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原创精品实用课件(最新)

合集下载

刘禹锡《石头城》PPT

刘禹锡《石头城》PPT
—— ·
石 头 城

刘 禹 锡
第一章 作者简介 第二章 诗词内容 第三章 诗词赏析 第四章 诗人故事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 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 有“诗豪”之称。
早年生活
八司马
唐顺宗深知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对唐中央政权的危害,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 的官僚士大夫。公元805年(贞元21年)正月,德宗皇帝李适病死,唐顺宗即位后立即 起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 程异等8人,着手进行改革,希图改变艰难局面。
面条达人
面条距今已有4千年的历史,古代的面条又叫“汤饼”,流传到唐朝,成 了常见的主食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有位大诗人就非常喜爱吃面条, 在他现存的诗作中有两首提到这种食物,他就是刘禹锡。 刘禹锡还有一首《送张盥赴举诗》,诗中有这样两句:“尔生始悬弧,我 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在诗中他写下了故人之子张盥刚 刚出生时,在庆生宴上吃面条的情形,面条在唐朝饮食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个人成就
诗歌创作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 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 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 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 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 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0卷,但仍有遗漏。
诗人故事
诗人的那些不被知晓却很有趣的传闻和故事。
司空见惯
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 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 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 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 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 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 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 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石头城PPT(优秀课件)3 人教版

石头城PPT(优秀课件)3 人教版

江潮有意 旧月多情
历史的沧桑
无情
人的命运
总结: 句句皆景,无不融合了诗人故国萧条 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第一句:越军所向披靡, 破
势在必得
昔盛 第二句:越军忘乎所以,
骄奢淫逸
尽 忆史
第三句:越君沉溺声色, 满
纵情误国 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历史上
今衰第四句:写景 不可一世的胜利者多么可笑
点题: 可悲,寄寓诗人“勿使后人复 哀后人”的深沉忧思。
第一首。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
日益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宦 官专权,地方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讽喻现实,借六 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昔日: 六朝建都,但国祚极短
空城一座 石头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声。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顺宗 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 湖南常德)司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 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 为连州(现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长庆元 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 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 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写下组 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
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 “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 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人教版《石头城》ppt课件

人教版《石头城》ppt课件
近体诗八首,字 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仕途坎坷, 曾路经金陵,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 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留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益衰败, 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宦官专权,地方藩镇 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讽喻 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 一道路 。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 没有阳 光一样 。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 的积累 。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 却办不 成任何 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 本不可 能的事 也许明 天会实 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 短的路 ,不迈 开双脚 也无法 到达。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只要后 者再向 前几步 。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 开始的 。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 不是一 飞就到 的,而 是他们 在同伴 誉就很 难挽回 。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 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 都像演 员一样 ,为了 合乎剧 情而认 真地表 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什么环 境下都 能够生 存下去 的人。5、心情 就像衣 服,脏 了就拿 去洗洗 ,晒晒 ,阳光 自然就 会蔓延 开来。 阳光那 么好, 何必自 寻烦恼 ,过好 每一个 当下, 一万个 美丽的 未来抵 不过一 个温暖 的现在 。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 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 境绝望 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 定能行 。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 容易: 被习惯 所掩盖 ,被时 间所迷 离,被 惰性所 消磨。

石头城最新ppt课件

石头城最新ppt课件

乌衣巷
石头城
朱雀桥边野草花名, 师 面 对山围面故国周遭在,
乌衣巷口夕阳斜。
潮打空城寂寞回。
旧时王谢堂前G燕U,ANGZHOU淮B水O东YA边N旧时月,
飞入寻常百姓家。
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 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 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 其父祖均为小官,父在江南为官,在江南度 过了青少年。聪明又勤奋,曾受著名诗僧皎
然的指点。 名 师 面 对 面
• (790年)19岁游学长安,获得很高声誉。 • (为官79后3年丁)忧2居1岁G家U与。AN柳G宗ZH元O同UB榜O进YA士N 及第,短暂 • (802年),30岁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
二、咏 史 怀 古 诗
৵ 咏史诗就名是师以面吟咏对或面评论历史故
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 讽刺时G事UA的NG诗ZH歌O。UBOYAN ৵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 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 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中唐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
刘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 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
名作师 面业对 面
背诵并GU默AN写GZH《OU石BO头YA城N 》。
名师面对面
G UA N G Z H O U B OYA N
在夜深的时候,“名还师过女面墙对来面”,依恋不舍地
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 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G UA N G Z H O U B OYA N
译文: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 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 着什么。

(最新整理)石头城课件

(最新整理)石头城课件
源自2021/7/268
试比较《石头城》与《越中览古》的异同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相同:1、怀古咏史,对历史作了深沉的思考,并有 讽喻现实的含义。2、诗中句句写景,情寓景中。
不同:《越》明写昔日的繁华,用对比的手法表达
古今盛衰感慨;《石》只着眼于现实,写满目苍凉
满目疮痍 国运衰微
6
主旨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
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
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
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
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
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
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2021/7/26
7
小结
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 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 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 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 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 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之景,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今古的对比,领会诗人
2021/7/26
9
的感情。
2021/7/26
10
读诗歌,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意象?给 人什么感觉?
❖2、诗人选择这几个意象的目的 是什么(主旨)?
❖3、此诗最大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2021/7/26
5
意象 山 故国 潮水

2021/7/26
意境
群山沉寂苍莽
都城冷落荒凉 悲凉凄清 寂寞神伤
凄清苍凉
情感
河山依旧 物是人非 繁华易逝 好景不存
慨叹 愁闷
❖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 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

《石头城》ppt课件

《石头城》ppt课件
GUANGZHOUBOYAN 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
思。这句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
诗歌鉴赏
潮打空城寂寞回
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 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 名师面对面 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句意思是 说:潮水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 GUANGZHOUBOYAN 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 前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 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
GUANGZHOUBOYAN 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
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
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
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
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诗歌鉴赏
淮水东边旧时月
“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 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 名师面对面 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 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 GUANGZHOUBOYAN 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 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 座“空城”。
GUANGZHOUBOYAN
名师面对面
扩展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石头城》 刘禹锡
GUANGZHOUBOYAN
名师面对面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课件

石头城  课件

意象
意境
群山沉寂苍莽 都城冷落荒凉 悲凉凄清 寂寞神伤
情感
河山依旧 物是人非 繁华易逝 好景不存 慨叹 愁闷 满目疮痍 国运衰微

故国、 空城 潮水 月
凄清苍凉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连 接 点 思考任务三
唐朝(中唐)
3、作者是如何把眼前之景与现实连接起来 的?这引起作者怎样的思考?

讨论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潮 景 水
月 情景交融
拟人
寂 寞


拟人 虚实相生
迁移练习: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 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 吗?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任务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意象?给人 什么感觉?4分 明确:山、故国、潮、空城、秦淮河、月, 女墙;悲凉凄清、寂寞神伤什么(主 旨)?3分 明确:诗人借描写石头城萧条荒凉的景象, 伤悼石头城六朝繁荣的消逝,表达了作者 江山依旧、国事日非、繁荣易逝、好景无 存的慨叹,抒发了作者对满目疮痍、国运 衰微的愁闷之情。
什么是怀古诗?
怀古诗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 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欣赏并领会怀古诗的艺术特点。
自主学习任务一
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意象?给人什么感觉? 4分 2、诗人选择这几个意象的目的是什么(主 旨)?3分 3、作者是如何把眼前之景与现实连接起来 的?这引起作者怎样的思考?3分

刘禹锡《石头城》优秀课件

刘禹锡《石头城》优秀课件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 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 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
1.这首诗写了什么景? 2.这三个画面共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作者借此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 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 这首诗写了什么景?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有一个地方,它曾是“六朝古都”,见证了六朝的兴盛衰 亡,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历史的对象,它就是——南京,古 称金陵、石头城等。唐代诗人刘禹锡 也 曾 一口气写了五首诗, 合为《金陵五题》,今天我们来刘禹锡
学习目标:
01 知识目标:欣赏诗歌,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幅画面: ①山围故国; ②潮打空城; ③月过女墙。
2 这三个画面共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画面一:群山围绕着石头城,四面环山。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
画面二:潮水依旧拍打着都城,今城却非昔城。一“空”字足见其凄凉;潮水碰到冰 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寂寞的心情默默返回。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2.写作背景
长庆元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 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 漫游了这六朝古都。诗人目睹金陵的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声色, 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组诗《金陵 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目录
3.翻译
四 、 巩 固 提 高 ,目布录 置 作 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五 、 情 感 升目 录华
横亘古今,跨越时空,明月是古诗中世事 变迁的永恒见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 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物是人非 ,今非昔比,昔盛今衰,人生无常。此时寂寞 的石头城,唯有后人的一声长叹!

石头城刘禹锡最新PPT课件

石头城刘禹锡最新PPT课件
Page 30
物是: 山 、潮 、月 、墙
人非: 故国
空城
Page 31
Page 32
?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潮 水
拟人
?景

寂 寞


情景交融 拟人 虚实相生
Page 33
?本诗怎样在写景中寄寓感情?
? 景:石头城,故国没落荒凉——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 声,朦胧的月夜。
? 情: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感叹世事盛衰无 常。
Page 20
Page 21
思考
? 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景物)?给人什么感觉?
?
? 意象
意境
情感

群上寂寞苍茫
故国
都城没落荒凉
潮水
悲凉凄清, 寂寞神伤

凄清苍凉
满目疮痍 国运衰微
Page 22
?讨论
?诗中“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 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 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Page 23
?末句的“还”字,有怎样的意蕴? ?“还”字,说明月虽还再来,然而昔日春风吹送、
灯红酒绿、彻夜笙歌(烟柳繁华景象)却一去不 复返了
Page 24
? “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 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 种荒凉的景象。 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可惜已是座
Page 26
?假如月亮有回忆,它会回忆些什么? ?假如月亮会叹息,它会叹息些什么?
过去: 繁华
现在: 空城
Page 27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头城
刘禹锡
二、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著名诗人, 洛阳人。曾和柳宗元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 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 南常德)司马。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
晚年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并称“刘 白”。
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其 仿民歌的《竹枝词》对后世影响很大。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
中唐文学家、哲学家。 唐顺宗永贞元年,
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 被贬为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复出为连 州刺史,长庆元年调任 夔州刺史。
三年后再调为和州刺 史,在任两年复罢去, 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1、这首诗重写景还是重叙事? 2、诗中描写了何景?景物有何特点?(写了什么?)
景物
意境
情感
山:围\周遭在 —————— 国: 空 ——————
群山依旧苍莽 都城却已荒凉
河山依旧 物是人非 繁华易逝 好景不存
来:打 (激情汹涌、江流有意)

悲凉凄清
回:寂寞 (悄无声息、世人无情)寂寞神伤
旧 夜深还来:旧物月是多人情非、、依世然事光沧顾桑
二、艺术特点
1、景语情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拟人化、情绪化的抒情;
3、浓郁的文学感、厚重的历史感;
3、诗人为何写这样的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写?)
4、全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怎么写的?)
问题鉴赏
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 现在在诗人眼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昔日的繁华不再,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
这首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 你看,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 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 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 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 着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拓展学习3.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
拓展学习5.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金陵图 拓展学习1.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 原为六朝时城墙。
拓展学习2.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晋时的豪华宅第的衰落,昔日燕子飞进寻常百姓家, 使人产生无穷的感慨。)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
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一、主题
提示: 诗人借描写石头城萧条荒凉的景象,伤悼石头城六朝繁
荣的消逝,表达了作者江山依旧、国事日非、繁荣易逝、 好景无存的慨叹,抒发了作者对满目疮痍、国运衰微、人世 沧桑、中兴成梦的愁闷之情。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历史兴衰的喟叹,怀才不遇的悲愁)
小结: 山水不变,杨柳依新,然而繁华
之景已成过去,人与事也已作古自由 后人评说。这一切都逃不脱头上朗朗 明月的眼睛。
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 今昔盛衰立意,在书写历史沧桑感之中 寄寓某种现实感慨。
凄清苍凉 感伤多情
(“今人不见旧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慨叹 愁闷
满目创痍 国运衰微 人事沧桑 中兴成梦
五、表现手法
1. 借 古 讽 今 2. 虚 实 结 合 3. 拟人手法
六、比较阅读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比较: 刘、李谁写得更好些?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 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 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思想内容特点:
美点赏析
1.本诗怎样在写景中寄寓感情?
景:石头城,故国没落荒凉——沉寂的群山,
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
情: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感叹世
事盛衰无常。
2.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 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 “潮打空城寂寞回”“夜深还过女墙来”两句, 对本诗的手法作简要分析。
美点赏析
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形象、引人 遐想。
写出江潮有意,旧月多情,无情的却 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的感慨。
问题鉴赏 3、体会意味深长的诗意:
(1)假如月亮有回忆,她会会回忆些 什么?假如月亮有感情,她俯视现在 的石头城会有些什么感觉?
( 2)假如月亮会叹息,她会感叹些 什么?
过去: 繁华
现在: 空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