亟需改革与创新。
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联手起来,尝试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这场“大浪淘沙”的追梦之路,唤起了不少人的民生之忧。
在拆迁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一些非法的拆迁行为也随之出现。
于是,深圳开始加强对非法拆迁和违法建设的管控,并成立了相关的巡查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行为规定和惩罚机制。
3. 深圳保命工程:治水工程的历程与成果深圳这座城市,由于地势低洼,在雨季或每年的台风季节,会经常发生水灾,给城市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幼儿园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培训
![幼儿园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feae103cc1755270722081e.png)
幼儿园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培训一、深圳市地震地质背景深圳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段,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属于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近年来对深圳地区地质构造的研究表明,在我市及其邻近海域范围内,分布着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种走向的断裂带。
深圳历史没有破坏性地震记载。
二、深圳及周边地区地震情况深圳市历史上虽没有中强地震的记录,但多次遭受周边地区中强地震影响,如1874年担杆列岛5.8级地震,1905年澳门外海5.5级地震,1911年汕头尾红海湾6级地震,1918年南澳7.5级地震,2006年担杆列岛附近3.6级地震,2006年台湾以南海域7.2级地震,对我市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深圳发生数次3级以下的小震群,2008年8、9月份大鹏半岛发生最高震级2.6级的有感震群,2010年11月份深圳湾附近发生最高震级2.8级的有感地震群,我市部分地区有感。
自2000年起,珠江三角洲地区3级以上地震频度明显增加,我局组织开展的深圳市活断层探测研究表明,深圳市存在发生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局颁布的第四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深圳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三、深圳市地震应对措施多年来,国家、省地震局对深圳市的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多次来深指导工作。
市委、市政府也把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及时制动规划,积极推进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防患于未然,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以上知识内容都是讲到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如此频繁的地震对于我们的紧迫感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做好防震减灾?总的原则: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躲避,保护生命安全保护措施:用软垫、书包、书本、脸盆等保护头、颈部,掩住口鼻。
身体姿势:蹲、坐、蜷曲身体,尽量降低重心。
具体的避震措施如下:(一)楼房避震1、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
2、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
2008年十大灾害事故
![2008年十大灾害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d3d8edea5ef7ba0d4a733b55.png)
2008年十大灾害事故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有太多的风雨,又有太多喜悦和悲伤,在这一年中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团结以及中国人的自信自强,在灾难困难面前大家空前团结,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灾难。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2008年所发生的十大灾害事故。
1.南方地区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间:2008年1月到2008年2月地点:冰雪灾害席卷大半个中国情况:从1月10日开始,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了中国南方十九个省区市,其影响范围之广、所造成的灾害之重为历史罕见,属五十年一遇,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
此次灾害天气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拉尼娜极端气候影响所致。
受灾害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交通中断,电力、供水设施遭受重创,春运受阻,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时值春运高峰,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广东、湖南段被冰雪覆盖断路,积压了大批车辆,受困者有的长达十几天;广州、杭州等地的火车站大批旅客滞留,许多旅客不得不留在当地过年。
灾害不容持续,举国上下奋起抗击。
几十万子弟兵和武警战士,数十万警力,18万电力抢修人员,成千上万名干部群众都紧急行动起来。
投入人员之众、物资之多,为1998年抗洪以来所仅见。
截止2月12日,灾害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受灾较为严重。
2.安徽阜阳发生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时间:2008年3月到2008年5月地点:安徽阜阳情况:发生在安徽阜阳的疫情由EV71感染引起,主要经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潜伏期为2-7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EV71感染引起重症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肠道病毒,重症患儿病死率较高。
深圳市水文情况
![深圳市水文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0e268b1aba1aa8114531d90f.png)
1、气候特征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所处纬度较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季风低压、热带气旋光顾,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
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
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且雨水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常出现炎热天气,是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时期。
同时夏季也是深圳降水最为丰沛的季节,深圳的降水各地区差异很大,容易出现局地性的洪涝灾害和短时雷雨大风天气。
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干旱时期,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
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因而秋旱容易发生且发展迅速,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发生.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节,经常处于干冷气流的控制之下,气温达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3、台风频次
根据中国台风7级风圈频次图,该地区台风频次为2.34 次/年。
4、地震风险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图(GB18306-2010),该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 g。
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前十大地震
![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前十大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4c8e4a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1.png)
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前十大地震地震,是一种令人畏惧的自然力量,它能在瞬间摧毁城市,夺走无数生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以下为大家介绍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上的前十大地震。
第十位:1906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06 年 4 月 18 日清晨 5 点 12 分左右,美国旧金山发生了 78 级大地震。
地震导致旧金山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火灾,使得城市的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
许多建筑倒塌,道路断裂,人员伤亡惨重。
这次地震及后续的火灾造成了约 3000 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也促使了美国在建筑规范和抗震设计方面的改进。
第九位:1939 年土耳其埃尔津詹大地震1939 年 12 月 27 日,土耳其东部的埃尔津詹发生了 80 级大地震。
地震造成了约 32700 人死亡,众多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由于当时的救援和重建能力有限,许多幸存者在寒冬中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第八位:1923 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 年 9 月 1 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 79 级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巨大的火灾,东京、横滨等地几乎被烧成了废墟。
据统计,约1428 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200 多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还导致了霍乱等传染病的流行,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第七位:1976 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 年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 538 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 78 级大地震。
短短 23 秒的时间,唐山被夷为平地。
这场地震造成 24 万多人死亡,16 万多人重伤,是 20 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在抗震救灾和城市重建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座新的唐山在废墟上崛起。
第六位:2004 年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啸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发生了 91 级至 93 级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等。
据统计,这次灾难造成了约 226 万人死亡,是近 200 多年来最严重的海啸灾难。
最新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资料
![最新深圳市区域地质环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03de41647d27284b7351f7.png)
第二章区域地质环境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深圳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长夏短冬,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阳光充足。
每年会不同程度受到暴雨、热带气旋、寒冷、高温、雷暴、冰雹、干旱、大雾、灰霾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年平均气温约22.5℃,1月平均气温最低14.9℃,最低气温为0.2℃,7月平均气温最高28.6℃,最高气温为38.7℃。
深圳年平均降水量为1966mm,地域分布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平均雨量达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区只有约1500mm。
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
每年4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4%。
其中48%分布于7~9月(后汛期)。
月平均雨量呈单峰型,最多为8月,平均达368mm,最少是1月,只有30mm。
深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4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
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8%,中雨占16%,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3天。
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后汛期占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
据水文部门雨量记录,1997年7月19日,三洲田24小时最大雨量达531.7mm,1小时最大雨量为104.9mm。
年日照时数1933.8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
深圳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即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频率分别为17%和14%)。
深圳市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
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
1997年、1999年、2000年每年两次台风对深圳造成严重影响,深圳均出现6~9级大风及强降雨过程。
深圳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8月20日连续两日的暴雨,深圳市诱发的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斜坡类地质灾害达208处,给深圳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4~9月份的强降雨季节,更是斜坡类地质灾害的频发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历史的地震资料如下:
据史料记载,对我市影响最大的强震要数1918年2月13日发生在汕头南澳的7.3级地震,当时我市福田有掉瓦现象发生,地震烈度应该为6度。
对本市影响较大的其他地震有:1067年11月6日潮安发生的6.8级地震、1600年9月29日汕头南澳发生的7级地震、1605年7月13日琼山发生的7.5级地震、1874年6月23日担杆岛发生的5.8级地震、1905年8月11日澳门发生的5.5级地震和1962年3月19日河源发生的6.1级地震。
深圳哪里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在莲花山公园、大沙河公园、荔枝公园,市民可以看到一类标识:蓝底白色的箭头、奔跑的小人图案、写着中英文“应急避难场所”字样。
一旦发生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这3个公园就会改变“身份”,成为一个可容纳35万人的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从市应急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利用学校、福利设施、社区(街道)中心等室内设施,共设置了各类避险场所数百处。
我市从2007年开始进行户外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目前莲花山公园、大沙河公园、荔枝公园3个户外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今年起对这3处避难场所进行配套工程和设施建设,使灾民进入避难场所后能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看病处。
那么,这3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将如何为危险中的人们提供生存保障呢?届时,公园内的应急区域,只需根据应急避难的要求,利用公园的绿
地、广场等现有资源,按事先计划的功能划分或简单改造就可以实现。
比如:公园内的水和喷灌花草的水经过净化后将成为人们避难时的饮用水;各个大块空地、草地将成为棚宿区,用于安置简易住房或帐篷。
根据《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09-2020)》,我市将共设置1111个避难场所,包括452处室外避难场所和659处室内避难场所。
室外避难场所适用于地震及其他需要室外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主要为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学校操场、停车场、空地等室外场地;室内避难场所适用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核设施事故及其他需要室内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主要利用现有的体育馆、学校、社区(街道)中心、福利设施、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
地震来了跑还是躲?
如果地震来了,你应该跑还是躲?应该躲在哪里?市应急办向公众列出了7个地震应急要点:
一、在平房,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二、在楼房,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三、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勿乱跑;
四、在街上,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
五、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六、驾车行驶时,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七、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尤其要注意的是:避险时注意近水不近火,靠外墙,不靠内墙;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不听信和传播谣言。
此外,察觉海啸发生信号,公众应迅速撤离海边,向内陆或者高处转移。
深圳有三条地震断裂带
深圳会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我们有哪些防范措施?深圳的建筑能防几级地震?据了解,深圳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我市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段,其中五华——深圳断裂带从横岗穿越我市,目前我市已探测出3条断裂带:横岗——罗湖断裂带、莲塘断裂带、温塘——观澜断裂带。
在监测预报能力方面,深圳设有数个监测点,地震发生后的10分钟内能知道地震的烈度等相关情况,且建立了地震预测相关台帐;在震撼防御能力方面,我市1990年以后的建筑物都按照抗震烈度7度设防,要求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在应急救援能力方面,我市已经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核应急状态公众如何防护?
此次日本有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爆炸,市民非常关心:假如处于核应急状态,公众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记者曾经采访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相关技术顾问,他介绍,以核电站为圆心,半径5公里的划定区域是烟羽应急计划区;以核电站为圆心,半径10公里的划定区域是食入应急计划区。
一旦发生核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核事故进入场外应急时,烟羽应急计划区内居民应采取以下行动:千万不要恐慌,不要轻信流言,要相信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发布的通报和信息;听到警报或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室内隐蔽,并打开有线广播、电视等,收听应急指挥部发出的有关信息;如果发放碘片,要遵照服药说明,确定服药时间和剂量;在最严重事故下,如政府通知撤离,要携带最少的生活必需品和贵重物品,到指定地点集合。
食入应急计划区内居民主要是控制食物和饮用水,因为室外的食物可能已经受到污染,控制的范围由应急指挥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