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听一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一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辨别声音”游戏。

一名学生带上眼罩,教师随机选取其他学生发出“啊”声,让他判断发出声音学生的方位。

学生发出的声音改为“你好”,让戴眼罩的学生判断是哪位同学发出的声音。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次游戏中我们用到的器官是耳朵,通过耳朵能辨别声音的方位和发出声音的人物。

3.板书课题:听一听。

二、活动过程

(一)观察我们的耳朵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自己的耳朵。

引导学生想出各种方法,如照镜子、看照片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得更全面,如耳朵内部等。

学生回答:可以相互看一看,借助手电筒观察等。

3.小组内学生互相观察耳朵。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如耳朵像“3”,耳朵有毛毛等。

4.学生画一画耳朵的外部轮廓。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评价作品与学生耳朵的相似度,借此总结耳朵的外部特征。

(二)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是不是相同。

1.教师出示不同材质的杯子,让学生猜测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学生做出各种猜测。

2.师生交流完成本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如小组保持安静、敲击力度要适中、每次敲击力度要大致相同等。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时,到各小组强调活动注意事项。

4.汇报交流。让一个小组到展台展示,教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5.教师总结——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时,发出的声音可能不同。

(三)往杯子里倒水,听一听声音是不是相同。

1.教师出示三个装有不同量水的相同杯子(一个没水,一个半杯水,一个水快满了),让学生猜测往三个杯子里倒水,发出的声音是不是相同。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追问学生做出猜测的理由。

2.师生交流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如在同一高度往杯子里倒水,保持倒水的速度大致相同,保持桌面清洁等。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倒水的高度和速度。

4.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要指导学生保持安静,注意倾听。

(四)猜一猜,塑料瓶里有什么。

1.教师晃动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沙子或石子的塑料瓶,让学生通过听声音猜测里面是什么。

学生做出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如每次晃动塑料瓶时力度要一致,小组内保持安静等。

3.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要求各小组一定认真倾听。

4.小组展示。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表述错误的地方。

5.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用耳朵辨别声音,也是在观察。

(五)做一做,怎样听的更清楚。

1.直接听敲桌子的声音和趴在桌子上听敲桌子的声音,哪种方法听的更清楚?直接听同学心跳的声音和借助听诊器听同学心跳的声音,哪种方法听的更清楚?

2.师生交流活动注意事项,如敲桌子力度适中,每次敲击的力度要一致,要找到心脏的位置听,小组学生保持安静等。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各项注意事项。

4.展示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倾听,发现学生汇报展示中的问题和错误,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教师总结,听的方式不同,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

三、总结

1.教师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活动,引导学生说出耳朵的外部特征和作用,掌握

听得更清楚的方法等。

2.强调活动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为今后规范实验奠定基础。

3.教师出示拓展活动要求。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数数从一开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数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起,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下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别人。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查尔斯.里德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让我们一起铭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效果分析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活动。观察什么?用什么观察?怎样进行观察?一年级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需要给他们认识事物的“点金术”。为此,我们将观察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方法指导单元单独编写。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感觉器官和掌握观察方法的起始单元,为中年级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等常见特征奠定基础,也为高年级学生进一步研究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做铺垫。

本单元四课按照学生认识事物时的观察顺序,即看、听、摸、闻、尝进行设计。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因此把《看一看》作为第一课。学生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听一听物体的声音来判断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所以将《听一听》作为第二课。在此基础之上,设计《摸一摸》一课,让学生通过皮肤感知物体的厚薄、粗糙等具体特征。味觉和嗅觉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将《闻和尝》合并为一课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

各个环节中这样落实课程标准:

观察耳朵环节--活动中引导学生互相观察耳朵的外部轮廓,并借助手电筒观察耳朵的外耳道。

通过观察耳朵,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技能;通过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描述能力。最终让学生知道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感受耳朵的作用。

通过听一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让学生意识到:一是耳朵是我们的一个器官;二是我们借助耳朵可以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三是观察包括很多不同的方法,听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此活动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各种器官都有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耳朵的优势,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环境。

用不同的方式听,感受声音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