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4)用于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大都是参照联合国制订的标准研制和实施的,因此,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产生的数据体系,具有可比性,可广泛用于国际间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它成为国际间进行经济交流的一种共同语言。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加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社会生产总量指标统计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核算。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同,因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

(1)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它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而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于1977年和1984年分别公布了MP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原则,从整体上规范了MPS体系。

①MPS的主要平衡表。MPS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使用为主线,侧重反映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它由30个平衡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平衡表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消费和积累的平衡表(物质平衡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再分配和最终使用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部门联系平衡表(投入产出表);劳动力平衡表;国民财富和固定资产平衡表;非物质服务平衡表;居民物质财富和非物质服务总消费表。这7个平衡表组成了MPS的基本结构。

②MPS的主要总量指标和部门分类。MPS的主要指标有4个:社会总产品、物质消耗、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使用额。 MPS把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领域,两个领域又各分为若干个部门。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它是从国民收入统计发展而来的。凯恩斯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之后创立的国民收入理论和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理论,使国民收入统计得到迅速发展。二战以后,西方各国加强了经济管理职能,对经济生活进一步加强干预,逐步形成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1953年、1968年和1993年,联合国先后三次公布了SNA体系,并向市场经济国家推荐使用,目前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SNA体系进行核算。

①SNA核算形式。随着宏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SNA在原来国民收入核算基础上增加了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等内容,形成有5个子系统的SNA体系。

②SNA计算方法。SNA不局限于原有的统计方法和模式,吸收了会计、数学的一些方法,通过一整套账户、矩阵表、平衡表反映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实物与资金、流量与存量的联系。 SNA中的账户形式,以总量平衡为出发点,以会计复式记帐原理为基础,把经济循环过程中每笔交易分别在对应帐户中记录,使借贷双方保持平衡,采用矩阵表进行计算,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详细的数据。

③SNA的主要生产指标和分类。SNA有关生产核算的主要指标是:总产出、最终产品、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等。 SNA根据核算目的的不同,采用产业部门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分别用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

(3)两大核算体系比较。SNA和MPS都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但两者是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下的产物,SNA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MPS 则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因此两种核算体系,在核算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在核算范围上:SNA以全面生产概念为基础,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都纳入核算范围,使社会生产、分配、使用各环节紧密衔接,组成统一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主要限于物质产品生产领域,把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使再生产环节核算不能协调一致,影响了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的完整性。

②在核算内容上:SNA既有国民收入生产、分配、使用的核算,也有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存量与流量方面的核算,较全面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MPS是一种实物核算体系,主要描述社会再生产实物运动,对资金运动没有完整地反映,但其中的劳动平衡表、生产资料供求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在反映人、财、物的综合平衡上有重要作用。

③在核算方法上:SNA采用复式记帐法,运用帐户矩阵等核算方法,把社会再生产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经济流量以及期初、期末存量联系起来,组成结构严谨的核算体系。MPS采用横向或纵向平衡法,设置一系列平衡表进行核算,形式比较简单和直观,但各平衡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整体结构不够严密。

④在主要核算指标上:SNA表现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它们不但包括新创造的价值,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范围扩大到全社会所有部门。 MPS表现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它们分别是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总和和净产值总和,计算范围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

(4)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趋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时期:①本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是国民经济核算初创时期,一些主要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在国民收入统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53年联合国出版了《国民账户体系及辅助表》,标志着SNA的诞生。与此同时,原苏联也形成了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②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成长时期。随着宏观经济理论和核算技术的发展,联合国吸收了各国积累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对1953年的SNA进行了重大修订和补充,公布了1968年的SNA,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另外, 1971年经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通过,MPS成为国际上另一重要的核算体系。③从70年代至90年代,由大核算体系并存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时期。9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