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2、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重力,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设计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用小车一辆、线绳一根、垫圈若干,挂钩一个、秒表、记录单。

教师:《我们的小缆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约5分钟)1、谈话:请认真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介绍了哪些类型的车?它们分别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2、交流汇报。

(学生:水车用水力、自行车用人力、电动火车用电力、蒸汽火车用煤炭、缆车用缆绳的拉力)3、讲述:不同类型的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出示缆车图片——介绍一下使用地区、地点)缆车是用钢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我们的小缆车》。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30分钟)活动一:(10分钟)1、安装、调整、测试小缆车(1)出示图片与材料:小车、绳子、垫片、回形针制作的挂钩。

(2)小组合作,根据图片与材料安装小缆车。

(3)重点思考:细绳拴在小车的什么位置合适?如果让小车从桌子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取多长的绳子比较合适?怎样不使小车掉下桌子?(利用图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安装小缆车,解决栓绳、取绳长的问题)(依次强化这3个问题!!!)(4)学生安装、调试小缆车,教师巡视指导。

(5)试一试:怎样做能使小车很好地运动起来?2、认识重力(1)提问:你们的小缆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垫片起了什么作用?(2)讲述:垫片自身的重量产生了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我们的小缆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缆车的发展历史、结构和工作原理;b.掌握缆车的使用方法;c.培养探索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实践能力;c.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爱;b.引导学生能够合作和分享;c.培养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我们的小缆车》2.实物:缆车模型、缆车轨道模型、缆车绳索等3.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幻灯片4.音频、视频资料:有关缆车的历史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5.实验器材:绳索、滑轮等三、教学步骤:导入:1.通过讲述缆车的背景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缆车的好奇心和兴趣。

2.展示有关缆车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缆车的外观和使用方法。

探究活动阶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缆车模型和绳索。

2.学生根据引导问题,自由组装缆车模型,并尝试使用绳索来模拟缆车行驶的过程。

3.每个小组组装完成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展示,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

a.缆车模型的各个部件的作用是什么?b.绳索的加力方向是否会影响缆车行驶的速度?c.具体的细节调整是否会对缆车行驶造成影响?知识讲解和巩固:1.通过幻灯片或电子板书展示缆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对缆车的原理和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回答以下问题:a.为什么缆车需要有滑轮和绳索?b.滑轮和绳索的作用是什么?3.引导学生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缆车模型和绳索使用方法。

拓展阶段:1.通过展示缆车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山区交通、观光景点等,引发学生对缆车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2.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缆车模型,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归纳总结:1.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a.缆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b.绳索的加力方向是否会影响缆车行驶的速度?c.如果要提高缆车的运行速度,应该如何调整缆车的各个部件?2.回顾学习过程,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教科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我们的小缆车》展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安装一个小缆车,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让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的概念;2、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如何运动起来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科学概念目标有两个:1、学生能够理解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将会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能够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将会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组需要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捆、铁垫圈20个、挂钩一个(回形针制成)、秒表、记录单。

教师需要准备课件(不同车辆的图片)。

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在开始教学之前,首先进行课前谈话,为学生介绍本次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对接下来的研究有所期待和准备。

2.测试训练秒表的使用为了让学生掌握秒表的使用,进行一次测试训练。

让学生拿起盘中的电子表,并调到秒表功能,进行记时。

最后将每小组的记时员确定下来并进行训练。

3.感受重力进行一项游戏,让学生感受重力的存在。

通过蹲跳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使劲往上跳,却始终回到地面而不飞到空中。

4.安装小缆车让学生进行小缆车的安装,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让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5.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实验,让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如何运动起来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基础。

五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4.1、我们的小缆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媒体资源或教具小组: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可用目测代替)。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预设5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如汽车、火车、马车等)提问:这些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预设:发动机的动力、马的拉力……)讲述:不同的动力都可以使车运动起来。

2.(出示一辆小车)提问: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你有什么方法?(预设:拉、推、安装橡皮筋、利用气球……)3.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二、安装一个小缆车(预设15分钟)1.(出示缆车在索道上的照片)提问:缆车是怎么运动的?(预设:由缆绳拉动)提问:怎样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预设:在上面绑一根绳子)2.(演示:用手拉细绳,小车前进)提问:有没有其他力量可以代替人的力量?(预设:在绳子下挂一个重物)提问:绑绳子时有什么注意点?(交流:绑绳子的位置、长短、如何防止小车掉下去等)3.出示铁垫圈和弯制回形针,提问: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怎样使实验尽量准确?(预设:一个一个加垫圈)4.学生合作安装小缆车,完成实验记录结果。

5.提问: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到什么作用?(预设:有重量,能拉动小车)讲述:垫圈有重力,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教科科学五上《4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科学五上《4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

通过组装一个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使学生发现回形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回形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2.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②通过实验明白: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①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②能进行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③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保持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②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并发现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2.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操作实验,做好探究活动五、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视频、带绳子的小车、若干个回形针、秒表、桌子、粉笔小组:实验用的带绳子的小车、若干个回形针、秒表、记录单、桌子、粉笔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汽车总动员》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我们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小缆车教学设计第1篇: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下孔完小贾丽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2、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 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4、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注重获取证据, 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难点:1、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2、讨论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小车、一头系有钩子(回形针)的绳子、秒表、记录表、垫圈若干。

教学过程:一、沟通导入1、提问:同学们, 你知道来听课的老师是怎么来的?(坐小轿车,电瓶车、摩托车, 骑自行车等)2、谁知道古时候都是坐什么车来的?生.马车3、那么这些工具都是用什么动力运动的呢? 汽车用马达(用发动机的), 电瓶车是靠电发力的(那就是电力), 自行车靠的是人力, 马车靠的是马力。

14、师直接出示一辆小缆车, 提问学生“你用什么方法, 让它动起来?”生:吹、推、拉……当学生说“拉”的时候, 老师拿出一根带有挂钩的绳子。

师:绑在车子的什么位置呢?师:为什么这要绑在这里?师:我们将用绳子拉动的车, 叫做缆车。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我们自己的小缆车。

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小缆车1、看看桌子上的实验材料, 小车, 绳子, 还有垫圈,你能安装一个会运动的小缆车吗?2、提示引导学生解决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①“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关吗?”将细绳拴在哪里比较好?②“细绳的长短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有关吗?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③“怎样不让小车掉下桌子去?”你有什么好办法?(防一防, 堵一堵)3、我们的小缆车安装成功了。

想一想, 怎样使它运动起来?分析垫圈起到什么作用引导“重力”的认识。

三、认识重力1、师:请思考一下是什么力量使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呢?2 {生猜想回答}体验活动:(1)请一位同学来提提老师这里的袋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了解小缆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学会制作一辆小缆车。

3.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对科技和工程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1.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2.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制作小缆车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2.学生对小缆车的操作方法及安全措施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小组交流,了解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演示小缆车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学生自行制作小缆车,并进行测试和比较。

2. 教学方法本次课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5分钟)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新课,比如播放视频、展示实物等,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提问:“小缆车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发表探讨意见。

2. 小组交流(15分钟)学生自分组交流和讨论:1.小缆车的构造、材料、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2.小缆车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生对小缆车的特点和运用场景的理解。

3.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等方式展示和讲解小缆车的制作步骤,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 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小缆车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实物让学生了解小缆车的用途及操作方法。

5. 制作小缆车(3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开始自行制作小缆车。

教师可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6. 测试比较(20分钟)学生自行测试小缆车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并和其他同学的小缆车进行比较和讨论。

7.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小缆车的制作步骤再次进行讲解和复述。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性思考,总结今天课程的收获。

我们的小缆车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一、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第九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五年级的学生对运动和力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对运动的物体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有感性认识的,但对静止的物体有没有受到到力的作用比较模糊。

玩具小车是学生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对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本课中学生组装小缆车,推测与验证,进一步感受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建立改变垫圈数量就是改变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大小的观念,并认识重力。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过程与方法1.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2.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3.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验证观点;遇到问题能尝试自己解决。

(二)教学重点: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建构重力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小车一辆,细绳,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

老师:课件,学生用材料一套。

(五)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唤起学生关于各种车子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经验。

(1)同学们,你们上学时是怎么到学校的?坐什么车?(2)老师带来了些车的图片,你知道它们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吗?重点了解缆车是靠钢缆绳的拉力运动的。

揭示课题----我们的小缆车(板书)2.安装小缆车,体验小车运动需要一定的拉力(1)介绍材料,任务驱动任务:安装一辆直线运动的小缆车,并记录挂几个垫圈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讨论:绳子拴在小车的哪个位置好?怎样挂垫圈?(建议:垫圈一个一个的增加)实验观察:小车往哪方向运动,垫圈又是往哪个方向运动的?(2)学生安装缆车并测试。

我们的小缆车

我们的小缆车

本节课,在学生开展安装小车实验之后,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略做讨论,各抒己见,带着多层次的问题和疑惑,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中。

在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实验后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

而数据分析是容易被忽略的关键问题,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细密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讨的目的、时机和形式决定了研讨的有效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玩具小车是学生都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用重力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而且容易控制,所以本单元第一课安排研究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同时认识我们最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接下来就可以用这个小车进行研究了。

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意识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教师通过提问:如果你准备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你会选择怎么去呢?引出车,然后引导学生了解几种驱动车的动力,为后面用重力拉动小车做铺垫。

然后通过组装一个小缆车,通过让小缆车动起来的回答,使学生能够想到给车系绳子,在绳子的另一端挂垫圈的方法拉动小车的方法,从而引出是垫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引出重力的概念。

接着通过视频资料或动画资料让学生了解重力的产生及重力的方向。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 们 的 小 缆 车 》 学 设 计 我 教
徐 敏
教材 分析
本 课 有 两 个 活 动 : 一 , 装 第 组
1 知 道 重 力 是 物体 由 于 地 球 吸 .
引 而 受 到 的 向下 的拉 力 。
思 考 它 们 是 靠 什 么 动 力 运 动 的 ?重 点 了 解 缆 车 是 靠 钢 缆 绳 的 拉 力 运
3 .安 装 用 重 力 拉 动 的小 车 , 做 探 究 拉 力 大小 与 小 车 运 动 快 慢 关
系 的实验 。 4 .注 重 获 取 证 据 , 实 验 数 据 用 验证 自己的推测 。
大 小 ,也 就 改 变 了小 车 拉 力 的 大
小 。 第 二 , 究 拉 力 大 小 与 小 车 运 研
情 况 , 师 课 件 展 示 提 示 。 一 是 绳 教
教 师 准 备 : 件 、 生 小 组 材 课 学
料 1套 。
教学 过程

力 的大小 可 以测 量而 且容 易 控 制 。 学 生 对 研 究 拉 力 大 小 与 小 车 运 动 的 关 系 要 经 历 问题— — 推 测 —— 验 证 — — 证 实 的 探 究 过 程 , 一 步 进
运 动 的 距 离 有 关 吗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绳 子 的 长 度 约 等 于 桌 子 的 高 度 较 合 适 。 三 是 怎 样 不 让 小 车 掉 下 桌 子 ? 教 师 出 示 L形 的 档 板 和 夹 子 ,
用 夹 子 夹 住 L 形 的 档 板 的 一 边 固 定在桌边 。
缆 车 ,用 垫 圈 的 重 力 拉 动 小 车 , 拉
设 计 意图 : 引起 学 生对 所需 要
材 料 的 思 考 ,教 师 用 材 料 控 制 教 学 节奏, 节学 生的注 意力。 调 2 .学 生 讨 论 怎 样 安 装 小 车 , 需 要 注 意 哪 些 问 题 呢 ?根 据 学 生 交 流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小缆车-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小缆车的运行原理,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理解利用物理学原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懂得珍惜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尊重生活环境,从小事做起,节约用电。

•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们对科学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们从小处入手,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等良好习惯与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缆车的运作原理和特点。

•教学难点:深入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步骤步骤1. 科学讲解1.通过视频展示小缆车的运行过程,让学生们直观了解小缆车的动态表现。

2.展示小缆车构造原理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小缆车的结构特点。

步骤2. 调查研究1.让学生们针对报社所发起的关于小缆车的调查分析,了解小缆车的应用和使用情况。

2.在对小缆车的乘坐体验中,询问相关使用体验,检查小缆车是否运行良好,确保学生们的安全。

步骤3. 分析讨论1.借助学过的物理原理知识,对小缆车的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2.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们理解使用小缆车的重要性,加深科学知识的落地和理论知识的转化。

步骤4. 实际操作1.针对发现的小缆车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们主动尝试解决,涉及运用物理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2.在学生们逐渐掌握小缆车使用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让他们自主操作,从而巩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5. 教学评估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考试结果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产生影响,同时也反映课程的教学成效,以实现互惠互利和正向反馈的教育目标。

四、教学评估1.采用口头测试、小组讨论法和实际操作互动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2.针对口头测试和实际操作,采用计分法给予评级和成绩的评价。

3.小组讨论法可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对话和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设计模板反思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设计模板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缆车的基本知识,包括缆车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等。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缆车的定义及分类。

(2)缆车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3)缆车的历史与发展。

(4)学生动手制作小缆车。

(5)学生展示与评价。

二、学生学情分析2.1 学生特点:(1)年级:小学四年级;(2)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新技术感兴趣;(3)动手能力:具备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善于尝试与探索;(4)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团队合作意识,喜欢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2.2 学习需求:(1)了解缆车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2)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实践能力;(3)在团队活动中,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缆车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2)讲授法:讲解缆车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3)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小缆车,巩固所学知识;(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提升自信。

3.2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示缆车的发展历程;(2)视频播放:播放缆车工作原理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3)动手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实践能力;(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制作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5)课堂讲解:结合实例,讲解缆车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3)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2 结果评价:(1)学生对缆车知识的掌握程度;(2)学生小缆车的制作质量;(3)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本章节中,我们讲解了缆车的基本知识,包括缆车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构造。

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缆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缆车的基本概念。

五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_2

五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_2

我们的小缆车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 马车电瓶车货车高山缆车它们是靠什么运动的?今天, 我们也来研究小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老师给你一辆缆车, 一些垫圈, 一根带沟的细线, 你能让它运动起来吗?小组讨论怎样安装缆车汇报交流安装方法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动手安装小缆车检验小缆车一、小车运动起来了没有, 是什么让小车能运动起来?(力)没有力水平能运动吗?二、小结: 小车必须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板书)三、探究重力概念1、刚才你们的小缆车都是在力的作用下才运动的, 那是是靠什么力运动的呢?2、思考3、汇报: 重力垫圈的拉力重力谁发现的?(牛顿)关于牛顿发现重力还有一个故事, 谁会说?4、现在我们来体验重力:提书包提凳子书本等, 你有什么感受?生活中你还有见到哪些重力的作用?5、现在谁来说说什么叫重力?6、课件出示概念四、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速度的关系1、小车靠垫圈的重力使它前进, 你用几个垫圈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呢?谁试过?那如果我用3、6个垫圈, 你说小车运动速度怎样?那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与小车的拉力有关系, 你们预测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怎样证明?(小组讨论)我们要注意什么?汇报计划动手实践, 完成记录表指导学生比较2秒中内怎么样控制小车的距离。

(2秒的时间由教师控制, 教师喊——预备、开始、一、停, 预备时把小车按在起跑线上, 开始时放开车, 不能给小车任何动力, 手始终在小车上方跟随, 教师喊停, 学生立刻将小车按住, 指导学生测量起跑线到车前端才是小车正真跑的距离。

)五、汇报交流, 总结六、课堂总结1.学了这节课, 你有什么收获?2.生活中还有那些重力现象?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合集5篇)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合集5篇)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我们的小缆车教案《我们的小缆车》【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习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意识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教学准备】学生:12组实验小车、回形针、棉线、木块、皮筋、秒表、垫圈教师:课件、小缆车、水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诠释重力,揭示课题1、谈话认识一些交通工具,并说说它们靠什么动力运动?2、让小车动气来(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缆车,说说怎么让它运动起来?(引出拉力概念)(2)说说还有其他办法能让它动起来?(挂垫圈)3、引出重力的概念让一学生上台掂掂垫圈,说说手的感觉。

总结后,引出重力的概念。

4、揭题:出示缆车的图片: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刚才老师展示的就是一辆简单的小缆车。

今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并来研究它。

二、安装小车,探究规律,得出结论活动一:安装小缆车1、教师出示材料:小车、带回形针的长绳、垫圈、木块、皮筋。

2、小组讨论: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安装小缆车,并让它运动起来?3、适时指导:绳子系在哪儿合适?为了不让小车冲出桌外,我们可以怎么做?木块要用皮筋固定牢。

4、小组实验:组装小缆车。

5、展示我们的小缆车。

活动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1、猜测:垫圈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2、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3、交流方案及注意事项:(1)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垫圈数量,其他条件不变。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小缆车》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小缆车》教案一、教学目的1.认识缆车:了解缆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能够带我们到达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

2.理解缆车原理: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资料,可以理解缆车的原理,掌握重力、摩擦力和张力的作用。

3.提高对自己身体安全的意识:不乱攀爬、不逾越栏杆、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游玩。

二、教学重难点1.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是一堂新课,需要通过多媒体工具引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理解缆车原理。

2.学生对缆车的认知水平有差别,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缆车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讲师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该图片中是什么,是在做什么事情。

2.出示缆车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缆车可以到达哪些地方。

2. 探究(20分钟)1.讲师分组让学生对缆车进行实地探究,了解缆车的构造,发现缆车的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讨论缆车原理,理解缆车是依靠重力、摩擦力和张力作用的问题。

3. 讲解(10分钟)1.讲师在黑板上画出缆车样式图,教授学生缆车原理。

2.解释缆车是如何利用重力、张力和摩擦力到达目的地。

4. 演示(25分钟)1.讲师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缆车抢救落水者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缆车的作用。

2.学生进行缆车抢救落水者的游戏,体验缆车的实际作用。

5. 总结(5分钟)1.讲师提出缆车的好处和缺点,让学生理性思考缆车的使用。

2.让学生总结缆车的原理,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学生自己对缆车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黑板、笔、缆车模型等。

五、教学价值1.让学生认识到缆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可以到达很多地方。

2.让学生学会用重力、摩擦力和张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增强学生对自己身体安全的意识,避免自己走进有危险的地方。

六、教学反思缆车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知识点,而且是小学生学习交通工具时常用的一个题材,这一课的安排和设置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综合性地了解到缆车的运作原理,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掌握缆车原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刘强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主题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一课,教材通过让学生研究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同时,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之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有着一定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本节课,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践的操作中,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起来。

学生通过亲手安装小缆车,从而认识重力并了解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1、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2、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重点: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准备:课件、学生方面: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线一根、铁垫圈若干、秒表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同学们,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车,想看看吗?你能说说,这些车分别是靠什么运动的吗?(板书:力)2、我们继续来看一组图片(出示缆车图片),知道这是什么车吗?教师播放图片后介绍有陆地上缆车和吊缆,问:缆车又是受到什么力运动起来的呢?(板书:拉力)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的小缆车(板书课题)二、安装小缆车,认识重力。

1、同学们,我们自己能安装小缆车吗?你能说说安装小缆车需要哪些材料吗?2、教师课件出示安装好的小缆车,让学生分小组安装。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2、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促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运动越快;过程与方法:1、会组装小缆车;2、经历“推测—实验验证—结论”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能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课前准备:小组:小车、绳子、钩子、粉笔教师:缆车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现在,车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车,大家都会感到很不方便,谁能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车?这些车都是怎样靠什么动力运动起来的?(学生交流)还有一种车,它是靠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这就是缆车(出示缆车图片),这种车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煤矿、交通工具、游览)二、新授一、)安装小缆车,认识重力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辆小车,一根细绳和一个钩子,大家能模仿图上的缆车自己组装一个小缆车吗?(注意:哪里是车头)2、学生动手组装这个小缆车(分组组装)3、让学生展示他们组装好的小车。

4、老师发现,大家组装的小车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把绳子系到了车头的正中间,为什么呢?5、学生回答(引导:不系中间,运动方向会产生偏移)6、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小车动起来吗?7、学生回答:推、拉??8、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小车一个力(板书“力”),小车才能动起来,对吗?如果不用手,我们能让小车动起来吗?9、生答:在钩子上挂重物。

10、师:找出绳子短的那一组的小车,做演示实验,(绳子不坠下去),可以吗?11、怎样才最合适呢?(绳不长也不短,刚好和桌子差不多。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教案设计《我们的小缆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1、安装用重力拉动的缆车。

2、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3、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学具准备】:小组:小车一辆、线一根、回形针一个、铁垫圈一袋、秒表一只、小木块二块、记录单。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小车运动起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辆小车,小车现在停在这里,是静止的(板书静止),你能想出一些办法让这辆静止的小车动起来?(板书运动)生1:用手推。

生2:在后面装个气球,把气球吹大,放掉气就可以动了。

生3:装个马达。

生4:吹一下也会动。

生5:拉着跑。

生6:让桌子一边高一点……师:方法可真多,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根线,(出示一根线)你能用这根线让小车运动起来?比比哪个小组最先想到!(组长领材料。

)生:把线一端拴在小车上拉一下。

师:可以做到吗?怎么做的?学生演示。

师:在手拉动的过程中,线有一个拉力,带动小车运动。

(板画)二、安装一个小缆车师:你们的脑筋转的都很快!想到这么多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我们总结一下,不管是手拉还是其它方法,要让小车从静止运动起来,都要给它施加一个力(板书)师:而且小车沿着线拉动的方向前进。

线拉动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关。

所以线与车身方向要一致。

(课件出示)像这样的情况下,小车肯定跑偏,只有这样的方向一致才能直线前进。

师:为了方便大家之后的探究,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贴出了一条轨道,轨道有起点和终点。

我们的小车可以像在马路上一样前进。

不过如果小车在这样笔直的“马路”上运动,我们得注意把握住车的方向了,跑偏了容易出“事故”。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和测试小缆车,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动手实践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难点:制作和调试小缆车,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小缆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缆车的制作材料:木板、绳子、滑轮等。

2.准备测试小缆车的工具:测力计、计时器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介绍小缆车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2.呈现(5分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小缆车,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改进小缆车,使其运行更加顺畅。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动手制作小缆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小缆车,使其运行更加稳定。

学生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一个简易的缆车模型,并观察其运行情况,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新风小学郑敏教材分析:《我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主要有两个活动:1、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通过组装,使学生发现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铁垫圈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引出重力的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接下来就可以用这个小车进行研究了。

2、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主要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知道小车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对运动和力,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

在他们看来,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因为力的持续作用而保持运动,因为失去了力的作用而慢慢停止下来................... 这些都是学生的经验,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因此,在学生原有认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车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力的大小与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等活动,使学生充实、修正原有的感性经验,形成运动和力的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能进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并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形成继续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用的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或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或直接目测)、记录单。

教师:一些车的图片或影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玩过玩具小车吧?那你知道使玩具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有哪些吗?(学生回答)师:那同学们来看教科书中的四种真正的车,他们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打开教科书70 页,学生认识各种车并回答)师: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它们的运动却包含着许多相同的科学道理。

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今天,我们也来安装一个小缆车,并通过它来做研究。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一个小缆车1、教师出示材料:在每组同学的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安装小缆车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安装一辆小缆车来玩一玩。

在安装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绳子拴在哪里?绳子拴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动力的方向有关吗?(2)绳子的长短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有关吗?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比较合适?(3)怎样不让小车掉下桌子去?(学生讨论并汇报)2、让学生按照图安装一个小缆车。

组装完以后,试一试,在小钩上挂一些铁垫圈,小车能不能很好的运动起来。

小组在桌面上玩一玩小缆车,注意不要让小车冲出桌面。

师:在玩的过程中,看看你的缆车还需要怎样调整?在这个装置中,铁垫圈起了什么作用?3、引出重力的概念师:垫圈会拉着小车,让小车运动起来,垫圈它有一个向下的力,所以小车能在桌面上运动起来。

这种力就是重力。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有关重力的资料,了解重力。

(学生阅读资料)师:现在你认识重力了吗?那在小组之间说说垫圈是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的。

(小组派代表来说)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1、推测师:现在我们已经安装了一辆小缆车,请你推测一下,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学生推测)师: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着小车的运动?(学生推测并回答)(生可能会说: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师:其他同学都同意他的想法吗?教师板书:拉力越大小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越慢2、设计实验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那我们就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看能否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怎么做这个实验呢?教师引导:(1)怎样才能知道小车运动的快还是慢?用什么方法知道?要控制好起点、终点。

用秒表来记时,没有秒表的小组就目测(指导目测的方法)。

(2)拉力的大小用什么表示?(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拉力大小)用怎样的方法表示拉力变大?多个多个的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怎样变化,作好记录。

(出示记录单,并讲解一下怎样记录)师:我们在每次垫圈数相同的时候,做实验至少3 次,谁来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多次?(因为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许第一次会出错,这样多做两次,实验就会准确些了,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以要多做几次。

)(师肯定学生的想法)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4、汇报、交流师:在实验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和大家分享吧。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师:刚才我们猜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你们觉得我们的猜测与这个实验结果一样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让学生们充分地用实验数据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5、形成小结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板书: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 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四、课堂延伸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研究了我们的小缆车, 大家做的非常 好。

这辆小缆车我们给它一个拉力,它就运动起来了,能不能想 个办法让我们省些力气, 让它自己动起来呢?这个问题, 请同学 们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板书设计:1、我们的小缆车拉力太小 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动起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一课时。

在上课前,我精心 准备实拉力越大拉力越小 小车越快 小车越慢验器材,认真备课。

首先,在这一课教学中,我们需要学生制作一辆小缆车,需要研究小车的运动速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因此,上课前,起码得准备小车和铁垫圈,可是这些材料学校都没有,怎么办?我只好请张校长帮忙,可是还没有找到,好在校长在后勤找到了一些很小的螺母,来代替铁垫圈,这些螺母很小,份量很轻,使我在实验中得心应手。

紧跟其后的是教学过程如何设计、课堂如何开展又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

“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应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句话我时刻记在心中,但教学时我们又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去追求创新,那也是不适当的。

经过初步的思索,我把本课时安排了三个实验:一是安装小缆车;二是研究用几个回形针刚好可以拉动小车;三是研究小车运动速度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可是,这样的设计在试教时就被否定了,因为本课中要考虑的细节实在太多,再加上三次活动,时间根本来不及,于是,在王校长指导下,我将三个实验并成了两个实验,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得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本课以“实验探究”为主,让学生亲自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根据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实验 -- 交流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开始我是通过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小车引入的,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缆车的运动原理,引出“我们的小缆车” ,提高制作小缆车的愿望;接着安排的是设计并安装小缆车的活动。

另外,在实验后引出了重力的教学,这也是本课时必须达到的一个知识目标。

最后的一个实验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即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慢。

实验初同时安排了挑战性的任务:研究挂几个螺母刚好可以拉动小车?以上是我在一次次试教的过程中逐步改进而最终订下的教学设计方案。

应该说,它能为我在课堂上成为一名出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供很大帮助。

但在一次次的教学之后,我发现,科学课堂教学需要讲求艺术,我不是一名最好的艺术家。

1、在几次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在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让学生介绍实验方案及注意点,我总是担心学生不会答而自己把实验要求讲得尽量详细清楚,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让学生汇报,我总是尽揽对结论有效的信息等等。

其实,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洁科学,如果简洁性不强,对问题的重复叙述较多,实际上就是占用了学生的探究时间,因此,只有“无言”或“少言”才能换得学生自主实验后的“多言”,从而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用自己的思维、想法指导行动。

2、在几次课堂教学中,我较关注的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是否在我的预设之中。

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有价值、值得探究和研讨的问题,但由于我的“功底” 不厚,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时变得措手不及。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每一辆小车都做了实验,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我在教学中善于随机应变、及时“抓彩” ,适时的点拨,那么在教学时,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就会更加规犯,科学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课堂生成,因为这些预设外的随机生成的问题和目标才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科学知识,才能让科学课堂上出“意外”,上出“精彩”。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天生存在的,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做的还有许多许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扎实的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