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练习

合集下载

2020-2021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50

2020-2021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5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 C【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

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2)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

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名著的阅读才会真正有所得。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文化常识练习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龟虽寿》中的“烈士暮年”,“烈士”指为国捐躯的人。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C.《史记》作者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2.下列文体、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C.《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D.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仅次于一代儒家宗师孔子,有“亚圣”之称。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A.《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史记》,作者司马迁,该书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C.孟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D.《列子》是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有很多寓言,如“歧路亡羊”“造父学御”“九方皋相马”等,寓意深刻。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消息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原则安排的,即所谓“金字塔结构”。

B.《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礼”,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 B【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说”“铭”“记”“表”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我们学过张潮的《核舟记》、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和写作内容。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诗经>两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不同的是《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

【答案】 D【解析】【分析】A项错误,《核舟记》的是魏学洢所做;B项错误,词牌名不能规定写作内容;C项错误,《悲惨世界》是雨果所做;D项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以及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根据选项描述,抓住关键细节进行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比如本题A项,虽然看上去描述很合理,但错误设置在“张冠李戴”上,张潮,清代文学家,而《核舟记》是明末散文家的作品,作者是魏学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词语成语文学常识选择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词语成语文学常识选择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选择题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1.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昆虫记》选自英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B.《昆虫记》充满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所以使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C.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为它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实在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

D.法布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细心去发现,大胆的钻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应坚决抛弃那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的粗放型发展思路,自觉把用户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

B.这座身材高挑而轻盈、外部结构简洁而新颖的超高建筑耸立在香港中环的密集群楼之中,如鹤立鸡群。

C.听说离家十多年的哥哥要从外地回家,爸爸妈妈都在堂屋中正襟危坐等着他。

D.事实也不断证明,评论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春天城内草木茂密幽深,整个城市充满着荒凉凄惨的氛围。

B.颔联借花鸟写人的感觉,花为诗人伤心流泪,鸟为诗人心惊胆战。

C.颈联写出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等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感人。

D.尾联中“搔更短”、“不胜簪”饱含了诗人伤时忧国、悲己思亲之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寒噤(jìn)仁慈(cí)遵循(xún)差使(cāi)B.狼藉(jí)蹒跚(pán)尴尬(gà)老妪(yù)C.俯瞰(kàn)深渊(yuān)轩榭(xiè)嶙峋(xún)D.料峭(qiào)漕运(cáo)俨然(yǎn)两栖(qī)5.下列作品、作者、年代配搭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列子——战国B.《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西汉C.《富贵不能淫》——孟子——春秋D.《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è)管辖(xiá)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磅礴(bàng)歼灭(qiān)荻港(dí)排山倒海(dǎo)C.绥靖(suí)芜湖(wú)逃窜(cuàn)高屋建瓴(líng)D.阌乡(wén)要塞(sè)殷红(yīn)负隅顽抗(yú)7.下列对杜牧《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答案】 C【解析】【分析】C.“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答案为: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回目往往对仗工整,并能概括本回故事内容。

请补全下列回目。

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________②________,观世音收伏熊罴怪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________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王孝廉村学识同科D.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E.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F.梁山泊戴宗传假音【答案】 D;A;E【解析】【分析】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出自名著《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户”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中的人物,“识同科”与“拔真才”不对应。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②“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出自名著《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出自名著《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面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结构必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组成,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概括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新闻六要素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它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D.《一着惊海天》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新闻事件。

2.下列关于新闻特写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B.新闻按照体裁主要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全篇以记叙为主,则归入特写类新闻。

C.新闻特写和消息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

D.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部编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选择题(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选择题(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选择题(含参考答案)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展示了母亲的美德,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茨格。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妇的女儿所著的《居里夫人传》。

本文赞扬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忘我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天文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墨客,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喝酒》的作者是东晋墨客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人。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阅读《红楼梦》中香菱被抢案的审判结果,完成问题。

至次日坐堂,勾取、千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今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

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这段文字中贾雨村所做的三件事,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品味文中的划线词语,说明用这些字好在哪里?①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

②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

(3)文中画线部分表现出贾雨村怎样的性格特点?(4)“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中的“此事”指代的是什么?【答案】(1)胡乱判案;修书讨好;充发门子(2)①“偏”字形象地刻画出薛家依仗权势,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的凶相。

②“到底寻”与“不是”结合使用,深刻地揭示出贾雨村对门子的处置是处心积虑、由来已久的。

(3)势利、狡诈(4)指代文中划线部分。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文段的综合考查。

(1)本题是是对文段概括能力的考查。

细读文段,找出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就这三件事:故乱判案、修书讨好、充发门子。

根据内容梳理即可。

(2)本题是对特定语句中词义的理解。

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理解词义。

“偏”字描写出薜家仗势欺人的可恶嘴脸;“到底”则写出了贾雨村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可耻本色。

(3)是对人物性格的概括。

用到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共同刻画了他势利、狡诈的性格特征。

(4)是对文中指代词的理解,些事是一个近指代词,应该在上文中找到答案,不是难事。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1、《消息二则》作者都是_________。

消息是______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_________。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_________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3、《“飞天”凌空》是一篇_________,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_________秒,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_________精神,洋溢着满满的__________________。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_________,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人们_________的心情,表达了热烈赤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他生于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第一篇白话_________。

著名作品集有散文集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等。

6、《回忆我的母亲》是篇_________散文,作者是_________,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__________________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_________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_。

托尔斯泰,_________国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复习(带答案和解析)【部编版】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复习(带答案和解析)【部编版】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小说家、诗人、学者。

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三棵树》的作者是苏童,作者通过对童年记忆中火车站名“三棵树”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经拥有的三棵树,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眷恋之情。

D.蒙田,法国作家,代表作有《蒙田随笔全集》。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昆明的雨》《藤野先生》《苏州园林》的作者分别是汪曾祺、鲁迅、叶圣陶。

B.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C.《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周亚夫军细柳》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C.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和《背影》。

D.《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用象征手法,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东北军民,及其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龟虽寿》告诉我们:寿命长短,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

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书画大家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

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

D.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答案】 B【解析】【分析】A.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八年级新教材(部编版)上册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题(附有完整答案 )

八年级新教材(部编版)上册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题(附有完整答案 )

1八年级新教材(部编版)上册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题(附有完整答案)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家,的缔造者。

2、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 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和。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闻的相关知识(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

新闻(消息) 是简明和迅速地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

(3)新闻的基本要求:。

(4)新闻的三个特点:A. (真实性) ;B. (及时性) ;C.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1)通讯,是运用、、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通讯包括和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3)通讯和消息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体裁,都有和时效性要求。

5、《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鲁迅,原名,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文学常识汇总及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学常识汇总及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语文八年级文学常识汇总1.《消息二则》包括《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者都是毛泽东。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国)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是1901年12月10日,地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是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

5.《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6.《回忆我的母亲》是篇叙事散文,作者是朱德,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8.《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传记,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波兰(国别)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作者是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

9.《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10.①《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山中宰相”之称。

谢中书即谢徵。

②《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朝代)文学家、散文家。

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们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1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期末复习:文学常识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文学常识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训练基础训练1. 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文体。

广义的新闻包括、、等;狭义的专指。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和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消息正文的结构是“”。

消息的特点:、、。

2.新闻六要素: 、、、、、。

3.《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体裁是。

本文的作者是,伟大的 ,无产阶级、和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4.诺贝尔是(国家)家、师。

5.《“飞天”凌空》:作者是、,本文是一篇(体裁)。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最、最富有给予放大,从而能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6.《一着惊海天》是一篇(体裁)。

通讯是运用、、、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或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7.《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

围绕“”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的观点,针对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公祭日,即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隆重仪式悼念死难者同胞的新闻事件而写。

8.《藤野先生》选自《》。

,原名,字,家、思想家、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小说集《》《》,散文诗集《》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9.《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作者,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0.《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国家)著名家、作家,作品《》《》。

11.列夫·托尔斯泰,(国家)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

12.《美丽的颜色》体裁是,作者是。

13.三峡, 、和的总称。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作者是,字,(朝代)家。

14.谢中书,即 ,字,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15.陶弘景,字,自号 ,南朝齐梁时家,当时人称“”。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 B【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B【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5.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

5.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训练

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
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
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
C 、英国 笛福 D、丹麦 安徒生
7、法布尔曾担任( )
A、皇家科学院会员 B、植物学教授
C、物理教师 D、探测员
8、塔蓝图拉蜘蛛易于( )
A、暴躁 B、愤怒 C、杀死 D、驯服
9、法布尔的生活十分( )
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
1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
A、历史 B、社会机制 C、社会人生
15.下面关于作家作品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青莲居士 B.《春望》——杜甫——唐代——诗圣 C.《梁甫行》——曹植——三国——“建安七子”之一 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易安居士
二、名著阅读
(一)《红星照耀中国》 1.1936年,美国记者__埃__德__加__·_斯__诺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 重重封锁,深入延安等革命根据地。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 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_红__星__照__耀__中__国____》,又名为 《__西__行__漫__记____》。 2.为了写作《红星照耀中国》,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 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_毛__泽__东__、__朱__德__、__周__恩__来_ 、 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五人)。彭德怀、贺龙、徐海东
11、菜豆象是一种( )。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专项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专项三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地(以 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
道了
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和 毛泽东
周是恩作来者(或笔彭下德最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9.《 红星照耀中国 》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洛阳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
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诗集,其中《藤野先生》一文高度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理性说明文。
代文学宋家,词开
一派豪,与放
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造了水墨山水画
派,有“
”之称。王王维维擅书画,摩亦诘通音律,多才多艺,与
合称“王
孟”。有《 诗佛
》传世。
王摩诘文集
孟浩然
7.《渡荆门送别》作者 李白 ,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 ”,与 杜甫并称为
《蝉》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作品,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苏2州2园.林法》作布者 尔的,原名《昆,江虫苏苏记州人》,现代除作家真、实教育地家、记文学录出版昆家和虫社会的活动生家,有活“优外秀,的还语言透艺术过家”昆之称虫。 世界折射出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专项练习题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诺贝尔(1833—1896),______(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2.消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息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第二单元1.《藤野先生》选自______(人名)的《________》。

2.托尔斯泰(1828—1910),____国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________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__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4.米开朗基罗(1475—1564),______(国籍)________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5.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______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6.居里夫人(1867—1934),____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______________奖和1911年____________奖。

第三单元1.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________家。

2.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__________,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__________,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__”之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______”;词开______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________并称“欧苏”。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B【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不叫“阳”。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练习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学常识填空1、《消息二则》消息是_______的一种,广义的_______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也叫________ 。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五部分。

消息的三个特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________(国)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3、《“飞天”凌空》是一篇_________ 。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_________ 。

5、《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 。

着名作品集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6、《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__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 _________家。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国着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8、《美丽的颜色》描写的是____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____国的着名科学家_____________。

9、郦道元,字善长,___________家。

撰《 _____________》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_ ,也是一部优美的_____________ 。

“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1)陶弘景,字通明,着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_____________ ”。

(2)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

着名的文学家。

与____________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___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他与唐代 __________、_________ 和宋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并称为“ _____________”。

11、①吴均,文学家。

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 。

②骈文,是________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讲究 ________,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_________”,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①《野望》的作者是_________,号__________,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秋景,带着几分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

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 。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_____________的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_____________之情。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 ”。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

此诗通过对 __________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13、《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家。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

14、《白杨礼赞》是一篇_______散文。

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等。

15、《永久的生命》作者是_______,原名严文锦。

《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着名________家、_______家,为表彰他“扞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1950年,被授予_____________ 奖。

16、《昆明的雨》作者是________,中国当代着名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 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7、《中国石拱桥》的作者_______,江苏镇江人。

是我国着名的_____________ 家、_____________ 家。

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_____________。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说明的顺序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苏州园林》的作者____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___ ,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_____等。

本文的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蝉》选自《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国着名科学家,科普作家_____________,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被世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有被誉为“_____________”的昆虫学巨着《_____________ 》。

20、《梦回繁华》作者_____________ ,介绍了《 _____________》这一画作,描摹_____________ 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21、《孟子》二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_________,字子舆。

_____________ 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_____________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_____________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_____________ ”。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着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着的。

它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合称为“四书”。

22、《愚公移山》列子,名_____________ ,又名_____________ ,郑国人。

前期思想家,_____________ 家代表人物之一。

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

今存《列子》共8篇。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_____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 家。

代表作为《_____________》。

《史记》是我国历史_____________ 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_____________ 时代,下至_____________ 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4、诗词五首①《饮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 __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着名诗人,_____________ 的鼻祖。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在乡村里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望》的作者是_________,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 ,被世人尊为“___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_____”。

这首诗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

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③《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长吉,____代诗人,有“__________ ”之称。

本诗运用_____________ 手法,渲染了_____________ 的战斗气氛,表现了边塞将士的____________,借以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赤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字___________,号 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

与__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____”,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_____________ ”,着有《樊川文集》。

《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东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渔家傲》的作者是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 , _____代女词人, _________词派代表。

有《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