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方案

合集下载

华为-MA5600 例行维护-01-5 主备倒换

华为-MA5600 例行维护-01-5 主备倒换

SmartAX MA5600例行维护目录目录5 主备倒换....................................................................................................................................... 5-15.1 概述.............................................................................................................................................................. 5-25.2 相关概念...................................................................................................................................................... 5-25.2.1 数据同步 ............................................................................................................................................ 5-25.2.2 平滑 .................................................................................................................................................... 5-25.2.3 主备倒换分类..................................................................................................................................... 5-25.2.4 主备倒换方法..................................................................................................................................... 5-35.3 主备倒换配置实例...................................................................................................................................... 5-35.3.1 任务说明 ............................................................................................................................................ 5-35.3.2 配置流程 ............................................................................................................................................ 5-35.3.3 注意事项 ............................................................................................................................................ 5-35.3.4 配置步骤 ............................................................................................................................................ 5-45.3.5 验证结果 ............................................................................................................................................ 5-4SmartAX MA5600例行维护 5 主备倒换5 主备倒换关于本章本章描述内容如下表所示。

华为公安系统通信网络解决方案

华为公安系统通信网络解决方案

华为公安系统通信网络解决方案随着“金盾工程”的发展,公安系统三/四级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业务实施的重点。

华为公司凭借多年来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对通信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为公安系统通信网络建设提供分层次、分阶段、成熟可靠的全面解决方案。

随着“金盾工程”的发展,公安系统三/四级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业务实施的重点。

华为公司凭借多年来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对通信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为公安系统通信网络建设提供分层次、分阶段、成熟可靠的全面解决方案。

1、公安系统三/四级网话音网络解决方案公安系统IP骨干承载网目前已基本建成,在一级、二级网间广泛采用路由器内置语音卡或专用语音网关方式提供VOIP话音业务,以充分利用IP网络资源,节省长途电话费用,并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的“三网合一”。

在三级、四级网这一层面,由于接入局点数量多、分布广、容量小,如仍全部采用基于H.323的路由器内置语音卡VOIP方案,存在通话质量较差、业务提供能力不足、网络规划配置复杂、管理维护不便等问题。

综合考虑公安通信网络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各地根据具体网络容量、传输通道情况、话音业务要求、投资成本等方面因素,建议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构建公安系统话音网络:方案一、传统电路交换与VOIP共存的话音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兼顾话音质量和建网低成本,统一管理、统一放号。

∙采用IP接入网实现VOIP,既可享受PSTN网络的新业务和增值业务,而且可在NGN网络成熟应用时,作为NGN中的接入层标准部件使用,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

方案二、软交换解决方案∙真正融合、开放的网络架构,易于扩展和部署,统一网管。

∙扁平化的网络结构,设备部件化、标准化、高集成度,支持与PSTN、PLMN、VOIP等网络的良好互通。

2、公安系统视频会议网络解决方案华为公司新一代高清晰视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全系列MCU、视讯终端产品以及丰富的管理软件,充分满足公安系统基于IP、ISDN、E1、V.35的视频组网方式和H.264标准的4CIF高清远程会议电视、电话会议、数据会议、流媒体等多种多媒体视讯通信需求,是一个功能强大、组网灵活、基于标准协议的开放架构的多媒体视讯系统。

NGN有关问题

NGN有关问题

希望了解的NGN相关问题1.目前ngn软交换系统各厂家之间互连互通的情况。

包括互通的程度(业务类型、应用范围等)、互通的协议、方法等。

答:上海贝尔阿尔卡特NGN产品全部采用通用的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通性,并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商用。

2002年作为MSF(Multiservice Switching Forum多业务交换组织)的重要成员,阿尔卡特参加了MSF组织的GMI(Global MSF Interoperability)2002 MSF全球互操作性测试,这次GMI是对前几年各项标准协议在各开发商应用情况的阶段性总结测试,主要考察各种设备的协议互通性。

阿尔卡特的NGN产品在此次互通性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L1 - 基本呼叫 - 登记,摘机,振铃,挂机L2 - 基本呼叫- 包括L1,但具有北美拨号计划(d ia ling p la n d id itm a p)L3 - 基本呼叫 - 包括L1,L2,但具有号码检查和出错处理2M G - 基本呼叫,但有两个网关MSF互操作性测试结果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产品可以采用SIP-T,H.323,SIP中的任何一种与其他软交换互通;软交换产品可以采用Megaco,MGCP,H.323,SIP,LPDC 中的任何一种控制网关;同样,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中继网关设备可以采用Megaco,MGCP,H.323,LPDC,Q.931中的任何一种与软交换或MGC互通。

以下列表均为阿尔卡特在全球多家企业客户的商用及试验网中的真实数据。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设备成功实现互通的其他厂家软交换MGC/GK/Proxy列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设备 其他厂家软交换MGC/GK/Proxy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软交换设备 其他厂家网关列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中继网关设备 互通的其他厂家设备列表:在国内的互通情况,2004年,中国电信组织软交换互连互通测试,ASB的软交换与华为和中兴的软交换完成了互连互通测试,测试协议采用SIP。

华为软交换常见告警

华为软交换常见告警

本局设备不能发送承载于M3UA 当本局到达M3UA目的实体没有配置M3UA路由或 的业务消息到产生告警的目的 所有M3UA路由均故障时,系统产生该告警。 实体。 故障的M3UA链路退出服务并且 当M3UA链路故障时,系统产生此告警 不能用于承载信令业务 对于主备配置的单板,如果备 板单板故障,则对业务无影 响,但是会严重影响系统可靠 性,备板故障必须及时修复。 对于主备配置的单板,如果主 板单板故障,系统会自动发生 主备倒换,从而使备板升为主 板,对业务只有微小影响,如 在倒换瞬间正在接续的业务建 立失败,但是会严重影响系统 可靠性,单板故障必须及时修 复。 当单板检测到自身运行故障或WSMU检测到与其 对于主备配置的业务单板,如 他业务板之间的通讯异常时,产生此告警。 果主板和备板同时故障,则该 单板所属的模块将无法承载任 何业务。注:业务单板指处理 业务的前插板,如:WCCU、 WCSU、WIFM、WVDB、WCDB、 WMGC等。 对于主备配置业务单板单配情 况,如果单板故障,则该单板 将无法承载任何业务。 对于负荷分担的单板,该单板 故障会导致该单板上的业务转 移到其他单板上,增加其他单 板的负荷。
SCTP路径,即使用SCT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的链 路(如M3UA/M2UA/IUA/H248/BICC链路等), 如果在一条SCTP路径上传输数据或者心跳信息 时,没有收到证实消息,从而导致重传,当重 系统将不能通过该SCTP路径传 传次数达到“路径最大重传次数”(使用ADD 输相关的业务数据。
M3LNK/ADD M2LNK/ADD IUALNK/ADD H248LNK/ADD BICCSCTPLNK命令设置)时,系统认为这条SCTP路径不可 用,系统产生此告警。
计费中心长时间不取 iGWB话单
故障告警

华为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

华为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

U-SYS SoftX3000 软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产品概述分册目 录目 录 第1章 系统简介.....................................................................................................................1-11.1 产品定位.............................................................................................................................1-11.1.1 U-SYS 解决方案简介...............................................................................................1-11.1.2 SoftX3000的定位....................................................................................................1-51.2 产品特点.............................................................................................................................1-61.2.1 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1-61.2.2 强大而灵活的组网能力............................................................................................1-61.2.3 大容量、高集成度....................................................................................................1-71.2.4 高可靠性..................................................................................................................1-71.2.5 高安全性..................................................................................................................1-81.2.6 平滑的扩容能力.......................................................................................................1-91.2.7 完善的计费能力与话单管理功能..............................................................................1-91.2.8 优良的性能统计功能..............................................................................................1-101.2.9 方便实用的操作维护功能.......................................................................................1-10第2章 系统结构.....................................................................................................................2-12.1 硬件结构.............................................................................................................................2-12.1.1 物理结构..................................................................................................................2-12.1.2 逻辑结构..................................................................................................................2-32.2 软件结构.............................................................................................................................2-42.2.1 主机软件..................................................................................................................2-42.2.2 终端OAM 软件........................................................................................................2-6第3章 接口、信令与协议.......................................................................................................3-13.1 物理接口.............................................................................................................................3-13.1.1 接口种类..................................................................................................................3-13.1.2 接口规范..................................................................................................................3-13.2 信令与协议.........................................................................................................................3-2第4章 OAM 系统....................................................................................................................4-14.1 概述....................................................................................................................................4-14.1.1 OAM 的基本功能.....................................................................................................4-14.1.2 MML 命令行简介......................................................................................................4-24.1.3 OAM 的硬件平台——终端系统................................................................................4-34.2 网管与计费.........................................................................................................................4-44.2.1 网管.........................................................................................................................4-54.2.2 计费.........................................................................................................................4-5 IT猫扑社区第5章业务与功能..................................................................................................................5-15.1 业务简介.............................................................................................................................5-15.1.1 语音业务..................................................................................................................5-15.1.2 IP Centrex业务.......................................................................................................5-65.1.3 多媒体业务..............................................................................................................5-85.1.4 传统智能网业务.......................................................................................................5-95.1.5 全网智能化业务.....................................................................................................5-105.1.6 UC业务.................................................................................................................5-125.2 主要功能...........................................................................................................................5-145.2.1 支持多国家码与多区号功能...................................................................................5-145.2.2 支持多信令点编码功能..........................................................................................5-145.2.3 支持双归属功能.....................................................................................................5-155.2.4 支持关口局功能.....................................................................................................5-155.2.5 支持汇接局功能.....................................................................................................5-165.2.6 支持SSP功能.......................................................................................................5-165.2.7 支持IPTN功能......................................................................................................5-165.2.8 支持就远入网功能..................................................................................................5-165.2.9 支持平等接入功能..................................................................................................5-17第6章组网与应用..................................................................................................................6-16.1 系统组网.............................................................................................................................6-16.1.1 多媒体端局组网.......................................................................................................6-16.1.2 NGN分层路由组网..................................................................................................6-26.1.3 C5局(端局)组网..................................................................................................6-46.1.4 C4局(汇接局)组网..............................................................................................6-56.1.5 与H.323网络的互通...............................................................................................6-66.1.6 与IN网络的互通.....................................................................................................6-66.1.7 与SIP网络的互通...................................................................................................6-76.1.8 与Parlay网关的互通...............................................................................................6-86.1.9 与3G多媒体网络的互通.........................................................................................6-96.1.10 全网智能化组网...................................................................................................6-106.1.11 静态双归属组网...................................................................................................6-126.1.12 主备用方式的动态双归属组网.............................................................................6-146.1.13 负荷分担方式的动态双归属组网..........................................................................6-166.2 典型应用...........................................................................................................................6-186.2.1 D公司NGN商用网...............................................................................................6-186.2.2 W国VoIP商用网..................................................................................................6-19第7章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7-17.1 系统可靠性设计..................................................................................................................7-17.1.1 硬件可靠性..............................................................................................................7-17.1.2 软件可靠性..............................................................................................................7-17.1.3 系统过载控制...........................................................................................................7-27.1.4 计费系统可靠性.......................................................................................................7-27.2 系统安全性设计..................................................................................................................7-47.2.1 组网应用安全性.......................................................................................................7-47.2.2 协议及通话安全性....................................................................................................7-47.2.3 用户安全性..............................................................................................................7-57.2.4 数据安全性..............................................................................................................7-57.2.5 操作维护安全性.......................................................................................................7-5第8章技术指标与环境要求....................................................................................................8-18.1 主要技术指标.....................................................................................................................8-18.1.1 系统容量..................................................................................................................8-18.1.2 系统处理能力...........................................................................................................8-18.1.3 协议处理能力...........................................................................................................8-28.1.4 话单处理能力...........................................................................................................8-28.1.5 可靠性指标..............................................................................................................8-28.1.6 电源与功耗..............................................................................................................8-38.1.7 机柜物理参数...........................................................................................................8-48.1.8 环境指标..................................................................................................................8-48.1.9 EMC指标................................................................................................................8-58.2 环境要求.............................................................................................................................8-88.2.1 储存环境..................................................................................................................8-88.2.2 运输环境................................................................................................................8-108.2.3 运行环境................................................................................................................8-12第9章遵循的标准..................................................................................................................9-19.1 中国标准.............................................................................................................................9-19.2 国际标准.............................................................................................................................9-2第10章缩略语表.................................................................................................................10-1第1章系统简介1.1 产品定位U-SYS SoftX3000 软交换系统(以下简称SoftX3000)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容量软交换设备,它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强大的组网能力,主要应用于NGN的网络控制层。

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方案

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方案

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方案作者:江淮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介绍了软交换的功能特点,探讨如何实现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

关键词:移动核心网;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模块1 软交换技术简介1.1 软交换技术简介软交换是实现电信交换网络承载与控制分离的一种技术。

通过分离,可以在核心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

具体而言,软交换主要主要由MSC SERVER和媒体网关MGW组成:1.1.1 MSC SERVERMSC SERVER位于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层,是软交换网络的控制核心,为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功能。

其主要功能包括: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协议处理功能、业务提供与交换、互通功能、对资源的管理功能、计费功能1.1.2 媒体网关MGW媒体网关定位于软交换网络的核心网,按照软交换网络的概念,媒体网关只是按照控制层MSC SERVER的指令执行操作,因此媒体网关是软交换网络的触角,通过它的延伸,软交换网络可以扩展到控制层MSC SERVER所在地以外的地方。

媒体网关的主要功能包括:接入和协议处理功能、语音压缩及处理功能、资源控制与管理功能、QoS的管理功能。

2 软交换主备倒换测试的必要性目前GSM交换网络规模巨大,网络结构复杂,设备运行时间较久,扩容频繁,不免存在交换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增加的问题。

一旦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等原因使单板宕机,备用单板无法及时接管业务,将导致通信业务处理长时间中断,会对本地网内用户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主备倒换测试软交换设备主备用热备份保护机制的完备性以及备用模块的可用性,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预防网元单点故障而引起大面积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

因此主备倒换测试是保证核心网交换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3 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测试3.1 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测试要求华为软交换设备的主备倒换测试内容包括MSOFTX3000主要模块的主备倒换测试、UMG8900主要模块的主备倒换测试。

华为-NGN与软交换概述

华为-NGN与软交换概述

华为NGN与软交换概述目录第1章 NGN简介 (1)1.1 传统PSTN网络 (1)1.2 NGN概念及应用 (2)1.2.1 NGN网络架构 (2)1.2.2 NGN网络特点 (3)1.2.3 NGN的目标 (5)第2章 NGN关键技术介绍 (6)2.1 软交换技术 (6)2.1.1 什么是软交换? (6)2.1.2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8)2.1.3 软交换的参考模型 (9)2.1.4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10)2.1.5 软交换硬件平台 (11)2.2 媒体网关技术 (12)2.3 媒体网关控制技术 (13)2.3.1 MGCP协议 (13)2.3.2 H.248/MEGACO协议 (14)2.3.3 SIP协议 (15)2.3.4 H.323协议 (15)第3章 NGN之业务系统介绍 (17)3.1 传统话音业务 (17)3.2 通过MA5200提供以太网分组话音 (18)3.3 通过综合接入网关AMG5000提供综合接入 (19)3.4 分组中继 (19)3.4.1 ATM中继 (19)3.4.2 IP中继 (20)3.5 分布式组网 (20)3.6 企业网解决方案 (21)3.6.1 企业PBX方案 (21)3.6.2企业PBX旁路组网 (22)3.6.3 IP Centrex (22)3.7 Voice VPN (23)3.8无线局域网WLAN (23)3.9 统一网管和Web自助 (24)3.10 LNP业务 (25)3.11 ICW业务 (25)3.12 ONLY业务 (26)3.13 融合业务 (26)3.14 IP800/Web800 (27)3.15 统一消息业务 (27)3.16 Voice Portal (27)3.17 WECC (28)3.18 多媒体通信 (29)关键词:NGN 软交换媒体网关 H.248 SIP MGCP H.323 ICW WECC LNP摘要:下一代网络(NGN)预示着通信业务融合的大潮,也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正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需求)驱动的方向迈进。

HuaweiAG建设模式探讨(客户版)

HuaweiAG建设模式探讨(客户版)

25
内置信令跟踪仪,方便维护
SoftX3000
N2000 IP Core
H.248
AG
AG
AG的网管系统提供了内置V5和H.248信令跟踪仪的功能。 端口级的信令跟踪:可以对指定端口或者电话号码进行信令跟踪,与 Softx3000内置的信令跟踪仪配置快速定位故障原因,便于维护。
26
主动&被动QOS测试,网络评估好帮手
3
“软交换+AG”要考虑的因素
现网部分端局改造的主要原因是无法继续扩容、行业用户的 通信需求难以满足。如集团用户、酒店用户的话务台功能需 求。 集团公司要求在2007年全面停止新建电路交换机,将形成一 个扁平化的软交换网络架构。 “铜退光进”:集团公司要求停止建设长距离大对数主干电 缆。光纤要进一步靠近用户,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满足IPTV 等多媒体的发展需求。 省公司的网络智能化建设采用软交换模式。端局改造、接入 层的新建要顺应这种建设模式,以方便整网的统一部署和业 务开展。
4
选择AG要遵循的原则
所选设备具备先进的平台架构,顺应网络转型的发展思路, 能充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冗余性。
全面继承原有PSTN/ISDN提供的所有业务、满足现有行业集 团用户的话务台功能,并提供新的增值业务。如彩铃、一号 通、主叫预付费、UC、WEB800、IPTV组播等业务。 关键板件双配置,上行链路可以进行备份。 AG可以实现双归属。 AG设备支持过载限呼。AG设备在大话务量应用中容易出现 过载,因此AG设备必须具有过载控制功能。
22
主控板资源1+1,业务双保险
FE/GE DSP 资源
光分路器
DSP 资源
支持热备份
V O I P 主 控 板

华为交换机倒换测试文档

华为交换机倒换测试文档

华为主备倒换:操作前的数据检查依据华为主备倒换操作文档。

操作过程中打开告警浏览,注意告警信息。

MSOFTX3000:1.SMU仅进行备板复位,先做0框的,然后做其他框的SMU,一般同时操作不超过2块。

2.VDB仅进行备板复位。

3.CSU倒换完成应以面板上的扣板恢复绿色为标志,并且倒换后要倒回EPI出线的板子为主用(一般为偶数槽位)。

4.CCU一般同时操作不超过3块。

5.CDB6.MGC仅进行备板复位7.CKI8.IFM、BSG、MGC、VDB四类单板不进行倒换测试。

UMG89001.CMF单板配置为CMF时(主备用)需倒换,配置为PPU时(负荷分担)无需倒换,可通过LST BRD查询配置单板类型。

2.MPU 0框的MPU需要倒换2次即保证倒换前的主要板仍为主用态。

且需要查询网口工作模式以及错误包等信息。

3.MPB 一般同时操作不超过2块4.NET5.TNC6.CLK 必须倒回1槽位为主用态7.OMU OMB强调:在MGW倒换单板之前,首先需对各类备用单板进行复位,待备用单板可正常启动后,再进行主备倒换,防止备板存在隐患,无法接管。

补充操作:三:SET BAKNMODE: MN= SW=NMB; 打开备份开关DSP BAKMODE: MN= 查询备份开关四:修改1.LST LSS 查询单板加载软开关2.MOD LSS PA=NO DA=NO PW=YES DW=YES; 修改单板加载软开关五:复位或倒换1.依次复位VDB备板,不对主板进行任何操作。

2.依次复位SMU备板,不对主板进行任何操作。

3.倒换CSU/CCU单板,可同时进行2-3块同类型单板倒换,倒换后,需偶数槽位的CSU单板为主用,CSU单板可能会倒2次,CCU单板只需倒换一次,无需倒回。

4.倒换CDB,无需倒回。

5.倒换CKI,无需倒回。

6.复位MGC,不对主板进行任何操作。

六:1.MOD LSS: PA=YES DA=YES PW=NO DW=YES2, LST LSS七. 1 DSP OFTK2 DPS N7DPS。

华为高可用性NGN承载网解决方案

华为高可用性NGN承载网解决方案

华为高可用性NGN承载网解决方案2006年,“All IP”在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中正在成为现实,各运营商已经基本停止新建传统话音交换网络,现有业务也开始逐渐向IP承载方向改造。

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NGN承载网都必须首先解决可靠性问题,但是在传统IP网络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响应都是秒级的,无法满足NGN承载网50~200ms保护倒换的基本要求。

建设IP承载网,必须首先消除可靠性和保护倒换技术的瓶颈。

华为是业界少数几家能够提供数通、固网、光网络、移动通信等全网运营商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厂家,凭着多年来对电信运营网络业务和技术特点的深入理解,华为在IP承载网高可靠性技术方面已经颇有心得,并已成熟运用于自己的数据通信产品与解决方案中。

本文将对华为在建设NGN承载网中采用的高可靠性技术及组网方案做一简介。

上图是NGN承载网的典型拓扑。

如图:承载网接入的NGN设备主要包括固网接入网关AG、通用媒体网关UMG、软交换设备SoftX(上述设备业界或称为TMG、MGW和MSC Server,本文中采用华为习惯,此注),路由器依照网络层次可大致分为接入层路由器AR和核心层路由器CR。

IP承载网通常应用MPLS VPN来区分不同业务和流量,例如NGN业务中的信令流量和语音媒体流量就可以分别划为一个VPN,不同的VPN由TE分别承载,以保证端到端的可用性和QoS保证,并实现不同业务的安全隔离。

在MPLS VPN中,AG/UMG/SoftX作为CE设备,AR作为PE设备,CR作为P设备。

NGN承载网的可用性要求如下表:实现可用性的前提是能够快速检测到故障。

故障检测技术可以分为链路检测技术和网络检测技术两大类。

华为路由器支持的链路故障检测技术有物理接口故障检测、POS端口检测、RPR技术、EthernetOAM(802.3ah/ag)等。

华为路由器支持的网络检测故障技术有MPLS OAM、BFD等。

其中,华为路由器支持BFD与MPLS LDP和多种路由协议的关联,可以对链路、隧道、MPLS LSP、网络协议邻居关系等多种连接状态进行快速故障检测,检测时间最短可以达到30ms。

华为企业呼叫中心介绍

华为企业呼叫中心介绍

负责Email呼叫的质检功能
负责生成Email呼叫的原始话单
MailM
MCP
座席

MailM负责处理用户向呼叫中心邮箱发送的Email,将Email转到特 定的业务代表,由业务代表处理后将应答的Email回传给用户。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2013-8-29
Security Leve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为企业呼叫中心介绍
企业IPCC产品ISV二次开发培训教材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目录

IPCC解决方案介绍

CTI平台介绍

CTI平台组件介绍 常用呼叫流程介绍 可靠性 开放性
提供统计数据


管理客户访问

CCS为每个呼叫生成客户访问对象,并为 该呼叫分配一个唯一的ID(即客户访问标 识UVID)。通过客户访问标识,可以实现 不同媒体间的呼叫协作功能。

许可管理


排队管理


接口管理

负责对请求服务的呼叫进行排队。 当采用智能路由方式时,CCS负责路由转 发。

路由功能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
IPCC网络拓扑图
CTI
IPCC平台
IP Agent CTI NIRC
E1/STM-1 PSTN/PLMN MSC/LE/TE SoftSwitch/ MSC Server TUP/ISUP SIP/BICC

数据库主备切换方案分析与实现

数据库主备切换方案分析与实现

数据库主备切换方案分析与实现随着企业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和数据量的增加,数据库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变得尤为重要。

在数据库运维中,一旦发生主数据库故障或需要进行维护时,如何快速无缝地切换到备用数据库,成为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数据库主备切换方案进行分析与实现。

一、主备切换方案概述数据库主备切换方案主要包括基于应用层和基于数据库层的切换方案。

基于应用层的切换方案:基于应用层的切换方案,即通过修改应用程序,在应用层面实现主备切换。

这种方案需要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将数据库访问的逻辑从主数据库切换到备份数据库。

主备切换的触发可以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或利用监控设备进行自动触发。

基于数据库层的切换方案:基于数据库层的切换方案主要通过数据库自身提供的机制实现主备切换。

这种方案不涉及业务应用程序的修改,通过数据库复制机制实现主备切换,例如MySQL的主从复制、Oracle的Data Guard等。

二、基于应用层的切换方案分析与实现1. 高可用代理(Proxy)高可用代理是一种常用的基于应用层的主备切换方案,通过在服务器和数据库之间增加一层代理,实现主备切换的透明化。

通过配置高可用代理,在主备切换时,代理可以自动将请求从主数据库切换到备用数据库,确保系统的连续可用性。

高可用代理的特点:- 单一入口:客户端只需要连接到高可用代理,无需关心实际的数据库服务器。

- 自动切换:高可用代理能够自动检测主数据库故障,实时切换到备用数据库。

- 高并发:高可用代理通过连接池和负载均衡,支持高并发的数据库访问请求。

- 容灾性:由于主备切换由代理控制,可以将备用节点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器上,实现容灾能力。

2. 虚拟IP切换虚拟IP切换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基于应用层的主备切换方案,通过将主备数据库绑定在同一虚拟IP上,实现主备切换时只需切换虚拟IP即可。

实现步骤:a) 将主数据库和备份数据库绑定在同一虚拟IP上,保持同步。

b) 监控主数据库的状态,一旦主数据库故障或需要切换,将虚拟IP切换到备份数据库。

1.1主备倒换配置命令

1.1主备倒换配置命令

目录1 主备倒换配置命令..............................................................................................................................1-11.1 主备倒换配置命令.............................................................................................................................1-11.1.1 display switchover state.........................................................................................................1-11.1.2 ha slave-ignore-version-check...............................................................................................1-21.1.3 slave restart............................................................................................................................1-31.1.4 slave switchover.....................................................................................................................1-41.1.5 slave switchover { disable | enable }......................................................................................1-41 主备倒换配置命令本系列产品未形成IRF时,适用本手册中的“分布式设备”的情况;形成IRF后则适用本手册中的“分布式IRF设备”的情况。

华为软交换接入方式介绍

华为软交换接入方式介绍

CE1
IP1-1
三层链路
CE2
IP2-1
M M IP1-2 IP2-2
Media:MGW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3
移动现网故障分析—媒体 移动现网故障分析 媒体
针对现网配置的其他思考? 现在的组网在CE设备上使用静态黑洞的路 由聚合.
IP1-1
PE1 PE2
CE与UMG之间采用BFD(主接口启用BFD,子接 口绑定到媒体VPN实例)进行快速故障检测, 并在CE之间启用IP FRR进行媒体流快速倒换 在CE上配置本平面媒体网段的聚合路由,并 引入到OSPF中(E1),聚合对方CE上的路由 并通过测量加大该路由引入时的COST 在CE1上配置静态路由,目标地址位IP2所在 网段,下一跳为IP1-2,采用默认优先级,并引 入OSPF;在CE2上对应的操作. 在CE上启用OSPF忽略环路检测功能
CE1上汇聚的IP1 MED 22 CE2 上汇聚的IP2 MED 12
CE1
IP1-1
三层链路
CE2
IP2-1
在CE2上汇聚IP1 +cost 20 在CE2上汇聚IP2
在CE1 上汇聚IP1 在CE1上汇聚IP2 +cost 20
M M IP1-2 IP2-2
Media:MGW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6
PE1 PE2
环路
CE1
IP1-1
CE2
IP2-1
M M IP1-2 IP2-2
一定注意在CE1上的访问IP2 网段下一跳为 IP1-2的静态路由的优先级为默认的60; 否则会有如图示问题。 来讨论这种情况,需要访问IP1-2的回程流量 回到CE1时,这时存在两条可选路径: 1、CE1--CE2—IP1-2 2、CE1—IP1-2 如果配置这条静态路由的优先级为200(高 于150),当CE1-UMG之间的链路故障 时,这时BFD检测到故障联动IP FRR, 把流量切到备用链路上,这时流量将到达 CE2,可是由于CE2上关于IP1-2的OSPF 路由没有撤销,并且由于CE2上访问IP12下一条为IP2-2 的路由,这样就形成了 一个瞬时环路,这个环路是暂时性的,但 是因为这样IP FRR和BFD也就显得没有 意义

华为软交换试题[精华版]

华为软交换试题[精华版]

华为软交换试题[精华版]基础理论题(共2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SCCP有两种业务:____和____ 。

(面向连接业务无连接业务)2、在GSM网中,鉴权用_____算法加密,语音用______算法加密。

(A3,A5)3、在CAMEL用户数据中,SCP用____________识别需要采用的业务逻辑。

(业务键(ServiceKey))4、H.248命令中,“从一个关联中删除一个终端,同时返回终端的统计状态。

如关联中再没有其它的终端将删除此关联”含义的命令是___________.(Subtract)5、H.248命令中,“MG将检测到的事件通知给MGC”含义的命令是____________。

(Notify)6、中国移动端局VoIP改造后的软交换网中语音编解码采用__________,速率为_________.(AMR2 12.2k)7、IP传输时控制面使用IPBCP(IP Bear Control Protocol, IP承载控制协议,Q.1970)。

IP传输时的承载特性协商是通过Mc接口和Nc接口提供的()来完成的。

(隧道)二、单选(每空1分,共5分)1、BICC协议中,CIC用( D )位标识。

A、64B、16C、24D、322、以下H.248消息,既可由MG发给MGC,又可由MGC发给MG 的是( C )。

A、AUD_VALB、NTFYC、SVC_CHGD、MOD3、在Iu接口,AAL2连接的建立过程是由(A )发起的。

A、RNCB、MGWC、MGCD、MGC+MGW 4、在智能业务呼叫中,SSP触发智能业务向SCP发送的第一个操作码是:(D)A. Collected User InformationB. ContinueC. Connect to ResourseD. Initiate DP5、对于引起HO的原因,下面( C )描述是错误的。

A Better cell HOB Emergency HOC Low battery HOD Power budget HO三、多选(每空1分,共5分)1、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的结构包含(BCD)A CCB MCCC MNCD MSIN2、计费网关和计费中心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时,采用的文件传输方式有(AC )。

华为倒换测试操作方法

华为倒换测试操作方法

华为设备倒换测试方法一、复用段环倒换测试方法:1、测试范围:所有骨干环、汇聚环;2、确认全环没有异常告警,各网元线路侧光口无LOS、LOF等造成系统倒换的告警,各个网元没有PS告警,全环处于不倒换的状态;3、将环上其中一个网关网元的东向线路光口激光器关闭;4、观察全环告警,中断光口两侧网元有PS告警,全环其他网元均有APS_INDI告警,无新出现的AIS等影响业务的告警;5、将关闭的激光器打开,确认LOS告警消除,并等待10分钟,之前的PS、APS_INDI等告警应消失,全环没有新出的AIS告警;6、检查结束。

二、MSP1+1复用段倒换测试方法1、测试范围:所有骨干环;2、确认全环没有异常告警,各网元线路侧光口无LOS、LOF等造成系统倒换的告警,各个网元没有PS告警,全环处于不倒换的状态;3、将环上其中一个网关网元的东向线路光口激光器关闭;4、观察全环告警,中断光口两侧网元有PS告警,无新出现的AIS等影响业务的告警;5、将关闭的激光器打开,确认LOS告警消除,并等待10分钟,之前的PS、等告警应消失,全环没有新出的AIS告警;6、检查结束。

三、SNCP环/PP环倒换测试方法:1、测试范围:每个汇聚环上抽测一个接入环;2、确认接入环已经成环,全环没有异常告警,各网元线路侧光口无LOS、LOF等造成系统倒换的告警,各个网元没有PS告警,全环处于不倒换的状态;3、将汇聚节点上的一个155M光口激光器关闭;4、观察环上各节点告警:METRO1000节点应当有TUAIS告警及PS告警,METRO500无TUAIS告警,有PS告警;5、将光口打开,观察各网元告警恢复正常;6、检查结束。

四、设备TPS倒换测试方法:1、测试范围:所有骨干环、汇聚环,每个环抽测一个设备,见附件EXCEL表;2、打开设备的网元管理器,进入“配置”——“TPS保护”,系统显示该网元的TPS保护组,点击“查询”,确认16-PQ1保护板处于使能状态,其余被保护板处于空闲状态;3、右键点击任一被保护板,选择“人工倒换”,系统自动查询倒换后状态,确认单板可以正常倒换,网元无AIS等异常告警;4、右键点击被保护板,选择“人工恢复”,查询各被保护板处于空闲状态,网元无AIS告警;5、检查结束。

华为软交换设备保护组应用分析

华为软交换设备保护组应用分析
8 S 、 ET G: GI P P D=1 C , MDT= TART CONTROLL S ER;
_
图 2故 障现象 图( 绿色为主用 , 蓝色为备用 ) 从 图 2中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 ( )S 1端 口中断, OI 1B C G U板没有发生切换 。 ( S 2 口中断 , O U板没有发生切换 。 2I C 端 B GI () W 侧 : B C 3 MG 到 S 1和 B C S 2中断 ,2 S L板发生切换 ,5槽 S L板 l 2 为 主用 。 三 、 因分 析 原 1对 比分析 、 通过对图 l和图 2进行对 比分析, 以得 出以下结论 : 可 当BC S I到 M GW 主备用光纤全部拔 出后 , 引起 MGW 侧主备用 会 S L板 发生 切 换 。 2 ( 1正常情况下 , 会触 发 B C S 2的 GO U板切换 , I 不会影响 B C S 2的 使用 。 () 2 异常情况下 , G 侧主备用 S L 倒换后 , M W 2板 没有触发 B C 的 S2 G I OU板切换 , 影响 B C S 2的正常使用。 2 故障原因定位 、 华为软交换 M W 为 了保证设备安全性 , G 针对 S L 2 设置 了保 护组。 同样 , 在华为 B C侧 , S 针对 G I O U板也设 置了保护组。 在 MG 侧 , W 保护组设 置如下 :


图 1MG 与 B C之 间的连接 W S 本文从 故障现象 、 网络数据配置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 、 细致 的分析 , 从而找到 了故障原 因,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 了修改 , 过业务验 通 证, 确认故障已经排除 。 如 图 1所 示 , W 侧 一 块 S L板 有 两 个 光 口 , S MG 2 B C侧 一 块 G I OU 板只有一块光 口。为了合理利用资源 ,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 S L采用了 主备用方式 , 主用 的 S L板连接 B C侧 主用 的 GOU板 , 2 S I 备用 的 S L板 2 连接 B C侧备用的 G I S O U板。 二 、 障现 象 故 当拔 出 B C 侧 上连 到 M W 侧 主备 用 S L S1 G 2 光纤 时 ,出现如下 现 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C P 链 路故障告警 ( 告警I D : 2 0 7 1 );
3 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测试
3 . 1华为软交换主备倒换测试要求
华为软交换设备 的主备 倒换测试 内容包 括M S O F T X 3 0 0 0 主
要模 块 的主备倒换 测试、 U M G 8 9 0 0 主要模 块的主备倒换测试 。
1软交换技术简介
1 . 1软交换技术简介
软交换是实现 电信 交换网络承载与控制分离的一种 技术。 通过分离, 可以在核心网上更加灵活地提 供业务。 具体而言, 软 交换主要主要由M S C S E R V E R  ̄ I 媒体网关M G W 组成 :
1 . 1 | 1 M S C S E R V E R
同完成 ;
M S C S E R V E R 位于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层 , 是软交换网络 的控
( 5 ) 倒换测试前应对系统进行状态检查和备份, 倒换测试结 束后应进行拨打测试并观察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统计数据, 确
制核心, 为具有实时性要求 的业务提供 呼叫控制和连接功能 。 供与交换、 互通功 能、 对 资源的管理功能、 计费功能
B A K M O D E : M N = 2 2 , S W = N M B : 执行D S P B R D 查看备板 , 是否 “ 备份状 态= 备份完成” 。 如果不是, 需要等待备份完 成才 能倒 换: ( 7 ) 检查确认 主备单板运行正常, 没有相关的单 板告警: 例如: B A M  ̄ I 主机连接 中断告警 ( 告警I D : 2 3 6 4 );

间较 久, 扩容频繁 , 不免存 在交换设备故障发 生概 率增加 的问 致 的表格 ; 设定好之后, 重新进行数据校验 , 到前后台数据 一致为 题。 一旦因 自然灾害、 设备故 障或人为因素等原 因使单 板宕机 ,

备用单 板无 法及 时接 管业务 , 将导 致通 信业务 处理长 时 间中 断, 会对本地 网内用户业务带来灾 难性 的影响。 主备倒换 测试 软交换设备主备用热备份保护机制 的完备性以及备用模块 的可
( 3 ) 倒换测试 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 在特 殊情况下 ( 例 如
重大 活 动或重 要节 日 前) 为保 障通信安 全也可 以进 行倒 换测
试;
( 4 ) 倒换测 试时 间应 安排在午夜 至凌 晨 ( O : 0 O ~5 : 0 0 ) 进 行, 倒换测试 应由交换 维护人员和厂家现场维 护工 程师配合共
设计分析 ・
华为软 交换主备倒换方案
江 淮 ( 中国 移动 通信集团 安徽有限公 司 六安分公 司, 安徽 六安 2 3 7 0 0 0 )
摘 要: 本文介 绍 了 软 交换 的功 能特点, 探 讨如何 实现 华为软 交换 主备 倒换 。 关键 词: 移 动核心 网; 华为软 交换 ; 主备 倒换 ; 模 块
止。
( 5 ) 在操作前仔细确认倒换单板操作的可行 性, 请执行 ( B K P
D B ) 备 份B A M 数据库 和注册 表, 准备几块 要进行倒换操 作的单
以防后续可能进行 的换掉 坏板 操作 。 用性 , 及 时发现故 障隐患, 预 防网元单点故障而 引起 大面积 网 板做为备件 , ( 6 ) 打 开要倒 换 模块 主备 板 的备份 开 关 , 例 如 :s E T 络瘫痪 的情况发生 。 因此 主备倒换 测试是保证核心网交换设备 可靠运行 的重要手段。
1 . 1 . 2媒体网关M G W
其主要功能包括: 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协议处理功能、 业务提 认 正常后方可认为倒换测试成功。
3 . 2华为软交换M S O F T X 3 0 0 0 主备倒换测试
3 . 2 . 1华为M S O F T X 3 0 0 0  ̄换单板操作步骤 ( 1 ) 查询交换机 的电路和信令状态: D S P O F T S / D S P O F T K ;
首先 F M T 格式化数据库 , 再使用命令S T R C R C , 对所有 先确认不一致 的数据, 可 以使用S N D S P D 命令设定不一
2 软交换主备倒换测试的必要性
目前G S M 交换 网络规 模 巨大 , 网络结 构复 杂, 设备运 行 时
模 块数据进行校验, 确 认是否存在前后台数据 不一致的现象;
为保证测 试工作的顺利 进行 以及 交换设备的通 信安 全, 华为软 交换设备主备倒换测试要求如下: ( 1 ) 主备 倒换测试 应在不影响现网业务的情况下进行, 倒换
测试过程 应保证不会造成 大面积 的业务中断;

部分模块间通信故障告警 ( 告警 I D 2 0 6 9 ) ;
( 8 ) 记录所有设备告警信息, 在倒换完成后进行 比较;
D S P N 7 D L I N K ; 查询设备两天 的告警记录, 保存成文件 :
媒体 网关定位于软交换 网络 的核心 网, 按照软交换 网络 的
概 念, 媒体 网关只是按照控制层M S C S E R V E R 的指令执行操作,
因此 媒体 网关是 软交换 网络 的触角 , 通 过它 的延伸, 软交 换网 络可 以扩展到控制层M S C S E R V E R 所在地 以外的地方。 媒体网关
的主要功 能包括: 接入和协议处理功 能、 语音压缩及 处理功能、
( 2 ) 查看交换机中软件版本信息 ( D S P P A T C H ) , 保存成 文件 ; ( 3 ) 格式化数据库, F M T ;
( 4 ) 确认前后台数据是否一致:

资源控制与管理功能、 Q o S 的管理功能。
( 9 ) 倒换单板 应加载最 新的程序文件, 数据文件, 为保证单 板加载后, 前后台数据一致, 请在倒换前做下面的检查:

( 2 ) 倒换测试过 程中如果 出现系统故障 , 应及 时中止倒换测 试并倒 回, 查明并 排除故 障后 , 再选择 适当的时间重新 进行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