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
幼儿园古诗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诗词
![幼儿园古诗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75b150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e.png)
幼儿园古诗教案: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是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诗词的优良时期。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注重古诗的教学,将其作为中文阅读启蒙的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审美品味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掌握部分古代经典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脉络;2、通过诵读,提高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文艺才华;3、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幼儿的诗意生活。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选择部分适合幼儿理解与学习的古代经典诗词,如《静夜思》、《登高》等,掌握其背景故事、意义和韵律格律,学习方法可以是看图识字,拼读韵脚,逐字逐句地分析诗词结构和语言表达手法等。
2、在了解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和朗诵。
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水平,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表达力量。
3、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手工创作或绘画,让幼儿根据个人理解想象、创作出诗词所表达的情景或意境,丰富孩子的诗意生活,同时锻炼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4、组织幼儿来学习古代文化背景、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过程安排1、诵读《静夜思》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千锤百炼磨砺出好诗。
这首诗虽短小精悍,但诉说了古人的孤独和思念。
教师通过讲解背景故事、拼读韵脚,逐句分析诗词结构,让幼儿体验语言立体美感。
2、朗诵《登高》“步入云端,登顶而立,视野开阔、心态平和,谁不想拥有?”这首古诗描绘了人们攀登高山的意境与情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细腻和生动。
教师播放视听资料,让幼儿深入感受“登高”的意境,同时学习诗歌形式和结构,善于寻找诗歌中的意象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手工创作《渔家傲》《渔家傲》诗中描绘了老渔翁豁达、豪放、乐观、淡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良好个性是我们所需要的。
老师可以给出一定的图画,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进行DIY创作。
幼儿古诗指导教案
![幼儿古诗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8f3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1.png)
幼儿古诗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古诗课本、音响设备。
2. 教师准备:熟悉古诗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引导幼儿欣赏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2. 学习古诗的基本特点(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如古诗的韵律、格律和意境等,让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特点。
3. 学习古诗《静夜思》(1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带领幼儿一起朗读《静夜思》,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
4. 学习古诗《咏鹅》(1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咏鹅》的内容和意境,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咏鹅》,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
5. 学习古诗《春晓》(1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春晓》的内容和意境,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春晓》,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
6. 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古诗,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7.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多读古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增加了对古诗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古诗意境的讲解和引导。
同时,也需要多组织幼儿朗读古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能力。
二年级古诗词教学计划
![二年级古诗词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a4726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d.png)
二年级古诗词教学计划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传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一份古诗词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通过古诗词的乐趣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情绪表达能力。
5.通过古诗词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经典古诗词的欣赏选取易于理解和富有趣味的经典古诗词,如《春晓》、《静夜思》等。
通过朗读、解读和分析,让学生体验诗词的美妙与魅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古诗词的背诵设计一些简单而富有节奏感的古诗词,如《小白船》、《童年的小路》等,供学生背诵并进行朗读演绎。
通过背诵和演绎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古诗词的填词游戏设计一些填词游戏,挑选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常见词汇和古诗词句型,让学生参与其中,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古诗词的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的常见词汇和诗歌句型,进行古诗词的创作。
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日常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古诗词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通过听老师或同学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到诗词的美妙,同时可以通过模仿朗读,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2.情景体验: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创造出有关古诗词的情景,让学生进入其中,感受古代的思绪和情感。
3.互动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示范指导:老师可以以身作则,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朗读方式和表演技巧,引导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发音和语调。
3 江南(教案) 中班古诗江南教案
![3 江南(教案) 中班古诗江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c330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9.png)
中班古诗《江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南》的内容,了解江南的美丽景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能正确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
二、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江南》的内容,学会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古诗中的词语,理解江南的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古诗卡片、江南风景图片、音乐CD。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放松心情。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古诗《江南》。
2. 朗读古诗:带领幼儿朗读古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古诗:解释古诗中的生词,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4. 欣赏江南风景:向幼儿展示江南风景的图片,让幼儿感受江南的美。
5. 结束:总结今天的课程,让幼儿复述古诗内容,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放松。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丽景色。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学习古诗。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古诗。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看江南风景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
2. 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教幼儿正确发音和韵律。
3. 解析古诗内容,解释生词,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4. 开展情境教学,让幼儿扮演诗中的角色,体验江南的美。
5.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评价幼儿朗读古诗的发音、韵律和情感表达。
3. 考察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江南美景的认识。
九、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2.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开展江南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江南美食、学习江南舞蹈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江南文化。
一年级古诗教学计划
![一年级古诗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f7bb92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d.png)
一年级古诗教学计划一年级古诗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初步了解诗文大意以及所蕴涵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循序渐进提高诵读水平。
学生分析:参加本小组的学生均来自一年级,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他们的记忆仍以机械记忆为主,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是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在幼儿园并未接受正式的识字教育,他们的识字量比较少,对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也知道得很少,因此在阅读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能初步读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逐步提高,但仍有一定难度。
教学内容:每周一诗(文),知道作者,简单了解诗意,掌握诵读节奏,并能熟读成诵咏鹅悯农春晓(唐)骆宾王(唐)李绅(唐)孟浩然鹅,鹅,鹅,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曲项向天歌,汗滴禾下土.处处闻啼鸟.白毛浮绿水,谁知盘中餐,夜来风雨声,红掌拨清波.粒粒皆辛苦.花落知多少.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草原离别(唐)王之焕(唐)李白(唐)白居易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黄河入海流.疑是地上霜.一岁一枯荣.欲穷千里目,举头望明月,野火吹不尽,更上一层楼.低头思故乡.春风吹又生.寻隐者不遇江上渔者悯农(唐)贾岛(宋)范仲淹(唐)李绅松下问童子,江山往来人,春种一粒粟,言师采药去.但爱鲈鱼美.秋收万颗子.只在此山中,君看一叶舟,四海无闲田,云深不知处.出没风波里.农民犹饿死.江雪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柳宗元(唐)杜甫(唐)王维千山鸟飞绝,两个黄郦鸣翠柳,独在异乡为异客, 万径人踪灭.一行白鹭上青天.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舟蓑笠翁,窗含西岭千秋雪,遥知兄弟登高处,独钓寒江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庐山瀑布游子吟敕勒歌(唐)李白(唐)孟郊敕勒川,阴山下,日照香炉生紫烟,慈母手中线,天似穹庐,遥看瀑布挂前川.游子身上衣.笼盖四野.飞流直下三千尺,临行密密缝,天苍苍,野茫茫,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恐迟迟归.风吹草低现牛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学措施:1、教师准确把握文中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儿童诗教学计划
![儿童诗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a5714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0.png)
儿童诗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儿童诗教学计划大纲,供参考:课程目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欣赏水平,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诗歌基础诗歌的定义和特点韵律、押韵和节奏常见诗体:抒情诗、叙事诗、儿歌等第二阶段:创作与表达创作诗歌的方法:写景、抒情、叙事用诗歌表达情感和想法听写、背诵和朗读自己的诗歌第三阶段:文学欣赏介绍经典儿童诗歌作品,如《儿童古诗》分析和欣赏各类儿童诗歌学习解读诗歌,理解诗人的意图第四阶段:合作创作和演出分组创作合作诗歌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或小演出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游戏和图片启发儿童的创作灵感促进小组合作和分享鼓励诗歌的自由创作,不担心语法错误每堂课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环节评估方法:学生创作的诗歌课堂参与度诗歌朗读表现课程期末项目(例如,诗歌朗诵比赛)附加活动:参观当地图书馆或文学活动邀请本地作家或诗人进行客座讲座诗歌比赛或文学展览通过这个儿童诗教学计划,儿童将能够提高他们的诗歌创作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这个计划旨在使儿童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中享受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以下是一个儿童诗教学计划的案例,供参考:课程名称:儿童诗歌创作和表达年龄群体:8-10岁的小学生课程目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诗歌创作能力。
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和表演技能。
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增强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周:诗歌是什么?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阅读儿童诗歌,如鲁冰花的《儿童乐园》。
学习基本的韵律和节奏。
第二周:写景诗歌学习如何写景诗歌,描述自然或日常场景。
利用图片、音乐和自然环境激发创作灵感。
各自创作一首写景诗歌。
第三周:抒情诗歌学习如何表达个人情感和情感。
阅读充满情感的儿童诗歌,如杨红樱的《小小羊儿要回家》。
各自创作一首抒情诗歌。
第四周:叙事诗歌学习如何编写叙事诗歌,讲述一个故事。
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通用5篇)
![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351f2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5c.png)
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1一、科学地选择古诗教学内容1.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我们可以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的诗句。
如邵康的《一望二三里》:“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内容浅显易懂、合辙上口、节奏自然明快,幼儿容易记诵,自然会兴趣浓厚。
2.蕴涵积极的教育意义幼儿期正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熏陶就显得格外重要。
重拾古诗正是因为它蕴涵着智慧和哲理,教育性因素正是选择古诗的重要参考。
如《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至今让人记忆深刻。
尤其是在如今衣食无忧的社会,唯有让幼儿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孩子们才会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些具有哲学启蒙知识的作品,深得幼儿喜爱,使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3.选择季节相符的古诗一年有四季,季节特征不一,孩子对此感悟较深。
若能根据季节的变化相应选择一些古诗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当秋意正浓的时候,一首杜牧的《山行》,定会把秋天衬托得无比绚烂,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4.结合节日学习古诗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具有深远意义和纪念价值的节日。
若能结合这些节日来学习古诗,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春节来临之际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不仅可以让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的印象和了解,更在悄然无声中学会了更多名诗古句。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1.环境陶冶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让环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班级环境布置中设置“古诗天地”等栏目;在图书角投放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时常更换图文并茂的古诗经典丛书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一些个人或小组竞赛,如“古诗文接龙”“古诗文擂台”“评选古诗大王”等。
幼儿园古诗教案
![幼儿园古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21d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f.png)
幼儿园古诗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古诗《静夜思》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古诗《静夜思》的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静夜思》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并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Step 2:朗读古诗(10分钟)
1. 教师朗读《静夜思》,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读。
2. 分角色朗读:将《静夜思》分为几段,让幼儿分组并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
3. 自由朗读:幼儿个别或小组自由朗读《静夜思》。
Step 3:理解古诗(1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古诗,询问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提问:
-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指的是什么?
- “疑是地上霜”中的“霜”是什么样子的?
Step 4:情感体验(1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重复朗读《静夜思》,并引导幼儿感受诗中的情感和画面。
2. 分组创作:将幼儿分组,要求每组根据《静夜思》中的描写想象一个情景,并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Step 5: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静夜思》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
教学延伸:
1. 指导幼儿自由创作一段小诗,描写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或特定场景中的感受。
2. 鼓励幼儿学习和欣赏其他经典古诗,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朗读和理解《静夜思》时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古诗的掌握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db4c22fb4daa58da0114a92.png)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沪太新村第一小学袁洁胡雯萍一、背景我校提出了“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同呼吸,共脉动,把学校建成师生心灵故乡”的办学理念,以“严谨笃学,善思敏行”作为校训。
从这两点出发,并根据拓宽知识视野、发展思想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为重点的综合素质的需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她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在中国、在海外,在过去,在今天,她都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
古诗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诵读古诗,关系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因此,我们要求低年级达到、超越《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熟读、背诵的古诗篇目,而且摸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古诗方法,探索古诗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把传统的死记硬背转变成为读古诗、吟古诗、唱古诗、舞古诗、画古诗……,以学生为本,释放学生活力,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增强文化积淀、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是继学校开发《文学与思维》、《数学与思维》校本课程之后的又一校本教学研究。
这种教学一改以往学古诗的读、背、抄、默枯燥的学法,而是通过读、吟、歌、舞、画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古诗,开辟一条古诗歌教学的新路,使学生乐学、易学,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通过模仿体验吟诵过程中的平仄关系,读出诗中的自然节奏和情感韵律,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2.在学习古诗中结合学习手语,初步领会手语表达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3.能伴着音乐学唱古诗,通过唱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
![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8de80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e.png)
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3.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古诗词欣赏选取适合中班幼儿年龄段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通过教师朗诵、幼儿跟读、配乐欣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古诗词学习引导幼儿学习古诗词,重点教授字词的发音、含义以及诗句的意思。
通过反复诵读、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加深幼儿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3.古诗词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古诗词朗诵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欣赏幼儿的表演。
4.古诗词创作在幼儿掌握一定古诗词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词,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实施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等。
2.选择合适的古诗词教材,确保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3.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
4.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
5.及时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调整。
四、活动总结与反馈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与反馈,分析活动成果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幼儿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古诗词学习方面的进步。
五、注意事项1.在选择古诗词时,要确保内容健康向上,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给予他们充分的展示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本次中班古诗词活动,我们期望能够激发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幼儿在欣赏、学习、表演和创作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古诗教案大班
![幼儿园古诗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fb6ab7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e.png)
幼儿园古诗教案大班教案主题:古诗教学教学对象:大班幼儿园学生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让幼儿认识古诗中的常用意象和词语,增加词汇量。
3.能够模仿古诗的语言风格,创作简单的古风短诗。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基本意义和情感表达。
2.模仿古诗的语言风格,创作简单的古风短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诗教学资料、幼儿绘本、图片、教案PPT等。
2.学生准备:听课笔记本、绘画、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拿出一本古诗绘本,向幼儿展示绘本封面上的古诗插图,询问是否有人认识这些文字和图片。
2.探究:a.教师展示一首古诗的内容和朗读方式,引导幼儿听觉感受、观察插图,并初步理解古诗的意义。
b.教师为幼儿播放一段与古诗主题相关的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引发情感共鸣。
c.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首古诗。
让幼儿合作阅读、朗读,并自由讨论古诗的意义和感受。
3.创作:a.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想象其中的美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b.教师给予幼儿启示,提供一些古诗中常见的词语和意象,帮助幼儿进行诗句的构思。
c.幼儿根据启示,自由发挥创作,可以用文字或绘画方式呈现幼儿的创作成果。
4.展示与总结:a.教师挑选一些幼儿的创作进行展示,鼓励幼儿相互分享和赞赏。
b.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韵律及其表达方式。
五、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幼儿能够对古诗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好奇心与热爱,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儿童诗教学计划(共6篇)
![儿童诗教学计划(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c94df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6.png)
儿童诗教学计划(共6篇)只有让儿童去感受、把握散文诗作品中跳荡着的思想感情脉络,才能真正懂得要表现的全部。
例如,《秋天》: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轻轻涂掉…….诗人用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作品生动活泼,布满盎然的儿童情趣。
在散文诗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切准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明快开朗、活泼好玩,还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为教学中情感的精确投入作好预备。
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是真实充分的,是老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上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矫揉造作或任凭曲解。
老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真实充分的投入,是关怀儿童有效地接受散文诗的一种重要方法。
散文诗所承载的很多情感信息,往往不是靠老师直接的“告知”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感悟、体会。
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假如没有老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儿童就难以形象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抽象的语言。
四、美育价值要重点突出儿童散文诗以漂亮抒情为主要特征,素有“美文”之称。
时常接受应用比方、拟人、象征等手法,用精致的词语、动态的描述,呈现一幅幅富有颜色、音响和活动感的画面,使欣赏者感受到生命的运动魅力。
所谓美育价值重点突出,一是要精确理解散文诗教学的美育价值所在,把握其精髓,并接受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去促使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明确儿童对儿童散文诗的学习是以欣赏为主,而非老师的讲解。
即使是儿童对散文诗的缔造(朗诵、仿编)活动,也应建立在儿童对散文诗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
缔造应是儿童情感积累结果的外溢,而不是依理性分析来进行推理。
所以,老师应为儿童完整地欣赏散文诗缔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有充分的欣赏时间、有宽松的心理氛围、尽可能地让儿童身临其境,接受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
惟有这样,才能真正组织好散文诗的教学活动,让儿童散文诗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
第3篇:儿童诗教学三部曲儿童诗教学三部曲儿童诗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她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幼儿园古诗词经典教学计划
![幼儿园古诗词经典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f94a0d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a.png)
幼儿园古诗词经典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诵4-5首古诗词并理解其意思。
2.能够运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感性地理解古诗词。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静夜思》2.《登鹳雀楼》3.《江雪》4.《赋得古原草送别》5.《七步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并能背诵。
2.难点:让幼儿感性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听读法:播放录音或由老师朗读,让幼儿跟读。
2.绘画法:让幼儿根据古诗中的描写画出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场景。
3.表演法:分组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古诗编排小剧场表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请幼儿围坐在一起,向他们展示古诗词书籍,引导幼儿谈论古诗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第二步:听读(20分钟)老师播放录音或朗读古诗,让幼儿跟读,并解释其中生僻字和难懂的意思。
如果幼儿出现了不理解的情况,可以通过绘画法来进行解释。
第三步:绘画(30分钟)老师给每个孩子发放白纸和颜料,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古诗中的描写画出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场景。
在画完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享。
第四步:表演(30分钟)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古诗编排小剧场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要求他们用形体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现出古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第五步:总结(10分钟)老师请每个孩子分享自己最喜欢哪一首古诗,并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听读、绘画、表演等环节中的表现。
2.通过幼儿的分享和总结来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在下一次课堂上,老师可以对前一次课堂上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强化。
学前班秋季学古诗教案
![学前班秋季学古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6a24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4.png)
学前班秋季学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了解古诗的魅力;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学习古诗的基本韵律和意境;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古诗教材;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料;3.教师准备相关的游戏、活动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诗朗诵视频或者展示古诗相关的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学习古诗。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如《咏鹅》、《春晓》等,让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的背景故事、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3.学习古诗的韵律。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如让学生模仿古诗的韵律进行打节拍、跟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节奏感。
4.学习古诗的意境。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5.诗歌创作。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古诗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6.诗歌朗诵比赛。
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艺,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为今后的古诗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https://img.taocdn.com/s3/m/79afe25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e.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打造优秀的古诗词阅读的味道。
在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中,我们可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导入:让学生认识古诗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古诗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生动的教学方式,通过课件、图片、古诗词等,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并且展现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名家名篇,从而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材料选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优秀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材料,既要重视课程的知识性、学科性,也要重视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品位和审美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古诗词阅读是一项需要细心品味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课件、互动问答、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策略:注重关联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生成式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和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关联性,将古诗词与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内涵。
五、教学评估:重视学生的实际表现在教学中,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评估来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掌握情况。
在教学评估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如听力测试、口头表达、写作表现等,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综上所述,打造优秀的古诗词阅读的味道是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从导入、材料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幼儿古诗小班教案设计方案
![幼儿古诗小班教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948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9.png)
幼儿古诗小班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3. 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咏鹅》2. 《静夜思》3. 《登鹳雀楼》4. 《春晓》5. 《登高》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和描述所展示的古诗内容。
2. 导读古诗针对每首古诗,教师通过逐句朗读、示范口形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读,并解释其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结构。
3. 分析诗句挑选每首古诗中的几个重要诗句,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和寓意。
4. 学习背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歌谣、舞蹈、配乐等形式,辅助幼儿进行古诗的背诵和表演。
同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艺术创作。
5. 创设情境利用游戏、绘画、手工等活动,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在参与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6. 联系生活引导幼儿将学习到的古诗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与古诗内容相似或有联系的情景。
7. 反思总结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内容,并帮助幼儿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四、教学方法1. 听说结合:通过听故事、听音乐、看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视觉教学:利用多媒体素材或手工制作的教具,展示古诗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3. 体验式学习: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体验古诗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4. 合作学习: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和讨论,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评估1. 学习记录: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包括幼儿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现水平。
2. 学习反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对古诗学习的感受和理解,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
![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eba32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a.png)
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
标题:中班古诗词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 文化传承: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让中班幼儿初步接触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 情感陶冶:借助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语言发展: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词汇积累,锻炼口语表达及书面语的理解能力。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1. 古诗词诵读:选取适合中班幼儿理解并富有童趣的古诗词,如《咏鹅》、《静夜思》等,进行集体诵读和个人朗诵,引导孩子理解和体会诗词的意境。
2. 创意演绎:组织孩子们以绘画、手工、戏剧表演等形式,将所学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创意再现,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生活情境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如游戏、用餐、午睡前后,适时穿插古诗词吟唱或背诵,让古诗词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4. 家庭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开展亲子古诗词共读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在家园共育的氛围中深化孩子们对古诗词的认知和喜爱。
三、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设定固定时段(如周三下午)为古诗词学习活动时间,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穿插相关内容。
每月举办一次古诗词主题展示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预期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期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热爱我国传统诗词文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语言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以上即为本学期中班古诗词活动的整体计划,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优化,确保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中班几天背会一首古诗教案
![中班几天背会一首古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22ec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0.png)
中班几天背会一首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一首古诗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古诗的朗诵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朗诵,让他们能够表达出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对古诗的主题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朗读古诗,然后解释古诗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古诗的朗诵(20分钟)。
教师可以分段给学生朗诵古诗,然后让学生跟读,指导他们掌握古诗的朗诵技巧,包括语调、停顿和情感表达等。
4. 分组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古诗的朗诵练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5. 整体朗诵(10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整体朗诵,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评。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的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美和情感,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朗诵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让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表达出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另外,要注重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05b106cc77da26924c5b075.png)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计划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计划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韵律优美,语言精炼,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让幼儿接受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能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增强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大班幼儿学习古诗的有利条件及分析:大班幼儿已有小中班的语言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朗读、背诵等语言能力,正处在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古诗同诗歌一样,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背,短短四句或八句诗,即能融时空、远近、情与景、现实与幻想等于一炉,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且幼儿一旦记住,具有终生受益的长期潜力.大班开设“古诗课程”的目的:1、背诵古诗,发展语言能力,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通过学习古诗,陶冶情操,进行艺术熏陶,增长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本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环境,凸显班级文化.《纲要》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
良好的环境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除了幼儿园的有关古诗的吊饰、墙饰,各班级也将创设古诗角,让幼儿在古诗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二、多种通道,拓展活动形式.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幼儿的古诗教学,切不可忽视他们的兴趣、经验和能力,不能采用呆板单一的模式进行学习,而应将单向的语言知识的传输变为互动的多通道学习,从而使幼儿在古诗教学活动中有情、有趣、有感受、有共鸣,不仅得到中华古老文化的熏陶,更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我们将从以下几种形式开展活动。
1、快乐诵读:诵读是学习古诗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在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可以提高幼儿节奏韵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沪太新村第一小学袁洁胡雯萍一、背景我校提出了“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同呼吸,共脉动,把学校建成师生心灵故乡”的办学理念,以“严谨笃学,善思敏行”作为校训。
从这两点出发,并根据拓宽知识视野、发展思想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为重点的综合素质的需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她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在中国、在海外,在过去,在今天,她都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
古诗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诵读古诗,关系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因此,我们要求低年级达到、超越《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熟读、背诵的古诗篇目,而且摸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古诗方法,探索古诗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把传统的死记硬背转变成为读古诗、吟古诗、唱古诗、舞古诗、画古诗……,以学生为本,释放学生活力,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增强文化积淀、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是继学校开发《文学与思维》、《数学与思维》校本课程之后的又一校本教学研究。
这种教学一改以往学古诗的读、背、抄、默枯燥的学法,而是通过读、吟、歌、舞、画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古诗,开辟一条古诗歌教学的新路,使学生乐学、易学,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通过模仿体验吟诵过程中的平仄关系,读出诗中的自然节奏和情感韵律,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2.在学习古诗中结合学习手语,初步领会手语表达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3.能伴着音乐学唱古诗,通过唱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指导、启发学生在对古诗读、唱、吟、舞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动手作画表达“诗情画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吟、唱、舞、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体味古诗独有韵味美和意境美。
2.通过多媒体,再现教材的情境,提供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3.与他人合作,运用吟、唱、舞等方法表现古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运用“读、唱、吟、舞、画”等多元性古诗学习方式,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从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运用手语、动作的方法表达古诗,充实人际交流的时空内容,进一步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塑造健康人格。
3.以声音曲调来增加诗歌的力量,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培养审美感知和语言感受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积累,通过让学生诵读我国的经典古诗文,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促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形成。
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从儿童心理发展看,学龄前后的儿童正处在智力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的发育需要丰富的精神刺激。
古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优美的古诗词,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对于儿童是良好的语言刺激物。
从科学理论上论证了小学生学古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古人作诗以情为核心,而“事、物、人……”往往为依托,所以本科目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单元内容的划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依据;第二部分单元内容的划分以景物篇、抒情篇、友情篇、生活篇、思乡篇五个方面为依据。
以此归类学习,通过读、歌、舞、吟、画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便于记忆、积累、理解和运用,最终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单元说明第一部分:第一单元春初步了解歌、舞、画的学习方法,学习系列描写春景的诗句,图文对照感悟万物使春天具有勃勃生机,欣赏春天明媚秀丽的景色,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积累描绘春的诗句。
必读:《绝句》、《春晓》、《江南春》选读:《村居》、《早春》、《春夜喜雨》第二单元夏以读、吟、画为主要学习方法,学习系列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通过比较初步了解同样的夏日西湖,描绘景物不同;同为荷花,视点不同;同是夏季,不同地点,景色各异。
从而激发兴趣,主动、自觉地积累描绘夏的诗句。
必读:《小池》、《所见》选读:《晓出净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三单元秋以读、歌、吟为主要学习方法,学习系列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通过动画课件展示,来欣赏山林深秋,湖光秋色,江南秋夜的美景,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秋景抒发思念之情,表达寂寞的情感。
积累更多的描写秋的诗句。
必读:《山行》、《枫桥夜泊》选读:《暮江吟》、《望洞庭》、《秋词》第四单元冬学习系列描写冬景的诗句,体会渔翁独钓寒江、梅花凌寒独开的景象的同时,感受人与物的坚强品格。
积累更多的描绘冬景的诗句。
必读:《梅花》、《江雪》选读:《冬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第二部分第一单元思乡篇通过学习了解游子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重返家乡的感慨之情,还有战争年代,惦念亲人安危的卷怀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理解、积累千古佳句。
选用读、歌、吟等方法表达感受。
必读:《回乡偶书》一、《静夜思》选读:《回乡偶书》二、《忆江南》、《春望》第二单元景物篇学习赏析登高远眺黄河壮阔的远景、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庐山秀丽的风光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而伟大,理解、积累千古佳句。
选用读、歌、舞、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必读:《望庐山瀑布》、《草》选读:《登鹳雀楼》、《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雨后》第三单元抒情篇通过学习感受母爱的伟大,体会访友扫兴之情,感慨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体会人生多样的情感,理解、积累千古佳句。
选用读、歌、吟等方法表达感受。
必读:《游子吟》、《寻隐者不遇》选读:《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第四单元友情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古人珍视友情,往往会以酒相送,以歌相送,以目相送。
表达千丝万缕的离愁别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从而感悟友情的可贵,理解、积累千古佳句。
选用读、吟或创造其他的方法表达感受。
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选读:《送别》、《别董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五单元生活篇通过学习体会旧时渔民劳作的艰辛,农民的勤劳和辛劳,感悟操劳辛苦而又乐陶陶,同时提醒自己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理解、积累千古佳句。
选用读、歌、吟等方法表达感受。
必读:《江上渔者》、《闵农》选读:《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蚕妇》(三)内容框架四、课程实施(一)教学基本形式: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1.教师范读。
2.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习朗读。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拼音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主要是教师示范引导为主。
在学生掌握了拼音后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古诗的字音,再让学生练习听和学,学习模仿正确的节奏和停顿。
吟一吟:教师以平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味,按“平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1.学生没有掌握拼音的阶段,主要是模仿教师的平仄调读法。
2.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平仄调,让他们学习根据自己标的平仄调练习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3.掌握了平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
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
对一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习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
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诗文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诗文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
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
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二)其它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古诗的特点,找到能吸引学生的关键点,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图片或者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意思。
例如在教学古诗:《草》的时候,我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离离”的意思,就制作了一个动画表现一大片草从地下冒出来的情境,学生看了后立刻就理解了“离离”的意思。
游戏:1、古诗接龙游戏。
老师出上句学生接下句,或由一个学生说出第一句,然后会的同学就来接下一句,还可猜说诗题或作者。
就这样对此“游戏”,孩子们竟相比赛,乐此不疲。
这样,在轻松的气氛中,达到了所诵诗文的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做动作猜古诗名。
学生演示手语动作,让同学猜自己表现的是那首古诗。
3、观画猜诗。
在卡纸上孩子们将诗文画面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
然后出示画面,让别人猜想是哪首诗,诗文内容是什么。
另一种是“观题诵诗”只有诗文的题目,让同伴诵出诗文内容。
4、听诗名背古诗。
听古诗背作者。
一个学生提供古诗名,另一个学生立刻背诵出这首古诗,或一个学生背诵古诗,另一个学生立刻说出古诗的作者。
(三)关于教学的思考1、充分估计低年级学生的认知与能力水平。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
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
”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
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