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江海联运发展对策
南通市江海河联运发展思路与举措
![南通市江海河联运发展思路与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ba723291b307e87100f6962d.png)
南通市江海河联运发展思路与举措文章借鉴荷兰鹿特丹港和国内广州港江海河联运发展经验与启示,提出南通江海河联运体系构建的五大举措,为南通江海河联运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标签:江海河联运;经验与启示;区域经济发展引言江海河联运,即是沿江、沿海、内河各港之间,通过船舶进行转运,在中转码头通过集装箱岸吊、龙门起重机、正面吊、叉车、短途运输汽车等装卸工具进行换装(直达船无需换装),同时仅使用一份运输票据(即水陆联运货物托运单、货票)联合办理货物运输的方式。
江海河联运与单一运输方式尤其是公路运输相比,既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首先,简化了手续,采用“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等高效管理形式,可简化货主托运与结算手续,提高运输管理水平,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其次,降低了成本,通过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及对运输路线理性的规划设计,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再者江海河联运以更加节能、绿色的水运运输方式替代公路运输,可以有效减少道路拥堵、降低污染排放。
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抵黄海、南望常见,“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 型结构交汇点,具备发展江海河联运的先天区位优势。
同时,江苏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设计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也要求做大沿江沿海港口、提升江海河联运功能,增强南通区域综合竞争力[1]。
文章借鉴荷兰鹿特丹港、国内广州港的海河联运发展经验与启示,研究未来南通市江海河联运的发展方向与举措。
1 国内外江海河联运发展经验1.1 鹿特丹港鹿特丹港是欧洲第一大港,其具有发达的集疏运系统。
鹿特丹港目前拥有海轮码头总长56公里,河船码头总长33.6公里,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装卸作业。
鹿特丹港大力发展内河基础设施建设,其以新航道为主轴,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建设挖入式港池,鹿特丹港兴建了大量的现代集装箱码头,并配备了自动化设施,很多集装箱都是“流动”转载,由海船卸装后直接运输到内河航运船。
关于构建珠江水系运输网络的思考
![关于构建珠江水系运输网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07d718b76eeaeaad1f330dd.png)
关于构建珠江水系运输网络的思考作者:杨琴王海燕来源:《集装箱化》2010年第08期华南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产生了相当规模的港口群,深圳港、广州港、珠海港等已发展成世界级大港,华南地区的内陆经济也随之发展,大量货物流向广州、深圳等地,以此为窗口走向世界;然而,目前华南地区经济发展却遇到瓶颈,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何刺激华南经济二次腾飞,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阻碍华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即陆路运输能力的饱和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即发展珠江水系江海联运,提升和完善珠江水系在华南地区交通运输中的功能,从而提高货物出口效率,刺激国际贸易发展。
1华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华南地区的出海口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
从整体上看,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其出口规模、外资存量、与国际经济连接的紧密度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广东、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华南省区物产丰富,工业发达,运输需求巨大,每天都有大批货物通过公路、铁路运输至沿海港口出口,并伴随一定数量的进口。
随着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陆路运输压力日益增大。
虽然华南地区的陆路运输系统比较发达,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严重影响华南地区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其他运输方式来缓解陆路运输压力,而发展珠江水系江海联运可能成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珠江水系分布广泛,遍布我国南方地区。
珠江分西江、东江、北江,水量丰富,水位落差小,非常适合发展水路运输。
目前珠江水域也有一定规模的水路运输,但主要采用驳船进行小批量货物运输,长期以来存在严重问题,主要体现为运输无序性:整个珠江水域的运输缺乏有效管理,各种小型驳船从各支流直接驶往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大港,一方面造成珠江水系运输秩序混乱,使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使各大港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造成运输效率低下。
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7e289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7.png)
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周洋帆 邢虎松 王若蒂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摘 要: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应用,但内河集装箱运输总体上仍然相对滞后,面对基础设施短板突出、航运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加强码头资源整合、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增强运输服务品质等手段,推动实现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集装箱运输;珠江水运;内河水运随着交通强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和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及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我国内河航运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在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下,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亟需寻求突破,充分发挥促进珠江水系沿线地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1.珠江水系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1.1内河航运网络加快完善珠江水系已初步形成了以“一横一网三线”(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北盘江—红水河、右江、柳江—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等5个主要港口,以及北江、东江等区域重要航航道名称起讫点里程(公里)现状等级2035年目标2050年目标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南宁-界首570二级一级一级界首-思贤滘205一、二级一级一级西江下游出海航道:思贤滘-百顷头89三级一级一级磨刀门水道:百顷头-挂定角46三级一级一级磨刀门出海航道:挂定角-横州28三级一级一级挂定角-九澳25四级一级一级虎跳门水道:百顷头-虎跳门口46一级一级一级西伶通道:南华-广州港出海航道77三级一级一级右江剥隘-百色80六级三级三级百色-南宁355三级三级三级红水河平班-庶香两江口113四级三级三级董菁-庶香两江口103四级三级三级庶香两江口-来宾593四级三级三级来宾-石龙三江口63五级二级一级柳黔江都柳江:榕江-柳州364七级以下三级三级柳黔江:柳州-桂平284三-五级二级一级左江龙州-崇左109六级三级三级崇左-宋村三江河口220三级三级二级绣江蓉城-河口177五级以下三级三级平陆运河平塘江口-钦江出海口130/一级一级表1 珠江水系主要航道基本情况道、一般航道和其他港口组成的内河航运体系。
论广西江海联动跨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论广西江海联动跨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cd757c1eb91a37f1115c9a.png)
杨 欣 然
摘 要 :新 时期广 西实施 江海联动举措成 效显著 ,得 益于 良好 的发展 机遇 ,但仍存在 若干 I ' - 1 i l l ,I i t 内开放程度低 ,中国一 东盟博 览会 平 台效应下降 ,城 市发展相对滞后 ,解决思路是 深化 国内合 作 ,创新办会理念和加快产业转移 ,利 用广西逐 渐成为西 南、中南地 区开放发 展 的 新 的 战 略 支点 的 契机 , 实现 江 海联 动 的跨 越发 展 。 关键词 :广 西江海联 动跨越 发展 ;问题 ;对策 新时期广西江海联 动的发展 机遇 ( 一) 中国与 东盟经济 贸易发展迅猛 ,互赢合作 前景 广阔 近年来广西 与东盟经济 贸易发展迅猛 ,成效显著 ,得益 于国家战 略 决策的推动 。中国一东盟 自贸区的成立和发展 、中 国一东盟博 览会 的成 功举办 、以及广 西北 部湾经济区作 为国家战略得以确立 ,为把 广西变成 个跨 区域合作 的交 汇地 ,提供了机会。 广西 与东盟 国家开展了全方位 、多领域的合作 ,为开展 江海联动创 造外部条件 ,达 到北 部湾与东盟的对接。首先 ,通过组建 产业 园区 ,形 成强有力 的产业 支撑。其次 ,加强 区域合作 ,共享合作 成果 。最后 ,改 善 口岸基 础设施 ,提高硬件服务能力 。以上举措促使 以东 盟为重点 的沿 海 、沿边 、内陆全方位开放合 作格局 初步形 成 ,推动 广西与 泛珠 三角 、 长 三角 、西南地区和港澳 台地 区进行有力地互动合作 。 ( 二) 中国一 东盟博览会 越 办越好 ,品牌效应更加显著 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十届 ,已成 为加 强中国与东盟合作 的重 要 平 台 。 随 着 博 览 会 专 业 化 、 国 际化 水 平 和 市场 吸 引 力 的 不 断 提 高 ,逐 渐 成为中外客商高度认可 的开拓 中国 一东盟 自贸区商机 的品牌 展会 。中 国一东盟博览会 的品牌效应 ,不仅 体 现在促 进 中 国与东 盟互 利合 作方 面 ,而且会影 响到广西 的战略发 展地位 。博览会 未来 1 O年的发展 方 向 和 目标 ,就是要进一 步发挥平 台作 用 ,服务好新战略支点建设 。 ( 三 )西江 两岸 中心城 市不断崛起 ,“ 黄金 水道 ”优势 明显 广西西江作 为东 西部物资内河运输的重要通道 ,促进西 江沿岸经 济 腹地的迅速发展 。按照规 划 , “ 十二五 ”期 间 ,广西将 建成 防城港域 、 钦州港域 、北海 港域 3个超亿 吨级 港域。随着西江经济带 与北部湾港 E l 海运能力 的不 断提升 ,密切了与西南和北部湾 、面向珠三角 和粤港澳 联 系 ,形成 “ 江海联 动” 的全方位水运交通 网。西江航 运的发展 ,促使沿 岸 中心城 市发 展进入 了快 车道 ,带动 了工业 化 的发 展 ,重 要 的是培 育
珠海港西江江海联运析郑平
![珠海港西江江海联运析郑平](https://img.taocdn.com/s3/m/8e18fbcc9ec3d5bbfd0a7422.png)
吨、10000 吨,选择散货船运输,西江水泥运输主要以散货船运输方 年就超 5000 万吨。所以船闸的通过能力严重不足。随着上中游各市
式为主,集装箱运输为辅。
港口货运量的增加,此现象将日益加剧。
1.4.2 煤炭 煤炭是西江货运种类中货运量仅次于水泥的主要
3.5 瓶颈 5:桥拦腰 西江航运主干线建有 48 座跨河桥,净高最
for bottlenecks, and so on.
关键词: 珠海港-西江;江海联运;分析;对策建议
Key words: Zhuhai Port-West River;river-sea coordinated transport;analysis;suggestions
中 图 分 类 号 :U69
要做到江海联运从操作的角度来讲,一是水道通,二是港口(海 南宁等地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泥、石材、陶瓷生产基地,产品主要
港)畅,既船出得去又进得来。
供给西江下游城市及世界各地。而沿江生产所需原料、煤炭等,则要
1.1 西江水道概况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的马雄山,流经 从国外或北方引进,这些货物的流转,都需要通过西江,同时也带动
桥高度的限制而不能到内河的纵深港口,江船由于船舶的稳定性和 道通航里程 5591 公里,建成枢纽 30 座、船闸 21 座。
设备配置等因素而不能出海,因此,江货要运达海港则必须换船;其
1.2 西江入海口现状 西江流入广东后,在思贤滘与北江汇合,
次,海运和内河运输属于两个不同管理体系。目前实施货物出江入 主流入珠海磨刀门,其余从虎跳门、崖门、鸡啼门入南海,这四大入
conditions for analysi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bottlenecks of Zhuhai Port - West River Coordinated Transport in return empty, ship
珠江水系江海联运发展对策
![珠江水系江海联运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184380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5.png)
珠江水系江海联运发展对策作为我国第二大内河航运动脉,珠江连接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四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自然水力资源和交通网络资源。
目前,珠江水系已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并有效连接西江航运干线和国际远洋航线的网络通道,为实现内河航运与远洋海运对接以及引领珠江水系经济腹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
1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和思路长期以来,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短板”,内河航运水道运量大、单位能耗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小的运输优势始终未得到充分发挥。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也不例外,其原因在于:首先,政府重视不足,投资力度不大;其次,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实行按行政区划管理的办法,存在职能交叉、管理重叠等问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船闸、通航建筑物、航道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统计、发证、监管等航运管理不协调。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造成内河航运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内河航运运力结构无法满足现代航运业的发展要求。
“十二五”期间,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实施上亟需新思路、新方法、新构想。
应不断优化珠江水系内河航运网络,促进珠江水系内河运力结构调整,推进运输组织结构的整合和优化,进一步发挥珠江水系内河航运的优势,提高内河航运在珠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加快发展珠江水系内河航运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发展模式。
内河航运和海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内河航运为海运提供广阔的腹地和充足的货源,是海运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海运为内河航运对接国际市场提供运输通道,是内河航运发展的延伸和拓展。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应着眼于珠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尤其是内河航运与海运的对接。
由此可见,发展珠江水系江海联运是转变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模式的关键,是实现珠江水系内河航运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广东珠江河道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
![广东珠江河道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f3762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5.png)
广东珠江河道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也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水道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珠江河道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珠江河道的生态系统,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广东珠江河道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展开阐述。
一、完善治理体系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要想实现珠江河道的生态恢复,必须建立健全的治理体系。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生态恢复工作的协调性和全面性。
其次,还应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在生态保护区域内,严禁采砂、倾倒垃圾等破坏行为,对违法者要依法予以严惩。
二、加强水质净化和底泥污染治理水质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基础,因此,加强水质净化成为恢复珠江河道生态的重要环节。
为了改善水质,应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减少污水直排,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同时,还应加强底泥污染治理,防止底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损害。
三、修复湿地和水生植物的恢复湿地是珠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调节水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
在河道生态恢复过程中,应优先修复湿地,扩大湿地范围,恢复湿地的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
此外,还应注重水生植物的恢复,适时引种、补植水生植物,增加生物栖息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加强生态调控和保护生态调控和保护是广东珠江河道生态恢复不可或缺的关键措施。
通过生态调控,可以合理划定河道用地,确保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此外,还应加强河道及岸线的保护,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严禁违法建设和破坏行为,保护河道的生态完整性。
综上所述,广东珠江河道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治理体系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水质净化和底泥污染治理、修复湿地和水生植物的恢复以及加强生态调控和保护。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和恢复珠江河道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悠悠珠江水,滔滔水运情——珠江水运亟待科学发展,发挥经济新引擎作用
![悠悠珠江水,滔滔水运情——珠江水运亟待科学发展,发挥经济新引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99826531b765ce050814a1.png)
悠悠珠江水,滔滔水运情——珠江水运亟待科学发展,发挥经济新引擎作用作者:张建林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17期珠江水系流经广东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和港澳地区等区域,流域面积大,航道里程长,各个流经地的发展情况不一。
据了解,下游区域的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条件相对优越,境内通航河流众多,有通航河流1265 条,2015年,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12150公里,全省水路完成货运量7.9亿吨,比2010年增长82.7%。
而上游区域各不相同,山区河流特征明显。
广西自治区内河骨干航道由“一干七支”构成,航道总里程3198.3公里。
近几年,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水运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十二五”期,广西内河水远建设投资完成198亿元,在2015年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亿吨,实现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建设目标。
贵州省山高谷深、河流密布,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条,总长度11270公里。
长江水系部分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5.7%,珠江水系部分约占全省面积的34.3%。
截止2015年底,贵州珠江水系航道里程1410公里,完成货运量464万吨。
云南是国内水系最多的省份之一,但国境国际河流众多,水资源列全国第三,内河总长1.42万公里,全省通航里程达到4200公里,完成货运量602万吨,同比增长7.5%。
“十二五”期迎飞跃发展“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和地方政府重视珠江水运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扶持水运发展的政策。
珠江航务管理局规划处处长雍清赠介绍,“十二五”期是珠江水运发展最快的五年,内河水运行业进入快付发展期,水运基础设施改善,吸引了大量企业沿江投资,包括产业转移。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珠江水系四省区开展“水运建设大会战”,加大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进内河航道扩能升级,总投资291亿元,使“十二五”期成为珠江水运投入最多、政策支持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
据了解,由于通航条件得到长足改善,水路运输持续增长,珠江水运货运量“十二五”期年均增长10.5%,2015年集装箱运量达1288万TEU,约占全国内河集装箱运量的40%,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
五大理念,当好珠江水运改革发展先行官
![五大理念,当好珠江水运改革发展先行官](https://img.taocdn.com/s3/m/afb47d701eb91a37f0115c17.png)
五大理念,当好珠江水运改革发展先行官作者:王建华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06期刚刚过去的五年,是珠江水运实现大投入、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时期。
随着内河水运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沿江各省区纷纷掀起了“水运大会战”,珠江水运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港口枢纽地位明显增强、运力结构调整明显加快、水运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据统计,“十二五”期,珠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91亿元,是“十一五”期的2.9倍;新增和改善内河航道里程2880.3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6万公里;新增泊位77个、新增货物综合通过能力8500万吨,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到4.93亿吨;运输船舶平均载重吨将近1100吨,比2010年增加了500多吨,水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珠江水系货运量从2010年的4.6亿吨增长到2015年的7.6亿吨,年均增长10.5%。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时期,也是珠江水运实现通江达海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
面对珠江水运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经济、不环保,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不够、水运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等问题和挑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努力实现珠江水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和平衡,全力当好珠江水运改革发展的先行官。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拓展珠江水运发展新空间紧紧围绕珠江水运“通上游、畅中游、优下游、连支流、接海运”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积极凝聚各方合力,加快实施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全力提升干线航道通过能力;重点推进北江、东江、柳江、贺江等重要支流扩能或复航,积极构建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网络畅通的内河航道网。
要坚持“互联网+”思维,依托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加快提升航道信息、船闸运行、港口口岸等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打破珠江水运行业管理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
试论珠江水系的河流生态问题及对策 精品
![试论珠江水系的河流生态问题及对策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af38358e2bd960590c67790.png)
试论罗平县境内河流生态问题及对策一、河流生态系统概况1.生物生存环境珠江水系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相对较大。
在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077条。
珠江三角洲平均河网密度为0.9km/km2,水面面积占全流域总水水面积的20%左右,为珠江流域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
珠江水系河流生境类型可分为“平原缓流型”和“山麓急流型”。
总体上急流型多于缓流型,按鱼类生态区划属于“南岭山麓型”;流域内主要湖泊集中于西江上游的南盘江流域,多为构造湖和岩溶湖,此类湖泊的封闭与半封闭生态环境与河流鱼类基本隔绝,降低或丧失了与江河鱼类的交互作用。
珠江流域伴生湖泊数量少,面积也小,主要有东江下游的潼湖和西江南宁市的南湖、肇庆市的星湖等;流域内已建成的水库有近9000座,多为中小型水库,为鱼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水域,但也阻隔了鱼类的迁徙和回游。
珠江水系为温水性河川,年平均水温在17.5~22.9℃之间,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水温除个别河流(桂江等)外,多在12℃以上。
因而,流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都适合狭温性鱼类(如鲮鱼等,临界死亡水温为10℃),北部山区每年1~2份寒潮侵袭时,水温骤降常造成一些越冬热带鱼类大量死亡。
珠江流域各主要河流均为少沙河流,河水透明度较高,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低;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平均值一般在7mg/l以上,水生生物的物种丰富,但生物量较低。
2.生物多样性珠江是我国7大江河流域中最南部的河流。
按照河川水量排序,珠江次于长江,位居第二位;按照河流生物和鱼类种属多样性排序,珠江高于长江,位居全国7大江河首位。
根据水产部门的资料,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795种(包括亚种),珠江水系有鱼类381种(最新的统计有450多种),长江水系有370种,黄河水系仅有191种,东北黑龙江水系有175种,西部地区鱼类稀少,如新疆仅有50余种,西藏仅有44种。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4b1d1e0722192e4536f693.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交通运输厅(局、委),部管各社团,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珠江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流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通达香港、澳门,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切实推动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着力改善通航条件、推进转型升级、强化安全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打造珠江黄金水道,为促进流域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统筹协调。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注重水运与防洪、发电等关系的协调,充分发挥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
重点突破、协同发展。
以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重点环节、重要瓶颈为突破口,精准发力,合力推进,促进航道、港口、船舶等水运要素协调发展。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重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水运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安全第一、生态优先。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将生态优先理念贯彻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推进水运绿色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珠江黄金水道。
建成干支衔接区域成网的高等级航道体系。
促进水运绿色发展,合力建设美丽珠江
![促进水运绿色发展,合力建设美丽珠江](https://img.taocdn.com/s3/m/b68844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d.png)
促进水运绿色发展,合力建设美丽珠江2017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将在长沙召开,自2015年第一次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协议会议以来,该会议已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重要一环,为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建设珠江黄金水道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果丰硕。
201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将于将于9月24日至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作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将于9月25日召开。
届时,来自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自治区)以及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航务管理局及四省区交通港航部门将汇聚一堂,共商珠江水运发展大计。
记者从珠江水运科学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办公室获悉,今年会议的主题是“促进水运绿色发展,合力建设美丽珠江”。
根据《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工作规则》,高层协调会议按国务院排序,由珠江水运相关省(自治区)行政领导轮流主持。
2017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将由贵州省人民政府领导主持。
回首:成果丰硕自2015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成立至今,高层协调会议成果丰硕。
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自治区)对珠江水运发展的关注度加大,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自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已成功召开了两次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对加快珠江水运建设,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主要问题,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协调机制作用,在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下,在泛珠秘书处大力支持下,主动作为,建言献策,积极推动珠江水运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为珠江水运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江航务管理局会同了四省(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共同开展了《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称《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现已正式发布实施。
珠江市珠江治理实施方案
![珠江市珠江治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4fa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6.png)
珠江市珠江治理实施方案珠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承载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然而,长期以来,珠江流域水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珠江治理工作,制定并实施珠江治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紧迫。
一、加强水污染治理。
针对珠江流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应加强排污口监管,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加大对工业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珠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加强水生态修复,保护珠江流域的湿地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
在珠江流域内,要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推动珠江流域水资源的跨界调剂和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三、推进水生态保护。
珠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应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开展水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开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渔业,推动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四、加强水环境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珠江流域水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加强水环境信息公开,提高社会公众对水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珠江治理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珠江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加强珠江治理工作的宣传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珠江治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度。
同时,加强珠江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六、加强国际合作。
珠江是一个跨国流域,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珠江治理工作。
加强珠江流域国际流域合作组织的建设和运作,推动珠江流域国际流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形成跨国流域治理的合力。
总之,珠江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珠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保障珠江流域生态安全,推动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d692153b307e87101f6965a.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水运局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李天碧局长针对《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作用以及重点任务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一、《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珠江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流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通达香港、澳门,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也是实现西南与华南地区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十三五”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对珠江水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的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等,也为珠江水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由于珠江水运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关系十分紧密,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沿江四省区对发展珠江水运呼声强烈。
为了打造珠江黄金水道、促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交通运输部出台了《若干意见》。
二、《若干意见》出台的意义和作用一是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珠江水运的比较优势。
珠江水系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水量丰沛,自然条件优越。
珠江贯穿华南、连接西南,通达港澳、辐射东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加之西南矿产资源丰富,华南外向型经济发达,水运需求潜力巨大。
珠江水运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出台《若干意见》,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珠江的航道、港口和航运服务条件,将能更好的发挥珠江水运投资少、运量大、能耗低、占地省的比较优势。
二是有利于推动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突出问题。
珠江水运发展目前仍存在不通、不畅、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西南地区一些重要节点枢纽未建通航设施,导致连接云贵两省与下游地区的出海通道长期断航,阻碍了云贵两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
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a605c84028915f804dc2a2.png)
于建设 “ 通 、高效 、平安 、绿 色 ”内河 畅
航 运 的 有 利 契 机 ,不 断 提 升 内河 航 运 在 综
合运 输体 系 中的地 位 ,不断加 强 内河航 运
对 区 域 物 流 体 系 建设 的 重 要 作 用 ,为 使 珠
少 、能耗 低 、污染小 的优 势 ,有效缓 解 区
域经 济高 速发展 所 面临 的土地 制约 、环境
合 运 输 体 系 “ 一 五 ”规 划 》 、 《 江 十 珠 三 角 洲 高 等 级 航 道 规 划 》等 规 划 ,经 过
“ 一 五 ” 期 的 重 点 建 设 ,珠 江 i 角 洲 地 十 区 已基 本 建 成 “ 纵 横 三 线 ” 三 级 及 以 三
上高 等级航 道 网 ,有 效保 障 了珠 江 三角洲 地 区率 先实 现现 代化 的进程 ,为密切 粤港 珠 江三 角洲 ( 简称 “ 二 角 ” ) 为 珠 三 作
环珠 江j 角洲地 区紧密相 连 的一体 化综合
交 通 运 输 体 系 ;另 一 方 面 ,抓 住 国 务 院 关
人 了全 面建设 小 康社会 、率 先基 本实 现现 代化 和加 快融 人 “ 泛珠 江三 角洲 ”区域 合
作 与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充 分 利 用 丰 富 的 水 运 资 源 ,进 一 步 发 挥 内 河 航 运 运 能 大 、 占地
重要 的作 用 。 “ 一 五 ” 期 问 ,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步 十
三角 洲高 等级 内河航 道 网的现 代化水 平 ,
大 力 推 进 水 路 交 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形 成 网
海 事 大 学 硕 士 毕 业 ,现 就 职 于 交 通 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的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2894298a1c7aa00b42acb48.png)
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作者:彭磊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27期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in West RiverPeng Lei(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珠海 519080)(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Zhuhai 519080,China)摘要:江海联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运输模式。
文章对江海联运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说明,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重点对影响西江流域江海联运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西江流域发展江海联运的主要存在问题。
Abstract: 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is one of economic and efficient ways. The Paper explains its character and analyzes the condition of development,then focuses on the factors such as channel and source of good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in West River.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in West River.关键词:江海联运影响因素港口经济Key words: 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ation;influencing factor;port economy 中图分类号:U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78-020引言2009年12月17日,由西江沿岸的南宁市、贵港市、来宾市、柳州市、梧州市、云浮市、肇庆市、江门市、佛山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等主要城市的港航企业组成的西江港口联盟在珠海成立。
努力走出珠江特色水运发展新路
![努力走出珠江特色水运发展新路](https://img.taocdn.com/s3/m/2a72802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6.png)
努力走出珠江特色水运发展新路文丨王建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全体交通人在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也为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要谋划好交通强国建设珠江篇章,必须深刻把握交通强国建设的内涵,紧紧围绕“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总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珠江特色的水运发展新路子,更好地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035年综合实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珠江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连接滇黔、横贯粤桂、通达港澳、辐射东盟,航道通航里程达1.56万公里、年货运量近10亿吨,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近8亿吨,是我国重要的水上运输大通道。
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珠江水运将继续发挥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合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计划通过“两步走”的方式实现新时代珠江水运现代化发展目标。
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珠江水运现代化,珠江水运综合实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全面实现珠江水运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独具特色、全流域的珠江黄金水道。
珠江水运将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统领,围绕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重点目标任务。
推动规划落地 加快补齐短板在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方面,珠江水运将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一横一网三线”高等级航道为重点,实施碍航闸坝复航、西江航运干线扩能等工程,提前做好湘桂、赣粤等跨水系沟通工程的研究储备,构建珠江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贯通、连接港澳、沟通水系的珠江黄金水道。
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发展,加快运输结构调整,补齐发展短板。
在航运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方面,珠江水运将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港口体系,促进港产城互动发展。
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突出问题
![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突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4b343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7.png)
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突出问题
李小健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承担着沟通大西南与粤港澳集疏运业务的珠江,多年来,由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水运大通道的作用始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巨大的运输潜能淹没在滚滚的珠江河水之中,无论是沿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布局的优化、中上游地区百姓的脱贫致富都在期盼着流金淌银的珠江早日上通下畅,发挥水运物流大通道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李小健
【作者单位】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凝心聚力,共谋珠江水运发展大事r——2017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工作
报告 [J], 王建华
2.珠江内河水运发展提速——珠航局召开2009年半年工作会议为珠江水运发展鼓劲加力 [J],
3.试论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J], 梁建伟;
4.珠江水运发展正当时——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办公室工作报告节选 [J],
王建华
5.珠江水运发展打响“攻坚战” 2016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南昌成功召开 [J], 张建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