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环监控系统无线传输组网方案

合集下载

动环监控MDCN组网说明

动环监控MDCN组网说明

一、项目需求福建移动动环监控系统(新增)采用全省集中监控模式,需要建设全省MDCN动环监控网络,各地市站点FSU设备需要直接与省中心数据实现双向访问。

新建系统中,接入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集中放置在省监控中心。

各地市基站的FSU接入PTN传输设备通过网管MDCN网络将数据上送到省监控中心集中管理,各地市通过浏览器访问省中心服务器,获取本地市数据二、技术方案:1.方案概述:1.1全省动环集中监控系统部署在企业级云服务资源池中应用服务器,数据库,web服务器等放置于网管O域,前置机网管服务器放置于新建动环接口子域,新建接口子域,满足前置机网关服务器与地市动环监控设备的私网地址实现双向访问。

1.2 地市公司组建动环监控局域网,基站FSU设备由PTN传输设备接入到网管网综合交换机,通过网管网综合交换机或MDCN网络数据上送到省公司MDCN 路由器,接入企业级资源池的新建动环接口子域。

门禁摄像头基站FSU门禁摄像头基站FSU门禁摄像头基站FSU2.项目建设内容2.1分公司动环监控局域网IP地址规划全省动环监控网络目的实现全省动环监控网络统一管理,各地市分配所属的私网IP 网段,IP地址具有全省唯一性。

预计每个基站需要用到3-5个ip地址。

2.2.地市网络建设内容2.2.1.基站动环监控设备动环监控FSU设备接入基站PTN设备的一个端口,数据链路收敛在分公司PTN汇聚交换机,通过分公司的PTN汇聚交换机接入分公司新增动环汇聚交换机。

2.2.2.地市公司需要新增2台动环汇聚交换机,在新增的交换机上做地市监控局域网的网关及路由,实现主备容灾机制,地市级动环监控专网为二层网络结构。

交换机建议配置参数:三交换机,24口交换机,单模光模块8个,双模光模块8个,电口模块8个。

2.2.3.地市新增动环网络汇聚交换机接入网管综合交换机(MDCN设备有剩余端口可直接接入MDCN),通过网管网的网络,将传输链路打通到MDCN路由器。

动环监控系统PTN组网解决方案

动环监控系统PTN组网解决方案
(1)中心局点 PTN 3900 与末端局点 PTN950 使用端到端的方式进行专网配置,依次进入 U2000 业务——>VPLS 业务——>创建 VPLS 业务:TAG 类型选择 C-Awared,MAC 地址学习模 式 SVL:
(2)中心局点 PTN 3900 与末端局点 PTN950 专网配置,添加 UNI 口及配置广播报文抑 制,切换到“业务接入接口配置”页签:
3、基站 IDU 设置 IP:215.101.113.2~254 255.255.255.0 215.101.113.1
4、三层交换机设置 三层交换机配置 VLAN ID 设置 VLAN IP 设置第一个光口 G1/1/1 端口属性 trunk,允许所有 VLAN 通过 在三层交换机上 PING 基站 IP,测试传输是否正常 若需要多网段互通,在三层交换机继续配置其他 VLAN 和 VLAN IP,各自网段均指 向各自网关,即 VLAN IP
(1)PTN 与 SR 对接端口参数设置要求 PTN 与 SR 对接端口工作模式:1000M 全双工/自协商;封装模式为默认的 802.1Q:
(2) PTN 与 POE 交换机对接端口工作模式:100M 全双工;封装模式为默认的 802.1Q:
步骤 3:Tunnel 配置 配置承载 Tunnel,可以采用自动计算路由。并在配置主用 Tunnel 同时创建 APS 保护组。 (1)Tunnel 配置,协议类型为 MPLS,信令类型为静态 CR,标签采取自动分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interface Ethernet1/0/17 # interface Ethernet1/0/18 # interface Ethernet1/0/19 # interface Ethernet1/0/20 # interface Ethernet1/0/21 # interface Ethernet1/0/22 # interface Ethernet1/0/23 # interface Ethernet1/0/24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1/1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组网方式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组网方式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组网方式早期动环监控系统采用单节点非联网型监控系统,各节点独立工作,只能对机房简易的参量进行监测:环境温湿度、漏水、烟感、门磁、市电有无、重要配电开关等,基本上基于简易的开关量及少量模拟量的监测。

监控主设备在本地完成采集,通过PSTN电话系统或者SMS短信系统将告警通知机房负责人。

它的优点是监控成本低、实现便捷;缺点是监控内容简陋、及时性差、无法提供完善的管理体制、事后分析缺乏数据支持。

随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增强、网络的应用普及,工控计算机(亦称为:监控主机)投入动力监控系统中,采用多串口卡的方式实现对底端动力设备的采集,并实现联网传送实时数据,这是传统环境监控系统。

它的各动力设备智能通信口(RS232/RS422/RS485)或者增加的采集模块通过工程布线引至工控机(运行动力监控系统采集程序的电脑),由工控机实现协议解释及数据处理。

优点是监控内容比较全面、结构清淅;缺点是工程布线比较复杂、布线成本高、依赖工控机性能;设备通信协议解释由工控机完成,如果工控机出现故障(工控机毕竟是一台电脑,7*24*365天工作,硬盘、内存、主机、电源、病毒引起的故障率高),监控将缺失,形成监控临时盲区。

工控机需提供合适的安装环境:供电、环境温度、安装机架等。

随着1~16口多串口服务器的完善及普及,新的动环监控系统使用其代替计算机多串口卡的应用,解决了被监控设备与监控主机远距离布线的麻烦,将现场RS232/RS422/RS485设备接入多串口服务器,经多串服务器TCP/IP网络传送至监控主机,传输距离不受布线限制,并可节省布线。

其实现的功能与多串口卡的功能相似,将串口数据网络打包,透明传输到监控主机。

多串口服务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优点是监控内容比较全面、布线简洁、多串口服务器接入便捷;缺点是采用透明传输机制,设备通信协议解释由监控主机完成,如果网络故障或监控主机出现故障,监控将缺失;因经多次接口转换,故障风险增加;采用点明式采集机制,协议解释由监控主机实现,网络数据流量大、带宽压力大。

监控视频无线传输解决方案

监控视频无线传输解决方案

监控视频无线传输解决方案(5G频宽)X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目 录一、 名词解释 (3)二、 项目需求 (5)三、 建设目标 (5)四、 设计标准 (6)4.1系统选型依据 (6)4.2系统选型设计技术要求 (7)五、 产品选型 (7)5.1产品推荐 (7)5.2G HIN F公司介绍 (7)5.3G HIN F点到多点接入类产品 (7)六、 方案说明 (10)6.1无线方案说明 (10)6.3无线频率规划 (11)6.4无线链路性能预算 (12)七、 配置清单 (13)八、 方案优势 (14)九、 典型案例 (15)十、 工程服务及质量保证体系 (16)十一、 培训计划 (18)一、 名词解释本方案设计中涉及到一些专用名词或缩写单词,为了便于理解特做相关说明如下:BST——高容量无线基站。

ST——高容量无线远端站。

WID ——高容量点对多点无线接入系统。

OFDM中文含义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军用的无线高频通信系统。

这种技术是HPA联盟(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工业规范的基础,它用一种不连续的多音调技术,将被称为载波的不同频率中的大量信号合并成单一的信号,从而完成信号传送。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在杂波干扰下传送信号的能力,因此常常会被利用在容易受外界干扰或者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的传输介质中。

OFDM被广泛应用于4G基站技术。

MIMO 2x2即射频多入多出技术,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

MIMO被广泛应用于无线技术。

天线分集技术天线分集是一种被用以恢复信号完整度的技术。

包括接收分集和发射分集,天线选择信号强的使用。

非视距部署非视距(NLOS)是相对于视距(LOS)而言的。

微波是无线网桥的空间传播媒介,传统无线网桥要求视距(LOS)传输,而GhinF无线产品具备一定的非视距(NLOS)功能,即可以实现在某些非视距的恶劣环境下的部署。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二)2024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二)2024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二)引言概述:动环监控系统是一种必要的设备和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关键设备和环境因素,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动环监控系统方案的详细内容,包括系统设计、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要点。

正文:1.系统设计a.需求分析:对动环监控系统的目标和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明确所需功能和特性。

b.系统架构: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展示等模块。

c.网络拓扑:确定系统的网络结构,包括监控点的位置、传输方式和通信协议等方面。

d.安全设计: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包括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等要点。

e.可扩展性:设计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监控设备。

2.硬件配置a.传感器选择:根据监控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传感器。

b.设备选型:选择适合的动环监控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仪表、控制器和数据存储设备等。

c.通信设备:选择合适的通信设备,包括以太网、无线网络和GPRS等通信方式。

d.设备布局:确定设备的布局位置,考虑监控点的覆盖范围和数据采集的有效性。

e.备份设备:配置备用设备,以防止主设备故障导致系统中断。

3.软件开发a.数据采集:开发数据采集软件,实时获取各监控点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b.数据传输:设计数据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快速、可靠传输,并进行数据压缩和解压缩。

c.数据存储:开发数据存储模块,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云平台,以便后续分析和查询。

d.报警设置:设计报警规则,当监控数据异常时触发报警,并进行实时通知和记录。

e.数据展示:开发用户界面,实时展示监控数据,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和报表分析功能。

4.系统运维a.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采集数据。

b.数据备份: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c.系统升级:跟踪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定期进行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

无线网络监控方案-无线组网方案

无线网络监控方案-无线组网方案

无线网络监控方案-无线组网方案1 前言及项目概要1.1 前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信息通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重新布设数据线缆,不仅增大施工难度,造成房屋及周边环境结构的破坏,而且也会浪费资金,特别是相对偏远的区域,如果布设数据线缆,将大大增加投入成本。

为了充分解决了这一问题,基于802.11、微波技术的无线传输网络得到的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它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的、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信息高速公路通道。

无线传输作为有线传输的补充及延伸,其优势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它既实现本地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也能使用户通过无线设备与外部数据网络相连接。

提供给用户多种业务的服务(INERTNET、VOIP、VOD等),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目前和将来的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需要。

在本建议书中,我们将全面介绍Proxim系列产品支持远距离、高速率传输的产品,免去了有线/光纤安装费用和常规的每月费用,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载波级的通信性能。

1.2 项目名称xx小区无线监控1.3 系统需求实现监控中心与48个监控点的视频数据传输。

2 Proxim无线设备产品简介2.1 Proxim公司简介Proxim公司是Wi-Fi和无线宽带网络应用的全球无线网络设备领导厂商,与Intel及Microsoft公司共同成立了WiMAX(即下一代无线产品标准)论坛,也是Wi-Fi战略联盟的重要成员,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公开上市,股票代码为:PROX。

公司为移动企业、安全及监督、“最后一英里”接入、语音和数据骨干网传输、公共热点和城市地区网络等企业和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无线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系列包括:获得多项大奖的ORINOCO W-LAN产品、Tsunami以太网桥、Lynx点对点数字无线电通讯设备。

Proxim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在大楼内以及在不同位置间提供整套无线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产品和安全连接网络的制造商。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IP组网方式浅析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IP组网方式浅析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IP组网方式浅析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缆传输资源的普及,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传输组网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资源状况和工作难点,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改造中选用IP组网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集中监控、传输方式、IP组网、串口服务器1、引言随着现代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电源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点多面广、种类繁多的动力设备,给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不增加维护人员的情况下,延用传统的看守式昼夜值班、现场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动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

为提高动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通信行业于2000年前后引入了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随后几年,经过多次扩容,扩大了监控网点和监控范围,完善了监控网络性能,充分发挥了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了少人或无人值守。

近年来,尤其是光进铜退实施以来,机房模块点大幅增加,设备量也大幅增加,而人员却逐步分流到市场一线而大幅减少。

利用原来一半的人员维护较原来增加一倍的设备,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十年来,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软硬件设备逐步老化,性能下降,故障率大幅增加,存在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急需改造更新。

现依照枣庄联通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对监控系统改造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2、枣庄联通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状枣庄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如图2-1所示。

该系统传输组网方式为混合式组网方式:从模块局、支局到331局采用MODEMPSTN组网方案(固定电话半永久性连接);从331局到监控中心采用基于路由器组网的方案。

3、监控系统传输方式改造分析3.1 传输方式改造的原因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自2000年建设之初到现在已经十年了,电源设备、监控设备也明显老化,故障率大幅增加,维护量也大量增加。

由于故障率的大幅增加,经常出现设备采集不到或采集不上来的现象。

环保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组网方案

环保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组网方案

环保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组网方案一、概述环保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是一个由污染源排放监测点、无线通讯设备和监测中心组成的污染源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对污染源进行自动采样、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在线监测;掌握城市污染源排放情况及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数据自动传输到环保监测中心;由监测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和综合分析;监测信息传至环保局,由环保局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

对从监测中心站获得的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调研,及时作出管理决策,增加管理力度在环保数据采集系统中,常常需要对众多的污染排放点进行实时监测,大部分监测数据需要实时发送到管理中心的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

由于监测点分散,分布范围广,而且大多设置在环境较恶劣的地区,通过电话线传送数据往往事倍功半。

通过GPRS/CDMA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将成为环保部门选择的重要通信手段。

污染源监测设备可将采集到的污染数据和告警信息通过GPRS/CDMA无线网络及时发送到环保监测部门,实现对排污单位或个人的及时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系统特点GPRS\CDMA无线环保监控系统具备如下特点:1、良好的实时响应与处理能力。

与短消息服务比较,由于GPRS/CDMA具有实时在线特性,系统无时延,系统能够同时实时收取、处理多个/所有监测点的各种数据,无需轮巡就可以同步监测点的时钟可很好的满足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传输实时性的要求。

2、远程仪器设备控制:由于采用GPRS/CDMA双向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可以反向实现对仪器设备的时间校正、状态报告、开关以及其他监测、控制等功能;3、建设成本低:可充分利用现有GPRS/CDMA网络,设备安装即接通,而采用超短波通信时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还需要配备天线铁架等附属设备。

4、安装调试简单,建设周期短:利用现有成熟GPRS/CDMA网络,系统投入运行时基本不需要调试,安装简捷。

采用超短波通信时安装调试工作量大,要先进行现场信号测试,天线铁架架设,天线方向角度调试等工作。

监控无线传输方案

监控无线传输方案

监控无线传输方案监控无线传输方案引言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无线传输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监控领域。

本文将介绍监控无线传输方案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监控系统中的无线传输方案通常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

具体来说,监控设备将图像、视频或者其他数据转化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信号发送到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再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者数据。

无线传输的应用场景监控无线传输方案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1. 家庭监控家庭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案实现远程监控。

家庭主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脑远程查看家中的监控画面,增加家庭的安全性。

2. 商业监控商业监控系统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方案实现多个监控点的链接和监控。

例如,商场可以设置多个摄像头进行监控,并通过无线传输将监控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室,方便对整个商场进行实时监控。

3. 公共安全监控公共安全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案实现对公共场所的监控。

例如,监控摄像头可以设置在街道上,通过无线传输将监控数据传输到警察局,方便对街道治安进行监控和管理。

4. 工业监控工业监控系统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方案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监控。

例如,在生产线上可以设置多个监控摄像头,通过无线传输将监控数据传输到控制室,方便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无线传输方案的优点监控无线传输方案相对于有线传输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灵活性高无线传输方案不受布线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架设监控设备,更加灵活。

2. 安装简便无线传输方案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布线,减少了安装的难度和工作量。

3. 覆盖范围广无线传输方案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方便实现对广阔区域的监控。

4. 可扩展性强无线传输方案支持多个监控点同时链接,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监控设备。

无线传输方案的缺点监控无线传输方案相对于有线传输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1. 受干扰影响无线传输方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传输中断。

中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介绍(含图像)

中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介绍(含图像)

维护品质
扩展应用
架构
决定了整个 监控系统的 核心技术和 发展方向, 是最终成败 的基础。
软件
实现核心技 术的关键手 段,是否符 合大规模动 环监控的需 要,稳定性 的根本保障。
传输
硬件
应用
本身并非监 控系统的核 心问题,但 对网络稳定 非常关键, 不断发展中。
决定了系统 的运行品质, 同时成本直 接关系到系 统整体造价。
155M SDH
E1
网桥 接口转换器
FSU站点 监控设备
155M SDH
E1
网桥 接口转换器
FSU站点 监控设备
IP组网方案-独立E1单向环传输
LSC处理主机
HUB
SD560 机架式网桥
E1-2M
E1
E1
SD528 网桥 SD1502 串口服务器
SRTU 监控模块
SD528 网桥 SD1502 串口服务器
E1/2M-IP传输
综合网管
地市SC中心
2M-IP专用以太网
SS SS SS SS 中中中 中 心心心 心
E1/2M-IP传输
16
CSC省中心
中达监控系统网络架构特点
提供实时监控开发语言
实时通讯服务器
扩展功能开发平台
打印机 SC实时监控Browser终端
LSC地市中心
IP传输
SC历史数据库 数据库Client终端 打印机
❖ 历史告警可根据用户需求按照不同条件检索 查询及统计,并可以将报表导出;
❖ 用户可根据需求自定义告警统计及 综合测值表列,系统则按自定义的 表列显示和统计告警和数据; 37
软件组态界面-局站设备及厂家信息管理
❖ 可录入各站点的使用设备信息;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各种设备和设施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和机构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动环监控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控手段,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环境的各项参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一套动环监控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动环监控系统是对各类机房、基站、仓库等场所的动力设备、环境参数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采集器、传输网络和监控软件等组成部分,实现对市电输入、UPS 电源、空调、温湿度、漏水、烟感、门禁等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二、系统组成1、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环境条件在设备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电量传感器:监测市电输入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以及 UPS 输出的电量信息。

漏水传感器:安装在可能发生漏水的区域,如空调下方、管道连接处等,一旦检测到漏水,立即发出报警。

烟感传感器:探测环境中的烟雾浓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门禁传感器:记录人员进出情况,保障场所的安全。

2、采集器负责收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转换,将其变成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3、传输网络可以采用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或无线网络(如 4G、5G 等),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4、监控软件安装在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展示。

提供实时监控界面、报警管理、历史数据查询、报表生成等功能。

三、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以直观的图形界面实时显示被监测设备和环境的各项参数,让管理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现场情况。

2、报警功能当监测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3、远程控制支持通过网络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远程开启或关闭空调、调整UPS 输出等。

4、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会将监测数据存储起来,方便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和分析,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5、报表生成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种报表,如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等,便于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动环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组网

动环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组网

动环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组网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各类设备和设施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和机构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动环监控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障手段,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和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而要实现动环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合理的组网是关键。

动环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机房、基站、仓库等场所的动力设备(如市电、UPS 等)、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漏水等)以及安防情况(如门禁、视频监控等)进行全面监控。

通过采集这些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设备和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在动环监控系统组网中,首先需要明确监控的对象和范围。

例如,对于一个大型机房,可能需要监控服务器、网络设备、空调系统、消防设备等;而对于一个小型基站,监控的重点可能在于电源设备和环境温湿度。

传感器是动环监控系统的“触角”,负责采集各种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漏水传感器、电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给监控主机。

监控主机是动环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

监控主机通常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接口,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监控平台。

通信网络是动环监控系统组网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如以太网、RS485 等)和无线通信(如 WiFi、4G/5G 等)。

在选择通信方式时,需要考虑监控场所的环境、距离、数据量等因素。

例如,对于距离较近、布线方便的场所,可以采用以太网或RS485 通信;对于偏远地区或布线困难的场所,无线通信则是更好的选择。

监控平台是动环监控系统的“大脑”,它负责对上传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展示和分析。

监控平台通常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可以实时显示监控数据、生成报表、发出告警等。

通过监控平台,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设备和环境的运行状况,并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在动环监控系统组网中,还需要考虑电源供应问题。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通常会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为监控设备供电。

基站动环监控IP化组网方案

基站动环监控IP化组网方案
基站动环监控IP组网方案
艾赛通讯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Company
LOGO


1.艾赛公司简介 2.动环监控采用IP组网的背景 3.艾赛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及特点 4. 设备主要功能及性能 5. 方案应用效果
1、艾赛通讯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简介
一、公司简介
公司介绍
➢ 艾赛通讯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一直专注于宽带 数据通信接入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旗下有杭州物联网络科 技有限公司、杭州希格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部分)荣誉
2、动环监控采用IP组网的背景
2、动环监控采用IP组网的背景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 通信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在庞大的移动通 信基础网络运行维护中,基站动环监控系 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目前,运营商大 部分基站都建设了动环监控,在新建基站 时,动环监控已作为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 来实施,要求与主设备同步建成并投运。
系统主要特点
➢ 符合运营商通信网络IP化的趋势。 ➢ 传输带宽充裕,可方便开展各种新业务,比如视频监控等。 ➢ 无中心2M传输收敛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也节省了中 心传输机房宝贵的空间。 ➢ 不用再布设大量的2M电缆,中心紧张的2M端口资源也得到缓解。 ➢ 中心没有众多的2M传输收敛设备,减少了故障点,降低了维护人 员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 度。 ➢ 独立的承载网络,不受核心网络割接的干扰。 ➢ 星型的网络结构,非常有利于故障的定位分析,提高维护的效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EXT
TEXT
4、设备主要功能及性能
产品简介
ASC-100-CR增强型串口接入服务器,是艾赛通讯技术公司精心 设计开发的电信级可网管的串TE口X接T 入设备,包括ASC-100-CR8和ASC100-CR16两种型号。提供8/16路异步串行数T据E接XT口,能将经串口接入 的底端数据TE经X由T 以太网网络汇聚到中心机房。

基站动环监控系统接入IP分组传输网方案

基站动环监控系统接入IP分组传输网方案

动环监控系统接入IP分组传输网方案2013年11月目录1 动环监控系统现有组网 31.1 网络结构 31.2 动环监控核心交换网IP规划 42 动环监控系统接入分组传输网 72.1 网络拓扑 72.2 基站动环接入分组网方案 72.2.1 动环监控系统核心交换网接入分组传输网 92.2.2 动环监控系统前端数据采集设备接入分组传输网 11 2.3 动环监控系统IP规划 132.3.1 动环监控IP地址总体规划 132.3.2 互联IP地址规划 142.3.3 基站动环前端IP地址规划 152.4 附件:动环监控系统IP规划 163 动环监控系统接入分组网试点 17 3.1 准备工作 173.1.1 硬件方面 173.1.2 试点基站 173.1.3 软件 173.1.4 人员组织情况 183.1.5 实施计划 183.2 实施步骤 183.3 测试验证 193.4 回退方案及应急措施 194 动环监控传输割接 204.1 既有网络详情 204.2 动环监控传输割接准备工作 20 4.2.1 硬件 204.2.2 软件 204.2.3 人员组织情况 214.2.4 实施计划 214.3 实施步骤 214.4 测试验证 224.5 回退方案及应急措施 221 动环监控系统现有组网目前,中国联通重庆公司通信基站动环监控数据传输主要采用E1链路2M环的方式,通过将动环监控主设备接入基站2M传输端口,并通过SDH网管平台对该2M链路的上下行端口进行配置,从而建成一条2M环路。

1.1 网络结构基站动环监控数据传输方式:基站动环监控采集设备将数据发送到SDH网络,SDH网络通过STM接口将数据传送到2M汇聚设备——291,2M汇聚设备通过FE口将数据传送到(如)汇聚交换机,通过波分延伸至重庆南方花园交换局,最终通过IP资源接入联通K座动环监控平台。

图1-1动环监控系统组网图一条2M环路上可接入多台动环监控数据采集主设备,设备之间通过IP地址和ID号进行区分,且互不干扰。

浅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

浅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

浅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网络覆盖面积日益扩大,移动通信基站也是星罗棋布般的遍及全国各地。

由于移动通信所处的大多数地区,电力网情况并不稳定,环境也比较恶劣,而且大多数基站机房都是无人值守,对基站进行集中监控是每个运营商的首要任务。

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开发的一种专用监控系统,对基站的环境量和动力设备进行监控。

通过监控系统对基站实现“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

本文将通过实例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的组网方式。

一、系统介绍1. 系统结构和特点。

移动通信基站的设备相对较少,需监控的变量和环境的数量也不是很多。

因此,一般在基站侧设计多功能一体化的监控设备MISU,就能实现对基站动力环境量的监测。

基站集中监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置数据采集部分、远距离传输部分和中心局域网部分。

2. 组网方式。

移动基站动力监控系统采用开放灵活的组网方式,一般采用WAN和Ethe-t组网方式。

数据通信网的传输方式一般有:DDN、拨号电话线、专线、X.25、帧中继等。

由于移动通信网的特殊性,在很多基站难以单独为监控系统铺设线路,这就限制了上面几种方式的应用。

而移动基站与移动交换局之间是采用E1线路进行传输的,在此业务信道中,一般仍有空闲的时隙,所以可利用这些空闲时隙建立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网。

在我公司组网初期,基站传输资源相对充足,动力环境监控主要采用2M的方式接入。

后期随着传输资源的使用频率加大,主要以G网BTS抽取时隙的方式进行传输,传输速率达到64KB/S。

目前,中兴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组网主要由这两种方式组成。

后一种方式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但充分利用了时隙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监控传输通道问题。

二、前置数据采集部分1. 基本组成。

前置机采集部分主要由多功能一体化监控设备MISU组成,主要完成对基站的动力设备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具备实现和基站的组网功能。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

动环监控系统方案动环监控系统方案⒈引言动环监控系统是指利用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对数据中心、机房或其他场所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动环监控系统方案的各个方面,包括系统架构、功能需求、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等。

⒉系统架构⑴系统整体架构动环监控系统采用分层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展示层。

⑵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包括传感器、监控设备等,用于采集环境参数、设备状态等监控数据。

⑶数据传输层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⑷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

⑸应用展示层应用展示层用于向用户展示监控数据,可以采用Web界面、移动应用等形式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

⒊功能需求在设计动环监控系统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功能需求:⑴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及时发出警报。

⑵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以便于用户了解设备的历史状态和趋势。

⑶远程控制系统提供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和管理设备。

⑷报表系统能够各种报表,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报表、故障报表等。

⑸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支持新增设备的接入和功能的扩展。

⒋硬件设备⑴传感器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电压等。

⑵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用于监控设备状态,如电源状态、网络状态等。

⑶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库、云存储等方式进行数据存储。

⒌软件应用⑴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用于采集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⑵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报表和统计信息。

⑶应用展示软件应用展示软件用于向用户展示监控数据,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 设 、运 行 成 本 低 ,但 由于 短 信链 路 收 发 间 隔
较长 ,收发速 率低 ,短信 容易丢失 ,因此对监
控的规模和 实时性有较大影 响。为弥补这一缺 陷 ,在 短 信 组 网 方 案 中 ,采 用 多 底 端 主 动 上 报 方 式 上送 告 警 ,保 证告 警上 送 的 实 时 陛。
相 连 ,通 过 短 信 网关 直接 从 短 信 中心收 发 数据 , 不 用担 心收 发短 信消 息过 多造 成堵塞 的 问题 。
短 信 组网 灵活 简 单 ,占用传 输资 源 少 ,
圈 短信 方 式组 网
短 信方 式组 网需 要 F U或 智 能 设 备通 过 AT S
指 令 来 操 作 DTU完 成 数 据 收 发 。 由于 智 能 设 备
传 。 中 心 网 管 前 置 台 的 接 入 方 式 与 普 通 TCP 式 相 同 ,只 需 连接  ̄ Itr e 方 ] 1n en t
或 GP 网络 ,保 证 底 端 局 站DTUF通 RS I  ̄ 过 无 线 G RS 络 访 问 到前 置 台 即可 。 P 网 在 GP s 网 方 案 中 ,监 控 局 站 R 组 和 监 控 中心 间 的 通 信 完 全 采 用 TCP 方
动环监控 系统 无线传输组 啊方案
杨 楚
深圳 中兴力维技 术有 限公司
日 前 言
在 动 环 监 控 无 线 组 网 中 ,需 要 利 用 一 种 无 线 传 输 终 端 — — DT ( t T as rUnt u Daa rnf i,数 e 据 传 输 单 元 )。 它 是 一 种 专 用 于 将 串 口数 据 转 换 为 I 数 据 或 将 I 数 据 转 换 为 串 口数 据 ,并 通 P P 过 无 线 网 络 进 行 传 送 的 无 线 终 端 设 备 。 DTu 可 以 为 中心 网管 和 底 端 局 站提 供 数 据 通 信 ,利 用 DT u可 以迅 速 组 建 网 络 。 同 时 ,DTu具 备 数 据 透 明转 发 功 能 ,可 以 自动 将 串 口数 据 转 发 到 无 线 网络 ,也 可 以 将 无 线通 信 数 据 转 为 串 口 数 据 ,转 换 过 程 不 需 要 任 何 数 据 协 议 或 命 令 控 制 ,使 用 简 单方 便 。DTu能 配 置 长 连 接 和 短连 接 两种 连 接 方 式 ,长 连接 方 式 支持 DTU长 期在 线 ,保 证链 路稳 定 ;短连 接方 式DTU可 在 完 成 通 信 后 自动 下 线 ,节 约 传输 资 源 。
般不具备操作A T指令 的功 能 ,所 以 中心 解 析
监 控 方 式 不 能 采 用 短 信方 式 的 无 线 组 网方 案 。 短 信 组 网 主 要 用 于 底 端解 析 监 控 ,由 F U负 责 S 使 用 AT 令 ,将 数 据 封装 在 短 信 消息 中 ,通 过 指 无 线 网 络 ,将 监 控 数 据 发 往 监控 中心 前 置 台。 在 监 控 中心 端 ,前 置 台 有 两 种 方 案 进 行 数
短 信 和 GP s 种 无 线 组 网 方 案 R 两
取 ,那 么 需 要DTU作 为 客 户端 ,前 置
互 有 优 劣 。短 信 组 网 所 需 传 输 资 源 非 常 低 ,维 护 运 行 成 本 低 ,但 数 据 传 输
速 率 低 ,监 控 实 时 性 不 高 ;GP RS 网 络 传 输 速 率 高 ,实 时 性 好 ,但 占 用 传
式 ,组 网 十 分 方 便 。 GP s 网 中 , R 组
DT U在 通 信 时 会 主 动连 接 GP 网 络 , RS 通 过 SM 卡 获 取 网 络 I 地 址 。DTu既 I P 可 能 直 接 连 接 公 共 接 入 点 ,也 可 能 连 接 专 门 的 AP N。 同 时 ,依 据 实 际 应 用
据 收 发 ,具 体 如下 。 () 1DTU短 信 组 网
在 该 方 案 中 , 前 置 台 和 F u一 样 ,通 过 S AT指 令 操 作 短 信 DTu进 行 数 据 收 发 。 该方 案
组 网 结 构 简 单 、灵 活 ,成 本 低 ,所 需 的 传 输 资
源 少 ,适 用 于 小 容 量 、局 站 分 布 很 广 的 监 控 系 统 。 同时 , 由于 前 置 台和 DTU采 用 串 口连 接 ,
该 方 案 虽 然 对 传 输 资 源 和 资 金 要
求 较高 ,但 实时 性 、安 全性 和 稳 定 性非 常 高 ,适 合 于安 △l 求较 高 、数据 点 l 生要
置 台 需 要 依 次 唤 醒 DTU后 才 能 进 行 数
据 通 信 ,唤 醒 DT U并等 待 DT U重新 上
线 需 要 一 定 时 间 , 当DT u数 量 较 多 时
目 GP S 式 的组 网 R 方
GP 组 网 方 式 的特 点 是 F U和 智 能 设 备 RS S 不 必 操 作 DTU来 完 成 数 据 的 发 送 和 接 收 ,而且
76
・ 9
电信技 求
收 发 也 不 必做 特殊 处 理 ,GP DT RS U
可 对 F u和智 能设 备 的 采 集 数 据 进 行 透 s

般 只 能 操 作很 少 的DT ,而DTU收发 短 信 的 U
速率 有限 ,在局 站稍 多 、数据量较 大时很容易
造 成 数 据 堵 塞 ,影 响前 置 台 的 接入 量 。 () 信 网 关 组 网 2短 为 了解决 D u短信 组 网方案 中前置 台接 入瓶 1
颈的问题 ,前置台可以直接和运营商的短信网关
比较 多 、实 时性 要 求较 高 的应 用环 境 。 () , ̄Pt t 2动 F I t t ! t 如 果 DTu的S M 卡不 能 绑 定 固 定 I
I地 址 ,其 I地 址在 联 网时 动 态 进行 获 P P
前 置台获取监控数据的周 混 合 组 网 GP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