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戏

合集下载

五、清代戏曲

五、清代戏曲

三、清代地方戏:
• 1、“花部”与“雅部”之争: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 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 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 弹。”
京剧
• 2、京剧:乾隆五十五年(1790),弘历皇 帝八十大寿,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 春台班、和春班)晋京,地方剧种徽剧汉 剧合流、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簧两个系统, 道光初年,形成京剧。表现手法唱念做打, 角色主要生旦净末丑为主,具有脸谱化特 征,中国古代艺术的国之瑰宝,2010年被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 中国“国粹”、国剧。
十大古典悲喜剧
• • • • • • • • • • 秋胡戏妻(元· 石君宝)杂剧 灰栏记(元· 李潜夫)杂剧 倩女离魂(元· 郑光祖)杂剧 陈州粜米(元· 无名氏)杂剧 绣襦记(元· 无名氏)传奇 浣纱记(明· 梁辰鱼)传奇 牡丹亭(明· 汤显祖)传奇 桃花扇(明· 孟称舜)杂剧 比目鱼(清· 李渔)传奇 琥珀匙(清· 叶稚斐)传奇
十大古典喜剧
• • • • • • • • • • 救风尘(元· 关汉卿)杂剧 墙头马上(元· 白朴)杂剧 西厢记(元· 王实甫)杂剧 李逵负荆(元· 康进之)杂剧 看钱奴(元· 郑廷玉)杂剧 幽闺记(元· 施惠)南戏 中山狼(明· 康海)杂剧 玉簪记(明· 高濂)传奇 绿牡丹(明· 吴炳)传奇 风筝误(清· 李渔)传奇
二、清代传奇:
• ③剧论:《闲情偶寄》中国历史上理论性 最强,最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内容完整、 自成体系、见解高明。 • 《闲情偶寄》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创 作和表演的理论著作,分“词曲部”和 “演习部”。“词曲部”包括结构、词采、 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 “演习 部”包括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 五部分。
二、清代传奇:

语文知识复习-----清代戏曲

语文知识复习-----清代戏曲
第四章 清代戏曲

清代戏剧以前期为盛,可视为明代戏剧的延续,但创作的 生气已有所衰退。 明末清初的李玉、李渔,前者多迂腐的说教,后者则偏于 单纯的娱乐。 康熙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清 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在某些方面继承了晚明戏剧的精神, 但情绪上有一种浓厚的空幻迷惘之感。

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是洪昇的《长生 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金埴题诗:两家乐府盛康熙,进御均叨天子知。 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 (专题讲述)
第二节 清中叶案头化 的文人戏曲创作

清中叶,戏剧创作陷入衰 退状态。 传奇和杂剧的创作进入低 落下滑的阶段。 原因: 昆曲雅化甚至僵化而失去 广大观众。 剧作成为纯粹的案头读物。 专制意识形态日益强化。 戏剧创作失去了鲜活的生 命力。



《清忠谱》歌颂以周顺昌为代表的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 崇高精神,表彰颜佩韦等下层市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 高尚品德,在中国戏曲史上有重要地位。 《清忠谱》的主人公周顺昌,清廉耿介、忠贞刚直、疾恶 如仇,是作家塑造的理想清官和忠臣的形象。他“居官多 哉载” ,仍“如洗空囊”。住于茅屋,食止菜羹。 戏剧突出其“清忠”,写其清以突其忠,然受阉党所害, 故民愤然。其不屈服,牙齿被敲掉,还喷血大骂。为忠清 之悲剧人物。


尤侗的剧作,思想并不深刻,情节也缺乏新异的创造,其 长处在于能以老练而简朴的文辞抒写磊落慷慨之情,呈现 出激昂飞扬的气势,具有诗剧的特点。 《读离骚》中写屈原题壁问天的一段曲辞长七百余字,气 魄宏大,虽不太适于演出,阅读的效果却很强烈。 王士祯称道:“激昂慷慨,可使风云变色,自是天地间一 种至文。”(《池北偶谈》)。

清代戏曲

清代戏曲

第四节 清代戏曲理论
一、李渔《闲情偶寄》 1.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 2.强调戏曲的社会性 3.强调戏曲的舞台性 强调戏曲结构应“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 二、焦循《花部农潭》 吴音繁缛而花部慷慨; 昆曲极谐于律,曲文艰深晦涩,而花部词意直质,妇孺 能解.; 昆腔剧目内容狭窄,陈腐蹈袭,而花部多忠孝节义,足 以动人。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 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李杨爱情题材的文学流变有何特点和价值? 4.“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什么意思?
第二章 清代戏曲选讲
一.作者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 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 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 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 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 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 《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 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 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 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 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 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 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 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 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 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 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 孔”。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长生殿》用了相当大 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这使 得此剧显得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 曲折,还通过描写爱情在历史变乱中的丧失和由 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 量所摆布的哀伤。 《长生殿》既是浪漫剧,又是历史剧。剧中有俩条 线索:李杨爱情,朝政军国之事,将李杨爱情放 在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描写,突出“乐极哀来”, “垂戒后世”的创作意图。
第三节 文本精读:《桃花扇· 余韵》

清代戏曲概述

清代戏曲概述

二、清代地方戏的体制特点:
1、音乐属单曲体结构形式,突破了昆山腔、 弋阳腔的曲牌联套结构形式.
2、唱词以七言句、十言句为基本格式,不 象昆曲的曲牌唱词——长短句.
3、剧本组织结构主要依据冲突发展安排场方戏的内容和艺术
题材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也有改编历史 演义、民间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现实性和 生活气息强,有浓厚乡土色彩.
二、清忠谱
l、思想内容 据明末苏州市民暴动史实 写成,歌颂周顺昌为首的东林党人反阉斗争和 崇高气节,表彰颜佩韦等下层市民见义勇为、 不畏强暴的可贵品质,深刻反映明末的政治斗 争和社会矛盾.
周顺昌:清廉、耿介、忠贞、刚直、嫉恶 如仇,是理想的清官和忠臣形象.
颜佩韦等五义士是市民英雄的典型.标志 着我国市民阶层的政治觉醒.
主要见于闲情偶寄的辞曲部、演习部、声容部: 演习部: 1.选剧:别古今、剂冷热
2.变调: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板.缩长为短, 变旧为新.
3.授曲:解明曲意,调熟字音.字忌模糊,曲严分合,锣 鼓忌杂,吹合宜低.
4.教白:强调高低抑扬、缓急顿挫. 5.脱套:戏场关目,全在出奇变相,令人不能悬拟.
一、地方戏兴起与繁荣
清中叶后,随着传奇与杂剧衰微,地方戏逐渐占据 剧坛主位.这一变化经历了两个时期和一场斗争.
1.两个时期:指兴起和繁荣时期
兴起时期:指康熙末年到乾隆中叶,各种地方戏开 始以小戏形式流行农村,逐渐发展为大戏流入到城市.
繁荣时期:指乾隆末年到道光末年,地方戏形成为 几个主要的声腔系统和大型剧种,压制了专擅剧坛的 昆曲.
渔闲情偶寄是古代戏曲理论集大成者. 焦循花部农谭是早期地方剧目重要著作.
第二节 玉与清忠谱
一、玉生平和创作
玉,吴县人.入清后绝意仕进,致力戏曲.传 奇约40种,现存18种.明亡前传奇一捧雪、人兽 关永团园占花魁,世称一人永占.入清后有千钟 禄、万安民和代表作清忠谱.

淮剧有哪些艺术特色-淮剧的艺术特色

淮剧有哪些艺术特色-淮剧的艺术特色

淮剧有哪些艺术特色-淮剧的艺术特色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清代江苏省盐城市和阜宁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

下面,店铺详细地为大家讲讲淮剧的艺术特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音乐淮剧从唱法表演还可以分为“西路淮剧和东路淮剧”,西路淮剧主要是淮安和宝应地区,该地区是早期淮剧的发源地,表演唱法以“老淮调”为主调,表演略显生硬;东路淮剧以盐阜地区为主要发源地,表演唱法以“自由调”为主调,表演灵活。

从地区来分可分为“南片和北片”,南片主要指上海和周边地区,北片主要指盐阜两淮扬泰等地区。

曲体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

香火戏时期主要唱腔《香火调》、《淮蹦子》,分别源于门叹词、“僮子腔”和靖江、淮安、宝应地区的田歌、号子等。

由于历代艺人的不断吸收创造,到30年代末,淮剧逐步形成《拉调》、《淮调》、《自由调》三大主调。

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的曲牌有《叶子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数十首。

与此同时,从民间小调中吸收并衍化成戏曲唱腔的还有《兰桥调》、《八段锦》、《打菜台》、《柳叶子调》、《拜年调》等160多首。

这些曲调除部分民间小调外,其主调的调式、调性都较相近,结构形式亦完整统一。

淮剧的打击乐是在《香火调》锣鼓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民间《麒麟锣》、《花鼓锣》等,经过衍变,形成了淮剧特有的锣鼓谱。

此外,以扁鼓、铙钹、堂鼓组合而成的打击乐器配置,音色浑厚,色调明朗粗犷。

语言淮剧语言是以今江淮官话的方言为基调,并兼顾附近的淮安、盐阜等地方言而戏曲化的一种舞台语言。

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

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

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

淮剧非遗作文

淮剧非遗作文

淮剧简要情况介绍淮剧又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

之后,门叹词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

后来,淮剧受到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2008年,淮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剧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之一。

盐城是淮剧的故乡,全市共有6个淮剧团。

近年来,盐城以淮剧申遗为契机,不断加大保护和挖掘力度,先后有《打碗记》《奇婚记》《鸡毛蒜皮》《来顺组长》《小镇》《小城》等多部优秀剧目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大奖”等荣誉。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伴奏。

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采用二胡伴奏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

1912年,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

何叫天又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

淮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剧的表演风格朴实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主要特点有:一是音乐唱腔:曲调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是角色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具特色。

三是表演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

四是拥有丰富的传统剧目,多以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为题材。

淮剧的经典剧目主要有:《诺言》《赵五娘》《金杯·白刃》《海港的早晨》《卖油郎独占花魁》《蓝桥会》《三子争父》《李斯》《周仁献嫂》《恩仇记》《安寿保卖身》《珍珠塔》《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经典剧目。

在清代地方戏声腔剧种的发展过程中

在清代地方戏声腔剧种的发展过程中

在清代地方戏声腔剧种的发展过程中在我国,由于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人们的情感生活和审美旨趣发生变化。

当时,新声腔、新剧种不断衍生和涌现,并在全国范围内竞相传播。

代表性的声腔和剧种有:
四大声腔是指明代继北方杂剧衰落之后逐渐兴盛起来的声腔,它们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1、海盐腔是元代的南戏声腔与浙江海盐当地的戏曲、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并很快盛极一时。

它的音乐风格幽雅抒情,腔调婉转,词曲清雅;音乐结构为曲牌联套体;伴奏部分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器,不使用管弦。

2、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主要流行在江苏、安徽一带。

它的音乐结构为曲牌联套体,用打击乐器鼓、板、锣伴奏。

3、弋阳腔是元末江西弋阳的南戏声腔在明代的再发展,当时流传范围极广。

它继承了民间演唱的传统方式,并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各地民歌小调和方言土语。

弋阳腔的声腔属于曲牌体,由于与民间音乐结合紧密,在演唱上仍保持古老的“唱”“和”特点,即一人清唱,众人用假声翻高八度帮腔。

它的音调高亢,表现出热情奔放的风格,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弋阳腔后来又被称为高腔。

4、昆山腔是元、明时期主要在江苏昆山一带流传的南戏清唱腔调。

它借鉴了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音乐上集南北曲之大成,并吸收众多声腔的长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声腔。

四大声腔由于从某一地方声腔剧种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声腔剧种,因此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戏曲音乐品种。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在艺术方面,元杂剧形式新颖独特,在结构情节、人物塑造、戏剧语言等方面 显示了很高的造诣,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是元杂剧创作的主流,但也不乏积极浪漫主义的描写。不少优秀的 杂剧作品在描写了人民苦难的同时,还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并往往让他们获得 胜利;而对那些气焰嚣张的权豪势要、奸佞之徒,则给予应有的惩罚,让他们以 失败而告终,从而表达人们的理想。 2、在结构方面,优秀的杂剧作家多能从“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出发,精心地 设置关目,使戏剧矛盾集中,主线突出,情节紧凑而富于变化,因而许多杂剧作 品都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3、元杂剧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这是它艺术成熟的一 个重要标志。关汉卿、王实甫、康进之、纪君祥等优秀作家,都能遵循人物性格 发展的必然性去安排情节,然后又通过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运用丰富多样的艺 术手段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京剧 (戏曲剧种中国国粹艺术)
京剧是一个中国时期出现了京剧。
京剧脸谱




分类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 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 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色画方法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 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 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 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 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3、描写爱情婚姻,反映妇女问题。有的 描写青年男女真诚相爱和追求婚姻自主的 斗争,如被誉为“四大爱情剧”的《西厢 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 女离魂》以及神话剧《张生煮海》、《柳 毅传书》等,都有着共同的反封建主题, 表现了妇女的愿望和追求。有的揭露男子 背义负心,反映妇女不幸遭遇,如《潇湘 夜雨》和《秋胡戏妻》。有的反映妓女的 悲惨命运和生活斗争,如《救风尘》、 《金线池》等。 4、歌颂忠良,鞭挞奸佞。如《吴天塔》、 《东窗事犯》、《赵氏孤儿》等,或寄寓 民族感情,或歌颂正义。不少公案剧揭露 了官场腐败,赞扬了某些清官。这类作品 寄寓理想,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戏曲的节奏是从容的、曼妙的,现代的都市是紧张的、快捷的。

两者的气质好像难以调和,现代都市人亦总是觉得戏曲是属于过去时代的它离今天的生活,离当下的我们非常遥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欢迎参考~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发展: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历史沿革:。

2.清代戏曲

2.清代戏曲

《秣陵春》中徐适与展娘同为前朝南唐名门要将
吴伟业的《秣陵春》被冒襄称之为:“字 字皆鲛之珠,先生寄托遥深”,他的剧作 “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 骚”。 《临春阁》与《通天台》,都是明末清初吴 梅村作,属于文人剧,其实文词极其隽美浏 亮,能俗能雅,它不能上场之故,估计还是 题材及抒发的感慨并不宜于世俗欣赏,并非 仅仅是杂剧这种体制已不行于世的缘故。 《临春阁》还是一本四折的体制,《通天台》 则只有两折,均是北曲。

尤侗(1618—
1704),长洲人。
顺治帝曾称誉尤侗是 “真才子”,康熙十 八年(1679年)举 博学鸿词科,列为二 等,官授翰林院检讨, 参修《明史》 作品:杂剧《读离 骚》、《桃花源》等; 传奇《钧天乐》。
《读离骚》,清尤侗作。作者科举蹉跎,仕途坎坷, 由于正直为上司所黜,郁郁不平,遂作杂剧以抒胸 臆。 《读离骚》隐括《楚辞》中数篇而成,写的是屈 原题壁作天问,又向太卜郑詹尹问卜,不得答而归, 在江滨为楚人作九歌祀神,与渔父问答后最终沉江 而死。第四折是宋玉作招魂,还插入了巫山神女的 故事,殊与全剧风格不叶。 这一篇剧作名副其实是文人案头剧,屈原作天 问一场,【混江龙】一曲约有千字,一气贯注,直 可当作小型赋来读,在场上却是绝对唱不得的。据 说尤侗曾因献此剧被康熙称为才子,那么剧中每多 逞才使气之处,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剧中尚插有 不少民歌,颇有情趣。
2、文人的杂剧、传奇: (1)、唐英:戏曲集《古柏堂传奇》
十余种; 张坚:戏曲集《玉燕堂四种曲》:《怀 沙记》、《玉狮坠》、《梅花簪》和 《梦中缘》。除《怀沙记》写屈原自沉 汨罗江外,其他三种《玉狮坠》、《梅 花簪》、《梦中缘》皆写男女爱情故事, 时人合称为“梦梅怀玉”。张坚主要是 模拟风情喜剧旧套,追求场上效果,却 缺乏创造性,成就不大。

杨恩寿《坦园日记》中的清代广西戏曲演出

杨恩寿《坦园日记》中的清代广西戏曲演出

杨恩寿《坦园日记》中的清代广西戏曲演出阙真①[内容提要]杨恩寿《坦园日记•北流日记》是广西戏曲研究的一份重要史料。

从中反映了清代广西戏曲演出的盛况。

主要表现为:第一,演出剧目曲种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粤剧,也有广西八音;第二,演出时间多在岁时年节,观戏成为人们闲暇相聚叙情的一种方式。

第三,庙宇通常是戏曲演出的场所,雅乐土音,娱神娱人。

[关键词]《坦园日记》清代广西戏曲《坦园日记》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戏曲家杨恩寿所作。

其中《北流日记》是他同治四年至五年(1865—1866)随其六兄麓生赴广西北流知县任,办理刑名、钱谷事宜兼管税关时所作。

《北流日记》记录了这两年里他在北流观戏听曲的经历,成为广西戏曲研究的一份重要史料。

北流原属玉林地区一个县(1997年4月22日,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历史上曾富甲一方,因为水陆交通便利且水运是两广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到了明代,海事日兴,广州因其天然良港和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进出口商埠之一。

除了陆路交通外,丰沛的西江水系将广东与广西水运交通联系起来,并通过梧州、桂林、南宁等地,将两湖、云、贵、川等地的物资运送连接起来。

水运使得明清时期粤商在广西发展最为迅猛,西江水系中的一个节点北流市因其境内的绣江注入郁江而与西江汇合,因此,广东商人多溯西江而至北流。

正如《北流县志》载:“北流五方杂处,风气不齐,城市商贾辏集,多南海人,为其渐染,事尚奢华。

官坡多闽人,吉京、冲龙山坡间多惠、潮人。

”②商旅往来,必然带来文化上的交流。

从杨恩寿《坦园日记•北流日记》中可看到当时的戏曲演出及交流状况。

粤剧上演剧目纷繁广西八音小唱侑酒杨恩寿酷爱戏剧,自称十余岁时即有“戏癖”③,在广西两年所记的《坦园日记•北流日记》中有很多观剧的记录。

观戏的地点有粤东会馆、将军庙、白马①阙真(1955—),女,汉族,广西博白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以戏曲为主要研究方向。

②转引顾乐真:《广西戏剧史料散论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1984年(内部刊物),第85页。

从清代戏曲发展史试论晚清戏曲的特殊性

从清代戏曲发展史试论晚清戏曲的特殊性

从清代戏曲发展史试论晚清戏曲的特殊性地方戏的兴起,并非始于清代。

清以前所有古老剧种都发源于一定的地域,其最初形态都是地方戏,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剧种取得了专擅一代剧坛的优势地位,同时出现的其他剧种或因数量不多,或因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未能形成诸腔并奏争胜的局面。

这种情况到了明末清初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明末弋阳诸腔戏的繁衍;继而是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地方戏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滋生,终于使戏曲剧坛的面貌为之一变。

据有关文献记载,康熙至乾隆期间除昆、弋诸腔戏继续流行外,已有下列新兴地方戏曲出现:即梆子腔(包括弋阳梆子、安庆梆子、陇西梆子等)、乱弹腔(包括扬州乱弹和山西平阳、四川等地的乱弹)、秦腔、西秦腔(一名琴腔、或甘肃调)、西腔、西调、陇州调、并州腔、襄阳腔(一名湖广腔)、楚腔、吹腔(一名枞阳腔、或石牌腔)、宜黄诸腔、二簧腔(一名胡琴腔)、啰啰腔(一名啰戏或锣戏)、弦索腔(一名女儿腔,俗名河南调)、唢呐腔、巫娘腔、柳子腔、勾腔、本地土腔(本地指河南,包括大笛翁、小唢呐、朗头腔、梆锣卷)、山东弦子戏、卷戏、滩簧、秧歌和花鼓等。

上述新兴的地方戏曲,名称既无规范,形态也不稳定,或称腔,或称调,或称戏,或按地名称,或以伴奏乐器命名,也有因腔调或演唱的特点得名的,其间常有名异而实同,或名同而实异的情况。

这说明它们还处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阶段。

尽管如此,其诸腔杂陈,新奇叠出,百花竞放的局面已逐渐形成,却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乾隆年间,戏曲剧种出现了花部雅部的区分,雅部专指昆曲,花部即指各种地方戏曲,又称“乱弹”或“花部乱弹”戏。

与上述情况相适应,原来散布在南北各地的昆曲,也加强了自明代以来就已出现的地方化的趋势,接受各地民间艺术、地方语言和群众欣赏习惯的影响,演变为富有当地色彩的昆剧,如被今人称为北昆、湘昆的剧种;或被地方戏所吸收,成为地方戏的组成部分之一,如川剧、婺剧中的昆曲。

此外,这一时期流行在闽、广一带的古老剧种,如兴化戏(即今莆仙戏)、下南腔(即今梨园戏)、潮调(即今潮州戏)等也有相应的发展。

清代戏剧概述6清代花部

清代戏剧概述6清代花部

清代戏剧概述6清代花部清代戏剧概述6——清史札记之四⼗⼋我楚狂⼈⼆、雅部和花部4(⼆)清代花部清李⽃《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戏。

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阳腔、梆⼦腔、罗罗腔、⼆簧调,统谓之乱弹。

”乾隆中期往后,以京剧、秦腔等等为代表的“花部”戏曲逐渐崛起,唱词、剧情通俗易懂,逐渐占领了民间市场,特别是在“四⼤徽班”进京展演后,发展势头更是⼀发不可收拾。

从咸丰⾄光绪年间,京剧不断发展壮⼤,以⾄于宫廷戏曲也换做了京剧,⽽昆班已呈⽇落西⼭之势了。

花部是指昆⼭腔以外的各种传统戏曲剧种,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

它们虽不为⼠⼤夫们所重视,但为下层观众所欢迎,依然在乡村⼭区及⼩城镇流⾏着,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和剧本体制。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这些在各地流⾏的地⽅声腔的势⼒便开始发展兴盛,形成了各种地⽅戏曲蓬勃兴起的局⾯。

搬演历史故事,是花部戏的主要内容。

19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已是暮⾊黄昏。

在中国⼈灵魂深处普遍蕴藏着的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反叛⼼理,强烈地体现当时的戏剧中。

⽔浒戏是元明时期就有了的,地⽅戏艺⼈本着⼀股对已处末世的封建统治的挑战精神,将⼀个个逝去的草泽英雄重新举到了台上。

演的虽是宋朝旧事,却紧紧切合着清末时代的脉搏。

《打渔杀家》借⼀个年迈的⽔浒英雄,在压抑、忍让之中不得不⾛向反抗的悲壮⽽苍凉的故事,浓烈地传摹了社会政治意向和时代⽓氛。

⽗⼥在江边诀别的绵绵情意,震撼了⽆数观众的⼼。

除了明显带有反抗⾊彩的⽔浒剧⽬以外,地⽅戏中还有⼤量的三国戏,隋唐戏,杨家将戏,呼家将戏。

在三国戏⾥有波诡云谲的政治⽃争,有超凡绝伦的军事谋略;在杨家将戏⾥有忠勇与奸佞的⽐照,有孤单孀妇与驰骋沙场的呼应……。

尽管这些戏也多关及朝廷,但它们⼤半是从民间⼼理逻辑出发,表达着⾃⼰对历史的理解和揣想。

清地⽅戏还把戏剧的触⾓伸到普通⼈的平凡⽣活之中,展⽰他们的平淡和不平淡的喜怒误⽤乐。

五大戏曲简介

五大戏曲简介

五大戏曲简介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国戏曲发展史及五大戏曲简介一、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至今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历程大致如下:从汉代开始出现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至唐朝出现了种类众多的戏曲表演形式,这一时期为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时期。

宋元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元杂剧,迎来了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至明清,宋元南戏更加成熟与规范,出现了明清传奇,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这是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

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

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

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

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枣京剧。

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二、五大戏曲简介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的脸谱分为十类:红表示忠勇正直、义薄云天、精忠报国、有血性,如、、白白:表示奸诈狠毒、笑里藏刀、工于心计,如、黑:表示刚正、鲁莽、勇猛、粗中有细,如、、黄、蓝(青)、绿、紫、粉红(灰)、金和银。

清代戏曲

清代戏曲
第五章 清代戏曲
第一节 清初戏曲
清初剧作家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化剧作家。


二是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
三是以李渔为代表的娱乐派剧作家。
康熙年间,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 扇》使中国戏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一、吴伟业和尤侗的文人抒情剧
剧作以结合个人身世、借历史素材抒发内心郁闷 为主,注重抒情性而不重情节结构和舞台要求。 吴伟业:传奇《秣陵春》 杂剧《通天台》《临春阁》 “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 尤侗:传奇《钧天乐》; 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 卫》《清平调》,合称《西堂乐府》 大都是通过为历史上不得其遇的才士贤人鸣不平


从作品描写来看,明亡的原因之一是权奸祸国。 原因之二是文争武哄。原因之三是昏君荒佚。 徐旭旦《桃花扇题辞》:“场上歌舞,局外指 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 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 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李香君、艺人柳敬亭、苏昆生 展示出国家与君、臣、民的关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艺术成就
1、现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 上半部写实,“取天宝间遗事,收拾殆尽”。 下半部写幻,鼓吹真情,可以冲破时空的束 缚,超越生死仙凡的界限。 2、主线复线交叉,脉络清晰,紧凑自然。 3、清丽流畅的曲文风格,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传达出人物的感情心理。如《闻铃》 4、音律精工和谐,曲牌运用得体。 曲辞和音律俱佳,文情与声情并茂

二、李玉与苏州派
苏州派:明末清初在苏州出现了一群沉抑
民间的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 玉、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等。 与舞台紧密结合,重视戏剧性 贴近世俗人生,易代后关注时事政治 新编历史剧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e63a8452-6eba-11ec-b59d-7cb59b590d7d第一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一节“戏曲”一词的基本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特殊术语。

在近代,学者王国维将“戏”一词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总称,包括宋金杂剧、宋元南剧、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戏剧。

第二部分是歌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一,全面性,第二,虚拟性,第三,可编程性第三节戏曲的活动方式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主要有三种活动方式。

首先是庙会表演。

首先是宴会表演。

首先是戏剧表演。

第一,大众的自我娱乐和歌唱活动。

第二章中国戏曲史第一节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一,概述二、从戏曲起源简要介绍民间歌舞:东海黄宫(秦汉)、大脸、锅头、踏娘摇娘(南北朝、隋唐)、民间说唱:孔雀东南飞、木兰词滑稽表演、傩舞、傩戏、,三个单词和表达,解释示例优孟: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

东海黄公:汉代百戏节目。

踏摇娘:唐代歌舞戏。

大面:唐代歌舞剧。

又称“兰陵之王”和“一代面”。

坡头:唐代歌舞剧。

也称为“拔出”、“拨号”。

军事剧:唐代流行的闹剧。

梨园: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

第二节宋辽金杂剧一,概述二,词语释例官方杂剧:宋代的一种流行戏剧。

元本:晋代流行的戏曲。

第三部分是宋元南戏概述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戏文”等,是北宋与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

其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

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

二,词语释例书会:一个民间创作组织,为宋元时期的艺术家创作剧本和音乐书籍。

九山书展:温州书展。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

第四节元杂剧一、概述金末元初,在北方流行的诸宫调,唱赚等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以大套北曲来演唱故事的戏曲形式。

二,词语释例豫京书会:元杂剧作家在大都的创作组织。

于京书会的重要成员有韩青、白璞、杨宪之、赵功夫、岳伯川、赵子祥等。

清代戏曲专题知识讲座

清代戏曲专题知识讲座
塘(今杭州市)人。 洪昇旳家世经历和《长生殿》旳创作。
2、《长生殿》旳思想内容
《长生殿》所写旳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旳唐 明皇与杨贵妃旳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既有历史 上真人真事为根据,又受相当长远、广泛旳民间 传说和文人创作旳影响。洪昇在继承前人旳同步, 还发挥了巨大旳创作性。一方面他改造、充实了 李杨爱情故事,借以体现自己“精诚不散”,生 死不渝旳爱情理想,构成了“借太真外传谱新词, 情而已”旳爱情主题;
此剧艺术上最有特色旳是对于声势浩大旳群众斗争 场面旳生动描绘,作者经过台上角色与后台旳联络 和对后台旳反应,让观众感到似乎有成百上千旳人 在行动,写得头绪纷繁而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而气 氛紧张。在我国古代戏曲中,这种直接体现波澜壮 阔旳群众斗争场面,是极少见旳。
在吴县作家群(后人称“苏州派”)中,除 李玉外,还有朱 (素臣)及其弟朱佐朝(良 卿)、毕魏(万后)、叶时章(雉斐)等人,也 写出某些有一定影响旳传奇作品,如《十五贯》 (朱皬)、《渔家采》(朱佐朝)、《三报恩》 (毕魏)、《琥珀匙》(叶时章)等。
(3)曲辞清丽流畅,具有浓厚旳抒情色彩,许 多曲词情景交融,深刻细腻地体现了人物旳思想 情感。
三、 《桃花扇》 1、孔尚任旳生平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 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
孔尚任旳经历及《桃花扇》旳创作
孔尚任作品诸多,有诗文集《湖海集》、《石 门集》、《长留集》等,剧作除《桃花扇》外, 还有与顾彩合作旳传奇《小忽雷》。
稍后于吴县作家群旳创作,洪昇旳《长生 殿》和孔尚任旳《桃花扇》相继问世,并引起 了轰动,它们是清代最优异旳戏曲作品。
2、清中叶旳戏曲
清中叶时,原来占统治地位旳昆曲(称“雅 部”)衰落而其他地方剧种(称“花部”)兴起。 以昆曲演唱旳传奇、杂剧,这时期较突出旳作家 只有杨潮观和蒋士铨。

皮影戏极盛于清代的哪个地方

皮影戏极盛于清代的哪个地方

皮影戏起源于哪个地区根据史料和近代民间皮影艺术流传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和证实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我国的陕西,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

表演形式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历史起源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地方戏-正文清代新兴的多种民族、民间戏曲的统称。

继昆曲盛行之后,具有浓厚乡土色彩的地方戏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剧种众多,各具特色,为古老的中国戏曲注入了新鲜血液,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清代地方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乾隆年间被称为“花部乱弹”戏的梆子、弦索、皮簧等新兴剧种和以藏剧、白族吹吹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戏曲。

其次,也包括了由前代延续下来而有新的变化的昆、弋腔戏和其他古老剧种。

清代地方戏的兴起地方戏兴起的概貌地方戏的兴起,并非始于清代。

清以前所有古老剧种都发源于一定的地域,其最初形态都是地方戏,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剧种取得了专擅一代剧坛的优势地位,同时出现的其他剧种或因数量不多,或因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未能形成诸腔并奏争胜的局面。

这种情况到了明末清初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明末弋阳诸腔戏的繁衍;继而是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地方戏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滋生,终于使戏曲剧坛的面貌为之一变。

据有关文献记载,康熙至乾隆期间除昆、弋诸腔戏继续流行外,已有下列新兴地方戏曲出现:即梆子腔(包括弋阳梆子、安庆梆子、陇西梆子等)、乱弹腔(包括扬州乱弹和山西平阳、四川等地的乱弹)、秦腔、西秦腔(一名琴腔、或甘肃调)、西腔、西调、陇州调、并州腔、襄阳腔(一名湖广腔)、楚腔、吹腔(一名枞阳腔、或石牌腔)、宜黄诸腔、二簧腔(一名胡琴腔)、啰啰腔(一名啰戏或锣戏)、弦索腔(一名女儿腔,俗名河南调)、唢呐腔、巫娘腔、柳子腔、勾腔、本地土腔(本地指河南,包括大笛翁、小唢呐、朗头腔、梆锣卷)、山东弦子戏、卷戏、滩簧、秧歌和花鼓等。

上述新兴的地方戏曲,名称既无规范,形态也不稳定,或称腔,或称调,或称戏,或按地名称,或以伴奏乐器命名,也有因腔调或演唱的特点得名的,其间常有名异而实同,或名同而实异的情况。

这说明它们还处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阶段。

尽管如此,其诸腔杂陈,新奇叠出,百花竞放的局面已逐渐形成,却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乾隆年间,戏曲剧种出现了花部雅部的区分,雅部专指昆曲,花部即指各种地方戏曲,又称“乱弹”或“花部乱弹”戏。

与上述情况相适应,原来散布在南北各地的昆曲,也加强了自明代以来就已出现的地方化的趋势,接受各地民间艺术、地方语言和群众欣赏习惯的影响,演变为富有当地色彩的昆剧,如被今人称为北昆、湘昆的剧种;或被地方戏所吸收,成为地方戏的组成部分之一,如川剧、婺剧中的昆曲。

此外,这一时期流行在闽、广一带的古老剧种,如兴化戏(即今莆仙戏)、下南腔(即今梨园戏)、潮调(即今潮州戏)等也有相应的发展。

许多少数民族的戏曲,如藏剧、白族吹吹腔、壮剧等,也已形成或有新的发展。

地方戏兴起的原因地方戏在清代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有着政治、经济和艺术方面的原因。

首先,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阶级斗争、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伴随着明中期以来已经萌芽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封建桎梏的民主思潮和民族意识也空前活跃和高涨。

这一切,自然要在文化艺术领域,包括在戏曲舞台上有所反映,而这一时期统治戏曲舞台的昆曲已日渐趋于衰落,新兴地方戏的大量出现,正是戏曲发展适应这一新的时代变化和精神需要的结果。

因此,当康熙后期,战乱稍息,清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采取相应措施,使农业生产、城市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生活渐趋稳定的时候,各地民间的戏曲剧种即随之蓬勃兴起。

其次,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古老戏曲的传统影响,也为新兴地方戏曲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艺术条件。

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明后期的民歌、小曲(即“时尚小令”)十分流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在李自成的起义军中,也随军携带有善唱“西调”,即山陕一带民歌小曲的女乐。

而且,这些时尚小令还出现了“渐与词曲相远”,“以充弦索北调”,被个别传奇作品采用,或直接编写故事向戏曲声腔转化的迹象。

前者如明万历年间的无名氏《钵中莲》传奇,其中的曲调除南北曲外,就出现了〔寄生草〕、〔剪剪花〕、〔山东姑娘腔〕、〔西秦腔二犯〕等陕西、山东一带的民间曲调。

后者如著名作家蒲松龄所写的一些说唱戏曲作品。

到乾隆年间,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有民间艺人将小曲加上引子、尾声演唱《王大娘》、《乡里探亲家》等戏曲故事,或谱写《牡丹亭》、《占花魁》等传奇作品的史实,这些作品已具有说唱音乐向戏曲声腔转化的趋势。

至于在同时刊行的戏曲剧本选集《缀白裘》第 6、第11两集中收录的花部乱弹戏里,则已明显地运用了一首或多首民间小曲,如〔银纽丝〕、〔五更转〕、〔灯歌〕、〔凤阳歌〕、〔花鼓曲〕和〔西秦腔〕、〔梆子腔〕、〔乱弹腔〕以及少数民族的〔靼曲〕等来充作戏曲唱腔了。

清以前戏曲的传统艺术,对清代地方戏的兴起,更有着直接的影响。

昆、弋二腔的艺术积累几乎滋养了所有后起的戏曲剧种。

昆曲的许多曲调和表演艺术、传统剧目被其他剧种吸收和借鉴。

弋阳腔则一向具有“向无曲谱、只沿土俗”而与各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派生出新的剧种的传统。

加之明代末期,由弋阳腔派生出来的青阳、四平等腔,对“滚调”演唱形式的发展,不仅本身突破了长短句曲牌的局限,向更加适应戏剧化需要的整齐上下句板式唱腔衍进,而且也为从民歌、说唱中吸收板式唱腔音乐进入戏曲形式开辟了途径,这就促成了板式变化体在戏曲音乐中的运用和发展,并引起戏曲艺术形式的变革。

地方戏中的梆子腔、乱弹腔正是逐步完成这一变革的产物。

康熙时,刘廷玑《在园杂志》所说“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且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啰啰腔”,就正道出了这一衍变的过程。

地方戏的发展与花部、雅部的争胜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布地方戏兴起于民间,开始流行于乡村集镇,在野台子上演出,内容简单,艺术上不够成熟、完整。

因此常受到封建士大夫的歧视,如雍正时的河南总督田文镜在其《严行禁逐啰戏以靖地方事》的文告中,就诋斥啰戏为“似曲非曲,似腔非腔”,要予以禁演和驱逐。

康熙时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则嘲讽当时民间演出的地方昆曲是“楚人强作吴歈,丑拙至不可忍”。

但这些幼稚、粗糙然而清新、活泼的演出,却极受农工、商贾等平民观众的欢迎。

每逢节日,迎神赛会,常有盛演各种地方戏曲的活动。

正是在这些基本观众的支持下,新兴地方戏曲不仅在农村站住了脚根,不少戏班还逐渐向大城市流布,串演于各省市之间。

特别是乾隆、嘉庆时期,随着商业的发达,大城市中的各种商业会馆普遍设立,各地戏班往往随着本地商帮以会馆为据点开展演出活动。

许多工商业城市便成为各种地方戏的汇合点,北京和扬州成了当时北方和南方两大戏曲活动中心。

据《扬州画舫录》载,扬州城乡除有演出本地乱弹的“土班”和主唱昆曲的“堂戏”班外,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戏班:“句容有以梆子腔来者,安庆有以二簧调来者,弋阳有以高腔来者,湖广有以啰啰腔来者,始行之城外四乡,继或于暑月入城,谓之赶火班。

”地方戏的广泛流布,众多剧种荟萃一地,促进了地方戏曲的互相交流,以及艺术上的提高与丰富,使清代地方戏获得了全面发展、成熟和繁荣,其主要标志是声腔系统的形成与多声腔剧种的出现。

声腔系统的形成一种地方戏在其流布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地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要求,其声腔必然与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因而常常衍变出一种以原声腔为基础又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剧种。

这样不断传播、不断繁衍的结果,便形成了一个声腔系统的剧种群(简称腔系)。

同一腔系的剧种,在声腔、表演、剧目上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又各有不同的地方色彩和风格。

这种腔系,除明代以来由弋阳腔在各地派生的剧种所构成的高腔腔系,和由各地昆腔戏所构成的昆腔腔系外,主要的还有下列4种腔系:①梆子腔系。

源于陕西、山西的梆子腔。

清中叶流布已广,繁衍为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江苏、贵州、云南等地各路梆子戏,或被当地剧种吸收成为当地剧种声腔之一。

②皮簧腔系。

源于由西皮腔和二簧腔相汇合的皮簧腔。

清中叶随徽班、汉班的演出流布南北各地,发展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浙江、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和北京等地的各种皮簧戏,或被当地剧种吸收,成为当地剧种声腔之一。

③弦索腔系。

在明代流传的民歌小曲,如〔耍孩儿〕、〔山坡羊〕、〔柳枝腔〕、〔罗罗腔〕、〔越(月)调〕等基础上形成,发展为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湖北等地的丝弦、柳子戏、越调和弦子戏,或为其他剧种吸收,作为演唱的曲调。

④乱弹腔系。

由演唱二凡、三五七腔调的剧种组成,主要流传在浙江、江西等地,或被其他剧种吸收为演唱的曲调之一。

在这4类腔系中,以梆子、皮簧腔系的流布最广,影响最大,艺术成就也最高,成为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声腔剧种。

此外,少数民族戏曲,则在本民族歌唱艺术的基础上,接受汉族戏曲的某些影响而自成系统。

多声腔剧种的出现声腔系统是同一戏曲声腔在不同地区不断繁衍的结果;多声腔剧种则是不同戏曲声腔在同一地区逐渐融合的产物。

这与地方戏向大城市发展、集中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剧种流行到同一个地区后,在长期演出中,一方面为适应当地观众的需要逐渐地方化而具有共同的地方色彩;一方面不同剧种之间也互相交流、吸收,乃至合组一个戏班同台演出,即所谓二合班、三合班之类,演员兼唱多种声腔,并逐渐互相融合为一个包容多种(至少两种以上)声腔的新剧种。

在这类剧种中,既能保持不同声腔的原有特征,又能在相同地方色彩的基础上取得风格上的一致。

不同声腔合班演出的情况,乾隆末期已见端倪。

如李绿因的小说《歧路灯》中曾写到河南有一种“梆啰卷”,就是梆子、啰啰、卷戏都唱的三合班。

又据《扬州画舫录》所记,在北京也先后出现了京腔与秦腔合班演出,安庆二簧与京腔、秦腔合班演出的情况。

至于演员习唱多种声腔的记载,如所谓“昆乱俱妙”、“昆乱梆子俱谙”等语,更屡有所见。

上述合班演出和由多种声腔形成的新剧种,最初并不十分和谐与稳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艺术实践与创造,终于定型。

被今人命名为湘剧、祁剧、婺剧、滇剧、莱芜梆子等等的剧种,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花部与雅部的争胜地方戏的发展,一开始就面临着一场与处于“正音”地位的昆曲相对峙的竞争。

地方戏越繁荣,就越造成对昆曲的威胁。

据张漱石《梦中缘传奇序》所记,乾隆初年,已出现北京观众“所好唯秦声、啰、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情况,因而这些地方戏曲也遭到了那些极力维护昆曲正统地位的封建士大夫的反对。

清政府甚至不惜动用行政手段来扶持昆曲,排斥、禁毁花部戏的演出,从而酿成了一场持续将近百年的“花雅之争”。

这场竞争波及全国,而从当时北京剧坛的三次交锋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

第一次是乾隆初年由弋阳腔演变的京腔(又称高腔)与昆曲的抗衡,出现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杨静亭《都门纪略·词场序》)压倒昆曲的形势。

但这股势头不久就消沉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