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合集下载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符合,因为这些“保护性耕作”能保护和改善土壤肥 力,提高农业产量,因此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1)政府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包括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兴建和
维护水利设施,同时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
(2)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必修Ⅲ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粮食产量居世 界前列的国家: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
这些粮食生产大国中,美国不仅是世界粮食 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农 产品出口国。
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
农产品
玉米 小麦 稻米 大豆 棉花 肉类 牛奶 鸡蛋
产量(%)
41 12 5 47 16 17 15 10
东南部、中部、和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
2、北方冷空气可以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甚至可 达佛罗里达州南部,使气温骤降,亚热带作物 遭受冻害。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些广大?
中部地势低平,南北气温畅行无阻 3 、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 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 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美 国政府在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 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生态农业----按照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 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持续 发展模式。它最大优势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 本,保护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 投施化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避免了土 壤的酸化,板结及环境污染,做到秸杆还田, 补偿土壤有机质肥力,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向良 好方向发展。 精确农业----卫星导航理性化分析,生产决 策系统。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科)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科)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快速浏览教材P52—54,思考以下问题:
①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 什么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③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 ④ 实现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有何好处及缺陷?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定义
处方农业的好处: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 用,能够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处方农业生 产的许多农产品,只要稍加水洗即可生食。 2.大面积喷施农药,会污染大气、水源、 土壤以及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通过食物链逐级 传递、积聚,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精确农业(精准农业)是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 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连续数据 采集传感器(CDS)、遥感(RS)、变率处理 设备(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现代高 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 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 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 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 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2.地形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部:三江平原 东部:小兴安岭 中部:松嫩平原
西部:大兴安岭
南部:辽河平原
南部:长白山
3. 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
4. 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煤炭、油气、铁矿等 (2)土地资源:
(3)森林资源:
(2)土地资源优势 ①耕地面积广大
春小麦、 (2)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
冬小麦,其收获时期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 ______ 不同。②区种植春小麦,秋季收获;③区种植冬 小麦,夏初收获。

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名师导学案: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名师导学案: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美国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地处北纬25°~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2)地形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①西部高山区:由落基山脉等几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组成,它们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因为形成的年代较晚,山脉海拔较高,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

②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该山地形成年代较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多在1 000米以下。

③中部平原区:位于东部山地与西部高山区之间,这里分布有密西西比平原,约占其本土面积的1/2,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3)气候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部地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水热充足;中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温带草原气候;西海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美国农林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4)土壤密西西比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释疑点美国的水汽来源美国东部降水主要受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暖湿气流影响.【例1】下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③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该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的地形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理解掌握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本土处于北纬25°~ 49°,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 水热条件适宜于栽培多 种农作物 适宜发展种植业
的地区:
2.美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 D )
A.玉米、大豆、棉花、花生 B.小麦、水稻、甜菜、棉花 C.大豆、玉米、小麦、可可 D.棉花、小麦、玉米、大豆
读沿38°N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B.寒潮与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常造成灾害性天气 C.降水由西部沿海向东部内陆逐渐减少 D.大部分地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
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有机农业
精确农业
4.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
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
休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第三年再耕种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 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5.美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我国发展农业生产,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 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 采用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南部、中部、 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
2.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 山脉之间为广阔的中央平原,中央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来 自北方的极地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沿岸, 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使短时间内气温骤降(下降 20℃左右),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南方的亚热带作 物造成冻害。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教案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教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美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掌握美国乳蓄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等布局的位置和农业生产条件。

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提高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难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教学过程(一)新闻导入新课播放习近平主席2012年访问美国艾奥瓦州农场的视频,介绍该州的基本情况,提出问题,艾奥瓦州有什么优势的条件成为“美国的粮仓?”(二)分析艾奥瓦州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小组讨论形式)1、以4人为一组,请学生阅读地图册,读《美国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美发展农业有利自然条件。

气候与美国年降水量分布——水热条件适宜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经——水源充足2、阅读《美国的交通线路图》和课文P52的材料,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美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地——市场广阔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条件好工业和科技高度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设备和最新科技成果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评价,构建知识体系。

(三)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分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湘教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湘教版)

影 响较大 。在农 业 区位 选择 时 , 社会 经济 因素人 手 , 应从 并 着 重考虑 市场 和交通运 输条 件这 两个最 富变 化 的社会经 济 因素的发展 变化 , 确定 比较合 理的农业 区位 。 最终 个 国家 或地 区发展农 业 的条件 ,可用 图 1所示 因素

二、 学情分 析
个地 区农 业 生 产 的发 展 ,与该 地 区农 业 生 产 的 条 件—— 土地 、 候 、 气 水等 资 源密 切相 关 。 因此 , 内容 相 关 本

地 、 陵、 丘 陡坡应 发展林业 和牧业 。 其次 , 了解农 作物 的生 长 习性 , 根据农作 物 的生 长习性 选择适 宜 的 自然条件 。 从社 会 经济 因素 综合分析 农业 区位 。 社会 经济 、 文化科
位选择 ?
图 2 美 国气 候 类 型
总结 : 的 区位选择 必须 考虑各 种 区位 因素 , 因 农业 做到 地 制宜 、 因时制 宜 , 充分合理 地利用农 业 土地 。
从 自然 因素分析农 业 区位 。 首先 , 综合 考虑影 响农业 区 位选 择 的 自然 因素。 当地气候 、 形 、 从 地 土壤 、 水源 等 因素 入 手 ,逐个分 析 ,并 确定 影响 当地农 业 区位 的最 主导 自然 因
密 苏里 河 的 交 汇 处 :与 其 它 农 业 区 的 相对位 置 )‘ 米带 ;玉 ‘
比“ 小麦 带 ” 置 偏东 的原 因分 析 ( 批量 的 差 异— — 从 美 位 需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及 河 流 分 布 图 来 分 。 斤)
学 生 已经 学 习 了农 业 的 区 位 分 析 ,但 缺 乏 相 应 的 美 国 区域 地 理 知 识 , 课 在 教 材 P, 本 —— 美 国地 形 、 候 图 气 的基 础上 ,提 供 两 幅 内容更 为详 细 、更 易获 得 信 息 的美 国农 业 图 , 以降 低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析 的难 度 , 分 以便 达 成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4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4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学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开展——以美国为例[生活链接]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被称为“沙漠之国〞,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

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和智能水肥一体化非常厉害,而且在世界农业领域都是屈指可数。

除此之外,以色列的新品种培育和创造水平也很高。

以色列设施农业是标准化生产车间,顺应气候,做欧洲市场的“反季节〞,以此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第二大花卉供给国。

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首要因素:高度兴旺的商品经济定性作用。

(2)[自我探究]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劣势?[答案]美国外乡大局部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因此热量条件难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由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冬季北方冷空气极易南下,甚至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使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业生产区。

(2)要求。

(3)(4)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美国外乡主要农业带①②③:小麦带④:混合农业带⑤:棉花带⑥:亚热带作物带⑦⑧:水果和灌溉农业带[自我探究]美国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答案]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畜牧业兴旺;农业生产实行地区专门化。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对策1发,引发了一系列严重恶果。

2的平安,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开展。

[自我探究]美国农业的开展政策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答案]我国开展农业生产,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新政策,采取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开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是()A.美国外乡大局部属于热带和温带,水热条件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B.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属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广阔C.中部为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D.平原地区人口众多,为农业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答案 C解析美国外乡地处北纬25°~49°,大局部属温带和亚热带。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经济条件
(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刺激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的支持。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1、概念: 2、目的、优势: : 3、美国主要的农业带有哪些?据图分析:农业带(乳 畜带、小麦带、玉米带等)分布的位置、原因?
3、美国主要的农业带有哪些?据图分析:农业带 (乳畜带、小麦带、棉花带等)分布的位置、原因? 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各州,气候 湿冷,无霜期短,土壤贫瘠,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 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市场需 求量大。 小麦带: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 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适宜小麦生长。 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美国东南地区,光热充足,夏 季气温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危害人体健康
植被破坏
滥用化肥农药 污染农产品,水源
处方农业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节水农业 精确农业
2、解决对策
A:推广新技术、 发展新农业 B:制订法律政策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1.限耕政策 2.休耕政策. 3.补贴政策.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拓展延伸-----美国农业的现代化
高度的机械化
电气化
良种化
三:美国农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这段美国沙尘暴的历史,与 中国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被砍伐、 地中海地区因过度放牧而严重水 土流失一起,被称为‘‘历史上 人为的三大生态灾难”。
三:美国农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1、问题:
过度垦荒
掠夺式开发
土地荒漠化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美国农业的地位 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A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A、三、四月B、七、八月C、十二、一月D、九、十月2、B区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A、小麦B、水稻C、棉花D、玉米3、美国乳畜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土壤肥沃,适宜发展乳畜业B、接近消费市场C、五大湖廉价的水运D、政策的影响4、关于美国小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和南部,光、热、水等条件较好的地区B、小麦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C、北部由于冬季较长,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南部以种植春小麦为主D、小麦带生产的小麦,质量优良,大部分用作国内消费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据此回答5~6题5、生物防治害虫最突出的优点是()A、作物增产幅度大B、保护生物多样性C、不污染环境D、降低生产成本6、防治害虫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既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 )A、“处方”农业B、有机农业C、节水农业D、精确农业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7~9题。

7、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8、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9、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林业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32°N,是改造自然的结果C、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D、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读我国的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区域农业的发展——美国-农业为例

区域农业的发展——美国-农业为例

合作学习:将左右两边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问题
措施
水资源缺乏
植树造林
水土流失
滴灌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基因工程
粮食短缺
免耕
优越的自然条件 便利的交通
基础
美 发展条件 国
地广人稀
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水平
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的 布局最大的特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想一想
美国农业生产如此发达,你能 运用区位分析法进行分析吗?
如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
热量
光照
气 候
降水
地形 土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
农业区位选择 自 (对土地的 然 合理利用) 条 件
科技
市场

交通
会 经
政策

劳动力


生产习惯
工业机械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 1. 自然条件:地形、河流、土壤、气候 • 活动:读P51图2-17和2-18,回答: • 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分为哪几大地形区? • 这样的地形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优越性? • 平原上有哪一条大河流过?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 美国本土大致处在什么纬度?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其对
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1.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2.完整的储运系统和网络 3.国家政策与法规支持 4.机械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技,如:农业科技、保鲜技术
P52阅读,思考:“有人说,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 网络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你认为对 吗?

一轮复习课件:10.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轮复习课件:10.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5-
方法技巧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 较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 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 即经营专业化) 等。 (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 :大面积开垦荒地、肥沃的黑 土等。 (4)我国的借鉴之处 :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 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1-
材料三: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
项目 纬度 地形 土壤 无霜期(天) 降雨量(毫米) 玉米面积比重 玉米单产 (千克/千米 2) 美国玉米带 37° N~45° N 平原台地 有机质 3%~6% 160~200 500~700 50% 7 500 中国玉米带 42° N~46° N 平原台地 有机质 2% 130~145 450~650 50%~60% 6 750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4-
一 二

2.社会经济条件 (1)美国商品 经济高度发达,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2)发达的交通运输 条件和完整的储运系统和网络。 (3)国家政策 与法规。美国实行“以工补农”政策,发达的工业和高科技 产业扶持起了一个发达的农业。 (4)不断延伸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5)科技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农业产出和农业劳动 生产率。 (6)地广人稀,农业适合大规模地发展经营。
第十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19-

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

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
适合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 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商品谷 物农业、林业为主
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气候 地形
土壤 工业 交通 人口 政策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高原、平原、山地 黑土土壤肥沃,土地集中连片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人口密度低 商品粮基地建设
提供生产资料(机械设备) ,需求原料 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促进农业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农业生产地区 专门化 ; 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 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专业生产 区。
3、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 自然和社会经济 条件的特点, 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 种植业 和 畜牧业 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美国农业特色——地区生产专门化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分布: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
[来源:]
• 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 利于牧草生长 • 接近东北部工业区,消费市场广阔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分布:美国中部 (冬小麦)和北部 (春小麦)地区
•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地势 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地广人 稀,商品率高。
小麦 玉米 大豆 大米 棉花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
国内、国际市场广阔(经济效益)
小结: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 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光照、热量充足 2. 降水适宜 3. 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4. 土壤肥沃 5.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利于灌溉 6.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商品经营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2_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湘教版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2_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湘教版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亚热带
平坦开阔 黑土 密西西比河
2.社会经济条件 (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___经__济__效__益__对农业区域专 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 完 整 而 便 捷 的 _交__通__运___输__网__络__—— 有 利 于 农 产 品 的 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最主要特征:_农__业__生__产__地__区__专__门__化__,即在全国范围 内形成许多专业生产区。
2.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
②地形:__高__原__、 __平__原__、 _山__地___,利于农业多种经 营。
③土壤: _黑__土___、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 农业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思考2】 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 物质?
[提示] 东北大米质量优良,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 具有夏季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冬季气 温低,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 良。
(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 的原因是( )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信息解读] 第(1)题,从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得 知,原有桑蚕产业链终点只有丝绸服装、服饰,后新增加了 蚕丝被制造业,后又进一步增加了桑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 创意等产业。综合来看,产业链都是基于植桑养蚕而形成的 ,在此基础上的多元化延伸。A、B和D项概括较为片面,只 能概括产业发展过程的一个流程,不能全面概括该镇特色产 业的发展方式。故选C。第(2)题,从题干中提取关键词“特 色小镇”,说明定位的是城镇建设。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 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而城镇经济的发

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

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新-课-标-第- 一-网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表2-4-2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160~200500~70050%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130~145450~65050%~60%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X|k |B| 1 . c |O |m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加拿大、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格陵兰岛、。

HI;,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的河段易形成凌汛。

)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自主与合作探究前后联系综合分析某一区域相关地理知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1、读《美国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水热适宜:本土纬度位臵,大部分属于和,年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

—→适宜于栽培。

(2)地形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

—→地势平坦开阔,有利耕作和经营。

(3)土壤条件——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4)水源条件——充足对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

①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探究活动6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施行该耕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其主要方式有免耕、休耕和轮作等。

河套平原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宁夏平原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下表是河套平原以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宁夏平原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平均情况统计数⑴表中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 和 ,使大气中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 有机质大气 悬浮质河套平原23.5% 16.7% 3.2% 3.4%宁夏平原6.3% 25.5% 0.7% 14.6%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6~7题。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⑤土壤肥沃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下图为我国山东某村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6
(2)不同点 ①经济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有农场,美国玉米带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 营。 ②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门化和经济专门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 ③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33
4.(2020·温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黑土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中玉米是其主要
粮食作物之一。下图为黑龙江省简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34
材料二 下图为图中甲地(坡度在 0°~5°之间)不同坡向黑土流失形成的沟壑密度和 毁地面积统计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35
(1)指出 1971-2010 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变化及此变化所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2)简述黑龙江省春季低温对玉米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说明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大豆轮作对黑土起到的保护作用。 (4)比较甲地阴、阳坡黑土流失的主要差异,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C.实现清洁化生产 2.制约该镇坝区粮食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昼夜温差大,光线强烈 B.旱雨季分明,地表缺水 C.地势高差大,土壤贫瘠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消除环境污染 D.提高土壤肥力
上一页
度高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 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
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 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
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面 积,影响商品率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8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
技术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2
微点 1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
微点 2 图示法理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4
微点 3 市场条件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它决定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类型和 规模,最终影响了美国农业带的类型与生产规模。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2
【图解思路】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且变
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6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
地形
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8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
(4)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解决措施
水资源缺乏
发展___节__水_____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 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侵蚀
_休___耕__与__轮__作____ 免耕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9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C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
3.(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 1957 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人口 20 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 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 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37
答案:(1)种植北界向北移动(向北扩展或者面积变大都是错的)。北部以山地为主,平 原少;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气候风险加大。 (2)有利:低温病虫害少;春季蒸发弱(降雪多),土壤湿度大,可以缓解春旱。 不利:冻害严重;播种时间延迟(土壤解冻晚,不利于播种;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 和品质。 (3)可以固氮(均衡养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土壤污染小);提高肥力。 (4)阴坡黑土流失严重(或阳坡黑土流失不严重或涉及比较即可)。阴坡冬季位于西北季 风的迎风坡,降雪多,春季融雪多,水土流失严重;夏季蒸发弱,土壤湿润,下渗 少,地表径流多,流水侵蚀严重。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 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
水源
定枯水期农业产量
山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
(2)社会经济条件 条件 工业 基础
交通
人口
具体影响
典例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 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
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
政策
生产的积极性
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
市场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 欧洲奶酪市场广阔,奶酪产业规
信息
规模
模大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9
(2020·昆明质检)下图为滇东北某镇的坝区农业生产模式现状图。据此回答 1~3 题。
大部分属温带和__亚__热__带____,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_平__坦__开__阔___ 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有_密__西__西___比__河___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4
(2)社会经济条件 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_经__济__效__益___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②完整而便捷的_交__通__运__输__网___络__——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 门化的发展。 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5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 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
农产品品质
分含量高,品质好
气候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作
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物一年三熟,东北作物一年一熟
农业带 A__乳__畜__带____ B__小__麦__带____
位置 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
中部(冬小麦) 北部(春小麦)
区位条件 气候湿冷,适于牧草生长;市场 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 势低平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7
农业带
位置
区位条件
C_玉___米__带____
北部(春小麦) 中部和北部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集中、 热量充足
D_棉___花__带____
35°N 以南、亚热带作物带以北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F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西部山区
地形以山地、高原、山间盆地为 主,气候干旱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8
(4)目的: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5
微点 4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 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②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适宜玉米生长。 ③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种植面积比例在 50%以上。 ④玉米单产都较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5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_专__业__生__产__区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