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的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合集下载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____简易计算器[1]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____简易计算器[1]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课题名称:简易计算器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成绩:2008年6月欢迎老师指导一、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

特别是作为本科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句,如语句嵌套等;加深对循环,分支等结构的运用;最后还可以熟悉四则运算﹑三角函数等经典算法。

2.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课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找资料等手段学到一些新知识,比如画图函数,颜色填充函数等。

3.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能进行一个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并设计合理的模块化结构。

提高程序开发能力。

二、设计内容我设计的是一款简易计算器,界面清楚,操作方便,它能实现以下功能:1.以界面形式给出计算器功能2.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支持小括号、优先级)3.弦、余弦函数计算4.指数、对数的运算三、总体设计简单计算器由五大模块组成,模块设计如下:图1 模块调用图1.主函数 void main()功能:调用各个主要模块,实现简单计算器的整体功能。

2.主界面函数void JieMian()功能:使用有关图形函数模拟出可视化的计算器外观界面,并提供用户输入窗口。

3.四则混合运算函数void SiZeHunHeYunSuan()功能: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并支持优先级和带括号的运算。

4.三角运算函数void SanJiaoYunSuan()功能:实现基本的三角函数运算:sin(x)和cos(x)。

5.指对数函数void ZhiDuiShuYunSuan()功能:实现基本的指数和对数运算。

四、详细设计(一)数据结构设计1.用initgraph函数初始化图形界面,用outtextxy函数在图形模式下显示需输出内容,用setcolor和setbkcolor函数设置边框颜色和填充颜色,用circle 和rectangle函数来画计算器界面的按键,用gotoxy将数字送入显示区。

简易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c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计算器C的基本结构,包括算术表达式、运算符和操作数。

2. 使学生了解计算器C中的数据类型及其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3. 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简易计算器C的开发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C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如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相应的计算器功能。

3.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通过动手编写代码,实现简易计算器的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编程启蒙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编程基础。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的学生为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感兴趣的年级学生。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器C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编程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C基本语法:介绍计算器C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定义及使用,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规则。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器C概述- 内容列举:数据类型、变量定义、常量定义、运算符、表达式。

2. 算术表达式:讲解算术表达式的构成,以及加减乘除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算术表达式- 内容列举:算术表达式构成、运算符优先级、括号的使用。

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学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掌握程序的基本执行流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程序结构与控制流程- 内容列举:顺序结构、程序执行流程、输入输出语句。

4. 简易计算器C程序设计:结合前面的知识,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C程序,实现加减乘除运算。

c课程设计计算器报告

c课程设计计算器报告

c 课程设计计算器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熟练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理解C语言的特点。

2.第二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学习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3.第三章:控制结构,学习C语言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4.第四章:函数,学习C语言的函数定义和调用。

5.第五章:数组和字符串,学习C语言的数组和字符串操作。

6.第六章:指针,学习C语言的指针概念和应用。

7.第七章:结构体和文件,学习C语言的结构体和文件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C语言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2.参考书:《C Primer Plus》、《C和指针》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作业: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后练习、编程任务等。

3.考试:占课程总评的40%,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每周一次课,每次课2小时。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简易计算器设计】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简易计算器设计】
附源程序清单:
1Calc.h(运算函数集头文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
#include<string.h>
#define HIGH struct high
#define MAXN 5000
#define MAXSHOW 40
#define key_num 0
}
void initNum(HIGH *numb) //初始化
{
int i;
HIGH tmp;
memset(tmp.num, 0, sizeof(tmp.num));
*numb = tmp;
}
int absCmp(HIGH a, HIGH b) //比较绝对值大小
{
int i;
for(i = MAXN - 1; i > 0; i--)
5对于高精度,采用结构体struct high{int num[MAXN];};的形式,数组的一个元素存一位。个位为num[1],将符号存在num[0]之中。
1对于高精度加法,先判断两个数符号,如果为异号,则进行高精度减法,否则将各位逐个相加,然后逐位进位,返回答案即可。
2对于高精度减法,先判断两个数符号,如果为异号,则进行高精度加法,否则用大数减小数,逐个相减,然后逐位退位,判断符号、返回答案即可。
2输入数字,再输入运算符,输入等于号的结果为“当前输入的数字→运算符→当前输入的数字”。可以调节正负号。
3输入“数字,运算符,数字,运算符...数字,运算符”亦可。
七、心得体会
这次“简单计算器制作”的课程设计不仅让我对C语言的熟悉程度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对面向对象设计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是我在编程路途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而且在处理非常规数据类型的运算的锻炼下,使我对编程语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看着一个具有图形界面的计算器的模型成品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心中有着无限感慨,原来编程也不是非常遥不可及的,原来在编程的趣味性中能让我学到更多有意思的知识。

c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

c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

c 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清除屏幕、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

2. 使学生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在简单计算器上进行正确的运算操作。

3. 帮助学生识别计算器上各个按键的功能,了解其对应的数学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2. 提高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计算效率。

3.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使用技巧,如连续计算、顺序计算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正确态度,认识到计算器是学习数学的工具,而非替代品。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计算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中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激发兴趣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教材,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简单计算器,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外观、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1节《认识计算器》- 内容列举:计算器按键布局、显示屏、开机与关机、清除键等。

2. 四则运算操作: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计算器上的操作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2节《计算器的四则运算》- 内容列举:按键输入、运算顺序、连续运算、计算结果读取等。

3. 计算器使用技巧:教授计算器的高级使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3节《计算器使用技巧》- 内容列举:百分比计算、乘方运算、记忆功能等。

4.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4节《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列举:购物找零、计算面积、体积、速度等。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计算器设计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计算器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题目 C/C++语言程序设计所在院系信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12级计科班学生指导教师2014年9月24 日程序设计流程图:源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math.h> #include <stdlib.h>void fun1(){printf("\t\t\t*****************************\n");printf("\t\t\t$ 欢迎使用计算器 $\n");printf("\t\t\t$ $\n");printf("\t\t\t$ 1.加法 $\n");printf("\t\t\t$ 2.减法 $\n");printf("\t\t\t$ 3.乘法 $\n");printf("\t\t\t$ 4.除法 $\n");printf("\t\t\t$ 5.乘方 $\n");printf("\t\t\t$ 6.开方 $\n");printf("\t\t\t$ 7.八进制转换 $\n");printf("\t\t\t$ 8.十六进制转换 $\n");printf("\t\t\t$ 9.退出 $\n");printf("\t\t\t$ $\n");printf("\t\t\t*****************************\n");}void fun2(float x,float y,int c){float z;int n,i;switch(c){case 1: z=x+y;printf("结果:%g+%g=%g\n",x,y,z);break; case 2: z=x-y;printf("结果:%g-%g=%g\n",x,y,z);break; case 3: z=x*y;printf("结果:%g*%g=%g\n",x,y,z);break; case 4: if(y==0)printf("错误!");else{z=x/y;printf("结果:%g/%g=%g\n",x,y,z);}break; case 5: n=x;for(i=1;i<y;i++){x=x*n;}printf("结果:%g\n",x);break;default:printf("请重新输入!");}}void fun3(float x,int c){float z;switch(c){case 6:if(x<0)printf("错误!");else{z=sqrt(x);printf("结果:%g\n",z);}break;default:printf("请重新输入!");}}void convert(int m,int c){char s[128];switch(c){case 7:printf("结果:%o\n",m);break;case 8:printf("结果:%x\n",m);break;default:printf("请重新输入!");}}void main(){for(;;){float x,y,z;int c,m;char h;fun1();printf("请选择运算:\n");printf("1\n2\n3\n4\n5\n6\n7\n8\n9\n"); printf("请输入运算方式前面的数字:\n");scanf("%d",&c);if(c==1||c==2||c==3||c==4||c==5){printf("输入两个数:");scanf("%f%f",&x,&y);fun2(x,y,c);}if(c==6){printf("输入一个数:");scanf("%f",&x);if(x<0)printf("错误!");elsefun3(x,c);}if(c==7||c==8){printf("输入一个数:");scanf("%d",&m);convert(m,c);}if(c==9){printf("<<<<<<<<<谢谢使用!>>>>>>>>>\n");} if(c>='a' && c<='z')printf("没有这个选择!\n");if(c>='A' && c<='Z')printf("没有这个选择!\n");}}。

c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c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c 简单计算器 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包括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

2. 使学生理解计算器操作规则,如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括号的作用等。

3.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上的其他功能键,如清除、取反、百分比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方式,发现计算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计算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态度,爱护设备,遵守使用规范。

2. 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 通过计算器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操作类,强调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能独立使用计算器完成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基本结构认知: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于键、清除键等。

2. 四则运算操作方法:教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操作方法,以及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 加法和减法运算- 乘法和除法运算- 混合运算及括号应用3. 计算器其他功能键使用:介绍取反、百分比、开方等特殊功能键的操作方法。

4.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购物找零、计算面积、计算速度等问题。

- 购物找零问题- 长度、面积、体积计算- 速度、时间、路程计算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整合。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计算器基本结构认知、四则运算操作方法(加法和减法运算)第二课时:四则运算操作方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第三课时:四则运算操作方法(混合运算及括号应用)第四课时:计算器其他功能键使用第五课时:实践应用(购物找零问题)第六课时:实践应用(长度、面积、体积计算)第七课时:实践应用(速度、时间、路程计算)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c语言实验报告计算器

c语言实验报告计算器

c语言实验报告计算器C 语言实验报告计算器一、实验目的本次 C 语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功能,加深对 C 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和函数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1、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功能。

2、能够处理用户输入的合法表达式,并输出计算结果。

3、具备错误处理能力,如除数为 0 、输入不合法等情况。

三、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是 Visual Studio Code,编译器为 GCC。

四、算法设计与思路(一)整体思路首先,需要从用户那里获取输入的表达式。

然后,对表达式进行解析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进行相应的运算。

为了实现这个过程,可以使用栈来存储运算符和操作数。

(二)具体算法1、定义一个栈来存储运算符,另一个栈来存储操作数。

2、逐字符读取输入的表达式。

如果是数字字符,则将其转换为数字并压入操作数栈。

如果是运算符,则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进行处理。

如果当前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栈顶运算符的优先级,则将其压入运算符栈。

否则,从操作数栈中弹出两个操作数,从运算符栈中弹出一个运算符,进行相应的运算,并将结果压入操作数栈。

3、当表达式读取完毕后,依次从运算符栈和操作数栈中弹出元素进行计算,直到运算符栈为空,此时操作数栈中的唯一元素即为表达式的计算结果。

五、代码实现```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ctypeh>//定义栈的最大容量define MAX_SIZE 100//定义操作符栈typedef struct {char itemsMAX_SIZE;int top;} OperatorStack;//定义操作数栈typedef struct {double itemsMAX_SIZE;int top;} OperandStack;//初始化操作符栈void initOperatorStack(OperatorStack stack) {stack>top =-1;}//初始化操作数栈void initOperandStack(OperandStack stack) {stack>top =-1;}//判断操作符栈是否为空int isOperatorStackEmpty(OperatorStack stack) {return stack>top ==-1;}//判断操作数栈是否为空int isOperandStackEmpty(OperandStack stack) {return stack>top ==-1;}//操作符入栈void pushOperator(OperatorStack stack, char op) {if (stack>top < MAX_SIZE 1) {stack>items++stack>top = op;} else {printf("Operator stack overflow!\n");exit(1);}}//操作数入栈void pushOperand(OperandStack stack, double num) {if (stack>top < MAX_SIZE 1) {stack>items++stack>top = num;} else {printf("Operand stack overflow!\n");exit(1);}}//操作符出栈char popOperator(OperatorStack stack) {if (!isOperatorStackEmpty(stack)){return stack>itemsstack>top;} else {printf("Operator stack underflow!\n");exit(1);}}//操作数出栈double popOperand(OperandStack stack) {if (!isOperandStackEmpty(stack)){return stack>itemsstack>top;} else {printf("Operand stack underflow!\n");exit(1);}}//获取操作符的优先级int getPriority(char op) {switch (op) {case '+':case '':return 1;case '':case '/':return 2;default:return -1;}}//计算表达式double calculate(char expression) {OperatorStack opStack;OperandStack numStack; initOperatorStack(&opStack);initOperandStack(&numStack);int i = 0;while (expressioni!='\0'){if (isdigit(expressioni)){double num = 0;while (isdigit(expressioni)){num = num 10 +(expressioni '0');i++;}if (expressioni ==''){double fraction = 01;i++;while (isdigit(expressioni)){num +=(expressioni '0') fraction; fraction /= 10;i++;}}pushOperand(&numStack, num);} else if (expressioni =='('){pushOperator(&opStack, expressioni);i++;} else if (expressioni ==')'){while (opStackitemsopStacktop!='('){double num2 = popOperand(&numStack);double num1 = popOperand(&numStack);char op = popOperator(&opStack);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 num2);} else 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num2);} else 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num2);} else if (op =='/'){if (num2 == 0) {printf("Division by zero!\n");exit(1);}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 num2);}}popOperator(&opStack);i++;} else {while (!isOperatorStackEmpty(&opStack) &&getPriority(opStackitemsopStacktop) >= getPriority(expressioni)){double num2 = popOperand(&numStack);double num1 = popOperand(&numStack);char op = popOperator(&opStack);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 num2);} else 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num2);} else 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num2);} else if (op =='/'){if (num2 == 0) {printf("Division by zero!\n");exit(1);}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 num2);}}pushOperator(&opStack, expressioni);i++;}}while (!isOperatorStackEmpty(&opStack)){double num2 = popOperand(&numStack);double num1 = popOperand(&numStack);char op = popOperator(&opStack);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 num2);} else 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num2);} else if (op ==''){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num2);} else if (op =='/'){if (num2 == 0) {printf("Division by zero!\n");exit(1);}pushOperand(&numStack, num1 / num2);}}return popOperand(&numStack);}int main(){char expression100;printf("Enter an expression: ");scanf("%s", expression);double result = calculate(expression);printf("Result: %f\n", result);return 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测试用例及结果以下是一些测试用例及其对应的结果:1、输入:"2 + 3",输出:50000002、输入:"5 2",输出:30000003、输入:"3 4",输出:120000004、输入:"6 / 2",输出:30000005、输入:"2 + 3 4",输出:140000006、输入:"(2 + 3) 4",输出:200000007、输入:"5 / 0",输出:Division by zero!(二)结果分析从测试结果来看,程序能够正确计算基本的四则运算表达式,包括有括号的情况。

c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c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c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简易计算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简易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认识到科技发展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程,旨在通过简易计算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好奇心强,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历史与原理:介绍计算器的发展简史,探讨计算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演变过程,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2. 简易计算器操作方法:详细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应用:结合数学课本中的实际例题,指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探讨计算器在辅助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如: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计算器的历史与原理,计算器的简单操作。

第二课时:四则运算的操作方法,实践练习。

第三课时: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四章:计算器与计算机。

c语言简易计算器报告

c语言简易计算器报告

C语言简易计算器报告介绍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易的计算器。

计算器可以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设计思路1.首先,我们需要定义计算器的操作符和操作数。

操作符可以是+, -, *,/,操作数是两个整数或浮点数。

2.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函数来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符和操作数,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我们可以将这个函数命名为calculate。

3.在calculate函数中,我们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符,执行相应的计算操作,并返回计算结果。

如果用户输入的操作符不合法,我们将返回一个错误提示。

4.最后,我们在主函数中调用calculate函数,并显示计算结果。

代码实现下面是实现一个简易计算器的C语言代码:#include <stdio.h>float calculate(char operator, float operand1, float operand2) { float result;switch (operator) {case'+':result = operand1 + operand2;break;case'-':result = operand1 - operand2;break;case'*':result = operand1 * operand2;break;case'/':if (operand2 != 0) {result = operand1 / operand2;}else {printf("错误:除数不能为0\n");return-1; // 返回错误代码}break;default:printf("错误:无效的操作符\n");return-1; // 返回错误代码}return result;}int main() {char operator;float operand1, operand2;float result;printf("请输入操作符和操作数(格式为:操作数1 操作符操作数2):");scanf("%f %c %f", &operand1, &operator, &operand2);result = calculate(operator, operand1, operand2);if (result != -1) {printf("计算结果为:%f\n", result);}return0;}使用说明1.用户需要按照指定格式输入操作数和操作符,例如:2 + 3。

C语言毕业课程设计报告-计算器

C语言毕业课程设计报告-计算器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计算器题目:设计一个计算器的程序,功能上尽量模仿windows内的计算器目录一、需求分析 (1)二、设计思路 (1)三、详细设计 (2)1、主要函数 (2)2、函数的主要调用关系图 (3)四、调试分析及编程心得体会 (3)五、用户手册 (3)六、测试结果 (3)七、源程序代码 (4)1、 cal.c 主控文件 (4)2、mouse.h 鼠标程序头文件 (5)一、需求分析1、演示程序中,对数据进行四则运算。

2、由于人们长期在window下工作,程序最好要键盘和鼠标都可以用。

界面要适应人们的习惯。

3、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1)、乘法;2)、除法3)、加法4)、减法5)、自然对数6)、结束。

4、测试数据:(以加法为例)(1)、‘0’+‘0’应输出“0”。

(2)、‘80’-‘30’应输出“50.”。

(3)、’2’* ‘35’应输出“0”.(4)、’2’/ ‘1’应输出“2.”.(5)’1’‘exp’;应输出“2.”。

二、设计思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记录用户的输入信号,识别信号,按照信号的处理要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操作,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两个字符串不停地来记录数据,但检测到用户按等号的时候,再转换成数字来处理,结合到鼠标的应用,从鼠标左键的输入信号和键盘有着同样的。

再用显示界面函数来显示计算器的外观。

本程序包含两个模块:1)主程序模块:void main() //cal.c{各种宏定义;欢迎界面;图像的初始化;do{接受键盘和鼠标输入的命令;处理命令;}while(“命令”=“结束”)}2)鼠标调用的界面模块//mouse.h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如下:三、详细设计1、主要函数(1)、主控模块main.cvoid initialmouse(void); /*初始化鼠标函数*/double char_to_float(char *p); /*字符转换成浮点数*/void welcome(); /*欢迎界面*/(2)、鼠标头文件mouse.cvoid mouse(); //接受鼠标的按键信息int rmouse(void) //初始化鼠标图像图标,并且返回是否成功的信息showmouse() //利用不断复制和粘贴图像的方法来动态显示鼠标光标hidemouse() //关闭光标getmousecoods() //得到鼠标当前的信息void movemouse(int x,int y); //确定鼠标的位置Area(int x0,int y0,int x1,int y1) //设置鼠标移动的位置范围guangbiao(int x,int y) //画出光标2、函数的主要调用关系图四、调试分析及编程心得体会1、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于结构话编程,没有严格按单元模块结构编写不善于构建子函数来简化和理清楚编程思路,可读性几乎为零!!2、刚开始时在鼠标功能的区域选择的宏定义中花了较大功夫,程序容错性较差。

简单计算器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

简单计算器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

编号: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简单计算器院(系):信息与通信学院专业:信息对抗学生姓名:孙浩宇刘剑学号: 1100250111 1100250106 指导教师:马杰2013年12 月4 日1. 题目与要求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本系统涉及的知识点 (1)1.3功能要求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1)2.1 功能需求 (1)3.总体设计 (1)3.1 系统模块机构框图 (1)3.2 功能模块框图 (2)3.3系统流程图 (3)3.4界面设计 (4)4.详细设计 (5)4.1模块描述 (5)4.2系统头文件 (5)4.3函数声明 (5)5.程序测试 (12)6.设计总结 (12)6.1谢辞 (12)6.2参考文献 (12)1. 题目与要求1.1 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C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掌握C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3)利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4)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5)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本系统涉及的知识点Goto loop循环 switch选择语句嵌套return退出语句格式化输入和输出If判断语句函数的调用2. 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5个步骤,即功能需求,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程序测试,结论。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任务。

2.1 功能需求功能概述:该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的简单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一些常用特殊运算,包括余弦运算、正弦运算、正切运算、绝对值、平方根运算、以e为底的指数运算、以10为底的对数运算。

3.总体设计3.1 系统模块机构框图3.2功能模块框图3.3系统流程图3.4界面设计系统主界面四则运算界面特殊运算界面4. 详细设计基于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总体设计的结论,本系统采用Visual C++实现各模块的功能。

下面按照模块的划分来分别阐述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过程。

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的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的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目录1.设计目的2.内容3.总体设计(有流程图)4.源程序编写(附上了运行图)5.执行结果6.心得体会一、设计目的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在功能上功能尽量模拟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计算器,系统界面不做强制要求。

全面熟悉、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掌握C程序设计中的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及数组、函数、指针和文件的操作,把编程和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对不同的问题运用和灵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算法描述的本领,熟悉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技巧,掌握分析结果的若干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上机动手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规范编程思想,为以后在专业课程中应用计算机系统解决计算、分析、实验和设计等学习环节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内容1、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a、确定数据结构b、确定算法c、编程d、调试e、总结资料2、基本要求a.设计正确,方案合理,能实现相应功能。

b.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c.程序精炼,结构清晰。

d.设计报告含程序设计说明,用户使用说明,源程序清单及程序框图。

e.上机演示。

三、总体设计(程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四、源程序编写#include<>#include<>#include<>double jisuan(char a[]){int i=1,j,k,m,cnt=0,t1=0,t2=0,t3=0; char nibo[50],zhan2[50];double x,n,l,z=0,zhan3[20];typedef struct{double d1;int d2;}dd;typedef struct{dd data[50];int top;}zhan1;zhan1 shu;=0;while(a[i]!='\0'){if(a[i]>='0'&&a[i]<='9'){z=0;j=i+1;while(a[j]>='0'&&a[j]<='9') {j++;}j--;for(k=i;k<=j;k++){z=z*10+a[k]-'0';}j=j+1;x=z;if(a[j]=='.'){l=1;i=j+1;j=i+1;while(a[j]>='0'&&a[j]<='9') {j++;}j--;for(k=i;k<=j;k++){n=pow,l);x=x+n*(a[k]-'0'); }i=j+1;}else i=j;[++].d1=x;[].d2=++cnt;nibo[++t1]='0'+[].d2;nibo[t1+1]='\0';}else if(a[i]=='('){zhan2[++t2]=a[i];i++;}else if(a[i]==')'){j=t2;while(zhan2[j]!='('){nibo[++t1]=zhan2[j];nibo[t1+1]='\0';j--;}t2=j-1;i++;}else if(a[i]=='+'){while(t2>0&&zhan2[t2]!='(') {nibo[++t1]=zhan2[t2];nibo[t1+1]='\0';}zhan2[++t2]=a[i];i++;}else if(a[i]=='-'){if(a[i-1]=='$'){a[0]='0';i=0;}else if(a[i-1]=='('){a[i-1]='0';a[i-2]='(';i=i-2;\}else{while(t2>0&&zhan2[t2]!='('){nibo[++t1]=zhan2[t2];nibo[t1+1]='\0';t2--;}zhan2[++t2]=a[i];i++;}}else if(a[i]=='*'||a[i]=='/'){while(zhan2[t2]=='*'||zhan2[t2]=='/'||zhan2[t2]=='^'||zhan2[t2]=='@') {nibo[++t1]=zhan2[t2];nibo[t1+1]='\0';t2--;}zhan2[++t2]=a[i];i++;}else if(a[i]=='^'||a[i]=='@'){while(zhan2[t2]=='^'||zhan2[t2]=='@') {nibo[++t1]=zhan2[t2];nibo[t1+1]='\0';t2--;}zhan2[++t2]=a[i];i++;}}while(t2>0){nibo[++t1]=zhan2[t2];nibo[t1+1]='\0';t2--;}t1=1;while(nibo[t1]!='\0'){if(nibo[t1]>='0'&&nibo[t1]<='9'){for(i=0;i<=;i++){if(nibo[t1]-'0'==[i].d2){m=i;break;}}zhan3[++t3]=[m].d1;}else if(nibo[t1]=='+'){zhan3[t3-1]=zhan3[t3-1]+zhan3[t3];t3--;}else if(nibo[t1]=='-'){zhan3[t3-1]=zhan3[t3-1]-zhan3[t3];t3--;}else if(nibo[t1]=='*'){zhan3[t3-1]=zhan3[t3-1]*zhan3[t3];t3--;}else if(nibo[t1]=='/'){zhan3[t3-1]=zhan3[t3-1]/zhan3[t3];t3--;}else if(nibo[t1]=='^'){zhan3[t3-1]=pow(zhan3[t3-1],zhan3[t3]); t3--;}else if(nibo[t1]=='@'){zhan3[t3]=sqrt(zhan3[t3]);}t1++;}return zhan3[1];}void main(){for(;;){char x,a[50];double jieguo;int i=0;a[0]='$';printf("@表示开方,^表示乘方\n");printf("请输入表达式,退出请输入q:\n\n"); scanf("%c",&x);if(x=='q') break;while(x!='\n'){a[++i]=x;scanf("%c",&x);}a[i+1]='\0';jieguo=jisuan(a);printf("\n");printf("结果为:%lf",jieguo);printf("\n\n");}}五、执行结果1、输入 5 4结果 92、输入 5 4结果 13、输入 5 4结果 204、输入 5 4结果 1图例:注:分别输入5、4,分别进行加减乘除。

c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

c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

c 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操作,包括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

2. 使学生理解计算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显示屏、键盘等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规范,如开关机、输入输出等基本操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尝试、探索等方法,自主发现计算器操作技巧和功能特点。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易于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计算器的基本结构:介绍计算器的显示屏、键盘、电池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四则运算操作:详细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计算器上的操作步骤。

3. 计算器操作规范:教授计算器的开关机、清屏、输入输出等基本操作规范。

4. 实际问题解决:结合教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操作技巧与功能探索:指导学生探索计算器的其他功能,如百分比、乘方等,并分享操作技巧。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及操作规范介绍。

第二课时:四则运算操作教学,以教材为例题进行讲解和实操。

第三课时:实际问题解决,分组讨论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四课时:操作技巧与功能探索,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器其他功能并分享。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简易计算器设计】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简易计算器设计】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简易计算器设计】1000字一、设计目的本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使初学者通过该计算器,了解C语言基本语法并且巩固数学运算知识。

二、设计内容(一)需求分析本计算器,要求能够完成一般的数学运算(加、减、乘、除),以及开平方、自然对数、正弦等常用函数的计算。

(二)功能设计1. 实现加、减、乘、除基本运算符的计算功能,实现数值运算。

2. 实现开平方、自然对数、正弦等常用函数的计算功能。

3. 提供菜单界面,使用户可以选择所需要的计算功能。

4. 能够对输入的数字进行异常处理,如输入非数字字符等。

(三)技术实现本计算器的实现基于C语言,主要涉及基本输入输出和函数的应用。

1. 输入输出功能:本计算器通过scanf函数实现用户输入,通过printf函数将结果输出。

2. 函数应用:本计算器通过调用数学库函数实现对开平方、自然对数、正弦等常用函数的计算。

(四)算法设计本计算器的算法主要基于基本的数学运算原理以及数学库函数的应用。

1. 加法运算:\t输入要加的两个数a和b\t输出a+b的结果2. 减法运算:\t输入要减的两个数a和b \t输出a-b的结果3. 乘法运算:\t输入要乘的两个数a和b \t输出a*b的结果4. 除法运算:\t输入要除的两个数a和b \t如果b=0,输出错误信息\t否则,输出a/b的结果\t5. 开平方:\t输入要开平方的数a\t如果a<0,输出错误信息\t否则,输出a的平方根\t6. 自然对数:\t输入要求自然对数的数a \t如果a≤0,输出错误信息\t否则,输出a的自然对数\t7. 正弦:\t输入要求正弦的角度a\t输出a的正弦值(五)程序设计以下是本计算器的主体代码:。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简单计算器C语言)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简单计算器C语言)

郑州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班级: B15计科二班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6 年 12 月 23 日成绩:摘要本次选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简单计算器的问题。

计算器是一个常用的运算工具,本次课题要求用程序语言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问题仅使用数据结构中的栈操作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而在为了方便使用,添加了easyx图形库实现了UI设计。

为了接近平常使用的计算器,特地创建死循环而且添加了“CE”清空输入和“<-”删除键来控制输入错误或者循环使用的问题。

在UI方面主要是实现按键和点击响应等交互,方便输入和修改,在程序框上面有输入和显示结果的文本框。

在计算过程中,以栈出栈进站的特性把中缀形式的算数表达式转化为计算机方便计算的后缀表达式,最后计算出结果以文本方式显示在结果输出框内。

目录摘要 (I)目录 (II)1需求分析 (3)1.1功能简介及分析 (3)1.2设计平台 (3)2概要设计 (3)2.1 Trans函数 (3)2.2 Compvalue 函数 (4)2.3 GetKey函数 (4)3详细设计和实现 (4)3.1转化为逆波兰式 (4)3.2计算逆波兰式 (6)3.3实现流程图 (7)3.3部分具体程序 (8)4调试与操作说明 (14)4.1调试情况 (14)4.2操作说明 (14)5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7)1需求分析1.1功能简介及分析本次选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简单的计算器并且添加UI的交互。

此计算器是以软件的形式实现的计算器,运行在windows系统。

计算器在功能上分为三类,分别是:常见计算器,专用计算器,综合功能计算器。

常见的计算器又分为四种:①简单型计算器:只实现基本的加减乘除和括号运算。

②科学型计算器: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统计等方面的运算,又称函数计算器。

③程序员计算器:专门为程序员设计的计算器, 主要特点是支持And, Or, Not, Xor:最基本的与或非和异或操作, 移位操作 Lsh, Rsh:全称是Left Shift和Right Shift,也就是左移和右移操作,你需要输入你要移动的位数(不能大于最大位数) RoL, RoR:全称是Rotate Left和Rotate Right,对于RoL来讲,就是向左移动一位,并将移出的那位补到最右边那位上,RoR类似。

简单计算器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

简单计算器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

C 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系:
级:
号:
名:
院 班 学 姓
、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 5 个步骤,即功能需求,总体
设计,详细设计,程序测试,结论。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 任务。

2.1 【功能需求】
功能概述:该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在 windows 系统上
运 行的简单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
些常用特殊运算,包括余弦运算、正弦运算、正切运算、 绝对值、平方根运算、以 e 为底的指数运算、以 10 为底的 对数运算。

2.2 【总体设计】
1. 巩固和加深 C 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掌握 C 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
3. 利用 C 语言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
4. 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
5. 提高运用 C 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for(k=i;k<=j;k++) {
n=pow(0.1,l); l=l+1;
x=x+n*(a[k]-'0'); } i=j+1; } else i=j; shu.data[++shu.top].d1=x; shu.data[shu.top].d2=++cnt; nibo[++t1]='0'+shu.data[shu.top].d2; nibo[t1+1]='\0'; } else if(a[i]=='(') { zhan2[++t2]=a[i]; i++; } else if(a[i]==')') { j=t2;
10
zhan2[++t2]=a[i]; i++; } } while(t2>0) { nibo[++t1]=zhan2[t2]; nibo[t1+1]='\0'; t2--; } t1=1; while(nibo[t1]!='\0') { if(nibo[t1]>='0'&&nibo[t1]<='9') { for(i=0;i<=shu.top;i++) { if(nibo[t1]-'0'==shu.data[i].d2) {
8
if(a[i-1]=='$') { a[0]='0'; i=0; } else if(a[i-1]=='(') { a[i-1]='0'; a[i-2]='('; i=i-2;\ } else {
while(t2>0&&zhan2[t2]!='(') { nibo[++t1]=zhan2[t2]; nibo[t1+1]='\0'; t2--; }
四、 源程序编写 #include<stdio.h>
4
#include<math.h> #include<malloc.h>
double jisuan(char a[]) { int i=1,j,k,m,cnt=0,t1=0,t2=0,t3=0;
char nibo[50],zhan2[50]; double x,n,l,z=0,zhan3[20]; typedef struct {
7
while(zhan2[j]!='(') { nibo[++t1]=zhan2[j]; nibo[t1+1]='\0'; j--; } t2=j-1; i++; } else if(a[i]=='+') { while(t2>0&&zhan2[t2]!='(') { nibo[++t1]=zhan2[t2]; nibo[t1+1]='\0'; t2--; } zhan2[++t2]=a[i]; i++; } else if(a[i]=='-') {
m=i; break; }
11
} zhan3[++t3]=shu.data[m].d1;
} else if(nibo[t1]=='+') { zhan3[t3-1]=zhan3[t3-1]+zhan3[t3]; t3--; } else if(nibo[t1]=='-') { zhan3[t3-1]=zhan3[t3-1]-zhan3[t3]; t3--; } else if(nibo[t1]=='*') { zhan3[t3-1]=zhan3[t3-1]*zhan3[t3]; t3--; } else if(nibo[t1]=='/') { zhan3[t3-1]=zhan3[t3-1]/zhan3[t3];
C 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
目录 1.设计目的 2.内容 3.总体设计(有流程图)
4.源程序编写(附上了运行图)
5.执行结果
6.心得体会
2
一、设计目的
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在功能上功能尽量模拟 windows 操作系统 中的计算器,系统界面不做强制要求。
全面熟悉、掌握 C 语言基本知识,掌握 C 程序设计中的顺序、 分支、循环三种结构及数组、函数、指针和文件的操作,把编程和实 际结合起来,增强对不同的问题运用和灵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 算法描述的本领,熟悉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技巧,掌握分析结果的若干 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上机动手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规范编程思想,为以后在专业课程中应用计算机系统解决计 算、分析、实验和设计等学习环节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zhan2[++t2]=a[i]; i++; }
9
} else if(a[i]=='*'||a[i]=='/') {
whil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an2[t2]=='*'||zhan2[t2]=='/'||zhan2[t2]=='^'||zhan2 [t2]=='@')
{ nibo[++t1]=zhan2[t2]; nibo[t1+1]='\0'; t2--; } zhan2[++t2]=a[i]; i++; } else if(a[i]=='^'||a[i]=='@') { while(zhan2[t2]=='^'||zhan2[t2]=='@') { nibo[++t1]=zhan2[t2]; nibo[t1+1]='\0'; t2--; }
double d1; int d2; }dd; typedef struct { dd data[50]; int top;
}zhan1; zhan1 shu;
shu.top=0; while(a[i]!='\0')
5
{ if(a[i]>='0'&&a[i]<='9') { z=0; j=i+1; while(a[j]>='0'&&a[j]<='9') {j++;} j--; for(k=i;k<=j;k++) { z=z*10+a[k]-'0'; } j=j+1; x=z; if(a[j]=='.') { l=1; i=j+1; j=i+1; while(a[j]>='0'&&a[j]<='9') {j++;} j--;
二、内容
1、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a、 确定数据结构 b、 确定算法 c、 编程 d、 调试 e、 总结资料
2、基本要求
3
a.设计正确,方案合理,能实现相应功能。 b.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c.程序精炼,结构清晰。 d.设计报告含程序设计说明,用户使用说明,源程序清单及程序框 图。 e.上机演示。 三、总体设计(程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