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丁香结》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丁香结》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 (1—3):花之美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来描写丁香花的?
“忽然”写出了在作者在城里街旁尘土纷 嚣之间看到丁香花时的惊喜之情。
花之美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 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 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雪白”“眼前一亮”写出了白色丁香花耀眼、引人注目的特 点。“眼前一亮”还表现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语文要素
阅读方法解密:由事物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文章深层意蕴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作者写作时,常常会 由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想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悟。阅读这 类文章时,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特 征,透过文字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非兰非桂”说明丁香 花香味独特,容易分辨。
指的是丁香花。
花之美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 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 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 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渗”字写出了丁香在着了水滴后,色彩仿佛流动起 来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的情境。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 愁”,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 结之悟 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 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 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 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课堂小结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主要写描写了城里 街道旁 、宅院里、城外校园里、 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第2课时课件

外研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第2课时课件

►If I had not been born Napoleon, I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born Alexander. 如果今天我不是拿破仑的话,我想成为亚历山大。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 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
Practise
Guessing game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从教师准备的几张表示
某个地点的图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不能让另外一位同学看
见,然后用there be句型描述在图片地点中可能出现的事
物,另一人则猜测地点名,如果该学生猜不出来而想要获
得更多的信息,则用“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it?”向对
Simon:What are you doing...! Daming:I'm... Simon:Do you...? Daming:Sometimes. Simon:Do you...? Daming:Yes!Can you tell...? Simon:There are... ...
Free talk Last class we learnt some new words, now let's review them.
Think...
有时

那么


舞蹈
商店
唐人街
Talk about Chinatown. There is a Chinatown in New York.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in Chinatown.
There are lots of Chinese restuarants.

教科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1第2课时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1第2课时教学课件

>>Practice
3 Let’s play a bingo game using the full sentences.
>>Practice
Check Up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 √√
>>Practice
Check Up
√ B. Listen and choose the correct picture. √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
Unit1 Going to School
第2课时
>>Presentation
Listen and read
Qiaoqiao: Look! There’s Jim. He’s coming. Run, Jim, run!
>>Presentation
Listen and read
>>Practice
Work together A. Work in pairs. “Bingo”
1 Think about the past tense of the 9 words below.
is
are
go make stop
do
have hurt wake
>>Practice
2 Draw a bingo board and write the past tense of the 9 words above. Then play a bingo game with your partner.

>>Practice
Check Up C. Read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习题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习题课件
(画图略)
第4课时 欣赏与设计 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BS 六年级上册
1圆
知识点 1
1. 填空。
图案的形成
1 3
4 4
2.下面的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
分别以正方形的四
个顶点为圆心,边 长为半径画 1 圆。
4
把圆的周长平均分成6份, 分别以这6个等分点为圆心, 大圆半径为半径画弧。
3.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说一说,画一画。 略
2.请你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释水桶的盖子为什么要做成 圆形的?
因为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所以 盖子不会掉入桶中。
3.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 m的圆,没有这 么大的圆规,该怎么画?
将一根5 m长的绳子的一端用铁钉固定在操 场地面上作为圆心,拉紧绳子转动一圈,另 一端在地面划过就可以画一个半径为5 m的 圆。(绳子无弹性)(答案不唯一)
1.填空。 (1)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张纸片
的( 对称轴 )。 (2)圆的对称轴是( 直径 )所在的直线。 (3)半圆形有( 1 )条对称轴。 (4)正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知识点 2 圆的对称轴与圆心的关系
易错点 对圆的特征理解不透而导致解题错误
4.下图中圆的半径是4 cm,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2=8(cm) 8×8=64(cm2)
提升点 1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
5.把一张边长是8 dm的正方形纸片,剪成半径是1 dm 的圆形纸片,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先画出草图,再解答) (画图略) 8÷(1×2)=4(个) 4×4=16(个)
第一单元 圆 习题课件

第一单元第2课时《圆的认识(二)》示范课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时《圆的认识(二)》示范课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

1/ 10第一单元 圆 第2课时 圆的认识(二)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使学生认识到圆的轴对称性,与其他平面图形相比,圆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本课时首先,通过折纸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圆的对称轴必须经过圆心,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因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接着,梳理已经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与圆形进行比较,深刻认识圆的独特性:只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通过折纸活动找出圆心,认识到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并通过找圆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普遍化思维策略。

最后,通过找组合图形的对称轴体会正多边形的对称轴一定是圆的对称轴,这也是组合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圆的完美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及区别于其他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折纸活动找出圆的圆心,从而培养学生普遍化的思维策略。

2/ 10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图形,提出问题。

师:你知道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师:学生边讨论边回答再提出问题: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引发学生思考。

师:(教师手持圆形卡片)那么我们新认识的伙伴“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它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轴对称图形的特性?这节课我3/ 10一、探究圆的对称性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动手试一试!师: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用一个圆形纸片,折一折。

课件展示折叠过程:继续沿着不同的方向折线,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讨论,找一找他们的对称轴。

课件展示:师:通过折纸活动,同学们能说一说圆有哪些特性吗?归纳:①圆是轴对称图形;4/ 10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部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一课第2课时ppt

部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一课第2课时ppt

打击违法犯罪
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社会所有成员都要遵守法律”这句话?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 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的作用大
[选做题]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爸爸该如何维权呢?
认识民法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 关的权力,督促其履 行自己的职责,管理 公共事物,为公众提 供服务。
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哪些机关参与案件处理?
阅读角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 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而道德等其 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 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 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认识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 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和经济秩序。
认识民法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 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 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 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 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 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 关系。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①了解不同的法律调解不同的社会关 系。 ②体会法律的作用。 ③学习用相应的法律解决问题。
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总结: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 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 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 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 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 的身影。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1
桶是多少升?
2
1 4桶是多少升?
1 桶是多少升? 2
1 桶是多少升? 4
每桶的体积×桶数=总体积
算式:
12
1 2
12
1 4
1桶水有12L 就 求是12求L的12L( (的14(())12是))是多多少少。和
12
1 2
12
1 4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__求__这__个__数___ _的__几__分_之__几__是__多__少____________。
20×54=16
提升点 2 解决实际问题
6.在“校园小明星”评选活动中,共评出小明星 60 人,
其中女生占152,小明星中女生有多少人? 60×152=25(人) 答:小明星中女生有 25 人。
提升点 3 比较等式中未知数的大小
7.已知 a、b 是两个不为 0 的整数,其中 a×1123=b×56, 比较 a、b 两个数的大小。 a<b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就可以用乘法计算。
第五步小试牛刀
一袋面粉重3kg,已经吃了它的
3 10
,吃了多
少千克?(教材P3做一做)
这袋
面粉
求这袋面粉的
3 10
,就是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
3
×
3 10
=
9 10 (千克)
要用乘法计算。
答:吃了 9 千克。 10
1 分数乘法
第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RJ 六年级上册
1.口算。
1 4
×5=
5 4
1 5
×15=3
23×6= 4
5
1 4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丁香结》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丁香结》PPT课件

点拨: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A项和B项对应了丁香
在微雨中“格外妩媚”的特点,C项中“坚强、高洁”的描 述与此不符,故答案选C。
任务四:悟花中之情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
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
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 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 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 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从生活实际想开去
丁香结和人生有 什么相似之处?
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丁香结引发了你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 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
高洁
清雅
谦虚
隐逸
习题课件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2. 丁香结
任务一:想象院中美景 一、 读语段,完成练习。
又是一年春来到,雨后薄. 雾中的花草①diǎn zhuì着 【yōu yǎ】的小院。芭. (bā bō)蕉的叶子.参(cān cēn shēn).
5.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 又是如何解开的。 ______示__例__:__有__一__次__,__我__考__试__没__有__考__好__,__心__里__特__别___ _难__受__。__后__来__,__我__冷__静__地__分___析__了__考__得__不__好__的__原__因__,___ _积__极__面__对__,__更__加__努__力__地__学___习__,__终__于__取__得__了__好__成__绩__。_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 微雨连在一起”?借助图片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学课件






点拨: 本题考查四字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一碧千里”指一
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色欲流”指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 绿到了极致。描写“绿”的四字词语还有苍翠欲滴、绿草 如茵、青枝绿叶等,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一个即可。





3. 典典游览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写了下面的片段,请你 帮他选词填空。 呼伦贝尔大草原,天地间的界线并不那么明 显一,碧__千__里__________ , 好 像 无 边 的 海 洋 。 草 原 上 ___群__马__疾__驰_____,到处是“嗒嗒”的马蹄声。
我 们 的 到 来 。 他 们 面 带 wēi xiào(
) 、 有 lǐ
mào(
) 地 为 我 们 倒 好 了 奶 茶 , 摆 上 了 奶 dòu
fu(
),jǔ bēi(
)向我们敬酒,一点儿也不jū
shù( 一
)。二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渲(xuān xuàn)染 √ .好(hǎo hào)客
草原
平地
天底下 羊群
骏马
大牛
课堂演练
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用水墨和淡的颜料在宣纸上涂抹。( 渲染 ) 2.用线条画出事物的轮廓。( 勾勒 ) 3.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翠色欲流 )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老舍的脚步初入 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奇丽 的风光。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 文,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在这些描写草原景色的语句中,哪一句给 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圆-第2课时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圆-第2课时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课件

是小圆的半径的2倍。

螺旋线是由6个
1 4
圆弧组成的,并且第1、2
部分圆弧的半径相等,后一个圆弧的半径均为前
面两个圆弧的半径之和。
知识提炼 圆在图案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美丽而又
复杂的图案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图形组成的。
第一看上面两幅图,分 析每个图的设计过程,特别 是每次画图时,以哪个点为 圆心,以哪条线段为半径, 画整个圆还是半个圆。
6.画图案时,应认真视察图案的结构,分析 图案的设计过程。
7.一个美丽的图案不仅需要好的造型,而且 涂色也是设计图案的一个重要过程。
作业1:完成教材P6练一练第4题。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知识提炼 1.圆的两条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圆心。 2.圆与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的
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正多边形的对称轴。
小试牛刀
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轴对称图 形的两条对称轴。(选自教材P6练一练第1题)
例 选择:半圆有( )条对称轴。
A.2
B.1
C.无数
错误解答:C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混淆了半圆与 圆的对称轴的数量。半圆只有一条 对称轴。
图①的绘制过程:先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取 一点作为圆心画一个圆,再在这条直线上且在圆内 选一点作圆心,以同样的长为半径画出第二个圆, 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后面三个圆,然后涂色。
依次在园内取一点为圆心 画同样大的圆
涂色
图②的绘制过程:先画一个正 三角形,分别以正三角形三个顶点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半径小于 三角形的边长),画3个等圆,去 掉正三角形,最后将不重叠区域和 三个圆都重叠的区域涂色。
以正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 心,以小于正三角形的任 意长为半径画3个等圆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课件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 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课件
醒来时的情景,分号前后句是并列关系。 例句2:分别写了吸收热量多和少的地区,分号前后两句话是转折
(对比)关系。
词句段运用之分号 分号用法: 分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 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个分句。它是一种介于逗号 和句号之间、比逗号停顿时间久一点的标点符号。一般来说, 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 号分隔。很短小的句子,一般不用分句,而用逗号。
词句段运用之分号
随堂练习
给下列句子空白处加标点。
(1)越是减产 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 越多垦荒 水土流失
就越严重
(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 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
样嗡嗡 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 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有的还
好像在打鼾
词句段运用之分号
随堂练习
给下列句子空白处加标点。
(1)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
词句段运用之分号
其它用法 (2)分号还可以用于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 例如:安放;处理;放置(《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词句段运用之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分享你拍摄的路牌:
1.拼一拼:借助拼音认识路牌上的地名。 2.说一说:你发现地名的拼音有什么不一样吗? (全是大写字母;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 与通名分写,中间空一格,如PUBIN LU。) 3.练一练:请试着拼一拼自己熟悉的地名。
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20:3020:30:177.14.2020Tuesday, July 14, 2020
爱,对下一次聚会的期待等。)
课堂小结
课后请找几首山水田园诗读一读,和同学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地图的阅读》第1、2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阅读》第1、2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六年级地理上册】

文文和爷爷奶奶来到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游览。请你根据下图帮文文设计一条游览线路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
选择适用的地图

2.现代高科技地图
说一说,图中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选择适用的地图

3.地图的种类
如果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我们这节课提到的地图,哪些属于自然地图,哪些属于社会经济地图呢?
自然地图
社会经济地图
1.以下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去实验中学,想知道怎么走,选择城市交通图 B.想知道动物园的布局情况,选择小比例尺地图 C.想知道美国在什么地方,选择世界政区图 D.从徐州去北京游览,想知道北京的位置,选择小比例尺地图2.能让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是( ) A.地球仪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交通图3.2021年6月,第11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在上海举办,来自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4个参展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 A.汤姆 B.玲玲 C.小军 D.兰兰

2.比例尺——实地范围相同
图幅面积
内容
精确度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详细

大简略低学来自阅读地图一手机地图中没有说明方向,那我们该如何判断方向呢?
一般地图的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方向
学会阅读地图

3.方向
关山中学在武汉K11Select的什么方向呢?
西北方向
学会阅读地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发表时间:2020-09-17T15:12:44.5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3期作者:狄建霞[导读] 教材第3页例3及做一做,第5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4~13狄建霞石总场一小新疆石河子 831000【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3及做一做,第5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4~13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本课是第一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

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

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并掌握怎样先约分。

【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模式。

本节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例题、示范、讲解的教学方式。

为了突破重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措施:1、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折、画、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2、自主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将算理的分析思路,制作成一个个有层次的小问题,让学生逐个击破,领悟算理。

3、说算理。

通过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完成学生思维内化,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

【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关键: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怎样先约分。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1)|人教新课标(2 014秋 ) (共35张PPT)
列式:12
3 5
=
怎么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1)|人教新课标(2 014秋 ) (共35张PPT)
分子 与 分子 的乘积作分子
1 2
3 5
1
=
3
2 5
3
1桶是多少升? 2
1
2
1 2
6
=
1
2 2
1
=6
1
3
1桶是多少升? 4
1
2
1 4
=
1
2 4
1
=3
1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1)|人教新课标(2 014秋 ) (共35张PPT)
知识提炼
知识点: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①整数与分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
数相乘,分母不变。 ②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
3.只列式,不计算。
(1)4kg的1是多少千克?
52
4 5
1
×2
(2)172小时的74是多少 小时?1 7 2
×
4 7
【名师课堂】部编版-六年级(上)数学 导学课 件-第 一单元 第2课 时一个 数乘分 数-人教 新课标 标准课 件推荐
【名师课堂】部编版-六年级(上)数学 导学课 件-第 一单元 第2课 时一个 数乘分 数-人教 新课标 标准课 件推荐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上面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1 2
1 5
=
11 2 5
=
1 10

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第1课时-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第1课时-课件

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 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赏花。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悟花。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颜色:紫色、白色; 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总结感悟
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 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 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 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 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中你喜欢的段落。
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 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另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
认识词语
宗璞 朦胧 参差 模糊
纷嚣 幽雅 单薄 花苞
缀满 斗室 芭蕉 衣襟
窥着 笨拙 妩媚 恍然
词语解释
• 纷嚣:纷乱喧嚣。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第一单元•第2课
丁香结
第一课时
谈话、图片导入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高洁、坚强
谈话、图片导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花中的隐士
谈话、图片导入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富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谈话、图片导入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坚贞不屈
谈话、图片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mple Past Tense 一般过去时
In this photo …
When I was XX years old … before ago last year
1. Read the stories.
2. Make an animal album and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No, I’m not your mum. Your mum has four legs. She is green.
Are you my mum?
I’m sorry. Bye, duck.
Later, Little Justin has four legs. He is green. He swims and sturtle.
Days after, Little Justin has no tail. He swims and swims. He meets a green frog.
What does the frog look like?




What can the frog do?
Let’s enjoy Sally’s Album.
I like reading. I’m reading this book now.
Let’s read it together.
Oxford English
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
1
Growing up
Soon he becomes a tadpole. Now he has a round head and a long tail.
I am a tadpole, small and black. Where is my mummy? Where is my mum? He decides(决定) to go to look for his mum.
The story of Little Justin
Period 2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第二小学 邹文珍
Little Justin was born in the river.
It is spring now.
Mum, where are you?
How is Justin?
He is small and black. He looks around. He cannot find his mum.
Here are more storybooks for you.
You can make more albums.
born grey
cold poor
ugly sad
swan beautif ul
born – leaf white round
big fat
green thin
butterfl y beautif ul
no tail mouth -- big
In this photo, there was no tail on Justin. His mouth was big.
frog no tail happy
Now, Justin becomes a frog.
He has no tail.
He is happy.
How is the fish?
No, I’m not your mum. Your mum has legs. She has a big mouth, too.
Mum?
I’m sorry. Bye, fish.
After a few days, Little Justin has two legs. He swims and swims. He meets a yellow duck. She has a big mouth. How is the duck? She has two legs, too.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 now today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never always usually When I was XX before In this photo … often sometimes years old … ago now never today last year
for Little Justin.
Can you help me?
Watch and follow
born small black
In this photo, Justin was born. He was small and black.
head -round tail - long
In this photo, Justin’s head was round. His tail was long.
two legs
In this photo, there were two legs on Justin.
green four legs tail -- short
In this photo, Justin was green. There were four legs on him.
His tail was short.
Search some pictures and write for your album. Draw the pictures and write for your album.
3. Prepare your own photos for next class.
She can ______________. catch flies
Mum?
Yes, I’m your mum. We are green. We have four legs, a big mouth and no tail. We can catch flies.
It’s a nice story. I want to make an album
Justin swims and swims.
This is Justin. He’s so tiny. What’s in the scene? He’s under the leaves, meeting a big fish.
He meets a big fish in the river. She also has a round head and a long tail.
Justin meets a turtle. She has four legs and a big mouth. She is green, too.
How is the turtle?
Are you my mum?
No, I’m not your mum. Your mum has no tail. She can catch fl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