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言测量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的一项重要活动,测量是指在认识物体或者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将所要认识的量和价值转变为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的过程。

测量知识点是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地理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测量.一、测量的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为了确定一个事物或者现象的某一性质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2.测量的要素测量的要素包括被测量的对象,测量的目的,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过程。

3.测量的分类按照测量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将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精密测量和粗糙测量、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

二、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的比较原理测量的比较原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象的性质或者数量。

2.测量的传感原理测量的传感原理是指通过传感器将被测对象的物理量转化为信号的过程。

3.测量的数据处理原理测量的数据处理原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结论。

三、测量的仪器和设备1.测量的基本仪器测量的基本仪器包括尺子、量角器、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块规、测量台等。

2.测量的传感器测量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3.测量的数据处理设备测量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卡、控制器、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打印机等。

四、测量的误差和精度1.测量误差的类型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等。

2.测量精度的表达测量精度是指所测量的数据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等指标来表达。

3.测量误差的控制测量误差的控制是通过校正、调零、温补、校准等方法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五、测量的单位和标准1.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世界上通用的单位制度,包括基本单位、衍生单位和辅助单位。

2.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和判断的标准。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测量基础知识1. 测量的定义与概念测量是指使用测量工具、设备和方法进行地面或空间位置的确定、距离的测定、方向的测定和角度的测定等技术手段的活动。

它是指以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获取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工程信息、物理量信息等的活动。

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指用来描述和表示空间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系统。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坐标系统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3.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过程中用来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标准。

常见的测量单位有米、毫米、公顷、立方米等。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它是由于测量方法、仪器精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事实值之间的关系。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

二、地面测量1.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来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方法。

它是地面测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 电子全站仪测量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集成了测角仪、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仪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测量、计算和图形输出等多种功能。

3. GPS测量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技术,它在地面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通过对地表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地形图、地形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活动。

5.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不同地点的垂直位置进行测定和比较的活动,它常常使用水准仪、高山测量等方法来进行。

6.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界址、地界、地形和地表特征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它是保障土地权益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三、建筑测量1. 建筑物测量建筑物测量是指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轮廓、体积等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2.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位置、高程、水平、尺寸等进行测定和监督的活动。

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量学基础知识
性,即投影后角度大小不变(2)伸长的固定性,即长度投影后会产生变形,但是在一点各个方向上的微分线段,投影后变形比为一个常数:m=ds/dS=K
特点:(1)高斯投影是横切椭圆柱正形投影(2)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形,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并凹向中央子午线。
分带投影法:控制的方法是将投影区域限制在靠近中央子午线两侧狭长地带。
1、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并且互不相交,也不相互平行,其中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闭合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含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法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
参考椭球面——测量业内的基准面
2、高斯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方法原理:高斯投影(横切椭圆柱正形投影、保角投影)
分带投影:将整个地球划分为若干小区域进行投影。
地图投影:旋转椭球面是一个不可直接展开的曲面,其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变形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故将椭圆面上的元素按一定条件投影到平面。
等角投影又称正形投影,经过投影后,原椭圆面上的微分图形与平面上的图形保持相似。
h(AB)=H(B)—H(A)=H(B)'—H(A)'
高程零点:取海水的平均高度。
高程基准面:通过该点的大地水准面。
4、测量工作的原则(1)布局上从整体到布局(2)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3)精度上由高级道低级
原因:(1)防止误差的逐渐传递,累积增大到不能允许的程度(2)便于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3)保证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笛卡儿平面坐标系的不同:
(1)高斯坐标系中纵坐标为x,正向指北。横轴为y,正向指东。而迪卡儿坐标系中纵坐标是y,横坐标为x,正好相反。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

1、测量工作内容三要素:高程、水平角、距离(测量)2、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基平、中平(测量)3、水准仪上圆水准器长水准管的作用是整平仪器4、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5、横断面测量方法:抬杆法和水准仪皮尺法6、圆曲线的主点包括直圆点、曲中点、圆直点7、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测回、方向观测8、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附和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9、测量工作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和先控制后碎步的程序和原则进行10、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和偶然误差10、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2望远镜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水准管轴11、产生视差的原因:物象与十字丝面未重合12、视准轴是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13、经纬仪十字丝环检校的目的:使纵丝铅垂13、通常起始方向度盘配置在稍大于0度的位置,是为了减少度盘分划极误差的影响13、竖盘指标水准管居中的目的: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14、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一半是以ZY点或YZ点为坐标原点15、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确定地球表面点的位置,如何将地球表面的地貌、地物、行政和权属界限测绘成图,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将规划设计的点和线在实地上的定位的科学16、里程桩:为确定路线中线的具体位置和路线的长度,满足后续横纵测量的需要,以及为以后路线施工放样打下基础,由于桩号表示桩号至路线起点的里程数17、圆曲线:把具有一定半径的一段圆弧线,是路线转向常用的一种曲线形式18、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相等的原因:系统误差的大小与仪器至水准尺的距离成正比,因此在观测时,将仪器安置在距前、后两侧点相等处,即可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19、大地水准面:有一个静止的海平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闭合曲而匀水准面,有无数个,将其中一个与平均海平面相吻合的水准面20、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测定各桩处垂直于中线方向上的起伏情况,并绘出横断面图,供路基设计,计算土石方量以及施工边桩之用,先确定横断面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测定中线两侧地面坡度变化点的距离和高差21、比例尺精度的作用确定实地量距的最小尺寸,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比例尺。

测量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测量概念1.1 测量的概念测量是通过比较某一物理量与已知标准的大小,确定该物理量大小的过程。

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1.2 测量的分类按测量对象的性质可以将测量分为:长度测量、角度测量、面积测量、体积测量、质量测量、时间测量等;按测量的目的和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1.3 测量的误差测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误差的影响,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二、测量仪器2.1 测量仪器的分类按测量原理和方法可以将测量仪器分为:光学仪器、电子仪器、机械仪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长度测量仪器、角度测量仪器、质量测量仪器、时间测量仪器等。

2.2 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测量仪器一般由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通过使用传感器受到待测物理量的作用,产生信号,信号经过处理后显示出测量结果。

2.3 仪器使用与维护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必须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和维护标准进行使用和维护。

常用的维护操作包括校准、清洁、保养等。

三、测量数据处理3.1 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是通过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将待测物理量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显示装置等设备中。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测量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分析和图表绘制等,可以用于评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推断待测物理量的性质和规律。

3.3 数据的表示与展示测量数据一般会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通过合适的数据表示和展示形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四、常见测量方法和技术4.1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利用直接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待测物理量进行测量,如用尺子测量长度、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4.2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已知物理量的变化或相互关系来推导出待测物理量的大小,如利用速度和时间计算位移、利用面积和厚度计算体积等。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理论、测量方法与测量结果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物理等领域。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包括测量基本概念、错误与误差、测量精度、测量标准等方面。

本文将对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测量基本概念测量是通过对事物进行观测和比较,以确定其数量、性质和关系的过程。

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测量对象、测量目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等。

测量对象是需要被测量的事物,测量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测量结果,测量方法是通过使用工具和仪器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是测量的具体数值。

2. 错误与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测量方法、个人技术等因素引起的,其结果偏离真实值的方向是固定的,并且可能存在累积效应。

随机误差是由于不可控制的、随机的因素引起的,其结果偏离真实值的方向是随机的,并且可能存在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3. 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反映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大小。

测量精度可以通过准确度和重复性来评价。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接近真实值的程度,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仔细控制测量条件等。

4. 测量标准测量标准是用于确立和比较测量结果的基准。

测量标准可以分为实物标准和基本单位标准两种类型。

实物标准是通过某种物理量的实质属性作为标准来建立的,例如国际千克原器是质量的实物标准。

基本单位标准是通过一系列的精密仪器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来建立的,例如米/秒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标准。

除了上述基础知识点,测量学还涉及误差的传递、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误差的传递是指在多个测量量的组合中,各个测量量所引起的误差在组合结果中的传递规律。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对测量结果的概率性描述,通常用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基本知识目录一、测量的基本概述 (2)1.1 测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2)1.2 测量的基本目标 (4)1.3 不同领域下的测量应用 (4)二、测量的历史发展 (6)2.1 古代测量技术 (7)2.2 中世纪至近现代测量领域的突破 (8)2.3 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态势 (10)三、测量的基本工具与仪器 (11)3.1 精密测量仪器的种类与选择 (13)3.2 常规计量工具的介绍与应用 (14)3.3 现代科技在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15)四、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6)4.1 测量的基本数学与统计理论 (18)4.2 校准与校验的基本方法 (20)4.3 误差分析与控制技术 (21)五、测量的实施与过程 (23)5.1 测量计划与准备 (24)5.2 测量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5)5.3 测量结果的评估与报告 (26)六、测量的先进技术 (27)6.1 激光干涉测量 (29)6.2 动态测量技术 (30)6.3 纳米级测量技术 (32)七、测量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 (34)7.1 测量系统评定与认证 (35)7.2 质量管理标准介绍与运用 (37)7.3 实验室管理的最佳实践 (38)八、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39)8.1 测量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41)8.2 测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43)8.3 测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4)九、未来展望 (45)9.1 测量技术的新趋势与挑战 (47)9.2 人工智能与测量的结合 (49)9.3 可持续性与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50)一、测量的基本概述测量是一个系统地确定某一具体量的大小,并通过数量关系来表达其属性的过程。

它是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活动,用于获取和比较信息以支持决策和实践。

测量具有两个基本要素:“标准”和“量度”。

标准是用于定义和表示量值的特定参考,它可以是实物样本、数学模型或标准结果。

量度则是将某个量与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其量值的过程。

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量学基础知识

地面点位的确定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地面点位确定 •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地面点位确定
• 地面点的坐标
– 地理坐标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平面直角坐标
– 子午面 – 子午线(经线) – 首子午面 – 首子午线 – 经度 – 赤道 – 纬度
• 大地地理坐标
球的重力场理论、技术和方法。大地控制网是为研究地球有关的各 种科学服务的,并且是施测地形图的重要依据
地形测量学
• 概念:研究小地区地表各类地物形状和大小的科学 。 • 研究对象:地球自然表面上一个区域,由于地球半径很大,
可以把这块球面当作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其曲率 。 • 基本任务:测绘地表面各类物体形状和大小。
• 特点:①假想的;②不规则且无法用数学式表示;③有无数个;④ 水准面上任一点的切面与该点的铅垂线方向垂直。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地图投影 • 高斯投影
地面点的高程
• 绝对高程 • 假设高程 • 高差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地面点位时,往往不是直接测出它们 的坐标和高程,而是先测出水平角、水平距离,以及点之 间的高差,然后再据此推算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由此可 见,距离、角度和高差是测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 大地体 • 水准面 • 大地水准面 • 铅垂线 • 旋转椭球 • 旋转椭球面 • 椭球元素
大地水准面
• 概念: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是一个复杂的不规则曲面。 由于地球的吸引力的大小与地球内部的质量有关,地球内部的质量 分布又不均匀,这引起地面上各点的铅垂线方向产生不规则的变化, 因而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有微小起伏的不规则曲面。
摄影测量学
• 利用摄影象片来研究地表形状与大小的科学。其任务与地 形测量学相同,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同。

关于测量的基本知识

关于测量的基本知识
关于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绪论
1、测量的地位及作用
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就离不开测量,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测量是人类认识物质和改造物质世界手段之一。通过测量,人们可以获得客观事物数量上的概念,从对客观事物所作的大量观测结果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建立起各种定律。实际上科学的实质就是从各种现象的定量观察结果之间发现和应用它们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测量是打开自然科学中未知宝库的一把钥匙,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2、测量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测量呢?有关测量的定义很多,诸如:通过实验的方法,把一个量与另一个当做比较单位的已知量进行比较的认识过程称作测量;借助专门的技术工具,采用实验方法,找出待测量的数值也称为测量;使用已定的标准量与同类测量量相比较,以确定待测量值大小的过程也称为测量。以上这些定义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更简捷的说法: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称为测量。
3按被测件表面与测量器具测头是否有机械接触分类
a.接触测量:对测量器具的侧头与零件被测表面接触后有机械作用力的测量。为了保证接触的可靠性,测量力是必要的,但它可能使测量器具及被测件发生变形而产生测量误差,还可能造成对零件被测表面质量的损坏。
b.非接触测量:测量器具感应元件与被测零件表面不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测量力。属于非接触测量的仪器主要是利用光、气、电和磁等作为感应元件与被测件表面联系。
3测量方法: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实际操作。广义的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
4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真值的定义为:当某个量能被完善的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由于测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对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说明其可信程度。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系统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 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如千分尺的零位不正确 引起的误差或刻度盘偏心引起的角度测量误差(按正弦规律变化)等。 系统误差大部分能通过修正值或找出其变化规律后加以消除或减少。
粗大误差:指由于主观疏忽大意或客观条件突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如 由于测量者的看错、读错、记错以及突然的冲击振动而引起的误差。 在进行误差分析时,主要分析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应剔除粗大误差。
第三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量块 三、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四、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五、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就是将被测的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在量值 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过程。 2、测量公式:若被测量为L,标准量(计量单位)为E,那 么测量就是确定L是E的多少倍。即确定比值q = L / E,最后 获得被测量L的量值,即 L = qE。
二、 量块
(6)量块的选用:
量块在使用时,常常用几个量块组合使用。国家标准共规定了17种系 列的成套量块。其每套数目分别为91,83,46,38,10,8,6,5等。
二、 量块
组合量块时,为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尽量减少 量块的组合块数,一般不超过4 块。选用量块时,应从所 需组合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开始,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 尺寸的一位尾数。
(3)量块的用途 用于尺寸传递;体现测量单位、检定和校准计量器具;比
较测量中,用于调整仪器零位;也可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 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 (4)量块的精度
相关精度指标术语: ➢量块长度Li:量块一个测量面 上任意点到其相对的另一个测量 面相研合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量块中心长度L:一个测量面 中心点到另一个测量面研合面的 垂直距离;

测量学基础知识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总结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数据处理等内容的学科。

测量学在很多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地理测量、工程测量、物理实验等。

下面是对测量学基础知识的总结。

一、测量的概念1.测量是指通过比较一个待测量与已知参考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来确定待测量的过程。

2.测量的目的是获得准确、可靠、有效的待测量的数值。

3.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

二、测量的分类1.根据待测量的性质,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2.根据测量过程是否需要使用标准物品,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两种。

3.根据测量过程是否需要经过数学处理,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三、误差的分类1.绝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除以为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系统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系统性偏差。

4.随机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在重复测量中的不确定性。

1.人为因素:操作技巧、视觉判断、操作时间等。

2.仪器因素:精度、灵敏度、漂移等。

3.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压等。

4.待测物因素:特性、条件等。

五、测量器具的分类1.直接量器具:能够直接读取待测物理量的数值,如尺子、千分尺等。

2.感应量器具:根据待测物理量对传感元件产生的响应信号进行测量,如温度计、压力计等。

3.比例量器具:通过比较待测量与已知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来测量,如天平、电压表等。

六、测量数据处理1.绘制误差图:将每次测量的结果绘制成图表,以观察其分布和趋势。

2.求平均值:将多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3.确定标准偏差:用于衡量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4.确定置信区间:用于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七、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范围,通常用标准差或置信度表示。

3.不确定度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和数学模型进行评估和计算。

八、测量的精度要求1.精度要求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要求。

2.精度要求与测量目的和使用要求密切相关。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是测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通过比较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未知量的过程。

2. 测量的目的: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准确、可靠、可重复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3. 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包括被测量对象、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三个基本要素。

4. 测量的误差:测量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的,而随机误差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
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
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6. 测量的单位:测量结果需要使用适当的单位来表示,例如长度可以用米、厘
米或英寸等单位。

7. 常见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等。

8. 测量数据的处理:在测量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
整理、筛选、统计和图表展示等。

9. 测量的不确定度: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测量结果通常伴随着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范围或可信度的度量。

10. 校准和验证:测量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这些是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
可以继续提问。

测量培训课件ppt课件

测量培训课件ppt课件
计算距离。
机械测距
利用机械结构,如弹簧或齿轮 等,测量目标距离。
角度测量
光学测角
利用光学原理,如望远 镜或显微镜等,测量角
度。
电子测角
利用电子传感器,如电 子罗盘或陀螺仪等,测
量角度。
机械测角
利用机械结构,如量角 器或转盘等,测量角度

水准仪测角
利用水准仪的原理,通 过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来
计算角度。
利用直角坐标系,通过测量点的坐标值来确 定目标位置。
三维坐标测量
利用三维坐标系,通过同时测量三个坐标轴 上的值来确定目标位置。
极坐标测量
利用极坐标系,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来确定 目标位置。
摄影测量
利用摄影技术,通过拍摄照片并分析照片中 的几何特征来确定目标位置和姿态。
04 工程测量实践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
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主要涉及施工前后的测量工 作,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 的定位和变形观测等。
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方法包括全站仪 、GPS、水准仪等,这些技术方法能 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测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 环节,通过准确的测量,可以控制施 工误差,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风 险。
使用合格设备
使用经过认证合格的测量设备,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意外事 故。
设备存放与运输安全
在存放和运输测量设备时,应遵循安全规范,防止设备损坏或人 身伤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水利工程测量

测量学重点归纳

测量学重点归纳

误差来源:仪器误 差、观测误差、环 境误差等
误差类型:系统误 差、随机误差、粗 大误差等
误差选 择高精度仪器、多 次观测取平均值、 排除粗大误差等
高程测量
第四章
水准测量
原理: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 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
仪器:水准仪、水准尺、测杆、 尺垫等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的方法:包括地形 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利用 调查等
土地测量的定义:测量土地 面积、形状、位置等属性
土地测量的应用:用于土地 规划、土地管理、土地开发

土地测量的注意事项:确保 测量精度,遵守相关法律法

地图绘制
地图绘制是测量学的重要 应用之一
地图绘制需要精确的测量 数据
地图绘制可以应用于导航、 规划、研究等领域
测量学重点归纳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测量学基础知识 02 距离测量 03 角度测量 04 高程测量 05 坐标测量
06 测量学应用
测量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学:研究如何精确地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物理量的科学 测量工具:包括尺子、量角器、测距仪等 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地图绘制需要掌握地图投 影、地图符号等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坐标测量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环境误差等 误差类型: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等 误差影响因素:观测条件、仪器性能、观测方法等 误差处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提高仪器精度、减少环境影响等

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量学基础知识
19
水准测量:测出AB两点之间的高差,可在AB两点上分别竖 立两根标尺,在两点之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 使视线水平照准A点标尺读数,设为a,再照准B点标尺读 数,设为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因为A点高程已知,通常称a为后视读数,而称b为前视读 数。即hAB=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制成了利用磁石的指南仪器“司 南”,它是沿用几千年的指南针与罗盘的雏型。大约是公 元前2200年,夏禹治水时,使用了“左准绳,右规矩”的 测量工具和方法。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时期的 《地形图》和《驻军图》》。东汉张衡研制的天球仪与侯 风地动仪、魏晋时期刘徽的《海岛算经》、西晋裴秀的 《制图六体》、唐李吉甫的《元和群县图志》等等一系列 成就都在我国测绘史上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22
S3型水准仪的构造 S3型微倾式水准仪组成,它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 分。 仪器的上部有望远镜、水准管、水准管气泡观察窗、圆水准器、 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制动螺旋、微动及微倾螺旋等。
23
仪器竖轴与仪器基座相连;望远镜和水准管连成一个整 体,转动微倾螺旋可以调节水准管连同望远镜一起相对 于支架作上下微小转动,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望 远镜视线精确水平,由于用微倾螺旋使望远镜上、下倾 斜有一定限度,可先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粗略定平仪器。
21
2.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水准仪是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按其所能达到的精度分为DS05、 DS1、DS3及DS10等几种等级。 “D”和“S”表示中文“大地”和“水准仪”中“大”字和“水” 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通常在书写时可省略字母“D”, 下标“05”、“l”、“3”及“10”等数字表示该类仪器的精度。 S3型和S10型水准仪称为普通水准仪,用于国家三、四等水准 及普通水准测量,S05型和S1型水准仪称为精密水准仪,用于 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

测量手算基本知识总结

测量手算基本知识总结

测量手算基本知识总结
一、测量
测量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知识认知活动。

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空间物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进行信息获取的一种可靠方法。

以满足实际需要,根据物质的实际特性和形状,以及按一定的规则和规格进行比较、比例、分析的一种途径。

二、测量基本原理
1、精度原理:测量器具测量精度与本身的精度有关,也就是指测量结果如果偏离实际值的程度。

一般来说,精度越高,测量结果也越准确。

2、准确原理: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也就是说,准确性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来判断测量结果和实际值的差异程度。

3、误差原理: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偏差,即测量幅度误差与测量精度误差。

三、测量方法
1、模拟测量:即根据真实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来作出判断,比如眼观六路,比例尺,三角尺等。

2、机械测量:结合机械设备与测量仪器完成测量,比如千分尺,内外径规,电子测头,测径仪,拉伸仪等。

3、数字测量:将探测到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由数字测量仪器以数字形式显示,比如。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1.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答: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2. 什么叫水准面?答: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3.由于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以分为哪几类?答:可以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真方位角是以过直线起点和地球南、北极的真子午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磁方位角是以过直线起点和地球磁场南、北极的磁子午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是以过直线起点的平面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4.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答:在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即先进行控制测量,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在精度上“有高级到低级”。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可以减少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同时,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网,可以分区平行作业,从而加快测量工作的进展速度。

5.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工作?答: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

6.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答: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出另一点的高程。

7.在一个测站上,高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答:在一个测站上,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高差为正,说明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高差为负,说明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

8.DS3型微倾式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有什么作用?答:圆水准器是用来指示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管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的装置。

9.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答: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若看到十字丝与标尺的影像有相对移动时,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由于视差的存在,当眼睛与目镜的相对位置不同时,会得到不同的读数,从而增大了读数的误差。

测量学基础常识100个知识点

测量学基础常识100个知识点

测量学基础常识100个知识点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图、测设、用图)。

3、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6、名词解释: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11、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1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13、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水准测量核心是测定高差,目的是推算高程,关键是视线水平。

14、DS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15、水准仪使用的步骤水准仪使用的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6、水准路线有那几种?(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17、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测量
控制网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是各项测量工作的依据。

对于地形测图,等级控制是扩展图根控制的基础,以保证所测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为一个整体。

对于工程测量,常需布设专用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的依据。

在一定区域内,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

包括:①平面控制测量,是为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而进行的;②高程控制测量,为测定控制点高程而进行的;③三维控制测量,为同时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或空间三维坐标而进行的。

在测区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地形测图或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区域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一般分别单独布设,也可以布设成三维控制网。

控制测量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与其垂直的铅锤线是外业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由于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故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面。

平面控制网
常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和边角测量等方法建立。

三角测量
三角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方法之一。

但三角网(锁)要求每点与较多的邻点相互通视,在隐蔽地区常需建造较高的觇标。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布设简单,每点仅需与前后两点通视,选点方便,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和建筑物多而通视困难的城市,应用起来方便灵活。

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发展,导线测量的应用日益广泛。

三边测量
三边测量要求丈量网中所有的边长。

应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后即可进行解算。

此法检核条件少,推算方位角的精度较低。

边角测量
边角测量法既观测控制网的角度,又测量边长。

测角有利于控制方向误差,测边有利于控制长度误差。

边角共测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点位精度。

在工程测量中,不一定观测网中所有的角度和边长,可以在测角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边长,或在测边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角度,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小三角测量是在小测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方法,它多用于小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网以下的加密,作为扩展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网(点)的基础。

此外,交会定点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点的一种方法。

在2个以上已知点上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前方交会法;在待定点对3个以上已知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后方交会法。

区域控制网同国家控制网相比较,前者控制面积较小,控制点的密度大,点位绝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对于区域性平面控制网,根据测区面积、发展远景、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控制点的必要精度和密度的情况下,可以一次全面布网,也可以分级布网。

分级布网通常先布设大范围的首级网,再分阶段进行低级控制点的加密。

分级布网可以采用同一种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设计时,应进行精度估算,测图控制网要求全网的精度相对比较均匀。

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有时需在大范围控制网内部建立较高精度的局部控制网。

区域控制网一般在国家控制网下加密,或以国家控制网为起算数据,以便统一坐标系统。

若测区内无已知控制点可以利用时,可在网中任选一点用天文测量方法观测其经纬度,换算成高斯-克吕格尔直角坐标,作为起算坐标。

又观测该点至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将其换算成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

在个别情况下,小测区也可采用假定坐标和磁北定向。

三角网所需的起始边长可用测距仪器直接测出。

当测区面积较小时,可将其视为平面。

但在较大的区域内,则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为了合理的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应适当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

观测成果一般应归化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上,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以便尽量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有利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

当测区平均高程较大时,为了使成果与实地相符,应采用测区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

当测区中部远离3°带中央子午线时,应以测区中部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采用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见高斯-克吕格尔平面直角坐标系)。

工程测量中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要求。

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布网方案提供选择。

随着计算工具的发展,可以应用最优化方法的理论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高程控制网
主要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

水准测量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水准网。

区域性水准网的等级和精度与国家水准网一致。

高程控制网可以一次全面布网,也可以分级布设。

各等级水准测量都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首级网一般布设成环形网,加密时可布设成附合线路或结点网。

测区高程应采用国家统一高程系统。

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用假定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竖直角和水平距离计算高差而求出高程的,其精度低于水准测量。

常在地形起伏较大、直接水准测量有困难的地区测定三角点的高程,为地形测图提供高程控制。

三角高程测量可采用单一路线、闭合环、结点网或高程网的形式布设。

三角高程路线一般由边长较短和高差较小的边组成,起讫于用水准联测的高程点。

为保证三角高程网的精度,网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已知高程点,这些点由直接水准测量或水准联测求得。

为了尽可能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每边均应相向观测。

后方交会与前方交会
前方交会法:在己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己知点(A,B)上架站通过测量α角和β角,计算待测点(P)坐标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红色字母代表的站点为架站点(A,B):
后方交会法:在待测点(P)上架站,通过使用三个己知点(A,B,C)及α角和β角计算待测点(P)坐标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红色字母代表的站点为架站点(P):
超挖欠挖计算方法
在隧道开挖前,用全站仪沿隧洞弧线间隔测量20个点的三维坐标(x,y,z)。

其中x表示桩号,y表示偏距z表示高程。

假设,表示测点到断面圆心的垂直距离。

r表示测点到断面圆心的实际距离。

起算点桩号,高程。

隧洞斜率,
设为隧洞倾斜引起的高差,则

断面圆心的高程
可得
若p<-15cm,则该点欠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