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咏柳--绝句
小学语文 1-6 年级必背古诗词 70 首及释义(A4打印版)
小学语文1-6 年级必背古诗词70 首及释义1 、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牛羊就显现出来。
3 、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 、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 、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 , 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 ,那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部编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教案详解
《咏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诗《咏柳》了。
所以,我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春天是个动和静相结合的季节,它像一位天使,悄悄的来到人间;它像一位画家,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画;但是它更像是一首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在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个什么样的呢?2、我们以前还学过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你能背诵几首吗?3、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吧?师板书课题《咏柳》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是一首古诗,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三、解诗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叫《咏鹅》,咏鹅的意思是赞美鹅,那咏柳的意思就是?如果我想赞美梅花和杨树会怎么说呢?所以“咏”的意思是什么呢?那就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课题吧。
四、知诗人对于作者,你了解些什么呢?指名说。
看一看老师给你们的补充。
五、读诗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柳树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自由朗读古诗,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四名同学轮流读2、听你们读后,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范读。
说一说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3、同桌互读4、师生共读5、加动作读6、齐读六、明诗意1、读诗呢,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来,说一说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柳树的?2、课件出示第一句(1)从这一句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柳树的美?师板书:碧玉丝绦(2)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3)解释“碧玉”的另一种意思。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我会写
bīn
滨
音序:B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海滨 湖滨 造句:我家住在海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宾”下横长于宝盖。
zǐ
紫
音序:Z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紫红 紫色
造句:她穿了一件紫色的 衣服。
书写指导:“糸”撇折上小 下大,竖钩居中,两点呼应。
泗 水 滨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1.念、唱。 2.用诗歌赞美。
咏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
式叙述,在本课是歌颂、 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
垂 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ǒng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咏妆丝绦裁剪
写作手法。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 的丝带。
用了比喻的 写作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用了设问、 比喻的写作 手法。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寻芳—— 泗水滨
春 虚写:光景—— 一时新
日 识得—— 东风面
实写:万紫千红—— 总是春
万紫千红 全靠 东 风
一、巧写同音字。
yǒng ( 永 )远
( 咏 )柳
zǐ ( 紫 )色
( 仔 )细
zhuāng 化( 妆 )
假( 装 )
bì ( 碧 )绿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学习要点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咏柳
二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咏柳》是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柳树的形态,以及春风对柳树的轻轻吹拂。
其中,“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柳树如同用碧玉装扮成的,高耸入云;“万条垂下绿丝绦”则形容柳树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轻柔地垂下;“不知细叶谁裁出”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细叶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二月春风似剪刀”则巧妙地将春风比喻为剪刀,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对柳树的轻轻剪裁。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能学习到诗人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的技巧。
诗词鉴赏: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诗词鉴赏:贺知章《咏柳/ 柳枝词》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贺知章《咏柳/柳枝词》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两首咏柳教案精选
《咏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柳树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咏柳齐读课题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3欣赏柳树图片边播放图片边描述柳树的样子4、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识字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会认的字,齐读---指读---开火车读三、了解诗句的意思,随文识字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你知道说的是诗中哪句话吗?出示生字“妆”,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指读,组词。
2、从树上垂下来无数绿色的枝条,好像是绿色的带子,又对应文中的哪一句话呢?用同样方法学习“丝、绦”3、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对应文中的哪两句呢?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裁、剪”。
4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1)指名读(2)划分节奏读(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律动播放咏柳,学生跟着唱。
五、指导写字(指导写碧、丝、绿)1、学生说偏旁结构2、观察笔顺及笔画,说一说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学生练写4、说说注意的地方(高拍仪展示)六、巩固练习1、读词语歌咏咏柳杨柳柳条化妆梳妆打扮丝带铁丝裁剪裁判剪刀剪断2、补充句子-----------------,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创作。
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作品原文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②。
解把③飞花④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品注解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作品译文一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作品译文二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作品鉴赏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
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
•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关于春天的古诗1.2年级
适合 1、2 年级学生背诵的于春天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1.古诗两首—咏柳
VS
资源保护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和利用, 柳树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 柳树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乱砍滥伐、加强 病虫害防治等。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柳树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至关 重要。
06
教育意义与实践活动设计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 枯藤老树”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展现了柳树在秋日黄昏中的别样风情。
05
跨学科融合:自然科学角 度观察柳树
柳树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介绍
01
基本特征
02
生长环境
柳树属于杨柳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其树皮光滑,多为灰绿色 ;叶片细长,呈线状披针形,叶色鲜绿;花序柔荑状,花朵小而密集 ,多为黄绿色。
逐句翻译与意境描绘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一棵高大的柳树,宛如用碧玉妆点而成。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千柳条垂下,宛如绿色的丝带。
逐句翻译与意境描绘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道这娇嫩的细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精巧的剪刀。
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咏柳》以柳树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婀 娜多姿和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 通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 奇和精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
03
诗词中表现手法与技巧探 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
01
0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用“绿蚁”比喻新酿的米酒,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酒的色泽和芳香。
人教版语文课本古诗词整理一年级-三年级
人教版语文课本古诗词整理一年级-三年级一年级上册(共5首)1.《咏鹅》初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共7首)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小池》唐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画鸡》唐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共6首)1.《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年级下册(共7首)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湘教版小学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课程目录
授课内容内容 语文三年级下册节数语文三年级下册节数(131) (131)1 -2 1春的消息春的消息 2 2爱唱歌的小溪爱唱歌的小溪3 3 3 蒙蒙细雨蒙蒙细雨蒙蒙细雨4 4短文两篇短文两篇((小雨点 雨后雨后雨后) ) ) 习作习作1 1 语文活动语文活动1 143-4 5古诗俩首古诗俩首((咏柳咏柳 绝句绝句) 6 ) 6 ) 6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寓言二则((狐狸和乌鸦狐狸和乌鸦 酸葡酸葡萄) 7九色鹿8 8 渔翁和魔鬼渔翁和魔鬼渔翁和魔鬼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习作习作2 2 语文活动语文活动2 145-6 9野餐野餐 10 10 10 小英雄与连小英雄与连11 11 带着鬼子捉迷藏带着鬼子捉迷藏带着鬼子捉迷藏 12 12 12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短文两篇((墨渍墨渍信箱信箱) ) )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习作习作3 3 语文活动语文活动3 X k B 1 . c o m147-813 13 一条新裙子一条新裙子一条新裙子 14 14 14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世界上最响的声音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15 15 15 皮巧根桥皮巧根桥皮巧根桥 16 16 16 护士护士长日记长日记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习作习作4 4 语文活动语文活动4 149-10 17故乡的芦苇故乡的芦苇 18 18舍不得这颗树舍不得这颗树 19 19 19 种草莓种草莓种草莓 20 20短文两篇短文两篇((竹林 松树松树) ) )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习作习作5 5 语文活动语文活动5 1411-12 2词两篇词两篇 ( ( (忆江南忆江南忆江南 渔歌渔歌渔歌) 22) 22成语故事两则成语故事两则((刻舟求剑刻舟求剑 南辕北辙) 23孔子让路孔子让路 24 24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习作习作6语文活动6 1413-14 24精彩的大象表演精彩的大象表演 25 25蚁球飘流蚁球飘流 26 26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 27 27短文两篇两篇((捉蟹爪捉蟹爪 找小牛找小牛找小牛) ) )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习作习作7语文活动7 14 15-16 28课文收购废话课文收购废话 29 29 29 造字大王一家造字大王一家造字大王一家 30 30 30 读不完的大书读不完的大书读不完的大书 习作 8 8 语文活动语文活动814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1 多梦的季节多梦的季节2琴声叮咚琴声叮咚3穿红裙子的老师穿红裙子的老师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老师读作文的时候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1] [2][1] [2] 6成语故事二则成语故事二则 [1] [2][1] [2]7夸父追日夸父追日8盗火的英雄盗火的英雄第三单元9爱是什么爱是什么10父母心父母心11寒夜的灯光寒夜的灯光12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1] [2][1] [2]第四单元13有趣的班会有趣的班会14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 15太平洋的来客太平洋的来客16未来城参观记未来城参观记第五单元17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18城堡上的大炮城堡上的大炮19生死攸关的烛光生死攸关的烛光 20虾趣虾趣第六单元21看戏看戏22二泉映月二泉映月23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1] [2][1] [2] 24空城计空城计第七单元25童年读《水浒传》童年读《水浒传》 26三借芭蕉扇三借芭蕉扇27江南第一楼江南第一楼第八单元28小城凤凰小城凤凰29天窗天窗30云海日出云海日出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1春2风筝3遍地黄金4小塘春色口语交际习作1 语文活动1 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观书有感6古文两篇司马光称象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8爱国诗人屈原习作2 语文活动2 9自己的小路10不用搀扶11养成好习惯12一个纯真的朋友口语交际习作3 语文活动3 13赛马三月街14拉萨的太阳15诗二首窗长翅膀的太阳习作4 语文活动4 16心中的丰碑17袁隆平访谈录18红虾19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口语交际习作5 语文活动5 20小丑的眼泪21感激22短文两篇母牛像习作6 语文活动6 23古诗二首夏日绝句示儿24成语故事二则塞翁失马破釜沉舟25马陵之战26甲午海战习作7 语文活动7 27天山之夏28海滨仲夏夜29莲叶青青30捉不住的蝉声口语交际习作8 语文活动8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读碑读碑 刘邓大军渡黄河刘邓大军渡黄河 风雪重围风雪重围 礁盘礁盘 口语交际1 习作1 语文活动1 第二单元那桥,那河,那船那桥,那河,那船 搭石搭石 豆腐豆腐 回味山梨回味山梨 习作2 语文活动2 第三单元 鹭鸶鹭鸶军犬黑子军犬黑子 草虫的村落草虫的村落 诗二首诗二首狐狸的清白 可爱的小狐狸 口语交际3 习作3 语文活动3 第四单元 古诗二首古诗二首竹石 己亥杂诗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15* 木偶戏木偶戏16*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 口语交际4 习作4 语文活动4 第五单元17 杨柳杨柳 (丰子恺)(丰子恺) 18 胡杨胡杨 19 学会倾听学会倾听20* 葡萄月令葡萄月令 (汪曾祺)(汪曾祺) 口语交际5 我的未来路我的未来路 习作5 语文活动5 第六单元21 站在世界地图前的少年站在世界地图前的少年 22 只要翻过那座山只要翻过那座山 (杉美树子)(杉美树子) 23* 男孩,别哭男孩,别哭 24* 梦想飞翔梦想飞翔 口语交际6 习作6 语文活动6 。
唐诗三百首-《咏柳》赏析
唐代贺知章《咏柳》赏析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对中华文明的独特影响。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中的精华.--唐诗三百首赏析精品篇全诗原文如下:《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创作背景:小时候背唐诗,多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要求,并不能体会诗的美。
现在再读这首诗,透过诗人的眼去看窗外的柳树,垂下的柳条好像绿色的丝带,细嫩的柳叶并不是自己生长的,是调皮的春风像剪刀一样,一点一点裁剪出来的。
多丰富的想象力啊,好像不是春天带来了春风,而是春风吹过,才把春天带到了我们身边诗词注释1.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 妆:装饰,打扮。
3.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 裁:裁剪。
6. 似:如同,好像。
[3][4]诗句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作品鉴赏编辑《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
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
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咏柳-柳枝词》原文翻译赏析,咏柳-柳枝词全诗的意思
《咏柳/柳枝词》原文翻译赏析,咏柳/柳枝词全诗的意思【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古诗二首》咏柳注释译文赏析
《古诗二首》咏柳注释译文赏析1、《古诗二首》咏柳解释译文赏析《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2.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咏柳》一诗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
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解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咏柳》说课稿
《咏柳》说课稿《咏柳》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柳》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说课稿1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方式的构建语文教学首先是人文教育。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1.初读,文通字顺。
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
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动诗句。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
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读,体会感情。
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读,熟读成诵。
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达到成颂的目的。
5.读,唱唱,画画,演演。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咏柳》贺知章原文及翻译
《咏柳》贺知章原文及翻译《咏柳》贺知章原文及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柳》贺知章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咏柳》注释1.咏:歌颂、赞美。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
《咏柳》赏析其一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喻美人苗条的身段,阿娜1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二年级语文上古诗二首《咏柳》部编版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课文分析 退出
··
咏柳
《
古 诗 两 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妆: 打扮,装饰。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作者简介 退出
··
《
咏柳
丝绦:
古 诗 两 首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丝线编成的 带子。这里
万条垂下绿丝绦。 形容随风飘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的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风拂面 红杏闹春 枯木逢春 百鸟鸣春 春风和煦 四季如春 春雨如丝 草长莺飞 春雨绵绵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桃红柳绿 莺啼燕语 百花吐艳
“春”的名句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春到人间万物新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 一What colour is your pencil box?
选择。
•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出 Studying abroad has many advantages. Firstly,
it will not only
but also help us
. Secondly,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 For another, it is
( )1.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
.
•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 A. It's white and pin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 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 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 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 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 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 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 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 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两个黄鹂(lí)鸣(mínɡ)翠柳, 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窗含西岭(lǐnɡ)千秋雪, 门泊(bó)东吴万里船。
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黄鹂是什么样子?柳树 是什么颜色?黄鹂在柳 树枝头干什么?
哪个字 突出了白鹭 的姿态美?
把“鸣”字和 “啼”、“叫”相比较。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碧玉妆成一树高,
棵高高的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绦”:指丝织 的带子。
“垂”:指东西 的一头挂下来。
作者是用 什么方法来写 柳树新叶的?
咏柳
柳树 碧玉 (高) 柳枝 丝绦 (绿)
诗人看到 了这么细嫩的
叶 了子什,么他?想到[咏唐]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裁”:裁剪。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5课 古诗两首
●咏柳
●绝句 ●练习
咏柳
咏(yǒnɡ)柳
[唐]贺知章
碧(bì)玉妆(zhuānɡ)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jiǎn)刀。
“碧玉”:指青
绿色的石头,这里形 咏柳
容柳树枝叶的颜色。[唐]贺知章
பைடு நூலகம்
“妆”:指装扮。
“一树高”:一
绝句
翠柳黄鹂 青天白鹭
识字
如果把 “含”字改成 “外”字好不 好?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翠柳黄鹂 青天白鹭 西岭积雪 江畔泊船
宁静优美
《绝句》的大意如下: 在翠绿的柳树枝头,两只黄鹂欢快地叫
着;白鹭排列成行,向蔚蓝的天空展翅高飞。 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两边岷山上终年不化的 积雪;门前的江边,停泊着来自遥远东吴的 船只。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参考资料
贺知章(65—744) 唐代诗人,字 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 (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 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 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 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 《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 偶书》广为传诵。
“似”:好像。
咏柳
柳树 碧玉 (高) 柳枝 丝绦 (绿) 二月春风 柳叶 裁处出(细)
《咏柳》的大意如下: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
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一 样。从树上垂下无数绿色丝带一 样的柳条来。这细细的嫩叶是谁 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 春风这把剪刀。
绝句
绝(jué)句
[唐]杜甫
练习
组词
咏( ) 碧( ) 鹂( ) 永( ) 石( ) 丽( )
妆( ) 裁( ) 岭( ) 壮( ) 栽( ) 领( ) 状( ) 载( ) 令( )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的意思。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妆成一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