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升温方法201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873 K氧化; b、573K还原; c、723K还原。
三、Al2O3催化剂上甲醇分解
脱附产物: (CH3)2O、H2O、 CO2、CO和H2
低温:CH3OH 560oC (CH3)2O
高温(780oC): H2、CO
脱附物:CO和H2 少量(CH3)2O和CH4 脱附峰温:530 oC
无高温峰
表面H加速了NO在Ru表面 解离。
二、考察反应机理
CH4 出现在340oC, H2O与CH4同步; 有CO和CO2脱附峰
1、饱和吸附CO的催化剂脉冲吸附H2至饱和。在He中 TPSR。
225 oC,CH4窄峰
H2O峰两个,低温 与CH4相同;高温 峰从350 oC开始。 150oC有一个宽的 CO 无CO2峰
优点: 1、设备简单 2、研究范围大 3、原位考察吸附分子和 固体表面的反应情况
实验装置和谱图定性分析 1、流动态实验装置 2、真空实验装置 三部分组成:a、气体净化与切换系统 b、反应和控温单元 c、分析测量单元 载气:高纯He或Ar;催化剂装量:100mg左 右;升温速率:525K/min;检测器:TCD和 MS
2、在25%H2/75%He中吸附CO,再在25%H2/75%He 中TPSR.
催化剂即使吸附饱和了CO,还能吸附大量的H2, CO和H2在两个不同中心上,生成CO2时,同时生 成CH4。 流动H2中,以相同峰形生成了等量CH4和H2O。 1、 CO(g) 2、 CO(a) CO(a) C(a) + O(a) CO2(a) H2O(a) CH4(a) CO2(g) H2O(g) CH4(g)
H2O的来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为 水汽逆变换产生 并吸附的水; 烧炭过程中产生 的水。
后,只有峰;随着 再氧化温度提高, 和g峰依次出现。
说明三个铜物种的
再氧化次序: >>g
PdO/Ce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纯PdO: 55oC, 一 个峰 所有PdO/CeO2: 都只有一个TPR峰 随着负载量增加,向 低温方向移动,且变 窄。 CeO2中存在晶相和 非晶相。低负载量, 以非晶相存在。
脱附速度——Wigner-Polanyi方程:
N = -Vmd /dt = A nexp[- Ed( )/RT ]
Vm 为单层饱和吸附量,N为脱附速率, A为脱 附频率因子, 为单位表面覆盖度,n为脱附级 数, Ed( )为脱附活化能,T为脱附温度。
定性信息: 1、吸附物种的数目 2、吸附物种的强度 3、活性位的数目 4、脱附反应级数 5、表面能量分布
一、研究反应条件下的表面吸附态
TPD与TPSR比较: 一个N2峰,峰位置 和形状明显不同。 830 K峰形较宽。
Ru催化剂NO-TPD
N2峰温为500 K, 峰形窄。
当H2存在,产生NH、 NH2中间体,并相互作用 生成N2,所以,低温下 就有N2脱附
无H2存在时,解离的N原 子结合而成,所以,高温 下才有N2脱附。
CuO/CeO2催化剂的氧物种和Redox性能
5%,两个TPR峰; 5%,第三个TPR峰 出现,分别由 、和g表示。
和不变, g峰温和 强度随负载量剧增。 XRD:5%后出现晶相 CuO。和峰为小晶粒 CuO,高分散与CeO2相 互作用大。 g是大晶粒 CuO,还原温度高。
20oC 5%O2再氧化
TiO2和Al2O3上 Cu的TPO不同 200oC Cuo Cu+
第三峰(300oC): Cu+ Cu2+
TiO2载体上负载少量金属Pd 后的Cu的氧化温区不变,峰 形变化大,峰重叠明显。高 温峰降低30oC;
Al2O3载体上负载少量金属 Pd后的Cu的氧化峰面积增 加了1/3, 并使得分三步氧化 变得模糊了。
PdO/Ce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CO作为还原剂在于 消除氢溢流的存在。 5%Pd 存在三个CO脱附峰 、和g =2%Pd 只存在和峰 2%Pd 只有峰 移向高温
Cu-Pd双金属氧化物间的相互作用
CuO-PdO/CeO2与 PdO/CeO2相比,峰温 提高,峰形不变。 CuO-PdO与CuO/CeO2 明显不同。 Cu的存在抑制了Pd的 还原。 Pd的存在促进了Cu的 还原。
例:Ni/ g-Al 2O3催化剂的H2-TPD
低温脱附峰: g-Al2O3上物理 吸附H2
高温脱附峰: Ni表面上化学 吸附H2
不同Ni 含量的Ni/ g-Al 2O3催化剂的H2-TPD 谱
例:Ni/ g-Al 2O3催化剂的CO2-TPD 低温脱附峰:
g-Al2O3上物理 吸附CO2 高温脱附峰:
流动态TPD 实验系统
真 空 试 验 体 系
TPD
工作压力:10-3Pa, 可以排除水分和空气的干扰,较准 确的初始覆盖度,一般采用MS作检测器。 TPD定性分析: 1、脱附峰的数目表征吸附在固体物质表面不同吸附强 度吸附物质的数目; 2、峰面积表征脱附物种的相对数量;
3、峰温度表征脱附物种在固体物质表面的吸附强度。
3、 CO(a) + O(a) 4、 2H(a) 5、 C(a) + + O(a) 4H(a)
第三节 程序升温还原(TPR)
程序升温还原(TPR)是表征催化剂还原性能的简单、 有效的方法。 装置与TPD相同。TPR的载气为含有还原性气体的 惰性气体, 如5%H2-95%Ar(或He或N2)。
TPR曲线的形状、峰的大 小及其峰顶温度TM与催化 剂的组成和可还原物种的 性质有关。
Ni的存在促进了 CH3OH分解。
第二节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在程序升温过程中, 在催化剂表面同时发生表面反应和脱附。 1、预处理后的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进行吸附和 反应,程序升温使催化剂上吸附的各个表面物种 边反应边脱附出来。 2、载气为反应物,程序升温过程中,载气(或载 气中某组成)与催化剂表面上反应形成的某吸附 物种一面反应一面脱附。
第四节 程序升温氧化
程序升温氧化(TPO),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催化剂表 面沉积物(或吸附物等)发生的氧化反应。 装置与TPD装置相同。
采用氧化性气体替代惰性气体。 510%O2-95%He 其它与TPR相同。 研究金属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催化剂表面积炭及催 化剂表面吸附有机物的氧化性能。
负 载 铜 催 化 剂 的 氧 化 行 为
Rh/SiO2催化剂NO TPD
Na+NOa
N2+Oa+S
O2脱附温度远高于 其它物质,1050 K。 脱 附 速 率
在NO分解脱出N2 和N2O时没有发 现O2 脱出,原因在于 NO分解产生的Oa 进入Rh的微 晶中,在高温时 才会发生脱附。
二、CO、CO2和催化剂的相互作用
TPD-CO的产物为CO 和CO2。 IR结果:Mn2+上吸附的 CO的脱附。 CO2来自于与Mn3+上 的碳酸盐分解。
Cuo Cu+ Cu2+
Co/Al2O3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研究
CH4/CO2中积炭1小 时(700oC) 130,270和536oC 三个CO2峰;148, 218和275oC三个 H2O峰;266和540 oC两个耗O 峰。 2 低温CO2峰是表面吸 附CO2脱附。高温 CO2是烧炭得CO2。
低Co负载量的 催化剂TPO峰 相对简单,高 温峰消失。
g-Al2O3上化学吸 附CO2,归属于 碳酸盐分解 说明g-Al2O3表面 有碱中心
Ni含量提高,脱 附量下降,说明 Ni占据g-Al2O3表 不同Ni 含量的Ni/ g-Al 2O3催化剂的CO2-TPD 谱 面强碱中心。
一、NO-TPD 研究催化剂表面 NO分解机理及动力学
k1
NO + S
k2
NOa NO +
k3
NOa NOa +
S Na + Oa
S
k4
NOa
+
Na
N2O
+
2S
脱 附 速 率 N2 N2O NO 温度/K
脱附产物除NO外, 还有N2、 N2O和O2。 NO解离主要发生在 TPD过程。 高温N2峰归属于原 子态N之间的化合, 2Na N2 + 2S 低温N2峰归属于吸 附态N原子和吸附态 NO分子的反应,
动态分析方法与程序升温技术
定义:当固体物质或预吸附某些气体的固体物 质,在载气流中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加热 时,检测流出气体组成和浓度的变化或 固体(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技术。
可分为:程序升温还原(TPR)
程序升温脱附(TPD)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 程序升温氧化(TPO)
第一节 程序升温脱附技术 基本原理 热脱附实验结果不但反映了吸附质与固体 表面之间的结合能力,也反映了脱附发生 的温度和表面覆盖度下的动力学行为。
影响TPR的因素
1、载气流速:载气流速增加,TM降低,从10ml/min 增加到20ml/min, TM降低1530oC。 2、催化剂重量:理论上TM不受影响。实际上,过多 TM升高,TPR峰数减少。一般取:50100mg。
3、升温速率:升温速率提高,TM升高,TPR峰重叠。 升温速率过低,时间太长,峰强度减弱。一般取: 520K/min
实验条件的选择和对TPD的影响
干扰因素:传质(扩散)和再吸附的影响。 6个参数:1、载气流速(或抽气速率)
2、反应气体/载气的比例(TPR)
3、升温速率
4、催化剂颗粒大小
5、吸附(反应)管体积和几何形状 6、催化剂“体积/质量”比
升温速率的影响
载气流速增大,峰形变宽
升温速率增大,峰形变得尖锐; 峰的相互重叠趋势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