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一、影响导学案编制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
1 、教师的态度
个别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强,对导学案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导学案的编制质量与使用效果;
2、教师的能力
(1)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对“三本”的研究,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将影响到导学案重难点、深浅度的把握;
(2)实行新课改后的高考,教师对其考试方案、考试要求等方面的相对缺乏,也将影响到导学案取向的把握;
(3)对本省高考试题的解读和分析不够,教师将知识设计成问题的能力和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分解的能力缺乏;
3、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对学生现状(态度、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也将影响到导学案编制的把握,进而影响到导学案的使用效果;
(二)集体(备课组)方面
1、集体智慧发挥不到位;
2、合作意识不强;
3、组内教师的分工不合理;
二、导学案编制的要求
(一)导学案的“六个作用”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
导学案能为学生提出学习划定学习范围、要求、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
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所以导学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六个作用: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资料;
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
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资料。
导学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
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二)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 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
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的“四个功能”
1、具备导学、导思、导练功能;
2、具备核心知识和边缘知识的提示功能;
3、具备检测功能;
4、具备了解学情的反馈功能
(四)导学案编制体例“七部分”
1、导学案信息和评价区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分析课标,吃透教材,站在课程的角度设计目标。要围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
(2)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达成度高。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学习目标中尽量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
易漏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比如:通过这一课我们要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使”“兵”“夺”“发”“故”“诚”“顾”等。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时注重对这7个文言实词的梳理与归纳。
(4)要紧紧围绕学生兴趣、认知规律设计。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习惯、品德等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选取学生熟知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参与。
(5)有明显的学科特色。
(6)数量以3个为宜。
化学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溶度积常数的含义,理解沉淀转化的本质,提高分
析归纳能力。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平衡观思想判断沉淀溶解、生成与转化的方法。
3.激情投入,感受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语文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了解并梳理毛泽东早年的成长经历,编制人物年
2、合作探究,品味细节描写,品味传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走进青年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探究毛泽东成为伟人的奥秘。
3、激情投入,从毛泽东的经历中吸取可借鉴的精神养料,砥砺自我品格,定位人生方向。
3、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学科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 分析归纳法、模型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第二种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4、课前预习案
(1)环节设置:学习目标、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教材助读、
重点问题、自学检测、我的疑问等。
(2)编制要求:按照教材先后顺序进行设计;既要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又要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的层次;注意引导性(如阅读教材…,找出…思考…)
(3)形式多样:填空(不易太多)、问题导学、表格、排序列等方式皆可,也可提示学生去查阅相关材料等。
(4)适度适量适合:助读设计要明确、具体,偏重基础,难度适中,要让大部分学生在此引导下,顺利完成本课的预习。
(5)结果高效:要注意针对性、层次性和启发性、思考性,既不能完全套用教材,循着教材记“流水帐” ;又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难以着手预习。
(6)课堂生成:利用我的疑问,收集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修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