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鲁班造伞(1)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传奇人物鲁班的故事,了解他为什么能够造出一把好伞。

2.能够朗读课文《鲁班造伞》,掌握生字词语。

3.学会欣赏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

4.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自主组织表达,理解课文的要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代科技人才鲁班的故事,增强孩子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2.能够朗读整篇课文,将生词和词汇融入到语篇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资料。

2.宣传耐心细致,善于听取孩子们的观点,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充分了解课文,理解教材内容,懂得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图片、话题等多元素呈现鲁班的形象,唤起孩子的兴趣。

例如说:“鲁班造伞,你们知道吗?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工匠,掌握了许多传奇的工艺。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2.讲解教师可以依据课文逐一讲解,重点介绍鲁班的来历、成就和造伞的过程。

通过其中的对话、描写、细节等,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鲁班的能力和心灵。

3.朗读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并注重前瞻性训练和语调掌握。

孩子们可以就你地及时进行发言和独立朗读。

4.欣赏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孩子们思考这些图像对课文的联系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古诗,例如说:《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总结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孩子们提出关键的问题和疑问。

通过讨论,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总结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6.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业,例如填字、完成句子等。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的书面材料中进行练习和创作。

例如说:仿写课文的一部分,或者撰写一篇新的故事,讲述一个自己所知道的好手艺人。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简洁且适当的自我、互相评价,全面评估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社交技能。

同时也可以使用基于目标的答辩和表演来进行评价。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鲁班造伞》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鲁班造伞》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鲁班造伞》教案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鲁班造伞》这篇语文课文,使学生了解古代聪明工匠鲁班制造伞的故事,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古代聪明工匠鲁班制造伞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2.能够理解全文的故事情节,从中领悟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3.培养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4.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5.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情操。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鲁班制造伞的故事情节,学习文章中的生词,以及梳理文中的各类语言现象,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并且全面加强语文能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课本《鲁班造伞》一册;•活动本;•手写板书或电脑课件等;•精心准备的活动彩页等。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认真阅读课文《鲁班造伞》,了解文中的生词和语言现象。

先向学生们出示一些形状各异的伞或图片,让学生们简单感性认识伞的构造和功能;之后导入语文课文《鲁班造伞》,让学生了解一个关于伞的故事。

3. 正文(1)感性阅读大声朗读《鲁班造伞》,同时边读边提问,让学生受到启发和启示,激发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重点分析重点分析《鲁班造伞》中的语言现象,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们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力,理解到伞的形状特点和鲁班的制伞过程。

(3)阅读训练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训练,如理解全文的故事情节、学习文章中的生词、训练朗读技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消化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4. 归纳总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于整个课文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生词进行归纳,并且回顾全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练习巩固对于上述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练习和巩固,如朗读经典经典课文、演绎阅读课文、设计情境演练等,使学生可以深度运用语言文字,提高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4 鲁班造伞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传奇故事,讲的是鲁班造伞的事,是一篇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品质的好课文。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教育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2. 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3. 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 认识“鲁、着、匠、创、亭、赏、遍、需、逐、脉、络、撑”12 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晒、奋、亭、匠”8 个字及以下词语:创造、西湖、雨珠、日晒雨淋、兴奋、小亭子、木匠。

认识偏旁“匚”。

2. 默读课文。

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

3.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3.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鲁班的资料。

教学过程:。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鲁班造伞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鲁班造伞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为什么造伞 想:既能挡雨又能带走的东西
鲁班造伞 怎样造伞 看:荷叶上的雨珠顺着脉络流 做:现搭架子,再蒙羊皮,反复试验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说,主要讲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
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于是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时,最大的闪光点是通过相应图片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和促进学生
1. 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 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 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 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 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 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 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学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 习方法的形成高于学习形式。
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1 知诗人解诗题:交流王安石写诗的背 景资料。
2 解词连句知大意:借助注释及工具书 理解“一水间、数重山、还”的意思,画出瓜 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能用自己 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
天叫“寒食节”。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
句作标记。
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
共同交流下列词句的意思:“御柳、汉宫、 解诗句含义,并且以点盖面了
五侯、无处、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 解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严谨、深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1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1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1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主人公鲁班的造伞技艺;2.能够听懂、朗读故事并复述故事大意;3.理解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鲁班造伞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创新思维和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熟悉故事中关键词汇;2.把握故事情节,准确理解故事意义;3.通过自主探究,深入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1.语言图像意义的理解;2.通过创新思维发展小组合作意识;3.探究鲁班造伞过程中的具体细节。

教学方法1.故事性讲解法;2.合作学习法;3.经验分析法。

教学内容故事讲解第一部分:故事的中心人物是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他的制伞技艺极为高超。

人们起早贪黑都是为了能够请他制作一把伞。

第二部分:故事从伞的辽阔功能说起,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伞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然后重点讲述了伞的制作过程,描写细致生动。

第三部分:故事从伞的题材发散到讲述人的家庭和社会。

故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人们对于鲁班伞的感恩之情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和美德。

自主探究学生围绕故事情节,尝试自己想象鲁班制作伞的过程,积极参与团体讨论,搜寻各类有关资料,通过综合体验方式,为鲁班造伞的过程增添新的想象和创意。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将鲁班造伞的全产程用幻灯片呈现,并加以详细讲解。

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老师介绍故事背景及鲁班伞的产地;2.故事分析:阅读整个故事,重点解读关键词汇,尤其是“鲁班伞”的制作过程;3.小组讨论:安排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分析鲁班伞营造新的合作方式;4.创新设计:让学生们运用所学内容,自由发挥,创建一把拥有独特功能的伞,尽可能的创新。

课后作业留作业题:请学生们总结鲁班造伞的全产程,并提出自己新颖的生活用途。

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故事讲诉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发掘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小组合作能力。

部编新版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名师教案(可直接打印)

部编新版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名师教案(可直接打印)

《鲁班造伞》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游、忽”等8个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3.学习鲁班细心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优点。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和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教学难点:学习鲁班细心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优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听儿歌《小雨伞》,出示雨伞照片,指名学生说说伞的作用。

2.同学们知道这样为我们挡风遮雨的工具是谁发明的吗?(鲁班)大家对鲁班有哪些了解?(介绍鲁班。

)3.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关于鲁班和伞的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读课文:读课文,划生字。

借拼音,读准确。

2.听老师范读,给生字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3.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①去音认读;②注音领读。

4.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如比较、组词等。

5.重点认读:嬉、逐。

(1)“嬉”字是左右结构,区别于“喜”的读音。

(2)“逐”字是半包围结构,和“遂”相区别。

6.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7.开火车读准字音。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这样美丽又精巧的雨伞鲁班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

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传说,伞就是他发明的。

(这一段介绍的鲁班的身份。

读的时候要像小解说员一样声音清晰、响亮。

)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

忽然下起了大雨,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

(“忽然”要加重语气,读出雨下的很突然。

)雨中的西湖山青水绿,更加迷人了。

“唉!”妹妹叹了口气说,“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读出妹妹失望的语气。

)鲁班说:“我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人们坐在亭子里观赏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

”(鲁班又天真又可爱!)妹妹说:“可是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

要游遍整个西湖,得需要多少亭子啊!”鲁班想:“妹妹说得有道理,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就好了。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1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1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1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班造伞”这个传统文化故事。

2.能正确朗读故事中的生字。

3.能说出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

4.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故事的大意。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中的生字。

2.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问:“你们听过‘鲁班造伞’这个故事吗?”2.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如果有学生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和故事主人公。

2. 教学主体1.教师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故事中的生字。

2.分组阅读:把班级分成小组,让学生们轮流朗读故事中的段落。

3.教师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的看法,并引导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感受这些人物在故事中的心情和感情变化。

4.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的基本情节,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故事。

3. 课堂小结1.教师让学生们口头复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们反思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和学生朗读相结合。

2.分组阅读和小组合作。

3.引导学生角色扮演。

五、教学资源1.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课堂白板、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六、教学评价1.教师要实时评价学生在朗读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课程学习中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学PPT课件(3篇)

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学PPT课件(3篇)
们 今 天 学 习课文《鲁班 造伞》。
lǔ bān shì jiàn zhù yè de zǔ shī yé tā
鲁班 是 建 筑业的祖师爷,他
yì shēnɡ fā mínɡ le hěn duō dōnɡ xi xiū le hěn
一 生 发 明了很 多 东 西,修了很
duō zhù mínɡ jiàn zhù
(1)正 在 这 时,鲁 班 看 到 了 什 么?
lǔ bān kàn dào zhè yí qiè hòu yǒu méi yǒu
(2)鲁 班 看 到 这 一 切 后,有 没 有
xiǎnɡ dào shén me shū shànɡ zěn me xiě de
想 到 什 么?书 上 怎 么 写 的?
sī kǎo
思考:
tā zěn yànɡ bānɡ rén men jiě jué le wèn tí tā
他怎 样 帮 人 们 解 决 了 问题?他
zào chū le shén me lǔ bān zěn me xiǎnɡ dào sǎn
造 出 了 什 么?鲁班 怎么 想 到 伞
de yànɡ zi de
鲁班造伞原理:
竹条扎好的架子相当于荷叶( )
蒙上的羊皮相当于荷叶的(

问题:
•1.鲁班为什么要造伞?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
读一读,写一写
• 不停地(流) 不停地( ) 不停地( ) • 兴奋地(说) 兴奋地( ) 兴奋地( )
从鲁班造伞的经过中你 学到些什么?
měi ɡè tónɡ xué jiā li dōu yǒu sǎn nǐ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 鲁班: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生活在 春秋战国时期,他从小就参加木工 劳动,他发明了很多工具,被后代 工匠、木匠尊为“祖师”,数千年 来,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劳动人民 智慧的象征。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鲁班造伞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3、鲁班造伞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画一颗星。
在“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阅读 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同时落
(二)采用学生相互推荐的方法,通读全文。 (三)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指导写字
实新课标中对学生进行“初步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能 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这一
(一)教师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涩、惭愧、掠” 要求。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
实践。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 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 认识。
2. 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 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 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 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 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 全班反馈 4. 检查识字情况 1 生开火车认读 2 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 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 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 读自悟,探究发现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
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 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有一个大
文 章 呢 ? 还 要 掌 握 哪 些 读 懂 课 文 的 本 领 概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为
1. 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 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 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鲁班造伞_语文S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鲁班造伞_语文S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鲁班造伞_语文S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不管是“博士”“讲师”,依旧“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差不多概念都具有了。

第14课《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教案

《鲁班造伞》的教案

《鲁班造伞》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背景和鲁班的人物形象。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讲述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工匠,被誉为木工的祖师。

介绍鲁班造伞的传说故事,以及伞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看《鲁班造伞》的故事视频或图片。

学生分享他们对鲁班的了解和印象。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鲁班造伞的故事意义和文化价值。

第二章:故事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和记忆《鲁班造伞》的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鲁班造伞》的故事情节,包括鲁班观察大自然、动手制作伞的过程。

强调故事中的重点情节和对话。

2.3 教学活动:教师生动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复述故事情节,巩固记忆。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提高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3.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如鲁班、顾客等。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准备角色扮演的台词和动作。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章:创意制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每组利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把简易的伞。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3 教学活动:学生动手制作伞,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伞,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鲁班造伞》的故事情节和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总结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鲁班造伞》故事中的重要信息和知识点。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总结成果。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鲁班造伞》教学设计萍乡经济开发区高丰小学肖优美教学要求1、知识和技能⑴认读生字,会写生字;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自主识字,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准确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⑵通过指导朗读课文,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感受和心理变化。

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本文的难点,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结意识,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⑷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的学习方法。

⑸通过画面描述,谈感受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班遇事能开动脑筋想办法的品质,学做动脑筋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关键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学习鲁班遇事能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一、交流材料、导入新课1、师画伞,问:这是什么?(伞)你们知道伞的作用吗?师:对,伞在下雨天能为我们挡雨,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能为我们遮阳。

那你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吗?昨天,同学们都查阅鲁班的相关资料,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呢?2、学生汇报鲁班的相关资料。

3、师:同学们资料搜集的非常全面。

使我们不仅了解了鲁班,而且还知道了鲁班的许多发明。

老师希望你们在每一次预习课文时都能够自觉查阅相关资料。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班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鲁班造伞。

二、检查预习、交流识字情况师:首先,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生字的预习情况。

1、开火车,把生字读一遍。

师评价:同学们记的可真牢呀,看来同学们的识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

2、谁愿意当老师提醒大家读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评价①:你这个小老师非常称职,声音洪亮,你的学生们都听得非常清楚。

评价②:当老师是多么光荣呀,你应该充满自信,再告诉大家一次。

3、让我们来开一次火车,给这个生字宝宝找找朋友,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

过渡语: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生字宝宝一起进入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

《鲁班造伞》教案设计

《鲁班造伞》教案设计

《鲁班造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鲁班造伞的背景故事及伞的演变过程。

2. 学习伞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制作简易伞的方法。

2. 利用废旧材料,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倡废物利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鲁班造伞的背景故事及伞的演变过程。

2. 伞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1. 伞骨的搭建和固定。

2. 伞面的设计和制作。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伞的制作材料(如硬纸板、剪刀、胶水等)。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1. 收集废旧材料,如报纸、杂志、塑料瓶等。

2. 提前了解伞的基本结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鲁班造伞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伞的演变过程。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了解伞的基本结构,探讨制作方法。

3. 示范:教师展示伞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互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伞的结构是否合理。

2. 伞面的设计和制作是否具有创意。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方式:1. 教师评价。

2. 学生自评、互评。

3. 小组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伞的起源和发展史。

2. 学习伞的各种制作工艺和材料。

3.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伞。

七、教学步骤:1. 学习伞的起源和发展史,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伞的演变过程。

2. 学习伞的各种制作工艺和材料,了解不同材质伞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3.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伞,延长伞的使用寿命。

八、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伞的演变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伞的特点。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习正确使用和保养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教学背景和目的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希望能够通过对古代工匠鲁班和他造伞的故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并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想象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了解鲁班的故事,学习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在创新实践中有所发挥。

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古代工匠鲁班和他造伞的故事、相关的课文材料、图片和视频等。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会引出这节课所要讲述的主题,即古代工匠鲁班和他造伞的故事,并了解学生对于伞、鲁班以及制造伞的相关知识。

2.学习(30分钟)接着,教师会对于鲁班造伞的历史和相关史诗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3.总结(10分钟)最后,教师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回答和讨论,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古代工匠鲁班和他造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程,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并能够在创新实践中有所发挥。

《鲁班造伞》教案鲁班造伞教案

《鲁班造伞》教案鲁班造伞教案

《鲁班造伞》教案鲁班造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鲁班造伞》,内容主要包括了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发明伞的故事。

通过讲述鲁班如何观察自然、研究制作工具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鲁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鲁班是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研究制作工具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鲁班造伞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1)鲁班为什么要造伞?2)鲁班是如何观察自然,研究制作工具的?3)鲁班造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解析鲁班造伞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鲁班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鲁班造伞的原因2. 鲁班观察自然、研究制作工具的过程3. 鲁班造伞的困难与解决方法4. 鲁班的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概括鲁班造伞的过程。

答案:鲁班为了帮助人们遮阳避雨,观察了自然的伞状植物,研究了制作工具的方法,最终发明了伞。

2. 请谈谈你对鲁班精神的理解。

答案:鲁班精神是指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鲁班精神,遇到问题要勇于思考、不断尝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鲁班造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前言此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涉及的教材为《语文S版》。

本节课的主题为《鲁班造伞》,通过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古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作制度,加深情感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作制度•加深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教学重点•鲁班的生平故事和他所制作的伞•学生能口头表达出鲁班制作伞的过程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情感理解上有所深化,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一段视频介绍鲁班,帮助学生了解鲁班的生平以及他所制作的伞。

(可以在优酷等视频网站搜索“鲁班制伞”来选择相关视频)2.明确今日课程的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一种没有伞的雨天会是什么样子,并请学生进行口头描述。

第二步:学习1.老师讲解鲁班制作伞的具体过程,并向学生展示鲁班制作伞的图文资料。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己完成鲁班制作伞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会制作伞所需要的耐心和细心。

第三步:总结1.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伞的成果,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所使用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2.老师出示一张课堂小结图表,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并在图表中体会到制作伞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与鲁班制伞有关的题目。

教学反馈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短暂评价,并查看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练习册或作业。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情况,提供更多帮助和指导。

总结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古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作制度,更加深了他们的情感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达到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目的。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鲁班造伞【教学目标】1. 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情感体验。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精益求精”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简捷明了的语言讲故事。

【教学重点】1. 学习鲁班造伞的故事,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益求精”精神。

2.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精益求精”精神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故事讲述的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介绍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个聪明的木匠鲁班造了一把精美的雨伞,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2. 学生回答:“不知道。

”3. 教师进行讲解:“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古代著名木匠鲁班的故事。

在古代,那时还没有雨伞,人们遇到下雨时要淋雨。

后来,鲁班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制作了一把伞,雨天用来遮雨,太阳大出时用来遮阳。

这不仅很实用,而且还十分美观。

这样,雨伞便是由鲁班所发明的。

”4. 教师询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需要反复琢磨、不断完善的事情,这个木匠的做法教给我们什么?”5. 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给我们精益求精,不能止步,要不断提高。

”【正文】1. 课前让学生先预读故事,了解大意。

2. 教师播放故事视频,让学生听故事。

3. 故事讲解:“鲁班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木匠,他的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细节非常注重。

一天,他看到外面下着雨,看到人们狼狈地躲雨,有的人头上戴上竹叶、树叶,有的人卷起衣服遮雨。

鲁班感到十分难过,就决定制作一把伞。

他精心地挑选材料,选用了轻便而结实的竹子,制作过程十分严谨,借鉴了其它物品的制作方法,最终制作出了一把漂亮、轻便、实用的伞。

”4. 教师使用图片让学生了解鲁班设计的雨伞,并让学生品尝鲁班“精益求精”的精神。

5. 教师以提问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精益求精”这一态度和做事方法,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精益求精”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14《鲁班造伞》教学设计梓潼县文昌二小赵国邦王秀蓉一、教学预设目标: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

认识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

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乒乓球和可乐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巩固识字,游戏引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先抽生读,再“开火车”读。

2、打开课件,识记《词语大课堂》中的词语。

3、轻松片刻,做“巧移乒乓球”的游戏。

(教师出示一个乒乓球、一个从中间割断的可乐瓶,把乒乓球罩在瓶子里,让学生观察思考:“双手不接触乒乓球,保持瓶口向下,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把乒乓球移到旁边的盆子里?”并让学生大胆实践,由此引入新课教学。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三)交流讲解,感悟理解。

1、听第二段朗读,师问:“文中讲鲁班去了什么地方干什么?遇到什么事?”(抽生回答。

师播放西湖美景图,并适时背诵相关古诗,让生领悟西湖的无限美丽,为理解文中的妹妹因下雨不能欣赏美景而失望的心情做铺垫。

)(板书:下雨)2、抽生表演第三段的情景,指导读好人物语气:“唉”是妹妹失望的真情流露;“该多好哇!”是妹妹的美好期盼。

3、思考讨论:(1)哪些词表明雨中西湖的景色更美?(2)鲁班听了妹妹的愿望,他想到了什么?(板书:盖亭子)(3)妹妹对鲁班的想法满意吗?她有什么顾虑?(4)鲁班听了妹妹不太满意的话后,他又想到了什么?(5). 总结引导:鲁班是一个有问题非要解决的人,他想着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呢?正当他苦思冥想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4、让学生观察文中的第一副图和课件上的图画,并说说画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班造伞(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

认识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

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学生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2、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3、全班反馈4、检查识字情况(1)生开火车认读(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1、布置自学要求:(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六)说话练习: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1)“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

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3)“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鲁班造伞(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鲁班和妹妹游西湖遇雨,想到要发明一种既能挡雨又能携带的工具,后从小孩头顶荷叶受到启发,加上妹妹的建议,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雨伞。

使学生学习鲁班精神,懂得要从小爱观察、勤动脑、多动手。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词语:创造、西湖、日晒雨淋、雨珠、兴奋、小亭子、木匠,认识偏旁三框儿。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多种形式朗读。

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同上1、2。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鲁班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首先呀,我们一起来请出这节课的主角,想知道是谁吗?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写——鲁班。

他是谁呀?通过预习课文,你对鲁班有哪些了解?交流: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

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传说,伞就是他发明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班造伞的故事,补充题目。

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质疑课题:鲁班为什么要造伞?他是怎么造伞的?(大家肯定还想知道他为什么要造伞吧!)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1、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下面请大家端起书来,坐端正,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你喜欢的办法解决,再多读几遍,好吗?2、屏显生词著名木匠创造亭子观赏一遍需要追逐脉络架子支撑西湖雨珠兴奋日晒雨淋(1)大家读的可真认真呀!(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读书习惯非常好,腰板挺的直直的,书本端端正正的,你叫什么名字?李老师最喜欢读书习惯好的同学,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词语娃娃们要来跟大家交朋友了,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不认识的赶快问一问同位。

(2)下面呀,我请一列小火车来读,谁来?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里,你们来。

这列火车开的又快又稳,再请一列小火车。

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里,你们。

(3)咱们一起来读一遍怎么样?注意节奏,著名1、2!3、屏显生字创观湖珠晒奋亭匠(1)认识了词语娃娃,生字宝宝们啊也叫着嚷着,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谁认识他们?好,你来。

(2)你读的可真准,太棒了!那你能选一个字组个词或造个句子吗?还有谁想选这个?其他的谁还想选?没有人选它,它都要哭了,谁来哄哄它呀!(3)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还有一个偏旁朋友,谁知道?你可真会观察,这个呀,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三框儿,跟老师读。

(4)这个匠字是三框儿加斤等于匠,伸出手指跟老师写。

匠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横,再写斤,最后一笔是竖折。

看清楚了吗?自己在书上描一个、再写一个(注意腰板挺直,胸离桌边有一拳,眼离书本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4、好了,同学们,咱们跟生字词都交上了好朋友,现在他们要回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吗?谁想起来读课文?你读1、2自然段,你读3自然段,你读4自然段,你读第5自然段。

其他同学腰板挺直、端起书来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交流:这片课文主要讲了鲁班和妹妹游西湖遇雨,想到要发明一种既能挡雨又能携带的雨具,后通过小孩头顶荷叶受到启发,加上妹妹的建议,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雨伞。

或主要讲了鲁班是怎样发明雨伞的。

(2个)三、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一)学习2、3自然段1、鲁班为什么想要造伞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

2、交流: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可是下起了雨,妹妹说,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啊,可是造亭子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于是鲁班想到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工具。

噢,下起了雨,没法游西湖了,妹妹是怎么说的?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妹妹,正站在山青水绿的西湖边,看到远山更加青翠欲滴,湖中碧波荡漾,水中的荷花个个像沐浴中的仙女,多么迷人的景色呀!可是,却因为下雨不能游玩,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啊,多难受呀!一起读。

屏显:“唉!”妹妹叹了口气说,“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我在湖边盖几个小亭子,人们坐在亭子里观赏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

可是——你来读:坐在小亭子里,只能看见附近的景色。

要游遍整个西湖,得需要多少亭子啊!那鲁班想到了什么?屏显:妹妹说得有道理,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该多好哇!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他非常想要造一把伞。

他非常爱动脑筋。

恩,他可真是一个遇到问题就要马上想办法解决的人啊!一起读。

(二)学习4、5自然段1、鲁班多么想造出这样一种雨具啊,他是怎样造出来的呢?请你默读课文4、5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1)鲁班看见一群小孩儿正在雨里追逐玩耍。

他们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

那些落在荷叶上的雨珠,顺着荷叶脉络不停的向四周流去。

他想出了办法。

噢,他看到小孩顶着荷叶,想出了办法。

板书看想屏显:课文插图看到这一幕,他想到了什么?他看到那些落在荷叶上的雨珠,顺着荷叶脉络不停的向四周流去;想到照这个样子做出雨伞。

几个小孩顶着荷叶玩,挺平常的呀,他怎么就能想出办法来呢?我体会到鲁班观察很仔细,很善于动脑子。

板书善观察勤动脑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什么心情?一起读!屏显:“有办法了!”鲁班兴奋的对妹妹说。

(2)鲁班跑回家,照着荷叶的样子,先用竹条扎好架子,再蒙上羊皮……鲁班造伞(三)【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学习新偏旁“匚”。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雨伞的经过。

3学习善于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难点: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具准备】字词卡、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1谁能说说上学期学过的谁发明什么的小故事?2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①谁知道鲁班是什么人?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②读了课题后,你最感兴趣或最想知道的是什么?③教师梳理学生疑问,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与同桌或四人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②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2指导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说说这部分课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试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点拨)。

③听录音朗读,结合插图,想象游人在西湖游玩,突然遇雨,四处躲藏和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的情景。

④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鲁班与妹妹的对话,体会妹妹爱动脑筋,敢于提合理化建议的精神。

⑤听了妹妹的话,鲁班怎样想,怎样做,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感悟鲁班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思考,敢于改革创新的良好品行。

四、整合全文,巩固提高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_________________,他从___________(遇到什么问题)(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启发,经过___________,(怎样做)终于____________。

(结果)2读了鲁班造伞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再作小结。

)3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四、课后拓展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感想。

2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曾经遇到的一两个问题,你当时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3如果有兴趣的话,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带到班里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作品有创意。

五、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鲁班是受到什么样的启发而反复试验最终造成能开能合的伞。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鲁班是受到亭子和孩子们顶的荷叶的启发而有了造伞的灵感。

让学生看图想明白:雨水落在亭子上为什么都流了下来,没有积水?古代的亭子都是尖顶,从最高的顶尖到下面的六角成倾斜状,水又是从高往低流的。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

接着,我开始发问了:那么,有亭子不是很好吗?既可挡雨,又可赏景。

学生们立刻用鲁班妹妹的话来进行反驳。

亭子虽能挡雨,但不可以带着走,妹妹的话让鲁班进一步思考。

在此,我引导学生体会鲁班是个有了问题就会动脑筋解决的人。

紧接着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鲁班继续受到启发:雨中有一群头顶荷叶玩耍的小孩,雨水都顺着荷叶的脉络流下来了……看到的这一幕便在鲁班的脑海里形成了伞的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